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协工作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3 04:03: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协工作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协工作报告

第1篇

科协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强化措施,全力促进实用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推进了全县人才工作的开展。

一是依托农技协平台培养实用人才,促进农技协人才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

发动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技协,指导、帮助农技协规范规章制度,建立示范基地,学习先进技术,加快科普推广,加强现代科技、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了各协会的经营管理能力。积极推荐科技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技协及科普基地参加国家、省、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评选,争引上级财政资金扶持,调动了农技协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农技协的实用人才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到乡镇大集设立科普咨询台,深入有关村庄利用科普示范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参与各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生动讲解、现场解答、发放技术明白纸和科技书籍、现场操作示范等方式,在农民中大力宣传普及新技术新品种。至20xx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农技协97家,其中20xx年新建农技协3家,在推广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1处农技协和1处基地被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3处农技协、2处基地、4名农技协的实用人才分别被XX市科协、市财政局评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科普带头人。20xx年,全县农技协实用人才共深入乡镇、专业村开展赶科普大集、田间课堂等送科技下乡活动26次,发放技术明白纸、科普挂图、科技书籍等科普资料12300多份,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280件,宣传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15项,新品种13个,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二是加强了实用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

20xx 年5月,组织举办了养鸭技术培训班,请县内养鸭方面的技术专家和外地专家对我县养鸭协会的部分会员及部分养鸭户进行了养鸭生产技术培训,培训人员180 人,有力地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科学养鸭水平。8月份,组织举办了农技协会长培训班,组织重点农技协的会长、副会长认真学习了农技协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培训农技协干部120人,使这些农技协领导既是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又是农技协建设的政策“明白人”,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是加快非公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促进企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发挥。

对全县40处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人才摸底调查,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采取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组织职工讨论等方式,深入企业大力宣传组建企业科协的意义、作用及相关政策,提高了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组建企业科协的认识,形成了加快组建的思想共识。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在发展规模大、职工素质高、科技人才多的非公企业吸收优秀科技人才,率先建立科协组织。20xx年先后在山东鼎昌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昌塑料有限公司、日照长运工业输送设备有限公司3处企业建立了企业科协组织,发展会员71名。加上以前已经成立的晨曦集团科协,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科协组织4处。4处企业科协积极组织会员发挥各自技术专长,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培训,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提高了企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20xx年,共开展企业相关技术培训8期,有9名骨干技术人才担任了老师,培训企业员工950人次;承担技术攻关课题3项;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17条,被采纳6条,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成立老科协组织,促进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发挥。

为提高我县大批老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20xx年4月,经过认真筹备,我们成立了XX县老科协,在全县各行各业中选拔、吸收了71名有一技之长、经验丰富、在科普工作中已有一定成绩、热心科普事业的离岗退休或接近离岗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担任会员,承担起向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领办创办科普示范基地、开展科普宣传、带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攻关等工作职责。20xx年,老科协共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5条,依托基地开办花卉栽培、书画创作等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145人,组织和参与科普宣传活动4次,向群众发放有关科普资料210余份,成为全县科普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是组织开展杰出工程师评选活动。

第2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写法工作报告要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发展式的记录。它要综述课题的来源、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经历了哪些阶段(从开题到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结束的时间与工作进展)、主要成果以及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的内容应涵盖:

1、写清课题的名称、立项编号、研究经历的时间、从那几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这部分主要说清楚课题的研究的线索。

2、组建课题小组,说明谁负责和实施研究。

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强调思想是灵魂的作用。

4、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这部分简明扼要就行。

5、提炼研究的结果并指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6、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7、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简而言之,工作报告就是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从哪些方面,采用何种方法获得了研究成果以及说清楚成果的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实施与学生信息素养相配套的实践研究”是xx省教育学会“十一”课题规划立项课题,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周期为两年(XX年1月—XX年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课题负责人张国栋校长,丽、屈建伟、孙文娇、贾新颖、陈笑竹、尹钰老师共同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阶段、现在进入课题结题部分,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概述

将信息技术考试与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整合,找到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编著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信息素养的含义已很明确的演变成此时代的所需的一种品质与素养。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新的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科课程教学为"主食"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食",学生在学科课的学习中增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储备,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主题性研究"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课程整合为"配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信息素养也起了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

3、各种传媒为"佐料"

电脑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电视频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这些资源,学生将受益非浅。

例如,如果学校给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规定了读报时间,让学生定期学习相关读物。若学生在学习《电脑小神童》,it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以及对制造病毒程序人员的惩罚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建好学习环境"生力军"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5、学校教育是"主力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必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大多数学校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成了摆设,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口号,学科教学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三件"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军"

现今,电脑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地方军",我们通过"校-家"联合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7、社会教育是"游击队"

社会培训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或少年宫的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鼓励他们参加少儿计算机水平考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参加水平考试,拿到了证明自己学习水平的证书时,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大了。这样,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学习形式"表演场"

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只有以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铺路搭桥。

9、建设生活应用"主舞台"

提高信息素养最终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时,应尽量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信息技术。

10、组织个性发展"分会场"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偏爱信息技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是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 结合课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评价、判断、组织信息的能力; 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动态幻灯片>是选自xx大学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三节<播放效果>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点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是使演示作品由静态的变为动态,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这一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能过这个典型课例让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并学会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比较,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同学们之间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适时的提出愿望,将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线肤浅,不求甚解,老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3)落实《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如何将建构主义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在提高信息技术会考过关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信息素养?对学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要求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学习必须以充分的信息资源作为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本习题集是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纲要》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的地位,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课考查的操作方式(无纸化),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模式,大致经历了从dos(笔试)到windos(上机操作)的一个过程,形式上立足于计算机网络,采用工作站/服务器的网络化模式,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发展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改的一个发展方向,也预示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肯定该课题在本校或本地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研究该课题的背景.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建一个长期稳定不变的研究团队.确定总课题的研究目标,达成度及总体方案.以课题负责人具体分工落实各项研究任务.

2.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的研究目标下确定自己的了课题,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具体负责人,由总课题负责人进行协调.子课题的研究提倡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同样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重点.

3.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课题组全体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持之以恒.团结协作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要避免开题轰轰烈烈,过程冷冷清清,结题拼拼凑凑的现象发生.课题研究的过程重点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了课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课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研讨的问题,最终形成教学案例。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经过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骤。

(⒈)前期准备。课题组成员认真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针对课题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还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

(⒉)收集材料。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⑴课堂观察。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借助摄像机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在课堂观察中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这样对教学情景的洞察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对观察的资料,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这样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详实的原始材料。

⑵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度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造成各种课堂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⒊)分析研究。围绕案例材料作技术分析,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了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⒋)形成案例。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经过以下步骤: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撰写案例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力求生动。

2、寻求信息技术考试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中力求将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并重,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以阶段性目的而言,信息技术会考是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学生掌握考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需要教师在宏观上先于学生完成对课程脉络的提炼,而这种精练的直接指向就是课程的考核内容,并把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微观上,分清该课程知识的核心性知识和外延性知识的界限,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理清形成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各自的外延。

(2)在丰富考核点以提高知识含金量、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下,在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又需要教师以点带面,将课堂内外打通,深入细致的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状况,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3)由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引出课题,然后讲授核心知识,并且明确诸如哪些是考试重点内容等,再介绍相关的外延性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对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点进行应用形的回顾,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时学生的兴趣也应该随之达到新的峰值,随后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就会加强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吸收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所在,对教师备课以及备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师生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教师这个塔基的宽厚程度,就决定了学生这个塔尖的高度。

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周开展活动,涉及信息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分析传递、信息的报告和总结等各个方面,其中结合学习、生活制作电子报刊、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自主发展。并且在保定市、涿州市教育局等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有几十名学生获奖。

4、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xx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和信息技术会考大纲,自行编制符合教学客观实际需要的习题集。将《大纲》中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分解到各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会考和信息素养养成的结合。

5、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多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信息技术课上的提问设计》;《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二、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1. 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

开题的方式一般是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确定任务,明确分工。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评选工作。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本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学校学生举办如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期间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学生课外学习,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意义的信息活动.。教师校本培训;软件、硬件设备的建设、维护。

2.查找资料

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怎么搜集资料

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实验观察、实验测试、学生作业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传统手段、现代手段,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声像等各种资料;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设计调查问卷

一是题目,要与调查目的相符,不要给被调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二是指导语或说明信,包括称谓、调查目的、调查意义及与被调查者的利益关系、回答问题的要求、两方的责任,最后注明联系人、联系地址及电话等;

三是问卷的具体内容有事实问题、态度问题(意见、情感、动机、观点等);

开放式问卷,就是不事先给出问题选择答案有由问答者自己作答的一类问卷。这种问卷任由调查对象发表己见,更有利于反映真情,了解调查对象的独特观点、思想;但数据不标准化,处理就困难。对于不能用几种简单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详加讨论的复杂问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比较恰当。

2. 课题研究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的相套的课题研究,使学习能够进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状态。寻找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强调考核、考试形式多样化。以作品、论文,会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能够使用各种会考内容所要求的应用软件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应考能力水平进一步步为营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活动课外小组的实践活动使学习能够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提高利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

教师通过编写适用于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的习题集,强化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

4.进行资料整理并着手写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5.结稿

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

1、学生会考及格率达到80%以上,

2、学生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3、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

最终成果转化:

1、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熟练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3、学生能掌握网络的有关操作

4、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提高,动手能力增加

5、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

6、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发表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丛书;论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贾新颖的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获市级三等奖。

2、优质课、教学设计:丽的教学设计《网页动画》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教案《函数运算》获市级三等奖;孙文娇的教案《excel入门》获市级教案评比三等奖;丽指导的作品《透视环境》获市级一等奖并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标兵”称号。

3、型课例、主题性学习网站:

典型课件《动态幻灯片》获保定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性学习网站《信息检索》获三等奖;

4、课件:《计算机硬件组成》在保定cai课件评比中获高中组三等奖;《flash动画制作—符号绘制》、《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internet基础知识》均获奖。

5、在XX会考中取得参考1194人、获a等为539人占参考人数45%,获b等为499人占参考人数42%,获c等为137人占参考人数11%,获d奖 19人占参考人数2%,其中优秀率为98%,不合格率为2%。

6、竞赛获奖情况:在XX年保定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中,教师丽、孙文娇、屈建伟、尹钰、陈笑竹、贾新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王凯军获高中组一等奖、殷跃、罗淼、于颢柏、侯颖、白玉宝获高中组二等奖、邢辰轩、赵晶晶、康举、朱祺龙、董昊铭、李栋、赵乾宇、马龙、景岩柳获高中组三等奖。

四、经验体会、问题与不足

更新观念 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曾经作过一次书面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劳技课。在高考指挥棒下团团转的人们很难理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甚至社会的学子们有多重要。人的主观意识落后于客观现实,这是不争的事实,观念的更新十分困难,但要认识这件事很重要并不容易。在传授知识这方面,学校教育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在中学中,计算机课程受到忽略的情况并不鲜见。

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是人们从事各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具,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通过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化,突出了学习的交互性,改变了世界了界限。从课程的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只是中学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学校更应看清形势,超前思维,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先进教育设施、设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运用的力度。

第3篇

一 理论知识的把握

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公文是一种专业的写作文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国家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般指具有特定体式并经过特定程序处理的任何书面文字材料;狭义的则是指通用公文和专业公文。根据XX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规定,我国国家行政公文主要有十三种,它们是:(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此外,每一类公文中有很多精确细致的分类,比如“通知”这类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种,它下面就有分:指示的通知,颁布规章的通知,晓谕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了解掌握它们尤为重要,因为这对写好公文起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让我特别注意的是上述文种虽有相似之处,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不能相混淆。像“决定”这种公文是不能用在党政机关的。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远非这些,还有公文的行文规则,作用,特点等,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通过15周公文写作课的学习,我对于公文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3类公文的写作是这学期我学习的重点,课堂上除了命令,决定与公告我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其余的十种我都认真地练习过。也因此,我对它们的概念,分类,写作方法有了进一步形象化的了解。以“批复”为例,我做了两次练习,发现里面有很多小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像“你办关于……请收悉”这句话在批复中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落款的时间是要用汉字写的,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所以我认为学习公文一定要细心,如果不仔细,就会出现小的错误。

公文的写作一般都分成3部分:标题,正文,落款。尤其是正文部分,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它需要依据,需要理论,要说清楚事项,它所使用的文字是严肃,庄重的,不允许有口语或歇后语出现。在刚开始练习时,我写的公文就是作文,没有理论依据,用词模糊,表达不清晰,经过多次训练后,我会很自觉的运用像“根据,为了,决定”等这些公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且能比较准确的运用公文,不会把应当是“通报”的写成“通告”。当然离正规的行政公文还有一段距离,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三 日常事物公文写作的学习

除了对行政公文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外,我还学习了日常事物公文写作——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等。更深入的了解了它们的涵义,比如说“计划”,以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简单的列个提纲,现在我知道它是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预定时间内所要完成的任务所作的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应用文书,安排,要点,设想,方案,规划等都属于计划,此外,它还有很多分类,按内容分的话就有工作计划,生产计划,科研计划,学习计划,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分类方法。其他的文种也有复杂处,需要我们去慢慢练习,加以掌握。

“计划”,它能够使我们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掌握应变主动权,因此可以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平时我有拟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在以前,我只是大约定个时间,像“这星期的目标是……,星期一完成什么,星期二至星期天……”,可以说是草稿的形式,而现在,我有意识的地去训练“计划”的写作手法,会在学习计划中写明确切的目标,列出具体的事项,让我知道怎么做,便于操作落实,并且有具体的时间,这样出来的成品要比以前的具体,而且可行性也高了很多。关于总结,调查报告等文种,我没有加以练习,原因有两个:一是“总结”我们每学年都会写一次,对它的练习放到下次,二是调查报告等文种规模比较大,精细度也很高,现在练习不是很适合。但是我们训练写了十个调查问题,发现它的要求很高,问题与问题要有紧密的联系,得出来的结果必须有意义,所以对于问题的设置有一定专业要求的。【1】

第4篇

会议全景

戚锡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1年徐州市科协工作,并就进一步做好2012年的科协工作提出了三点新要求:一要牢牢把握“两快两带三先”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充分发挥科协职能作用,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贡献力量,在服务“三重一大”上要有新作为,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上要有新进展,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上要有新业绩;三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群众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徐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孝义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徐州市科协紧紧围绕“突出重点、选树亮点、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充分集聚全市科协系统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强化组织协调,狠抓责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贯彻落实市委[2010]40号文件作为科协系统的工作主线,开展了专项督查,确保文件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徐州科技论坛和市第八届工业经济论坛,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淮海科技奖评审表彰和第三届淮海科技奖申报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所属10个县(市)区全部被评为全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深入重点人群,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青少年创新大赛、新一轮“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等大型科普活动,启动“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完成徐州市首届公民素质调查,召开了全市“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表彰会,有效提升了公民科学素质;修订了《徐州市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办法》,组建了首批“徐州市高层次科技专家库”,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作风整顿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不断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报告还确定了2012年要突出抓好的9项重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新一届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二是研究制订《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三是加快推进综合科普场馆建设;四是扎实推进“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五是认真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六是举办第十届徐州科技论坛;七是组织开展第三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评审表彰工作;八是努力构建学会管理服务工作新机制;九是切实加强市科协机关自身建设。

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还审议通过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调研员蒋卫东所作的2011年学会工作报告。

第5篇

谌贻琴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工作者等方面亮点纷呈、卓有成效,特别是围绕服务工业强省战略开展的院士专家论坛和引聘科技专家等工作,主动作为,影响很大,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谌贻琴强调,科技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科协工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贵州省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担历史重任,在学习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动实现“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中找准位置,努力在服务贵州后发赶超中体现价值,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勇当传播使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建功立业,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勇立时代潮头,使科协组织更好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真正成为凝聚和吸引科技工作者的温暖之家,努力在竭诚服务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为贵州发展凝才聚力。

会议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以及“中国科协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并审议通过了任湘生代表贵州省科协七届常委会所作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的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11年贵州省科协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工作报告对2011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对2012年工作安排任务明确,切实

可行。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及中国科协的整体工作部署,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坚持开放想事,立足创新谋事,讲求团结干事,依靠奋进成事”为主题,努力推进科协事业再上台阶,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第6篇

镇江市科协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现场

张洪水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市科协2011工作。他指出,2011年,全市上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转型升级,奋力跨越前行,掀起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热潮。各级科协组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发展大局积极作为,为推动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值得肯定:一是服务发展有贡献。举办“建言献策、创新克难”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库作用,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实施“百千万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科技支撑。二是提高全民科技素养有作为。各级科协组织注重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百项行动计划,开展了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节能减排科普行动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举办了镇江市首届科普文艺作品创作及优秀科普文艺节目汇演,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三是提升综合工作水平有成效。各级科协组织的工作水平有了大步提升,市科协被省科协评为综合工作先进单位,丹阳市、扬中市成功当选全国科普示范市,其他辖市区成功创建成省科普示范市、示范区,实现了“满堂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科协紧扣大局、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位委员和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乐于奉献、辛勤工作的结果。

对于2012年工作,张洪水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努力服务好科学决策。二要努力服务好产业提升。三要努力服务好“人的现代化”建设。四要努力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他号召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一定要乘着镇江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的好势头,攻坚克难,大步提升,为镇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镇江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赵振祥代表市科协常委会作了题为《创新工作手段 提升服务能力 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11年镇江市科协工作,提出了2012年工作目标。2011年,镇江市科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 “”精神,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2012年,镇江市科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国科协“”精神,努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科协自身优势,力争在建言献策、创新克难方面有新作为;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突破;在品牌打造方面有新亮点;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有新举措;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新成效。

第7篇

2月9日,江苏省盐城市科协召开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科协有关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任务。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庄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庄兆林对盐城市科协2011年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盐城市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会议和盐城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扎实工作,为推进盐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服务大局展示了新作为。科协职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千名专家进千村兴农富民工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取得显著成效;“金桥工程”、“厂会协作”等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海外智力引进和海外科技社团合作有了历史性拓展,对科技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二是科普创建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由2个增加到5个,有4个县(区)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普示范县(区)”,为提升科普工作能力、实现科普工作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自身建设得到了新加强。全市科协系统的工作效能和科协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新的提升,市科协被省科协表彰为综合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工作创新创优、防震减灾和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科协系统多个集体和多位同志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等多项工作得到上级科协充分肯定。

庄兆林强调,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首战之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协干部要按照市委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围绕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在推进“快增”、“快转”中勇挑重担;围绕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在推进科普惠民中再立新功;围绕打造区域人才新高地,在建设人才强市上主动作为。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题为《创新发展思路 提升工作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报告,并对全国、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个人,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盐城市第三届十佳科技标兵和第六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2011年度学会、基层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盐科办 编辑:唐釜金)

(江苏省科协)

第8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保障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支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支持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整合资源,大力支持各项科普活动。根据市科协工作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2020年财政安排各项科普专项资金116.8万元。

(二)精心组织开展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扎实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等培训,着力提高全市会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同时鼓励机关干部职工提升业务技能,进行职称晋升,2020年,共有两名同志顺利通过高级会计师评审,2名同志考取行政执法资格证。

二、2021年工作计划

第9篇

关键词 科技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7-0009-02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不断加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泉日益受到关注。在创新浪潮中,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展开着。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高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与人才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不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为社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正是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高质量人才。在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将显现出来在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将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合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他们迫切需要有开发和实践自己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的环境和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是成才的迫切需要。

1.3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刨新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性的人才,需要刨新人才。而这种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创造性;既要学会理性地思考,又要具有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的能力;既要有科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相结合,而这种要求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为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创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这对长期缺乏形象思维的工科大学生来说,将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方式和途径

2.1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确保学生科技活动顺利开展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得到落实的关键保证。学院专门成立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决定科协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和批准科协工作报告。学生科技辅导小组负责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报告会、培训和研讨、科技普及等活动。多级组织领导齐抓共管,确保了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的制度是各项工作良好运行的基石。为了创造一个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认真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自动化学院科协干部分工职责》、《科协干部考核条例》、《科协成员年度评优准则》、《科协成员培训体制》、《“理奥杯”科技展组织流程》、《大型科技竞赛的人员选拔及培训细则》、《自动化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学生科协是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主力军

自动化学院科协是我校最早创办的学生社团之一,是我院学生科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协会自创办以来,以“发扬求是学风,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本院培养助研队伍,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宗旨;以“整合机构资源,营造优良学风,服务学生创新,弘扬科学精神”为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学院“理奥杯”科技展、校科技节等创新了一届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同学,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切实的科技服务,如义务维修、科技课堂等。

2.4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依托,是一个师生互动、以专项竞赛管理为核心、以自主性实践、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实践环境。学院投资创建了“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电子设计大赛基地”,“软件设计基地”,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基地的各项功能。

3 巩固成果。建立学院学生科技活动长效新机制

为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们在学院党政班子的支持下,巩固了以往成果,建立健全了保障制度,组建了稳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以学院创新实践基地为阵地,以“理奥杯”科技展等系列活动为平台,以学生参加“挑战杯”等专项科技竞赛为练兵,充分发挥大学生科协组织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培养了学生严谨勤奋的学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锻炼了毅力。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奖1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l项,国家二等奖l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今年5月,学生在第八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上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年10月,组队参加ADI(2007)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获总决赛一等奖。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院已连续五年被评为校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了70%,“崇尚科技,注重创新”已经蔚然成风,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创新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优秀科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