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术交流材料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30 02:01: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术交流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术交流材料

第1篇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㈡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教师出示了电梯的载重量1t,盖住了可承载的人数,让学生猜猜应该是多少人?学生的回答是:“二十几”、“20”、“25”、“30”、“27”,教师面对出现偏离预设的生成,没有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深入思考,这时第六个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13人,刚才他们说的是小孩,应该是大人。”教师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问“那小朋友应该是33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写小朋友33人?”这时学生想象着33个小朋友进电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学醒悟:不行,虽然33人的重量没超过1吨,但是33人电梯里面是装不进去的。这时教师再请33人站起来,问道:“如果把这33人装进电梯里,情况会怎样?”学生看着这么多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梯里面为什么不写小朋友33人了。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了精彩的瞬间。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㈠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1吨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吨;每个同学平均体重30千克,33个共重1吨;每头奶牛重500千克,2头奶牛重1吨;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等,共10组,有了这么多素材积累,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1吨表象,为后面几吨物体的重量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2、 开放的活动,丰富表象

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估计、交流、想象等活动,经历1吨大小建立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安排了3个层次的活动。⑴通过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体验25千克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感而发:“太重了”“特别重,实在搬不动”、“我觉得有点象运动会里的举重”……丰富而又真实的感受,接着老师追问:刚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进而推出要40袋,教师再问:如果把这40袋大米转到一个大袋子里,你可能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根据刚才搬25千克大米时的感受,想象着可能会有的感觉,自由地谈论着:“重死了,根本搬不动”、“压扁了”“还没搬起来,浑身的力气都没了”、“我浑身都散架了”。,通过搬一搬、说一说、想一想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吨的大米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老师让学生猜猜在坐的同学的体重有没有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最后让33个同学起立,让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个同学的体重,这大约就是1吨的重量。⑶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老师首先出示一组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然后教师又出示图片:

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在头脑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这里通过四个开放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表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吨的认识。

3、变式练习,深化表象

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三个层次的变式练习达到了这一目的。⑴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先由学生说说你在生活的什么地方见到过写着几吨几吨的呢?再由教师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这一重量单位的实际运用。由1吨转向对几吨的认识,深化了学生对吨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看似简单,却是对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整合,在让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重量单位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它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所出示的物体重量进行合理的估计,需要学生对所学重量单位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⑶修改数学日记。日记一般是语文里的内容,而这里呈现的却是数学日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感到有些“新奇”。日记的内容设计也让学生忍俊不禁,在会心的笑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

㈡让方法在体验中生成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学习方法。

⑴知识引入----自由猜测,激活思维。在猜一猜在坐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有没有1吨的游戏中,开始是学生是自由猜测,分为两派:有1吨和没有1吨。

⑵问题探究----验证猜测,促进理解。在学生自由猜测后,教师以问题:“到底有没有1吨呢?有没有办法?”引起学生再思考,这时有同学想到了算一算的办法,假设每个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50个同学的体重就用50*50=2500千克,就是二吨半,超过一吨了。

⑶实践应用----延伸练习,启迪思维。教师在肯定上一位同学推理方法的同时,对学生的估计作出了科学的引导,三年级同学的平均体重约是30千克,随后再次让学生猜测55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吗?有了前一位同学的启示,这里同学们很快地作出了判断,超过了1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逼近估计:哪究竟要多少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呢?这时学生猜测的结果有37、38、39、40、45等等,到了这等火候,教师方才宣布正确结果,大约是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整个环节中从“知识引入----问题探究----实践应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在思维相互激烈地碰撞中,学生不仅再次感受了1吨的大小,而且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三、关注生命,传承文化———让数学课堂闪耀人文之光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应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大力加强这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培养,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因此,祁老师以各种方式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加强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要用温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导,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情感交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还有吗?”“谈谈你的感受”;经常鼓励学生的话就是“大胆估计,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面队学生的回答,不管答案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向学生投去赞许和亲切的目光,正是教师宽容的接纳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自信。

㈡传承数学文化,激起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第2篇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2.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第3篇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解、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艺术高峰的实践者。

第4篇

一、 有效是前置性作业的核心价值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之不仅会学习,而且学得有效率、有成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前置性作业既然是要解决“学生先学”的问题,那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要让学生先学什么?为什么要先学这些内容?怎样先学?怎样组织评价?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解决“学生先学”有效性的根本问题。

1.初次布置作业的尴尬。这次要学习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布置学生回去搜集有关乘法的有关资料。可是,上课汇报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使课堂陷入了困境。一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汇(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报,二是那么多的资料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完。最后好不容易磕磕绊绊上完这节课,我的信心却降到了零点。

2.课后的反思。下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整个事件。意识到生本教育并不是一下子放开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次对学生可能找到的资料没有充分的预设,对于课堂交流的形式没有作审慎的计划。

3.有效前置作业的标准。

(1)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应当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能够较快地启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进入

学习状态,最后使多数学生学会、学好。

(2)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愿意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等。

(3)从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必然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并且为所学知识作好铺垫作用。

二、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基本策略

1.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既然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指思维的开放。

2.作业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好教”,而是为了“好学”。所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必须时刻把“如何让学生学好”放在首要的位置。

三、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获得持续有效

第5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写、思)

1、整好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倾听的的习惯。

听是学的基础,只有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了老师的要求,他

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所以课堂纪律是关键。由于年龄的关系,小学生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强。鉴于此,每节课前必须先整好课堂纪律,才能开始教学。

在课堂中间,凡是教师总结方法的时候,必须先整好课堂纪律,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必须整好纪律,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2、做好示范,意思完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小学生上课爱乱说话,纪律性不强,爱乱动,我们抓住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放手让他们动,张嘴让他们说。在老师的引导下说一说做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例如:在位置教学时,老师先示范说:( )在( )的( )面,再让学生开口说,伸出小手指一指,理清位置与方向。数的分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伸出小手指,同桌分一分。在教学看图列式时,先引导学生说“已知( ),问( ),帮助理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只要学生能独立说出做题方法,解题思路,说明他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3、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和分成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分成的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谈谈我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理解。

1、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度。包括教材的挖掘深度和学生掌握的程度。我们组在教研时大家研读教材后,统一商定教材的度,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下了一个尺度。

2、分解教材,灵活使用。教材给我们规定了学习的内容,提供了教学的方法,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教学时,我会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时间和方法。例如:连加连减、加减汇合计算这两节,教材上各安排了一个课时,看图列式和计算方法,我觉得看图列式有难度,计算较为简单,所以我把计算方法放在一节,看图列式用了两节,系统教材的知识,分解教材的难度。

3、整合教材,形成知识体系。教材中把认识图形放在第五单元,夹在10以内数的认识中间。教学时,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商讨,觉得把数放在一起教学效果好一些,知识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就先学习了后面的知识,把认识图形这个独立的单元放在了数的后面。

三、说说我对教学方法的感悟。

1、同桌合作,主动参与。

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我觉得最多4人。学生可以充分交流,以免人多嘴杂,收效甚微。有时候甚至同桌合作,效果更好。潜能生会说的自己说,优等生补充,潜能生不会说的,听优等生说,实现“兵教兵”,用学生的思维教学生,效果更好,也使优等生更优秀。

2、天天练习,提高能力。

低年级孩子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我每天利用午饭后的时间练十个计算,每个小组里完成最早而且全对的孩子为小老师,负责批改组内其他孩子的练习本,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慢的孩子根据情况而定,实现分层作业。

3、注重体验,提高兴趣。

一年级孩子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上课就爱做小动作,静不下来。结合学生的特点,就给他们找点儿事做。例如:教学数的分成的时候,就让他们分彩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时候,就让他们站起来表演一下。使用肢体语言来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学生很感兴趣,但是课堂秩序稍有点乱,要求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4、及时总结,画龙点睛。

在课堂教学上,课堂小结很重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点明突破难点和重点。

5、精讲多练,打好基础。

分解课堂重难点,如果课堂知识点多,讲一个难点,及时练习。例如连加连减的计算,连加讲完了,练两个,连减讲完了,练两个。少讲多练,打好基础。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课后反思,及时反馈课堂信息。形成总结经验和教训,写成片段,多发表文章。

2、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潜能生的辅导。

第6篇

一、期末复习思想动员,关注学生复习阶段的心理变化

在新课结束最后一个单元检测好后,教师会告诉学生已经进入复习阶段,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做好心里准备。主要要向学生介绍复习的内容与方式,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安排以及安排的合理性。其次要提出复习阶段的学习和行为要求,还不妨和学生有所协议。

学生复习时的心情好坏直接关系着复习的质量,为此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后进生,当他们语文也做得不好,数学也做得不好的时候,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对这些学生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除了多加表扬和鼓励,实实在在的帮助是不能少的。另外同样是复习和做练习,学生做得开心与不开心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要让学生开心地参与复习,就要说到我们的另一个做法。

二、巧妙地进行外界刺激

用一些小红花、五角星等奖励对学生来说是极其有效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样他做得好与不好就能通过外显的方式呈现在同伴、家长面前,一个满分是能让他们非常激动的。而毫无评价的做法,会让学生不重视每一次的练习。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办法很多,有的是印了很多100分的奖券,得一个满分发一张,等集齐10个可以换一张粘粘纸按顺序贴到班级墙上签上自己的大名,等结束时可以根据粘纸的情况换到老师的神秘礼物。这对他们的促动真的是很大,平时要学生做练习都是唉声叹气的,现在他们是追着老师要练习做。而且做的时候会很认真地对待,态度是决定一切的。

三、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复习课

每个学期上完新课后,数学书上都有总复习的内容。不要小看了这些复习课,这是让学生回忆以及理清学习脉络的好机会。为此,我们老师都是精心设计,在课上首先会明确复习内容,再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教师进行联结与整合,因为往往学生在分单元学习后知识总是凌乱的,缺少沟通与联系。接着可以选择书本上配套的练习进行典型题练习,最后还应针对平时学生错的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分析与讲解。

四、精选习题

以前老是提倡精讲多练,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能精选习题,选择一些易错的以及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型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练习负担,又能让学生在练习后有所收获,而不是做和不做一个样。在习题的选择上,我们会分单元针对学生在平时书本、课堂作业本、一课一练中错误比较集中的汇集成易错题卷,让学生再独立练一练,因为平时有些难题会边辅导边做,所以印象不会很深刻。这方面的练习应该说是很有效果的。

五、亲自批阅,无一漏网

我们认为做了不批等于不做,批了不订正等于不批,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学校也有明确的规定,学生练了必须得批。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复习阶段比较忙,就有选择性地进行批改。但是我们学科组的老师就算再忙,也会亲自批,情愿少练习一张也要批。批好后及时对重点、难点题讲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错,该怎么做。然后组织学生订正再面批。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要调皮,或者拖拉,或者不会,我们就印了很多名册,订正好一个钩一个,这样就不会有漏网之鱼,不会做的也及时发现辅导。

六、重视细节指导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应试是没有多少经验的,所以教师应该从细节着手辅导学生如何应对各种情况。

第7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根本的是要同促进酒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关键是要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才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条主线,发展首要的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牢固确立经济发展的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是酒泉的头等大事,一切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程序主义及上行下效的意识和做法,都应该清理和革除,切实把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经济建设的主题上来,真正有一种加快发展,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集中精力地抓经济建设,更加聚精会神地谋发展大事,更加求真务实地抓工作落实。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推动工作的思路。顺应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结合酒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发挥优势,开放开发,引强做大,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在决策、规划和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中,都要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市在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按照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的统筹谋划和部署工作,走好“六化带一化”的发展路子。第三,要不断强化项目建设的理念。加快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有项目才有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建设的支撑和带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着力抓好经济项目的同时,注重把社会发展的问题、公益性事业的改善等策划纳入项目建设的范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放开发项目,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新生成和建设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第四,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建立一种主次分明、轻重有别、简约明确的工作责任、考核、激励办法,以发展的效绩讲政绩,论落实,评优劣,激发上上下下重时效、抓落实的责任心。

二、坚持不懈地促进城乡协调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集中体现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从这一目标讲,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酒泉是一个农业大市,但非农业强市,无论是人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面貌,还是发展理念、文化品味、做事程式上,农业色彩都比较浓厚。这有经济的、文化的、地理的、历史的缘因,但都集中反映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程度滞后上。在这样一个地域广阔而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但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上。我们追求的工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先进、效益良好的经济体系,落脚点是从量和质上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我们追求的城市化,就是要更加注重社会成分和文化行为的变革,从质的意义上实现现有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化,而不应是简单的城市规模扩张。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工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培育。引强做大地方工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聚集度,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城市化发展。二是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彻底铲除城市“门槛”,消除城乡居民不公平待遇;着力培育和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好农民进城后的安身之地和生存之计;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转,在减少农村人口上实现大的突破。三是大胆探索建立新的土地流转机制。不应坐等上面的制度安排,积极鼓励基层创造性地实践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提升规模经营效益,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四是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政策的覆盖面,切实解决好农民创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五是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反哺和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改造建设。

三、坚定果敢地推进体制改革。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改革是最深刻的动因。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各领域的矛盾日益凸现,今后,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唯有在改革上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出路。改革,不仅仅是改别人,更重要的是改自己,换言之,要审视和分析事物存在的普遍性,从制度和机制上找原因。最好的政府,是能够构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的进步之最佳体制的政府。从我们的现实出发,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前提应该是破旧立新,“改”字当头。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约束,思想不解放就谈不上与时俱进,更谈不上改革。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远远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先进发达地区,这是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工作事倍功半的根源,解放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开风气之先,敢试敢闯,革除一切束缚人们头脑和手脚的条条框框。二要创新发展机制。着重研究和解决理顺各种生产要素的关系,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整合行政的、事业的、社会的各类资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工作、环境体制。三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上,用在调节机制关系和激活人的主观创造性上,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规范竞争秩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解决好事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四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聚集人气和财气的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服务条件,形成吸引投资建设、创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8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术交流平台;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1-02

一、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及简单推理,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和他们对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当前,高校举办的一些专业学术讲座通常是门可罗雀,甚至部分研究生是“被安排”参加,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是常有之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我国工科研究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自身的“想”和“问”的能力欠缺。其次,由于很多研究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最后,学校方面缺乏系统的学术交流平台,部分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化,使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定的盲点。

目前国内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较好的是一些“985”和发达地区的“211”高校。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出普及型的校内学术交流平台,研讨式、实践式和访学式学术交流模式;北京科技大学从学术活动的层级性、模块选择及整体规划三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普通高等高校甚至欠发达地区“211”高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均不太理想。

二、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思路

在总结学院学术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学术交流活动模式应突出创新理念,鼓励创新思维,以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为对象,依据培养现代科技发展创新人才为前提,主旨是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达到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目标。

1.把学术交流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所有研究生均可以自主交流、导师能深度参与、跨专业师生能够共同研讨的普及型的院内及不同学院的学术交流平台。

2.构建把国内外高水平学者“请进来”,学校与学校(如学院学生到四川大学做课题)、学校与科研院所(学院学生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做课题)合作培养,及研究生“走出去”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学交流的共同研讨平台,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开阔思路,启迪创新思维。

3.构建让研究生投入与学校和方大特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及其他实践基地中锻炼科技实践能力的拓展型的校外学术交流模式。

三、提升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的主要模式探索

1.课题组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导师或课题组之间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就学科的最新问题或难点进行讨论。定期举行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会,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会上做报告,报告自己最近的研究进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除教师提问外,要求在场学生针对报告进行提问,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由课题组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课题组均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这也是学院研究生比学校其他学院研究生在和论文评审方面较好的重要原因。

2.通过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结题答辩机制,建立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长效机制。学院研究生之间应建立学术交流长效机制。研究生院每年均会给学院下达研究生创新基金申报指标,由学院自行推荐。以往学院在推荐时采取抽取专家通过阅读申请书投票决定推荐项目,这种情况下,专家往往难以掌握学生对该项目的理解,出现学生上交的申请书是导师撰写或学生从导师课题申报书上抄过来的情况,难以选择有创新的课题和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建立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结题答辩机制,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答辩和结题时要求该年级研究生均须到场,专家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现场打分,既公平、公正、公开,又能让专家了解学生对项目的理解,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鼓励研究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也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生组成团队,联合申报。

3.建立参加研究生论坛激励措施,促进相互交流。以前研究生论坛报名的学生很少,经常要学院和导师指定学生参加。现在,除在研究生论坛设置奖励外,也把参加研究生论坛作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把参加研究生论坛与各类评先、评优挂钩,极大地激发研究生参加研究生论坛的积极性。

在研究生论坛实施过程中,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口头报告,紧密结合学术研究领域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为与会者呈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在评委点评和现场观众提问环节,大家你来我往,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促进不同研究方向的交融,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激发广大研究生的研究和创新热情,对学院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开设博士论坛,提升研究生从事科研的创新能力。学院每两周举办青年教师博士论坛,由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对研究生做讲座,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也可以是学科前沿知识介绍。博士论坛旨在通过主题演讲带动讨论,通过讨论促进主题深化,形成良好互动,凝练具有学科前沿性意义的课题,标准在于“新”、“严”、“和”,即“新”,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严”,是要科学严谨;“和”要团结协作,和衷共济。

博士论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促进课题组之间、学科之间的交流,让研究生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研究领域中去。研究生能从博士论坛中获取知识,加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制订更为详尽的学习研究计划。博士论坛还可以为研究生营造浓厚的团队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课题组的凝聚力。

5.建立不同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学院层面举办的学术讲座往往受学科限制,规模较小,可联合航空制造工程等学院一起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采用讲座和学术论坛等形式,渲染学术交流氛围,丰富学术交流方式。

6.建立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由于理工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具有不同的学术特色,各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校际间的学术信息沟通平台,将各学校优秀学术讲座信息予以(如与南昌大学材料学院建立讲座信息机制),这有利于研究生接收更多的学术信息。通过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四川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指导、互派研究生、短期访问、联合申请项目等形式,鼓励校际之间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进行科研交流,寻找学科交叉、科研协作的切入点,联合开展创新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7.建立校企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学院通过学校与方大特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以及其他拓展型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既可以使学院的教学科研领域得以全面拓展,为学院和企业创造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又能发挥学院人才和学科集中的优势,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构建新的校企科研合作平台。

对工科研究生来说,创新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培养理论知识创新外,尤其应加强他们在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可以更好地避免这一弊端,如在对研究生学习、科研、论文撰写、专业实践及就业创业等方面,尤其是在研究生论文选题上,可以提供可靠的项目支持和丰富的课题来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除此之外,在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可以参与企业相关技术难题的讨论,由企业技术骨干给研究生上课,通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真正落实“产学研”一体化。

第9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培养方法

[作者简介]霍海虹(1965-),女,陕西绥德人,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陕西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0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85-02

高校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尤其是发表英文科技论文,是衡量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或作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则是扩大研究成果影响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对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研究生英语课,研究生英语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少研究生达到了国家英语六级的水平。但是他们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听说能力和用英语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较差。大部分研究生在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时还有较大的困难,例如,在听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时,由于英语听力障碍,只能理解很少一部分内容;写英语摘要感到很困难,更不用说用英语发表文章或作学术报告。因此,大多数论文用中文发表,由于语言不过关,许多科研成果难以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没有机会与国外同行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把英语看成是一种学习工具。这种指导思想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体现得非常明显,如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种界定把英语视为学习工具而非交际工具,用于从文献资料中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而听、说、写等交际能力则被置于次要位置。学生对英语的接触只限于阅读,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语言的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以语言知识为主、应用能力为辅的阶段上。

然而,他们迫切希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要求在学术方面能自由地与国际上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更新,必须重视培养研究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使用的教材实用性不强,学生对使用的教材兴趣不大,缺乏学习积极性。二是研究生英语课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大部分学校仅仅开设了阅读和听说课,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一些语言知识和应试技能,对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三是口语课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低下,无法与外国人用英语正常交流,更无法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四是学生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五是学生缺乏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对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和规则都不够了解,根本谈不到用英语作学术报告,进行国际学术研讨活动。

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路径(一)学校层面的培养路径

1.合理选用教材。目前陕西省大部分院校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材基本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很少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这门课程。研究生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注重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尤其对研究生来说,他们在本科阶段应该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在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后一阶段,英语学习应该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应该将英语语言学习应用到学术研究和工作之中。教材可以选用一些国际学术交流、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方面的教材。目前,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教材不多,例如胡庚申的《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贾卫国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吴裴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郭继荣的《学术交流英语》。而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方面的教材较多,例如秦狄辉的《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教程》等。也可以参考国外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初步形成该领域的权威教材。选择教材时应该考虑以下两方面:(1)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由于学术是常新的,知识发展的日新月异,前沿的科研成果不断出现,作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学的教材应该经常不断补充新知识,吸收新成果。(2)教材的目的性、实用性强。教材应以培养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议程序和相关规则,学术交流所需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提高专业论文写作水平。强调学以致用,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构建国际学术场景,营造语言应用的真实环境。

2.增设国际学术交流课程。目前,很多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程一般只是单一的阅读课和口语课。这样的课程安排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国际学术交流课程,如学术交流英语写作课,学术交流英语演讲课、视听说课,科技英语阅读、写作、听说、翻译等与学术交流有关的英语课程。

新增课程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设置。根据调查,目前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课程的院校,课程大多被安排在第一学年,甚至在第一个学期。许多学生都认为这种安排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原因是他们刚开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还没正式进入研究阶段。在还没有有机会进行学术交流时,就让他们在这个阶段学习该课程,一是缺乏感性经验,二是没有思想准备,甚至认为这门课没有实用价值,也就不能积极参与学习。而等到二三年级才认识到这门课的实用性时,已经没有学习的机会了。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演讲的感性认识,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这门课的价值,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因此,第一学年的英语课可以安排科技英语阅读、写作、听说等英语课程;第二学年再安排学术交流英语等课程。这样才能保证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合理的位置,取得真正有效的成果。

(二)教师层面的培养路径

1.提高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提高学习者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必要前提。以往的听力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缺点。教师多数采用让学生听录音,听后给出答案的方法。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组织者的作用。教师应尽量采取多样的形式组织听力课教学。精泛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完成正常的听力教学后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视听材料,如VOA,BBC,CNN等;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利用语音室或接收机听录音材料。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对话或篇章,也可选择英文歌曲或英文幽默小故事;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通过看英文录像、电影等多种渠道进行听力训练。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口语课是由外教讲授,许多学生反映口语课上基本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很少有机会训练,只能被动地听。口语教学的最佳途径是交际法。“让游泳者到水中去”是交际语言学理论的思想核心,即实践是学习口语的唯一途径。交际法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从讲授者的身份转为导演者和组织者来参与课堂教学。此外,还可以经常开展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英语活动,鼓励学生不断实践交流,如组织“英语角”或“英语俱乐部”,还可以每学年组织几次英语晚会、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提高研究生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研究生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这项工作可以由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完成。首先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各种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在研究生学位课中采用中英并用的双语教学,黑板及投影片上一律用英语,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一部分用英语一部分用汉语。对专业术语和生疏的词汇的讲解用英汉对照。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记住许多英语专业词汇并逐渐熟悉英语表达方式,最终掌握并运用它们。专业课教师也可以从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如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s选择若干篇论文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科技论文或摘要的写作训练。然后,学生分小组对论文进行讨论,英语教师从语言方面,即语篇语法结构上作具体讲评。

3.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际学术会议是最为典型的学术交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能锻炼研究生各个方面的学术交流能力。很多学者认为,国际学术会议集学术思想、专业人才、学科信息、研究成果等不同形式交流于一体,融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于一室,既是一种国际高水平、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又是高度综合、高度集中的语用场所。笔者认为,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活跃思维,开阔视野,研究生可以同一些国际著名学术权威或某一学科的资深专家切磋交流,并从中获得灵感,进一步开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推动科学研究。为此学校、院、系应多为研究生们创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整体学术交流水平。

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模拟学术演讲、答辩、主持以及模拟其他学术交流中常见的情景,寓学于用,寓教于用,来有效地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学期中,分学科举行小规模的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可以先分班进行,学生将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打印出来,使用power-point在模拟会议上宣读论文,接受台下教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并聘请专业教师或学术专家作学术点评,英语教师作语言点评。最后再将各个班在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中表现出色的研究生聚集起来,抽出时间举行一次较为正式规模较大的模拟国际会议,让全校本专业的研究生都来参加,同时对模拟国际会议进行录像,制作成VCD,成为以后教学的辅助教材。经过几次这样的学术模拟会议后,研究生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虹.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

[2]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硕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3]刘学政,张亚非.关于修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