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18 08:55: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实务;模拟课堂;实践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

一、《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背景

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必修课,《物业管理实务》要求学生掌握物业管理工作日常事务中物业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客户服务等管理。该课程是物业服务企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承担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对于学员管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任务。课程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为:实现全面介绍物业管理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内容以及完成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即“实务类”知识,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对本课程既要熟悉“基础性”知识,同时对于这类“实务类”知识要偏重业务处理程序和处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主要应呈现突出实践应用性的特点。正是基于此,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完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传统的理论教学只能够承担管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单项传递,对于行业操作实践需要通过专业及课程实践教学来完成。

为此,《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尝试各种以学生为本、引导教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师生发挥更多的创新智慧,一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整合学校实训场地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高职学院《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学院《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不够突出课程实务特点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属于物业服务企业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课程定位为实现“岗位型能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物业服务企业职业核心能力知识,以满足物业管理初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并按精练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学生初步形成物业管理知识框架,掌握物业管理实际工作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从而能够立足于物业服务企业的职业岗位。但由于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理论课讲得多,实践教学进行的少,很难实现《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核心目标:即打造企业最基层管理人才,从而实现学院企业的“零对接”。

2、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积极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积极造成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对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式教学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传统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被动接受,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学生必须大量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缺乏对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也习惯这种教学方法,接受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解式教学比较节约时间,比较省事,不必花很多时间,不用总结归纳和前后比较联系,什么都是“拿来主义”,最后学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就《物业管理实务》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还存重理论,轻应用;重技巧,轻基础;重独立性,轻相关性等问题。很多《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材的内容都远离现实人们的管理工作,对现实生活中物业管理不具有指导作用。

三、《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作为一名专业课的教师,经过实践,运用了模拟课堂及实践教学,积极探寻教学模式的改革。

1、模拟课堂教学

1.1模拟课堂简介

模拟课堂是将学生按照有关管理活动规则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环境。这种虚设的环境只局限于管理中的“业务”关系,对管理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模拟。将实务教学内容和就业目标要求联系起来。以模拟的职业行为活动为手段,积累职业经验,培养职业技能,进而适应未来的职业工作需求。注重技能,以“用”促学,从做中学,边“用”边学。开设“模拟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这种实践性最强的职业教学方式的优势,培养学生从事管理活动的一些关键技能,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1.2 模拟课堂在《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该方法能够让学生完全主导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进入角色的动员和协调工作,教师要激励学生使其成为模拟的角色,同时充当裁判和协调者。我曾经尝试过进行课堂的角色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及物业服务企业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模拟角色,将三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纠纷集中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主要模拟的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即“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在角色模拟前先进行剧本的撰写,教师从旁协助,将知识引入到剧本中。这种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开放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导学的功能。而且这种形式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程教学形式。

模拟课堂以一个班的学生为单位,将学生按照物业管理活动分成开发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各企业要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划分,企业之间形成模拟市场关系即物业管理市场。单个的企业首先要完成本企业的业务模拟,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人员之间齐心协力,物业服务企业还要和开发建设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各企业共同完成物业管理业务。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负责“模拟课堂”的全程组织、监控和指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立“模拟课堂”教学法的模拟企业。根据物业管理业务需要,将班级学生主要分成四个主体,第一主体: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第二主体:物业服务企业;第三主体: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第四主体:物业主管部门;各主体人员每两个月轮换一次,避免学生不能熟悉物业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每个主体的人员安排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要有利于开展物业管理活动。

第二步,各企业进行本企业的业务模拟。各个企业内部业务各不相同,内部成员首先完成内部机构的组建,要求学生按照本企业业务来学习课本中的相关章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内部事务。

第三步,将物业管理业务展开的课堂模拟。模拟时要根据物业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在课堂的模拟阶段,教师充当一个观察员的身份,观察学生在模拟环节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每一个模拟业务结束后进行详细点评。只有当各企业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开展业务模拟活动。在获取物业管理区域业务中,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模拟招投标的过程。

第四步。对课堂模拟效果评估。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学生将自主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模拟课堂上,根据在模拟课堂上的操作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在模拟课堂中的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通过模拟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物业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积极做好课堂模拟的准备工作,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等等,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书本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有长足进步,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课堂比较活跃、学生自学、自治、自理能力都相应得到了提高。模拟课堂设立创造的仿真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形成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运用模拟课堂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有效地解决了实训场地不足、实训的投资有限等实践教学的难题。

2、实践教学的探索

作为高职学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物业服务企业技能和技术素养,实现“岗位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物业管理实务》的实践教学服务于这个目标,体现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操作性课程实践是很重要的课程实践环节,它能使学生更近的体会实际工作环境中应有的心理感受、责任意识、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实训、来完成操作性课程实践的任务。

这种方式让学习者主导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师创建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的前提下,学生来扮演主题中角色,完成主题给出的任务。其实就是将现实中的工作情境重现的过程。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且“亲身”体验工作,发展能力。如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就可以将日常工作的矛盾在课堂中重现,由学生们扮演业主、开发商、物业服务者等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工作”的环境中体会理论的意义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可以让他们理解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产生来自于“工作”的智慧。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很重要,需要在实践前进行动员,组织资料,过程监控和成果总结。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围绕着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我针对《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两类知识在实践中借鉴许多成功教师的研究,运用于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课程实践教学的策略有课程实训及借助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特征的校企合作平台引导学生加深对《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理解。

课程内部实训方法。课内实训主要是借助学院所具有的实训室硬件设备来完成课程实践操作内容的方法。如物业服务企业的“智能化物业管理实训室”设置楼宇自控系统、电子保安巡更系统、小区周界防范系统、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楼宇防盗报警系统、楼宇防盗监视系统、小区家庭安防系统、小区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系统等。让学生系统了解楼宇管理、公共设施设备管理、车辆车场管理、秩序维护管理、工程管理等模块的功能。通过课程实训,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试职能力,为校外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意识与操作技能准备。因此这些课程实训都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做好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高职教育必须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有企业单位的广泛参与。

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很有帮助的。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职业素养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有效性程度不够等问题。只有把握好培养方向,缩短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形成具有特色鲜明、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从房地产专业学生中,选拔几个教学班,与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定向培养高端物业设施管理与服务人才合作,同时为了落实好订单班方案的落实,学院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对“订单”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培养,课程体系始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过程中突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四、改革效果评价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在改进教学方法后,经过2-3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了解到了最新的物业管理行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反映良好。总之,高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力的加强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晓珏,专业教学研究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2):83.

[2]张俊、徐中,高职经济类专业《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41.

[3]李举,高校《物业管理实务》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296-298.

[4]陈舞燕,高职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8):27.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案例教学法 物业管理

0 引言

《物业管理实务》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和综合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反映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笔者经过几年来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在该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适应了新形势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

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意义

1.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教育领域移植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案例教学法出现后,受到美国企业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也被引入我国,并且迅速在我国各高校的管理教学中得到采用。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之放入物业管理教学中,就是就某个物业管理的政策问题或管理问题提供背景情况介绍,指出面临的困境或几种选择性,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资料,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引向具体的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从而使学生的洞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管理决策能力在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中得到迅速提升。

1.2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2.1 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把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寻找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掌握物业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认识到物业管理的重要性。这种师生互动模式激发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1.2.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物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均是针对物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具体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3 可以大大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以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从而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泛滥。

2 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有一整套的教学程序:设置问题、摆出案例、学生分析、引导讲解和最后总结。下面笔者就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在《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2.1 备课阶段。要上好一门专业课,首先是精心备课。备课时要找出定义、基本理论的要点、重点和难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在装修管理这一节,笔者精心选择了一个案例:“业主擅自拆除承重墙,物业公司给予罚款处罚”这种案例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例。选好案例之后,还要将相应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寻找答案。针对这个案例,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①物业公司应如何对业主进行装修管理?②物业公司在管理服务过程中有哪些权利?

2.2 上课阶段(用上面的案例来说明)。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2.2.1 呈现案例。将第一阶段精心准备的案例呈现给学生,有多种呈现方式,可以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也可以用幻灯的方式呈现,还可以根据案例本身的情节性做成各种视频。呈现案例后马上将问题提出来.

2.2.2 学生分析案例。在上一步里,将第一阶段精心准备的教案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案例来看相关章节的内容,同时结合以前学到的物业管理知识,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个阶段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自己作答因为每一个案例所提出的问题都是紧扣课本相关章节内容的,要求学生对书本的重要内容加以掌握。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进行重点内容的讲解。

2.2.3 课堂讨论阶段。自己分析结束以后,马上转入课堂讨论阶段。这一步是针对案例的本身来讨论,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讨论。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发言,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记录平时成绩,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口才和在外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因为物业管理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个阶段只要不是基本原理的错误,让学生各抒己见,不要求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2.4 总结案例。该阶段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教师来执行。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分析不到位或出格是经常发生的事,由教师来纠正补充和总结。

经过以上四大步骤,学生接触到了物业管理的相关案例,一是学到了物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接受别人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

2.3 巩固阶段。在装修管理这一节中要求学生根据书本的内容和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按照物业公司装修管理的程序,在班级建立一个模拟的物业小区,将学生分成物业公司和业主两块,模拟装修管理的过程。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案例教学,发现学生对书本的原理掌握得很透彻,收到了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当然,案例教学法还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方式,比如案例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将案例以及对案例问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丰富多彩的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既生动形象,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效果显著。

3 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案例选取的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所选取的案例所描述的应是学生身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可,这样的案例大大增强说服力和管理理论的表现能力。案例选择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应包含更多的知识点和内容,最好选取近二三年的管理案例较为合适。

3.2 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要从理论的讲授者转变为启发者,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对案例法各个步骤的时间进行控制,并对学生的心理能有所把握,从而增强学生的被认可度。

3.3 教师对案例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是关键。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把案例中包含的概念和理论引出,之后,对案例进行再分析,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使学生对内容真正掌握。

3.4 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课堂上易出现“冷场”、“爆棚”、或冷眼旁观与积极参与在同一课堂内并存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课堂的组织,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3,(10):39-41.

[2]王宇.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王详修.关于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市场.2008(3):117.

[4]刘玉风,刘瑞亨.浅析戴明循环在物业管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1-63.

第3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实务 教学方法

《物业管理实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内涵涵盖了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招投标、接管验收、入伙与装修管理,日常物业管理―保洁与绿化管理、房屋与设备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以及物业的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院对专业学生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教学,做到主次分明。对“次”采取理论教学为主,对“主”采取多种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应该把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学生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

1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与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特点不吻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偏重理论,轻视实践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从内容体系上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但内容的完整性并不等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追求广而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以课本为背景,在备课、讲解中都紧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从教,本身缺乏行业内相应岗位的实践训练,只能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或者做一些适当的扩展。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岗位,这必然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之间存在衔接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造成学得知识根本没有用的假象。

1.2 方法单一,仍以传统讲授为主

很多高校都引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教师也由以前的课本+教案转变成了“教材+U盘”的模式,本质内容没有改变,只是以幻灯片取代了黑板而已,教学方法仍然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也有意提高提问的次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很多学生总抱有幻想:这次点名不是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因为没有项目的依托,使得学生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通过死记硬背,甚至只押题,造成学生在分数上是高手,而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知识点,缺少一定的深度,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背离。

1.3 忽视21世纪大学生学习新特点

21世纪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特点:个性、自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习上也表现出自主性、目的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为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还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课堂之外的知识。相比理论知识,学生更看重知识的应用,希望通过实践环节应用知识,以展现自身的价值和水平。

2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新教学方法介绍

紧扣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案例式教学、行为导向法、小组讨论法等新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出发点,在与学生的互动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笔者现主要介绍这几种教学方法: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取材尽可能的选取物业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要有代表性。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先抛出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者换位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控制好案例教学的节奏,包括讨论的时间、分析的方法和点评的策略,既要鼓励学生,同时又要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同案例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互动起来。

比如在装修管理这一环节,笔者精心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业主擅自改变承重梁的位置,物业公司给予制止”。这种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选好案例之后,我们就要将相关问题引出来,促使学生去自动思考,寻找解决途径。针对这个案例,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

①物业公司为什么要制止?

②如果我们一定要更改位置,有没有办法?等等。

2.2 小组讨论法

将班拆分为小组形式,以3~4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并每个小组设定若干个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比如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物业管理专业是多余的这个话题,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采用小组讨论法,让每个组都先自我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发言代表来陈述代表组的观点和理由,最后还可以将各组的代表观点演绎成小组间的辩论。

2.3 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是由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法重视“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笔者以“装修管理中的客服服务”为主题,将学生分组,设立组长、监督员、评分员,要求每个小组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不同的成果展示方式,如:小品、话剧或者对白等,让各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表演或者展示过程中,我们要将理论知识-客服工作人员的接待工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来传达,这样就可以将学生自动学习融入到物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始终在场观察、指导,在整个过程结束后进行总结性的点评,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还可以设计“学习能手”、“最佳表演能手”等奖项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新教学方法难以破解的问题

小组讨论法、行动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都忽视了一个较为现实而又客观的问题,那就是知识点、学时以及学校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冲突。对于现在教学方法中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都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静态的案例教学中。

既要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中来,又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用动态的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将声音、动画、情景剧等素材融入到理论知识中,从而以丰富、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详修.关于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市场.2008(3).

[2]赵琴.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实务》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09(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法规;行业培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物业管理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作为朝阳产业,物业管理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全国高校、高职院校为适应新时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物业管理的本科、专科专业,但仅靠学历教育培养的学生远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人才的缺口。要专业的职业培训,使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升,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物业管理法规》作为物业管理职业培训的核心课程,不仅承担着让学生熟练掌握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还承担着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管理业务水平。

一、《物业管理法规》在职业培训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法律法规是企业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物业服务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服务周期长,服务内容多样,服务对象广泛且具有不特定性,因此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为复杂,其过程中涉及的法律关系也更为复杂多样。无论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还是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提升法律意识、深刻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都是物业服务企业规避风险的根本之道。

二、《物业管理法规》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现有《物业管理法规》主要涉及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责任,物权与物业权属,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合同,管理规约,早期介入及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的承接查验,房屋的修缮及设施设备的管理,物业服务的收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物业管理不同阶段各项具体业务相关的法律规定;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体系完整,但物业管理涉及的法律关系较复杂,从业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炼后再运用在日常的物业管理中。总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法规课程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专业素质方向转化,培养综合性、专业性的物业服务人才。

三、《物业管理法规》教学改革的探索

1.《物业管理法规》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职业培训不同于高职教育等学历教育,是已经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职在岗培训,要在短时间内提升业务能力。物业管理是一项与人和社会打交道的工作,对于从事物业管理的从业人员来讲,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物业管理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因此,物业管理法规教学的过程,针对在职培训不同于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对从业人员在日常的物业管理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思考去听课,要求《物业管理法规》教师肩负着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对培训教师就有较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上除了系统的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具体业务涉及法律法规知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政策的讲授,做到教有所学、教有所得,教有所成。

2.《物业管理法规》教学方法的探索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与实务类课程较枯燥,职业培训需通过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把所学的知识隐含在案例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任务的带动下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通过在案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到在实际中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历,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将教师传统的教授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3.《物业管理法规》教学手段的探索

物业政策法规课程的讲授,对于职业培训特点,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播放案例短片或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更形象、更直接、更明确的理解讲授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依据法律规定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手段,通过与知名物业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知名物业公司提供的优质资源,授课老师讲解物业管理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对前期物业管理阶段业主入住后装饰装修的问题的分析,依据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以及与装饰装修相关的案例,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析讲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业法规定内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物业管理法规》课程在职业培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业管理行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改方向,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从事物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岳娜.物业管理法规与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7.

[2]何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论物业管理法规与政策的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

第5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法规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我校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11-04-A07);“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开发研究――以我校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为例”(项目编号:13G-04-A11 ),本文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物业管理法规》是大学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物业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架中处于重要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任务[1],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将引导学生深入专业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业务的规范开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内容庞杂而枯燥,晦涩而抽象,要掌握几十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应用,仅靠听取教师课堂上对一般理论的讲授往往达不到学习目的,所以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改革。

课程特点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内容主要是各种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它以物业管理业务的开展为主线,规范物业管理各具体业务操作的合法边界。课程知识面极广,涉及几十个法律法规,在表述法律概念的同时又强调法律的应用性。在物业管理专业体系中,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应用是贯穿物业管理业务始终的隐形线索,所以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课程内容是进行规范的物业管理业务操作的前提,也是全面理解和掌握业务处理的关键所在。

在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物业管理法规》是物业管理专业多门核心课程中的首要核心课程,该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比其他核心课程开设的时间都要早,这个相对前位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设置与学习,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掌握物业管理业务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物业管理法规》课程进行设计与教学改革,有利于强化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规范的物业服务意识,同时也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则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整合与设计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物业管理行业及业务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来说,一般选用何种教材主要是侧重于考虑教材内容是否符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教师普遍希望教材内容能够全面、正确且重点突出,并能关注物业管理专业的新动向、追踪相关热点。但是现有的任何一本《物业管理法规》教材都不能说是毫无缺陷的。相关教材编写的相对滞后其实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法规的频繁修改相关。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物业管理法,目前应用的诸多法律如《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和物业管理活动相关联的一些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约束力相对有限,而且一些法律的条文逐年修改,变动太快。这就使市面上现有的《物业管理法规》教材内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确保内容正确。所以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白,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层次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都要紧紧围绕物业管理活动来讲法律,该课程首先培养的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而不是法律专门人才;其次,法律法规的时效性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随时掌握法制建设动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遵法守法意识,以加强法律应用为重点,突出相关法律法规在物业管理中的全面理解与深刻应用,教学的目的是以法律的灵活应用为主,而不是强调法理和法条意义。最后,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设计,拓展教学内容,在强化教学重点的同时增大教学信息量,扩大学生的视野。

通过对《物业管理法规》课程的设计,可确定课程的核心主要是物业管理活动的三大要素: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活动。课程的主线是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双方主体(业主-物业公司)的法律关系,教学内容以物业管理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为核心来组织,重点内容在于各方主体对权利与责任的认识,以及因权责处理不当而引发纠纷的矛盾解决。然后可整理出该课程的五大模块,该课程的基础是认识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模块,其余模块分别是物业管理活动双方主体――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治管理;双方的关系与责任――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责任;双方关系的起源与确定――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收费;双方关系中的纠纷与处理――物业交易法律制度、物业质量管理法律制度、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在双方的关系中,贯穿着物权法、民法、行政法等十几种法律以及物业管理条例等20多条行政法规与政策的应用,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各模块之间内容的衔接与内在联系,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后续课程相关内容的区分。

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

1.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设计,对于课程内容教师需要有充分把握,图片的选取必须有针对性、新颖实用、主题鲜明,案例的选择必须有客观性,符合法律法规的描述和实际物业管理工作的要求,并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针对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的特点,可在每节课前设计引导案例,通过案例引出要学的知识。对于课程中的热点问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图片,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形象而生动,或将干涩的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感性地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内容。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可以通过精心整合的典型案例分析及热点问题讨论,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澄清模糊认识,巩固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而对于一些需要深入探讨或者当前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可设计3~5分钟的小型辩论赛,比如地下车库的产权归属问题,有些学生主张其产权属于开发商,有些学生觉得应该属于业主,还有其他的观点等,就不同的观点可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意见。

2.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2]。任务驱动法是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承担一项或多项工作实践任务,深入实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提升综合能力。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是指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项目中,以具体项目的实施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目的要明确,每个任务都要以项目来引领,项目选择要围绕课程重点内容来选取,项目设计要精心;任务设计要有实践性和创新性,项目实施程序要周密。

项目任务驱动法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合作学习[3]。在完成任务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取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感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以及活学活用的能力。例如让学生主动进社区调研,收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物业管理纠纷,或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网络和图书馆资料,查阅典型案例,再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正确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途径解决物业管理纠纷,培养学生在工作、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纠纷的能力。

3.情景模拟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枯燥晦涩的法律法规学习变得轻松活泼成为可能。情景模拟是让学生分组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在物业管理业务处理模拟与训练中掌握运用物业管理法规的基本技巧,这种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效。比如装修管理,可让学生分组扮演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就装修中常见的问题或纠纷及其处理来设计双方的台词和行为,然后现场演练,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最后由老师点评作总结。典型的情景模拟和小品演绎一样,要求主题鲜明,情节合理,问题解决有始有终。而现场教学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际的物业小区或写字楼参观、考察或接触工作岗位,临时承担工作任务,听取物业公司人员讲解,与企业人员现场交流或与业主直接打交道,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看、听、学和用同时进行,使学生对物业管理法规知识的学习得到深化。例如有关物业管理收费问题,是当前的焦点问题之一,可以安排学生走访小区业主顺便作访谈,了解收集业主的意见,再参观物业公司,听取物业管理人员的观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对比双方的意见,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参照物业管理的现实,检验观点的正确性。

传统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后安排理论的笔试考试,通过学生书面答卷的分数来确定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理论考核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平时的成绩,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只是在临考前临阵磨枪、突击复习要考的内容;而且就算学生考试及格,但不会运用法律法规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这就说明书面考试显然考核不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运用情况。这种情况对于《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极为不利。如果物业管理法规知识掌握不扎实,那么物业管理的业务操作以及公司运营等是否规范就无从谈起,所以学生的后续学习困难就更大,甚至有些学生干脆就会放弃学习。

因此,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从结果考核转向过程考核,强调学生平时的学习,在总成绩里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课程总成绩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项,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可包含平时上课出勤率、回答问题及作业成绩、参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表现、参观物业公司等活动的成绩,甚至可以设计一些专项考察项目。

结 语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物业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必须考虑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并将课程改革措施落实于课程教学活动中。《物业管理法规》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应用性,对于教学改革有其内在的要求,本文只是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上、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上,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作了初步的探索,该课程改革的后续研究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参考文献:

[1]李娜、岳娜:《从行业需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8期。

[2]何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论物业管理法规与政策的教学改革》,《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7期。

第6篇

引言

我国的物业管理经过30余年的成长,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物业服务从经营管理到运作模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原本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向服务创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物业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经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不是单纯的满足上岗要求,而是要适应社会及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从市场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那些懂管理,善沟通,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而这些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养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依靠实践教学开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得以锻炼和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更能够反映出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构成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所以,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来说,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缓慢

实训室是学生模拟工作情境,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场所,然而由于经费预算不足、场地有限等种种原因,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全国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中,仅有少数学校建立了实训室,部分院校利用设备管理、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的实训设备完成了一些课程实践,更多院校依托合作办学单位作为实训基地,在时间空间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能完成部分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学习能力弱,缺乏动手能力。而高职现有实践教学中由于考核标准缺失、考核过程不细致等方面问题,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与考核,引入了多种评价方式。例如降低识记内容考核比例,提高实践能力评价权重,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布置策划方案等替试环节。然而,目前并未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还存有一定影响,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训、实习课程开课前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操作中问题较多,课后又缺乏对实践中出现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教学方法及考评体系不完善

虽然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然而满足高等院校教师招聘条件如年龄、学历等刚性指标的人员大多是刚完成学生角色到教师身份转换的毕业生,往往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尤其是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师大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转型而来,真正从事物业管理的老师凤毛麟角。学科研究和行业实践的脱节使得专业教育不能很好跟随行业发展步伐,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物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内容的设置,实践教学评价和管理体系作为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环节,缺一不可。物业管理专业课程,包括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房地产营销、社区管理等专业课程,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合理配置实践内容。由于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实践环节只能通过教师讲述,以“填鸭式”认知实践完成培训。这种教学方式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过于简单。

二、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业人员需求数量随着物业管理项目(面积)大量增加。以10000?O需要4~5个物业管理人员计算,全国每年至少需要新增十万名从业人员。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开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不少企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的要求从学历到经验都更为严格,专业物业管理人员需求将继续走高;而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能力却很有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行业需要大量掌握物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基层物业管理岗位的业务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适应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中介和咨询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物业管理专门人才。这个要求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相对较高,导致了学生就业并不十分顺利,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的保安、保洁、客户服务等价值体现不高的工作。

三、构建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1.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保障。学校因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建设步伐,满足教学需求。对于有经济条件建设的实训设施,应当尽快落实;有资金困难的项目,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宽筹资渠道,建成既能满足专业实践需要,又能为企业培训提供服务的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此外,学校物业也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如校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及锅炉房、中控室等相关设备均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方便,具有耗资低且方便易行的优势。

此外,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出当地物业管理的水平及行业发展状况。加强与行业协会沟通,有助于高职院校熟悉行业动态,加深学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为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才培养更加满足行业需求。其次,要加强开设相关专业高校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交流办学经验,立足实践教学,丰富物业管理理论研究,推动学科良性发展。

2.重构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形式设计上,分两种模式教学:一是公共协调能力为主的课程,采用案例示范与模拟情景相结合的形式,二是动手实操为主的课程,采用针对设备或产品实际操作和技术分析(或模拟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则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入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明白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对毕业后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形成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方面要反映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的特色和不同类型物业的现代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融入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将实训课程学习和合作项目企业培训结合在一起,努力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感受现代企业文化的塑造。

物业管理专业要依托校内实践中心、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照物业管理岗位标准和工作任务,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将岗位标准融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实训+实习+就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认知学习、专项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专项实训考核标准、签订顶岗实习合同、细化实训实习管理制度等产学结合的有效机制,提高实践教学的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各方的满意度,实现多赢。

3.推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教师送入企业一线学习,使专业教师服务行业建设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各个环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要加强学生的“双证书”教育,确立 “一般物业管理员――业务主管――管理处主任或部门经理”为职业生涯路线的物业管理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使拿到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形成“立足岗位,双证上岗”的专业特色。

第7篇

1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对事物呈现的状态及所处的境况进行仿制或复制,尽量展现事物的原样及其所处的环境,以便让人们认识到事物存在及发展的规律。人在这一模拟的情景中,通过扮演某一个体或群体中的某一角色,置身其中,体验事物发展的过程,分析其行为特点,从而积累和丰富自身和经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当然情景模拟并不是完全复制事物本身及其处境,它只是相对地、抽象地把事物的关键要素及影响事物的关键因素,通过仿制予以展现。

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仿真培训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是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要求学生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学生要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去,感受特定的工作或生活氛围,体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性知觉,获得知识和技能。情境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场景,然后引入情境―形成表象―深入情景―理解概念―领会感情,最后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等进行教学。

2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

2.1 开展方式

模拟教学一般有以下三种开展方式:教学器材开展方式;角色演练开展方式;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展方式。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主要开展方式就是通过角色演练展开模拟教学。这种展开方式主要是根据模拟演练方案中确定的角色、任务、时间、步骤、背景等,实施人工演练。它特别适合于对事件的发展过程的模拟,比如:物业企业组建流程,物业管理项目获取流程,业主入住服务流程,装修管理流程等。

2.2 实施步骤

(1)情景设计。作为模拟情景教学的“导演”―教师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选择好情境教学的理论模块。物业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情景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材中按照围绕教育目的,学生感兴趣的、适合情景模拟的原则,甄别选择最合适的模拟模块。其次,要进行构思,设计好剧本。剧本的设计既可以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设计,教师必须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设计。

(2)情景准备。情景准备包括道具准备和理论准备两个方面。首先,道具准备是对情景模拟创设一定的场景。模拟情景谈判的物质条件的准备一般要达到满足学生角色扮演的要求以及方便沟通交流的目的。然后,理论准备在情景模拟之前的理论教学中要讲授相关的基础理论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使学生能理解基本理论,并掌握其情景模拟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以便在情景模拟中能熟练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准确操作。

(3)情景模拟。教师针对所授内容设计相应的物业管理场景,设计场景中所需要模拟的人物,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相同任务、相同角色,而后在不同地点同时实施角色演练,使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一个角色所代表的实际岗位的地位、作用、处境、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情景评价。模拟结束后,教师及时组织总结本次模拟,鼓励学生参与评议。总结模拟中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评价,并计入过程考核,激励学生下次更好的表现。

2.3 课堂情景模拟实践

(1)情景设计。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第一次会面,即物业服务企业为新入住业主办理入住手续。

(2)情景准备。道具准备,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设计布置物业服务企业客户服务办公室,“经理室”,各种指示牌等;理论准备,教师提前对物业服务收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3)情景模拟。要求学生能运用对物业服务收费的基本认知解答物业服务工作过程的各种疑惑。将全班分为四组,抽签决定其中一组为“企业方”――代表物业服务企业,另外三组为“业主方”――代表前来缴费的物业业主;并进行角色循环模拟。“企业方”应负责为“业主方”解答各种疑问;当“企业方”不能解决“业主”问题时,可由另外两组“业主方”进行抢答;在双方均不能正确回答的情况下,教师可进行引导。

(4)情景评价。贯彻新教改,革新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结果”考核为主为“过程”考核为主,注重实践课堂组织中学生能力表现的过程考核的思想。模拟结束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将模拟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情况予以打分,并引入小组间互评方式。

(5)教学效果。“物业服务收费的基本认知”模块学习完成后,对两个班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掌握物业服务收费的概念、特点、性质等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好,解决物业管理收费案例的能力也更强。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楼 管理模式 思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06-01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教学楼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保洁员和值班员负责,其中,田楼、二理、重点、图书馆、二文5栋教学楼都配备了相应的清洁员和值班员,而在2010年元月才从教务处手中接管的理科楼、数学楼、基地楼、文科楼、外语楼则尚未设值班员岗位,由清洁员在负责楼宇卫生的同时也负责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下面就对如何做好我校教学楼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做好新接管楼宇的交接工作

1. 熟悉教学楼的基本情况,利用图纸计算清洁范围的面积大小,如:计算出教室、卫生间、走廊、楼梯、玻璃窗等面积,包括教室的座位数,卫生间的蹲位数等。

2. 定人、定量、定时间。根据计算出的清洁面积及范围来制定出人员的安排和划分工作责任范围,并且根据教学楼的实际情况,安排人员负责清洁和值班工作,并根据该教学楼的使用时间制定出相应的员工上班制度。

3. 如需招聘新员工,则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让新员工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方法,确保新接手楼宇的日常秩序。

二、 确保教学楼的整洁与安全

清洁员、值班员及清洁员兼值班员三个岗位员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楼管理工作的水平,下面对有关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对于清洁员的岗位要求

1. 全面负责教学大楼内的教室、走廊、楼道、厕所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确保全体师生能在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下工作与学习。

2. 打扫卫生时,不得妨碍教师上课,不得影响学生自习。发现有破坏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劝告,教育和制止,拾到学生遗失物品,必须主动交管理员、值班员予以公布,等候失主认领。

3. 在打扫卫生期间和卫生打扫完后,注意节约水电,切实做到随手关闭电源开关和水笼头,关好门窗,坚决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楼内发生下水管道堵塞时,首先清洁员自行处理,实在无法解决的报到零修部由维修工处理。发现各种设施损坏(如电扇、日光灯、门窗等)或缺损情况,应主动及时向大楼值班员申报,并做好登记记录。

4. 每月必须对屋顶、天台、平台、明暗沟垃圾进行清除一次,保证雨水畅通防止屋顶渗漏。

(二)对于值班员的岗位要求

1.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举止文明,服务热情。严格执行教学大楼各项规章制度。保持楼内肃静,维护教学,办公秩序,不得在大楼内聚集闲聊,高声喧哗、嬉笑打闹,以免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

2.严格按照教室使用规定开启教室,切实保证教室的正常使用,按时收发多媒体教室钥匙,及时追回未交回的钥匙;对各部门临时使用的教室,根据临时申请单严格做好登记,验收记录。

3.每天按时交接班,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按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开关教学楼大门和电源,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晚自习结束后,应按规定时间关闭大门、熄灯,并巡视各个楼面不出事故。

4.经常检查、巡视教学大楼内的各项设施,如发现损坏及时做好报修记录,报告维修员并积极配合维修部门做好维修工作。

5.维护好办公教学大楼周边的秩序,对不按指定地点乱停放自行车、摩托车要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停放在车棚、摆放整齐。搞好值班室、大门口及教学大楼周边公共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地面干净。

6.加强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教学大楼的安全保卫工作,经常巡查各楼道各教室,注意防火、防盗、防破坏,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保卫处,并采取应急措施。

三、规范教室及设备的管理

1. 根据学校每学期的课程计划和临时使用教室申请单,及时做好教室的开关门和多媒体钥匙的发放工作。

2. 员工每天清洁教室时,都要查视教室情况,如发现粉笔、粉笔擦短缺,及时补上,确保教学需要。检查门、窗、桌椅、黑板、灯管、风扇等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及时上报维修管理人员。发现总就座率低于 10% 的情况时,劝学生合并教室自习,并关闭教室的电灯,关锁门窗,为学校节能降耗。

3. 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应按教务处课程安排,或是临时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应到教室管理科或相关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申请教室,使用时应到值班室领取设备钥匙,并做好个人资料登记。

四、做好内部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进一步完善教学楼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教学楼的管理人员应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楼宇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学习集团、中心管理制度,学习岗位工作流程及岗位工作职责,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规范员工的技能操作,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目前,楼宇的管理已逐步地走上规范化管理,根据楼宇具体的工作状况制订执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员工的行为,明确职责,有效监督,并且通过工作流程的优化,减少工作中人为不确定性因素,形成一种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考核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五、结语

高校教学楼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较强,除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业务水平之外,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因此,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宣传,以便高校师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业管理工作对他们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与物业管理人员一道,将高校教学楼的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怡红.物业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2]周鸿.物业公司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

[3]周宇.现代物业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8

第9篇

1、选择合适的“实境式”教学地教学地选择得合适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学生对物业管理行业认知、未来就业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专业教研室利用多方资源,特别是在当地房管处物业管理科的鼎力帮助下,选取了在绍兴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上海世贸南京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广居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家具有一级、二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的8个管理项目小区作为“实境式”教学地。2、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实境式”内容根据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所授内容和教学地的实际管理情况,确定了“实境式”教学的岗位:物业客服和装修管理员,在岗位确定的基础上,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物业入伙、装修审批、装修管理、投诉处理、档案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为“实境式”教学内容,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教学地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在2周的“实境式”教学期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科学制订方案,合理组织安排学生虽然所安排的管理项目较多,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且都是住宅类管理项目,不可能一个项目容纳太多的学生,而学生人数较多,为此特安排两个班级的学生轮流开展“实境式”教学,每个班级为期2周,这样,每个项目里安排5-8个学生,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岗位分配,一周后岗位互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核心岗位上得到锻炼。在学生安排妥当的基础上,每个教学地安排一名专任教师进行跟踪管理,一方面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使校内教师也能够进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每个教学地安排一名与学校老师对接的企业指导教师,由企业指导教师安排学生的岗位、教学内容,并负责“实境式”教学中学生的考勤、安全、成绩考核等事宜。

二、教学过程实境化

1、全面参与客服部晨会,提升职业素养由于物业行业的特点,客服部每天都召开晨会例会。安排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地客服部的晨会例会,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制度安排和工作氛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2、一对一企业教师指导,锻炼实践技能根据所确定的“实境式”教学内容,结合企业指导教师每天工作内容实际,对学生进行边工作边指导。以装修管理为例,学生跟随企业指导教师到业主家装修现场,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装修手续是否齐全、装修行为是否违法、具体的装修违法行为如何处理等,在学生回答处理的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正确的处理方式。此方式使学生在装修现场对问题的处理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更能加速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按照此教学模式,对物业入伙、装修审理等教学内容进行“实境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也全程进行观察指导,并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技能。3、全面客观教学评定,增强实效性2周“实境式”教学结束后,让每个学生撰写“实境式”教学心得,并以每个教学地为小组单元组织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小组全体学生召开教学评定,以自我评定、小组评定、心得汇报、校内指导教师评定、企业指导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增强评定的实效性。

三、实境式教学经验总结

“实境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师生走出教室,进入真实的职场,教学环境非常复杂,教学难度增大;真实的工作情景、现实的工作问题呈现在师生面前,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进行处理,相对于课堂上情景模拟的问题处理要复杂得多。创新的2周“实境式”教学有较多的收获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收获

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境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直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用性的体会,积累了一些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技巧。2、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充满快乐的正能量。3、“实境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提升了职业素养,有利于引导学生跨入职业生涯门槛。

(二)不足

此次“实境式”教学也凸显了一些问题:1、部分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还有待增强。物业管理工作需要经常性面对业户解决问题,而部分学生在问题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沟通不充分、不顺畅等现象。2、学生们对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当需要理论与实际联系时就出现衔接不上的现象。3、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安排。当企业指导教师把工作内容(教学内容)布置下来后,只是一味地想着要尽快完成工作,而不会主动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前后工作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等。此外,“实境式”教学活动中环境复杂,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纪律散漫的现象。

(三)改进和完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