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03:38: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清收清欠;措施;对策
一、前言
形成铁路施工企业应收款项和存货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在推行货币政策方面一直定性为“稳健”,其直接后果就是基础建设投资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一些项目因为资金不到造成工程延期,业主方既不验工计价也不支付款项,使施工企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因为合同内容缺乏对工程竣工结算的期限、方式的严格规定,造成在执行合同中因为支付工程款而发生的纠纷难以判定。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表现在对清收清欠管理认识不到位、管理责任界定模糊、执行力不强、考核不坚决等多方面,尤其是近些年,施工企业因为经营规模扩张,很大精力都用在了在建项目的管理上,对竣工收尾项目的管理相对较弱。项目一进入收尾阶段,项目经理、工程人员、工经人员很快又被安排到新的项目上,逐渐梳于与建设方的对接,造成工程的结算和收款工作都明显滞后,项目的存货和应收款随即攀升,形成长期挂账。
二、铁路施工企业做好清收清欠工作的措施
铁路施工企业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双清即是经营、双清即是创收”的双清管控理念,把双清工作同经营开发和施工生产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充分运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先进的方法和策略,常态化管理双清工作,切实把双清工作抓实、管好。
(一)建立长效的清收清欠管理机制,为双清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双清工作的组织领导,施工企业各工程项目要成立双清工作组织机构,在上级单位双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下,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清收清欠管理,工作组以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书记、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双清工作的有序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清收清欠管理措施,厘清思路,分解落实
清收清欠工作是施工企业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的工程。要使双清工作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确保清收清欠工作能够得到落实,企业还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关的清收清欠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把清收清欠的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方案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工作要求、工作目标,明确清收清欠方案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和审批流程,推动双清工作的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三)做好基础工作,积极谋划,灵活开展双清工作
1.对于清收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以推动验工计价工作为根本,按照在建、概算清理、合同清算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对“己完工未计价”项目,要建立项目档案,分析原因,有重点的对清收项目进行跟踪监管。验工计价是企业债权确认的前提,也是清收工作的落脚点,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做到计价、收款的及时、同步。对形成“已完工未计价”的项目、内容及金额要进行逐项落实与确认,并根据行业特点、惯例及合同约定,综合预判“已完工未计价”资产的质量。同时合同外未计价部分应做好变更索赔和概算清理的资料收集,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已完工未计价”得以及时足额消化。
2.对于清欠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分析每一笔债权的款项性质、账龄期限、合同约定期限等内容,定期编制清欠计划,并对资金回笼制定好时间节点。清欠工作要把握好工作的前瞻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将“双清”工作关口前移,将“己完工尚未结算款”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一并纳入年度清欠范围,将业主没有在合同约定的时间范围内支付预付款、验工计价款、暂时不能验工计价的工程进度款等列入清欠范围,努力使资金回收风险降到最低。所谓灵活性,就是针对债务方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别对待。对于信用评级较高、长期合作的单位,应加强与对方的沟通,通过增进感情,取得对方的理解,争取资金及时到位。对于违约不履行义务的债务方,要及时采用催款函、律师函等方式进行清收,而对于信用评级较低、恶意拖欠工程款的债务方要敢于应用法律手段,采用仲裁方式清理拖欠款项。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掌握双清工作动态
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强化清收清欠基础工作的动态管理。项目核算单位通过信息系统,按季滚动编制清收清欠工作方案,按月编报清收清欠工作报表,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清收清欠的各项数据,并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五)强化双清工作的督导检查
为使清收清欠工作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清收清欠工作的督查力度。督查方式可采取财务抽样调查、专项检查、联合监察等多种方式,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予以整改落实,对未完成的清收清欠计划的顺延纳入下次清收清欠目标。企业应根据清收清欠计划与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清欠工作方案进行全面评估,以使工作方案更加合理优化。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 膨胀土 水泥改性土 进度控制
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膨胀土段施工基本情况
膨胀土为一种高塑性粘土,因成分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强的蒙脱石(微晶高岭土)、伊利石(水云母)、硫化铁和蛭石等膨胀性物质,土的细颗粒含量较高,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升、降运动,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位移、倾斜甚至倒塌,危害巨大,必须进行处理。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在建项目总长1125km,共53个土建设计单元工程、166个施工标段,有膨胀土(岩)的渠段累计长约368km,占在建项目总长1125km的33%,其中:弱膨胀土渠段长213.075km,挖深
2、膨胀土段改性土换填施工进度控制难点
2.1 项目分散、参建单位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膨胀土(岩)渠段累计长约368km(弱膨胀土213.075km,挖深
2.2 施工强度集中、工期压力大
受前期工作进展影响,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工程施工时间集中在2012年-2013年,且为了不影响后续衬砌施工全线膨胀土施工需在2012年年内基本完成,2013年6月前全部完成,施工强度集中。
2012年度计划完成改性土填筑2600.5万m3,由于受春节影响,实际施工从3月份开始,3-4月份主要为施工磨合期和,完成量约43万方,2012年5月实际完成153.28万m3,占计划量的413.67万m3的37.05%,2012年6月实际完成220.82万m3,占计划量267.54万m3的82.5%。由于受去年连续降雨等影响,土体含水量依然偏高,破碎和拌合效率依然不能满足进度计划要求,施工作业面未全面展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没有实现昼夜不间断施工,膨胀土渠道水泥改性土填筑计划完成情况很不理想,施工计划滞后较多,2012年1-6月实际完成改性土填筑417.58万m3,占同期计划量的26.4%。
2.3 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
2.3.1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施工工序较多
整个水泥改性土施工工序包含:场地清理、施工期降(排)水、土料检验、土料的开采运输及分类、碎土、稳定土拌和站的安装及拌和、基面清理及验收、改性土料摊铺以及碾压、验收等工作,另外,还在强膨胀渠段增设抗滑桩,各工序需形成流水作业,才能较为有效的控制工作进度。
2.3.2可用土料不足、土料来源受限
由于水泥改性土所用天然土料的自由膨胀率应不大于65%,故,土料开采后续经专门的技术检测,换填区域附近土料以强膨胀土为主,土料来源受限。本着节约投资和减少征迁及对环境的影响,整个土料开采以渠道内开挖料为主,开挖进度限制了改性土用料的进展,需要科学调度,再考虑土料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土方平衡调度。
2.3.3土料含水率控制难度大
由于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换填主要集中于沙河以南地区,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加之2011年度降雨量大于历史同期,导致土壤含水率偏高。大部分标段土料需开采后运输至专门的料场进行翻晒,翻晒后再次检测含水率,合格后才运输至拌和站拌合。料场的大小和临时征地以及天气因素均制约翻晒的进度,从而影响到整个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施工进度。
3、膨胀土段改性土换填施工进度控制要点和措施
3.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
3.1.1 制定总体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总体进度计划,中线建管局在组织编写2012年度和2013年度进度计划时候,将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在进度计划中予以单列,逐月确定计划目标,纳入总体计划考核,随同年度计划一起上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并下发各有关建管单位。
3.1.2细化进度控制目标,逐标段明确改性土施工工作方案,协助制定节点目标和计划。
中线局派专人针对改性土量大的施工标段,结合各标段的实际情况,逐个协助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计划,并为保证目标计划实现而制定相应的施工工作方案。如,针对淅川1标工作面少的情况,制定每50-100m一个工作面,加快施工渠底施工进度;针对淅川2标,将不影响通水的一级马道以上部分的改性土施工安排在2013年进行,年内确保一级马道一下换填完成;针对施工资源配置,中线局指导施工单位根据计划分摊到工作日的最大施工强度来配备施工资源,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3.2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控制,确保目标实现。
3.2.1增加施工时间,实现昼夜不间断施工。
为切实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争取施工时间。中线局组织开展了24小时不间断施工,由中线局派专人会同各建管单位进行督导和不定时抽查,一线建管机构每天巡查,确保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各土方填筑施工标段实现24小时不间断施工。
3.2.2落实主体责任目标,建立重点监控渠段改性土填筑工程责任人和督导员体系。
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改性土填筑总量大于90万方的标段,相关直管或委托建设管理单位都要明确责任人、连带责任人,每个监控项目应分别明确了一名督导员。督导员每天到现场查看施工单位否按照进度计划正常施工,是否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组织管理不力的现象,是否存在影响土方填筑正常施工的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会同责任人解决或者上报,连带责任人负领导责任。根据有关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奖惩。
3.3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由中线局相关技术负责人带队,各部门派员参加的改性土技术协调小组承担改性土施工现场技术协调和指导任务,至少每个月逐标段走访一次,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尽最大力量推进改性土施工。如,检查发现含水量高导致碎土效率低下是制约改性土施工效率的关键。技术组提出:在取料场开挖纵横相交的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在取料场或周转料场采用耕犁、旋耕机进行大面积翻晒,降低土料含水率;原则上要求一台拌合设备配备两台碎土设备加快运转。
4、结论与展望
通过全线个参建单位的不懈努力结合采取的一系列进度控制手段和措施,全线膨胀土段水泥改性土施工实现的预定的产能和填筑效率,有效保障了通水目标的实现。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线共完成水泥改性土填筑2607万?,胜利完成了年度计划,完成水泥改性土填筑总量的82%,至2013年6月底,全线基本完成水泥改性土施工,剩余极少量桥梁缺口占压的改性土量随着桥梁通车迅速跟进完成。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障广大受灾群众的基本利益,维护救灾专项资金的安全,进一步促进救灾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管理规范、运用要合理的目标,通过巩固和完善全镇救灾(低保)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救灾(低保)工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和完善救灾(低保)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机制,坚持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逐步加强和完善救灾(低保)工作的申请与申报、审核与审批制度,使救灾(低保)工作在规范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一)救灾(低保)资金监管:即加大对救灾(低保)资金的支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维护救灾(低保)专项资金的安全,确保救灾(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公开地发放到位。
(二)监管内容:切实加强救灾专项资金的治理、监管,强化审计救灾(低保)专项资金有没有专款专用,或有没有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以及党员干部有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救灾(低保)专项资金等行为,保障民“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的实现,维护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监管措施:镇成立救灾(低保)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救灾(低保)专项资金进行自查自纠,组织对各村救灾(低保)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管办法和专项资金运行监管流程,强化监督责任,实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1、救灾工作
(1)灾民救助的程序。由灾民所在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根据评议的结果报镇审核,镇根据审核情况上报区民政局审批,经过求助对象所在村或村小组进行公示,最后形成受灾救助方案。
(2)救灾款的监管。督促和检查各村是否及时发放救灾款到户,检查各村在救灾款发放时有没有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并要求公开救助对象,公开救助标准,公开救助时段,公开救助数量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灾民领取救灾款物实行专帐管理,领取款物的灾民要签字或捺印,在特殊情况下,如不能在发放前公示,事后也要及时公示。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群众满意。
2、低保工作
(1)低保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根据《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农村居民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必须坚持本人申请,村集体评议、核实、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上报镇;镇对村上报的申请对象进行审核,认为该户家庭情况属实后进行公示,而后报区民政部门,区民政部门对镇上报的申请对象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说明原因并通知本人。对申请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都必须坚持三审两公示制度,即村、镇、区民政部门审查,对保障人数,保障金额进行审批前公示、审批后公示制度。
(2)低保资金的监管。镇社会事务办将按照社会化发放工作的要求,为每一户农村低保户开设银行帐号,及时将低保金存入各户帐号,减少资金的发放程序,防止低保金在发放过程中,被截留、挪用。
3、责任分工
(1)镇负责辖区内的救灾(低保)资金的发放工作,努力减少中间环节,尽量能将救灾(低保)资金直接发放到以受灾(低保)户手中。
(2)村负责对本村的受灾户、低保户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自然灾害受灾户,及时上报,负责发放救灾资金。对低保户负责对其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日常性的监管,按照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金额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提出动态管理对象。
三、工作步骤
从年8月1日开始至年12月31日止,在全镇范围开展救灾(低保)专项资金治理监管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8月15日)。镇要召开监管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自查自纠阶段(8月16日-9月30日)。镇社会事务办要按照目标任务,查找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并根据查找中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制定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认真整改到位。
(三)督促检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镇民政办对救灾(低保)资金工作制度、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整改到位。
(四)建章立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按照上级有关法规文件,进一步规范救灾(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强化民主监督,确保救灾(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安全有效地运用。
(五)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镇社会事务办要对前段时间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认真的总结,并及时报送区民政局,同时迎接区纠风办的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这次冬防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上宣读了“119”宣传月活动方案和冬季防火工作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今年前10个月,我市消防工作成绩显著:一是高度重视。工作中,各部门能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推进了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年初以来,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消防工作任务,研究消防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并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行动,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的良好格局。二是整治力度大。全市先后开展了高层地下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娱乐场所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专项治理、弱势群体居住场所专项治理、国庆60周年消防安保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惩处了一批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净化了消防安全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检查组13次,检查单位235家,发现隐患127处,责令限期改正32处,当场改正95处,罚款17.5万元,责令单位停止营业8家,临时查封5家,行政拘留4人,在全市形成了整治火灾隐患的强力态势。三是宣传到位。今年是新修订《消防法》施行的第一年,社会各单位、各行业以新《消防法》宣传工作为中心,结合消防宣传“五进”工作,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家庭,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了以“学法用法,宣传先行”为主题的各类大型消防宣传活动。全市累计开展“五进”宣传活动13次,开放消防站30次,接待参观群众1万余人次,印制发放了2万份消防宣传画册,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四是公共消防设施得到改善。按照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2009年消防工作责任书》要求,落实了消防业务经费计划指标,完成了省政府2009年度装备配套资金29.6万元,新建消防指挥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的2处消防水鹤已经开工并在抓紧建设,维修了已损坏的消防水鹤和室外地下消火栓,提高了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五是消防部队职能作用发挥的好。今年是特殊的年份,大事多,喜事多,突发事件也多。特别是4月份以来,消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采取超常举措,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圆满完成了“2009-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和国庆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乡镇、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全市消防官兵和消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
回顾以往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全市消防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有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火灾形势不容乐观。前10个月,全市共发生火灾215起,死亡1人,重伤1人,直接财产损失189.4万元。同比去年,火灾四项指标“两降一升一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致灾因素相应增加,火灾形势仍很严峻。二是火灾隐患仍很突出。在以往整治中排查出来的隐患,有些还未得到彻底治理,新的隐患又滋生出来,违法经营、违章作业、违章用火、擅自封堵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等违法行为还比较普遍。三是消防基础建设仍然薄弱。由于多年形成的历史包袱,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通讯、消防水源等方面存在着欠账,一些超期服役的车辆还用在灭火一线上,一些特种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还配备不全,整体防范火灾的能力还比较低。四是消防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新修订的《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但一些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消防部门孤军奋战的形势没有根本扭转,齐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五是农村消防基础薄弱。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消防设施短缺、消防水源匮乏是在我市农村消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之冬季气候干燥,火险等级较高,存在发生“火烧连营”的可能性。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今冬我市的消防安全工作任务仍很艰巨,为解决影响火灾形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遏制火灾上升的势头,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各部门要下大力气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好责任。下面,就做好我市冬季防火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冬季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
刚才,会上已经宣读了冬防工作方案,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的任务都已经很明确。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研判冬季火灾特点和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突出问题,抓紧制定冬季防火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要切实加强对冬防工作的领导,以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为核心,将冬防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建立起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冬防工作责任网络。在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要组织开展防火检查,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同时,要把全市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层层落实好消防责任,签订好责任书,把责任定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要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工作标准化管理,督促社会各单位切实增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积极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二、狠抓管理,着力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部门和单位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抓好三项整治一个突破。第一,全力抓好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人员密集场所是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部位。冬防期间,要在普遍检查的基础上,对所有夜间营业的歌舞厅、网吧、洗浴等场所逐一开展错时检查。存在问题的,必须依法从严查处。第二,加大对交通、通信、电力等重点领域的消防监管。要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第三,继续深入开展弱势群体居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要突出幼儿园、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弱势群体居住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居住场所消防安全环境。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消防违法行为坚决做到该罚必罚、该拘必拘,该停业的坚决停业,确保执法到位、处罚到位,决不能养患成灾。二是统筹城乡,切实扭转农村火灾多发势头。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是我市冬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第一,要落实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责任,建立农村火灾防控体系。实行村民消防安全自治,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建立村民七户联防网络。第二,要加强村屯消防管理,落实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遏制“连营”火灾的发生。第三,要加快“一乡(镇)一车一站、一村一队一泵”工作的落实。在镇赉坦途镇召开的农村消防工作现场会上,推广了“七户联防”以及“一乡(镇)一车一站、一村一队一泵”工作经验,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抓紧落实。第四,要加强乡村两级火灾自防自救工作,将农村火灾防控和扑救责任落实到乡村两级。今后,凡是农村柴草垛发生火灾,乡村两级必须第一时间到场自救。第五,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安派出所的指导力度,落实乡镇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对辖区内出租屋、小旅馆、小商店、小餐厅、小歌舞厅、小网吧、小作坊等小场所、小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尤其是要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监管,依法督促消除火灾隐患。
三、加强备战,做好灭火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灾害事故应急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消防力量建设和消防设施建设。要加强消防部队建设,加快以政府专职消防力量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构建以现役消防部队为主力军,地方和企业专业消防力量为补充、群众性消防组织为基础,全面覆盖城镇、辐射农村的消防防御体系。要加强灭火救援工作,公安消防大队要充分发挥灭火救援主力军作用,要立足于“灭大火、打恶仗”,将打造公安消防铁军与服务现实斗争紧密结合,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的成功经验,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四、深化宣传,营造冬季防火宣传浓厚氛围
关键词:学徒制;技术工人;职业培训;外部招聘;企业风险
长期以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差距体现在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持续发展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短缺造成的。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亟须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1],为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于2015年8月开始在全国12个省市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规定:学徒培训对象为大中型企业中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政府根据学徒取得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考核)情况,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2]。《试点方案》出台后,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试点企业获批数量远超预期,这说明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导致的技术工人紧缺问题。但是,对于学徒培训后可能发生的技术工人流失风险与应对措施,《试点方案》并没有提及,培训补贴额度也远不能弥补企业投入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一、新型学徒制培训的运行机制
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它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3]。学徒可以通过学徒制培训培养学习能力,以便日后工作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可以从容应对[4]。我国《试点方案》吸收了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了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其本质是在企业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制度。因此,在新型学徒制框架下,学徒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新型学徒制的运行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培训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徒等诸多主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机制有:①企业与学徒是劳动合同关系,企业要根据学徒在企业的劳动情况支付相应的学徒工资。②企业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一般1~2年)、考核办法等内容。③企业与培训学校是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校企双方责任等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④政府部门与企业是扶持与监督关系,政府主要扶持那些有需求、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而且严把质量关,根据学徒的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给予企业相应补贴。
二、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风险
新型学徒制培训的费用投入原则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主、政府为辅”。《试点方案》规定,政府根据学徒期满的技能考核情况补贴企业,4000~6000元的补贴额度仅相当于学徒在培训学校学费的30%~60%,其他一切与培训有关的费用都由企业承担。因此,即使不考虑企业支付的学徒工资(因为学徒也有劳动贡献),企业负担的直接费用还包括企业导师津贴和剩余学校学费;此外,培训学徒会影响企业导师的工作效率,学徒在岗训练和业务研修还会发生相应费用。考虑到参与培训的学徒数量较多、期限较长,如果学徒期满后选择离职,则培训企业将面临极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损失。面对这样的风险,企业通常会主动与员工签订期限较长的合同来防止员工流失,提前离职的员工需支付一定赔偿金。但事实上,我国劳动合同法并不支持企业通过约定劳动服务期来“强制”留住员工。无论事先劳动合同期限有多长,学徒期满职工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30日书面告知企业,并支付“不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作为违约金即可。可见,约定服务期对降低企业投入风险的作用是有限的,当外部机会足够吸引人时,技术工人流失将不可避免。企业即便索回全部直接培训费用,也不能弥补学徒培训的间接费用和学徒离职后的预期效益损失。尽管当前参与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的企业较为积极,但培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却被忽略了。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是一种教育投资,合理地对“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是影响企业做出是否参与其中的决策的关键[5]。如果政府部门不及时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理性的企业必将逐步退出学徒制培训。
三、学徒培养与外部招聘:企业获取技术工人的策略分析假设
为补充足够的技术工人,企业可以选择:①“学徒培养策略”,即加大培训投入,将不具备相关技能的工人作为学徒来培养;②“外部招聘策略”,即从市场上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工人。学徒期满,培训合格的工人可以选择留在培训企业,也可以选择离开;培训不合格的工人将被企业辞退,这类人员流向劳动力市场成为潜在的“柠檬”工人①。
(一)学徒制培训的社会参与率对企业获取技术工人策略的影响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参与学徒制培训。令学徒制培训的社会参与率为t;t越大,企业通过内部培养获取技术工人的概率就越大,从外部招聘的可能就越小,行业内的市场就业机会也越少。工人经过学徒制培训后的主动离职率为q,它受培训后的外部就业机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由于小企业的待遇和发展潜力较差,有学徒培训经历的工人再就业时依然会选择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因此,如果外部就业机会减少,工人在学徒培训后的主动离职率q就会下降,即q′(t)<0。假定工人学徒期满成为“柠檬”工人的发生率为l,则学徒期满的留任率r=1-l-q(t)。对每个学徒而言,不论其培训结束后是否留在企业,企业为其付出的培训成本都是Ca,考虑到学徒离职损失的存在,企业选择“学徒培养策略”的成本为:Fa(Ca,t)=Ca/r=Ca/[1-l-q(t)](1)企业如果选择“外部招聘策略”,也要承担一定的培训成本:一是企业专用技能的培训成本Cs。市场上有工作经验的工人只是掌握了市场一般技能,并不具备招聘企业的专用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与特定团队的合作、熟悉企业特有的生产计划与流程、适应并参与企业独特的产品创新方式、融入企业文化与制度等)。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聘用到“柠檬”工人所花费的代价Cl。市场上“柠檬”工人的比例越高,企业外聘的代价将越大,最终,“外部招聘策略”的成本为:Fh(Cs,Cl,t)=Cs+Cll/[l+q(t)](2)企业倾向“学徒培养策略”,而不是“外部招聘策略”的条件是:Fa(Ca,t)<Fh(Cs,Cl,t)(3)因为q′(t)<0,所以r′(t)>0,?Fa/?t<0,其含义是学徒制培训的社会参与率t越大,学徒培训后的主动离职率q越小,“学徒培养策略”的总成本Fa越小;同理可得,?Fh/?t>0,即t越大,“外部招聘策略”的成本越高。综合而言,如果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不等式(3)成立的可能性就越来越高,企业通过开展学徒制培训来获取技能工人的意愿将越来越强,即“学徒培养策略”是占优策略。
(二)企业专用技能的重要性对企业获取技术工人策略的影响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德国,企业对外聘工人实施专用技能培训的成本十分高昂,企业不得不在培养学徒和外部招聘之间进行权衡[6]。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实施,专用技能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到企业技术工人的获取方式。用0≤Sc≤1表示技术工人需要掌握的企业专用技能程度;Sm表示市场一般技能,它取值0或1,即要么有市场技能,要么没有;0≤α≤1表示专用技能的重要性,企业生产技术和流程越复杂,α值越大。技术工人的产出可以表示为y=(Sc)αSm。由于学徒在企业内进行市场一般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获取了培训企业的专用技能,所以学徒培训成本Ca包含了一般技能和专用技能培训成本。假设学徒期满留在企业继续工作的工资是w,它与外聘有经验的工人工资相同,则“学徒培养策略”给企业带来的净收益是:πa=(Sc)αSm-Ca-w(4)又因为培训合格的学徒满足Sc=1和Sm=1,所以式(4)可以简写为:πa=1-Ca-w(5)接下来考察“外部招聘策略”的净收益πh。前已述及,选择“外部招聘策略”时,为了有效发挥外聘工人的市场技能,企业需要对外聘工人开展专用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应的培训成本。对外聘工人进行专用技能培训的成本Cs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成本,它是因为外聘工人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影响了其市场技能的发挥,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下降所产生的损失。假设外聘工人需要一段时间0<μ<1掌握专用技能Sc,这段时间内工人的市场技能不能有效发挥,于是外聘工人的净收益为:πh=(Sc)α(1-μSc)-w(6)为求得最佳的S*c使得πh最大,令dπh/dSc=0,得到:S*c=α/[μ(1+α)](7)当μ≤α/(1+α)时,S*c=1,则πh=1-μ-w;于是,“学徒培养策略”相比“外部招聘策略”的收益差值:F=πa-πh=μ-Ca(8)通常情况下,专用技能越重要,外聘工人掌握专用技能所花费的时间越多,即dμ/dα>0,于是dF/dα>0。当μ>α/(1+α)时,S*c<1;将式(7)带入式(6),再计算两种策略的收益差值得:F=1-Ca-(α/μ)α(1+α)-(1+α)(9)进而有dF/dα=ln[μ(1+α)/α]。因为μ(1+α)/α>1,所以dF/dα>0。综合式(8)和式(9)的结论,有dF/da>0始终成立,其含义是,专用技能对企业生产越重要,“学徒培养策略”比“外部招聘策略”所带来的收益越多,企业越愿意通过学徒制培训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工人,即“学徒培养策略”是占优策略。
四、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风险应对措施
为促进企业利用新型学徒制提升工人技能,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化解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保证企业选择“学徒培养策略”的好处大于“外部招聘策略”。
(一)积极扩大新型学徒制试点范围前述分析表明,随着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学徒外部就业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选择小企业就业通常是不明智的),学徒期满后的主动离职率下降,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的成本随之减少;同时,外部招聘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而且招聘到“柠檬”工人的概率增加,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学徒培养策略”来获取技术工人。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范围,让尽可能多的大中型企业都参与进来,形成技术工人学徒制培训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规范企业技术工人工资增长制度要降低学徒离职率,缓解企业投入风险,除了扩大新型学徒制试点范围外,还可以通过规范企业技术工人工资增长制度来实现。要引导企业将技术工人的基本工资与技能等级挂钩,为技术工人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制度。如果企业内部拥有完善的职称晋升和收入增长机制,学徒在培训期满后会发现另谋高就并不明智,因为留在培训企业的收入增长会更快,离职带来的工作搜寻和转换成本以及在新企业因专用技能不足导致的绩效工资下降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实证研究表明,德国学徒毕业之后流动性很低的原因,是因为单纯的在不同公司及职位之间变动,将导致毕业学徒平均工资的下降,而学徒在培训公司内部发生职位变动,则意味着收入的持续增长[7]。所以,规范企业技术工人工资增长制度,对降低学徒流动性将有一定作用,并有利于调动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
(三)加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因为人口红利的好处,企业得以维持低质低效的生产方式,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不紧迫。然而,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制造业生产技术和制造流程更尖端、更复杂,技术工人的专用技能对企业生产也越来越重要。而随着企业专用技能重要性的增加,选择“学徒培养策略”来获取技术工人将是更加理性的选择。因此,通过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把提质增效作为转型的核心任务,将逼迫企业不得不重视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
(四)强化学徒制培训的政府责任所有能减少企业学徒培训总成本的举措都是可以考虑的,它将直接提高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比如,增加政府补贴、给予企业更多优惠和补助、大幅减轻企业培训成本压力等。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是一项具有准公益性质和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政府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笔者建议将学徒期间所产生的培训费用一分为二:在企业内发生的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在培训学校发生的职业教育费用,由政府公共财政负担,即对于企业支付给培训学校的培训费用(以培训费发票为准),将补贴数额的基准从原来的最高60%提高到100%,可使更多的产业工人获得学徒制培训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玉照,苏亮.社会转型与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体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5-32.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EB/OL].[2016-07-01]./zixun/800620158785341.htm.
[3]赵志群,陈俊兰.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J].北京社会科学,2014(1):28-32.
[4]RidzwanCR,RuhizanMYasin.Cultivatinglearn-ing:agroundedtheoryofskillsacquisitionforvoca-tioninmodernapprenticeships[J].Procedia-SocialandBhavioralSiencesec,2015,174:275-282.
[5]欧阳忠明,韩晶晶.成本-收益视角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6):85-93.
[6]FranzWolfgang,SoskiceDvidW.TheaGermanap-prenticeshipsystem[R].Konstanz:DiscussionPa-per,CenterforIternationalLborEonomicsnac,Uni-versityofKonstanz,1994.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燃油、节约土地、岸线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规划、政策、督查、服务为着力点,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保障,扎实做好交通行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湖北交通“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
二、节能减排目标
(一)节能目标。到“十一五”期末:
全省交通营运车辆百吨公里油耗、船舶千吨公里油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其中:营运汽车百吨公里油耗下降到汽油客车9.52升,柴油客车8.56升,汽油货车6.48升,柴油货车4.08升;营运船舶千吨公里油耗4.48升。营运车船实现节约汽柴油折合81.5万吨标准煤(其中汽油车节约19.1万吨标准煤,柴油车节约51.7万吨标准煤,船舶节约10.7万吨标准煤);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5%。
(二)减排目标。到“十一五”期末:
1)省级以上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达到100%,省级以上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营运高速公路声环境达标率达到90%,高速公路附属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排放达标率80%;
3)内河运输船舶油水分离设备配备率达到100%,船舶油污水处理率达到100%,船舶主要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活垃圾)排放总量减少10%,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等级航道水域达到100%;
4)营运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80%,维修汽车竣工出厂尾气排放达标率90%。
(三)管理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在我省交通行业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形成管理顺畅、机制严密、考核到位的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湖北省交通厅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慧
副组长:徐佑林、龙传华、徐健、马立军、张月斌、熊涛、高玉玲、李光辉。
成员:省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高管局,厅办公室、法规处、计划处、基建处、财务处、运安处、科教处、机关党委、工会、团委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解决在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厅科教处),承担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企事业单位也要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做到节能减排管理责任到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工作任务
1、研究制订节能减排规范性文件。按照建立健全综合运输体系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要求,在充分调查我省交通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湖北省交通行业节能中长期规划》,《湖北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奖惩办法》、《公路生态环保技术指导意见》,《道路运输经营者生产过程能耗考核办法》和《湖北省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计划处、科教处、运输处、法规处、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
2、优化完善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要在交通发展中抓好资源节约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要科学规划建设综合运输体系,通过优化配置不同运输方式和公路运输站场布局,使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要充分发挥我省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航道、港口建设步伐,通过优化港口布局、改善航道条件、实施船型标准化建设,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和水路运输效率。(计划处、运输处、公路局)
3、推广应用交通节能示范项目。全面总结推广神宜科技环保示范路建设经验、沪蓉西科技示范工程技术经验、武汉工交系统“王静驾驶操作节油法”和麻武节能环保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创建一圈一市两条线公路养护生态环保示范路、一条高速公路节能减排示范路;推广应用沥青冷再生、热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等技术,推广应用山区公路节能环保型安保设施;推广4-6项交通运输部推出的的节能示范项目,在省内道路运输、公路工程、船舶运输、港口物流领域各推出1-2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鼓励推广使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电力等替代能源。(科教处、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高管局、设计院)
4、建立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和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开展行业用能状况的统计普查,全面掌握和监测行业用能状况和水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交通企业均要建立相应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统计数据的填报整理和汇总上报工作。(计划处、科教处、运输处)
5、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联系点制度。对全省交通行业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耗能装置建立并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实施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管理企业用能绩效、设备用能单耗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交通行业节能监测服务体系。(科教处、运输处、计划处、运管局、港航局)
6、开展节能减排项目专题研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再生等技术;开展营业性车辆能耗准入与退出、节约和集约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公路建设节约与集约用地和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4个专题研究;开发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交通发展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重点开展《天然气燃料在湖北省三峡库区标准船型上的应用研究》、《节能减排测算和分析方法研究》、《沪蓉西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在用汽车燃油消耗测试方法研究》、《敏感水域桥面集中排水设计研究》、《公路典型路基滑坡灾害整治及预测预报研究》、《农村公路弹石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开展内河新型船舶及动力装置、内河新型港口装卸工艺及装备以及船舶节能技术与代用燃料的开发应用。(科教处、公路局、港航局、运管局、设计院、沪蓉西指挥部)
7、加强节能减排培训。充分利用交通报刊和交通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国资源环保形势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宣传交通节能“四新”技术等;对交通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开展交通节能专项培训,在营运驾驶操作员从业资格考核中增加节能驾驶操作知识的考核内容。交通教育部门和交通学校要将节能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交通工会、共青团要重视对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节能教育,广泛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和系列科普活动。(科教处、运管局、港航局、机关党委、团委、工会)
8、建设节约型机关。厅机关和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行动示范,发挥政府部门节能减排的表率作用,倡导健康文明、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从决策计划、资源配置到日常管理建立节约资源的量化管理体系,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设备;从节约用电、用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和推进公务用车节能等方面提出要求,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办公室、机关党委、后勤服务中心)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造势。深入开展全方位节能减排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新颁布的《节约能源法》、《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交通行业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增强全行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全行业人人讲节能、事事为节能、处处抓节能的氛围,使节能减排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2、加强行业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等,落实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管理和交通工程管理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内容。在制(修)订相关规章和政策时增加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扶持条件,增加对企业节能方面的要求;在公路水运工程的投资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及验收审批中,增加对土地、岸线的合理利用,对施工装备选型的节能性评价;在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加大施工机械装备技术改造、更新力度;在加强监督管理中逐步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行业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准入与退出制度;贯彻实施交通运输设备能耗限值标准,开展对行业内在用的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的抽查检测,不符合能耗指标的要坚决退出。
3、推进结构调整。重点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在道路运输方面,实施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高效低耗的新型客车和中高级客车,推广农村客运经济适用车型;通过规费征收政策导向,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引导和鼓励使用柴油汽车及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逐步提高其在营运货车中的比重;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列车和短途集散用小型货运汽车;推进拖挂、甩挂运输,提高牵引车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运力增长,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再新增运力;建立并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车辆维护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动态监管;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道路运输扩展仓储、配送等运输功能和服务范围,为道路货运中小型企业提供社会化的货物配载、交易及其他的信息服务,提高货运实载率。
在水路运输方面:加快航运结构调整,用足用好运力发展引导资金;加快船型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自航船,加快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开发推广节能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在三峡库区试行天然气燃料标准船型;发展集装箱运输、大宗散货专业运输和多式联运、江海直达等现代运输组织;限制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船型,杜绝使用报废改装拼装船;加强船舶运力调控,引导航运企业优化结构,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4、推进科技进步。开展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积极推广和研究制定交通行业有关节能减排的标准规范,积极推广使用交通部评定认可推荐的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加强路面结构、材料、工艺技术研究;开展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报告节能评估审查;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5、加大和争取资金投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资金投入,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项目,采取多项措施,引导企业、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12年省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种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专项整治,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全市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筑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达到“双降”、“一控”、“一杜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有效控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工作目标,促进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三、范围和重点
(一)范围:
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二)重点: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文件,建筑安全生产相关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规范情况。重点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住建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和《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暂行办法》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和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情况。重点是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实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开展专项整治。
(1)深基坑工程:是否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进行开挖,是否按照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基坑支护、临边防护、变形监测等情况。
(2)高支模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有针对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验收及使用等情况;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序是否合理,有关单位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等情况。
(3)脚手架工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有针对性,脚手架工程的验收及使用是否符合规程等情况。
(4)建筑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除、验收、使用和维修保养等各环节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等情况。
3.春季复工安全管理情况。塔吊等建筑起重机械设各基础有无积水,安全运行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情况;临时用电电线是否浸水、老化、漏电;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各连接部位及稳定性情况;工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对新进工人或转岗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具备情况。重点是有无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企业资质等级、增项发生变化后安全相关人员备配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制度、机构是否健立健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现象。
5.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安全、质量、市场综合情况。重点是建设程序、承发包管理和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市场行为、质量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工程实体质量、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四、时间安排和整治内容
第一季度(2月-3月):活动部署和春季复工阶段。根据我市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市住建委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做好部署、落实工作。春季复工大检查,由各单位做好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市住建委将于3月份在各单位组织自查基础上组织抽查。
第二季度(4月-6月):1、深基坑、高支模。深基坑整治内容是建筑工程土方开挖阶段的深基坑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或深度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整治的重点是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放坡、边坡支护、基坑边沿临时设施距离及物料堆放等。高支模整治内容是模板支撑工程。重点是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支撑体系的基础、支撑体系所用材料的材质及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深基坑、高支模检查在各单位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住建委将于3月份组织抽查,同时,参与由市城乡建设局于6月份组织的互查。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整治内容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动态核查。整治的重点是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施工和企业资质等级、增项发生变化后存在安全相关人员备配不足,安全生产制度、机构未健立健全,施工现场存在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等现象。市住建委将于6月份组织动态核查。
第三季度(7月-9月):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整治内容是起重机械安全。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人货两用电梯等起重机械设备。整治的重点是起重设备装拆方案、塔吊基础、各种起重机械的安装、顶升环节、使用中的安全装置及安装队伍资质和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通过整治要达到国家规范标准要求。脚手架整治内容是工具式脚手架,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外持防护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安全管理,以及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整治的重点是脚手架搭设、“三宝”的使用、洞口临边的防护和高处作业吊篮等内容。通过整治,要达到高处作业、脚手架搭设、高处作业吊篮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检查在各单位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住建委将于9月份组织抽查。
第四季度(10月-12月):冬季施工防护、施工消防。施工消防整治内容是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和生产安全各项规定落实情况。整治的重点是施工手续完备情况,具备相应资质情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情况;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施工现场特殊部位防火安全管理,重点部位和各类易燃易爆作业落实专职监控责任管理,生活区域防火安全管理,宿舍临时用电管理;应急处置,现场防护是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值班巡查制度建立落实情况。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较大危险源动态掌控情况,履职尽责督促情况。冬季施工防护、施工消防检查在各单位组织自查的基础上,由市住建委联合市安监局于11月份组织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住建委将切实加强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专项整治组织机构,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二)强化管理措施。市住建委将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开展整治工作,有效落实四个季度不同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创新管理办法,要利用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防护工具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水平。
(三)加大监督检查。市住建委将结合实际,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加大企业领导带班值度的检查落实,加大重大安全隐患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全面抓好落实,不断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公示、跟踪整治整改制度。对整改不力由此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凡在专项整治工作互查、巡查中被市、省通报批评的工程项目,按照《关于加强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规定,一律不得申报市级文明工地和优质工程奖或取消已取得荣誉称号。
2017年薪酬调查报告篇【一】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市开展2017企业薪酬调查的工作方案》要求,我区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特聘用、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次企业薪酬调查工作。从5月15日开始前期准备,一直到6月5日和6月8日对我区内企业的两次培训结束,在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之下,调查工作得以有序展开,圆满完成。
一、基本调查情况
这次薪酬调查工作市里提供了251家企业的样本初始名单。其中,经过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系,对于已注销、无法取得联系、拒不配合及不属于我辖区的企业,及时上报给市里并进行替换,我区共替换了131家企业。
在确定了样本企业后,我队立即着手把样本名单分工到个人,并逐一将培训时间、地点电话通知到各企业联系人。并充分贯彻落实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利用最短的时间把培训事宜通知到位,同时把各企业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逐一确认以保证最终企业人员的到场培训。最终在我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6月5日和8日顺利组织完成了样本企业进行薪酬调查软件的使用培训工作。
培训结束后,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每人负责50家企业,专门跟踪联系各企业的薪酬调查人员,认真指导企业进行数据填报,同时督促企业按时报送调查数据。最后,我队对数据进行汇总、审核后,于6月11日将全部数据上报给市里。
二、调查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初始样本企业的确定不够合理。我队在确定样本企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或是不属于区辖区内,或是已经注销的;还有的企业有多家分店,但总店不在区内,而该企业的名称同时出现在我区和别区的名单上;同时,还有部分企业是多年没有业务的近似于空壳的企业。
(二)部分企业态度恶劣、拒不配合。在联系企业参训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配合。但还是有部分企业联系人态度恶劣,有的直接表示不会配合调查工作,有的则表示每年都抽取他们参加薪酬调查,占用了他们的人力物力。
三、对今后调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及时更新企业信息,科学确定样本企业。在薪酬调查工作开展前,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各区的企业信息,对于变更住址、已经注销的企业及时进行调整和替换,对于有多家分店的企业,应当避免该企业同时出现在几个区的名单上。
(二)对拒不配合调查工作的企业加强走访。对于此次调查中态度恶劣、拒不配合的企业,我队应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巡查、走访。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不及时整改的进行处罚。对没有发现问题的企业对其进行企业薪酬调查的宣传,以便今后薪酬调查工作的顺利展开。
2017年薪酬调查报告篇【二】
从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了解到,最新出炉的苏州高新区XX年企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去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在员工流动性方面,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是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且较去年继续上升,达54.1%,而在员工跳槽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从薪酬结构来看,也更趋合理,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有所下降,而一线员工有所上升,反映出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福利方面,传统福利的覆盖面更广。
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据了解,XX年度苏州高新区企业薪酬调查报告共耗时6个月,协助调查企业累计达136家,其中,外资企业占82.1%。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医疗器械和新能源五大行业,占比分别为39.8%、24.1%、9.6%、8.4%和10.8%。
本次薪酬调查的参与企业构成折射出高新区在转型升级中的变化:(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XX年的20.5%上升到25.0%,上市公司数量由13.9%上升至19%,而分公司规模有所收缩,从19.6%下降为7.1%,证明有更多公司在高新区注册扎根。此外,传统的机械和电子企业占比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的数量分别较XX年增加5.1%和9.9%,也反映出高新区行业的变化。
据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工作人员繁文介绍,在调薪幅度方面,XX年,高新区92%参与调查的企业都进行了调薪。数据显示,XX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
预计XX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略高于今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12%。XX年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有所增长,达9.7%。而从薪酬结构来看,与去年相比,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从91.8%降到79.8%,津贴与变动薪酬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也更趋合理。
部分企业为员工提供五天福利假期
报告显示,XX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值为29.4%,新近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和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到了14.6%,高科技企业为20.2%。而在员工层级流动率中,操作工的流动率要高于其他层级,其次为销售人员,经理层及以上员工基数小,流动率也高于其他层级。
在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合理员工晋升通道占21.6%。而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缺乏晋升机会的比例为23%。
据调查,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高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有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有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有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购房补贴,6.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
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提供职工食堂的公司比例为71.4%,提供免费班车的公司比例为57.1%,有33.3%的企业提供职工浴室,有28.6 %的企业提供健身/运动场所,另有部分企业提供医院/医务所、心里辅导室和宿舍,而这些数据均较去年有所提升。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0%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特点
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质量提升,实现零投诉。
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据调查,游客对“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普遍反映良好,全市无一例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案件数量为零。10月1—8日,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共接听电话11个,大多为咨询类电话,无投诉类电话。“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局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主要游客集散地设立了旅游咨询点,为进出岛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提升我市旅游服务水平。
(二)游客停留天数延长,人均消费明显增长。
(三)特色旅游备受青睐。
高尔夫游魅力不减。我市“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高尔夫俱乐部接待人数比往年有所增长,其中美视高尔夫球俱乐部平均每日接待近200人,有不少游客是专程从北京、上海等地赶来的,他们在尽情挥杆,感受**高尔夫的魅力同时,又能体验**热带海滨风光,品尝美味海鲜;乡村游掀。我市乡村生态游、“**一日游”吸引了众多岛内外游客,感受火山文化、品尝美味的农家饭、垂钓南渡江以及在东寨港红树林海边拖网捕鱼、夜捉螃蟹,体会渔家等活动已成为今年我市“十一”黄金周一大亮点。其中,美兰演丰镇生态村乡村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日接待散客量达3000多人次。
(四)中秋活动缤纷多彩。
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中国传统中秋佳节,许多岛内外游客选择举家海边赏月,为此,我市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中秋旅游产品和活动,万绿园举行文艺演出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带给观众一场场轻松、愉快的演出;假日海滩及西海岸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赏月;人民大会堂举行2006孔祥东钢琴专场音乐会,中国民乐经典音乐会少儿民乐pk大赛等;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举行狮王争霸赛、市内各大酒店的中秋晚宴、祈福拜月盛会等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了**中秋夜晚的魅力。
(五)品牌景区凸显吸引力。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对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的推介和品牌创建。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后,其创建4a景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借助品牌效应,今年“十一”黄金周石山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吸引了众多岛内外游客,接待人数大幅攀升,共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同比增长3.4倍,成为今年我市黄金周旅游的一大亮点。10月1日至8日,石山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举办了由全省青少年及大中学校学生参加的“火山杯”海南民乐大赛,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八音演奏、民俗对歌、竹杆舞、树叶独奏和琼剧演出等,爬火山、逛火山口公园、尝石山羊肉、跳竹竿舞成为**旅游的最佳选择。
三、主要问题
本次黄金周存在着游客人数下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台风“象神”阻挡游客的到来。
台风“象神”的影响,港口停航,导致酒店客房、旅行社团队预定率普遍较低,游客减少。我市星级饭店客房平均预订率仅在50%左右,许多准备出游海南的游客或
持观望之态,或改线其他地方。
(二)长线游下降,季节无优势。
据了解, “十一”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长线旅游降温,城市周边短途旅游成为热点。除西藏、桂林、昆明等地形成局部热点外,其他地区国内旅游线路纷纷降价,受国内游大“跳水”影响,海南长线旅游出现阶梯式降价,旅游团队量呈下滑态势,周边短途旅游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10月3日,又恰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国人习惯在家过节,中秋节出现在国庆长假内,对海南长线游产生影响。此外,“十一”国内许多旅游目的地秋高气爽,非常适合旅游,在气候上海南“十一”黄金周并无太大优势。
四、主要措施
(一)认真制定“十一”黄金周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十一”黄金周各项工作。
节前,我市召开了2009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协调会,旅游、卫生、交通、公安、工商等主要职能部门制定了方案。9月25日,省政府**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动员协调会,省、市相关职能部门汇报了“十一”黄金周各项工作情况。
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我市建立了“黄金周”假日旅游预报和统计体系,对黄金周旅游信息进行预报和统计。同时,我局还开展旅游消费项目抽样调查活动。为迎接自驾游、自助游、探险游的散客,交警部门制作了100多个黄金周景区景点指示牌,我局完成了市区机场、码头等主要游客集散地路段的公益性旅游广告牌设置工作,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指示,加强我市旅游宣传。为营造热烈欢快的国庆节日气氛,我市要求各主要饭店和旅游景区(点)张灯结彩,升挂国旗,悬挂“学习阳光导游李静娜,时刻把游客放在心上”的横幅,加强我市文明旅游宣传,构建和谐旅游环境。
(二)加强客源市场分析,大力开展市场营销。
9月20日,我局组织海南航空、南方航空、粤海铁、旅行社和酒店等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信息沟通会,分析“十一”黄金周客源市场,预测我市“十一”国庆黄金周将呈平稳态势。9月中旬,我局组织旅游企业开展一系列市场促销活动,邀请了41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主要客源地的旅行商来**旅游圈考察,推介我市新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组织旅行社协会、景区点协会举办景区景点推介启动仪式,并进一步筹划了推广方案,强力推介我市“乡村一日游”,吸引更多的岛外游客和海南人游览海南。节前,各新闻媒体都对各个推介活动作了积极正面的报道。我市还制作了旅游宣传片,在西安等主要城市进行宣传播放,加强黄金周期间的对外促销。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黄金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9月22日,**副省长率领相关部门对我市重点旅游企业进行视察,并在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召开了有40多家旅游企业参加的座谈会,要求我市做旅游服务“标准化”的试点城市,切实做好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