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16:37: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英语考研复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研究生考试就要到了,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有制定好学习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划源自知己知彼 计划是为考研服务的,所以在制定计划前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形势有所了解,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这样在制定计划时才能有的放矢、计划得当,达到“知己知彼,计划自明”的目的。比如对于所报专业的专业课,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所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办领取或者购买到,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网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自己专业课的复习进度、方式、投入的精力、钻研的程度等,这样考生专业课的复习计划自然也就明确了。
2.计划的灵魂是变化,要学会用活计划,作计划的主人计划的大敌是变化,然而优秀的计划却恰恰是敢于面对变化,因为计划的灵魂是应变。考试的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其间的大事小情林林总总,难免会有出乎意料的,因此计划必须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异常情况。所定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20%调节,一到两周对大小计划实施进行评价,并及时修订,要使复习计划能够从容应对环境的变化,就要使制定的计划做到:松紧适宜、留有余地、富于弹性、灵活有效。
3. 复习计划不要与学习习惯“拧”着来 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尽量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当然是指好的学习习惯啦),做到“习惯融入计划,计划体现习惯”。复习计划与学习习惯之间只有兼容并蓄才能相辅相成。只有这样的计划考生在实施贯彻时才能更顺畅、高效。比如,有的考生早上记忆好,不妨就安排早上进行英语的阅读、背诵;而有的考生晚上更能静下心来看书,那就可以计划晚上看看数学之类需要集中精神的科目。
4. 将专业考试和求职的小计划纳入考研复习的大方案里去 考研的复习进程往往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或者求职安排发生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和纷至沓来的专业设计、招聘会、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发生冲突。对此很多考生顾此失彼处理不好,烦恼得很。其实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研的复习计划里预留出考生进行求职活动的时间。为此,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就要提前了解各类求职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些同学担心参加求职活动会减少考研的复习时间,可换一个角度想:平时复习那么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换换脑子放松一下。
英语是一门重视基础的公共学科,而英语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词汇。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就应该打牢英语词汇的基础,方能一砖一瓦建好英语的塔楼,在最后的考研英语中取得好的成绩。
寒假,作为2011年考研学子们迈出复习第一步的黄金时间,如何把握好这段时间有效科学的攻下英语的关键点——词汇呢?万学海文在此介绍五种方法,为大家提供系统详尽的考研寒假英语词汇复习方法。
1、有的放矢,抓重点
做事情要有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事倍功半。什么是有的放矢的抓重点来复习呢。当你拿起上一年的英语大纲后,以它为低级目标。用一天时间快速过滤掉你会的单词,剩下些自己曾有浅薄印象或是完全陌生的单词。这些所剩单词就是你下一步重点记识的重点。找到了自己薄弱环节后,集中精力重点攻克,做到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目标。
2、短期计划,重实现
有了要攻克的目标词汇后,要有计划的进行记忆。建议制定几个小计划去完成。例如,将一天的复习计划分成上午、下午、晚上复习计划。上午背40个单词,下午背30个单词,晚上背20个单词(依个人能力确定单词数目)。第二天一早起来把头一天的单词浏览记忆一遍,加强记忆。第三天早晨把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单词再加速的浏览记忆一下,以此类推。你的单词量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实。
3、不畏量大,重次数
不要担心自己制定的词汇记忆任务大,要对自己有信心。快速背,并不断重复记忆。将一轮记忆分成若干小轮,滚动记忆。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较快的提高你的记忆力。记住,记忆超长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不要畏惧任务量大,更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与智商,每个人记忆的强度和结果都是在次数的升高中实现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没记住,那是因为你重复记忆的次数还远远不够。
4、看似无功,实有效
无论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如何,你都要听英语。也许你认为这是无用功,其实不然。请把MP3好好的利用上。一方面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或歌曲进行下载,另一方面把所背单词尽量自己录进MP3,这样做的好处,不但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听,练习了听力,最重要一点是帮你形成语感的同时也消化了单词。你信不信,一段时间后,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的英语进步程度一定会比不这样做的同学明显许多。
5、避免哑巴英语
很多人学英语许多年,可依旧只能达到哑巴英语的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心理作用使很多人怯于张口去说。把英语说出口的好处想必不用详说。但是方法却要提一下。也许复习时间的紧张让你没有张嘴与其他人交流外语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去读。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你可以对着复读机“鹦鹉学舌,然后进行纠正,你也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大放嗓门来读。你的英语口语和水平真的会在你的坚持与努力下提高,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个月。
1、首先,考研的科目包括英语、数学、政治、专业学科,合计500分,其中英语和数学都是150分,最为重要,需要最先复习和准备。
2、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分配准备和复习时间了,一般数学和英文在大四前半年复习,政治和专业课在后半年准备。
3、接下来就是复习计划的制定和考研班的报名和学习啦,宝剑锋从磨砺出,考研是很不容易的,但如果下定决心,也是可以搞定的。
4、有了考研的学习资料和考研班的技术支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了,在考研前需要想好自己的出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
有所舍弃,重点复习
最后的60天里,想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抓住,显然是力不从心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会什么都抓不好,因此要有选择地舍弃一些内容。因此就要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把精力放在常考知识点和大纲变化上。不常考的知识点以及一些属于提分性质的难题怪题(如数学得分率极低的难题),可以暂时放下,若无余力,更不应在这方面耗费精力。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掌握常考知识点才是王道。
真题是衡量常考知识点的最佳标尺。如果此时你心中对常考知识点还不是很清楚,那么就要用好真题这个工具,花一些时间研究近10 年的考研真题(政治除外),尤其是专业课真题,你会发现,常考知识点会在真题中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复习过程中以这些常考知识点为主,若有余力,再去复习其他知识点。
2014年考研数学大纲并没有变动;英语答题卡形式有变;政治变化最大,政治大纲考点新增16个,删除7个,调整30处,共涉及考点变化多达53处,为2010年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这些新增考点,很多大型考研教育机构如跨考教育等都会有相关的文章解析新增考点,同学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看。特别要注意的是,时政部分,考查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整体操练,及时总结
之前,我们一直强调对真题要精耕细作,要进行专项训练,复习到这个阶段,考生所进行的专项训练已经非常多了,但是整张试卷的训练可能还存在欠缺。11月,一定要把整体操练提上日程,形成把控全局的能力。
(1)整体操练。无论数学、英语还是政治,此时都要做套题,而不是分项训练,分散的练习很难形成整体感。要按照考研的具体时间进行模拟练习,如政治是上午8:30―11:30考试,那么就安排上午这段时间进行模拟训练,相应的,英语安排在下午。这样整体进行练习,才能够培养出考场上的感觉。切莫练习进行了2个小时,觉得累了就去做其他事情,等你再回来了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定要在正确的时间把一套完整的题目做完。
(2)严格控时。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考生都知道,在考场上英语的时间通常是不够用的,有些考生会放弃完形,直奔阅读,甚至有考生干脆倒过来,先写作文。为避免考场上出现这种手忙脚乱的现象,同学们在做每一套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设定好时间,看看3个小时自己能做多少,得多少分;每一部分耗时多少,3小时应该如何分配;先写作文,还是按照正常顺序从头到尾做,在反复尝试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做题方式,考试时就按此严格执行。
另外,脑袋高强度运转3个小时也非常耗费体力,严格控时也是为了能提前演练,提前适应应试强度,确保届时能稳定发挥。
(3)及时总结。做完一套题,要打出分数,并对得失分情况进行总结。
总结时间通常会超过做题的时间,也就是超过3个小时。总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在你大脑中有序地存储的过程。
总结时最忌讳的是,对一下答案,觉得“有道理”“原来如此”,便转而看下一题。这种走马观花的总结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你只知道这道题错在哪儿,却不知这类题错在哪儿。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一定要认真分析问题出在哪,哪个知识点自己没有掌握,哪一部分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做哪道题目的时候耽误了时间,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尤其像数学这样的科目,出现错题,要及时反思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哪种解题方法没有很好地应用,从根源上把问题解决。
查漏补缺,再拟计划
1.解决硬伤,查找新问题
到了11月,如果在复习块面还有明显的硬伤,就一定要列为重点复习对象了。
比如英语作文,这是比较容易提分的块面,但也是不少考生的弱项。可以背诵优秀范文,熟记大量的句子、段落,还要加强实战训练,这些训练包括词语的替换,句子的拆分、重组,句式的变化等。用近几年的真题题目,按照考试要求设定时间进行实战演练既可以测试自己的水平,又可以培养考试时写作的手感。
前期复习中所总结的“错题本”“问题本”此时也都该派上用场了。要拿出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检验,再次筛查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彻底解决。同时,在整体操练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及时记录并攻克。
2.调整心态,重新拟定60天复习计划
在这个极其紧张的阶段,忧虑、懊恼、烦躁都不会对考研有任何帮助。此时,最重要的是摸清楚自己的根底,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一、制订科学严谨的一轮复习计划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严格把握并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结合本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具体情况,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周直接开始一轮复习,复习内容为教材必修五个模块,每单元一个课时作业,每两单元一个综合训练,一个模块一个综合检测,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一轮复习。
教师要制订一份复习计划,同时帮助学生制订一份更为具体的复习计划,具体到某节课或某一语言知识点,如可用一小节课解决表示“一……就……”所有结构的复习。计划可按照单元选材的不同进行整合,如文学、国家等在必修五个模块中有重复的,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复习时不遗漏教材中任何一个语言知识点。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肯定会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农村中学,英语第一轮的复习,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主,以教材的课文和词汇为主线,逐步消化好其中的重难点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论是词汇和短语,还是语法,基本上为一知半解,并且近年来教辅读物的增加加重了师生的教和学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抛开课本,以教辅读物作为一轮复习的风向标,便是本末倒置。新课标英语课本中,词汇和短语螺旋式出现,语法兼集中和分散呈现,教师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花时间总结、整理重难点语言及语法知识,如果按照教材单元顺序复习,仅仅是无效的重复。
不论是英语,还是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其基础就是字(单词)、词(短语和惯用法)和句(句式结构兼句法)。高考词汇中,除了3%到5%的生词(其中一部分还是在课本词汇基础上构词法的运用)外,其余都在课本,教辅上的“重点单词”“指点迷津”等都是单词的重复,短语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在一轮复习不能再错过这个查漏补缺的机会,让自己在踏踏实实的复习中扩大词汇量,夯实基础,掌握语言知识。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依据,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过好语言基础知识关,并要特别重视词汇的掌握,大纲所列基本词汇要做到音、形、义和基本用法的落实。基础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线索,突出重点。具体地说,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和非谓语形式以及从句等重要的词法、句法内容要掌握好。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遣词造句能力、组句成文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词汇知识在语境中的辨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复习性预习
农村学生在进行英语的一轮复习时,虽然对词汇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印象,但由于基础较差,还有很多学生会遗忘或记忆不清。所以,在教师进行复习课前,学生一定要进行预习性复习(不同于新课的复习)。复习前的预习会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对于某些语言知识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比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复习影响要深得多。复习性预习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如对于某一语法或某个重点单词,可能分散在教材或课时作业或教辅图书的某些地方,而学生通常会按照顺序去预习,显然,教师的指导在复习性预习中必不可少。
四、构建知识网络
农村高中英语的一轮复习,要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复习的知识,最好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或形成知识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牢固,而且在同、异区别中能扩大知识面,细化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这必然对他们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使这种复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有利于他们可持续和全面的发展。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注意以新带旧,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规律化。
不论词汇还是语法,要从横向和纵向形成知识网络,“”,既有音、形、义的同异,又有句式和语法的辨析,在相同中扩大知识面,在差异中加深理解知识点,学生才能在一轮复习中达到预期目标。
估分技巧:及早回忆 多渠道验证
从考完初试到复试之前,有几件事情必须做好。第一件就是对答案估分。
估分有两个作用:一是对自己的考场表现做总结,二是为即将到来的复试做好准备。
有些同学考完之后不愿意先对答案,怕成绩不好会影响到自己过年的心情,成绩出来后又不敢查成绩,每天在希冀与忐忑中度过。殊不知这样被动的状态很容易让人错失复习的最佳时机,在复试中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尤其是对考场发挥一般、估分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同学来说,及早估分,及早制定复习计划,对于复试翻盘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估分的途径一般有两个:一是和与你一起考试的同学对答案;二是可以借助强大的网络,现在各大考研网站都会及时推出比较完善的考研真题在线估分系统。第一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大家可以一起回忆考题,弥补记忆空白,同时这也是专业课唯一的估分途径;坏处是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估分值很容易出现偏差。第二种途径的答案相对比较准确,甚至会有比较详尽的专家解析点评,对公共课的估分最为有效;坏处是有些同学容易记错自己的答案,特别是选择题。建议同学们两种做法都采用,可以先和同场竞技的同学们及时交流,回忆考题,梳理答案;再到网站上参照解析点评进行有效估分,尽快做到心里有谱。
有两个估分技巧可以参考。一是尽早估分。考场不允许带出任何纸张笔记,为了避免时间过长忘记考题,影响估分的准确性,建议考生在考后要尽早估分,时间越长,记忆越淡,估分的难度就会越高。二是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每一年考试过后总会有一批考生对自己估分过高或过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对主观题特别是政治的主观题比较难有效估分。大家在估分的时候,除了要学会对考点和自己答题的关键点进行有效评估、反复评估之外,还需要认识“旱区”和“水区”的概念。所谓“旱区”,就是指报考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A类地区的高校,“水区”就是指山西、云南、贵州等B类地区的高校,前者的评分标准往往要比后者严格很多。同样一套公共课试题和答案,放在“旱区”所得的分数往往要比在“水区”中低5~10分,两门公共课下来,分差可以达到10~15分。所以报考A类院校的同学,在估分时可以稍微“保守”一些。
复习策略:控大局抓重点,把握复习节奏
估分之后,无论成绩是好是坏,都要以平常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结果。要时刻提醒自己,未到最后一刻,输赢都未能见分晓。而我们所要做的,还是要尽早投入下一轮紧张的复习当中。
和初试动辄长达半年、一年的复习周期相比,复试的准备时间通常都比较短,一般只有1~2个月的时间。而且和几年前相比,现在每年考研的复试时间越来越早。2013年初试时间已经提前了20多天,复试也很可能会提前进行,特别是34所自主划线学校的复试时间通常都会比较早,那么留给考生复习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几二十天。许多考生们连庆幸进入复试的时间都没有,就要马上陷入下一轮生死大战。建议考生制定以周为单位的复习计划,只要考完了全部科目,无论估分成绩高低,都要马上着手准备复试,不能等到初试成绩公布、确认过复试线后才开始准备。
复习时间较短,考生们面临的复试考查科目还“多而杂”。以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复试科目为例,就包括了专业课笔试、专业课口试、综合素质面试、英语笔试、英语口试等多门测试,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之高可见一斑。考生需要结合自己报考专业的考试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学会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把握复习节奏。建议考生根据以下两个复试板块进行复习。
首先是专业课的复习。与初试不同,一般院校复试的参考书目学校都会对外公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复试的难度,但建议大家还是要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初试专业课侧重知识点的背诵和理解,而复试专业课则侧重各个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的运用,更注重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没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功底,很难在专业课上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跨专业、跨院校的考生,最容易在专业课上吃亏。建议考生尽量结合自己本科的专业特点,结合报考院校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来进行重点复习。考生们在复习复试参考书目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机会向参加过该校复试的师兄师姐们咨询,拿到目标导师上课所用的笔记讲义,并抽出一定的时间研读该专业导师们近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多看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并结合自己本科专业的知识点,准备一些跨专业的独特见解,重点展示自己较高的专业素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观点和看法。
其次,英语的复习要坚持。近年来,英语在复试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了,特别是英语口语,虽然难度不大,但如果考生表述不流畅,很容易影响印象分。英语的复习贵在细水长流,一日不可少,一日不可断。建议考生在准备复试时每天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复习英语即可,可以选取一本比较基础的英语复习书,坚持每天练习。
本科学业:考研、毕业相辅相成 ,以不变应万变
绝大多数考研人都是应届考生,他们在初试结束之后还要应付工作面试、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在考研时也不能丢下的本科任务,所以用于准备复试的有效时间非常有限,但如果能够利用好本科必修的功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准备好复试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漏
什么叫做“漏”?比如你需要一车的沙子去夯实房子的根基,可是没有装满或者在运载的途中从车缝中漏掉了很多,那么沙子就一粒粒漏掉了。考研复习也是如此,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和专业课都要考,考查范围广,考点细。各个科目的知识点犹如一颗颗散落的沙粒,需要你一粒粒装上自己的车子,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粗心,不能遗漏。考场上每一科只有一张卷,考到的知识点也不会很多,可一旦复习的时候稍有遗漏,就有可能漏掉考场上的考点,距离象牙塔也就会远一步。所以,在打基础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扎实,防止遗漏考点。
漂
什么叫做“漂”?漂的意思就是随水流,水把你送到哪里,你就到哪里。慢慢地漂,不仅不用力气,而且很难察觉这种状态的坏处。因为这一分钟和上一分钟区别不大,前三分钟和后三分钟也不差多少。有的同学没有做别的事,也去上自习,也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看书,但是心中却没有明确的航向,只是习惯性地看看书而已。这样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地复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你的状态还是漂,且因为短时期内没有明显的不良后果,所以漂的危险极其不易被察觉。这种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往往是致命的。
补“漏”目标
备考前期,漏和漂应该成为我们的警戒重点,尤其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程上,英语的词汇、语法需要天天填补漏洞,数学公式应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而非随它漂流。
【词汇】三类考研大纲词汇:1000初高中熟词,1500超纲词汇,重点在于3000核心高频词。核心高频词可以通过翻译早年真题,即1986年~2004年真题加以巩固,因为这些真题包含的全部是大纲词汇。具体的方法如下:
1.一日100词,最好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高效率的时间来记忆,比如早上起床后吃饭前这段时间。
2.当天睡前复习,把每天睡前的时间腾出来,回想早上背过的单词,忘记的要重新记忆,养成每天复习的习惯。
3.三日后复习那100词,可以制订一个日历表,把这件事情写上去,形成规律。
【语法】语法三大攻克目标:根据自己对语法掌握的程度,来确定复习计划。先把业已掌握的知识剔除,列出一个需要详细复习的知识表,然后分配好时间。语法复致有以下几点:
1.三大非谓语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2.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3.特殊结构(省略、倒装、强调)。
【数学】数学是考研科目当中考点细致,最容易出现满分,也最容易出现“单科不及格”的科目,本科没有学过高数的考生要高度重视。数学需大量做题,不能眼高手低,做题时要完整、认真地演算,过一段时间后翻出来再看几遍,具体方法如下:
1.吃透考研大纲,扫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从头到尾认真地学习一遍,先不针对重点和难点,而是一视同仁地对照课本和辅导资料对知识点进行事无巨细的复习。
2.建立知识体系,在脑海中形成基础的知识框架,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3.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由此可见,任何的投机取巧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
【专业课】专业课由各高校独立命题,因而各具特色。此时,还没有进入最紧张的复习阶段,正是为复习做一些基础性准备的时候,要尽量做好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把准备报考专业方向的近几年的真题全部整理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参考历年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尽早找到指定专业课教材,如果报考的是不指定教材的学校专业,更要尽量搜集资料,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同学或者师兄师姐搜集导师的讲义笔记并购买他们编写的教材,同时找出行业内比较权威的教材进行复习。还可以去拟报考院校听听课,尤其是心仪导师的课程,感受一下氛围,了解一下老师们的研究重点。如果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或者跨专业报考,可以考虑报专业课的辅导班,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
2.分析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找出出题规律。参照真题常考知识块面,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知识块面复习上所用的时间。
3.整理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建立该学科的认知构架。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棵知识树,有一个整体的轮廓,然后再细心地一点一点地去添枝加叶。
【复试观摩】许多院校都集中在4月复试,对于明年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近距离了解考情及积累人脉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以亲身感受一下面试现场的氛围。具体方法如下:
1.关注目标院校该专业复试通知。
2.在该校BBS或考研论坛上发帖邀请同行的同学,结识研友。
3.提前到该院校了解地形,了解清楚所报考院系的地址。
4.准备好笔记本、录音笔、相机等设备,记录复试所提到的问题及考生的答案,拍摄复试考生的笔记,听取考生结合现场经验教训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自己的复习更有方向性。
防“漂”招数
【明确目标】对于处于大三下学期的在校生来说,距离考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一旦确定了方向,就不要再游移不定。外界会有各种诱惑各种干扰,比如有同学在为工作作准备,有人在换目标院校和专业等,但那都是“浮云”。时不我待,你已经没有时间瞻前顾后。
【制订计划】目标明确了,还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合理规划时间。此时距离考研只有八九个月的时间,怎样复习才能够保证在考试前把相关内容掌握熟练?这个问题要解决,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基础,根据目前能达到的高度,来制定接下来的复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复习,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并对之前的复习效果进行巩固。
杨凤芝:考研复习中有这样一句话:考研考到最后就是在考英语。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英语成了很多考生逾越不了的一个难题,很多同学在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上都会考虑到英语水平。如果英语水平好,他就敢从一个二本院校换到一本,从一个一般的一本换到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而英语过线不过线直接影响考生能不能考上。如果考生的英语基础好,就可以把大量时间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这些科目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如果考生英语不好,每天需要花3~4个小时在英语上,就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很难考出很高的分数。总结起来,英语对整个考研的影响有三点:1.前期的院校专业选择;2.复习过程中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的分配;3.英语分数直接影响到绝大部分考生能不能考上。
《求学・考研》:2014年考研的序幕拉开,很多考生常常选择先复习英语,但这种复习是漫不经心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杨凤芝:这是很多考生考研失败或考研英语复习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生对考研的复习提早,不像以前,到大四前的暑假才开始复习。现在很多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就已经关注或者决定考研了。决定考研了,也知道英语很重要,于是就先看单词。但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开始入门会很难,也比较枯燥,很多同学就学学放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这样的复习对考研来说效果基本为零。只有能按照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才能看到学习效果,相应地带起来的不仅是英语的成绩,而且是对整个考研的信心。漫不经心、学学放放的这种复习特征,会随着学生自制能力差越来越明显。现在各家考研机构谁能管住学生,谁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就做出很大的贡献了。比如跨考集训产品很受学生欢迎。集训营会规范管理学生,你不学我管着你学,你不学我逼着你学,慢慢入门了,学生也就愿意学了。
《求学・考研》:对于一个基础一般,需要努把力英语才能够达到考研要求的水平的考生来说,怎样安排这一年的时间更科学?
杨凤芝:对于现在大三的学生来说,四、六级考完,期末考试考完,就刚好到寒假了,寒假开始就应该好好准备了,可以利用没有其他事情打扰的寒假集中攻破一些单词,至少看2~3遍,用心去记。从寒假到5月,集中攻破单词和长难句,单词有单词书,长难句有长难句的书,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实际应用,学习效果不好,容易灰心,因此要尽早加入早期真题的学习,即1986年~2004年真题的学习,老的真题包含的全部都是大纲词汇,另外也包含了考研英语中经常出现的长难句类型。可以通过早期真题中的文章识记常见单词,培养分析长难句的类型的能力。到5月底,如果能把早年真题复习好,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会,那么就打赢了英语复习的第一仗。6月就到了考试月,同学们基本在应战期末考试,只能偶尔复习一下,巩固一下前期的复习成果。到7月就进入了强化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听大量的课。7~8月底,通过听课把单词、长难句基础转化成做题的能力,吸收大量的做题方法技巧。9月大四开学,把暑期所学的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做题技巧通过对近10年真题的精读、演练、研究,熟练转化为得分能力,这个过程持续到10月底。这个阶段水平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水平一般的同学就把所有精力放在真题上。11月开始,真题基本研究透了,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做一些全套模拟题进行巩固,不要忘了前面所学。现在作文成为重点,要总结大小作文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求学・考研》:单词一向让考生头疼不已,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痛下决心学好英语,在寒假里把单词书从A背到C,可是开学后,没几个能记住的。对此, 您有哪些建议?
杨凤芝:背单词前应该做一件事,把大纲中认识的单词剔除出去。5500个大纲词汇中,有3000个初高中词汇,1200个四级词汇,1300个六级词汇,初、高中词汇构成了大纲词汇的主体,要把已经认识的单词全都剔除掉。对于一个基础差不多的同学来说,5500个大纲词汇,应该有一半是认识的。后面背单词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地着重记忆不认识的单词,认识的单词已经形成永久记忆了,基本不会忘。另外,结合词根词缀记忆比较好,大纲里还罗列了四五十个词根词缀,不认识的可以结合词根词缀来记忆。另外就是刚才提到的早年真题,虽然题老,但是包含了现在的大纲词汇,任何一个都不是超纲词,如果不喜欢背单词书,可以通过早年真题文章来记忆,这样有语境,便于记忆,不容易忘。
《求学・考研》:阅读是考研英语的一个大部头,人说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对于2014年考研的学生来说,要想最终在考场上取得好的成绩,应该如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稳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杨凤芝:阅读也要结合早年真题,可以熟悉考研英语的语言,考研英语阅读是议论文,议论文有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不是看“新概念”能体会到的,必须通过考研英语特有的语言风格来学习,看期刊往往也是不行的,就得看早年真题。很多同学忽略了早年真题的价值,其实利用好它们,可以一举三得:1.解决记忆单词的问题;2.培养分析长难句的能力;3.培养阅读能力。熟悉了考研英语的语言风格,也就为暑期听课打好了基础。暑期讲课时分题型,阅读是重头戏,占8天课程中的一半。老师重点讲近10年真题,近10年真题最能反映现在阅读的命题思路、命题方法,学生通过近10年真题讲解,可以掌握近10年整体的命题思路方法,但是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还是笔记本上的,进入9月进行演练,9月、10月要把这些方法转变成自己的得分能力。11月做模拟练习,保持做阅读的手感和速度。
《求学・考研》: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的考研英语辅导班让人眼花缭乱,怎样才选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辅导班?
杨凤芝:1.选老师。考研培训行业师资越来越年轻化、职业化,以前辅导老师都是从大学出来做兼职,现在都是专门做考研辅导的老师。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师资,选择年轻化、职业化的老师,他们的授课风格更容易被“90后”学生接受,他们懂学生,懂考试。因为他们是从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始成长的,了解“学情”,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了解;另外他们研究大纲、研究真题,了解“考情”。尽量回避白发苍苍的名师,他们可能和现在的“90后”学生有很大的代沟。2.选择小班型。现在大班型慢慢开始被淘汰了。除了氛围,大班往往什么都学不到。学生多了,老师很难做到照顾每个学生,很难做到个性化辅导,只能在讲台上自说自话。小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增减内容,调整进度和节奏。
谋定而后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谋从何来?对考研来说,首先要对宏观环境了如指掌,再决定是否考研、考什么学校以及什么专业。
每一条宏观的政策,都会影响每一位卑微的社会个体。以“考学硕还是考专硕”这一问题为例,从2009年国家大力发展专硕学位教育,到2014年,专硕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9万人,达到68万人,专硕从遇冷到受追捧不过5年时间。到2015年,专硕与学硕招生比例持平后将不再上升。一边是专硕越发受社会、考生认可,一边是招生人数即将封顶,可以预见,专硕的录取门槛将会上调,竞争很快将变得激烈,“考不上学硕就报专硕”的好日子很快会一去不返。对每个考研人来说,2015年,很可能是专硕“易考”的末班车。这便是宏观政策影响个体的佐证。
需要读懂的宏观,不仅包括考研政策,还有行业的发展态势。在“找一份好工作”就是考研最大动力的今天,行业活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你考不考研,考什么专业,读哪所学校。以报考机械类专业的考生为例,上一轮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全球经济疲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越发显现,市场持续低迷,反弹乏力,企业人才招聘策略总体呈现紧缩状态,对大学生的需求缩减;再细分到船舶制造、轨道交通等行业,呈现出陆上“日出”海上“雨”的冷热需求不均的景象。如果打算报考机械类专业,不了解这些,你心里能踏实?
解读:
有虞者胜源于《孙子兵法》中的“以虞待不虞者胜”,意为有准备的军队与无准备的军队作战会取得胜利。
提前一年备考,会太久吗?时间管理法则告诉我们,用12个月准备一次考试,不赶早也不赶晚,是最黄金的备考时间。
如果你有足足12个月来备考,你至少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占据主动:
首先,你不仅可以提早准备英语、专业课等科目,还能充分了解专业及目标院校,并有充足的时间供考生调整报考目标。尤其是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目标院校的信息收集需要耗费一定精力,打好提前量至关重要。
其次,可制定4段灵活全面的复习计划:基础计划、提升计划、巩固计划、冲刺计划。显然,少任何一段计划,都可能让你的考研陷入被动。
最后,可以让你自如应对来自情绪波动、计划调整、大四实习,以及类似于“家里突然有事”这样的突发事件给你复习带来的影响。
解读:
古代动兵打仗,讲究的是“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意为懂得用兵打仗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策略措施能变化多端而不会穷竭。动而不迷就是要求考研人在备考的过程中不要常常困惑、纠结,要给考研一个充分的理由。
明确,意味着你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考研理由;自信,意味着不管任何人对你冷嘲热讽,横加阻拦,你仍坚信你考研动机是正确的。考研有明确而自信的理由,是为了让你在日后少些麻烦。
减少择校择专业的麻烦:动机决定行动。没有明确而自信的理由,就容易在择校择专业过程中产生误差――当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时,还希望能一选一个准,只能祈祷你之前人品攒得够够的。
减少复习备考的麻烦:当不那么明确、坚定的考研理由遇上挫折――漫长的复习时间、做到世界末日也做不完的习题、刻板无趣的生活……你会更容易怀疑考研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为什么我要受这些苦?”“我这么做值得吗?”进而开始出现反复、纠结、动摇、后悔、茫然、懒惰等考研人欲除之而后快的负面情绪。最坏的情况是,在内耗中成为错过招聘黄金期的考研“酱油党”。
减少复试的麻烦:除了你,还有一个人也很在意你的考研动机――导师。因为动机不仅会影响考生读研期间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它还能反映考生的诚信。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数年前曾面试一名考生,该考生说自己考研是为了做科研,走学术之路。当吴霓问及他的具体计划时,他却支支吾吾,难以自圆其说,最后才坦陈,他是为了能和女友在同一个城市才考研。“我宁可他直接告诉我,而不是编个谎话。”吴霓说,“现在很多学生是为了就业才考研,这是我作为导师非常理解的一个现实理由,但有些考生偏要说是为了做科研。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难以启齿,为什么还为了它考研呢?”
解读:
以迂为直出自《孙子・军争》,意为用迂回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保研是大学生进入研究生行列的一种保险的捷径。
从中国教育在线网站上最新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来看,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出现了热度趋缓的现象,同时各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比例也在下降。《报告》显示:“2013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预计到2015年左右,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将达1:1。”这就意味着,高校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名额将会越来越少,其报考难度也会随之越来越大。
《求学・考研》记者在查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后发现,不少专业的硕士生推免所占比重超过该专业招生总名额的一半,有些热门专业可达70%到80%,个别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2011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等单位的接收推免生比例约85%,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和汉青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
在保研一片繁荣的背后,考研生的考试难度显著加大。如2008年天津某名牌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计划招5人,在9月份的推免生招生中就已招满,但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导致28名考生参加了该专业的全国统考,却根本不可能被录取。随着全国各高校推免比例的不断上升,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推免资格,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愈加明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能保研就保研。
解读:
在《史记・礼书》中提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比喻事物的发展要合乎规律。然而,在考研择校择专业这件事上,就要本着本末相顺的规律。
考研真题阶段(10-11月),这阶段研习真题非常重要,近10年的真题(留出最近两年的最后做)要做2遍以上,并严格地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练习,做完后及时总结,查缺补漏,对照考试大纲排查自己的弱项。
考研冲刺阶段(12月-1月),此阶段政治、专业课是重点,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并做适量的模拟题,用最后2周的时间完成近2年的真题。
由此可见,有效的复习计划不在于“全”,更应结合自身的基础水平和备考条件灵活调整了,高效的复习计划必须“私人定制”。
解读:
战道必胜的意思为按照战争的规律打仗一定能胜利,想要在考研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也要摸清备考的规律。
每个人复习专业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仍旧有一个比较科学的通用方法――“五轮复习法”。
在专业课备考之初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必要的,需要确定自己总共要复习几轮,每轮复概耗时多久,每天花多久时间。确定了这些之后就可以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考生在运用此方法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五轮复习,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慎用此方法。
第一轮: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是7月份之前做。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
第二轮: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这一轮从暑假开始。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试真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后对整体知识有了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第四轮:对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前三轮复习其实是把书本从厚读到薄的过程,而后两轮则相反,是要把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 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这是一个十分艰难但有效的方法,背过之后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五轮复习最关键的阶段正在于此,这个阶段结束后你会觉得书上的知识基本上全知道了,因此也是信心最强的时候。
第五轮:带着脑海里已经背过的笔记回归书本。此时,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周的时间。
解读:
出自孔子的《论语》:“适可而止,无贪心也。”凡事皆有度,但最难的事也是把握好限度。锲而不舍有时候是个贬义词,越重要的事,越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停止。为考研三战、四战,通常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首先,年龄可能会成为限制你发展的因素。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年轻人流向主要集中在几所大城市,这些城市近些年由于人口骤增,政府纷纷出台了控制外来人口的措施。以我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为例,近两年北京市的相关部门明确提出了控制进京人口指标,亦即控制户口指标的相应措施,其中有一条对考研生影响巨大:年龄超过27周岁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无法在京落户。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说得很直接:“目前一些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的人考研的目的并不纯,只是想以研究生身份获取进京指标,我们不欢迎为了进京而考研的人。”
算一笔简单的账:假设你22岁那年开始考研,第一次没考上,第二次也没考上,第三次终于考到北京一所心仪的学校,硕士读3年,毕业时你28岁,根据上述政策,你毕业时已经失去了在北京落户的资格,你未来在这所城市长期生活,娶妻生子的人生道路将变得极为曲折。
以上假设基于你19岁即上大学,且本科是四年制的,如果你高中曾经复读,或者大学时攻读的是某些五年制的专业,那么情况将变得更加糟糕。
其次,你必须考虑一考再考的机会成本问题。当你三战的时候,跟你一战的人都快毕业了,等你毕业的时候,大学同窗可能已经成为部门主管。1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3年时间,沧海桑田。
再者,研究生考试与高考不同,它在复习材料、题型、考核方式更新频率更高。再考一年,很可能是从零开始的节奏,你需要承担的风险和第一年考研时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