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服装设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01 04:05: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服装设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服装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模糊性;服装设计;审美追求

1、前言

非物质社会,在一切转瞬即逝、欲望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混杂、更虚幻、更强烈、更另类的刺激与惊喜,服装物品的精神审美功能则更加为服装艺术所强调,而模糊理论在服装中的设计来表达出设计者创新的理念和穿着者的个性恰恰符合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下的流行时尚特征是边界的消失,各种新与旧、男与女、老与少、藏与露、世俗与崇高、边缘与主流等等都彼此交合互渗,混杂共生,失去了既往的边界,一切都在打破重组、更新,一切又都彼此混合,接近雷同,迫使一切重新定义。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成为时尚的象征。①

2、服装的审美与时尚

追求时尚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时尚的解释为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时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服装设计中,设计的各种手法理念都嫁接于时尚,不同的是形式,相同的是那种虚拟、混合的不明性质和新鲜、神秘的意趣。设计师通过对时尚和大众审美趣味的正确把握将有利于设计上的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类审美意识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自身的发展而相继产生发展的。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服装的审美包括服装本身、服装着装状态、受众的理解等。人们对服饰的审美活动的意识包含在人们对服饰的选择、试穿和评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从而得出审美的结果。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本身是无法精确的控制、分析。②审美心理是各个要素是综合,互相交织的过程,审美要素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基本要素。这些因素属于精神层面,精神意识的情感因素自身具有模糊的特性,而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黑格尔曾经说过:“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因此,人们审美时的心理现象是高度整合综合模糊运用的过程,具有“模糊性”的特点。③

审美受制于客观因素,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流行时尚,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时尚。人类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时尚”成为人们竞相摹仿、追逐的消费浪潮。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时尚,这样的服装也包容了群体的审美心理,它体现了着民众的审美倾向。

3、服饰审美中的理解模糊

服装审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服装以其神秘的、朦胧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艺术特质传达着视觉张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审美受到审美者文化素养、经济、年龄、受教育程度、、习俗、价值观、感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感知服装美是重要的,它依赖于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态度。审美个体有差异,使人对服装兴趣的大小,对服装美的注意程度和对服装行为所抱有的审美期望不同,所以,对服装感知的程度也不同,产生的想象和情感以及对服装的理解就不一样,美的感受程度也就不一样。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服装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服装是具有想象力的,是供人欣赏的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非说教,人能够最大可能地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服装作品的“二度”创作。人的内心世界是及其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也是丰富多样性的,审美在模糊不定中彰显多种可能,这使服装设计作品得到多维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艺术本文的理解,审美理解需要的不是一种复制态度,而是一种生产性态度,一个开放性过程,我们要从心底出发理解服装审美。审美理解具有无限多样性,其包含“解释性循环”: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审美理解过程就是在服装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不断地往返过程。审美理解的关键步骤是“视界融合”。⑤服装设计作品除了承载服装设计师本人的思想理念,还应该更多地在欣赏群体中获得“再生”。因此说,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接受者的审美理解有者模糊的难以表达的一面。超级秘书网

4、服装的产品意境生成

随着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和对世界不断的感知,在人类的意识中,已不再是仅仅靠知觉来认识和表达世界了,而是用心、用意识去感悟和理解世界,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通过表现心灵,进而阐述世界和事物的规律,这样服装设计中意境的生成尤为重要。服装意境的创造与表达始终与社会经济、消费群体的审美标准密不可分,消费者根据设计师创造的赋予情调的形态语言和赋予意味的着装表现及特定的衣着情节所传达的信息,加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浮现相应的景,感受设计师所抒发的情,从而领悟到设计师追求的艺术境界,服装设计的意境由此形成。意境包含主体的品格、个性以及审美感情、心态、理解、想象和趣味等多种主观因素,并形成一种综合形态,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犷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这些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以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满足和快乐。意象的生成是审美的关键。模糊性的开放性、暗喻性是意境本身产生货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之所在。在设计中追求审美意境,以其模糊性创造的模糊美吸引观者的良好途径。吴亮认为“如果他过于理智,过于自觉,他就断不能即兴地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⑥

5、结论

服装是极具流行性和时间性的产品,它们不时被淘汰翻新,并不时地受时尚、受众的审美理解、产品所表达的意境等的影响,使之演变得更具个性与时代感,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风采,这也是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唐玉宏,《艺术审美创造和模糊性思维》,文艺论坛

[2]/view/169606.htm

[3]张会锋,《论图形设计的模糊性》:〔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贺阳,《鞋子的时尚审美》,时尚研究,2005

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构思技巧设计对象

服装设计的对象是人,它是美化、装饰人体、表现人的个性与气质的一种手段。因此,服装设计的第一目的是:适合功能,美化人体。同样,这也是服装设计构思要遵循的原则。

服装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而作为设计正式出现在服装上只有数百年的时间。构思在设计出现以后变得尤为重要,世界服装设计大师们层出不穷的不凡构思使服装真正具有了前所未见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引导了服装市场一次又一次的穿着潮流。

构思,“指作者在写文章或创作文艺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确定主题、选择题材、研究布局结构和探索适当的表现形式等。”在艺术领域里,一般说,构思是意象物态化之前的心理活动,是“眼中自然”转化为“心中自然”的过程,是心中意象逐渐明朗化的过程。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艺术领域里,都需要进行设计。谈到设计,就离不开人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就离不开构思。有些人在设计时常感到构思贫乏,不知如何下手,或是最终的作品与原来的构思差距很大,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服装设计构思要依据服装设计原理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如穿着的对象、场合、时间及穿着的目的,还有加工条件、市场情况、人们消费心理及流行趋势的分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T(Time)时间

时间(Time)简单地说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服装的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服装的造型、面料的选择、装饰手法甚至艺术气氛的塑造都要受到时间的影响和限制。同时,一些特别的时刻对服装设计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例如毕业典礼、结婚庆典等等。服装行业还是一个不断追求时尚和流行的行业,服装设计应具有超前的意识,把握流行的趋势,引导人们的消费倾向。

二、P(Place)场合、环境

场合、环境(Place)人在生活中要经常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均需要有相应的服装来适合这不同的环境。服装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场所中人们着装的需求与爱好以及一定场合中礼仪和习俗的要求。一件夜礼服与一件运动服的设计是迥然不同的。夜礼服适合于华丽的交际场所,它符合这种环境的礼仪要求,而运动服出现在运动场合,它的设计必然是轻巧合体而适合运动需求的。一项优秀的服装设计必然是服装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服装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在背景的衬托下更具魅力。

三、O(Object)主体

主体、着装者(Object)人是服装设计的中心,在进行设计前我们要对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才能使人们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定位性。服装设计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层的人体形态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人体工程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加以了解,以便设计出科学、合体的服装。从人的个体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个性与修养、艺术品位以及经济能力等因素都影响到个体对服装的选择,设计中也应针对个体的特征确定设计的方案。

四、加工条件

服装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要通过相应的加工条件才能体现出来,与服装款式、服装材料、服装工艺三者进行融会贯通。只有能实现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要有好的构思。设计师在构思时要考虑加工制作的可实施性。比如:①人体平均尺寸、人体运动功能的放松度、当时的流行尺寸;②面料的质地、性能、辅料、配件的选用;③裁剪方法、工艺车缝还是手工艺制作。这样,才能使最后的成品服装既符合设计者的意图,又能保持服装制作的可行性。

五、市场情况

设计师在构思阶段要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当时当地的历史潮流和市场变化。资料信息市场:时装信息、流行趋势、设计师手稿资料;成衣市场:品牌、批发与零售;服饰市场:首饰、配饰、美容护肤等;生产一线市场:制作、洗水、制衣、整染、印花等。了解不同的档次要求和品质要求,对成本价格要核算。这样在设计构思时,才能广开思路,广泛借鉴。作为一种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效果的优劣不是靠某位专家来评说的,而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因此,设计师如果对自己所服务的目标市场一无所知就构思设计,那将非常危险,因为其设计投产后很可能不被市场认可而造成积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之倒闭。设计师应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构思,但这并不等于无视市场的需求。设计师与画家不同,不能孤芳自赏,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市场的新动向,在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构思服装,每个细部都经营到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人们消费心理及流行趋势

设计的主体是人,好的设计构思要吻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服装流行意味着人们服饰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在不同时代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个性表现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服装设计师把握服装流行的脉搏,洞悉服装流行的趋势。构思设计时针对所要设计服装的消费层的消费对象的风格、喜好,以市场需求为设计定位。这样,才能使设计构思顺应潮流、趋向成熟、有所创造。

服装设计构思和一般的艺术创作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同点是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创作者的思想指导。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创作相对有更多的独立性和主观性,而服装设计必须通过生产环节与市场销售才能体现其价值,带有较多的依附性和客观性。由于服装设计的创作活动需要依赖人体,依靠纺织材料和加工生产相结合,所以在服装设计的构思中,必须兼顾到这些必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选题依据

(一) 设计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

也许很少人会把服装当成艺术,因为人们对日常生活总是熟视无睹,岂知,服装不仅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年轮,纪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身体诉求,包装着人们的身体曲线。它是人类最温暖的记忆,可它却处于最边缘的记忆中。

随着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信息时代,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严格的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在淡化。服装设计师的想象力迅速冲破意识形态的禁锢,以千姿百态的形式释放出来。新奇的、诡谲的、抽象的视觉形象,极端的色彩出现在令人诧异的对比中,于是不得不开始调整我们的眼睛以适应新的风景。服装设计既要有很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既然设计出来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既要美观时尚,又要低调优雅,使服装永远不会落后,所以一个设计者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要忘掉自己是自己,而是在设计你所想表达的意向。当然,对于设计来说,最重要的不单是把握当下的流行趋势,而且要灵活运用我们本身固有的民族的或传统的特色,做出更具有意义的服装。

2.意义

通过对《那些年》这一主题的设计,来表达服装现阶段简单化的风格,看似简单大方,实则结构及分割都非常特别。运用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的面料来表达本设计简单硬朗的效果。另外结合纹理的细节处理来增加服装古典的韵味,达到既有特色又不失时尚的目的,进而形成一系列简单而不失细节具有潜力的服装。

(二)研究内容所属领域、研究范围

本次设计围绕休闲装进行创意设计,对当下对休闲装的要求和所处的环境分析,结合现代休闲装的流行趋势及流行元素,完成创意设计。此次的消费人群主要为追求视觉、刺激、时尚、享受自然给于的多彩、美妙的生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的男女青年,研究领域强调设计理念和设计情感,突出设计,紧跟时尚,具有现代风格的创意设计作品。

本次的服装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却又比生活更具有艺术。采用分割、撞色,镂空的手法来表达创意理念,来满足青春时尚的消费者。

1.历史发展

服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像饮食那样出于维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样出于防身之必需,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创造。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 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休闲化,休闲装的兴起及发展较为迅速。都市里的人们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心里、生理的压力都很大。压力越大,人们越是希望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消遣。利用各种方式来调节释放压力。休闲装的发展,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繁荣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休闲装是针对正装而言的,即非正式服装。

休闲装,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衣装。敏感的服装界,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牌休闲装。由于休闲装概念广泛、内涵的丰富,它已被演绎成诸多风格、种类的日常装。青春风格的休闲装,通常设计新颖、造型简洁,有粗犷的形象,塑造强烈的个性。典雅型休闲装,追求绅士般的悠闲生活情趣,服饰轻松、高雅,富有情趣。

2.服装的作用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

(1)服装,过去、现在,将来仍将是心灵与外界对话的形式。 服装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塑造、润色和装饰着人类的生活。为了取暖和遮羞,人类的祖先开始用衣服来遮盖身体,但也就在那时,装饰作用也同时成了服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群体里,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外界的压力都影响着人们对装饰方式的选择。今天,虽然人们穿戴衣物的基本原因还是为了取暖、消暑和遮羞,但更重要的原因已经是为了更好地装扮自己。因为人类是社会群体,服装也具有一种社会化特征。

(2)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仅是思想开放了,更注重个性化,时代概念在整体服装上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有的名词。本系列服装给人一种个性、干练、时尚、简约、舒适的感觉。在反应国际流行趋势的同时,又蕴含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像是那些年我们或稚嫩、或叛逆、或青涩、或成熟的青春时代,需要人们慢慢的去品味。

3.服装的功能

综合来说,服装有保健和装饰、工业用途三方面作用:

(1)保健: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纱线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

(2)装饰:表现在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坯布组织、形态保持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

(3)工业用途:防静电服装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服装脱离了原本复杂的形式,变得越来越简约。无论是廓形上,还是设计上,都十分的大气,使男性变得更加阳刚,女性更加柔美。配上纹样的设计,来表现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时尚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别有一番滋味。

1.此设计是按照社会或自然事物的剪影来创意,廓形比较夸张,结构分割的也十分的巧妙,表达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概念。

2.运用面料再造,做出镂空的花样,露出的面料颜色与外部面料颜色相撞,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3.注重饰品的搭配与服装的整体风格相符合,细节设计与整体廓形相匹配,做到和谐统一,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重点与难点

要做出简约的服装,一定就不能就简单而做,否侧会显得十分笨重。在整个过程中,服装的廓形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面料的选择也就非常的重要,一旦选错面料,就会影响整个服装挺括的效果。在结构分割上要做的巧,做出的服装不仅要有创意时尚的感觉,而且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要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调。

通过对面料的二次再造手法,来表现镂空,在技术上就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还要在颜色上做出对比,撞色等,处理不好,便会变得非常的庸俗,所以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各种搭配,来表现这种设计的想法,使服装更加的协调与完美。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

2.市场调研法: 通过实地市场调研,寻找灵感来源,进而确定本次设计方向。

3.归纳总结法: 根据之前的资料和市场调查,总结归纳,得出设计方案。

4.对比法: 运用对比手法来强调突出本次设计的创新与新颖之处,突出设计亮点。

5.借鉴法:从采集来的资料中,借鉴与我本设计相关的设计点,进行创意设计。

(二)研究路线

1. 根据市场调研信息与最新流行趋势,提取相关流行元素与设计相结合,确定设计主题。

2. 依据设计主题,绘制设计草图,对服装进行初步创意设计。

3.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绘制平面款式图、1:100样板及设计效果图。

4. 结合当今流行趋势、设计风格选择所需的色彩与面料,运用多种工艺手法进行面料再造设计,使其与服装造型紧密融合,打造出最具特色的创意服装。

5. 最后完成成衣制作,对服装整体进行协调,使服饰的搭配更加新颖、完整,成衣效果更加理想。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条件

在书籍、电脑上查找与我设计相关资料,学校提供人台、平缝机、裁剪案台、熨斗等一些机械设备和一个宽敞的做作场地,在商场可实地购买一些与我设计所需的一些配饰品等。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制作中服装的廓形有些难于表达,而再加上镂空的设计,在有些特殊的部位的立体效果和结构设计往往很难表现效果图之上的感觉,就会使得整个服装显得熟气而呆板。再加上要运用撞色的手法来体现青春的潇洒与不羁,又增加了整个设计的难度,处理不当色彩的问题,就会让服装的整体变得不和谐,甚至失败。

(三)解决措施

在制作的时候,要注重时尚与文化的结合,细节方面一定要着重处理。颜色的搭配既然是撞色,要掌握颜色面积的合理度,不能随意的分配颜色块面。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立体与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面料之间的配合程度,有的需要对面料进行二次处理来表现所需要的效果。最后,要选择合适的配饰来搭配服装,使整体的效果更加趋向于舒适美观。

五、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及成果的学术或应用价值

(一)预期成果

1. 此次以《那些年》为主题的创意装制作3~5套,根据已确定方案采购面料、辅料,并结合设计主题进行创意装设计;

2. 完成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平面款式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以及设计报告书;

3.依据设计效果图制作成衣造型新颖、结构合理,工艺精细,服饰品搭配

完整,展现强烈的视觉效果、整体感强。

(二)应用价值

服装最初是人类用来取暖和遮盖作用的,在人类不断地进化与演变过程中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服装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在现代服装不再是一种只能穿着的衣服而已,而是作为一种时尚的艺术品,它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底蕴,同样也是存在于的价值标准。

六、进度计划

(一)第一阶段

通过对休闲装的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进行开题答辩。

(二) 第二阶段

1.根据自己的设计定位和市场调研,撰写设计过程与方案。

2.整理流行趋势,撰写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案,并绘制草图、色彩稿、平面款式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等。

3.制作服装设计静态展板并结合服装的款式和风格选择材料并进行整体制作和搭配。

(三) 第三阶段

服装的制作,根据自己所确定的方案采购面料、辅料并进行打板实裁(1:1)并完成服装的整体制作。

(四)第四阶段

试穿、彩排、服装动态展示,设计作品打印装订成册,撰写设计报告,多媒体演示制作。

(五)第五阶段

准备毕业答辩及进行毕业答辩

七、参考资料

[1]《服装美学》 华梅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年8月

[2]《服装手工工艺》 潘凝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3]《服装缝制工艺》 张明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

[4]《服装平面款式图设计》何仁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5]《图案设计》 文峰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年7月

[6]《服装打样与工艺制作》 石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7]《服装制板与放码》 潘凝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

第4篇

扎染工艺“扎染”一词表明了操作过程,即指先“扎结”后“染色”,这是2道最重要的制作工序,简称“扎”和“染”。具体工艺流程为:设计构思选择面料绘制图案扎结浸水染色冲洗拆线漂洗晾干熨烫完成。扎染的扎结方法有基本扎结方法,包括捆扎、缝扎、结扎、包扎、夹扎等,以及综合扎结法、扎绘结合法、扎结注色(助染)法等[2-4]。

2、第1款服装扎染工艺

前片用缝扎和捆扎的方法。在右侧下摆采用缝扎,为达到设计效果,此处缝扎时力度要小。整个前片、后片用捆扎的方法,从面料的任意一角开始,用两手将整块面料随意均匀抓起,用尼龙绳随意捆绑成球形,在染液中恒温煮15min。

3、第2款服装扎染工艺

上身采用捆扎法,力度大一些,这样可使最后出来的花纹白底较多一些。上身的大裙摆下摆部分采用包扎法。在离下摆边缘10cm处,用塑料薄膜将面料包住,保证留白部分为15cm,然后扎紧。最后在染液中恒温煮15min。第3款服装扎染工艺上身及前后裙片均采用捆扎法,将整块面料随意均匀抓起,用尼龙绳随意捆绑成球形,在染液中恒温煮15min。上衣花边部分是将3块条形面料以辫编法编结形成条状,然后用尼龙绳将两端扎紧。裙子腰带部分采用的是缝扎法。最后将扎好的面料在染液中恒温煮15min。

4、缝纫工艺

4.1第1款服装缝纫工艺流程合侧缝(三线包缝机)挽领口、下摆(三线绷缝机)。4.2第2款服装缝纫工艺流程上衣缝纫工艺流程:合侧缝、合肩带(三线包缝机)挽领口、底边(三线绷缝机)上肩带(平缝机)。裤子缝纫工艺流程:合侧缝(三线包缝机)挽腰口、裤口(三线绷缝机)上花边(平缝机)。4.3第3款服装缝纫工艺流程上衣缝纫工艺流程:合侧缝(三线包缝机)挽边(三线绷缝机)上花边(平缝机)。裙子缝纫工艺流程:腰带合侧缝(三线包缝机)合前后片(三线包缝机)上腰带(三线包缝机)包边(三线包缝机)。

5、效果展示

第1款服装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在整个廓形上采用了青花瓷瓶的形式,在面料上采用青花图案,传统扎染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再加上针织面料的柔软弹性特点,更加凸显了女性的柔美曲线,达到一种古典美的效果,如图4所示。第2款服装以瓷盘为灵感来源,通过扎染的晕染效果巧妙地将其造型体现在夸张的后摆中。纯白色的修身喇叭裤,衬托出女性身体的修长美感和高雅的气质。再加上裤口瓷片形式的花边装饰,让整个服装更显时尚、优雅、大气,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其效果如图5所示。第3款服装整体采用白底青花花纹,色彩淡雅清新。上身为斜肩吊带,以荷叶边及白色珍珠做装饰,裙子整体为前短后长,造型新颖,性感、时尚与个性并存,充分展现了女性的魅力,性感中又带有一种飘逸和灵动,如图6所示。

6、结语

第5篇

一、快时尚与慢时尚

(一)快时尚的含义与特点

“快时尚”一词源自20世纪欧洲,快时尚(Fastfashion)是由最早开始的麦时尚(Mc fashion)演变而来的,而麦时尚是指如麦当劳式的快速。将大众平价与奢华多变的时尚结合起来,像麦当劳一样“贩售”时装是快时尚的宗旨[1]。因此快时尚即快速反应的时尚,其最大的特点为产品更新周期短,紧追时尚潮流的同时以平价获得消费者亲睐。在服装品牌中,如ZARA、H&M等快速时尚品牌依靠“一流品牌,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品牌战略,借助游走在世界各地秀场的设计师的力量,借鉴最新颖时尚的大牌设计,以超快频率的更新速度迅速占领中国消费市场,掀起快时尚的热潮。尽管快时尚凭借其时尚且平价的特点受到热烈追捧,但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在设计上,快速时尚品牌往往选择紧跟潮流即抄袭其他时尚品牌的最新设计,而不是进行原创设计。甚至可以说快速时尚品牌没有设计只是“山寨”设计然后替换面料和辅料。另一方面,由于快速时尚品牌靠平价取胜,产品质量并得不到保障。面料多次被查出环保不达标、做工粗糙成为快时尚品牌服装产品共同问题。此类服装虽然具有设计感但缺乏品质。

(二)慢时尚的含义与特点

慢时尚是相对于快时尚而言的,但并不是指完全与快时尚相对立。慢时尚指不追随潮流但不被潮流淹没,不易被时代所抛弃的、可持续的时尚。其特点是经典、持久、跨时间与季节性、注重品质。慢时尚从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更理性的理念,它与快时尚的盲目冲动消费不同,它并不一味地跟风,而是强调持久,风格永恒而有个性,慢出独特品质。相比快时尚,慢时尚更有内涵,也更能体现个人的品位和气质。而现在慢时尚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慢时尚是一种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尚。

二、慢时尚将成为发展潮流

前几年,中国的快经济增长让人们过着“快生活”,消费者卯足了劲追随时尚的步伐。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发生改变。许多人从“快生活”慢了下来,逐步兴起的慢旅行和慢餐就是慢生活的代表。一部分人从速战速决的快餐厅到消磨时光的慢餐馆;从慢食、慢写、慢爱到慢读书、慢设计[2]。日常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新的“慢”诠释。快时尚容易让人进入盲目冲动消费的误区,而慢时尚则让人回归到理性消费时代。笔者认为在冲动“快”消费后理性消费才是最终归属。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物价飞涨,纸币贬值使得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开始考虑产品的使用率,注重产品的品质与舒适耐穿性,开始展露出向慢时尚靠拢的趋势。另外,物质丰富的现代,人们对于时尚认识水平大大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服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看重服装的品质,以及在穿着中给他们带来的品位感。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快时尚让时装变得更频繁的更新换代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与消耗。而快时尚品牌大多采用涤纶面料与人造纤维,将产生更大的能源消耗,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慢时尚则大多采用天然面料,低碳环保,消耗资源较小,顺应环保趋势。从时尚发展规律看,快时尚与慢时尚相互交替,二者都是一个兴起、发展、、衰退的过程[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从最初的手工订制慢时尚到21世纪初期的快时尚迅速发展,再到经济飞速增长与环境的日益恶化致使开始回归本源,慢时尚恰好是强调“本”,符合发展规律。从消费者心理方面看,从盲目追崇时尚,到现在对于时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不断出现的新花样逐渐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开始厌倦快时尚,明显有倾向于沿高品质、经典、独特的慢时尚回归的趋势。综上所述,慢时尚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三、慢时尚理念

在服装中的体现慢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冷静思考与理性消费能力,“慢”需要用心体会,正如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问,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4]。慢时尚理念对于服装界而言,首先表现在环保理念。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健康、绿色生活。更多的人希望有更为经久耐穿的衣服,节约社会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因此环保成为慢时尚理念在服装中的重要体现。而环保理念则体现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与创新、服装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再回收、再利用和服装向人们传递环保消费理念的深刻内涵三个方面。第一,在服装材料的选择与创新上表现在天然纤维、低碳、获得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小的面料运用或者通过高科技手段研制可再生材料进行运用;第二,在服装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再回收、利用表现在简单化服装工业生产过程,减少环节,减少污染排放。最为环保的生产过程是服装公司有直接的面料供应商、可以自行完成产品生产、完全直营的生产到销售环节的能源消耗[5]。第三,在向人们传递环保消费理念体现在通过服装的质量提升,在使用寿命与生产数量上强调最大限度的将资源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延长服装寿命。并且通过产品的实用性与经久耐用性减弱消费者的冲动消费欲望,向人们传递环保消费理念。慢时尚理念在服装中还体现在私人定制中。慢时尚追求的是高品质与心理的满足,而私人定制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首先,私人定制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独一无二的。其次,私人定制历时较长,经过不断的确认与修改以达到好品质,正是慢时尚的体现。同时,私人定制往往从设计开始,到选用面料,到制作,再到细节的处理,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在“慢”的过程中制造经典的时尚。

四、慢时尚理念下服装设计新趋势

慢时尚理念是人们在快时尚迅速发展后的理性思考。在慢时尚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必然也对服装设计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服装设计开始显现出面料可持续化、情感化与人性化、结构化、原创性与创新性、经典化、手工化与多样化五大新趋。

(一)服装设计面料

可持续化新趋势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面料选择深加工较少的材料,大气污染指数低及采取环保的染色面料,或者采用可以回收、降解的自然材料做服装面料成为一大趋势。选择天然纤维,易于降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选用制造过程中排泄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6]。另一方面,使用持久耐用的面料以延长服装的使用周期。同时,对于裁剪后剩下的边角料进行搜集整理,采用拼接等方法将其制作成系列帽子、手套、手链等配饰。

(二)服装设计情感化

与人性化新趋势服装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设计师的内心世界,也是他们释放喜悦、悲伤等情绪的方式,更是他们向人们传达生活态度的媒介。在慢时尚理念下,服装情感化的设计将成为一大趋势。慢时尚理念下,服装设计师倾向于展现社会责任感,透过服装展现较高的精神文化素质,并以此感染大众,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服装是传递情感的载体,是人的情感再现。慢时尚理念要求服装设计要在舒适耐用的基础上与时尚美学完美融合,从而赐予服装均衡感。情感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增加非物质性因素,改变冲动消费心理,通过设计的情感体验、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引起人们对时尚美学的共鸣。人性化趋势则体现在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个人修养、审美水平有一定差异性,服装设计应充分尊重并考虑个体差异性。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反手与需求。在设计之前进行准确的目标人群定位,然后针对该目标消费群研心理及情感进行共性研究[7]。将他们最需求的精神内核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从而提升设计价值。

(三)服装设计结构化

新趋势慢时尚设计理念下的服装设计更加注重结构化,为消费者带来一衣多穿的乐趣体验。慢时尚理念中延长服装寿命的思想促进了结构化趋势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一款服装具有百搭效果,即根据不同需要能进行不同搭配具有不同的穿着方法。这样在减少衣服数量减少浪费,某种程度上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还激发了消费者的创造力,加强了消费者与服装的交流沟通。具体可表现为服装部件的灵活拆卸性和多功能穿着(如正反两面、上下颠倒等)。服装部位的可拆卸性如可通过按扣、拉链等元素实现连接或拆分被越来越多设计师所使用。例如在长款服装中加拉链,拆卸后可变为短款,满足不同搭配需求。在羽绒服在袖子与衣身处设计拉链,即拆卸后成为一件马甲。而通过双层面料的工艺即可实现正反两面穿。

(四)服装设计原创性与创新性新趋势

慢时尚理念不同于快时尚理念,它要求在产品设计中融入设计师自己的创意元素。当社会真正“慢”下来时,人们对于服装不再是数量与模仿的追求,此时通过设计师长时间的积累与情感的充分酝酿将设计出具有自己生活经历、自己情感体会,更有内涵与深度的服装。服装设计也就将呈现出独特的原创性与创新性。

(五)服装设计的经典化、手工化与风格多样化新趋势

与快时尚设计理念所不同,慢时尚设计理念更加强调服装作品的经典性。因此在慢时尚理念下会呈现出经典化发展趋势。而随着复古风潮的刮起,手工艺得到了重新重视,各种设计中或多或少会添加手工工艺元素,手工化顺应慢时尚的精致、高品质理念也成为发展新趋势。但慢时尚并不意味着单一的风格,它与快时尚一样呈现风格多样化趋势。它融合未来、科技、手工艺多种元素为一体。服装设计既要从本原自然比中寻找灵感、又要从社会人文中寻找故事,还要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用前瞻的目光预测未来的发展战略。因此慢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样性化趋势。

五、结论

第6篇

高中美术课第二单元产品设计中的第三课“你能让我满意吗”,有关于服装设计的一些讲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对服装的发展概况、审美和穿着品味进行一定的简介。在有条件开设高中通用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课的学校,教师可以在美术课的服装简介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更广泛的讲述。同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在高中阶段却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划分在美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中,并形成了美术学科的美术课和通用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课,但两个课程部分内容又彼此交融,处于两个学科的中间地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陷入表现形式的片面性。可以通过“服装设计”这个模块内容,将高中美术与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专业性,弱化学科性。这样即使有学科的分化也不会割舍知识的连贯性,更不会割裂学生的结合体验。将高中新课程美术课与通用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形成学科整合,能够减少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专业知识的渗透力,为学生接触材料、提高设计、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一些专业支持。

2学科整合,知识连贯

高等教育的服装专业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衍生出艺术学设计类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工学纺织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学科。两个学科虽有不同的侧重,但相互交融都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可以说,服装设计就是“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应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大关于服装的审美和品味教育,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避免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的盲目,进入大学后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还可以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如下:首先,大多数的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专业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几乎对服装一无所知,这就使得大学的服装专业必须从基础的服装艺术教育开始,进而再进行服装技术(技能)教育。基础的服装艺术教育势必会挤压一部分技术(技能)教育的课时。由于到大学阶段(18岁后)已经过了培养审美的最佳时期了,这时再进行服装艺术教育可谓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可以提早至高中实际进行初步的服装审美和拼配的熏陶,使学生进大学后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大学的服装教育从形式美的法则开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后,可快速地进入服装技术(技能)教育。将服装的基础知识下沉至高中完成,则大学教育可从一个较高的起点继续进行,节约了基础教育的时间,增加了技术(技能)教育的课时,从而更加从容地提高了职业教育品质。其次,现在我国青年的整体品味和审美不是很高。青年人中“颓废”“邋遢”“不修边幅”“个性(非主流)”的现象常常见于报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其青春期时段,我们的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被重视。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属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着力学生的审美培养,可以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树立高品位的审美。无论学生在大学选择何种专业以及毕业后选择什么工作,高品味的审美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气质和形象,也容易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3注重实践,从做中学

现今无论高中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提倡实践教学,高中美术课或大学服装专业亦不能例外。

3.1高中时期:服装设计的艺术与技术之结合

以同一个主题、高中阶段的学生作品来做分析,总结归纳出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然后策划一组可行的活动方案,最后争取以动态服装秀来展示成果,形成专题化的教学模式:1)灵感源的寻找,帮助学生发现细微之处的美妙,城市排水管道中的闪烁物质都可以让设计师产生设计的灵感;2)款式设计,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服装款式类型,拓展轮廓的造型线;3)笔者设计,体验设计师的感觉,统筹兼顾,提高鉴赏和动手操作能力;4)市场反馈,让学生们形成一个选购团体,得票最多的就是最具有市场性的服饰,其初步设想,可以调整和改变。项目组结合专业特点,将高中新课程美术课与通用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不仅尝试了学科整合的研究,同时将各学科之间的优势突出并形成互补。曾做过“寻找设计灵感源”“服装外轮廓设计”“服装再造设计”区级观摩课、校创优课;在授课中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效果图的绘制、立体纸模的制作、服装再设计(改制设计)、主题的综合设计。例如,在《寻找设计灵感源》这部分内容中,前四节课让学生学会如何寻找灵感源,再结合所给设计元素完成一款服装的设计。这样,做出的服装可能会有些粗糙或不成熟,但是对于以了解和提高审美品味为主要目的的高中美术教育显然是可以接受的,且可以使得学生体验跨学科教学之互补、优势、专业技能等方面之美,降低因学科区分而带来的专业弱化之困。

3.2大学时期:服装设计的艺术与技术之结合

大学的服装专业教学,可以采取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实习)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课堂理论主要进行服装设计的艺术教育和一定的服装工艺制作技术教育,而由于服装专业的特点,课外各种实践(实习)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专业的魅力。因而,大学服装教育应该是课堂讲授艺术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提高技术的模式。一个专业会有若干个不同的就业方向,增加时间会对他们未来的就业选择有一些引导。让大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进行专业实践;使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和设计作品;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设计作品。这样,才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髓和实施方案。

4结语

第7篇

1.发展阶段

最原始的云纹是一种刻在器皿上的很简单的几何图案,但因为时代比较久远,所以专家学者无法断定当时的旋纹是否有“云”的指征意义,但是仅从形态上来看,现代的云纹与远古时期简单几何图案存在一种很明显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楚汉云气纹、先秦卷云纹、商周云雷纹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旋纹。很多人都把多见于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云雷纹作为云纹最早期的形态,其在以后云纹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鼎盛时期

我国云纹运用最广的是汉代,这个时期也是云纹形态最丰富和最生动的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云纹形态,如云气纹、卷云纹、云兽纹等。其中卷云纹在云雷纹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元素进行简化,将原有的结构模式打散,形成了新的云纹形态,然后又在卷云纹的基础上形成了云气纹。云气纹不仅保留了卷云纹中的勾卷形态,还出现了“云尾”,这在纹样构成中起到了加强力量和速度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的气势,使云纹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3.成熟时期

唐朝出现了朵云纹,并且一直流行到了宋代,直到元代,朵云纹才有了新的变化。时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朵云纹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元代对朵云纹进行了小小的创新,加强了构形元素的运用,出现了叠云纹。这种云纹呈面状铺开,一般是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和弯曲流畅的排线云躯构成。这个时期,云纹形态在原有的基础上结构逐渐变得复杂、造型日益丰厚、形象日趋细腻,达到了云纹形态发展的成熟时期。

二、云纹在现代服饰中应用的现状

1.作为设计语言应用范围广泛

我国服装设计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都是围绕中国传统元素展开的。特别是云纹图案,因为云纹图案不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还有着很美好的寓意,所以在中国传统服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随着近几年“中国风”的兴起,云纹图案也被运用在了国内外的礼服设计中,如很多外国演员喜欢在自己的丝绸礼服上加入精美的云纹图案,以增强时尚感。不仅如此,近几年在人们的日常服装中,云纹图案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苗头,如外套、连衣裙、内衣等都大量运用了云纹图案进行点缀,利用云纹图案独特的内涵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内衣中云纹多以印花和蕾丝的形式出现,以体现女性温柔优美的韵味;在连衣裙中运用云纹图案能显示出裙子特有的时尚感。还有很多男士外套在原本休闲的基础上加入了云纹元素,使服装看起来更加精致,使着装者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2.设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因为云纹图案的内容逐渐增多,所以在现代服装中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浮雕刺绣法和印花法。这两种方法运用得最广泛的原因是:刺绣法以针进行勾勒,用绣线将云纹图案表现出来,使得云纹图案更加具有立体感;印花法利用现代的印染技术,使云纹图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除此之外,云纹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还体现在服装的整体格局上。云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布局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平铺布满式、主题式和边缘式。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平铺布满式,这种方式大多以连续纹样或者重复纹样出现,喻示富贵吉祥,而且能给人一种开朗、大方、优雅的感觉。主题式的应用一般会以单纹的样式出现,图案以龙凤为主,大多是一个完整的图案且位于比较明显的位置,如胸前、肩部、腰部或臀部等。边缘式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领口、袖口或者开衩边缘出现一些用于装饰的花纹图案,如如意大镶边旗袍,借以显示出穿着者的温柔、内敛、含蓄与端庄,突出穿着者整体的美感。

三、云纹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发展前景

1.对云纹图案中纹样的造型进行创新

现在的传统纹样运用还是遵循以往以龙凤、牡丹、神兽、人瑞等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随着现代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很多传统纹样不能与现代服装很好地融合,对于云纹图案纹样的应用也仅限于对其表面图案的重复与印制,很难融入现代服装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设计师应该在原有纹样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及流行的文化对云纹纹样进行改造,展现云纹独特的魅力,让其以更加现代时尚、更加独特的艺术形态出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进而展现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2.改变传统用色观念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以传统五色为核心的用色体系,这一点在传统服装中体现得最明显。随着现代服装行业的发展,我国很多服装设计师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用色观念,开始选用黑、白、灰等颜色进行服装设计,所以云纹图案也应该打破固有的用色观念,改变原有的用色模式,多融入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品位的流行色彩,赋予其全新的时代气息,这样能促进传统的云纹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更好地融合。

3.注意与现代工艺技术、材料的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并且给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创作灵感。原有的云纹在服装中多以纺织、刺绣等形式出现,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将新技术、新工艺与云纹图案的应用相结合。另外,在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服装面料、工艺裁剪相结合,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云纹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男士外套中将传统的龙纹图案装饰在轻薄舒适的棉质面料中,给整件衣服带来休闲时尚的感觉;很多高级女装中云纹一般被用在混纺面料中,这种面料最初给人的感觉是材质厚重,但是经过云纹图案的装饰又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第8篇

取决于人的审美及民族特性等方面。不同国家的服饰文化各有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从“西方化”到如今的国外著名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运用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设计中把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与西式服装进行融合,运用后现代的解构的设计手法,将中国的经典纹样、民族色彩、建筑形态、生活器皿等当作一种语言符号,进行解构重组,民间手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新型美,体现民族文化价值。中国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都是手艺人祖传或口述教授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例如许多少数民族服饰已形成系列,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款式变化,适合不同类型的人穿着,所有的图案及工艺制作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这些具有民族特质文化的服装都是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现代服装设计在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时常常会结合民族审美、民族风格、民俗等方面,在服装造型设计及服装图案设计中呈现出来,使其具有现代美,设计中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在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功能比较突出,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承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服装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并使之转化为时尚艺术。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在这个奢华当道、缤纷热闹的世界里独树一帜,西方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这些民族文化运用得极其灵活,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如英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 Hussein•Chalayan就曾在其会上运用中国苗族服装的配色效果,以黑色为主调,再搭配不同比例的对比色、互补色等鲜艳色,从而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二、民族元素在时尚服饰中的运用

我国的民族文化与艺术为服装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如唐三彩、中国水墨画、青花瓷、园林景观、民间手工艺、少数民族服饰品及工艺品都可以激发设计师的灵感。例如“东北虎”打造的就是中国奢侈品牌服装,在设计中常常运用旗袍、唐装、汉服、折扇、书法、刺绣等民族文化元素,每次会都蕴含中国民族文化;“天意•粱子”的作品中,很多都是采用中国传统桑蚕丝面料,借鉴中国书法艺术、刺绣等设计元素体现本民族的形式美和神韵美;“玫瑰坊”郭培的设计常常借鉴中国宫廷服饰造型、青花瓷、吉祥图案、刺绣等民族文化元素,设计师在运用刺绣时强调色彩的配色、过渡、分割与合成等方面;而吉祥图案元素可以较自由地运用解构、移位、变形等方法,再将图案进行设计重组,形成新的独特效果。例如香港服装设计师张天爱曾运用鲜艳的晚清时期龙纹苏绣,在设计过程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任何的象征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服装图案。因此,在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时,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及服饰配件,包括化妆都要形成统一。从现代的审美情趣出发,把民族文化与时尚相融合,对这些设计作品的元素符号进行视觉设计的表达,展示东方式的生活美学。

三、结语

第9篇

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的成立,一方面是由信息、物质等因素构成;另一方面,项目又具有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因素,它们是项目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项目的要素主要由目标、人、程序与信息构成。在项目动态的进程中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共同促进设计的发展。

1.“设计-目标”的相互关系

设计目标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如企业委托的服装纹样设计项目具有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设计目标、目标程度等这些既定的闭合目标。但即使给出明确闭合目标的设计项目,在众多信息中选取核心的可实现的目标,也会因不同项目管理人员或团队成员的个体因素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理解,并且由于不同的设计灵感,使得设计结果呈现不同的状态。同时,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如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热转移印染技术相比以往的滚筒印花技术,为设计师在纹样套色上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使其不必再局限于几套色或十几套色的绘画技法,并能将照片、图片等作为印花纹样。设计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方向的选择、核心信息的把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设计结果的多变性。

2.“设计-人”的相互关系

服装纹样设计的展开,离不开最基本的要素——“人”。可以说,所有的设计项目都是围绕“人”这一要素展开的。企业决策者、设计委托者、设计管理者、设计执行者、生产者、消费者、使用者,都在项目中形成了相链接的节点关系,涉及的信息、时间、需求等要素都从这些节点发散开来,组成项目的设计关系网。服装纹样设计项目是通过人的设计管理,满足个人的喜好、选择与成就感,更好地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成设计目标。

3.“设计-程序”的相互关系

设计项目的设计程序都有其核心程序链,在一般情况下,核心程序链的主流都是稳定的,即市场调研—收集信息—设计定位—创意概念—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但是因为项目及其要素的不同,程序链也会有所变化,而程序的变化对设计项目有着能动的作用。如时下流行几何形图案和黑白灰的配色,项目设计团队就不能按照以往的大花型图案和鲜艳配色进行设计,而是需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收集信息,锁定目标消费群定位,才能进行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而这些程序环环相扣,顺序也是一定的,具有不可逆转性。

4.“设计-信息”的相互关系

设计信息随着项目进程分为四个阶段——信息定位、信息筛选、信息应用与信息归档。其中信息定位主要问题在于设计信息资源定位的确定性与设计结果多可能性的辩证关系;信息筛选的主要问题在于设计信息资源筛选的理性思维与设计师的感性思维的辩证关系;信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集中在设计信息资源应用、共享的秩序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以及信息归档的系列性与设计的系列性的相互关系。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管理者对设计与信息相互关系的可控制程度,只有充分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提炼才能正确获取与应用这些有效信息,为设计服务。

二、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