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舞蹈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5 18:41: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舞蹈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舞蹈教学

第1篇

一、教学模式变革要与时俱进

尽管人们已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整个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但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采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老师仍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根深蒂固,生命力强悍,影响广泛,一方面是它吸纳积淀了各个时代的新鲜元素和教学精华,历史底蕴厚重,内涵丰富,并长期体现在我国各个层级教学体系中的方方面面。现在的很大一部分老师就是当时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体系中的成功者,他们/她们身上已经注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基因,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和强大的变革内驱动力,更改起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和我国的教学评价体系一直比较传统也息息相关,和老师们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习惯密不可分。其二,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强调老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注重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整体传授,这些都对教学计划的有序推进和完成比较有利,对教学的期中期末考试、检查和教学评价有利;当然,最终还是对老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比较有利。传统教学模式并非就是落伍的代名词。多年来,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各种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但奇怪的是,人们一边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一边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统治地位不断发起挑战,并且尝试着要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和变革,要么用其它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但经过了很多年的教学改革,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依然在高校中并广泛使用着,只不过在原有基础上融入了不少新的时代元素,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形式。这些足以证明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在不断充实和变化中逐渐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即使如此,它还是不断遭到质疑。因此,传统舞蹈教学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内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改善,唯此它才能继续传承下去,唯此,它才能与时俱进,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所认可。

二、教学模式变革要以人为本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但它的弱势也显而易见。由于过分追求整体教学效应,导致对学生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参差不一重视不够;对学生个体的性格塑造和自我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关注不足;对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发展和梦想的追求也缺少鼓励;而且教学资源有限。这些不足,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日益凸显。现代舞蹈教学模式有各种版本,但可以说它们基本上都是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升级版,它们继承了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各种长处,摒弃了一些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负面因素和负面效应。现代舞蹈教学模式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的兴趣和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发展;老师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再是整体的灌输和简单的给予,而是注重引导和启发,注重学生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潜能的发现与挖掘。老师在关注整体学生进步的同时,也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现代舞蹈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所接纳,并不断将其优势融入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取长补短,教学效果不错。后现代舞蹈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它是在全球信息一体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舞蹈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原有各种舞蹈教学模式的局限,为学生学习舞蹈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服务体验。这种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以往惯有的舞蹈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先进的网络终端就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即时互联互通的教学资源。既可以在课堂学,在宿舍里学,在家里学,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任何地点学。这种开放式的舞蹈教学模式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了学生的个性成长的各种需求,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也更强了。但这些都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甄别能力和坚守目标的能力。由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目前普及起来不太现实,但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各种舞蹈教学模式的局限和不足。总而言之,老师在舞蹈课堂上最理想的状态是能把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以及后现代教学模式相互有机融合,在有所舍取中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体验。

三、教学模式变革要平稳过度

(一)教学观念要适时更新

由于舞蹈是基于人体本身的各种动作来完成作品和表现作品的,因此,高校舞蹈本科的教学重点首先放在了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上。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制定上,如今各高等师范院校都能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了一整套切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都被摆在了首位。之所以把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绑定在一起,是因为舞蹈教学模式改变、选择与实施,的确有赖于舞蹈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因为再好、再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果舞蹈老师不认可,实施起来效果肯定好不了。

(二)教学模式选择有讲究

自古以来就赋予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准则。教书育人早已成为每个老师的基本职责。但传什么、怎么传;授什么、怎么授;解什么、怎么解,自古以来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并非好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学校在教学模式变革中有统一的要求和实施标准,但由于每个老师的职业态度、个性特征、知识技能水平、教学智慧和具体教学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很可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有些老师可能会选择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老师可能会选择比较前卫的教学模式,这些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取决于老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掌控能力,取决于老师对改变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和实际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变革要锐意创新

第2篇

关键词:传统舞蹈;舞蹈教学;价值取向;情感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19-01

追求舞蹈动作完成的规格和完美性向来是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特点。舞蹈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艺术语言,用以表现舞蹈家的艺术思想,因而动作并非舞蹈的目的而是手段。如果错误地把动作当成了舞蹈的目的,就必然产生形式思维。传统的舞蹈教学在方式、原则的运用上所受到的禁锢,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却普遍存在,渗透于教学。舞蹈教学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让情感成为舞蹈艺术的内涵及价值取向所在,而不是机械的流于形式的动作教学。

这种传统的形式思维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为传统舞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化动作,程式化的动作限制了舞蹈内容的表现。这种根深蒂固的舞蹈教学形式思维形成了单纯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造成了教师的惯性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遏制。传统强迫式教学长期占据舞蹈教学领域,而这样一种长期被沿用的教学方式在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中得到运用,舞蹈教室一味地秉承着“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的信条,严重强迫式教学压抑学生珍贵的个性和艺术创造力。在这种强迫式教学的制约下,学生极易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上舞蹈课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样的强迫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艺术创造能力受到遏制。

舞蹈教学应该以艺术的情感表现为价值追求。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倾注了艺术家的心血和情感,将情感融入艺术的形式里,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的那样:“艺术乃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之创造”。中国古代文论《毛诗序》也早已论述了舞蹈的情感性:“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只有通过肢体的当作传达感情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故而,舞蹈的教学应该以情感的表达为价值取向,而不能一味地套用动作。要培养情感的传达能力,就要挖掘编舞能力。现代舞的教学理念则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符合,它让学舞者也参加到编舞的行列中来,开发学生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这是值得传统舞蹈教学革新所需要的。现代舞的训练内容也是值得传统舞蹈教学借鉴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现代舞基训、现代舞的编舞技法以及现代舞剧目排练。这些内容的借鉴能=提高学生的肢体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新颖的作品,学习到不同类型的作品。因而,舞蹈教学应从时展需要入手,摒除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选择性地结合现代舞对身体语汇的掌握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舞蹈。

为了转变舞蹈教学以情感为价值取向的思维,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重教学方法,如情境熏陶法、罗杰斯法、自学辅导法等等。情境熏陶法最大的优点是能陶冶学生的个性,,把学生个性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则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进行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到所教舞蹈的情感内涵和人文内涵,实现情与理的统一。罗杰斯法则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教师在舞蹈的教学中只是起着促进的作用。自学辅导法是一种提高艺术素养的有效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很有帮助,将有利于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的需要。合作教学法则深刻体现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它尊重学生的个性,这种教学法主导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尊重与合作的关系,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之,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情感为价值追求,不拘泥于既定套路,追求多元文化与多元个性,而教学则是促进他们形成多元个性的手段,人的创造潜能则得到很大的开发,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更有利于培养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舞蹈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冯百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11-13.

[2]蒋河.江南style的后现代美学解读[J].音乐传播,2013(2):108.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许霓.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创新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1).

第3篇

幼高师目前有三年制与五年制的,三年制主要是针对高中考入幼高师的,他们大多没有什么舞蹈基础,但是身体的骨骼又基本发育成熟,他们虽然对舞蹈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缺少身体的协调性与柔韧度;五年制主要是针对初中考入的学生,他们虽然身体的柔韧性好些,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总之,对于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应用是重中之重。根据多位前辈的教学经验,一些传统舞蹈的教学内容是经过教学实践反复验证才最终确立的,它较适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与表演,甚至某个动作对学生身体的哪个部位起到什么作用都能显现出来,所有在幼高师一般选用的是传统舞蹈作品的教学。当然,也可以在传统舞蹈作品的选用上进行发展变化,但是总的原则是要便于幼高师学生的学习与表演,能培养幼高师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自信心及舞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其从零点起步迅速提高与发展,成为学前教育阵地的主力军。

二、幼高师传统舞蹈的教学内容

幼高师的舞蹈教学涉及很多传统舞蹈教学内容,一年级是芭蕾舞组合与藏族舞蹈作品。如北京舞蹈学院院外芭蕾舞考级内容的勾绷脚组合、小踢腿组合,藏族《上学路上》与《库马拉》等;二年级是蒙族传统舞蹈与东北秧歌传统舞蹈作品的学习。如蒙族硬腕组合、马步组合与柔臂组合,东北跳踢步组合、扎彩灯组合与手绢花组合等;三年级是傣族传统舞蹈组合与维族传统舞蹈组合。如傣族手位组合、步伐组合,维族手位、哈密姑娘组合与综合组合等,此外还涉及一些传统儿童舞蹈步伐的学习,如:跑跳步、进退步、娃娃步等,及其他传统儿童舞蹈剧目的学习与掌握。这些传统舞蹈作品虽然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是对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与表现力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幼高师舞蹈教学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三、幼高师进行传统舞蹈组合教学的社会效应

学生学习的一些传统性舞蹈作品,在一些舞蹈大赛、赛课与各种应聘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某一幼高师的学生在今年的省级幼儿园招聘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她的舞蹈专业展示是幼高师舞蹈教学中的傣族舞蹈组合。学生说在她表演完后,评委老师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学生喜悦之余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她的舞蹈教师,其舞蹈教师再次验证了进行传统舞蹈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幼高师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而进行传统舞蹈作品的教学,在对学生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且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效应。

四、传统舞蹈在幼高师舞蹈教学中的发展与创新

第4篇

一、传统舞蹈在大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虽然在教授大学传统舞蹈时,任课教师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综合素质,学生方面也逐渐得到了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激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欠佳的地方存在,其中价值取向不明确就是明显不足之处。不仅会使教学因此在顺利开展上受到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还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未来大学教学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时,需要将这种情况改变,只有采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大学舞蹈教学得到顺利的指导,从而使之进行的更加顺利,并且使之在教学上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情感表达予以重视。舞蹈需要舞者通过肢体动作将情感表现出来,使观众可以激发出共鸣,所以舞蹈属于一门艺术。在进行大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以往教学的重点都是放在完整的呈现出舞蹈动作上,通过完整的舞蹈动作使教学工作的进行更加顺利。但是对于传统舞蹈而言,需要认识到其是一门艺术,并且还需要借助情感表达的手段,使情感与艺术之间的融合得以促进,同时使表演效果也得以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承正确的教学理念,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舞蹈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内涵借助情感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能单单注视学生是否能够将舞蹈动作完整的呈现出来,还需对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使其在舞蹈过程中能够将与舞蹈内涵相统一的情感艺术表达出来。学生在学学舞蹈的过程中,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技巧是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同时也需要对有效的情感表达予以重视,这样学生才能在情感表现能力方面得以增强。学生在舞台表演舞蹈时,需要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内涵表现出来,从而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同时使观众在情感上能够引起共鸣。

(二)教学中突出传统舞蹈的地位与作用。传统舞蹈的内容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拓展,及时现代社会也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传统舞蹈教学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舞蹈艺术修养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和训练时,需要强化学生对舞蹈的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分的理解传统舞蹈所展现的魅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四)重视传统舞蹈的发展传统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时代价值,我国艺术的瑰宝,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促进传统舞蹈的发展。

二、更好的实现传统舞蹈在大学教学价值取向的策略

(一)内容整理强化教学导向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次要的内容进行删节,并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危险动作的出现,防止学生的韧带拉伤、摔倒等情况。突出传统舞蹈教学的价值取向,促使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时,首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时不相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进度不同和达标不一样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能够完成传统舞蹈教学中的各个动作要领,实现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学习能力的。

(三)活动导入,增强实践感悟传统舞蹈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传统舞蹈教学完成后,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场地进行舞蹈实践。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中,为了体现传统舞蹈教学的价值,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实际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舞蹈的精髓。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活动选择,如选取舞蹈大赛,促使学生自主的参加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111-02

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中是对舞蹈知识的丰富,也是增强学生舞蹈知识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高校舞蹈教师应当认识到舞蹈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潜在关系,让传统文化可以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展现,让舞蹈知识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中更好地被学生所吸收。

一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校开设舞蹈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舞蹈专业及相关人才,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要想让舞蹈教学可以发展得更好首先应当注重我国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舞蹈教材或舞蹈剧目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跟舞蹈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舞蹈专业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的舞蹈承载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要想让中国舞蹈走向世界,必须使其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并且要在舞蹈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需要到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探索,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让我国的舞蹈文化可以得到新的发展。高校在舞蹈教学中以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教师在教授舞蹈时不仅需要训练学生身体的表演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舞蹈文化的修养,坚持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学生的思想,从而以舞蹈的方式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容。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 传统文化与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及借鉴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国人过度地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导致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而且教科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涉及也很有限,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播途径上受到局限。我国很多高校在舞蹈教学方面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一些高校教师甚至对传统文化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导致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清晰,认为只有西方国家的文化才是值得学习的,这种错误的看法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认识。

一些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注重对我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对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其实舞蹈文化与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以及教育机构应适当开设与舞蹈相关的其他传统文化的课程,拓展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传统文化教学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并且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有待加强,这些都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举措

1.注重舞蹈教学中的文化熏陶

舞蹈可以让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优美的舞姿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更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舞蹈艺术所独具的魅力。优美的舞姿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能力,让学生对舞蹈有更深的理解。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逐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展开舞蹈学习,让学生的舞姿传递情感、表达思想,拉近舞者与观众的距离,进行更加深入的灵魂交流。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下学生对舞蹈的热情被点燃,很多学生甚至会在舞蹈课堂以外主动去探索舞蹈知识,让舞蹈中的文化内涵被无限放大体现出来。

舞蹈教学工作教授舞蹈技能是基础的步骤,这是增强学生基本功的根本方法,但是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对舞蹈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上,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舞蹈专业人才,让我国的舞蹈文化可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舞蹈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要在传统文化的借鉴和运用中才能更加显著。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教学,例如在舞蹈场景的设置以及舞蹈表演者的服装造型上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管是舞蹈者或是观赏者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舞蹈中得以体现并得到传承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愿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给舞蹈带来需要的情境氛围,更能让舞蹈的效果得以体现。

2.树立传统文化中综合艺术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就有综合艺术教育这一理念,教师在进行综合艺术教育时需要将舞蹈、音乐以及诗歌等进行融合性的教学,只有全方面发展的多才多艺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从古至今优秀的人才都是多方面的佼佼者。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对综合艺术教育的要求并未减少,除了舞蹈专业知识外,对音乐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艺术要求逐渐增加。让学生的艺术细胞得到培养,做到艺术的全面性拓展,这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所欠缺的,也是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教学,就舞蹈教学而言应当将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艺术欣赏等进行区分,从最基础的组成结构上进行创新,在舞蹈作品中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作品,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学生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应当运用舞蹈专业知识来为欣赏者展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3.提高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

高校舞蹈教师是学生学习舞蹈的指引者,不仅要具备舞蹈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在教学中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舞蹈所需的情感彰显能力。舞蹈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舞蹈专业知识,还应当让学生掌握舞蹈的表演技巧,让学生学会深入到舞蹈作品中感受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舞蹈表演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摆脱以往的理论知识讲解与亲身示范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听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在清楚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课后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搜集有关的舞蹈资料,结合学生的性格以及内心情感设计出符合每个学生的舞蹈类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与情感体现能力,而传统文化在舞蹈中充当了舞蹈精髓的扮演者和体现者,通过深入舞蹈内涵展现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四 结束语

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的重点和问题之一,对于高校舞蹈教师而言这是一次教学的提升与考验,高校应当以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为发展的目标,让我国的舞蹈教育工作可以有飞跃性的进展,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与舞蹈专业一起发扬光大,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第6篇

舞段多样、风格统一

韩国舞蹈的教学和中国舞蹈有很大不同,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舞蹈或动作本身带来的,而是通过对韩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审美底蕴的理解积累起来的。通过学习我认为民间舞蹈是一个历史深远的精髓,一个时代不同的文化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当人们跳起这种舞蹈时,它就成为传统舞蹈组成的小部分,舞蹈中不管是从它的姿态还是表情中,都可以看到、感受到它的文化标志,它是一种不太能被人注意到的舞蹈感觉、是一种更深层的文化,学习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学它内在的文化和舞蹈风格。组合是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韩国传统舞蹈五段基本训练组合的训练内容比较多,时一间长,从组合的编排来看,它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又不同于中Js]舞蹈基本训练的教学步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本训练的教学步骤虽然也是由浅入深,却是以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从形态入手,进入对神态的掌握,最后至完美的身毛、合一并达到自如运用动作的日的,使学生以循序渐进的心态,逐步体会到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以及动态的发展。而韩国传统舞蹈的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不是将舞蹈中的动作进行彻底的分解和分析,而是将整体的组合进行段落式的分解,每个段落之间都会有同样的动作进行隔断,又将整个组合精密地串联在一起,就像动作与动作之间时值长短的分配,以及最基本的元素动作的快慢搭配与变化,使整个组合能统一完美地表现出来。

音乐多变、舞风统一

韩国传统舞蹈共有五段基本动作训练构成。第一段分为:古格里长短(主要动作由11种动势构成)、和重毛里长短(主要动作由8种动势构成),第二段分为;古格里长短(主要动作由5种动势构成)、和重毛里长短(主要动作由5种动势构成),第三段分为古格里长短(主要动作由4种动势构成)、和扎紧毛里长短(主要动作由8种动势构成),第四段分为;古格里长短(主要动作由7种动势构成)、和扎紧毛里长短(主要动作由11种动势构成),第五段分为;古-格里长短(主要动作由5种动势构成)、和挥毛里长短(主要动作由一七种动势构成)。尽管鼓点萝的变化多样,但舞蹈的风格则是统一的。韩国舞蹈的风格是将内在的神韵、韵味与外部形态统一地表现出来。韩国舞蹈的风格特点是以圆为美。圆,则分为两种:1.内在宇宙气感的圆;2.动作外部空间的圆。

反复磨练、量变到质变

第7篇

关键词:传统道德;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以和为贵;自强不息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孔子开始历代先贤都十分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因此,在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传统道德理论。中国历史传统道德理论塑造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人文品格和道德思想。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且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独特的道德思想。

一、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儒家倡导尊老爱幼,孟子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道德思想。主张人们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要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几千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认真的践行着。古有“子路孝敬父母”“张良敬老”“孔融让梨”等故事传颂。现在,据报载中国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亿,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发一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但现今社会却仍存在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现象。公交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老人摔倒没人去扶等社会现象。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中国的历史悠久,一向以道德礼仪为重,尊老爱幼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从小到大就受到尊敬老人,爱护晚辈的教育。尊老爱幼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人人要遵守的公众道德,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种美德。为了这一精神,中国大地上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在践行,不仅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儿女悉心照料,也对社会上无子女的老人尽自己的孝道,承担着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周围的人,感动着中国。尊老爱幼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继承和发扬,成为人们奉行的道德准则。

二、诚实守信的道德理念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诚实守信,故有“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的谚语流传。孔子在《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样可以立身处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的“立木为信”。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诚信。诚信理念成为国家、企业、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道德标准。违背诚信理念,你将丧失生存的资格。三鹿奶粉事件给所有的中国人上了深刻的一课。重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更需要诚实守信的理念。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处事原则,立身之本。

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最早出现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载。意思是说:时间永恒地流逝,天体却运行不止,一时一刻都不休息,所以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应该效仿天的这种精神,积极有为,奋力向前,永不停息。在我国原始社会,人类便同大自然做着顽强不懈的斗争,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青奥会,体现了中国青年“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梦想。青奥会是各国各地区年轻的运动员的一个大赛场,也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大课堂。各国各地区年轻运动员在这里顽强拼搏,上演一曲又一曲挑战未来的壮歌,用他们的英姿在天地间书写出一个闪烁着青春光辉的伟大梦想,青年强则国强。在当今时代,中华儿女又谱写了新的篇章,在地震灾害中,在环境治理中,所有的中国人众志成城、自强不息。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以和为贵”的和谐旋律

孔子在《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在《公孙丑下》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在《王霸》篇中说“农夫扑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这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贤很早就认识到“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和亲。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家庭中的家和万事兴。在现在的生活中,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那些孝心少年,在用实际行动展示中华民族的“和谐”旋律。为建设和谐社会显出自己的爱。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半导体物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35-02

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形象、直观、重复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但并不是每门课程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不同学科教学质量影响的利与弊,已经有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半导体物理是微电子、光电子等学科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半导体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互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并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半导体物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公式推导多,同时有很多半导体器件的能级图、结构图和工艺流程图等各种示意图。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不仅要把半导体材料的各种物理特性以及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讲解清楚,还要进行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如果不画图,原理结构内容交代不清楚,而画图则会占用大量时间且不够准确。

利用多媒体,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提前制作课程所需的各种能级图、结构图和工艺流程图,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项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理论内容。另外,由于不用在黑板上画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扩大和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可以重复展示重点内容,便于记忆,为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变化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授课时间。

例如:在讲授MOS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需要从该器件的制作流程开始进行解释,而一个简单器件的工艺就有十几个步骤,示意图要占用多个版面。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后,可以按照结构形成的工艺步骤逐步进行讲解,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掺杂区域和不同的杂质类型,最终把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直观的图像。在进一步讲解MOS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可以直接利用之前形成的MOS结构图做成动画,演示电子和空穴的运动情况,使教学内容更加连贯,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使学生对微观过程印象深刻,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二 传统教学的必要性

在半导体物理的讲授过程中,有大量、烦琐的公式推导,这是半导体物理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多媒体在复杂图形展示、图像演示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公式推导也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则会造成教学进度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独特的优点。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学的节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因此,对于半导体物理这门课程来说,在讲授过程中,抽象、复杂的图像或工艺过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公式推导过程则需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

三 教学案例的构建和研究结果

1.教学案例的构建

考虑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多学科教学中的成功,笔者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如下:

实验对象:同一电子类专业、相邻两届学生,均为大三上学期。其中:A班学生人数为71人,B班学生人数为70人。实验方法:同一老师任教,两个班的总课时均为54课时(其中教学课时48课时,习题课2课时,教学互动和讨论4课时)。

A、B两个班均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辅助。其中在前五章半导体材料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中,A班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为30%,B班为20%;在后面几章半导体器件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中,A班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为40%,B班为30%。总体控制B班多媒体教学课时分配比例低于A班10%左右。

在研究的过程中,A、B两个班教学内容中的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讲解等均采用板书形式,而在原理图、结构图、能级图和电路图等图表讲解上采取PTT演示或动画播放等多媒体辅助手段。不同之处在于,A班的图表直接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讲解,B班的图表讲解先利用传统板书形式将器件的大致的结构形成过程、能级图的变化过程、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等逐一讲解,再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回顾,并形成完成图,以避免板书画图表过程中的不准确等因素。

2.研究结果

第一,A、B两个班学生的课堂表现。由于B班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课时比例比A班低,因此B班的教学进度明显低于A班,在保证每一章节重点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总体略少于A班。但B班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中关于原理、结构、能级图的变化等的掌握程度要好于A班,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

第二,A、B两个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两次期末考试试卷均由同一任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题库中抽取,难易程度相当、题型题量相同、覆盖面广。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画图与分析题和计算题,各占20%、10%、16%、26%和28%。由同一任教老师按照同一评分标准进行评阅,卷面成绩可靠有效,数据分析可靠性强。表1为A班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表,表2为B班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表。

图1 A班成绩分布图

从试卷统计分析表可以看出:(1)A班的平均分为60.5,B班的平均分为64.25,B班高出A班3.75分。(2)低于60分的学生数A班的百分比为31.0%,B班的百分比为21.4%,B班相对A班有大幅度的下降,降幅达9.6%。(3)B班相对A班在其他分数段学生的百分比均有一定比例的上升。

除了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对比分析之外,在阅卷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从试卷的分值构成上,B班学生画图与分析题的得分率明显高于A班。本次研究结果反映出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模式能明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 总结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半导体物理教学工作,实践证明,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半导体物理教学模式在同一专业、纵向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目前各高校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各课程教学课时总数明显减少,而教学内容却有所增加的现状下,多媒体教学的确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增加教学的内容,但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只是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绝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为了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结合教学课程的特点,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郑旭翰、何明珂.高校多媒体教学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25~27

[3]许亮.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2~13

第9篇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新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导致民族舞蹈文化一度陷入边缘化的境地甚至濒临消亡,促使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间舞蹈教学,实现民族舞蹈教学与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结合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传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我国民族舞蹈概述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

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当今信息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舞蹈教学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多媒体加强练习,了解民族舞蹈文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专家技术学者对教学进行指导,引进新型教师,为民间舞蹈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