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5 18:41: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七年级数学科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一年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学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并不简单的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靠传递完成的,真正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方循着共同志价值取向而展开的生动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方向,让学生自己解决。
再次,与学习知识整合,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与学习知识整合,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在活动中巩固,延伸、综合。
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几个学生设计了以“关注老人、走近老人”的活动。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放开学生,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学生的探索活动向课外延伸,开放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角色”转变,教师应像学生一样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三、让学生有个“自由”的空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学习提供探索的必要素材和机会。
1、相信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可开发的,教学时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超越教师,超出教师的预计,出现新颖而又奇特的想法。
2、提供发现的机会
一、从思想、理论的改变着手,探索课程改革的实践之路。
曾记得一位专家讲过“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是在于思想的彻底改变,只有将思想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在实处!”是啊,思想的不到位课程改革的实践则为夸夸其谈、蜻蜓点水,仅在于局面的方位上进行着。因此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
二、确定教研内容,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教研的内容决定着老师们业务水平发展的方向,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本着为教师们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学期初便让老师们共同制定“数学组活动计划”,让大家谈谈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自己所需提高的方向与内容,采用共同协议的办法确定出新学期教研的内容并撰写入教研计划中。真正达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效果,老师们学习的劲儿也就更足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后盾。组内各位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教研活动。
三、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为此我们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特别是看到好的文章每人互相推荐或有新的想法在课间激烈的争论。就在这些吸收新的营养和争论中我们营造了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在此,特别还要提到的是我们教研组不管那位教师开课,全体教研组成员先采用个别备课——集体备课的方式,再深入课堂听课并及时予以建议,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
四、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二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二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二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个人提高方面: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业余时间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
5、认真进行课后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博客。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共发表了30余篇博文2万多字。
6、兴趣班方面坚持每周给学生们讲述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点。经过这些方面的锻炼,自己的flash动画制作方面和photoshop-cs2图像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上课做到不用尖刻的语言辱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师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多媒体教室按照规定的每周使用率20节以上,并且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室进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培训。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两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1》
5、多媒体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合理安排每天的教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室的时间。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2、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普遍不被重视,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偏安一隅,自生自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施全凭执教老师的自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甚至不少的学生来自乡村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是零基础。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中考为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教材为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造。本学期主要学习了打字练习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windows7系统的操作。信息技术课长期得不到重视,绝大部分家长也视电脑为洪水猛兽不让孩子接触,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在学校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也得不到保障。本学期用了一半的时间进行标准指法的打字练习,想要给孩子终生使用电脑打下一个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可由于练习时间没有保障,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的学习,学生大体上明了硬件和软件的作用,以及一些通适行的操作,能对文件及文件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掌握对它们的基本操作。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很多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用来放松的、换换脑筋的,并没有视其为真正的课堂。首先向学生讲清楚信息技术是中考的一个科目,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掌握好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是如虎添翼。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本学期严格课堂管理,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卫生保持都做得不错。学生进入机房不准携带任何零食;课前检查机器和卫生,认真填写上机记录;老师讲课时专心听讲,不准随意说话,对实际操作时无所适从的学生及时提出批评并要求他们站着听课、及时关注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情况,持续关注并跟踪指导;离开机房时,学生统一把凳子放到桌洞下面以保持机房的整洁,对违规者由值日班长通知本人并扣该生的量化管理分。
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信息技术课本并不是每人一本,而课本与我们学生的学情也很不合拍,每周一节课知识点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学期我要求学生每人一个专用的硬皮抄作为信息技术笔记本,不带笔记本不准上机。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临时拿一个打草本来应付,经过
两三个星期的整顿,本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怎么记的问题又来了。小学时,他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对课堂重点内容也不会整理,我对课堂笔记的格式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对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及时提醒,并向学生展示特别优秀的课堂笔记,引导他们从书面、格式到内容都逐步规范。为了让学生重视课堂笔记,在每节新课之前,先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上节课的笔记,然后合上笔记,等待老师提问。
宽严相济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既要板起面孔严格要求,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互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课堂纪律是必须的,适当的惩戒室必要的,但也不能总是虎视眈眈的一副冷面孔,对学生也要适度的奖赏和鼓励,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通过赞赏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和你交流、愿意和你交流、喜欢和你交流,进而体验学到知识的快乐。有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有充满爱意的师生交流,有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会向往你的课堂。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课思路,认真上好每堂课。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常常不能很好的吻合,也是正常情况,但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每堂课下来我都会做及时的调整,并记录在教案上。一个年级12节课下来,边教边改,到最后不能保证每节课都是精品,但起码能做到这节课很流畅,上起来很舒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了山大附中王占钦老师和本校吴志芳老师的课,对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由衷地板赞叹。他们对课程精心设计,既让学生既学到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又把具有本地特色的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实在难能可贵。在他们的启发之下,我也尽量把情感教育试着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的同时,对生他、养他的脚下的这块土地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感情,真正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爱我家乡、奉献定陶”落到实处。
做好教学工作之外,学校办公室主任和电教管理员的工作也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办公室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 ,繁杂而琐碎,加班加点是工作的常态;电教管理员的工作就是救火队员的工作,无论是教室的一体机、老师的计算机,还是学校的网络,哪里出了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尽量减少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每个星期天都要检查、批阅综合组老师的随笔和教案,统计一个星期的考勤情况。
圣人求缺,凡夫求全。圣人离我们太远,我们只求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克服我们的缺点。钱钟书曾说过,“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恕不知,这红屁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对自己的缺点,自己最清楚。
一、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方向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的方向是:以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为样板,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为目标,努力探索出更适合城镇、农村中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实施
1.改进集体备课的方式
七年级数学科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分工合作,在学期开始就在组内商定备课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包括每个成员的主备课范围、辅备人、集体备课主讲人等。每周一至周四,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不一定形成文字材料),并对比周一已经发送到备课组公共电子邮箱的由主备课人已经完成的教案。每周四下午4:00到6:00进行集体交流,原则上周四当天下午形成集体备课教案,从下周一至下周五为个性设计与反思即二次备课的时间。概括说来,我校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1)初备。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周五个课时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先将新课程教学教案落实给不同的主备课人进行初次备课。之后,主备课人需以思考提纲为中心深入吃透教学内容,并总结和整理出其中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重点,确定出教学目标。再就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学内容做深入思考和设计,最后达成交流意见。
(2)集体交流。交流内容包括:主备人针对讨论提纲提出自己的思考观点、理解、设计以及相关依据,其他教师负责补充、完善;由主持人针对这次备课中的问题或上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组织讨论。集体备课的最大的益处在于,促进有价值信息的沟通交流,实现最优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另外,为了创设融洽良好的交流环境,我们摒弃了过去交流时需做记录的要求。各人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
(3)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两小时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
(4)个性设计与反思。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
2.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在管理方面我们做到“四定”“两结合”。“四定”,一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周期(上周五至下周四);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流程;三是确定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四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两结合”一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本备课组在完成备课任务的同时,探索着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并逐步由刚性的制度管理向弹性化的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其次是减轻教师笔头抄教案的负担。二是备课和培训相结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师培的过程。
三、通过集体备课实践所提炼的观点
(1)集体备课前离不开自备。
(2)要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备课组成员必须人尽其能。
(3)备好教师上课用的教案,更有必要备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
(4)在集体备课中精编练习题,抓好教学反馈环节,是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5)头脑风暴应该放在上课之前,教学反思放在课堂之后。
在集体备课后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反馈手段多数是完成课本的习题,但很多学生采取抄袭手段应付教师的检查,使得反馈缺乏真实性。后来我们精编一些配合教学使用的同步练习题,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更好地调整教学进度。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课堂讲授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体现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决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也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无控制地随意渗透。要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找出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概括出思想教育渗透于各课教学的要求,使德育教育成为常规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科学记数法时,我国的人口大约为1223890000,居世界第一位,但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平方公里,仅居世界第三位,可利用这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的人口虽然多但陆地面积并不占优势,要爱护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发出的信息要为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和思想品德要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可用当今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探寻科学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之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和定理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使学生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学生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
例如,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据”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学生家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制成扇形统计图,然后综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的小故事等,相信这样教学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新课标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此结合当前中学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围绕问题创设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注意体现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精神。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就让同学们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然后让同学们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还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利用学生想知道我年龄的好奇心,设计出一道题:我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4倍。如果把我的年龄中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54,问我的年龄是多大?这一设计,问出了学生的兴趣,也问出了学生急于知道我真实年龄的内驱力,学生听说算出这道题就知道我的年龄,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果,学生既知道了老师的年龄,又学会了解数字型的应用题。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围绕作业设置评价学生
新课程则要求作业既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还要有体验和发展功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内容上宜注意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形式上要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作业形式可以有解答题、探究题、想一想、做一做等。开展同学间作业相互纠错。注意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作业批改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勾一叉和打个分数,而要重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既指出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结束了七年级数学上册《正负数》的学习后,我布置学生自定主题,找一找生活中的正负数,并上交作业。学生们作业很多,有的是温度计数,有的是飞行高度,有的是近视情况、长短发、团员和非团员比例、拥有QQ号和上网时间、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课余时间的安排,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
三、围绕全面发展给予鼓励
一、寻找根源
1.在农村地区,不少人总有这么一个观念,学习数学,只要能满足日常买卖使用即可,也就是上街买卖东西算数时候不出现严重错误即可.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没有数学的概念,甚至错误地把学习数学当作应付考试和升学之必须.
2.其他科目占用时间.综观先行课程设计,上级增加了许多科目,原来有些科目也增加了课时.如体育课从原来每周两节增加到现在每周三节;为了应付检查,现在增设了计生课、法制课等这也挤掉了一部分所谓“正科”的课程.
3.在当前学校评价指标死死盯住合格率、优秀率的环境下,出现了优生人人爱,后进生人人痛恨的局面.从学生成为学困生的那一刻起,教师的放任与歧视,使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更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 做乐观教师,与学生愉悦相处
中学生还是半个小孩, 其听课情绪往往与自己喜好兴趣及对教师认同有关,他喜欢某一门功课或认同(喜欢)某一教师甚至崇拜的话,就会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听,反之就不听或者不认真听,继而厌恶甚至放弃.试想,如果教师愁眉苦脸地在讲台上上课,在台下听课的学生又怎么能提起兴趣来听课呢?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开心得起来呢?既然课堂上没有兴趣可言,没有乐趣可言,那么课堂上肯定是死气沉沉,又怎么能让学生接受知识呢?况且,初中学生年纪很轻,生活的阅历本来就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教师的生活态度不积极,不阳光,不能给他们带来学习知识的快乐,就不可能引起学生去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不能说要引起他们对数学的感情之共鸣.我在上课时,曾设计了一个“我对数学说悄悄话”的数学综合性活动.具体要求是:每次在完成作业之后,在自己在作业簿上写下学生的要求和感想.如,对数学知识的看法、领悟、理解、总结、困惑.另外,还可以写一些向科任教师求教的解题方法;向教师提出的教学意见;甚至是学生内心感受.每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我第一要看的便是这些“悄悄话”,我对这些悄悄话都能够做到一一写评语.其实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通信.从中我似乎感觉到,我找到了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独特的途径,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我和学生的心灵越来越融合了.同时,学生也从活动中寻找到了许多快乐,如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虽然学的知识不多,但是我很快乐!”
三、再现情境,唤起生活体验
知识,总免不了枯燥乏味.特别是逻辑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尤其如此,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或原理.可是,当我们将这些理论、原理、演绎、公式等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不仅教师容易操作教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也较容易,容易理解就容易看清体验数学朴质的美.比如,我在教授有理数的加减内容的时候(《七年级数学(上)人教教育出版》),我就曾经“用学生贴切实际生活的做生意的盈亏”来代替课本中“用数轴来表示方法”,这样既减少了画数轴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简单易理解.如,我在教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课时,我曾采用问题情境方法:
1.数数你身上上衣有多少颗扣子.看看各自身上的扣子数,这是实际的数字,就是实际数,是有效的数字.
2.估算一下你的座位距离黑板有多少米?用目测距离的远近,不用度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数值就是约数,就是近似数.
在教学数轴知识时,我又设计了问题:冬天气温零度在数轴的什么位置?零下30℃在什么位置?夏天摄氏37℃在什么位置?请同学们在数轴上画出来.
四、适应不同学生的各自要求,设置多种教学目标
数学抽象,这谁都知道.然而,有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差,怎么升初中之后,数学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有人说,小学阶段考试科目少(三门)内容浅易.这固然是一个方面,但透过现象背后看问题的实质,我想在农村初中,没有多种教学目标是最能伤害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因素,尤其是数学科.从小学升入初中,随着数学知识的加深,就可能有一些同学学习起来感觉到吃力,感到困难.如果在一个班级里,只有一种教学目标,也就是不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水平,都一律要求他们一定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就违背了“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够不到“桃子”的同学,必然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我放弃,成绩自然不断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