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职财会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8 16:58: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职财会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职财会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察学生多年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还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对高职财会专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思路和写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于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本文这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措施。

1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1.1选题过大

根据对本届高职财会学生的调研发现,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选题过大的现象,例如“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选题,这些选题涉及的范围往往很广,甚至类似的选题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存在一定难度,超出学生能力的选题自然会为学生的写作带来负面影响,最后为了应付任务,很多学生为了只能将论文进行简单的罗列拼凑,最终导致论文的质量下降。1.2选题重复除了选题过大,选题重复的现象也很常见,例如,有关企业盈亏管理或者职业道德方面的选题比重较大,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同小异,对于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多学生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接触的知识比较少,很多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而且很多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校学习,很少到社会中进行接触调研,所以学生能够利用的论文资料仅仅局限于第二手资料,这也是毕业设计内容出现雷同的重要原因。

1.3选题的时代性不强

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了解时事的素质和能力,可是很多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存在着选题时代性不强的问题。学生选题的时代性不强的另一层面的重要原因是很多时事的研究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时代性较强的资料可参考的文献很少,所以很多同学为了避免找不到资料,往往倾向于前人研究过的课题。

2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设计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2.1研究思路老套

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义务教育的限制,思维的发散程度有待提高,从我们的实际调研结果来看,很多同学的毕业设计都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的,这种思路虽然不会出现技术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新时期的高职生来说,这样的研究思路未免过于呆板,中规中矩、没有新意的研究方式终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的研究思路对于研究成果来说也并不是很好的现象。

2.2实证研究不够

根据我们对本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案例研究,真正提出研究假设的同学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只是通过自己学习的理论,对现有案例进行叙述和分析。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很多研究假设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财会专业的学生本可以综合运用财务管理、统计学和计算机的知识,对实践中的取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尝试,所以造成了很多毕业设计实证研究不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打动老师。没有实证研究支撑的毕业设计往往会论文口号式的作品。

3新时代影响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3.1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职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独立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知识在接受程式化的训练,而并没有做到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转或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况且,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以考试为主,很多学生无法因此掌握真正的专业知识,加之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开设专门的毕业设计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方面难免有些生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大段抄袭的现象,要么需要指导老师单独指导。

3.2就业压力大,分散了学生精力是造成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之际,往往也是考虑就业的重要时期,以至于很多同学无法较好的处理两者的管理,特别是今年来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层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同学往往大部分的经历花费在求职就业上,忽视了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写作,最后采用消极的态度完成毕业设计,当然这也是是普遍存在于高职学生当中的态度问题。

3.3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除却学生自身的为题,负责指导学生的老师,也存在一定为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有些教师对理论教学十分精通,但是缺少实践的经验,这也是导致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不重要,所以在教学的安排上,并没有将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环节,很多毕业设计将会因此沦为交稿的形式主义,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也没有接受到相应的指导。

4新时期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建议

4.1确定论文选题时要考虑周全

面临新时期的要求,我们在毕业设计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在论文选题方面,很多教师要对此考虑周全。论文的选题一定要和本专业密切结合,充分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论文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实际,在论文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要充分衡量论文选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在进行学生选题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平衡,避免选题过于集中;最后,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和实际相符合,充分体现时代的发展特点,做到与时俱进。

4.2论文的写作应注重规范

研究和实证究的相互结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会计问题。目前存在于学生当中的重要问题是很多毕业设计过于理论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意义不大,所以当少数学生提出结合自己的实习单位的实际来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并悉心指导。学生在实习工作单位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搜集到的第一手数据,往往也是最具实际意义的选题,并且和学生实际从事的工作相关,也在学生的兴趣范围之内,所以学生的完成度会相对高一些,其研究成果也更具实践意义。如果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和其工作或实习的某一部分联系起来,能够明显提高论文质量。

4.3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

首先,高职学校需要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予以充分重视,组织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来辅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全面提升校内教师资源,注重实践性老师的培养,并且加强青年老师的实践锻炼;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引进校外高级专业人员为毕业生提供指导。

4.4加强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一,制定严格的毕业设计内容标准,在程序生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有序进行。在论文规范层面为教师节省出大量时间,将教师的能力和精力充分运用到学生问题解决和学生工作的指导中来,而不是耗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规范学生毕业设计的字体和段落细节问题。第二,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关注,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监督和考核。在学生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其完成进度,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验学成完成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中至关重要。为此,教师需成立答辩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学生情绪紧张,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答辩小组要秉持公正,给学生一个合理的分数。答辩是毕业设计考核环节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客观评价,做到严格的质量把关。

5结束语

第2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人才培养从“应试型”逐渐向“素质型”转变,高职高专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以培养社会职业性人才为主。其中,财会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相对应的,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以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高职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更加直观,主要满足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同人才需求。财会专业比其他专业的社会实践性更强,需要教育对象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理论知识;高职财会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以最快地速度补充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要,而不涉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部分。

根据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渐加大比例,一般院校从原本的15%提升到了30%,个别院校针对财会专业的实践教育比例提高超过40%。从理论上过来说,这有利于强化教育对象对现实中的操作能力,但如果缺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则会造成很大成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二、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1.规范实践教学大纲、促进实践教学执行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场所之一,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教学计划的有序执行,来实现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计划方面,要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实用性和先进性。

展开对教学大纲的实践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依据教学大纲的指导对各门课程进行规范化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分类和实践教学分类,即那些可以类如实践教学体系,那些只需要进行理论教学;其次,按照教育大纲制定课程的性质,包括对课程的执行进度要求,以及课程的分配、考核、评审等内容。在要求方面,按照财会专业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

2.加强校内实训建设、保障实践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别于一般院校,其中较为特殊的建设项目为校内实训场所,即通过仿真的职场建设来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程度,这对人才培养而言十分重要。

例如,高职院校内针对财会专业教育对象的培养,要建设实训中心,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电算化教室、职场实训环境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充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必要部分;实训环境的建设,需要运用各类高新技术设备,包括计算机、远程会议设备等等,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

其中,电算化教室的环境尤为重要。电算化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财会从业人员技巧,也是基础应用能力之一。在电算化教室的配置上,要贴合当前我国财务部门的特点,从工商、银行、税务等多个方面,搭配合理的软件配置,在操作实训中发挥作用。

3.加强学校企业合作、建立稳定实习基地

无论教育环境中搭建多么标准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都会与真实的职业场所有所差别。因此,实习也是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一个良好实践教学机制,一方面,校企合作便于为企业招聘更好的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校外实习场所的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科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校企双方实现共赢。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技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目的与综合类高校区别很大,其人才的出口主要是社会应用型,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要强于学历、理论知识,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要侧重实践性人才。

针对财会专业的师资建设和培养,不能局限于教师学历,更应该注重其工作经历。例如,可以从社会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财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具体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书本上所掌握的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可以要求一些企业财会专家等进行专门的讲座、培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财会专业 小键盘录入 实施措施

计算机的小键盘区是我们平时很容易忽略的部分,即使我们在学习键盘录入的时候,也很少谈及计算机小键盘(数字)的录入。但高效的数字录入能力是出纳和银行储蓄等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而目前我们高职学校的财会类专业学生就业也逐渐向出纳和银行储蓄等岗位倾斜。因此,小键盘录入教学的实施对于高职财会类专业的学生能零距离上岗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键盘录入实施条件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小键盘录入放在录入课中讲授。由于录入课的讲授和考核重点在中英文录入,因此与财会专业小键盘(数字)录入的结合并不紧密,因此高职财会专业应安排独立的课程进行小键盘录入训练。此外,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小键盘录入练习和测试软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邀请学校计算机专业老师和科研人员协助开发,也可以下载网上的小键盘数字录入软件系统。

二、小键盘录入的方法

小键盘区,也称辅助键盘区,位于整个计算机键盘的右侧,由阿拉伯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数字锁定键“NumLock”及回车键“Enter”,共17个键组成。该区所有的键均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代表数字、小数点和运算符号,二是代表某种编辑功能。由“NumLock”数字锁定键来实现两种功能的转换。

要实现快速的小键盘录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坐姿

录入工作往往需要人们较长时间地坐着,如果坐的姿势不正确,很快就会感到疲劳,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尤其是当你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敲击键盘时,坐姿就更为重要了。正确的操作姿势:

(1)面向电脑坐在椅子上时,腰要挺直,千万不可歪腰驼背。两肩放松,身体稍向前倾,与键盘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左右。双脚自然踏地,切勿悬空,大腿自然平直,小腿与大腿之间的角度为近似90°。

(2)椅子高度与电脑键盘、显示器的放置高度要适中,显示器的高度以操作者坐下后,其目光水平线处于显示屏幕的2/3处为佳,打字时眼睛不要离显示器太近。

(3)把键盘放置于桌面上并略微向右摆放,以右手刚好放在小键盘上为宜,手要自然地放松,并且上臂和前臂成垂直的状态。左手放在键盘的左外侧或放在左腿上。在实际工作中,左手是翻录入内容的,因此在小键盘录入过程中左手是绝对不能参与任何操作动作的。

正式录入开始后,练习一会儿会觉得累,这时有的人会不自觉地侧身坐或跷起二郎腿;还有的人会把左手撑在腿上、撑在腰间或撑在桌上等,这些都是很不雅观的动作。

(二)各手指负责的键域

正确使用小键盘,并不是任何一个手指都可以随便按任意一个键的。为了提高键盘的敲击速度,通常将小键盘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一个手指负责,分工明确互不侵犯。

(1)右手的食指,在小键盘分区中主要负责“NumLock”、“7”、“4”、“1”键的击键工作,一般是将食指放于“4”基准键上。

(2)右手的中指,在小键盘分区中主要负责“/”、“8”、“5”、“2”键的击键工作,一般是将中指放于“5”基准键上。

(3)右手的无名指,在小键盘分区中主要负责“*”、“9”、“6”、“3”、“.”键的击键工作,一般是将无名指放于“6”基准键上。

(4)右手的小指,在小键盘分区中主要负责“-”、“+”、“Enter”键的击键工作,一般是将小指放于“Enter”基准键上。

(5)右手的拇指主要负责“0”键的击键工作,一般将拇指放在“0”基准键上。

(三)击键的指法

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分工合理,手指击打键盘时接触的点科学,才能加快输入速度。通常规定右手的拇指放在第一排的“0”键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轻放于第三排的“4”、“5”、“6”、“Enter”基准键上,手指弯曲拱起。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以手指的指端轻轻快速地往下击打键盘,而拇指则是以指端左侧面轻轻快速地往下击打键盘。打字时,用力的部位应该是指关节而不是手腕。手指击键要有弹性,击键后应该立刻反弹,击键动作应快速而果断。录入要有节奏,每字一拍,不论快打、慢打都要合拍,不能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初学者应特别重视指法的正确性,在指法正确和有节奏的前提下,再求速度。

注意,当准备操作小键盘时,手指应轻轻放在相应的基准键上。击打完其他键后,也应立即回复到原指定的基准键上。

(四)击键的姿势

首先,录入时眼睛不要看键盘要看着屏幕,看键入的数字是否正确,要用心去感觉各个键之间的距离,找准手在键盘上移动的幅度。

其次,击键时,手腕要平直,手臂保持静止。录入时必须通过手掌在键盘上的上下移动用手指去击键而不是通过手指的伸屈去按键。

最后,录入中需注意右手的姿势,一个手指在击键时,另外几个手指不要翘起来,特别是不要翘兰花指;大拇指不要伸到手掌外,以防误击到方向键后光标自动向下移动而造成录入错误。

三、小键盘录入的考核标准

参考目前银行系统技能考核等级要求,制定如下考核标准:

第4篇

最近几年,各大职业院校在财会实践教学改进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衔接。

1、有针对性的适用教材普遍存在缺失。一套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高职财会教材在会计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鉴于当前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普遍下移,高职财会教材的选用应围绕“培养以面向中小企业为主的具有较强管理意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初级会计人才”这一基本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不少高职学院以采用优秀教材为名,使用普通本科教材,偏离了高职的教学方向;有些高职学校则以与会计资格考试接轨为名,直接使用注会或会计职称考试系列教材,偏离高职业教育的实际;有的学校虽然使用的是高职教材,但质量不能保证,失去高职教学的特色。教材的不适用直接导致在理论教学中应有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载体缺失,经济业务多以文字描述简单替代,致使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知之甚少,听课时似懂非懂。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学生对以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较为熟悉,尚能正确作出分录,但当面对真实原始凭证却无法读懂经济含义,无法适应岗位工作需求的状况。财会教材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材选取所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弱化的直接原因。

2、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原有的中职办学条件与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存有一定差距。之后又恰逢高等教育迅猛扩招,高职院校上规模、求发展,速度之快,让实践教学建设明显滞后。加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足够资金去更新教学设施,致使会计实训设备老化、陈旧,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据调查,很多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电算化会计实训室,一部分院校甚至连手工财务模拟室都没有,而教学软件建设上更是缺少,学生在学习电算化会计时,仍然停留在教材和笔记上,保证不了人手一机,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影响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会计实训基地严重缺乏,造成学生实训只能在教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这样封闭的训练方式势必造成实训内容与会计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实训效果。

3、专业教师实践经验长期缺乏。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脱离实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院派,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长期从事任务繁重的教学工作,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组织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所谓的“双师”多是靠考证获得,理论知识固然相对丰富,但实践经历仍然欠缺。教师自身实践经历的缺失造成在实践教学中的纸上谈兵和认识局限,是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现行教学方式手段依然落后。当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粉笔、黑板为手段。这种“填鸭式”式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空,缺乏培养专业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而且实践教学中,教师很少将学生带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通常是在课堂上把实习资料以教材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账务处理,由于实习资料缺乏且不系统,这种做法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实训效果难以保证。

5、实践教学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教师考核相对较少。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而且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类型,平时对学生缺少考核的机会,多集中到期中、期末以一纸试卷进行考试,卷面题量难免膨胀,加之学生平时听多练少,考核成绩可想而知。单一的考核形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都汇集在一张试卷上,试卷题量再多也恐难载其重。同时,考核本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和检验,若间隔期过长,就无法起到督促作用,所以考核的效果不理想。

二、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大力开发高职财会专业校本教材。鉴于目前高职适用教材普遍缺乏的状况,高职院校可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高职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突出实务性,妥善处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关系,基本理论要简明扼要,不宜过深过难;业务核算要具体详细,尤其是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要尽可能从实际财会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教学案例,以生动直观的实例在教材中展示。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便可培养识别、审核、处理原始凭证的实践技能。编写教材时还应结合职业岗位群将知识模块化,每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模块之间有机联系。此外,各模块内容的学习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也应予以说明,以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其自学能力。对财会教学分项目或综合实训教材中的实训资料更应贴近实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加大校内外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一是加大校内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硬件建设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非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营造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会计责任感;软件建设要尽量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非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二是拓展校外实训与实习基地,为此要选择一些业务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和部门,作为院校的专业实训基地,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做学生的实训教师,使学生在企业第一线得到实践锻炼,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教学与企业经济活动要紧密结合。一是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要制度化,规定教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系,让教师到一线去挂职锻炼,熟悉财会实务,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和改革发展的趋势,让教师在会计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把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鼓励,建立不同的课时津贴制度;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为教学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请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到校指导教学,培训教师、为学生讲课,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三是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研究会计实践教学,探讨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手段上还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学教学设施,开发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以真正缩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距离。

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一是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应从“教”向“导”转化,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传送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从而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对会计课程各知识模块,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有声有色”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二是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了解企业会计实务、财会部门的设置及人员岗位职责等情况,按照会计传递顺序,观看企业各岗位会计人员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让学生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5、优化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教师业务考核和学生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一是实行以操作技能为重点考核内容的教考分离制,试题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给学生仿真的实务资料,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教考分离可对任课教师形成有效约束,从而提高教学责任心,确保实践教学效果。二是对教师实行以学生、同行、专家组成的“三级”考核制,采用学生教学报表反馈或问卷调查、系部同行评价、专家组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任课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对学生考核打破原有的期中、期末两次考核办法,可分模块考核、项目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校内和校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实践成绩评定小组按统一标准,严格评定成绩。四是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纳入考核,计入师生考核结果。此举旨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巩固,从而掌握应有的实践技能。

第5篇

【关键词】:Excel应用;高职;财会

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依赖财务软件,利用电算化软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既简单又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会计人员一般都会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财务工作,使得掌握“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财会专业学生excel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再加上第一学期是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的适应阶段,而从小开始接触电脑的同学,又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娱乐工具”,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时候更加不在意了,因此Excel这部分内容没有很好掌握。

其次,由于前期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的开设,更让学生认为,反正都有财务软件,我只需要输入相关的数据,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自动生成,更认为excel软件的学习是多余的。再加上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老师反复强调手工做账,更让学生忽略了利用excel处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excel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过程实施的首要环节,必须转化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是工作助手”的观念,更要反复灌输任何财务软件都有局限性,而使用Excel软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excel基础知识,但又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如果重新以新知识点去介绍基础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将一些基础知识贯穿到具体会计工作中,以任务为前提,既让学生更理解基础知识,又能理解具体应用,例如:

l、excel基本操作部分与工资表的建立相结合。例如如何创建工资表中的各项工资项目,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员工编号的快速生成,使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去调整每个工资项目的数据格式,如何美化工资表,打印工资表等等。

2、公式和函数部分的使用与具体工资项目数据的计算相结合。例如,工资项目“基本工资”根据职称不同变化,需要合理使用函数来计算。以这一任务为驱动,去了解函数的基本使用,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该工资项目的具体生成。

3、数据管理与分析部分与会计核算流程相结合。例如,现金日记账的生成,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总分类账的生成可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等等。

综合起来,我认为高职财会专业《excel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讲授顺序应该是:Excel基础知识与工资管理、会计核算流程、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1、工资管理是财会工作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建立原始数据表、编辑公式或使用函数计算、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等,学生在这一任务驱动下,既可以重新梳理Excel基础知识,又能完成具体工作,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2、会计核算流程紧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考虑,正好属于教学中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最佳,再加上财会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又前后关联,是整个会计日常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学生会很主动认真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工资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之所以放到最后,原因是,一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走下来,部分同学可能就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个时候再重新学习新的固定资产管理,一来可以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二来也照顾到教学周期后段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得其不会因为知识点难而放弃学习。

三、《excel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excel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是讲述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因此会计工作中的许多实例都可以拿来进行教学,故该课程采用实例教学法最为合适,实例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代表性和实用性,注重实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要求和所体现的职业素质。例如,在讲授if函数的时候,就列举了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这样一个案例。由于该案例紧紧联系会计知识,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接受,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要完成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需将if函数进行多次嵌套,对学生的理解又是一次大的考验,因此,就又列举出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成绩管理案例,先从成绩管理的“及格”与“不及格”两种结果来讲解if函数的基本格式,然后再逐步提升难度,细化成绩管理中的级别,分成“不及格”、“良好”、“优秀”,来嵌套if函数,让学生理解嵌套过后的函数与基本格式中的函数的区别,一层一层细化下去,到最后,学生自然能理解多层if嵌套的含义,自然也能很顺手将个人所得税的七级标准计算出来。

四、《excel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

该课程属于高职财会专业的专业课,采取的是上机考试的方式,即任课教师根据平时所教内容,给学生出一套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上机试题,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很多考试知识点又属于前后有联系,前面无法完成的,自然会影响后面的结果,所以考试下来,很多同学的成绩不理想。所以,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综合大作业实训的方式分阶段进行考核,分成三大模块:工资管理、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所在分值比例分别为30%,50%和2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带来了积极效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在实训时能按时完成考核内容,并反映确实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Excel软件以其在会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青睐,使得“掌握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探索、总结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每—位高职教师的责任,也是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婕,葛畅,姬昂.Excel在会计和财务工作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财会专业 实践性教学

一、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分析

1、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适用教材普遍缺失。鉴于当前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普遍下移,高职财会教材的选用应围绕“培养以面向中小企业为主的具有较强管理意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初级会计人才”这一基本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不少高职学院以采用优秀教材为名,使用普通本科教材,偏离了高职的教学方向;有些高职学校则以与会计资格考试接轨为名,直接使用注会或会计职称考试系列教材,偏离高职业教育的实际;有的学校虽然使用的是高职教材,但质量不能保证,失去高职教学的特色。教材的不适用直接导致在理论教学中应有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载体缺失,经济业务多以文字描述简单替代。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学生对以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较为熟悉,尚能正确做出分录,但当面对真实原始凭证却无法读懂经济含义。财会教材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材选取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弱化的直接原因。

2、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原有办学条件与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存有一定差距。之后又恰逢高等教育迅猛扩招,高职院校在规模上求发展,而实践教学建设明显滞后。加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设备老化、陈旧,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据调查,很多院校没有专门的电算化会计实训室,一部分院校甚至连手工财务模拟室都没有,在教学软件建设上更是缺少,学生在学习电算化会计时,仍然停留在教材和笔记上,严重影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锻炼以及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会计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学生实训只能在教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这样封闭的训练方式势必造成实训内容与会计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实训效果。

3、专业教师实践经验长期缺乏。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脱离实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多是学院派,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进入教学岗位后,长期从事任务繁重的教学工作,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组织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教师自身实践经历的缺失造成在实践教学中的纸上谈兵和认识局限,是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现行教学方式手段依然落后。当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粉笔、黑板为手段。这种“填鸭式”式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培养专业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把实习资料以教材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账务处理,这种做法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由于实习资料缺乏且不系统,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实训效果难保证。

5、实践教学考核形式较为单一。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课时有限,而且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类型,多集中到期中、期末以一纸试卷进行考试,卷面题量难免膨胀,加之学生平时听多练少,考核成绩可想而知。单一的考核形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都汇集在一张试卷上,试卷题量再多也恐难载其重。同时,考核本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和检验,若间隔期过长,就无法起到督促作用,考核效果也不理想。

二、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建议

1、大力开发高职财会专业校本教材。鉴于目前高职适用教材普遍缺乏的状况,高职院校可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联合开发本校教材。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高职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在编写教材时,应突出实务性,妥善处理理论和实务的关系,基本理论要简明扼要,不宜过深过难;业务核算要具体详细,尤其是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要尽可能从实际财会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以生动直观的教学实例在教材中展示。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便可培养识别、审核、处理原始凭证的实践技能。编写教材时还应结合职业岗位群将知识模块化,每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此外,各模块内容的学习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也应予以说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财会教学分项目或综合实训教材中的实训资料更应贴近实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加大校内外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一是加大校内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硬件建设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非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营造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会计责任感;软件建设要尽量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非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二是拓展校外实训与实习基地,为此要选择一些业务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和部门,作为院校的专业实训基地,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做学生的实训教师,使学生在企业第一线得到实践锻炼,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教学与企业经济活动要紧密结合。一是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要制度化,规定教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系,让教师到一线去挂职锻炼,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和改革发展的趋势,让教师在会计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鼓励,建立不同的课时津贴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请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到校指导教学,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三是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研究会计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手段上还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开发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真正缩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距离。

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一是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应从“教”向“导”转化,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传送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有声有色”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了解企业会计实务、财会部门的设置及人员岗位职责等情况,观看企业各岗位会计人员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让学生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5、优化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教师业务考核和学生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一是实行以操作技能为重点考核内容的教考分离制,试题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给学生仿真的实务资料,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教考分离可对任课教师形成有效约束,从而提高教学责任心,确保实践教学效果。二是对教师实行以学生同行、专家组成的“三级”考核制,采用学生教学报表反馈或问卷调查、系部同行评价、专家组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对学生考核打破原有的期中、期末两次考核办法,可分模块考核、项目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校内和校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四是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计入师生考核结果。此举旨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巩固,从而掌握应有的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会计实践教学要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从基础会计的简单业务中巩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规范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不断复杂的经济业务中,培养学生掌握繁杂会计实务工作的能力;从毕业之前的综合实训中,提高学生对业务进行财务分析、提出管理建议的能力。各高职院校经过自身努力,逐步克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深化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程序和技能,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 陈维彬:高职教育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新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2] 周晓娟: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措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第7篇

【关键词】会计; 综合; 实训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42-02

目前高职财会专业也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选才难”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出现了供需错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高职财会专业会计实训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全面和系统,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和实训技能上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和限制,虽则该问题一直在进行着探讨、改革与更新,但仍然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笔者根据二十多年来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从事生产、商业、软件业和咨询业等财会、审计实际工作的经验,结合在高职院校从事理论、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考虑到社会对财会人员知识需求的范围、重点、深度和广度等综合因素,就高职财会专业会计实训教学的相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目前高职财会专业会计实训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财会专业会计实训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会计实训教学形式重于实质: 多年来,一直在强调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就是要把教学从理论性转化为实践性,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及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实质上真正做到的甚微,主要表现在:

1.1.1师资配备、课时安排和实训方法问题: 由于高职财会专业教师大多都是从事会计理论教学,真正既在企业又在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几乎没有或者说很少,因为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基本上做不到既在企业上班,也能在学校教学的情况,也有离开企业调入学校搞教学的,但久而久之脱离了企业实际,就对企业的相关变化又陌生了,最终还是转化到了理论型,这是其一。其二是有些院校把财会理论教师安排来讲实训课,他们认为有实训课、有教师、有课本和实验室就可以了,不去考虑这些安排是否适合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其三,课时安排很有限,相当一部分院校安排的会计实训不足30课时或更少,相对理论课的课时来讲显然比例偏轻。其四,实训方法是上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初略的讲一下,学生下去做,做的怎样,是否正确,结果、效果如何均不知晓。

1.1.2实训用账表问题: 多年来,大多数院校财会专业会计实训课中用的账表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说实话这本身是个小事情,事实上却变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把买回来的会计凭证、明细账页正常发给学生,接着把订本式的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拆成页后按页再发下去,然后让学生去做账务操作,这种把订本式的账簿拆页发放的做法既不符合国家相关的财会法律制度和企业会计的要求,也违背了会计理论,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学生。

1.2会计实训内容中缺少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会计素质的要求是综合、系统和全面的,而不是单一和片面的。一个成功的应聘不是单纯的只看你的账做的好不好,而是看你的综合素质高不高,例如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心里素质和沟通能力等等。就目前看,单凭眼下各院校所做的那一点会计实训和毕业前几次简单的讲座是远远不够的,它是很难应对目前人才市场和对财会人员要求的。

1.3会计实训内容单一,与企业实际不吻合: 目前高职财会专业虽都增加了会计实训课程,但实训内容与企业会计实际脱节,具体表现如下:

1.3.1实训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单一内容进行的,即以工业企业为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根据原始凭证内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一直到填制会计报表。显然这些内容完成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里主要阶段的演练,但是实际中的企业有各种不同的行业,必然就会涉及到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税种及不同的纳税申报。因此,各院校就应该在原有实训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适合现代企业实际的内容。

1.3.2实训老师多年来一直选用某一本实训教材,备一次课,国家财税政策法规的变化对他来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给学生说说而已,但不对自己的实训教案做出新的调整。 另外经常出现因实训课老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备新课而拒绝接受切合企业实际的实训教材。现在学生就业大多都在私营企业,每个员工基本都是满负荷工作制,所以企业会把类似于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银行、社保的登记、年检、变更和注销等工作全交给财会人员来做,这也给我们的会计实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思考。

2高职财会专业会计训教学的改革

通过对高职财会专业会计实训现状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目前的这个局面,是无法应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及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财会工作也面临着不同程度地竞争与挑战。从企业角度讲,为了减少工作人员,降低劳动力成本,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更加趋于综合型。从会计就业环境和个人方面考虑,整体综合素质越高,就业面就越宽,就业机会就越大,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速度就越快。因此,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会计实训教学就应该背着与时俱进,更新理念的原则,以培养出更多的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性财会人才,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革。

2.1加强实训师资力量,增加实训课时,改进实训方法: 在高职院校里,有的是理论性很强的 “教授和教材”,而缺的是有工作经验的“教练和实战”,我们可以采取从企业请进来(由于会计资料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走出去只能是一般的参观,要学做账几乎没可能)的方法进行,把真正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师请到学校来,给学生做与企业完全同步的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没有时间可以双方协商,把课安排在周末,适当提高一点实训老师的报酬,以实现双赢。

关于增加实训课时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考虑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在业界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见于此,我们在排课时就要注意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以前那种重理论轻实训的思想,把财会专业课程中有些重复或交叉部分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行业比较会计》等这些课程虽各自都有它的侧重点,但在账务处理上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课程均有部分不同程度的重复或交叉,可以采用把排在后面课程与前面课程的重复或交叉部分的课时减少,增加到会计实训里去,这样做既弥补了以前会计实训的不足,增加了实训课时,突出了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也避免了课堂上学生对重复内容没兴趣的弊端。

进行会计实训时所选用的账表必须符合国家财会法规和税法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完全相同,包括订本式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各一本(订本式账是不能拆分的),活页式明细分类账的数量可根据本公司业务的多少确定。会计凭证、凭证皮、凭证袋按需购买。会计报表按最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制作或购买,纳税申报表根据企业的情况按税务机关最新规定制作或购买。

2.2调整和增加企业会计实训教学内容

2.2.1高职财会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内容: 根据企业对财会人员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要求,结合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对以前实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加,改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会计实训内容为全面的、系统的、与企业会计同步的会计综合实训,具体内容见下表:2.2.2改革后的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的优势

第8篇

【关键词】高职;财会;ERP;课程

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基于ERP的信息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ERP系统为平台的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也推动了ERP相关课程在院校内的设置。可是,尽管在高职财会专业领域一般将ERP财会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骨干课程,但各院校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大相径庭,因此笔者以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同,探讨本课程的设计标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动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下文将展示笔者对《ERP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ERP财务管理》课程性质、设计思路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ERP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针对ERP技术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包括ERP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ERP财务模块对各项会计业务的核算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内容。本课程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用ERP财务模块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因此需要在ERP技术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以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提高学生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块解决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技能。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高职教育对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宗旨,结合ERP财务管理信息化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突出工作领域中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建立账套,正确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块解决会计核算业务,提高企事业单位ERP信息化管理的水平(见表1)。

二、《ERP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设计(见表2)

三、《ERP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应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与特点,选用教材时应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将ERP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合为一体,采用项目式教材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不仅注重ERP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学,同样注重学生对ERP软件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应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组织教学活动时,需充分利用ERP教学软件与课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与讲授,让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项目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客观规律,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经济活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

(三)课时建议(见表3)

(四)教学条件

(1)配备机房、ERP软件。

(2)理实一体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制定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学日志、题库、实训项目等资料。

(五)课程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PPT课件;备课笔记;试题库;办公软件;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网站等。

(六)教学评价

运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将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的质量纳入期末总评成绩考核。

(1)课程总评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期末考试命题应以课程的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评分结构(见表4)。

(七)其它说明

(1)授课前应确ERP软件运行正常。

(2)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

四、小结

本课程标准已经过为期多年的实践运行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目式训练的兴趣、如何更好的总评期末成绩等,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晓鸥.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2]王新玲,陈利霞.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含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第9篇

作为面向全体财会专业学生的创业入门教育,创业教育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培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学院的行业办学优势与区域优势,培养具有扎实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创业型专业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创业意向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和创业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创业管理实践能力,进行创业孵化,培养自主创业者。创业型专业人才是针对广大学生的大众化培养目标,自主创业者培养目标是以有创业渠道或强烈创业愿望者为培养主体的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两层次目标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一、形成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会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KAB 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教育内容与体系,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意识、创业心理、认知企业(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创办企业(市场选择、计算所需资金、筹措创业资金、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经营企业(员工管理、营销管理、供应商的选择、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法律与税收(合同订立、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等模块25大元素,并根据创业教育元素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通性和互补性,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3种授课形式(见图1):融入专业课程授课、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一)融入专业课程授课 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是指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业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在传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并不另外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教育元素中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等在经济法课程中体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课程中体现;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在税收相关课程中体现等,所以对于这些创业教育元素不需要另外开设该类创业课程,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对这些创业教育元素进行强化,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将书本知识还原现实生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增强其切身体会,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如在《财务会计》“短期借款核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知识,然后根据实际借款业务处理流程,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扮演借款单位业务经办人、出纳、会计、财务经理、单位负责人以及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应模拟角色具体操作工作步骤。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填写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借款借据、进账单等原始单据、审核盖章、填制记账凭证与登记账簿的过程,不仅加强了财会专业学生借款业务的核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掌握了银行借款的操作流程,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财务管理》的“筹资成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编制一份筹资策划书,根据岗位需要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扮演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财务经理、会计。企业负责人审核企业筹资策划书中的筹资原则、筹资用途等项目;财务经理负责审核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项目;会计人员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筹资方案可行性的评议。通过这些项目化情境模拟操作,使学生对企业经营所考虑的要素有更生动立体的认知。另外,由于学生尚未接触过实际工作,对于具体的工作情境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财务知识时,尽量做到生动易懂,可将某一工作情境做成Flash 动画,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该情境的财务知识。

(二)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 对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未涉及到的创业教育元素,如:模块四中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模块六中的员工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模块七中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等,可以开设“创业机会分析”、“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等选修课程,与前面的专业必修课程相互配合,使学生从知识准备的角度掌握创办企业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通常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等比较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的呈现方式的教学方法。

(三)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对于模块一、模块二,其内容主要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的指导,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以激发起创业激情,教师很难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学生专项实训,所以通过开设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来完成。如可以开设创业成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创业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以与时俱进的创业理念、丰富生动的实际事例,点燃学生心中的“创业火花”;通过剖析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险和艰辛,懂得如何在经营中规避风险。这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直观、快速、深刻的效果;开设 “形势与政策”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重大时事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根据不同政治经济形势识别、把握创业机会;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式,提高挫折承受力,能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等。

二、设置体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效果深化的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力求找到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开展专业调研与市场研究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现场观摩学习,参观企业的采购部门、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由企业相关人员介绍该企业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各个流程产生的原始凭证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参观企业的财务部门,由会计人员介绍本部门的人员分工,每个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翻阅或由企业会计人员展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以及报表,并简单说明这些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和用途。通过让学生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可以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市场调查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市场,了解社会,加强其感性认识,深化其理性认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市场开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其更多地了解现实的经济状况、经济环境,从而激发就业、创业灵感,更理性地设定自己的就业去向及创业目标。

(二)开办创业论坛、扶持创业社团 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学生创业因子对广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职院校可以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论坛,围绕相关专业,进行学术报告、研讨、辩论、创业交流,搭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平台。 扶持学生创业社团,在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学院从组织、制度、观念等方面对社团给予必要的引导,控制其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有意识地把创业教育引入社团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增长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开展调研论证,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书,并进行展示、讲解、模拟实施。创业大赛具体包括学生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的模拟实施、答辩、评委会的点评等阶段,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是专业学生创业实训的一项有效方式。其中,创业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创业大赛不仅能反映出学员对商机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财务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而增长学生的专业、创业知识,提高专业、创业能力。

(四)创建模拟企业 建立校内模拟企业,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教师应以真实的企业为蓝本设置一个模拟企业的综合情境,开设市场开发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设置“总经理”、“部门经理”、“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等角色让学生担任。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开办企业、筹集资金、采购材料、组织生产、成本核算、产品销售、利润分配和申报纳税等业务处理。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 模拟公司的建立,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创建高职大学生创业园,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等资源,挖掘自身服务潜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资金、人才推荐、市场开发、招商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全真两种途径尝试创业,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创业,即由学生申请,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按照企业方式运作,在校内开业,学生毕业前将企业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学校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不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孵化器功能,成为催生高职学生创业成果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摇篮。

此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创业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财会专业大学生创业网,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方式应打破单一的考卷制,注重过程评价,把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对创业学生要淡化科目成绩,突出创业的重要位置,可以设立创业方面的奖项,如创业奖、创业贡献奖等,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针对修满规定创业类课程学分的学生可以颁发一个本校创业结业证书,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类课程的兴趣;四是建立创业跟踪体系,学校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制定、执行具体的培养方案来实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等。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较好的融合,必须做到上述人才培养方案方方面面的融合、协调及保障,将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广生:《我和创业有个约会: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