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志愿服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9 03:44: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志愿服务

第1篇

服务县项目办:___(以下简称乙方)

服务单位:_______(以下简称丙方)

经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审定确认,甲方将在丙方_____(岗位)从事志愿服务,服务期限为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为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规范各方在服务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有关政策规定,以及此前签定的招募协议书的有关约定,按照“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三方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权利

1.在本协议书所确定的岗位开展服务,并享有与丙方正式工作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以及免费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2.服务期间,享受与丙方正式人员同等的休假待遇。

3.服务期间,享有每月_________元的生活补贴(在西藏服务的,每月_________元),同时享有一定的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保险。

4.参加乙方组织的相关交流、慰问、联欢等活动。

5.及时了解全国项目办、相关省(区、市)项目办及乙方的有关西部计划的重要信息。

6.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取得本人服务鉴定等相关证明材料,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和待遇。

第二条 甲方义务

1.认真履行志愿服务职责。

2.按照本协议书和乙方确定的时间到岗服务,并服从乙方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岗位调整。

3.服务期间,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服从管理,尊重民风民俗,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专业守则;遵守西部计划相关管理规定和服务单位的规章制度。

4.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并向丙方、乙方提出申请,不得单方中止协议或擅自离岗;确有特殊需要或原因的,须经乙方同意;因正常休假离开服务地期间,应与丙方、乙方保持联系。

5.服务期满,递交工作总结,参加相关总结、考核工作;离岗时做好相关的工作交接。

第三条 乙方权利

1.按照西部计划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志愿者进行日常管理。

2.对丙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3.在甲方服务期满时对甲方进行考核并提出相应意见。

4.发现甲方隐瞒协议签定前已患重大疾病或提供其它重大虚假信息等情况,并导致其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乙方可单方面解除本协议,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 乙方义务

1.负责落实上级项目办相关工作要求,对甲方进行管理和服务,对丙方进行监督和指导。

2.及时向甲方和丙方传达上级项目办的相关信息和工作要求。

3.做好接送工作,确保甲方及时、顺利到岗开始服务;服务期满后按时结束服务并离岗返家(校)。

4.监督、协调和指导丙方为甲方提供适合的服务岗位、相应的办公条件和免费的住宿条件。

5.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做好甲方的安全保障等工作。

6.协调、督促有关方面做好甲方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的发放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甲方的工作、生活情况,对甲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经常开展交流、慰问、联谊和培训等活动。

7.在甲方发生意外或伤病时协助甲方按照保险条款的有关规定,办理保险理赔手续。

第五条 丙方权利

1.按照西部计划相关管理规定和丙方的规章制度,对甲方进行日常管理。

2.按照有关规定,对甲方进行业务考核与服务鉴定。

3.根据实际表现情况,建议乙方对甲方进行表彰或处分。

第六条 丙方义务

1.作为甲方在服务期间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各级项目办的有关规定,对甲方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2.为甲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免费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确保甲方享有与本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和休假待遇,在甲方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3.因丙方原因使甲方受到伤害的,丙方应按照本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待遇,承担照料、补偿等相应责任。

4.服务期间甲方发生意外或伤病时,妥善安排、及时治疗,并尽力给予帮助,并及时报告乙方。

5.按照有关规定,完成乙方交办的各项任务。

第七条 本协议生效期间,因甲方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害、损失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甲方个人承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条 因一方无故中止协议,致使协议无法履行,受害方有权追究其责任;给其他两方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条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各持一份,并由全国项目办备案一份。甲方服务期满后本协议书自动终止。

第十条 因本协议书约定事项发生争议,争议各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乙方办公场所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甲方(签字):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

丙方(盖章):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

第2篇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信条。近年来,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成员数目不断地增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在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何谓志愿服务?综合各方意见,笔者认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面向社区中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在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的规范这一大前提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成长,但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建设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与模式的创新方面无疑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观察

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绝对主体,其构成与发展又有怎样的特性?与其他志愿服务的人群相比,大学生志愿者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拟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其他各类群体的分别比较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做出观察。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在此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主要针对各类大学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的主体是与大学生年龄相当、但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相应工作的青年人。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更强的组织性。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工作以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指导,在每个学院还设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学院之内还有各个班级小分队等,组织体制较为完善;同时,学生社团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则不然。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更强的时间灵活性。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尚在学习阶段,时间较为灵活,在志愿服务的开展上有较强的时间优势。一般青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较为僵化。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智能化与多样化上较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也有很突出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2.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从群体特征来说,大学生群体与中小学生群体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年龄差距、知识水平与专业化层级上的差距。大学生志愿者最突出的特点即专业化程度上。相比中小学时代的通才教育而言,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专业化与专门化的明显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在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综合而言则非常全面和专业。相比而言,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学习层次等限制,其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相比同样也有时间灵活性上的优势。

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部分NGO志愿服务。NGO即非政府组织。目前我国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NGO在提供社区志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NGO中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存在较大的重合。

诚然,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多样性强,但是这样的特点在NGO中同样存在。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流动性强,因此从长期上志愿者的更新频率较快。这既是优势,更是劣势。如果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传、帮、带”中没能得以较好的处理与协调,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断层的可能性很大。而NGO由于其组织的特性,在人员流动上具有更好的优越性;由于组织的存在是以志愿服务为全部意义,在人员管理与流动上具备更好的持续性与延展性。这保证了志愿服务在延续性上得到保证,而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也就更为可行。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究竟有何必要性?笔者试从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1.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大学生志愿者。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活动,能够使独生子女融入到集体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培养互帮互助、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其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的过程中正是一种奉献社会的学习与践行。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从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涉及到人员的安排、组织的协调、团队的沟通等诸多环节。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与组织,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实现社区与志愿者的双向互动的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社区。首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帮助解决了社区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大学生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方面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本质上也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过程。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就环保、科普等问题在社区中开展宣传与学习活动,在社区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弥补了社区专业服务的空白。大学生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开创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生充分利用了高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水平,对于社区来说是社区建设的重大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

参考文献:

[1]巩丽,张佳.《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

第3篇

关键词: 比较视角 中美大学生 志愿服务

多年来,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各自国家、社会的支持下,在大学生的踊跃参与下,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样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由于历史和现实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相似的地方,更有不一样的特质。总体而言,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有价值观、组织形式、服务领域、评估机制、志愿服务法律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观的比较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增加个人生活体验。在一定意义上讲,志愿服务是一项只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善举,中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认为这既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经历,又是一种向善的心灵之旅,这将成为成长中的深刻记忆,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二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行为,没有什么现实的利益可图,中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责任感,用自己的能力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以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取向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价值观的根本不同点。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发展,美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大都为了自我内在精神需求的满足,不是把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社会的平等友爱作为根本出发点,而是将其看做一种单纯的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尝试。社会主义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与社会的和谐,我国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基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应尽的责任,是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爱洒向社会,把温暖带给人间,是一种真正的无私的高尚行为。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优越性。二是志愿服务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不同。在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受到基督教教义观念的影响极为深远。现在的美国社会,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社会力量对于道德的督导及捍卫道德的决心均无法与宗教相比。美国宗教史学家安德鲁斯曾说:“宗教是慈善之母。”因此许多美国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是为了履行基督徒的责任。在我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主要根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慈悲、互助精神。我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兼济天下、和衷共济,倡导天下一家、贫富共享的大同精神,这些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对我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组织形式的比较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并呈多元发展趋势,特别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政府性质的志愿者组织和社会性质的志愿者组织构成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这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形式的相同点。

当然,由于两国国情迥异,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也有不同的地方。从中国志愿者组织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发现由政府或准政府部门发起并推广的志愿者组织占据了其中主要的部分,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模式是目前中国志愿者组织发展最为繁盛的一种形式。从民间自发产生的志愿者组织虽亦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态势,但与前者相比,其发展仍相对缓慢,且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概括起来,可以说我国志愿者组织形式的现状是“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多元共存”。而美国志愿服务虽然由政府推动,但主要都是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质和民间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比较多,特别是一些财团和企业家所支持或组织创建的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

三、服务领域的比较

中美两国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例如中美两国大学生都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同样把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如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尤其海外志愿服务活动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我国每年都要派遣大批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去往圭亚那、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津巴布韦、泰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美国的许多高校同样每年也会组织派遣大批大学生赴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开展志愿服务。

尽管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无差异,但在历史传统、政治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积淀、、思维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中美两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如,美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侧重关注人权、环保、社会正义等,中国大学生侧重于消除贫困、帮扶特殊人群、减少地域差异等。美国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已经拓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很多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老人日托、保护妇女、社会义举、民权、安置移民难民,社区开发、医疗和卫生、艺术和文化,等等。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服务、帮助孤寡老人、大型赛事活动、公益服务等方面,志愿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便民服务工作层面上,服务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所学知识运用较少,大学生的专业性和技能性没有凸显出来。

四、评估机制的比较

志愿者活动的评估工作主要是指活动过程中及后期的系列反馈。评估主要分为两大类:自评和互评。从对象上看,自评可以分为组织者自我评估和志愿者对于组织的评估。中美两国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评估依据不同

从条文角度观察,国内以不同的队伍规章作为约束,或者没有约束。目前各个高校中的志愿者总队都有一定的文本规章,而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的大学各院系的分队,就很少有整齐的队伍约束了,大家普遍认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公益活动,能参加已经表明志愿者很有爱心了,已经很好了。因此,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明确的评估依据。而在这一方面美国国家则有法律制度规定,明确评估的机构、标准和内容,有章可循。

(二)评估的主体不同

我国现行的对志愿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的管理办法,长于严格登记审核,却疏于事后监督。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和监督工作主要依靠登记注册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媒体来完成。其中,媒体的监督是十分有效的,是公众了解志愿组织经营、活动状况的唯一渠道。但是,媒体由于自身追求新闻效应的特性,更关注某些特定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对志愿组织的日常活动无法长期有效的监督,事实上许多问题正是在日常活动中暴露出来的。在高校,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由共青团组织,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工作一般都由共青团组织负责。而在美国,由于志愿服务已经迈向法制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工作主要是由专门的、专业化的组织来负责。

五、志愿服务法律的比较

从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比较中看出,两国都极为重视志愿服务立法,把志愿服务推向制度化、法制化是两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共同方向。两国都实施了注册登记制度,如1999年,美国修订了全国社区服务法,法定社区志愿服务队是全国从事管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注册组织,未经组织注册人员不得从事相应的志愿服务,我国目前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也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美国的志愿服务历史久远,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并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就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还没有对志愿组织及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提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规定,特别是在志愿者的招募、筛选和培训方面更是没有明确的说明,更不用说是志愿者的人身、医疗保险问题。美国极为重视保护志愿服务行为主体的合法权益,如针对志愿者权益保障的1997年出台的《志愿者保障法案》就明确规定:“任何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实体志愿工作过程中产生有害行为或失职,都无需对产生的危害承担责任。当然,这种有害行为不能是志愿者故意为之的。”我国现行的志愿服务法规中仅有部分省、区、市为其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提供人身保险,例如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规定,根据青年志愿者所从事志愿活动的需要,青年志愿者组织为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险,而如南京等部分地区仅在服务条例中概括地规定要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志愿者权利的保障、权利受损时的救济途径问题并没有细化。美国对志愿服务行为主体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志愿服务法》规定,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而我国各省(区、市)出台的志愿服务条例在对服务行为主体方面的规定各不相同,如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中,第9条将行为主体的年龄限定在16~35岁,而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对于志愿者则无年龄上的限制。

六、资金和福利保障体系的比较

保障主要包括资金和福利两方面。资金起到保障活动开展的作用,而福利则起到保障成员参与性的作用。

(一)资金保障的比较

当前,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由于志愿者工作直接挂靠学校中的团委,进行商业化操作的可能性较小,就使得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影响到队伍的发展。而美国的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总量也相对较大。在美国,政府会从财税政策上给予志愿者组织极大的支持,如拨款,给予特定的免税政策,规定非政府组织从事社区服务所形成的盈利或利润必须用于社区发展的再投入,为大众服务,不得用于个人。同时,一些志愿者组织还依靠会员会费、商业、基金会及个人捐助、社会筹款等途径,保障志愿服务的健康有序展开。

(二)福利保障的比较

对于志愿者个人的福利主要包括津贴和实物等形式。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志愿者的活动大多是无偿的,主要看项目要约方的安排。福利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一般以“车贴、饭补”为主。在这个层面,作为志愿者组织更应当为本组织的成员尽量争取应有的利益。虽然,目前国内的志愿者福利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之相对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志愿者的福利保障则做得比较好,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参与“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服役期为一年,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在18到20岁,10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6000美元的津贴和2000多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

七、美国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借鉴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美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美国做志愿者几乎是每一个美国人必修的一门课程,可以说“美国全民皆为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都非常高。在美国还有一条规定,中学生要想升入好大学,必须在三年内完成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如果要上更好的学校就必须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而成就美国志愿服务如此普及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政府的鼓励,还应该归功于完善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在美国每一年都有一个全国志愿者大会,届时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演艺明星都会到会向志愿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那时志愿者们都觉得自己所做的得到了承认,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从组织机构上看,美国大学生志愿者相对灵活,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志愿者组织,而是同时分属于不同的组织,为不同的组织服务,使得人才得以流通,活动进行得更为顺利,各组织能够更好地发展,每个志愿者的能力也能够全面发挥。当然,这些与他们国家有健全的志愿者组织体系,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志愿者”,并投入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有关。在中国,志愿者组织的宣传确实比较少,组织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学生要当志愿者,或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的团体要招募志愿者,首先想到的是找相关组织。然而,要找到这方面的信息常常要费很大力气。在美国,志愿者组织的信息很容易找到。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慈善机构常在电视上播放节目,募捐和招募志愿者。人们只要按提供的电话号码和他们联系就行了。所以,在组织形式、评估机制,志愿服务法律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做法都应该成为我们借鉴的地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不断推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71-72.

[2]孟凡平,赵佳宾.论美国的志愿服务及借鉴价值[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02):52-54.

[3]侯婷婷.中美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4]熊亮.中美志愿服务立法比较研究及发展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2,(04):270-272.

[5]龙永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9):46-49.

[6]张斐.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刘芹.中国志愿服务行为立法研究——以法律的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 现状 发展建议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1]。自1993年12月推出“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活跃在多条服务战线上。当下,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力量,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现状

近些年来,通过政府、高校、社会、新媒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等品牌活动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广,获得了广泛认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受到了全面、专业的系统培训,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友爱、服务他人、回馈社会,在国内外获得热烈反响。如何将这些成功的案例推广到更多的基层志愿服务,切实强化基层志愿服务效果,首先需要分析基层志愿服务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由高校共青团动员组织,学生以社团等团队形式参与服务活动,由社会机构发动的志愿服务参与量还较少,由下而上的自发活动更少。

从服务领域上看,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广泛覆盖了支教帮扶、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服务等多领域,但是大部分服务活动并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志愿者只是简单地了解而非系统培训后即投入服务活动。

从参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参与志愿服务多为低年级学生,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积极性越来越低,参与量越来越少,同一项志愿服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换新的志愿者。

二、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问题

1.服务形式单一,专业性不够,持续性不强。

目前,高校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清洁、城市交通疏导、孤儿院养老院慰问等方面,不论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如何,被招募后集中参与单一的服务活动。一、二年级的大学生课程安排较为宽松,服务热情较高,因此参与群体较大,但是单一的服务形式加上与专业背景完全脱离的服务内容,让他们无法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探索热情和专业技能获得认可的满足感,因此不会在同一项志愿服务上坚持参与,以致经验无法累积,志愿服务项目很难维持长久,更难做精做专。

2.志愿者管理培训比较薄弱。

大学生志愿者无论是参与团组织还是社会机构发起的服务活动,只是接受简单的培训,培训内容仅仅是在志愿服务理念、人际交往、活动流程和要求等方面,缺乏系统、专业和针对性的培训,甚至临时被招募后,只能在参与过程中自行熟悉和探索。虽然大学生被认为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但是并没有接触社会和实践操作的经验,盲目投入服务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让服务对象满意,只能被安排干一些单一的体力活,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以致一些大学生一开始满腔热情地投入却渐渐地失去主动性,在被动参与中很难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

(二)经费保障问题

1.经费来源单一,支出不够。

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依靠劳动自给自足,本身生活开销仍需依靠家庭,不具备自我筹集经费开展活动的能力,稳定持续的经费来源是开展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由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部分经费保障,其他自发参与的活动需自行解决交通费、伙食费、通讯费等。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有限的经费限制下,往往会选择一些活动形式简单而又在较短时间内凸显成效的服务项目,这类项目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效果后往往不会持续投入,久而久之开始流于形式,不利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常态化与品牌化。

2.经费使用和管理不科学。

高校共青团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部分经费支持,有限的经费多用于解决志愿者交通、餐饮等费用,较少用于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一些与社会机构合作的服务项目会有更多的经费支持,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经费管理办法,经费使用没有合理规划,以至于服务活动往往虎头蛇尾。

(三)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

1.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支持。

尽管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注册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有关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的立法依然有很多空白。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没有明确的法律处理依据,大学生在服务期间创造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捐助没有法律保障,立法执法问题急需解决。

2.评价激励措施不完善。

大学生志愿者牺牲课余时间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这本身就是一项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活动,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代表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没有系统认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发展建议

在分析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组织形式多元,加强社会协同。

高校共青团作为基层志愿服务的重要组织单位,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搭建供求平台,争取资金支持,开发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服务基地,为基层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打好基础。

一是发挥团组织优势,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积极宣传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在“志愿服务西部”等精品项目中积极做好人才输送,培养优秀的团干部,带动志愿者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密切与社会相关组织的联系,挖掘社会需求信息,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实现与社会组织的资源共享。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参与形式多样的民间志愿服务;加强与爱心传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借鉴运作模式,创新服务形式,打造精品项目。三是重视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主体作用,扶持服务型学生社团发展。结合不同专业背景,成立各具特色的服务型社团,如依靠理学院学生成立课外辅导类社团,环境院学生成立环境保护类社团,等等。

志愿者组织作为开展基层志愿服务的主体,首先,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工作开展、宣传总结等工作流程,建立注册志愿者数据库,将志愿者专业背景、时间安排、个人服务兴趣、服务记录等详细录入数据库,并实时更新,以便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内容,强化服务效果。其次,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内容等信息,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及时接受服务对象的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服务,以此达到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信息共享。再次,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模式,发挥志愿服务的最大效能。

(二)多渠道筹措经费,实现项目化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无论是在参与热情还是服务能力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应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支持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资金的来源,高校应多渠道筹措,如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资助、企业赞助、社会募集等方式。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可以尝试网络募捐、微拍等新型方式筹集经费。

在经费使用方面,应严格实行项目化管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学生根据专业特色自主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以项目答辩的方式争取前期筹备资金支持。志愿组织将所获资金进行项目化管理,做好经费预算、过程控制、公开监督、经费结算等,经费合理使用于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组织、建立基地等。鼓励志愿者组织打造精品化服务项目,在各类公益比赛中获得奖励经费支持。高校定期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追加经费支持。让志愿组织自主规划和使用志愿服务经费,不仅能促进志愿组织提高自我造血能力,而且能使参与其中的志愿者提高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

(三)呼吁立法执法保障,完善激励措施。

针对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缺少针对性法律支持的问题,呼吁政府制定保障和规范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明确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社会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捐助政策,等等,保障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

依托评价激励措施,为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评价主体方面,广泛吸引社会相关组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自身、服务对象参与到评价中,全面征集意见,综合把握服务情况。对服务效果的评价要遵循客观原则,既要衡量志愿服务的整体效果,又要注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能力的体现和作用的发挥,实行各阶段跟踪评价。评价办法要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以制度的方式确定。其次,要建立专业评价队伍具体落实评价工作。评价过程要公开公正,接受监督。再者,要点面结合表彰激励。根据评价结果,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表现良好的志愿者给予学分认定、评优评奖优先考虑等激励措施。在面上激励的基础上,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专项表彰,并将优秀项目和个人事迹广泛宣传,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年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基层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0,(2):28-30.

[2]王泓,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状况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全国性大型问卷调查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2,(8):46-50.

[3]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93-97.

[4]王宏,李晓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76-177.

[5]刘素婷,王宏.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6):183-184.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概要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在中央精神的指引和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也大大提高,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已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需要帮助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帮助。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更推动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稳步构建。如今,针对社区、贫困地区、保护地区等开展的活动项目成为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在不断拓展,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张。学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各高校积极指导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高校社团,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和指导部门。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升,政府是志愿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推动其发展;社区则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了最直接和有力的舞台,社会媒体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宣传、联络、沟通作用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外宣传志愿文化的最佳渠道。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我国志愿服务法律规定方面多为地方性法规,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均未制定,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法律依据仍不全面、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立法,导致现有部分志愿者组织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学生志愿者名义滥用、服务活动组织规范、活动组织责任承担等诸多具体问题也缺乏相关的法律解释。对志愿组织的项目引导、税收等有关政策扶持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2、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缺乏

大学生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多为课余时间,时间灵活性太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且持续的时间参与持续性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来源多依靠父母给予,无力承担服务过程中的支出,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更热衷参与兼职活动来保障个人正常的生活支出,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不足。志愿服务主要依靠个人自愿与自律,志愿组织无法对学生实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持续性难以得到制度性的保证。同时由于志愿组织各方面资源的限制,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原因,服务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简单,持续性缺乏。

3、志愿服务专业性较为缺乏

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又未参与过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能力往往较为缺乏,在进行志愿者招募时也无法对学生提出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加上学校各志愿服务组织多为学生自行管理,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对志愿者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导致整个志愿服务团队专业性都比较缺乏,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自然会有所欠缺。无法如法律类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医学类提供专业的医学救助等。

4、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不健全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激励方面有《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等条例,这些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志愿者的权益,但是没有针对学生志愿服务专门性的激励措施。高校没有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参与服务仍然只能依靠课余时间,导致服务持续性不足,同时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能得到学校学分方面的认证,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激励不足。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仍然没有明确的保障,无法充分发挥对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作用。

5、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主要依靠个人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此外也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对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监督,个别志愿服务机构打着公益的幌子进行商业活动,欺骗学生参与服务而自身获得利益,丧失了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由于对服务人员缺乏相关指导,导致部分学生服务意识偏低,服务技能不足,无法切实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未能达到志愿服务应有的效果。对服务过程、以及服务结果缺乏监督和评估,不能切实保证志愿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无法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三、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对策

1、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国家积极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系统。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宣传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积极研究如何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服务。高校应制定志愿组织管理规范,加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制度化形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对高校志愿服务提供物质、经济、法律等保障。

2、多方面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

高校应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的多样化方法,为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应适当给以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包括交通、就餐、就医等保障,调动学生积极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志愿者的监督与管理,通过组织相应的服务培训,提升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使其在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实现自身价值,激发持续参与服务的激情与热情。同时要积极开发与利用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资源,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对服务内容进行不断革新和补充,

注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和效果。

3、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学生志愿组织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积极对学生志愿者开展基础能力的培训,保证学生志愿者参与基础服务的广泛性。同时根据需求进行类别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邀请专业人员对该类学生进行专项培训,深度挖掘该类学生的专项服务能力,有的放矢的提升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平。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比如法律知识宣传方面的项目,要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支教服务要选拔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

4、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措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保障学生参与权益,激励学生更多的利用课余参与服务。学校可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给予精神奖励或者优先评奖评优的机会。鼓励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多加参与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就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给予必要性的保障。

5、加强志愿服务监管与指导

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监督与指导,需从组织、人员、项目等多方面齐抓共建。组织监督方面,分别给予学校、学院、活动举办方分不同程度的监督,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切实服务到有服务需求的人群。加强服务项目监督与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估,不断改进优化服务项目,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03):71-79.

[2]谭秋云.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252-253.

[3]李媛媛.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王善玮,杨洋,赵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3-14.

[5]傅学强,王志.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08-210.

[6]韩雪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D].中央民族大学,2011.

[7]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03):31-32.

[8]周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9]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02):93-97.

[10]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3-10.

[11]曾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08(08):59-64.

第6篇

关键词 中外大学生 志愿服务 引导机制

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志愿者被称为“义工”,义务扶贫救困,是志愿者最早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概念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并以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①自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至今,中国的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他们对于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增加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更是成为了志愿者中的主流队伍。

1 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差异

从近几年来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志愿活动起步早,规模大,参与普遍,已逐步进入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的阶段。而由于国内的志愿服务工作起步晚,从参与的人群来看,主要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群体利用业余时间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种活动方式,具有选择参与随意性,服务领域广泛性和精神文明实践性的特点,是一项包含了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②与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以下差异:

(1)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国外大学在对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既强调志愿者本身对社会的奉献作用,同时也非常重视志愿服务对参与者的教育和锻炼作用。而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考虑的是社会的需要,而忽视了志愿者工作对参与者个人的引导、教育和促进作用。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友谊、成长、快乐和幸福感。这种无形的收获才是志愿精神能够发展壮大的核心原因。

(2)参与层面上的差异。对比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我国的志愿活动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志愿活动已成为国家对公民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而我国的志愿者基本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虽然这几年来志愿者人数整体呈上开趋势,但志愿者注册人员也只有1%。覆盖面不广,影响力不大,而且整个志愿服务还停留在劳动服务上,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项目甚少。

(3)研究程度上的差异。自联合国宣布2001年为“国际志愿者年”以来,很多专家学者都把研究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发展速度也快。但与国外的统一领域研究程度相比,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远不如国外的研究来得成熟,相比之下还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还有待形成。

(4)内容形式上的差异。在国内,因受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还是停留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援助、环境保护宣传等方面的项目,还未达到促进社会发展、调整社会结构和改善社会关系的高度。而国外的社会福利及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志愿者工作的内容已扩展到社会福利活动之外的其他领域,尤其在解决贫困、失业、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显示了特有的价值。③

2 从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

价值观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④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内高校的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受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价值观也愈发显得多元化。透析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象,充分体现了“无偿服务与奉献,获得精神满足与快乐”的志愿服务基本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缺少时代感与新意的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缺少说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当前最贴切时代特征的青年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体现出强烈的主流价值观:一方面他们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强调知识立身,积极地参与竞争;另一方面他们时刻关注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主流,满足个体价值的发挥,同时又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充分体现价值观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2)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从主流看,当代大学生认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于实践的参与需求和扩大社会交际的需求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所以他们往往自发地在校园外寻求更多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广泛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3 借鉴境外做法,发展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别的东西,就是“对社会事业的关心和参与”,而青少年时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当他们进入成年期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加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社区,并积极从事帮助别人和社区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⑤所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从中发挥了社会的教育功能,在社会的实践中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国外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改善了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依据国情,立足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找准志愿服务的最佳切入点,最大范围地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技能优势,为和谐社会的共建做出贡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现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1)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志愿精神培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支持孩子在学校、社区、社会上参加各类志愿服务。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要积极构建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我们要极力将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结合西方的做法,寻求一条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传播的途径,让他们接受并内化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又是高校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服务对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锻炼社交能力以及优良品德的养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意义

1.1 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他们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以构建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立、健全的人格。传统的灌输、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把服务社会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1]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在奉献中肯定自我价值、在社会进步中成材的大好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过程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挫折,从中可以学会应对并解决各种困难的方法,不断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2]

1.3 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志愿服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提高志愿者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志愿组织通常依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分配岗位,使服务质量得到了保证,也利于形成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良性循环。[1]

1.4 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扩展社会资源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扩展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使自身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和其他志愿者的接触和交流,可以逐渐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随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人际关系网络也将不断扩大,从而可以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彼此容易产生信任,同时,志愿者的身份也容易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与帮助,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2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社会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我国,由于志愿者活动开展较晚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组织活动的本能的抵触,使得社会公益活动难以深人人心,难以激发起全民的互助意识。志愿活动开展缺乏相关的立法规范,企业对于志愿者自身的价值也缺少认同,在招聘毕业生过程中,往往把党员、学生干部经历作为能力鉴定的重要指标,而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则得不到重视。[3]同时,青年自身对志愿服务的概念还不是十分明确,没有同慈善事业、学雷锋活动区分开来。高校中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许多学校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团委的专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由于学校、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志愿服务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能到位,无法满足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无法提升志愿者的工作热情,阻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2.2 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制主要是自上而下、逐层领导。即由上级团委组织领导,由各院系的志愿者组织、基层志愿者小组、志愿者协会等构成。[4]在这种组织体制下,志愿组织不具备独立组织管理的职能,不能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志愿活动的开展通常由上级共青团组织首先提出方案,以文件形式传达到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因协调与沟通不畅,对活动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为服务对象与志愿组织联系对接带来不便。

2.3 志愿服务内容单一,过于形式化

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项目相对集中在一些传统的领域,如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文明劝导、社区服务、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而大部分志愿服务科技含量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大学生专业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活动形式较单一,活动内容创新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层次提升。

志愿服务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但是,如今的志愿者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志愿服务本身的意义,让人产生误解和抵触。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完成任务,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不仅不能带给学生做志愿者的快乐,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热情。服务周期短和形式化势必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3 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和思考

3.1 建立激励机制,引起社会重视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必须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营造群众重视、社会支持、踊跃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事业产生高度认同。

要建立和完善长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表彰机制,严格考评认证体系,根据志愿者参与志愿工作时间与成效进行表彰,使志愿者创造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学校要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成才和就业紧密联系,以社会认可的奖励对学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志愿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

3.2 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非营利的社会事业,相关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校团组织,因受财力、物力诸多制约,使得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很难对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起到激励作用。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与社会机构以及其他民间志愿团体合作与交流,寻求社会资源,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的协同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使志愿者的爱心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3.3 创新服务内容,打造品牌活动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志愿服务创新势在必行。在传统项目的开展上,应开拓思路,结合信息技术翻新形式。同时,在服务内容上,积极创新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为志愿服务注入活力,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能较好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项目,高校志愿组织应当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我们能更好的传递志愿精神,引领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壮大志愿者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蕾,赵彦莉,穆娜.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8):20.

[2]张应军,曹腊梅.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怀化学院学报,2009(9).

第8篇

一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所针对的对象不同

志愿服务是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参与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是无偿的付出和奉献。大学生志愿服务通常参与的有支援西部、服务贫困小学、义务支教、照顾孤寡老人、服务社会福利院等等,服务地点除了身边,更多在偏远和贫穷地区。而社会实践的对象不但可以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更多的是非公益事业。如,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具体工作的实习,涉及到广告业、餐饮业、政府机关等各行各业。

(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经济效益具有差异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式,志愿服务完全是义务服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更多的是道德效益和精神效益,不包含经济效益。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人间大爱,体会人间温暖,是社会道德风尚的良好体现,也使大学生们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而社会实践则不排除经济效益。

(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场所差异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场所可以是学校内部,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壮大,校外志愿活动更加繁荣,很多学校的志愿者都开始组织参与校外的社会服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而社会实践的“社会”两字,就已表明了场所是学校以外的社会,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本领,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起到演练和调整的作用。

(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历史渊源不同

在我国,社会实践的理论和实践要远远早于志愿服务,改革开放之前社会实践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8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发表文章提出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而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的产物,志愿服务工作是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是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体现。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增长了知识阅历。此外,志愿服务还具有增进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与使命感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

(一)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它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传递着爱心和推动着文明、进步,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可替代的重要方式。耳濡目染到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这种实践中得来的教育远比课本上要深刻得多,这种社会给与的引导,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这种社会新风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更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各项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5·12”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哈尔滨大冬会等重大事件与活动中都有出色表现,大学生们在真实地参与了那么多重大的志愿服务后,对以后的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对自己会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更深刻的规划,对价值观的构建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到,社会责任感缺乏、公民意识模糊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志愿精神为鲜明旗帜的志愿者行动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也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更好地从学校走向社会,完成向合格公民的转变,就要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抓起。

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感恩教育融入志愿服务,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自己、对他人的帮助与施恩,磨练意志,升华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人的情感。目前,很多高校做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支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支农支教、文化下乡、法律援助、红色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组织进行广泛宣传,尤其对参加“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个人及社会力量参加支教等到艰苦地区做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给以大力表彰和支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志愿服务报告会等形式,回放西部艰苦的条件,以及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看到逆境中顽强成长的孩子和克服困难立志服务的志愿者们,得到心灵的震撼,投身社会,回报社会。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既使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示,又把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在实践中教育大学生学会知恩、实践感恩、懂得报恩,并使之成为一种内化的品质。

(三)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方式,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德育教育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志愿服务有助于校风、学风建设。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得到加强,也使大学生在社会教育中发生道德行为的正向移迁,产生连贯性的长期的道德行为效果,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志愿服务为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的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与学校教育中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达到了紧密的结合,培养了大学生的高尚人格,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和考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和品质的人。

(四)开拓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视野,为社会多做贡献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可替代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最直观而有效的途径。志愿者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志愿服务也是认识社会、感受文化、传播文明的又一种新方式。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贫困山区、走进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支农支教,照顾孤寡老人,服务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参与社会重大活动。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志愿者们起到了展示我国风土人情、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友谊的作用。志愿者们为了能够在世博会期间更好地完成服务的工作,需要学习更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俗和文化知识。在与各国友人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各种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这些都让他们看到了外面不同的世界,零距离接触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感受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领略伟大祖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对于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长阅历,提高素质等都具有积极影响。

不管是收获志愿服务精神带来的感动,亦或是不同生活环境磨练的毅力,都开拓了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不同视角。尤其是支边支教等志愿服务,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能来到大学读书,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熏陶,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这一切与那些无法接受教育的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是多么幸运和珍贵。在感悟人生、感激生活的同时,使大学生锻炼才干,提高认识,立志尽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

[2]韦伟,张春红.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

第9篇

关键词:西部计划;政策分析;实施模式;实施过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自2003年6月实施至今已有10年历史,回顾10年来的“西部计划”政策内容变迁、实施和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于调节国家社会人力资源分配、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计划”背景和意义

2003年是普通高等学校(简称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由于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再加上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6月6日,、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中央财政给予适当支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一)“西部计划”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推进的重要举措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2年2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出台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国家层面的具体规划、政策相继出台。“西部计划”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西部计划是应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措施

2003年是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比2002年猛增67万。再加上受“非典”疫情的影响,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应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19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国务院同意,发出了四部门联合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罕见的、空前的。“西部计划”的实施能暂时缓解我国过快、过热、过强的就业压力,为就业制造一个缓冲地带,同时能借助服务基层、服务西部,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其他人口就业。

(三)西部计划是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1993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1993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从1998年6月至2001年初,相继实施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社区发展计划、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营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特别是1998年全面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定期轮换的接力方式,累计动员了14240名城市青年到224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开展了每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志愿服务,其成功实践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积累了经验。①

二、“西部计划”政策内容

从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至今,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地方和高校也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切实有效的将“西部计划”向执行层面推进。2003年6月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8项支持政策。2004年4月的《关于做好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并新增了6项政策。2009年4月的《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统筹了“西部计划”与其他中央有关部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政策。通过对上述“西部计划”政策的综合分类,中央主要确立了三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物质保障类。包括志愿者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服务期间,享受往返于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与服务地之间每年4次火车硬座票半价优惠。服务期间,户口和档案可保留在毕业高校,免收服务费用;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地的,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服务。

二是鼓励引导类。包括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各高校出台的政策如优惠于此政策则参照高校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公务员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服务单位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有条件的高校可拿出部分奖学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三是政治待遇类。包括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表现优秀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

三、“西部计划”实施模式和过程

(一)“西部计划”的实施模式

“西部计划”实施模式应用组织动员、思想教育、舆论宣传、总结表彰等方式来实现项目(如图1所示)。组织动员主要由各级团组织、高等学校来完成,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共青团发挥了特有的组织优势动员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项目。思想教育主要由各级项目办和服务单位来完成,在志愿者培训中,思想教育是主要的内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解决志愿者的思想困惑也是重要的任务。舆论宣传主要通过共青团宣传系统、传统宣传媒介、新媒介来实现,让社会各界认识、了解、认同“西部计划”项目意义、内容。总结表彰主要是对志愿服务过程进行考核,了解项目办、志愿者工作内容和效果,表彰先进,再通过宣传树立典型,增加项目的吸引力。

图1 西部计划实施模式

(二)“西部计划”的实施过程

每年全国项目办确定志愿主题、分配招募派遣指标给省级项目办。省级项目办确定各市县项目办派遣指标,再由市县确定具体服务单位和志愿者需求人数。同时,省级项目办确定各高校招募指标,再分配给高校项目办,由高校项目办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根据省级项目办的招募公告,报名选择所服务县和服务单位。高校项目办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志愿者名单上交省级项目办。省级项目办对志愿者培训后再分配到具体的服务县和服务单位。服务期间,志愿者的管理与教育由县级项目办和服务单位共同负责。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西部计划实施过程

四、“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执行手段单一

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②“西部计划”政策执行过程中大部分是采取行政手段的方式。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各级项目办通过下发通知来确定服务单位及需求人数。在志愿者分配过程中,县级项目根据各部门、各乡镇申报的岗位及人数结合上级项目办确定的派遣指标统一分配。在志愿者日常管理过程中,依照双重管理模式,县级项目办负责志愿者的身份、材料、思想管理,服务单位负责志愿者日常工作、生活管理。在服务单位与志愿者的关系处理上,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来保障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并未签订服务合同或劳动合同,在志愿者权益保障上缺乏法律效应,志愿者处于劣势地位。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倡导地方财政、各服务单位给予志愿者相应的补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县级项目办并没有得到当地财政的支持,各服务单位给予志愿者的补助也不同,大部分是没有补助,只有待遇较好的县级机关才有200-4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文件还倡导有条件的高校拿出部分奖学金用作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奖励和支持,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有获得母校奖励和支持的寥寥无几。文件还倡导“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志愿者没在服务期间担任过上述职务,只有考上了服务单位的行政编制或合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三)志愿者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些服务单位及领导对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存在一些志愿者有岗位,无工作任务的现象,志愿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符、岗位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志愿者没被安排到乡镇农村、扶贫、教育、工业、卫生等部门,而是被县级部门截留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志愿者对服务单位工作不了解,服务单位对志愿者基本情况也不了解。二是志愿者培训没有到位是造成志愿者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办组织的培训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务典型介绍、志愿服务理念与方法,而较少服务岗位技能、基层青年工作、服务地风土人情等内容。同时,培训一般是集中培训、一次性培训,没有制度化、规范化,不能对培训效果及时反馈,对志愿者实际需要和工作成效的跟踪了解,及时改进。

[注释]

①崔远航.共青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P266.

[参考文献]

[1]崔远航.共青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P266.

[3]薛向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6-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