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测绘中级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6 05:16: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测绘中级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测绘中级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绘本;教学;问题;对策

G613

一、绘本的含义

绘本,“绘本”(Picture Book)一词源自日本,“绘”字凸@手绘、绘画之义。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绘本作为已经独立发展了100多年的一种儿童读本,有着其他任何书籍难以取代的功能。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

二、绘本教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绘本教学的含义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文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年轻的读者察觉和掌握英语文字与其声音的特性。

2.绘本教学的历史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一些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便致力推荐绘本,推广绘本阅读。于是,绘本阅读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我们的小学中展开实践。

3.绘本教学的实施现状

a.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认为只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顺利通过测验就是好的教学方式。但绘本教学的实施彻底改变这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数低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压抑下,更多的思维创造性没有被开发出来。

b.教学形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用学生的理解,不利用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绘本教学以形象的绘画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加上教师穿插的耐心讲解,学生在生动的教学形式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大多是以讲授为主,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关说,统治着课堂的话语权。同时,教师为了课堂管理方便,大多也不会采取其他的体现教学尝试。绘本教学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位中心,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象的绘画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灵活与创造性、知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绘本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1.利用绘本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图文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者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图片,讲述绘本内容,回答绘本的故事内容。

2.教学目标模糊

绘本教学的主要手段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绘本教学更像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上课。

3.教师提问过多。

大部分老师在绘本教学中还是没有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习惯,还是喜欢在课堂中过多的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导致了学生思维形式的禁锢。

4.过分强调教学课件的作用。

部分教师还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片面的理解绘本教学是将图片结合文字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就尽量减少自己的教授时间,将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留给课件,自己成为了课件播放者。

四、绘本教学问题策略

1.正确认识绘本教学

绘本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首选儿童读物,它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认知,更是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审过的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推测。绘本教学应是以儿童的视觉为基础,好的绘本以图画讲述故事。富于趣味性的画面、恰当的色彩运用、合理的节奏展开和细节描述等都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儿童通过绘本阅读获得快乐和情感的满足。

2.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明确授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切记不要将绘本教学当做故事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控制课堂的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但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考方式,要对不正确的思考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在学会观察想像、推理,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凭借语言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对看到的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思考。

4.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第2篇

关键词:房产测绘;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房产市场交易行为的频繁,为了保护交易人的合法权益,房屋及其用地等相关信息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准确,这就是房产测绘的目的所在。房地产交易时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对房产的产权进行确权,房产测绘是以科学的测量手段采集房产要素信息、绘制成房产图,从而形成的专业测绘。

一、房地产测绘的重要性

1、房地产测绘是为房地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技术

(1)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在城市的房地产管理服务当中,房产测绘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在城镇中通过房地产测绘形成房地产的标准平面图,形成准确的坐标系统,这样就能在房地产管理过程中清楚的了解房屋的分布、数量及利用情况。同时通过房产测绘绘制的房地产分幅图,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细化,从而可以表现出每一处房地产的状况,不仅能为管理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同时也更便于管理部门对房产信息的管理。

(2)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开发、交易、经营提供基本信息服务。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房地产测绘的专业数据和资料可以做为房地产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房地产信息。

2、房地产测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房地产测绘的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拆迁改造、综合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依据;同时还可以为保险、税收等部门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3、房地产测绘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建设

房地产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元素,城市房屋规划建设的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房产测绘成果,经过分类、整理、统计之后,可以派生出很多数据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可以为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绿化工程等提供相关信息。

二、房产测绘中存在的问题

1、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由于房产测绘工作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所以在房产测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测绘误差。房产测绘应当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因为测绘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很多测绘单位的工作人员技能水平还不是特别过关,不能很好地完成测绘工作的进行。测绘人员对于图纸的判读失误也有可能导中致房产测绘过程中的误差出现。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开发商通过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式造成的误差。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产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动辄便以数万计。许多开发商都会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房产的实际建筑面积,来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并且许多测绘单位并不能真正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测绘工作,人为的制造一些测绘误差。

2、测绘工具及方法造成的误差

由于房产测绘需要使用一些测绘工具来进行测绘工作,所以一旦这些支持性的工具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测绘数据的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测绘工具从最初的皮尺已经演变成为了测距仪,精度也提高了一个数量等级,已经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但是一旦设备的精准度出现问题,也是有可能造成测绘误差的。

三、如何有效提高房产测绘的质量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测绘提供法律政策的依据

我国当前与测绘相关的法律制度有《测绘法》、《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对房产测绘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这些法律法规对房产测绘的管理体系、资格管理、成果管理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能够有效地规范房地产测绘事务。但是当前仍然缺乏一些地方性的法律规范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首先,这些法律规范要能够为支持房产测绘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且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一定不能违反其上位法的相关规定,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问题,要在避免各个部门权利重叠较差的基础上,保证不会出现法律真空。房产测绘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公示,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些法律法规,并且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对房地产测绘过程的控制

过去由于房地产测绘过程的不公开不透明,造成了在房产测绘中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当前随着测绘过程的越来越公开透明化,房产测绘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进行暗箱操作。但是现在房产测绘已经市场化,在市场化的背景下,价格竞争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测绘数据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房产测绘成果仅仅是进行一个大概的审核即可通过,对房产实际的测量数据并不进行复核,这样就容易出现漏洞。应当加强对房产测绘过程的控制,加强对房产测绘过程的监督,并且对房产测绘数据进行不定的抽样检查,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3、房产测绘成果生成及数据上传

第一、测绘单位在进行测绘成果整理时首先要进行建筑物图形绘制,该步骤必须统一使用CitoRS房产测算软件进行。生成的成果除建筑物的平面图形及三维立体图形之外还包括房屋户型、房屋用途、所有权分类等房屋信息。

第二、建筑物图形完成后导入房屋面积测算成果数据生产系统,在该系统中填写测绘单位信息、委托单位信息、项目基本信息、楼盘信息、规证详细信息、土地证信息等等,还需将所有测绘资料扫描上传,以方便测绘大厅的审核及房屋信息的统一管理。

第三、所有信息填写完成后,由房屋面积测算成果数据生产系统生成PDF格式的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和房屋登记表,以及用于数据上传的汇交数据包,成果上带有唯一性标识条形码。

4、测绘部门自身要加强管理

测绘部门作为测绘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应当充当一个第三方的角色。要充分的认识到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的顺利进行,要树立公正守法的思想态度。测绘部门领导也要加强对部门人员素质的培养工作,提高测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实现消费者利益与开发商利益的均衡。组织部门员工积极的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测绘员工的认识,让测绘人员能够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正确的处理业务问题。

5、建立完善的测绘结果公示制度

在测绘过程当中,要实施全程的公开透明化操作,可以让消费者全程参与跟踪。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对整个测绘过程进行录像等方法,后期为消费者提供复查的依据。一旦经过测绘审核通过的数据,包括房产项目名称、房产开发单位、测绘责任单位、测绘成果以及测绘具体责任人都进行详细的登记,以方便消费者进行查询。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将相关的信息放到互联网上进行公示,这样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网络对测绘结果进行查询。测绘行业也可以成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来建立行业规范,强化资格的管理与认证。积极的引进社会人士的参与,加强对行会的监督,充分体现行业的公开透明性。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推进力度,加快测绘行业的立法进程,通过法律规范实现对测绘行业的规范引导与监督,促进测绘行业的有序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部分房地产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房地产进行人为的炒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建筑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房产测绘工作从公平客观的角度上把房产的真实情况反溃给消费者,从而对房地产业的人为炒作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房产测绘工作在加强重视的同时,还应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谋.基于房产测量实践的房产测绘管理发展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10,(04).

第3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单位 会计工作规范化 电算化 会计核算工作 计算机化 会计领域 现代化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枝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载体的变化。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仅要保存电子会计数据,而且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就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拥有了双重的载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与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等形式在内的电子会计档案。

2、电子会计档案载体性质的特点。电子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视;电子档案易被修改;电子档案的保存受到载体本身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有效期等因素影响。

3、电算化会计档案在工作中的特点。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条件下,在工作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仅指那些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有关的附属资料。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财务人员首先需要设计能被计算机识读的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然后,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处理。这些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既是电算化会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又是保证电算化会计正常运转的查询资料,所以,必须作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殊部分予以保存。

4、电算化会计工作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从事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同时,对个人安全操作使用提出了新的需要。

二、当前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的双重性。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一些企业只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了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电算化会计档案性质延伸的问题。有的企业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可能会发生。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一般单位只注意到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忽视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

三、改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方法

1、完善硬件设施。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作为纸质会计档案的输出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会计软件,强化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如对联网电脑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修改。

2、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作为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备份。二是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三是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查阅会计档案,要严格办理借阅手续。四是建立定期备份制度。

电算化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五是建立电算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第4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模式定位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采用了“准则”加“制度”的模式,即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组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作出的规定,也是事业单位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较大,但内容却不可能过于具体,而会计制度尽管内容比较具体,但却又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为设计框架的,这样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其经济规模、业务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核算的要求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仅以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满足所有事业单位核算的要求。

(二)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

事业单位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停留在自己既得利益上,力争在上年基数上有所增长,实际工作中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趁之机。有些部门、单位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管理。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地方利益,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仅擅立收费项目,而且截留国家专项资金或单位应交财政的收入。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核算的问题

1、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其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制度中对诸如固定资产的计价、增加、转出、报废和毁损以及盘盈盘亏等会计业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这是基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收付实现制”原则而考虑的,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存在着很多硬伤:(1)固定资产价值严重背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2)虚增净资产,以帐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净资产指标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这实际上与净资产的“净”字相悖;(3)成本反映不完整,违反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一方面,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虚增了事业支出;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又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

2、“低值易耗品”科目缺位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2)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如按此规定,那么事业单位大量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办公设施诸如电话机等,也应在固定资产中核算,而这类物品易损坏,更换也比较频繁,核算的工作量较大,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这类物品的价值只能越来越低,故应在“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更为合适。

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

(一)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细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细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制定相应的会计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它既是对基本准则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也是对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在会计改革方面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核算体系的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核算体系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事业单位核算体系需要改革、补充和完善,适时出台相关的具体准则,应是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

(三)深化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后,将建立起一个把所有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财务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发生一些变化。

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是非常必要的。单位预算经上级单位批复后,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执行预算批复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上级单位批复的收支规模,及时调整预算。上级部门在核定预算时,根据当年的财力和整体事业发展需要,从全局考虑、统筹兼顾,单位上报的收支预算不一定如数批复。当批复的总体收支规模与上报预算有差别时,单位应及时调整各项收支预算,以确保经费收支任务能够完成,确保事业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二是对于批准的项目支出,要制定科学的项目进度,并对项目支出费用进行明细分解,保证项目实施进度有计划,经费支出有预算;三是办理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要严格按照预算和项目计划进度执行,并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支出明细预算。对确需调整总体收支预算规模的,应按规定报批。

第5篇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 实施 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概述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性

新准则强调会计信息需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将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到企业经营活动核心的高度,强调企业需要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证财务信息能够可靠、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同时,新会计准则更着眼于未来,要求财务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有前瞻性和指导作用,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新准则对企业具有深远影响,新准则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企业的每个人、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都参与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活动之中。

(二)新准则实施的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研究的热点是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该方面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对其实施“毁誉参半”,主要原因在于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体现,二者互为相反,即盈余管理程度高则会计信息质量低,反之亦然。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范围更宽泛,其还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及稳健性等,而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规范分析,因而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由于利益相关者更关注的是企业价值,如微观主体的投资决策、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及政府监管等都要以此为依据,当计量和披露企业价值的尺度――会计准则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其直接产品――企业价值是否有所变化,无疑为世人瞩目。其实施效果如何,尤其是对企业价值衡量的影响怎样?其可信度大小即信息质量如何?另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对审计人员而言,审计风险无疑空前放大,面对企业可能加大的盈余操控空间,其将如何鉴证众多动机形成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以及鉴证结果怎样等等都不容忽视。[1]

2.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主旨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在国外目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种种制度也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因此,后者同样存在与我国的新准则类似的诸多不足,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使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均无统一意见。

二、新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

财政部在会上称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换言之,除了上市公司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外,对于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差异的地方,其他企业仍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仅限于上市公司,与同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相比较,二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基于不同的核算标准,导致其可比性进一步降低。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1月27日,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等数项会计准则后,上市金融企业2007年1月1日起必须采用新准则。上市金融企业在采用新准则的同时,非上市金融企业仍然可以沿用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样作为指导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二者所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增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2]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量需要,我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培养了数量众多的会计人员,目前全国有1000万会计人员。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对准则和制度理解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的运用效果。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对南方证券的投资,首创股份提取了15%的减值准备,邯郸钢铁提取的比例为62%,路桥建设提取的比例是20%,上海汽车则提取了100%。如果不计提该项减值准备,上海汽车的利润增长率将从该年的42%提高到79%,同样是职业判断,究竟哪一个企业计提的比例是适当的呢?每个企业都会找出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职业判断是正确的。但是,计提比例的差别竟有如此之大,也会令人对会计准则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疑虑。

因此,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操守和恰当的职业判断成为企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因为会计目标的实质就是要客观地反映经济现实,会计准则本身不可能提供具体答案,对于如何确认、计量、会计信息是否披露等问题都需要会计师自己进行职业判断,这使得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面临极大挑战。

三、有效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对策

(一)加快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1、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主要包括: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建立先进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使获取实时信息成为可能,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确保内控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3]

2、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企业行为的不规范,市场交易的不真实,都给会计信息失真创造生存的土壤。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监管不力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如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企业不轨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要让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被惩罚的后果将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二)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技能教育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如针对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会计的不同核算要求,提供相应对口的后续教育,并将后续教育成为一种职业的终身化教育,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水平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尽管专业技能教育是对会计准则高效率实施的有力保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较低。因此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应尽早开始,并和专业教育同时开展。

总之,新会计准则虽然已经被上市公司采取并运用,但是,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上述问题。企业只有采取有效实用的解决措施,才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使企业的会计制度变得尽善尽美。

(指导老师:齐梅)

参考文献

[1] 王杏芬.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28-01

在初中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初中词汇教学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英语考试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在词汇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是没必要的。事实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用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却很少。本文就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地位

1、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汇

就像高层建筑的最小组成单位是砖块一样。想要很好的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先掌握大量的词汇。人们的交流活动是依靠词汇而实现的。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寡与牢固程度不仅会影响到其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到这个人能否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据此而言,一个人对词汇量的掌握是其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测量标准。

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如果词汇贫乏,对词汇的确切意义模糊不清,就算他对语法掌握的极其熟练,发音也比较标准,也无法与他人顺利的进行交流,一旦语言离开了词汇,其存在的意义也会随之消失。

2、学习英语词汇也是应对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的需要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骤逐渐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纽带。许多国际间的合同与协议书都是英文版的,因此,要想做好国际商务,必须学好英语,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词汇教学。

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策略指导

新课改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然而,很多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机械的把词汇的音、形、义灌输给学生,然后再举一个死板的例子加以说明,

其余的工作就由学生自己来做――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点,课堂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词汇学习的欲望,学生对词汇课失去兴趣,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不能准确的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单元词汇教学主次不分,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导致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的词汇量要求是掌握1500个左右的单词。现用教材每个单元的词汇量都超过了新课标的要求,与新课标的要求产生很大差异。教材中的词汇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单词,这些词汇都是教材中的核心词汇,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还要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的程度,这类词属于“四会”词,为了突出这类词的重要性,词汇表中都以黑体字的形式出现。第二种是话题拓展词,这类词只要求学生能够听得懂、会读就可以,属于认读词,词汇表中的白体字就属于这类词。第三种是因为文章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学生只要理解就可以,不需要掌握。但在实际的词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硬性的要求学生要将教材中出现的词汇全部掌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使得学生难以把握词汇学习的重点,降低了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

3、词汇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语境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词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分几次或一次对一个单元的词汇进行讲解,教师首先进行领读,然后再让学生看着黑板或教材自己读。教师不设置任何悬念,直接把新生词汇的词义告诉学生,并给出例句,让学生根据例句对生词进行拼写记忆。等到单元结束的时候,对学生的新词汇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这追踪教学模式方法单一、缺乏语境,很难起到活跃词汇课堂教学的目的,词汇教学仅仅停留在领会和记忆之上,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实际运用所学的新词汇,更谈不上把新词汇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之中,严重阻碍了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策

1、利用直观教具进行词汇教学

伟人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观教具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课堂,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2、英语解释法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来解释新词汇的意思,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够对原来的知识进行复习,这就是英语解释法。

3、情景法

情景教学法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词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场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采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第7篇

Build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as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housing industry, In relation to the size of the building area, People also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o it. But in the house measure,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build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re analyzed.

关键词:房屋测绘;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屋测绘的重要性

1、房屋测绘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起重要作用

房屋是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高低能反应出城市的物质建设和居民精神生活的文明程度,合理有效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对房屋的测绘工作,房屋测绘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房地产的布局、造型结构及用途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房屋测绘在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不仅仅包括事先的测量工作,在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后,会得出很多有关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的许多其他相关数据,在进行下一轮的房屋测绘时这些数据会为更好的进行房屋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2、房屋测绘在房产交易中发挥巨大作用

房屋测绘在房产交易的过程中,房屋测绘能为房产买卖的双方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房屋测绘根据目前的现有的城市建设水平和要求,绘制房屋建设的基本图纸和房屋分布图,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简单明了、清晰易懂的城市房屋分布平面图,进而形成一个健全明了的控制网络。方便以后在房产交易过程中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在城市的不断建设中,不断地丰富这个网络,进行不断的细化,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在以后的房产交易中就能为房屋买卖双方提供更加直观明了的图形样式参考。

3、为城市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帮助

房屋的测绘工作不仅仅为城市的规划部门提供帮助,在拆迁部门、开发部门、税收部门、保险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为这项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时所必须的相关参考依据。

二、房屋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房屋测绘工作在房屋建设及房产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在房屋测绘的实践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寻找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

1、没有签订房屋面积计算的委托书,当问题产生时,容易出现房产测绘方和开发商之间的相互推诿。由于对房屋测绘在实际工作中作用的忽视,房产测绘方对实际的测绘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对待,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出现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误,而房屋的施工方在施工时,又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房屋测绘的施工图对房屋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在房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而双方又互相推诿,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房屋测绘方的预测数据统计和现实情况的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的存在。虽然房屋测绘方根据理论的数据制定出一套理论上可行的施工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误差过大或是施工方没有根据图纸的方案变更施工方案而造成合同面积与施工面积的误差超过3㎡。那么施工方就应该承担误差过大所产生的损失。

3、缺少必要的审核部门,缺少对图纸资料进行正确性、可行性、可变更性等方面的审核工作。没有经过会审的图纸经常会出现图纸前后不一样的情形,例如平立剖三面的不同数据,施工图与结构图不统一的现象。如果建立相应会审制度就能够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在施工中就不会误导开发商而出现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图纸不一样,产生重大的施工事故了。

4、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门槛较低,没有统一的准入机制,导致技术从业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在一些需要经过换算的数据上,由于从业人员本身对房屋测绘这一工作没有专业的系统知识导致对房屋测绘工作的出现模棱两可,知识匮乏的情况。还有部分从业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没有及时的进行学习和应用导致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或是复杂问题时不能及时的运用新知识加以解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5、没有建立完备的房产档案管理和资料数据库。对每次房产测绘的测绘数据结果进行入档保存,便于以后的查阅,这种数据的原始积累对以后的房屋测量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6、房屋测绘人员及实际操作人员没有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嫌麻烦且不认真读图或是读图不细心,测量数据时不精确,使人为误差过多,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

三、房屋测绘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房屋测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让房屋测绘工作能够在实际的房屋建设当中真正的发挥作用,使房屋测绘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在工作实践中,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房屋测绘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各部门提出几点必要的意见,具体包括:

1、建立明确的责任追责制度,为了避免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在房屋施工前,先签订委托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行事,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房屋建设各方的工作效率,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还能提高房屋测绘工作的准确性,提高施工方的工作认真度。

2、建立审核部门,确立图纸的会审制度。在房屋测绘部门设计出相应的施工图纸并交由开发商实际操作之前,先由审核部门进行会审,进行审核对施工图纸的正确性、可行性等各方面综合审查之后,房屋测绘部门在进行相应的修改,修改后再经过一轮的修改,如此建立了一套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会审制度,保证了正确率减少了房屋建设的误差的增大。

3、建设健全的房屋测绘工作队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展必要的培训课程,鼓励技术人员间的相互交流,营造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测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统一的房屋测量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规范软件测绘软件的市场,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软件系统,确立房屋测绘的标准术语等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图纸制作者和执行者之间使用不同的解读标准,出现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5、建立完善的房产档案管理和资料数据库,在相关部门之间形成房屋测绘检测数据的统一档案库或是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存档,既方便了企业自身使用数据时的需要又方便其他相关单位的数据查询。各个单位在进行方案的制定设计时,能有所参照,互相借鉴。

6、建立统一的考核与奖惩制度。这是公司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对员工进行物质上的奖励或是惩罚,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自然也会用认真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避免由于粗心或是不认真而产生的工作失误。当然,要从本质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这与公司的企业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从长远上看,营造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企业氛围感染员工是非常必要的。

7、在对一些复杂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发散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对非典型型曲线的几何图形的实测问题上,很多情况下,为了追求曲线美或是由于施工失误会产生非典型几何形状,由于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就必须要分开论述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为了追求曲线美那么在测量时应选取几个合理点进行测量,如果是由于误差而导致的,那么因为实测比较困难所以通常采用分割的方法解决。

结束语

房屋测绘在房地产测绘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屋测绘不仅关系到房产行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房屋测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商品房,开发商和消费者多因房屋的面积问题产生一系列的冲突和纠纷。因此,为了商品房交易的顺利而有序的进行,必须做好房屋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众参保意识不明确

我国群众参保意识不明确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社会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当前,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也就使得其在地税机关依靠征收保险费用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多是应付或者推诿态度对待地税机关工作人员。对推选参保对象与宣传发动工作不落实到位,直接会影响干部职工参保的主动性,影响缴费的积极性,造成拖欠社保费的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为了自身企业利益,直接剥夺雇佣员工参保的正当权益。除此之外,因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某些企业反映经营不稳定,认为没有资金确保长期缴费能力,所以对此存在顾虑,从而缴费积极性较低。当然,群众自身的参保意识更是有待加强,尤其是那些下岗待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的参保意识更是薄弱。因这类群体中的多数属于弱势群体,个人收入较低,所以造成其更重视眼前利益,不愿参保。

(二)责任界限不明确

责任界限不明确是造成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工作难度增大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费用管理制度对保费征收工作存在不利之处。就实际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社会保险缴费人员对劳动部门核定的险种与数额持有异议的现象。而劳动部门自身因受到人力与精力的影响,在核对当期需要缴纳费用数量时存在和缴纳单位缺乏沟通的情况,导致实际核对过程中通常凭借手头历史资料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缴费人当期应缴数额进行核定的情况。并且,核定应缴纳保险费用额度也因劳动部门单方面认定数字,使得缴费单位无从得知,事后也未完全认可。只是地税部门尤其是基层地税部门需要依据劳动部门核定的数额进行催报催缴,可见其难度系数之大。

(三)政策强制性不足

依照现行相关规定,企业须在规定期限缴足金额,否则进行公告披露。部分企业通常会以效益不好或者是周转经费紧张为由,将已计提应缴保费截留下来长期拖欠,任意挪用。更有甚者只缴纳少数人的社会保险费用。这也是由于我国关于社会保险征收政策不够强制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社保提取依据不实的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社会保险征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时代属于互联网时代,因此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巨大优势。不断提高健全社保工作的流程体制,科学合理制定社保费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信息传递与绩效考核等相关规范。高效拓展征管软件对信息支持功能,加强社保费用征收软件和各大银行之间的信息连通,如此也就方便了实时查询数据,或者同步传输数据,逐渐以电子数据运行取缔手工操作方式。

(二)通过干部培训增强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水平,因此可以根据社会保险费用征管工作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涉费模块应用培训。从而促使一线管理人员熟知政策与办事流程、注意事项等。经过网络平台拓宽和缴费人适当的交流沟通,引进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尽力实施多元化申报缴费模式,将文明热情、规范操作贯彻社会保险费整个申报缴费环节,让缴费人感受优质服务。

(三)扩大政策宣传,获取企业配合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全面展开政策宣传活动,主动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取得企业支持与配合。从而逐渐形成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以及参保人员理解的良好局面。同时还需深入企业,真实了解企业困难与意见,为其排忧解难,最大限度让参保人员与企业得到真正实惠,从而配合支持缴费工作。

(四)增强部门配合

地税部门需要增强和财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创建社保费征缴例会制度体系,然后和人社局、银行等有关部门创建并完善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同时定期深入企业,研究与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积累征管经验,有效协调工作关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良好局面。从而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保征收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且还需增强费源管理与日常申报管理,以此规范日常管理行为,并合理管理缴费企业参保信息资料与票据。

三、结语

想要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增强企业征缴率、申报率。除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取得企业配合,提高部门配合力度,优化网络建设等措施,还需要通过紧抓干部培训途径提升工作服务质量。以此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用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 .社会保险费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电子商务 ,2010(6):360~361.

第9篇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075-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已逐渐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多元化的筹资已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筹资的方式,会计也已逐渐向会计主体回归。这些变化使会计所服务的主要对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如何提升会计监督服务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当前中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的非独立性,消弱了内部监督的效能。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会计具有某些管理职能,只有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目标一致,才会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管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交易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记录、计量、报告都要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战胜竞争对手。虽然《会计法》和职业道德规范都提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审核职能。但是由于雇佣契约的主导权不在企业会计人员一方,而雇佣关系的存在,就丧失了作为监督职能实现的可靠保证——独立性。企业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雇主的利益。因为只有尽力取得雇主的信任,才能获得雇佣关系的发生和维持。从实践上看,企业会计人员根本无法阻止管理当局的违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成为参与者。

2.不能清楚地监督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与经济活动。当前,经营者在监督体系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会计监督权的授权者,而审计与会计人员享有该项权利,而且,他们享有的会计监督权是不完全的,是受到很多条件限制的,另外,该监督权对经营者缺乏时效性。无法有效地控制常见的经济责任与经济行为。中国现行监督体系的事后监督不实际过于形式。一般来说,经营者被监督的常见形式是社会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是该项权利的施行者,所有者间接享受该项权利。可是,现实中的很多情况导致审计关系复杂和烦琐,导致社会监督脱离现实。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淆。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三者监督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政府监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具体体现为:(1)监督体系个部门的义务分配不正确,一些诸如审计和财政等部门值关心自己的业务;(2)监督途径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威慑力;(3)政府职能的变化远远赶不上经济管理的进步。

3.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会计准则。会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好坏与否同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越高,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会计的监督作用就越大。近几年,中国会计人员奇缺的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般,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再者,有的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二、完善中国会计监督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方面的职权主要是:一是发现会计账薄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说明原因,作出处理;二是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报告,请求予以纠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允许范围之内。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心须符合下列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2.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要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会计监督不到位,确有管理体制上的制约,但会计人员的素质过低,对职业道德水平重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重要原因。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的先决条件。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理财人,掌握单位的财权和经济秘密,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国家、集体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理财的思想,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并且会计监督权利是一项综合经济管理权利,没有相应的知识水平作基础,权利只能束之高阁,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不断扩大知识面,尽量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会计监督权利相适应。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从严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3.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应高于其他行业,这是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会计工作经常处于各种利益的交叉点上,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已刻不容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会计秩序,加大力度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树立会计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会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是高层次的经济经营管理,没有相应的工作操作能力,权利无法落实。因此,较高的组织协调、指导指挥、经营操作、预测决策能力,是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权利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升管理素质。落实会计监督权利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通过自己的工作,把法律的强制性变成被监督者的自觉行动,管理才是有效的,监督才是有力的。

4.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加速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派遣或任命会计机构负责人,被委派人员在单位和上级部门领导下,负责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保证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可以抑制不正之风。同时,可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使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机构负责人能够坚持依法理财,保证同家利益不受侵犯,确保会计法规及国家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5.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6.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首要解决的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定位的问题。目前,有些企业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大部分只设立审计部。如果只设审计部并将其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下,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制衡就缺乏监控措施,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将更为加剧。因此,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