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三学习经验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1 14:50: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三学习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三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键词: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团体辅导

一、课题提出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一旦进入高三,就会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繁重的功课、频繁的考试,使其经常体验到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毫Γ这些压力中,以学业压力最为主要。因此,研究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来源、并针对这些压力源,采取行之有效的辅导措施,是解决高三学生心理困扰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认为采取小组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干预,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克服了个体心理辅导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单一等问题。通过设立特定的场景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非常适合在高三学生群体中开展。

二、研究目标

(一)培养高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扰和烦恼,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使学业成绩提高,培养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探讨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的团体辅导的内容与形式设计,总结辅导经验,发现缺陷与不足,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我校高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提高教师本身对高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状况的把握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我校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措施

(一)研究内容

1.丹东四中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学业压力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心理课内外的观察等方式,总结分析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学业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

2.学业压力缓解团体的组建和实施。其中包括团体成员的招募和筛选,团体活动场地的选择和准备,团体实施的时间和周期,与各部门的协商。最终,形成可在小范围内推广的实践经验总结

3.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缓解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二)研究措施及步骤

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阅读有关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实践的相关理论内容,收集、整理和提炼素材,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教学实践研究,发放问卷,总结分析调查结果,制定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团体方案,并实施团体辅导,总结辅导方案。

第三阶段:提炼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一)高三学生学业压力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到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法落后

临近高考,升学压力增大,多数学生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但相当比重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然落后,虽然各科教师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其学会学习,但真正能内化科学方法并坚持执行的学生并不多。

2.学习内在动力不足

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因为其学习动机多为外在动机(仅仅为高考而学),具有短暂不稳定等特点,因而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

3.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经调查,多数学生在自我管理上十分混乱,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或者计划实行不力、时间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

4.对学习状态的要求几近苛刻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过度的大脑使用,使得学生容易倦怠,然而在希望学习成绩迅速提高的心态下,学生对其学习状态的要求几近苛刻,例如,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精力充沛,能将教师授课内容全部记住等。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不能达到,因而带来焦虑情绪,进而更加影响学习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5.人际之间竞争激烈

因为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校生活简化成了极其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学生之间交流感情的机会明显减少,同时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学生之间嫉妒、怀疑、敏感、脆弱等,这种畸形的竞争心理也是学生压力的来源之一。

(二)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团体方案的设计

根据对高三学生学业压力源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计划,旨在从自我状态分析、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内在潜能、调整时间管理、改善焦虑情绪、加强人际支持等七个方面着手,试图帮助高三学生提高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减轻心理负担,做学习的主人。

2.团体成员的筛选

在小团体中,写、成员的筛选要非常严谨。首先,招募信息,组织学生报名,考虑到本团体为同质性封闭团体,需要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因此要通过个别面谈的方式从兴趣、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从中初步确定成员。其次,与班主任沟通协调。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还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业情绪表现等,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筛选确定团体成员。

3. 团体辅导的实施

本次团体辅导活动为8次连续的辅导活动,持续8周,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90分钟,地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2单元为团体建立关系和过渡阶段,通过游戏体验、纸笔练习和讨论分享建立真诚、安全的团体人际氛围,通过纸笔测验,使成员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解。

3―7单元为工作阶段,包括成员对学习的态度、行为及感受的个人自我了解和表达,SA3R学习法、合理情绪疗法、时间管理技巧、自我O控学习理论、放松方法等。在提供反馈和接受反馈的过程中,使成员认识到他们的学业压力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方法、自我管理与监控、不良认知等有关。在团体成员间的接纳和尊重的氛围下,成员们积极处理各自的问题,主动汲取其他成员的经验和资源,不断在小组内练习、实践各种新获知的方法与技能,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改变对自己的认知更接近于现实;并通过放松练习、情绪管理等途径缓解学业焦虑情绪;而且,团体中温暖、尊重的积极氛围,也为成员提供了有益的人际支持。

第8单元为团体结束阶段,通过自我评估、同伴反馈,鼓励成员将在小组中所得领悟和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情境中,以不同以往的态度、行为、反应面对的学业,体验变化带来成功的快乐,增加学生面对未来挑战的自信心。(具体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

(三)团体辅导结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团体辅导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缓解了2016届部分学生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促进了研究者自身的成长。

1.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学业压力

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其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而减轻其学业压力。

2.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成员为不同班级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陌生,团体为其提供了交友的平台,扩大了他们的人际圈,并且在由陌生到熟悉到密切的友谊关系发展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人格品质更加完善。

3. 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水平

此项课题研究的开展,不仅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了课题研究论文。

六、研究反思通过此项课题一年以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研究结论

1.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学生学业压力的缓解

过往的教育工作中,针对高三学生学业压力问题,我们通常以班级授课、讲座报告、个体咨询等形式对其进行干预,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讲座或课程忽视学生个别差异,只能泛泛而谈,深入程度不够;而个体咨询虽然能面对面交流,但受众面窄,而且学生易因怀疑自身问题特殊而加重焦虑。团体辅导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团体的建立本身就具有针对性,易深入,不再是课程或讲座的泛泛而谈;其次,通过建立团体使成员产生与“别人一样”的感觉,帮助其建立归属感,消除顾虑;第三,团体的多向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或观点,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第四,同时每个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感染,也可以感染和影响其他成员,更有利于形成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激发学习潜能。

2.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团体辅导的设计和实践中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辅导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对学生积极力量的培育与强化。该团体辅导用积极心理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在积极力量、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以挖掘发现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生活事件中体会到更多的满足和自豪,来释放潜能,是学生发展的必需。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内容

1.团体辅导方案的结构化问题

此次团体辅导的实施,严格按照计划方案进行,使得团体辅导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为每个参与小组的成员作出更有效、更符合个人情况的干预方案。

2.团体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技能问题

团体辅导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团体领导者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调动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如何打断干扰活动等,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在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急需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5

第2篇

【关 键 词】 英语;高中;完形填空;方法

历年重庆市高考题中的完形填空题都占有很大的比列――20个小题、30分,然而学生的得分率却很低,甚至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题、审题、破题。很多学生看到完形填空题就头痛,选题时乱做一气,得分率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做题时的思路、方法及策略才会导致做题时的毫无头绪。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带领学生实战的一些具体实例来谈谈如何克服上述障碍,希望对一线高三英语教师和高三学生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顺势承接法

完形填空的某些空白前,有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设空依据,就是所谓的“伏笔”或者“铺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这些伏笔或铺垫,在上下文中顺势进行判断和推测,心中往往就能预想到答案,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对预想的答案不断地进行修正。

例如:(2010北京卷)

二、逆向推导法

完形填空题的选项往往需要考生根据文章下文提供的暗示进行判断和确定,这就需要考生想办法在下文中找出这些依据或者暗示,从后往前推导。此处即是我们常常说的“瞻前顾后”中的“顾后”。

例如:(2010重庆卷)

三、逻辑关系法

完形填空中的每一个空格并非孤立存在的,文章的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命题者必须通过上下文给出某种线索来保证空格所填答案的唯一性,而这一线索即是上下文乃至全文的逻辑关系。文章的逻辑关系有列举、因果、让步、对照、递进、目的、条件等,命题者往往借助连词或介词短语来设置选项。因此,在平时学习时就应该熟练掌握相关连词及介词短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等。平时做好了这项功课,那么在做题时了解全文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信息之后,再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较强的题做认真推敲、甄别、筛选和抉择,就能够大大提高得分率。

例如:(2010辽宁卷)

四、词语搭配法

完形填空经常在文章中考查词语的搭配,主要考查动词与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与介词之间的搭配。掌握单词的固定搭配是解好完形填空题的重要手段。

例如:(2009全国Ⅱ)

此外,还有呼应对照法等。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和实际的高考习题训练中去体会、摸索、思考和积累。同时要加之以训练方能够有所提高,完形填空题就是一个整体,要做好它,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全盘兼顾才行,决不可只看一方面而瞎乱猜题、押题。用一句话来概括,做好完形填空题就要做到“上溜溜,下溜溜;左溜溜,右溜溜”――上下文要兼顾才能真正做好完形填空题。

【参考文献】

[1] 郝丽蓉. 简析高中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4).

第3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面临新的改革与挑战。唯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状态,积极寻找有利于教学展开的策略,才能使高中英语教学变得简单高效。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高中英语 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高中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属于“满堂灌”,重视学生对单词语法的掌握,教师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再多的努力都是空中楼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强调学生对单词语法的记忆,旨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考试常用的语法句型,循环往复的枯燥记忆令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叫苦不迭,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往往令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期下去,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还会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使跨语言交流成为可能,英语的普及性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的转折点,学好英语无论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还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找寻合理的教学策略,使高中英语教学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笔者日常的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对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在此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只是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听众。应试教育的观念导致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题目,如果得不到学生及时的反馈,就会认为是学生思考能力的欠缺,选择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教师自问自答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讲说的主场,长期下去只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参与意识,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跟随时代的潮流,顺应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作出的新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构建英语化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国的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汉语,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英语学习上肯定会面临一些问题。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句型,也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英语课堂中尝试用英语来交流,引导他们凭自己的语感和已有的英语学科能力,自由的去说,对于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出和纠正。布鲁纳曾经说过“把一门学科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牢记在心头,确切的说,就是要让他参与知识的获得与组织的过程。”不难发现,实践是使个体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的最佳途径,我们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英语练习环境。英Z化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实践,还会使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中掌握语法规律和句型结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仅会增进了解,还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促进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英语实践的同时,学科态度和学习能力都会达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所给出的评定。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和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多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三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转折,其身心都是脆弱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压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尽自己的力量给学生加油打气,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英语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学习能力提升。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有效教学提供基础。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英语教师,我们在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的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我们要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实践,在研究与探索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巍.指向促进学生能动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构建-基于特尔斐调查法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2).

第4篇

关键词:江苏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

一、江苏高考的新形势

1.2007年开始,江苏高考采用了3+学业水平测试的新模式,至今经历了三届高考。在逐年的实践中,语、数、外三门课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相当高的位置,选修科目的地位较之以前有所弱化,这种状态在高三显得尤为突出,生物作为选修科目之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学生、学生家长的心目中都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对比2004~2007年和2008~2010年两阶段的高考生物(江苏卷)发现,2008年至今的三届高考生物试卷考查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淡化记忆、强调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实验是现在高考试卷的突出特点,现在的高考生物(江苏卷)题目的实际难度大大增加了,与学生心理预期形成了较大反差。

3.2009年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联合提出了规范办学的“五严”规定,其中有“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和“严格规范考试”等内容,这就使得现在的高三一轮复习时间和学生的练习次数相比较于原来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这就给高三一轮复习带来了时间上的不足,因此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成为紧迫的课题。

二、提高一轮复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切实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1)注重用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加之在现行高考模式下过分强调语、数、外三门课的实际情况,相当部分学生对选修科目的学习一是不重视,二是产生了乏味感。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情感去感染学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生物课被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可能还有部分学生仍处于午休的状态,此时老师唤醒学生之后,不要马上进入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站起来小范围地自由活动一下,恢复状态几分钟后再进入课堂,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接下来的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善解人意。对老师喜欢了,也就对你所教的学科喜欢了。

(2)认真研究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目前的形势下,高三一轮复习的实际时间大大减少,减少到几乎只剩下课堂45分钟的时间,复习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复习“生物的变异”这部分内容时,《考试说明》[1]上明确指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这三项内容为B级要求,即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为C级要求,即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统一的。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部分高三老师认为,高三的复习就是强化知识点,多做练习,于是传统的高三复习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事实上,长期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乏味感,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高三的一轮复习中,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4)留给学生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提高复习的实效性。高三复习的紧张感一部分是来自于时间的紧张,学生课后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了语、数、外三门课,选修科目的练习和巩固必须移到课堂中来。高三一轮复习每堂课的容量相对比较大,把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移到课堂中是提高复习实效性的很好方法。

2.切实提高几次大型考试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选修科目的大型考试只有三到四次,这样的大型考试是必要的,是对高考的演练,提高这些大型考试的有效性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考试习惯。科学的考试习惯包括:考前,切忌心浮气躁,找到最能让自己静下心的地方复习;考试做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学会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并做好标记,既有利于做题,也有利于做完之后的复查;其次要注意生物学术语的正确使用,也就是答题的规范性;第三要学会掌握做题时间,一般认为,生物考试的100分钟可以分成三段,35分钟左右做选择题,55分钟左右做填空题,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复查,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学会放弃,当一道题做了超过五分钟还没头绪就一定要放弃,做几次深呼吸,平静下来,再接着做下去。

(2)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大型考试的试卷一般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的研究讨论之后命题的。题目的质量一般比较高,对当年的高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老师评讲完试卷之后,一定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高三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一轮复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上述几点策略,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所教班级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第5篇

1.1六年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实在太差,赶不上我上课的节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我讲的内容依然是有些难度的,对那部分学生关心不够,导致最后有两个孩子不愿上英语课。

1.2初二:由于他们整体基础不好,我上课上得很慢,但是基础差的学生不用心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觉得太简单,对他们两方的提升并不大。

1.3初三:他们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本来应更多地教会他们如何拿高分,但因为同学英语基础差距太大,我用了大部分时间给他们打基础,后来的考试分析及技巧的讲述略显仓促,不太完整。

1.4高三:这部分学生基础实在比我想象的要薄弱很多,一来让我的教学进度大大放慢,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二来讲课难度也大大降低,甚至不断给他们重复初中的内容。如此一来,补课对于高考的功效就小了不少。

2经验总结

2.1六年级:老师的精力有限,有时确实不能很好地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但自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便有责任向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吸收能力不一样,课上当然要关注大部分学生,但课下老师就应多照顾学习吃力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比较内向和敏感,把这部分孩子带动起来了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老师的责任心。

2.2初二:对于一个班的同学水平相差太大的情况下,不妨上些难度适中的内容,其实20天难以梳理完初一、初二的知识,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3初三:对于初三学生,确实应以中考为主,但其实打基础的过程是可以和中考对接的,因为中考英语考试内容本来就相对基础,若能以考试体系为纲要,插入基础知识的讲解,可能复习体系能更加完整、有效。

2.4高三:如果在短时间内想要给高三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可能性不大,其实对于离高考只有100多天的他们来说,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和正确的方法引导更为重要,因此,上课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这些关键的隐性因素。

3感悟

3.1实践是社会上的一堂课: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选择参加了未来星的寒假补习班,在这31天中,我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教育技巧及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3.2实践是将理论用于实际的渠道: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和实践中学其它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

第6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三物理;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93-01

高考是我国高校选拔新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融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考试。每年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这就使得高三的一线教师倍感压力,经常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殚思竭虑,苦思冥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如何提高高三物理复习的效率作一些探讨。

一、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不能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起码不能让学生反感物理课。对于老师来说,上课的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讲讲课堂以外有关物理的知识,这些课外知识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又应该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一举两得。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使学生能在课上消化所学内容,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教师的课前备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到有的放矢,对要复习的内容要整体把握,有知识重点、难点的剖析,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可以解决,哪些知识需要同学的合作解决,哪些知识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帮助。

教师备课除了备内容,还要备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发言讨论的机会,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抓关键词语,精讲概念。在复习讲摩擦力时,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如抓住了关键词语,然后举例说明,像黑板擦擦黑板的问题,黑板擦相对黑板运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而黑板虽然不动,但是它相对于黑板擦来说也是相对运动,所以受到的也是滑动摩擦力,这样很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少讲多练,尊重主体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其苍白无力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不如少说两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做多练,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犯错误DD只有知道什么是错的,才能明白什么是对的。老师的作用应该是纠正错误以及适当点拨,这样的复习课才是有实效的复习课!

日常的试卷讲评中,可以看到如下的情景:有的老师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只是为了评讲而评讲,照本宣科;有的为了赶进度只报答案不作分析;有的整张试卷从头讲到尾,滴水不漏,平均用力,不知取舍,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是低效的试卷讲评,重点不突出,对于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没有重点解剖、对症下药。。每次的作业或者考试之前,教师要先做好试卷,了解试卷内容、结构和难易程度,偏难、冷僻的题目直接删除。考试过后要做好试卷分析和统计,清楚学生的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失分较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失分,是审题不清还是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还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够、理解能力欠缺,教师在试卷分析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试卷讲评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容易达到高效的效果。另外试卷的评讲时间最好考试的当天或者第二天效果是最好的,错过了这最佳的讲评时间,对学生的求知热情就会大打折扣

四、提高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高三物理总复习对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三物理教师又应该如何提高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个人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由点到面,全面复习

在高三物理总复习阶段,不能单纯地像上新课一般去让学生做单方面知识的回顾和练习,而要从整个高中物理知识出发,帮助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

2、精讲细讲,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庞大的习题量并不能提高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做习题贵在精而不在多,相对于习题量的增大,高三物理教师更应把注意力放在对习题的讲解上,乏味地进行大量习题只能培养出一群只会解固定题型的书呆子。

3、直击盲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单纯地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习题讲解,只能解决教师以为学生没有掌握的物理知识,而实际学生自己没有掌握的物理知识,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会被遗忘,所以高三物理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到底哪里不懂,切实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物理知识盲区。

4、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性

很多教师在高三物理总复习中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复习,而忽视了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要知道学生在经过总复习之后还要面对高考,而对于高考而言,解题的规范性极为重要,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理科,它的解题不像数学光靠几个算术公式就行,在必要时要加上文字表述。

总之,高三的物理复习既不是简单地对以往知识的回顾,也不是单纯为了高考而盲目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手段。高三物理总复习是一个通过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回顾来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掌握和物理创新和探究能力的过程,所以高三物理的复习应该以“实效性”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以题带点”“少讲多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儿童抑郁;文献法

1引言

情绪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抑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情绪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儿童抑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儿童抑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儿童的抑郁问题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心理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以近10年来我国儿童抑郁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我国儿童抑郁的总体状况、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为今后儿童抑郁的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2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关于个体抑郁心理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关于儿童抑郁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才开始对儿童抑郁进行系统研究。我们通过CNKI-KN3.5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90年以来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检索出1990~2005年间儿童抑郁研究的专业性文章加以梳理,其中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童抑郁的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国外关于儿童抑郁的各种理论的介绍。这些文献还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我国儿童心理病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研究方法

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证研究,一类是理论探索。其中,实证研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只有极少的干预性实验研究[1];而理论探索中则多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综合分析文献发现,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的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多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而诸如实验法、投射法、个案法等则很少使用。另外在研究设计方法上多采用相关、回归等方法,缺乏新的突破,而且绝大多数是横断研究,纵向的跟踪研究较少,尤其缺乏运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性研究。

3.2研究工具良莠不齐国内的研究者常用自评抑郁量表(SDS)[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4]、另外有研究者也自编[5]和修订[6]了一些抑郁评定量表。Beck抑郁问卷在目前中国的有关研究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是筛选中学生抑郁情绪问题的主要工具[7]。总的看来,在抑郁的测量方面从方法学的角度而言,都是研究抑郁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但就其研究工具实施中涉及的样本设计、样本数量、调查对象、文化背景及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差异,孰优孰劣并无定论,有的研究工具缺乏内部一致性和客观效标,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受到影响。

3.3相关研究较多,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只是得出了儿童抑郁与哪些因素有相关,或对儿童发展有影响,例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抑郁有极其关键的影响,但影响的机制是什么?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这些涉及儿童抑郁的作用机制等深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

3.4研究取样单一已有研究在对象上,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学生,很少见到幼儿抑郁方面的研究,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更是少见,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4研究内容

综合分析我国学者近10年对儿童抑郁的研究文献发现,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调查、家庭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认知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四个方面。

4.1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的调查很多的儿童抑郁研究,重点集中在调查特定群体的抑郁状况上,这些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其中,张志群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BDI(BeckDepressionInventory)平均得分女性高于男性,BDI得分≥16分的占24.5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常见的抑郁症状有:疲劳、内疚、抑郁情绪、不满意等[8]。陈美英等对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4.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9]。刘凤瑜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儿童的抑郁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就总体而言,男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10]。关于农村儿童的抑郁情况也有相关调查,莫介星等用Bullevue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抑郁症状出现率为3.7%~11.7%,自杀观念者占6.1%,抑郁症检出率为3.7%,且临床症状与成人抑郁症的表现相似[11]。

4.2儿童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

4.2.1家庭因素的影响张洪波等研究显示,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较多的抑郁症状[12]。张志群等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13]。魏俊彪以高中生为样本研究家庭环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14]。王春莉等对高中生的研究结论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严厉惩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高中生的情绪越积极[15]。

4.2.2认知因素的影响赵庆东等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归因方式、自尊等方面,对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进行探讨[16]。杨萍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认知神经网络中,知觉的自我效能感从社会的和学业的无能两个方面直接或通过它们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了目前及今后的抑郁[17]。阳德华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与自我概念有关,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与抑郁、焦虑各个侧面均有负相关[18]。

4.2.3综合因素的影响郭兰婷等研究了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童年经历(童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行为,孩子经历虐待,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父母让孩子感到温暖、相互理解,孩子的抑郁情绪低;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这些不良的教养态度越明显,越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个体所在的班内发生的事件较学校类型、年级等大范围中的因素对他们情绪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理想及升学压力,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不高,人际关系不良这三类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抑郁情绪[19]。

吴九君等探讨了高三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父母教养方式(父亲过度干涉因子除外)、个性和应付方式都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有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抑郁程度较高,而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的个体抑郁程度较低,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其子女产生抑郁情绪[20]。

4.3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俞爱月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21]。周丹霞等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2]。王极盛关于中学生抑郁与心理素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内在因素,而抑郁的产生也会降低心理素质的水平[23]。

5未来展望

虽然我国儿童抑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5.1研究内容需要拓展和深化尽管目前儿童抑郁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也涉及到儿童抑郁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目前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相关研究上。今后需要在对儿童抑郁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及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儿童抑郁的性别差异研究及相应的情绪调节及干预性研究,以便儿童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5.2在研究方法上,要克服单一性和简单化倾向第一,注重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有机结合。在运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如质的研究,以便于深入研究儿童抑郁产生的内在机制。第二,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抑郁研究需要控制的变量很多,而且有些变量无法做到完全控制,所以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变量设计,以扩展儿童抑郁研究的深度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

53拓宽儿童抑郁实践意义上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需要推广儿童抑郁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所以,只有积极地把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广泛应用到心理教育、预防与临床治疗的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应用价值。目前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因此,应特别提倡儿童抑郁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6参考文献

[1]张玉山.心理健康教育对331名初三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5

[2]崔明,敖翔.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24-126

[3]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4]卢世臣,翟金国.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四川精神卫生,1999,12(3):184

[5]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5(3):4-6

[6]刘德华,张克让,王芳芳,等.RADS抑郁量表的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0-112

[7]张志群,郭兰婷.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6-487

[8]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9]陈美英,陈玉妹,等.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50-52

[10]刘凤瑜.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教育改革,1997,(2):59-61

[11]莫介星,罗红仪.小学生抑郁状况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327-329

[12]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7-498

[13]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14]魏俊彪.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4-385

[15]王春莉,廖凤林,等.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35-37

[16]赵庆东,朱新筱.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及其预防.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3):58-59

[17]杨萍,唐兵.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方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3):15-17

[18]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3-635

[19]郭兰婷,张志群.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8-461

[20]吴九君,汪玲.高三学生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4

[21]俞爱月,俞玲珍,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22-224

[22]周丹霞,王国松,等.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88-89

第8篇

关键词: 高三生物 评讲课 有效性

教育家约翰・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一个能看到结果的反应。”评讲课作为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学生明确上一阶段学习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一堂优秀的评讲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如何上好评讲课,提高生物评讲课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经验总结了八个字:充分备课,多问少讲。具体实施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一、分析试卷

一份好的试卷本质上是一个科学的测量工具,试卷得分只是运用这一工具得到的一个精确的测分,不是学绩测验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对试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卷分析。

首先,对试卷本身,我们应分析其信度和效度,并确定其分数分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参考的主要是测试结果中体现的平均分(成绩数据集中趋势)、标准差(相对平均分的离散程度)、分数分段布(一般为正态分布,在总结性评价中,负偏态才说明教学是有效的)、试题得分分布(了解期望难度的布局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等。

其次,对教学活动,为了对教与学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我们要分析试卷知识结构分布、能力要求、难度层次,统计各小题得分率等。

在大型考试中(例如省质检),上述试卷分析有专门软件完成,在平时的考试中则需要教师掌握相关技能利用已有数据分析得出。其中各小题得分率可制表(格式参见表1)后由学生利用班级电脑录入个人各小题得分情况,或由教师打印出来供学生填写。学生的参与能在提高教师分析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班级答题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评讲时不题题讲的原因,并对总体得分率低的题引发共同的学习兴趣。

二、调整情绪

试卷成绩一方面是学校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成就感的获得途径之一,因此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情绪,于是评讲课上有些教师或喜形于色,或大发雷霆,甚或针对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这些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还是心理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

如前所述,试卷得分只是运用这一工具得到的一个精确的测分,不是学绩测验的最终目的,只有冷静客观地对试卷进行准确的分析,既要分析学生的错因,又要对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纯的外归因或内归因。潜移默化下,学生会越来越冷静客观地看待考试成绩,形成良好的考试心态。

三、调查错因

试卷评讲课不应题题都讲,也不宜面面俱到。找到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针对不同类型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进行分类评讲才能保证评讲课的有效性,并为今后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试卷批改过程中就要注意记录归纳简答题的错答类型,一是有利于判分标准的统一,二是能有效缩短改完试卷到评讲试卷之间的时间。例如,我在进行2015年福建省质检考试阅卷时,用手机拍照方式记录和整理的其中一个空的错答主要类型(见图1):

从错答情况可知,学生本空答错的主要原因不是知识点缺漏,而是表述不清。对试卷中同类试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在评讲该类型题时就应侧重于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表述的准确度上。

选择题的错选项可通过读卡机读卡得到相应数据,未进行机读的情况可自制“错选项自查统计表”(格式参见表2)后由学生利用班级电脑录入个人各小题得分情况,或由教师打印出来供学生填写。该数据能帮助教师明确错误主要集中在哪些选项上,评讲时做到目标明确,精讲精评。

有时教师对错因的预判并不一定准确,应在试卷评讲前找不同层次学生抽样调查验证预判的准确度,或者在评讲课上让学生充分发言,通过学生的表述明确错因。

对错因的分析应兼顾三个维度:

1.知识缺漏。这是大部分教师首先会关注的维度,在这一维度大量丢分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差,未能及时巩固强化造成的。

2.能力缺陷。福建省生物高考遵循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原则,要求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分析错因时应对学生暴露的能力缺陷进行分类,对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能力缺陷应在后继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3.情感态度。这一维度的错因具有多样性,在高三学生中最常见的是由于考试压力大,过度紧张造成的。针对学生过度紧张问题,教师在平时讲课中就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传授一些考试中应对紧张的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学放松训练,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对于个别症状明显的同学可向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寻求帮助。

四、制定目标

布卢姆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评讲课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类型,也应如常规教学备课一样,认真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高三生物评讲课应在遵循《考纲》的基础上,依据错因分析,制定评讲课三维目标,致力于“最近发展区”,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确定程序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讲内容。高三生物评讲课不宜题题讲,也不宜按顺序讲,而应在分析后将要重点评讲的题目按类型分类,按类评讲,在评讲中帮助学生归纳分析错因,找到解题突破口,做到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扩展应用,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扩展,以应对高考能力考查为主的要求。

2.根据错答原因,确定评讲方式。根据不同的错因,评讲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例如:记忆类知识点遗忘错误究其根本,主要还是由于大部分理科生怕背书,对记忆类知识点不重视造成的。在针对这类错因进行评讲时,应先点明其重要战略意义,激发学生不在记忆处丢分的决心。为此我分析了近三年福建省高考试卷,向学生明确指出近三年高考生物50分非选择题部分均有12~14分的同类题型,本次省质检考中同类题型也占到了14分,而同学们每次考试中平均只能拿到这类题型50%左右的分数。在学生心中引起高度重视后,罗列本次省质检卷中的所有同类题型,让学生答出横线部分答案,引导学生发现大部分知识点他们已经熟记,只要能准确找出自己的知识缺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忆即可,由此减低学生对大量记忆的恐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在最后的50天中,如何合理安排记忆计划,以确保在高考中不在记忆处丢分。最后与学生一起小结记忆计划,由学习小组成员互相督促实施。审题粗心的错误主要是审题盲目求快心理和审题习惯问题造成的,针对审题盲目求快问题可先利用提问串引导学生思考:“选择题少看一个选项可以省几分钟?做错一题选择丢几分?把少看一个选项的时间用在难题上可以拿到几分?”三个问题问下来学生就能从理性上明确审题盲目求快心理的弊端,帮助他们克服这一不良心理。再让学生回忆以前教过的一些快速审题的科学方法:分清主谓宾、明确限定词、找准自变量,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在本次考试中的审题错误题中,再次感受科学审题法的优势,在今后练习中不断尝试改变不良的审题习惯。

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评讲方式,总体上都应如例子中那样,尽量做到多问少讲。高三学生正处于年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和思维上都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多问少讲正符合此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缓解逆反情绪。多问少讲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错因,找出最适合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两方面的优势均能提高评讲课的有效性。

3.根据学习规律,确定评讲顺序。学习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依据最近发展区制定学习顺序,评讲课也应遵循这一学习规律。仍以2015年福建省质检生物部分的评讲为例:本次评讲课拟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评讲,第二课时进行相应深化扩展训练。第一课时要解决的主要是知识点遗忘、审题粗心、表述词不达意三大类问题,其中知识点遗忘、审题粗心两类问题分值比例相对较大,而知识点遗忘又相对较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设计评讲顺序时将知识点遗忘类放在第一部分,接下来是审题粗心类,最后是表述词不达意类,并据此为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了阶段增分计划,如图2。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评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项限时训练。

4.根据近期心理,确定评讲风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学生因学业压力大,每次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波动,越是大型考试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一次相对简单的考试往往会让学生掉以轻心,而一次相对较难的考试又会让学生觉得前路一片灰暗。同一次考试,有的学生会觉得简单,而有的学生却会觉得很难。因此,高三教师在评讲课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事先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还要调查研究学生的考后心理,在评讲课中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争取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

六、实施有法

充分备好评讲课后就进入了实施环节,备课备得再充分,上课时只是生搬硬套,评讲课的有效性还是会打折扣。因此,评讲课具体实施过程也应讲究方法,遵循及时性原则、目标明确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激励原则。

七、注重反馈

试卷评讲课的总体目标是依托试卷评讲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矫正、巩固和提升,因此评讲完试卷中的题目后不能就此结束,要注意收集记录学生听课后的反馈。在学生方面应要求学生将据错因分类,将自己易错的题整理归纳,收入“错题本”以供后期反复复习强化。在教师方面则要据试卷分析和讲评情况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包括对位训练和变式训练,达到帮助学生矫正、巩固和提升的目的,这是保证评讲课有效性的必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郭瞻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美]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雷铃.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葛海霞.差异教学策略在高三生物试卷评讲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第9篇

一、“六题”明方向

将发展目标和高考目标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也不断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过渡。2008年1月11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这些年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导向还是很明确的。因此,教研工作确实要将研究高考改革、高考命题改革作为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助推器。从2008年开始,教研室就开始逐步探索教师做题、考题、研题、说题、命题、磨题的系列活动。

(一)做题和考题

做题就是倡导高中教师扎实地去做高考题;考题就是由教研室组织高中教师参加高考题的解题比赛,并将它作为青年教师素质比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题和考题主要是让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熟悉高考命题、深化学科知识。

通过做高考题,教师可以了解高考的知识重点、能力要求,同时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虽然做题是教研室和学校大力倡导的活动,但是,总的来说仍然属于教师的个体行为,事实上存在着有些教师做得多有些教师做得少、有些教师做得扎实有的教师做得马虎的现象。为了督促和激励教师切切实实地去做题,教研室从2008年开始组织青年教师素质比武,将做高考题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就是考题活动。为了扩大教师的视野,青年教师素质比武中的考题部分,不仅仅局限于浙江卷,还包括近几年内其他省市的高考卷。

(二)研题和说题

通过做题和考题,教师对高考题已经比较熟悉了,自身的学科能力也有效提高了。但是,要清晰认识高考题背后的目标、导向还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所以,教研室及时推进了研题和说题的活动。研题就是倡导高中教师研究高考题;说题就是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与同行共享、交流。虽然,研题主要是教师在教研室和学校倡导下的个体行为,但是,教研室也提出比较成熟的研题思路和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分章研究历年试题,找出共性。久考不衰的知识就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要讲活讲透。

2.对比研究相同试题,找出变化。发现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考查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同一知识。

3.纵向研究重点试卷(如浙江卷、上海卷、全国卷)的试题,找出趋势。浙江卷反映了比较突出的浙江特色,是我们分析命题趋势的主要依据。但其他地区的试卷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上海自主命题二十多年,在命题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每一次改革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分析上海试题,对高考命题趋势的把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4.横向研究当年的试卷,找出有用信息。《考试说明》规定着考试的性质、内容、结构、分值等原则性的东西,在一标多卷的高考形势下,命题人员虽然在努力体现一标这一共性的基础上肯定想在地方特色上有所作为,但“平稳过渡,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还是使试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教师横向研究各套试题,对比各套试题,寻找亮点,有助于获取有用信息。

5.单独研究新增内容,找出命题方向。许多学科引入新增内容以后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结构体系,导致高考结构的变化。新增内容对高考命题方向的影响已不言而喻,对新增内容考查方式的单独研究,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看清命题方向的演变过程。

为了将研题的成果进行交流和推广,教研室组织两项活动:一是组织县“教学评价与考试”专项论文评比,把研究成果以文本形式呈现;二是组织了同题异构式的说题活动,并将说题活动纳入青年教师素质比武当中。说题的范围,一般是近几年的浙江省高考真题或当年绍兴市的模拟考试题。说题的基本要求是:分析试题的命题意图和导向、考生的典型困难和错法、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也可以涉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和变式训练等。

(三)命题和磨题

命题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对于高三教师来说,命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弄清教学边际、明确教学目标。教研室将命题和磨题纳入教研重点,就是要通过命题的实践,改变知识本位的教学导向,探索学科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手段。

从教师个体和学校的层面,教研室要求各校将命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命题技术,提高命题能力,教研室又将命题能力的测试纳入青年教师素质比武之中,主要内容就是根据要求命制相应试题,并说明命题意图。

教学测试的命题工作是带有指导性的教研任务。从新昌县教师整体命题能力不强的现状出发,教研室重视命题工作规范的建设。在期末考、模拟考等重大考试中,逐步建立起团队磨题的制度。在外聘专家、县教研员和县内名优教师的引领下,教研室组织县内骨干教师形成命题组,通过集体磨题,提高命题质量,同时培养学科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在各学科中探索“物色骨干教师组建命题组―命题组教师独立命题―命题组讨论磨题―教研员最后审题校对”的工作程序,逐步探索命题过程中“原创为主、适当改编”、磨题过程中“充分交流、全体一致”、审题过程中“三读校对、试答再校”等三大基本原则,提高命题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命题工作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并通过命题培养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从2013年开始,我们将磨题活动从高中推广到初中,成功地组织了几次初中学科的磨题活动。

二、“三课”求实效

复习课、小专题课和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年级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高中复习教学的效率,教研室以这“三课”为抓手提高高三教研活动的实效。

(一)复习课展示活动

如何使复习课的教学更为高效?教研室在改进复习课教学方面可以有哪些作为?从2008年开始,教研室进行了持续探索。主要思路是着眼于复习教学的理念跟进和复习教学的课堂变革。

1.转变高三复习课教学的理念和导向

重视知识巩固和深化、重视练习和讲评是传统高三复习教学的基本观点。这没有错,但在新的背景下,这种知识中心、行为主义的复习观仍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几年来,教研室致力于倡导落实新课程理念,研究高考改革方向,体会高考命题改革思路,努力建立民主、开放、探究型的复习课堂;把应试和学生成长结合起来,着重启发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重视开拓性思维的训练、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和丰富情感的体现;努力做到复习课教学的扎实、充实、丰富、真实,使复习课教学真正变大、变活、变新,为学生适应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命题原则创造条件。

2.交流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我们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高三复习会议上统一组织复习课展示活动,交流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复习课展示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外聘专家的专题报告或示范教学,本县教研员的示范教学或讲座,本县骨干教师的示范教学。我们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展示活动,探索复习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交流复习课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心得,讨论复习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在高三教师中形成了研究复习课教学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总结推广高三复习课教学的研究成果

为了推动各校打造高三复习的精品课堂,教研室指导各校启动“寻找精品课”“分析精品课”“归纳精品课”“整理精品课”的活动,向各校征集优秀的高三复习课。目的是将高三复习教学的研究成果以课的形式汇集起来,并在县域范围内推广精品复习课,供全县所有高三教师参考、借鉴。

(二)小专题课研究活动

在二轮复习中,小专题常常是各个学科复习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一阶段教研如何跟进?教研室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

1.组织教研团队,确定小专题

每年第二学期前,由教研员领衔,组织高三骨干教师形成教研团队,梳理后阶段复习中重要的内容,确定小专题,供各校选择使用。确定小专题的基本要求是突出重点、针对性强、体现学科特点。具体而言就是结合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考点设计复习内容,角度要小、分析要透、训练要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一环节的研究,主要是明确小专题复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当然,在最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小专题教学的内容。

2.关注教学过程,上好小专题课

教研室以教学调研的形式关注小专题复习课的各个环节,包括问题分析、教师点拨、典型例题剖析、解法展示、错误剖析、规律总结、变式训练、反馈检测等。我们着眼于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这两个关键,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有些教师觉得专题内容多,就满堂讲;有些教师认为一轮复习时知识都讲过了,就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复习,或以练代讲。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调研,重点关注小专题教学中哪些内容教师必须讲、讲多少时间,哪些内容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用多少时间去完成。二是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在二轮复习中,一些教师会迷失在高考辅导材料和题海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抓了专题复习材料而丢了教材的现象。因此,各学科教研员重点强调:小专题复习不是抛开课本另起炉灶,而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视角,习得新的方法,实现能力提升。

3.推广教研成果,形成“微课程”

为总结推广各校在小专题复习方面的研究成果,教研室开始组织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设计的“微课程”开发评比工作。对复习小专题“微课程”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又低又高”:“低”就是课程开发的程式要求不高,一般由3~5个课时组成,要求有明确的专题教学规划、思路和目标,但不要求有详尽的课程方案,目的是将高三教师从烦琐的课程建设文本中解放出来;“高”就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深入,要求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将国家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吃透、讲明、用活。在“微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将小专题复习课制作成微视频的探索。

(三)试卷讲评课评比和展示活动

高三复习教学中,试卷讲评和练习讲评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在冲刺阶段,试卷讲评和练习讲评甚至成为主要课型。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针对试卷讲评课标准模糊,讲评的效率各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差异较大的现实,教研室从2009年开始探索开展县域大型“高三试卷讲评课评比和研究”活动。具体思路是:以县域试卷讲评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为平台,发动全县高三教师研究试卷评讲课,反思和发现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效的试卷讲评课范式,并实现经验总结和辐射、问题发现和改进两大目标(这些经验和问题又可成为下一轮教研的主题),进而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的同步推进。

1.前期准备:从反思、讨论到实践探索

教研室充分重视活动的组织和准备。首先,以教研员的研究引领试卷讲评课的探索,初步形成试卷讲评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其次,以学校政策导向推动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使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校内试卷讲评课的初评、试讲等工作,从而使试卷评评课的研究进入实践领域。最后,以评价标准为依托实现经验的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教研室利用学期初第一次下校调研的机会,收集各校的意见与建议,整理出《试卷讲评课的评价标准(草案)》,并下发各校。

2.活动程序:从实践探索到经验提升

试卷讲评课评比活动的程序包括领卷与分析、评比与观摩、点评与研讨、整理与反馈四个环节。其中,评比课可以作为讨论分析的平台,起到实践经验的辐射作用。各教研员对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功能、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学习的做法进行整理总结,反馈给各校备课组。这样,通过点评、研讨、整理、反馈,《试卷讲评课评价标准(草案)》得以进一步完善,使活动避免出现为评比而评比的情况,真正起到范式探索和经验辐射的作用。

3.教研跟进:从有效教学到有效教研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