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审美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1-31 18:32: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审美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审美文化论文

第1篇

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1956年发表的《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Societyand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创造和代表的文化,即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徐州市在进行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时候不仅重视传统的主流文化———两汉文化,同样关注民俗文化,下文将以彭祖饮食文化、徐州伏羊节为例进行分析。4000多年前,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华饮食文化及养生文化的鼻祖,作为彭祖文化的栖息地,徐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彭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遗产。彭祖的母亲是大漠的丁零族人,有食羊的习惯,可以认为彭城吃羊的习俗发端于五六千年前的彭祖,几乎与中华文明史同步。2002年7月11日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正式命名。首届伏羊节是由罗广金先生创意策划、全面组织的,在中山饭店、彭城啤酒厂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有100余家饭店参与,徐州民俗学会、《彭城晚报》作为主办单位,《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徐州电视台给予了大力宣传,《新华日报》在2002年7月13日刊登了徐州伏羊节的报道,江苏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徐州首届伏羊节的热烈场面,以后每年入伏之日举办伏羊节,成为徐州公认的民俗文化。

2005年,徐州市政府将此民俗活动纳入徐州饮食文化范畴;2008年,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获“中国优秀节庆品牌”称号,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烹饪协会认定徐州为“中国伏羊美食之乡”,确定了徐州伏羊节在国内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一年一度的伏羊节开始于入伏的第一天,持续时间为一个月。这一个月中徐州当地百姓集中在各个酒店、饭庄以及专门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有人曾经描述徐州伏羊节的场面:“徐州伏羊节极为喜庆,没到日子就开始张罗,置酒肉,添桌椅。白酒要高度的,啤酒论箱、论捆。满街红、黄的条幅,即使是平时不起眼的小餐馆也要用红纸黑墨写上相关的字样。平时生意就红火的羊肉馆甚至在门口搭起大篷,多放几张桌子,热闹情形如同乡下娶媳妇坐大席。”[3]众所周知,在严寒的冬天喝着热腾腾的羊肉汤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可徐州人偏偏选择在夏天,其目的就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达到以食养身的效果,因此徐州民间早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徐州的其它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比如戏曲艺术中的柳琴戏、徐州琴书等,民间工艺中的徐州剪纸、徐州香包、丰县糖人贡、沛县封侯虎、汉王石刻、邳州木刻版画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徐州市在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强调传统主流文化的作用,同时也注重发展民俗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余论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发展城市审美文化,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弘扬城市的人文精神,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建设城市审美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城市传统主流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共同建构。所谓的城市传统主流文化主要是指在国家的大文化背景下,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情况,由城市政府推动和弘扬的一种主流文化,旨在凝聚城市民众的精神共识,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如何做好城市主流文化的建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明确城市的传统主流文化是什么。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历史中积淀的特定文化内涵,城市在进行审美文化建设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归属有定位,明确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所指,这样才能把握住城市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其次,深入挖掘既定的主流文化内涵。在明确城市传统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每个城市应该深入挖掘传统主流文化的史实资料,比如徐州,在确定自身的主流文化为两汉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徐州的汉文化史实资料,先后发现汉代大小墓葬300多座,汉代兵马俑4000余件;再次,注重主流文化的宣传与弘扬。

城市的审美文化建设应该本着开放融合的精神,将自身的主流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积极弘扬文化精神,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样才能将城市的文化形象竖立在世人面前,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徐州市将已发现的汉代文化遗存开发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对城市的汉文化精神形象进行了很好的塑造和展示。城市的审美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以传统主流文化作为基础,更需要城市民俗文化作为支撑。所谓的城市民俗文化是指依附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同样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城市文明的社会责任。所以城市在建设审美文化的时候应该注重民俗文化的作用,将其与主流文化共同构建,发挥其在建设城市审美文化、弘扬城市审美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文化形象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城市民俗文化的开创性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发掘城市民俗文化。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且每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有的民俗文化已被发掘并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有的则不被众人所知,处于消失灭绝的境地,因此,城市在进行民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各类民俗文化,争取做到没有遗漏;其次是要对已发掘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民俗文化的处境:虽然被发掘了,并被人们所认同了,但很少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与传承。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民俗文化,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中,让民俗文化得以推广和流传,为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光溢彩。

第2篇

07年,江西电视台乘胜追击高举旗帜,再一次唱响“红歌”。08年是多难的一年,罕见的冰冻灾害,巨大的地震灾害,全国上下弥漫着紧张和不安;08年又是充满喜悦的一年,奥运会的成功让我们鼓舞雀跃。第三届“中国红歌会”巧妙的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主题,再一次凝聚力量,红歌响彻中国大地。09年,“中国红歌会”第四次唱响,高唱祖国60华诞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祖国加油喝彩。据悉,今年的红歌会将于5月中下旬正式启动,我想,主旋律这条主线依旧会贯穿到底。

二、“红歌会”作为承载红歌的媒介,弥补了两个缺失:

当前荧屏的缺失和人性的缺失。首先,“红歌会”一扫当下选秀节目的庸俗脂粉气与娱乐至上的颓靡,很好的弥补了当前选秀荧屏的缺失。自《超级女声》推出后,基本上所有的选秀节目都是照搬其形式,选手经过海选、晋级、评委点评、被投票的顺序完成整个比赛,缺乏个性。第二,选手的类型化要求。所有的选秀节目都定位在低门槛、全民性。实际上,看过选秀节目的观众不难发现,最终晋级并取得成功的基本上是充满青春活力的俊男靓女。第三,异趣的审美追求。选手抱头痛哭的悲情、粉丝团狂热聒噪的呐喊、评委的“毒蛇点评”。第四,公正的投票制沦为选秀黑幕的遮羞布。07年《快乐男声》赛场上,吉杰虽然人气极低,但却屡次遭淘汰,如此诡异的现象在选秀节目中并不少见。面对如此的选秀轰炸,观众对选秀的激情日渐衰退,甚至出现审美疲劳。

第3篇

人类对美的感知是在“生命本原”状态被打破以后,在无数个手段与目标的冲突中产生的。对美的追求就是对“生命本原”的回归,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在“美”的关照下审视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伴随着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矛盾状态,对这些矛盾的系统认知和有效解决,都要求社会文化体系必须引入中国审美文化的内容。首先,经济建设是我国整体建设规划的重心,然而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理论要求人们重点关注“目标”效益的最大化,这恰恰和美学的“和谐”的基本原则相悖。在社会发展格局下,在物质追求的社会现实中,沉积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手段与目标间的冲突,是所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此时,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普及是调试人们内心冲突的有效途径。其次,利益最大化是经济领域的最高价值诉求,政治领域的最高价值诉求则是秩序构建。随着收入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心理冲突,这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要素。现阶段,经济依然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生活水平的差异必将继续存在,立足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是我们正确面对现实问题的最好选择。中国审美文化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支,它的内容转换可以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的背景特点。社会动荡的历史,尤其受他国侵略的历史,让中国审美文化史表现出了独特的“悲壮”气质,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材料。再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政治的全球化,这也是政治理论的逻辑之一。这种全球化的前提是每一个国家个体的真实、具有活力的存在,“和而不同”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发掘本民族文化,进而和其他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有助于推进人类发展和进步。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真正地被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把握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心。审美文化史立足美学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点化”的梳理,成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必修科目,大学生更是应该认真加以研读。审美文化史和美育同源,天然的学科渊源决定了审美文化史必然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当前,迎来了美育理论和审美文化有效结合的契机,中国审美文化史的介入必将对当代大学生美育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有助于大学生美育内容体系的完善。在大学生美育实践过程中,内容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明显的问题。以“艺术教育”代替美育的理论缺失显而易见,在艺术与理论相结合的美育中依然存在内容体系的缺憾。一方面,理论和艺术的内在逻辑阐释不够,另一方面,理论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较为简单。审美文化史内容的介入,将对以上内容体系上的缺憾起很好的补救作用。其次,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困扰提供借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扰,这是现实与认知的冲突造成的,现实和认知的内容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这些冲突正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选择审美理论解决这些困扰是逻辑的必然。中国审美文化史的逻辑建构,恰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完整的方法体系。再次,具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当代我国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核心。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要求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和谐社会构建理想在现阶段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每一个中国人要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把热情和智慧投入在每一天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即用一种审美的心胸去“点化”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中国审美文化史是实现这一“点化”的一把钥匙。审美文化史是中国美育系统有机的组成部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高等教育的现状,将中国审美文化史融入美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课程设置。目前,各高校对美育课程的安排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归入公选课程,可考虑把中国审美文化史设定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认知的相对统一,审美文化史进入美育系统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根据现实的状况,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在现有的美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审美文化史的课程。美育主要立足于艺术鉴赏和美学基础理论介绍两个领域的内容,审美文化史的介入将大大地完善美育课程内容的体系。如开设审美文化史的公选课程,作为美育教学的补充,给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先进行系统讲述,进而对其他学生形成影响,最终为审美文化史融入美育体系打下基础。此外,可将美育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思政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整个课程体系很完整,可以考虑把文化史内容纳入到思政体系中,为逐渐培育完善的美育体系积累经验。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一般高校没有设专门的美育教研室,讲授美育课程的教师要么来自于学校的行政部门,要么来自于与艺术相关的教研室。为了进一步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体现美育的社会价值,应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设置中国审美文化史专业的院校不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有现成的师资基础,只要转变观念,管理得当,问题会很快解决。然而,没有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就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可以考虑引进专业教师,这是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前提是政府转变观念,进而出台相关政策,这将是一个提升高校美育质量的长效策略。同时,加强在编教师的专业培训。审美文化史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有限,加之就业的双向选择性,引进专业教师还需要一个过程,可考虑对现有美育课程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第4篇

>> 形与意之间 意与形 形与意 意合与形合 浅谈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浅论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数字书“意”与形的研究 汉语的得“意”忘“形”与英语的重“形”轻“意” 浅淡中国画的形与意 传统建筑现代表达之“形”与“意”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谈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 古诗英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谈太极拳的意与形 民生题材艺术作品与它的“形”与“意” 关于形合与意合的思考 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现象探索 浅析汉语“意合”、英语“形合”比较与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陈龙海.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64-69.

[16]吴杰中.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徐清泉.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提升与隐逸文化的贡献[J].故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57-61.

[1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0]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2.

[22]华海镜,金荷仙.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94-97.

[23]邵晓舟.浅谈李渔园林美学思想中的“取景在借”观点[J].艺术百家,2004.(05):134-137.

[24]易中天.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OL]..

第5篇

【关键词】影视创作;大众审美文化;消费性;娱乐;个性化;精英文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50-1.5

近些年来就国内的现状而言,影视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乏经典之作。但是充斥在荧幕上的更多的是一些低质量,模式化的作品。这样的情况是多样原因共同导致的,其中,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大众审美文化对其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作为受众每日都会接触与消遣的影视作品,它对于受众的审美又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所以影视作品也会反作用于大众审美文化。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影视作品创作时最先要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获得收益。影视作品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受众,是消费者,而大众审美文化是广大受众的一个审美标准,即选择影视作品时的一个标准。在之前,一部成功作品需要有深刻的内涵与意义,因为当时的创作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受众喜好什么,而在于领导者和主创者想要去表达什么。但是,在现在情形下,一部可以抓住受众审美,同时具有良好内涵的作品才算的上是成功的作品。所以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是影视创作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大众审美的以下特点就是影视创作需要参考的。

第一,大众审美具有明显的消费性

大众审美文化是现在逐渐兴起并开始起主导地位的文化。当今社会是商业化的,商品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最好的流通品。那么大众审美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流行,正是源于它的商品属性。或许在之前人们的概念中,艺术都是至高无上的,是纯粹的,不允许掺杂任何功利与物质的。但是,大众审美文化从一出现就把其商品属性附于表面。因而可以说,大众审美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作为商品,它更需要去遵循市场原则,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市场中,消费者就是上帝,所以“大众审美文化必然会贴近大众、贴近生活,适应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时时刻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

因而,影视的创作应该考虑到现在的受众主体的变化,即市民大众。逐渐改变之前面对高雅的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使得影视作品可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大众审美文化最核心的消费动机是娱乐。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动机包括:娱乐动机,审美动机,认知动机,社交动机,求新动机与效仿动机。消费动机往往是多种动机的混合,以娱乐动机为核心,其他动机来推动。由于大众审美文化面对的是最为普通和广泛的百姓。这一广大人群虽然有不同的喜欢与个性追求,但总体来说他们更乐于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娱乐休闲活动。所以最为核心的是消费动机。因而在影视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消费动机,增加作品的趣味和娱乐性。才可以更好的吸引受众来消费。

第二,大众审美文化主体的个性化选择具有宽泛的空间。

现代的大众审美文化中的“大众”不单单是泛指无名众生,更指的是一个拥有自主选择权利的,并且积极参与选择的人的整体。在此之前的“大众”是跟于“精英”后面的追随者,他们流于众人,放弃了自己的品味与爱好。众所周知,精英文化更多的会受到政治,伦理,宗教的干预,这样的文化更不利于大众的个性发展。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成为了主要的力量,大众审美文化由于其商品属性,在这样的条件下飞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已经摆脱多年前的专制局面,“十亿人看八个戏”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受众拥有极为自由的选择空间,完全可以去挑选最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但是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播业出现了精品文化的缺少。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现象”还未被人们了解透彻就已退下舞台,取代它的“现象”还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又已消逝。我们也很难看到再去用“大师”“经典”“传世佳作”等词去形容它们。永久性对于这些“现象”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而。影视的创作也不得不去迎合这样的形势,单一的艺术形势已经无法吸引受众,更应该提供多样的风格与趣味来供大众挑选。同时,在进行创作时应该考虑到大众的审美文化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场合都会有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更要求增加创作的多样性,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需求。并且要去适应高速的变化,影视的创作与制作都需要提高出品与更新效率。随着影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为单一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时,影视的创作就需要去服从“顾客即上帝”的原则,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及时的研究与了解手中的心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方面,作为大众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影视作品,其传播的文化内涵对大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这也会促使大众的审美文化发生改变。所以,在影视创作时,不仅要去迎合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也要承担起引导大众审美文化走向更高层次的责任。

正如法国文化人类学教授保罗教・法布里所说:“中国社会正在朝着对不断增长的消费品追求的方向发展,这完全是正确的需求。但是我们并不能掩饰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一种扭曲,人们的感觉的扭曲,对于增值,等值和时尚现象的扭曲。”当然了,这种“扭曲”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文化氛围下难以避免的。特殊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的因素导致我国出现传统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交错杂糅的局面。而受众由一开始的文化专制到现在的开放性选择,很容易导致受众不清楚该如何去选择,就好像一个还没有完全拥有个人主见的人,一下子把他放到一个大环境中让他去选择,这种自由对他来说可能不是好事,更可能是一种灾难。没有足够自主选择能力的大众,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只能随波逐流,很容易出现精神的单一化与贫乏化。一不小心就吸取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使得大众审美文化愈加的低俗与肤浅。

因此,影视作品在这个时候就要担起责任,不能为了利润而一味的迎合大众审美的需求,还要通过自己在作品内涵上的甄选来逐步提高大众的审美层次。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审美活动是一个具有个体性的精神活动,个体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而审美的创造者只能决定为大众提供什么或者不提供什么,却无法来替大众做具体的审美选择。影视的创作即使想要来逐渐提高审美的层次,也要采取一定方式。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对于大众的审美文化,有益的作法不是关闭他们的选择渠道也不是放任其自由选择,而应该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转变。比如,在保证部分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来满足需求,或是对一定的文化内涵换种方式表达。这样既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大众,又可以保证大众审美文化不向更低俗方向发展。也可以将“精英文化”融于“大众文化”中,对大众进行一些“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当然了,这些都只能是在“量”的基础上来进行积累,最后能否实现“质”的变化,不仅在于时候可以很好的吸收,更在于大众时候有意愿去接受这样的文化。

总而言之,影视创作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的需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影视作品的最大受众是大众,所以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是影视创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好这一点,影视作品的传播才会更为流畅,也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再生产。而作为大众每日接触的影视作品,它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层次,所以他应该自觉担负起为大众做正确引导的责任,这不仅提高的是个人的审美层次,更是对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占国.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形态》[J].新华文摘,1995(9).

[2]刘学兰.试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3]保罗・法布里.社会消费和社会时尚》[M].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需求》[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第6篇

首先,《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秀”所代表的审美文化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选择,反映了19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具体的体现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以现代主义艺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审美理念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①在消费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娱乐文化毫无疑义地与商业化的市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谋。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之下,在对精英文化的消解过程中,《快乐女声》的审美文化价值归旨,自然而然地就会背离审美的无功利性,而直接地指向审美的功利望化、物质化的经济利益的满足。而在这一前提之下,娱乐大众的行为往往又表现出了人性这中潜意义的一面—原来人生的价值和物欲的满足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不需艰苦努力和精心准备的偶然性来实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因为大众自身审美能力和水平的参差,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的审美准则的多元化、感性化和经验化,进一步解构了美的形而上学之追求。

其次,《快乐女声》所代表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选择所奉行的那种“草根”意识、全民偶像意识、那种与精英的结构性对抗及对权威的反叛中的自大与偏狭,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裹挟之下当下大众审美文化领域内的人格分裂与价值混乱。这一方面反映出在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缺席之下,知识精英所标举的人文关怀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在大众世俗化的诉求之中已经被日益背离。社会文化审美主体在个体层面的欲望满足与功利主义、理想追求与现实经验在市场经济之下的背离,导致了大众价值诉求与评判的日益世俗化旨归。在这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在这样一种主体价值诉求的世俗化、功利化前提下彻底消失了,大众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因此,审美主体的个体性利益考量,那种对本质主义的反拨反而使得观照对象本身不再那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11年《快乐女声》的选手宣言中、从现场评委的相互背离中、从网络评委的感性对立中、从大众评委的好恶判断以及选手们网络粉丝的相互地、偏激的攻击中得到最好的见证—喜欢就是喜欢,“没理由地”就是喜欢(当然,“没理由地”背后的潜在规则,外界是永远也无法知晓的)。较之于精英化的审美感受,大众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之中越发地感受和追求一种视觉的外在的与体验,趋向于一种形而下的现状的满足。因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取代了传统和精英主义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法则。它既反映了多元化社会语境中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文化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与长足发展,又暴露了当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价值判断能力的不足与准则的缺失。

再次,《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审美价值所奉行的娱,反映出了当下大众文化审美中内容和形式相背离的二元对立悖论。作为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内地大众文化生产在满足、适应多样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价值混乱、唯利是图、题材雷同、品格低下等问题②。’,这一点我们从目前国内的各档选秀节目可以观其全貌。在娱乐性诉求之下,表现主体在这过程之中正所谓花样百出而无所不用其极。《快乐女声》形式创新上奉行的不设门槛,确实应该博得社会大众的大声喝彩,但这种形式的创新,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主体参与其中提供了最广泛的可能,任何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职位、不分教育程度、不论审美旨趣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选秀平台去“我行我秀”;另一方面,这种不设门槛,没设标尺的娱性追求却又客观上导致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批评,使其从内容上与人们的审美期待相背离,甚至使人反感、反胃。特别是海选阶段,其为收视率而进行的各种炒作,其负面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深思的,而其决赛结果中的“一个初中生的胜利”却又可能在更深层次上导致人们对自身文化心理与价值认同的错位—原来成功是可以这样的:成功可以不在于追求成功的过程,而在于你是能否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的眼球,能让大伙儿高兴;至于你的行为本身、至于你的表现内容甚至是你的唱功与水平,这都无关重要。只要形式乖巧了,至于思想、信仰、价值观念上怎么样似乎都可以接受。毫无疑义,在今天这样一个泛大众文化的时代,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人们限人一个极端:大众就是一个消费群体,对他们而言,不需要关注消费对象本身,而在于审美对象这一被观照的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审美主体对“”的要求,去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哪怕是“过把瘾就死”也行。这恰如2011年《快乐女声》选手王家跳的宣言:“要现在,不要未来。”或许这种完全建立在感性的满足之上的大众审美文化心理才是今天我们的担心和忧虑所在。

第7篇

一、主持人、嘉宾

在节目人物研究上,本文主要从主持人、老师群、女人军团三个部分出发,从而在话语权上探究其人物声量。《女人我最大》的支持人“心湄姐”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其素有“百变女王”之称;自身具有母性、知性以及能动性的特质,是节目塑造的女性的形象参考。而更进一步来看,主持人近50岁的年纪是美妆类节目中的特例;不同于其他女星,心湄姐对于自身年纪与塑性美容并不避讳———她拒绝衰老,追求年轻追求美。从这点来看,节目主持人设定具有典型美貌神话中年轻中心主义。另一方面,节目设有“老师”嘉宾,常驻有小P老师、小布老师、凯文老师、牛尔老师、柳燕老师等;其中除个别女性老师外,节目中的“老师们”多为男性。在角色扮演上,这些“老师”往往充当了问题的解决者,是美貌神话中父权制的映射。而“老师”与“学生”是两种不对等角色,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教师被赋予优势地位,教师对学生拥有一定的权势。在节目环节中男嘉宾言辞犀利,评论刻薄,直接将女性的外表与异性的关注和庇护联系在一起,比如婚姻、幸福等。与“老师们”相对应的另一端是所谓的“女人军团”,每期军团人数不等;其中包含刘伊心、芳瑜、小CALL、米可白、殷琪、Ly-dia等等。她们或是娱乐明星,或是选美冠军,其自身在形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条件,但在节目中的角色扮演中,她们却充当了问题发出者的角色,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容貌、情感的不当;从而被“老师们”改造。从男性老师到女人军团的信息不对等流动,也就造成了以男性话语权为主导,女性处于被观赏“对象”的节目情境。而在注视欲望驱动的过程就是自己被人观察到的过程,这种欲望驱动的活动就集中在“使自己被完成”之中。在这样的注视与幻想之中,主体仅仅存在于想象的凝视或他者的关系之中。

二、叙事策略

在叙事策略上,《女人我最大》节目采取了简洁“before&after”对比的复调式叙述策略:女人军团首先暴露出外形上的缺失,而后老师进行改造,从而完成“问题”到“解决”的链条。在“外形有缺失”同“改善前后的对比”中节目建立了平衡,将女性对外形不满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能动性。正如同凯茜?黛维的观点:在女性美貌的体制之内少不了女性能动的这个因素。如果女人没有能动,文本就不可能驱使女人去进行美化自身的活动。这种叙事策略使得女性对外形的缺失有所信心,同时给她能动的机会。当女人把自己的身体视为对象,而不是别人的性对象———仅仅是个人劳动的对象时,此时的身体正是她必须要改善修正转变的对象。似乎在此种情境当中女人的能动性占了上风,而节目在叙事的结构中却建立的是“老师”———男性作为关键节点;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成为指导女性的权威;这正是父权制美貌神话建立的标志之一。总结以上,在节目当中:一方面,女人似乎更加主动地选择了美;而另一方面,她们又是在一个更大的父权制美貌神话下的被动行动者,她们实质上被掏空了内在,徒留其表。而这种表象的美同样是被男性定义的,更使得女性在自身涅槃中羽化为自我意识。其实质是父权制下男性目光对女性身体的侵凌,也是现代性的理性对女性的监控———纯粹被改造的他者。

作者:周鑫湉 单位:暨南大学

第8篇

白描勾线、着染、重彩、没骨,还包括些皴、擦等等。

简单地说,工笔画中的勾线就是勾轮廓线,1般用小衣纹或勾线笔,是工笔画的第1步,成品即白描。勾线的方法类似于写毛笔字,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等;

没骨法是1种不用勾出轮廓而直接着色落笔的方法,要求画前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如初练可先在宣纸下衬1事先画好的白描稿;

重彩是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为主进行着染的画法。鲜丽凝重。

“皴”和“擦”是1种肌理的表现方法,其区别在于工笔画中后者较前者多以侧锋行笔且用力较轻,后者在笔中含水分少,比较干;

“染”是着色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染、统染、罩染、接染、点染、烘托、积水、托色、立粉等。

其中分染是用1手拿两支笔交替进行,1支蘸色(不要过于饱满或过干),1支蘸清水(不要过多)把颜色均匀地烘淡,形成1边色浓逐渐向1边色淡的过渡效果。

统染就是从整体出发,大片地分染出前后的层次关系。

罩染是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罩1层透明色彩(水多色少,调匀,较稀)的方法。分染前应用此法就叫平涂,平涂色彩时也可使笔中色彩饱和。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平涂,又不能使水分过多,汪在纸上互相冲激,也不要1次涂够颜色,调淡色彩1遍1遍地涂,涂够为止。

接染就是反染,用两支笔各蘸上不同颜色着染,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1起的染法。WWw.133229.CoM初学可用第3支白水笔帮助接染。

点染是不勾轮廓线,用1支笔蘸上1种颜色,然后在笔尖上再蘸另1种颜色,1笔按点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渗和在1起,1笔成形。此法多用于没骨形式。

烘托是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衬托出浅色主体部分的方法。可用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进行,为使其均匀,可先用清水把底了铺湿,趁其半干时烘染。

积水是先以淡墨和色积水成形,趁湿冲入水或其他颜色,使水与色相互冲激,干后形成自然斑驳的痕迹。此法用时水要多,冲入颜色和水要掌握好火候。

托色是重彩画法,即在纸背面平涂1层与正面颜色相同而明度较浅的颜色,可使正面色彩更鲜亮厚重。

立粉是用浓厚的粉质色点或勾出色点或色线的方法,常用于勾点花蕊等。

批毛和丝毛是画鸟兽毛的技法,批毛是将水分较少的白云笔蘸上墨或色后用手指将笔锋捏扁,平均分成4-6年尖叉,这样画下来即成1组小毛,批毛时笔与笔之间如品字形接续着画,如鱼鳞的分布1样;丝毛是用细笔1根根勾毛,方向与批毛相同。

此外还有喷弹法、揉纸法、拓拍法、洒水、洒盐、油水混用、用蜡、绢后作画等肌理和绘画的技法等。

工笔画发展史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5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1流的白描作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都是道地的工笔重彩,特别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绘画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重彩颜料,因此称绘画为“丹青”,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在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了。

学习、练习方法

都能学好的~照着样子临摹就是了~

当然1些基本功还是要学会的,在画工笔之前要先画1些白描的作业,练习1下手感和笔触,刚开始画白描的时候,最好挑1些名家的花卉白描稿,比如《芥子园画谱》,把画画用的宣纸蒙在上面,也用铅笔描摹,注意,用铅笔描摹也是对线条的练习,不可以马虎,而且要1次描好,因为宣纸是不能擦的。描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用红豆之类的勾线笔沾墨汁勾了。多加练习之后,就可以直接用勾线笔描摹了。

等白描练习1阵子之后,就可以临摹1些工笔画作品了,最好先挑选1些简单的花卉开始,然后是花鸟鱼虫,最后人物。当然不能1味的练习,其实阅览1些书还是有帮助的,很多工笔的书里面都会教授1些画画的特殊技法,很有意思的,我以前就是这样看学会这些技法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技法,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学到更多。

至于1些基本的东西,我想石榴石头已经说的挺具体了:买熟宣纸,开始是拿页筋笔勾线,然后是手握住2只笔,1只小红毛笔,1只大白云,小红毛上色,大白云是白水,匀染使,然后买本书临摹。还要补充1点,也是我自己的心得,再晕染的时候,宁可先淡1点,如果不够深度,可以再染,若是1下子染太深,就不能渐淡了~特别是1些花卉和人物的脸。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关键还是要实践,多画画1定行的。以前我们班级很多人都不会画的,手也很抖,不过1个月下来就能出成果了,只要静心。画工笔就是要静心。

另外,临摹了1阵子之后,就可以去写生1些东西,回家自己创作了!

(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1。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也是最为复杂的画种,内部分类则更是复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6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10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8类。其根据笔墨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大写意画和小写意画(即兼工带写),根据设色又可分为白描画、水墨画、着色画3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寺观殿堂壁画、架上绘画、民间绘画、工艺装饰画几类;依作品的主题思想分为释道画、风俗画、历史画、民间年画、文人画等;按工具材料分为白描、着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3大类。 山水画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5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1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5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在现代,更强调“师法造化”,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

花鸟画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5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1代名手,绵延不绝。

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设色又可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国画发展史

6朝前:水墨与重彩画法之萌芽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是以天然矿物质在陶坯上描绘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等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1,达到美化装饰效果。商周战国及春秋时期绘画已有相当的进步。除壁画的流行外,这时绘画技巧的发展也可从青铜器及玉器的装饰纹样、战国漆画上看出已达到相当水平。特别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成为这1时期绘画技法发展的杰出代表。此时绘画已逐渐脱离附属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地位而独立,成为后世卷轴画的先声。秦汉绘画技法发展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的情况除求诸石、画像砖外,各地出土的帛画对了解当时绘画技法发了最有力的资料。战国展的状况提供帛画“迹简意淡”,突出线条作用的水墨画法和西汉以高纯度装饰性色彩依线描涂染的勾勒着色画法,奠定了后来卷轴画的两种基本画法风貌。

6朝:勾线渐趋成熟与凹凸法之出现 3国两晋南北朝是绘画技法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涌现出1大批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知名画家,画史上第1批为后世崇奉的百代宗师和第1批有摹本流传的巨迹都产生于这1时期,并产生了第1批论画名著。人物画法从完成变略为精,由“迹简意淡而雅正”走向“细密精致而臻丽”之后又出现“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鲜明显示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时代风貌。源于人物画背景和古地图的山水画在这1时期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大约在东晋刘宋时代,已有独立的山水画。这时期已有为数不少的善画花鸟的画家出现,也有独幅作品的记载,但未流传下来。

隋唐:线描、水墨的高度发展与金碧设色的完善 隋唐时代的绘画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在表现技法上取得高度成就。人物画在隋唐仍居主要地位,在继承本土汉魏传统以外,也吸收西域画法,艺术上的发展更加成熟。隋唐山水画日渐成熟,有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和墨分5色的水墨山水等,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这1时期的青绿山水日益走向成熟与兴盛。其画法风格,也像人物画1样属于勾勒设色,所不同者在于形象勾勒的简括和赋色的强烈浓丽。使用的颜色以青、绿、赭石、白粉等石色(覆盖色)为主,甚至辅以金粉,鲜明夺目,纯度极高,颇有金碧辉煌之感,宋人称之为“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这种以装饰手法进行写实的着色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最早的风格形态。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主要是在中晚唐以后。在青绿山水至盛唐发展成熟之际,水墨山水的前身“破墨山水”开始萌生。中晚唐以来,山水画的题材范围进1步扩大。技法上更出现“不依墨踪”的狂放画风。这时,部分画家在盛唐的破墨技法之外,又发展了“泼墨”。中晚唐的山水画家,由讲求用笔进而又重视了用墨,而用墨方法的丰富变异,回过头来又解放了笔法。水墨作用引起了广泛注意,为5代水墨山水画的勃兴创造了条件。唐代也出现了1批花鸟画名家。花鸟画题材多流行于宫廷及上流社会,用以装饰环境及欣赏需要,大都以工笔设色的画法,写生逼真。

5代:双钩填彩与落墨画法之定格 5代10国的绘画,无论中原、西蜀还是南唐,也无论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在继承唐代传统的同时有新的发展。在山水画方面,这时突出发展了唐人水墨风格。“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及南北两大山水画派的出现,成为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派画家笔下,用以呈现山水纹理质感与结构的“皴法”得到很大发展,墨法丰富起来,有笔有墨成了画家的自觉要求,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山水画至此已发展成熟。花鸟画领域5代出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技法风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花鸟画走向成熟。5代,勾勒设色的青绿山水仍在延续。

两宋:工笔的极致与兼工带写的初创及章法的突破 宋代绘画在隋、唐、5代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风格形制日趋多样,技法更加完备。文人画的兴起与宫廷绘画的繁盛成为这1时期的新特征。在艺术上自觉追求有别于画工的“文人画”是在北宋中叶兴起的。风俗画、历史故事与现实题材的人物画都成为画家感兴趣的题材并有杰作出现。北宋画坛上,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在唐、5代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画史所称“宋人格法”主要指这1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南宋山水画的主流是水墨苍劲笔法所显示的精奇而抒情的风貌。这1时期随着卷轴画的大量产生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宗教画开始退出画坛的主要位置,画家与画工明显分开来。宋代花鸟画在艺术技巧上大大超过了唐代。继5代之后,北宋初期的花鸟画随着朝野需要的变化而蓬勃发展,跃居于人物画之上,与山水画并驾齐驱。宋代花鸟画家观察的精细入微和描绘的1丝不苟使他们的写生刻画水平已经达到“和生者逼肖”的程度。

元代:笔法墨法的拓展与丰富 元代绘画在继承唐宋5代的基础上有进1步发展。其显著特点是文人画的盛兴,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花鸟画成为主要题材。绘画艺术上强调有“士气”和“古意”,反对有“作家气”,摈弃南宋院体传统,主张师法唐、5代、北宋。创作上遗貌求神,尚主观意兴抒发,讲变化而轻刻画,喜平淡而弃绚烂,纸本上运用干笔皴擦的水墨技法得到极大发展。元代绘画以山水最盛。在花鸟画中,随着墨竹与木石的盛行,墨兰、墨梅也同时并举。元代墨卉墨戏盛行,在工笔花鸟画中也出现了全部以墨代色的现象。中国花鸟画技法经过宋代全面发展后,元代又向着水墨领域深入。

明代:水墨大写意的繁兴 明代绘画风格迭变、画派繁兴。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发展,画法方面以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的勃兴,成就最为显著。明代绘画大致可分为早、中、晚3期。明早期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坛,形成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作风的时代风尚。正德后在苏州地区崛起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传统,波澜日壮,成为画坛主流,明代中期以后,有成就的花鸟画家主要是在野的文人画家。万历以后的晚期绘画出现新转机,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另辟蹊径,力倡南北宗论,影响很大,成为画坛主导。除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外,晚明还出现不少地区性山水画派。花鸟画领域青藤、白阳的水墨写意画法,人物画领域南陈北崔的变形人物画法,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人物画技法多样,有质朴典雅的白描,也有浓丽细密的院体工笔,有粗放豪迈的水墨写意,也有变形奇古饶有装饰意味的人物画新体。

第9篇

[关键词] 全球化 审美文化 他律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全球化(globaliation)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在这个进程中,人、商品、信息的流动冲破了区域和国家的束缚,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不同领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譬如经济与文化,如今我们讲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即经济与文化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任何存在都不再“自律”,而与其他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是简单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普遍化,更是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消解。整个生存环境中的个体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愈加明显。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称作“他律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下,个体的他律特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明显。

他律性就美学领域来说,它是指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亚系统它的相关性,即它不是独立自为的,而是与其他文化子系统相互关联的。然而,任何事物要使其为本身就必须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即自律性。因此,审美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也必有其自律性。于是,审美文化既有自律性也有他律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正如阿多诺在谈及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艺术时所说的:“艺术具有二重性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之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知识与经济,艺术与生活边界越来越模糊,审美与日常生活相互浸染的色彩也越来越浓重。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审美打上了烙印,衣、食、住、行无一不萦绕着美的幽灵。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日常生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审美化。审美不再是传统文化中贵族特有的精神活动,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专利,它从精神的神坛走向平凡的日常生活,从精英走向世俗。正如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说的:“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P这场审美的大勃兴带来的便是大规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审美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日常生活也在不经意间闯入审美的场域。首先看审美的重要形态――艺术。日常生活进入审美掺入艺术,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杜尚的《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便池,以艺术的身份进入展览中心供人观赏。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举动。在人们的理念中,艺术应该是与日常生活有距离的、经过艺术家天才创作的审美对象,而今艺术变成了日常生活的现成品。这即为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其实质都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及审美与社会相互影响。只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即审美向日常生活渗透与日常生活向审美渗透:而这两个过程正是审美文化他律性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如: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虽然都是表示审美文化的他律性,但是其表示的内容和作用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审美进入到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便被染上审美的色彩,因此这个过程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而日常生活进入到审美中,便使审美粘上日常生活的因素,于是这个过程即是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这两个过程相结合即成为全球文化语境下审美文化他律性的完整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它虽然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现象,然而在今天成为一个风靡的论题,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带来了审美的民主,使得审美是人人尽得的权利。在传统文化中,纯粹的、精英的审美活动是贵族活动,总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远离普通民众,而使得人民大众无法企及:而今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被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使人人都能享有审美带来的愉悦。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全球化之时弥漫开来,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空间之中,人们通过种种的方式来超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以审美的方式装饰日常生活。此时,市场充满各种各样审美的“赝品”,各种商品都贴着审美的标签寻找市场,而商品一旦贴上审美的标签就身价倍增。正如韦尔施说:“一旦与美学联姻,甚至无人问津的商品也能销售出去,对于早已消得动的商品,销量则是两倍或三倍地增加”。“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某种意义上是缘起于审美因素对现实的润饰和包装。

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活动形式,它的对象不仅是形而下的器,而且包括形而上的道:它不仅是感兴的形式,而且包括理性的内容:不仅是感官的享乐,而且包括精神的超越。但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情境之下,它却只是形而下的器、感性的形式和感官的享乐。审美已脱离了康德的无功利,精神的超越:而完全地沦落为欲望的满足,感官的享乐。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之下,它被商人、资本家所操纵而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同时,它也局限了审美的内涵,美的内容被抽干,只剩下形式的漂亮,正如韦尔施所说:“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成了滑稽。”

审美日常生活化,就艺术领域而言是日常生活(包括经济、科技)元素直接介入艺术之中。使艺术传统审美精神发生质的改变。全球化语境下,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机械复制,它是本雅明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范畴下提出的一个概念。机械复制技术开始如照相机、电影,它使得“手第一次从最重要的艺术职责中解脱出来,完全被现在通过镜头观察对象的眼睛所取代。”机械复制不管是之于日常生活还是艺术生产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使传统艺术的唯一性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摹本、赝品。通过复制生产、交换消费,曾经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四处散落。审美沦落为消费,艺术变成为商品,传统意义的艺术终结,神圣的美学消逝。这便是社会生活中科技、经济及价值观念对审美的影响。审美在政治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它的身份日渐式微。曾经崇高令人神往的光晕已经散去,留下的只是裸的生产消费。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社会生活直接进入到艺术之中,使其失去了前现代艺术的灵光。如果说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审美进入生活是对审美的泛化或异化的话,那么在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过程中,生活进入审美却是对审美的一种升华。现成的装置艺术,其本质只是日常生活用品,而今它被放到美术馆就成了审美的艺术品。面对美术馆、音乐厅林林种种的当代艺术作品,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也是对生命和艺术的一种理解。如:音乐界凯奇的著名作品《4’33”》,艺术家走到钢琴旁边,默默地坐着没有做任何演奏的动作,持续四分三十三秒。整个演奏结束了。它在音乐界甚至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反映了音乐家观念的一种转变――彻底无声也是音乐。中国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传统,无声更能将人领入审美王国。美术馆的装置艺术也一样,它们并非众说纷纭的那样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已不再那么容易被人们理解。原来那种柔和的优美已不复存在,而剩下的是荒诞的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