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07:38: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图书馆管理学年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给学生一双慧眼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要帮助他们形成空间观念,必须借助以相应的实物为参照物。而这一时期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的关键时期。
高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接触到一些图形,一开始是平面图形,很直观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是对学生的将来不负责,而仅仅靠课本上的图形和我们教师制作的实物,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但我总认为这些都远不如引领学生去进行实地观察,以学校附近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为参照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这样的观察对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刺激才深刻,才有助于学生树立空间观念。
但又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少学生不会观察!主要体现在不能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去观察,或者是不能选准角度去观察,总之就是观察的结果令人不满意。我们怎样给学生一双慧眼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会观察。专注观察属于意义学习的范围,一般来说小学生对那些不够形象的实物和图形的观察是缺乏耐心和耐性的,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其观察的耐性和耐心,如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或者是线段等分,要求学生比较计算等;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圆锥体,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圆锥体的截面图,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完美的空间观念。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树立了空间观念,才能把数学学得更好。这就要学生养成自主观察的好习惯,学生观察的次数多了,就会意识到,标准图形是教材上的,生活中的实物是由多种图形组合起来的。譬如认识梯形,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学生从教材上的图形让学生去观察,固然对学生领悟梯形的表象性质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很好地形成空间形象,笔者以动画形式,先展示多种梯形平面图形,然后由平面图形变为立体图形,这样,学生就能以平面图形为参照,观察立体图形,于是就产生了对梯形的比较完美的认识,从表象认识上升到空间观念,学生的学习就会更投入。
二、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没有想象,就没有数学学习。
绝大部分小学生都有惰性,他们不愿开动脑筋,即便面对形象直观的实物或者图形,也常常不愿思考其实物和图形的特征,致使观察和思维的严重剥离,观察没能为思维服务,思维当然也就不能对观察进行抽象性的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是必须努力养成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习惯。首先是时段上的开动脑筋,教会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不做不思考之观察,要像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样,要开卷有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学生可将实物与教材上的图形对照,边看边思考。我们可预设完整的静态性的图形呈现在白板上,便于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观察思考;我们还可预设图形的形成过程,学生就可领略动态性的图形,从动态的角度研究这个图形,这样就丰富学生的思考途径,就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学生就在图形动态形成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观念;我们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见过的生活现象进行回忆性的想象。譬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回想家中的挂钟或闹钟,再引导学生去想象钟面秒针、分针、时针的运动轨迹之后,学生便对圆的性质有了比较深刻而又完满的认识。像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图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这样一来,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就可能是水到渠成了。
三、引导学生抓住本质思考探索
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一开始我们比较多地看到的是学生思考的缺失和探索的不足,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很想体验思考探索过程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但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知所措或者就根本不去前行了,这种情况主要是小学生不知道抓住本质进行思考所致。所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更要引导他们学会透过现象抓本质,小学生只有品尝了成功的乐趣,他们探索和新创造的欲望才会强烈。任何人都渴望成功,可以说一个人童年时候的成功欲望是最强烈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成功欲望。为此,课堂上我们必须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点点滴滴探索成功的喜悦,而这点点滴滴的成功就会成为学生探究意志和能力形成的铺路石。在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过程中,笔者借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之间传帮带活动,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探索欲望。
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笔者复印两幅长方形的画,课前分发给学生。学生先用直尺丈量长方形图画的长和宽,在每个学生都量出准确数据之后,再要求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发现。学生思考自己发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探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去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互动交流时,笔者感觉到学生在表述时不是十分的到位,笔者启发学生继续探索,说服对方,于是,学生之间的争辩激烈起来,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形成习惯和探究精神的必由之路,经过讨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规律在学生的心目中显得更为清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也就初见雏形了。
关键词 图书馆;素质教育;精华;软硬件;经费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纷沓而来,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精神食粮,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我们学校图书馆不断开拓进取,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引进了很多关于的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和正能量的书籍,为学生的成长轨道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们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读、写、讲以及读后感征文比赛,觉地把五爱贯穿于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始终,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收获。本文从小学图书馆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建设以及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一、小学图书馆的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1.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
当前的图书馆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有益的书籍,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的业余生活不仅仅停留在回味课间十分钟的追逐和游戏里,使很多学生回归到了自我学习的轨道上来。
2.引导小学生识别精华与糟粕,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小学图书馆是学生储存知识的粮仓,就好比人的大脑一样,是学校的中枢系统,储藏了大量人文艺术科学精华,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只有通过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书中感受他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通过阅读。逐步识别精华与糟粕,从而为今后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为学校承载化精神价值的载体
校园文化的建设包含了软件和硬件,文化是传播的桥梁。一个学校的文化表现在学校的整体风貌上,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力形成一股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氛围。通过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培养老师的管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行为习惯,产生持久的渗透作用,为学校承载化精神价值的载体。
4.推动高效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图书馆通过延伸的阅读让学生全方位的接触文学和艺术已经人文科普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图书馆软硬件建设
1.学校图书馆领导重视,加大图书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为学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制定详细的规划。针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有计划的增加学校的藏书,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严控采购渠道,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学校一定要将图书馆的采购置于阳光下,坚持公开招标,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采购国家正式刊号,具备双刊号的正规刊物。通过板报或者意见箱设立相关推荐书籍栏目,筛选思想健康,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科学性突出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和推荐优秀读物。
3.对图书进行分类归档。藏书的新旧书的比例、学科比例、要进行归档。学校要投入必要的经费对图书馆的馆舍、藏书和阅览室等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提高培训也要作详细的长远规划蓝图。
三、图书馆软件建设
现在的图书馆建设均是高标准,现在学校办公基本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因此加大为图书馆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学校图书的硬件建设迫在眉睫。
1.领导重视
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怎样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队伍,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积极宣传图书馆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教师中宣传强调学校图书馆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让广大教师支持学校图书馆的工作,让领导和教师充分的认识到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中心必须优先发展。
2.内强素质
图书管理员要爱岗敬业,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意识。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责任,承担的是一份崇高的事业心。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和热情的服务,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担负起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3.计算机分类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客观上推动了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数字化,当前我校图书馆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信息数字化。我校图书馆建设由于缺少上级政府和学校的支持,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的信息化建设。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员,应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或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四、指导学生阅读,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多如烟海,可见书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培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培养思辨的精神,引导人积极进取,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不但能够增长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小学阶段是人生接受知识的起始阶段,是承载知识的集中地,学生是图书馆阅读的对象。加强学生图书的阅读指导,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以及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开展。加强图书馆阅读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分门别类地开展阅读指导,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推进图书阅读健康向上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莱.《图书在现代阅读中的作用》介绍[J].图书馆.2013年02期
[2]杨光武.浅谈当代图书管理工作[J].情报科学.2009年03期
摘 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行业宣言。它从服务承诺做起为公众开启知识之门,它所涉及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公益精神、平等理念和人文关怀,这对现代图书馆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将对《宣言》中提出的“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这三项基本原则加以解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46-02
2008年10月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宣言》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公益精神、平等理念和人文关怀,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行业宣言,也是全体图书馆员向全社会的庄严承诺。《宣言》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步入了行业自觉的新时代,体现了我国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界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上的一次接轨,是当代中国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拟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诠释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1 坚持公益性原则是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基石
1.1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主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作为文化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而存在的,是由政府通过全民支持其经费开支而面向全民开放,免费为全民利用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也就是说,现代图书馆公益得以实现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群众性文化科技事业的支持。既然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拨款的公益性单位,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公民素质,讲求社会效益,服务社会公益,那么为广大读者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优质服务就应该是各级公共图书馆最根本的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1.2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史,即便图书馆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类型以及同一类型的图书馆在办馆规模、效益、管理水平以及馆员的整体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但为广大公众无偿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等公益职能仍是所有图书馆所共有的职能。并且每个公民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时,都应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即服务的均等性原则。
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当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
2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
2.1 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保障读者享有基本文化权益。
以读者为本就是要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是以读者为本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图书馆这个充满人类文明成果、人类智慧结晶的文献宝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依靠的就是以人为本。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与出发点。处处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如何加强服务、改善服务、创新服务,可以说是决定图书馆生存的关键。今天的读者已不再是一般的借阅人,他们实际上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满意度将决定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因此说,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已不仅仅是为其找书刊文献,为其提供咨询业务,为其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对读者“有情有义”,关爱读者、方便读者,大到地区图书馆布局,小到各类规章制度、服务公约的行文,都可以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让读者在图书馆享受到放心、舒心、顺心的滋味,享受到图书馆为其营造的令人愉快的阅读空间和人文环境,享受到平等的利用文献资源的保障体系。如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人都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改善阅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特色资源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等服务手段与措施的执行,就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
2.2 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馆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知识信息库的建造者、维护者和发掘者,同时又是知识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实现对图书馆员的人性化管理,因为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需要通过具体操作层面的馆员才能得到全面实现。可以说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实质上就是从人到人的过程。图书馆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馆员,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2.2.1 尊重馆员的人格与劳动,在图书馆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我们要维护馆员的根本利益和法律地位,尊重馆员的个性、人格、才能和价值,对馆员的信任和理解要多于批评和指责,关心馆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馆员的业务钻研能力和交际能力,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将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馆员在图书馆享受到宽松的工作环境,享受到浓厚的、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
2.2.2 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公益在继承了历史的基础上又有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特色内容。由于丰富的资源是图书馆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硬性条件,而图书馆员的素质高低和服务意识的强弱则是其软性条件,并且决定或影响着硬性条件的完备与否。
图书馆要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就必须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服务工作需要的新型信息服务人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可通过办班,分期分批地提高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在高等院校开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专业,重点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信息人才,充实到现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队伍中来,从而改善图书馆人才结构,提高图书馆信息开发、信息服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由此可见,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的人本观,就是要把关心人、尊重人、支持人作为目的;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调动馆员和读者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机制活起来,窗口亮起来;就是要用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将馆员和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图书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联系起来。
3 坚持平等服务是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3.1 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平等服务原则的权威表述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早就确认了平等原则:“公共图书馆的大门需向社会上所有成员开放”。1994年的修订版继续强调了这一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国际图联1999年制定的《图书馆与知识自由宣言》指出:“图书馆应该平等地为所有用户提供信息、设备及服务,不允许各族、信仰、性别年龄歧视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歧视。”2002年8月国际图联颁布的《格达斯哥宣言》中宣称:“不受限制地获取、传递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应该为所有用户提供平等的服务,不允许有种族、国籍、性别、性取向、年龄、是否残疾、和政治信仰的歧视。”
而在国内,图书馆界学者在关于读者与图书馆间的平等的问题上认识基本趋同一致,即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享有权利上的平等,可以平等、自由地使用图书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08年,中图学会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更是提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服务平等的理念正在走入中国社会,平等服务的原则将成为图书馆人衡量管理创新的标准。
3.2 公共图书馆平等服务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因此,平等服务对于公共图书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现代图书馆平等服务更是上升到了人的信息权利的高度,即《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信息权利。信息权利是一种基本人权,这一权利的缺乏将使公民不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甚至危及他们的人身安全。而对于图书馆,保障信息权利就是要保障公民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宣言》关于平等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社会公众人心。
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将图书馆赋予了特定的使命。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是一致的。比较重要的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全民阅读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点。
当前,图书馆正处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发展阶段,政府对图书馆加大了投入,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政府的关于“十一五”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要求我国要达到一个行政村一个图书馆(室),人均一册图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任务,图书馆就要积极响应“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数字化的信息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社区,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其次,构建每村一个图书室,每人一册图书的服务体系,让每个老百姓在半小时左右,甚至不用出家门,就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图书。然后是构建网上信息咨询,老百姓可以依靠网络,提出自己的问题,图书馆做到小的问题及时回答,大的问题两到三天内解决。最后是增加服务网点,真正实现图书异地借还,读者可以预约借书等服务功能。各公共图书馆要解放思想,拓展服务范围,改变服务理念,在和谐社会建设和信息公平构建方面多做工作,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充分为老百姓服务。
3.3 平等服务评价的标准
评价图书馆平等服务的标准,应该以读者满意为目标。读者满意,可以从理念满意、行为满意和视觉满意三方面去衡量。理念满意是指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带给读者的心理满意状态,包括读者对图书馆所确立的服务宗旨、服务战略、服务精神、服务信条、服务风格等的满意状态。行为满意是指图书馆的服务行为带给读者的心理满意状态,包括对行为规则满意、行为效率满意、行为方式满意、行为语言满意等。视觉满意是指在图书馆服务中可视性的外在形象留给读者的心理满意状态,包括对服务名称、导引系统、环境美化、文字规范、设施格局、建筑标志、物品陈列、装饰色彩、人员服饰等的满意状态。
在实际的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平等对待读者主要体现在尊重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根据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把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细分为如下10个方面:平等获得读者资格的权利、平等获取文献资源的权利、平等享受阅读的权利、平等享有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平等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权利、平等享有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批评的权利、平等享有提出咨询问题的权利、平等享有对图书馆服务进行评价的权利、平等享有对侵犯自身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图书馆服务行为进行举报和诉讼的权利、平等享有拒绝某种服务的权利。
总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书馆的建设应以实现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公益服务、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不仅仅是图书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对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更是各级各类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惠珍.浅谈树立图书馆科学发展观[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
[2] 蒋永福,李集.论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三大要素[J].图书馆与情报,2003(5).
[3] 王春侠.略论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效益性[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4).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图书馆 流通管理 服务 创新
在当今高知识、高科技经济的时代,知识与信息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资源。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学院教育、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支撑部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大多建校较晚,工作人员少,因而都实现了管理计算机化、网络化,正由电子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进发。独立学院图书馆一般实行大流通管理,即借、阅、还一体的超市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也为图书馆节约了人力资源。但是,这种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管理理念和服务上创新。
一、独立学院大流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
大流通模式就是将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成一种以整个图书馆完全开放式的整体布局,形成一种新的开放式管理服务模式。图书馆的“大流通”是指在馆藏文献充分开架的基础上,有效集成图书藏、借、阅、检索功能,合理布局空间,设立统一借还书处,实现各种载体资源和服务区域的合并。其基本形态是读者凭本人借书证刷卡入馆后,不用存包,即可自由进入各阅览室,并利用室内文献资源的一种流通管理方式。“大流通”管理模式是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是一种体现科技进步和科学调度的管理模式,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实行大流通管理模式,必须全面提升管理与服务职能。
(二)独立学院流通部门馆员严重不足
独立学院,顾名思议,是自己办学,自负盈亏的企业,学校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是以利润为目的的,因而为节约投入,在人员编制上是非常精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所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岗人员都只有十几个,要完成采编、咨询、流通等各种工作,人员是非常紧张的。而独立学院正迎接五年办学条件评估,都在突击采书,每年采书量都是几十万册,这些书回来后,要验收、上架,倒架等,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之的。随着图书的增加、书架也增加了,阅览室也增加了,学生也在逐年增加,而图书馆管理人员却未增加。仅有的几个流通馆员要应付每周80小时以上的开馆时间,不得不进行二班倒甚至三班倒,因而无暇管理阅览室的局面。这就造成了流通管理人员很少,阅览室基本交由学生助理管理的局面。而学生助理只有课余时间才能来值班,加上学校经费有限,学生助理也是有限的,因此各阅览室存在经常无人管理的状态。还回的书不能及时上架,开放式管理导致的图书乱拿乱放现象严重,图书馆卫生也不能保持,总之,有点脏、乱、差。
(三)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管理难度加大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综合素质较差,因为学费高,很多同学有一种我是上帝的感觉,不遵守阅览规则,有的更是故意违反阅览规则。如在阅览室里,就不用代书板,故意把书乱丢乱放等。再加上开放式管理,有的同学把该阅览室的书拿去其他阅览室看,嫌麻烦经常不放回去,造成乱架现象严重,同学经常在检索到的书,在书架上却找不到,影响文献利用率。由于管理人员少,阅览室经常处于真空状态,有的同学就直接在书上乱勾乱画,甚至开天窗等;有的同学偷偷带零食到阅览室吃,吃后把垃圾直接放在书架上,造成阅览室很脏很乱等,这给图书馆各阅览室的管理造成了很大麻烦。
(四)流通部馆员综合素质还需提高,管理制度还需健全
由于独立学院都是新建不久的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不是本专业人员,特别是流通部馆员,大多是工勤岗,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丰富,在处理流通工作时,只能简简单单的借还,和读者交流少,特别是在文献资源的导读方面,不能做到有问必答,主动服务。而有的馆员,因为工作强度大,导致心有怨情,因而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借还书时,不看显示屏,只听声音,往往错借、漏借、漏还,给同学造成损失,服务态度又不好,至使读者不满,甚至导致争吵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读者的借书热情,影响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二、独立学院图书馆流通理念和服务的创新
(一)领导要重视,适当增加流通馆员
独立学院图书馆领导必须意识到流通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图书馆流通岗位是学院图书馆重要的服务窗口,在这岗位上的每一个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行为、服务效率,体现和实现着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只有这样,馆领导才能重视流通馆员素质的培养,才能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管理,才能向院领导申请适当增加流通馆员,减少流通馆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工作,从而提高流通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强烈意识,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能以人为本,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能多些微笑,能减少流通借还工作中出现的错借、漏借、漏还现象,改变流通馆员和广大读者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从而让读者爱来图书馆,爱看书、爱借书、爱护书。
(二)加强和系部的联系,利用读者管理读者
独立学院图书馆流通部为解决流通馆员少的问题,可以多和系部联系,多和学生社团联系,利用读者来管理读者。如联系系部青协,每周来为图书馆做卫生,保持各阅览室的卫生;利用志愿者,义务来图书馆作督导员,维护阅览室的秩序并督导同学使用代书板,减少乱架现象。与系部联系,召开讲座,加强对广大读者的借阅规则,阅览规则、文献分类及文献使用的培训,减少读者因无知造成的乱架行为。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深流通部老师与读者的联系,可以了解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改进图书馆的服务,从而吸引同学来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的文献使用率。
(三)关注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细化服务是现代服务的趋势,图书馆服务也一样。流通部的老师应该能根据学生的借阅信息,开展个性化服务,借阅个性化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呈现的最显著特征,也是今后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所谓的个性化服务是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包括的要素有:个性化的检索方式、信息要求、用户界面及信息处理方法。图书馆将个性化信息传送给读者之后,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处理方法,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的组织和操作。这样可以加强读者对流通部老师的好感,充分体现流通部老师的价值,从而体现图书馆文献的利用价值。
(四)营造人文环境,创造阅读氛围
流通部的老师应该对各阅览室进行美化,如在墙上贴一些学习的、励志的名言名句,或者是挂一些名字名画,为读者营造一个书香环境。同时,流通部老师还应在阅览室栽种一些绿色植物,添置一些休闲桌椅等,方便读者随时阅读,舒适阅读。各阅览室还可以准备饮用水供读者免费饮用;在一楼准备存物柜,供读者免费使用,方便那些考研的读者,减去其把书搬来搬去的麻烦。美的东西,大家都会珍惜,在这样一个舒适、干净、美丽的环境中,广大读者也会自学遵守阅览规则,爱护阅览室卫生。
三、结语
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服务理念上有所创新,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才能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更好地服务。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丁瑶.高校图书馆人文关怀精神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
【关键词】 直观图;兴趣;逻辑思维;理解算理;感受美感
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识开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占优势的阶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数学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儿童强烈的注意和极大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在低年级数学课本中出了大量的直观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明白算理。为了发挥直观图的作用,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从画中引出兴趣
低年级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还比较片面,他们总是对自己喜欢和经常遇到的东西发生兴趣,因而直观图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东西。刚入学的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强,教材中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画图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对称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如“从卡片上剪下有关图形,按下图拼一拼。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苹果、梨、小鸡、小鸭等插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对这些东西进行思维。又如:课本在需要思考的题目旁,安排一只小猫、小猴或者一只小兔等,这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它们作出动脑筋的样子,教师就激励小朋友们也像他们这样开动脑筋。再如: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册第18页做一做。图上小鹿吹了一些泡泡,并且部分泡泡上标了号数,小朋友们要根据这些数的排列顺序,给剩下的泡泡标号数,看着这只可爱的小鹿,小朋友们谁会不愿意帮她的忙呢?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直观图练习,既增添了童趣,有学到了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从画中思之有序
课本中的直观图常常是用实物或几何图形表示的,这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图中的实物、几何图形有序的排列着,使学生通过观察,很快从中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另一方面,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如:十几减6的做一做中一幅蘑菇图,图上的蘑菇一一对应的排列着,左边的5对和右边的3个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别表示出10和3,使学生很快看出这里有13个蘑菇,虚线中框去的3对是左边5对中的,也就是6个,表示从13里去掉6,即先从10里去掉6,这里运用了“凑十法”的方法,为“想加法算减法”提供了直观依据。这样排列有序的画面,不仅使学生能很快明白题意,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有序的思维力。因此,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说图以及据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学生解应用题的基本功,也是降低应用题教学难度,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比多”、“比少”问题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插图中上、下两排图形一一对应部分,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从多出或少出的部分,认识到“多”和“少”的含义;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三、从画中明白算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直观图的最大特点是用图示取代了单纯的数学概念,算理的理论描述,使学生很快的从直观形象中对概念和算理加深理解。如:第一册教材9加几的进位加法,例题的直观图有2个集体图,大集合圈表示把左边的9根小棒与右边的3根合起来,也就是求9+3。小集合圈把左边的9根小棒先和右边中的1根小棒合起来凑成10根,也就是9+1=10,这样很清楚的得出小集合圈里的10根小棒与大集合圈里剩下的2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小棒。这幅图让学生明白,要算9+3,先把3拆成1和2,用9+1=10,在用10+2=12,即9+3=12。再如第2册教材第48页“进位加”中的例3:34+28,在用小棒图演示了算理,十位数与十位数对齐,个位数与个位数对齐,虚线方框中表示个位数相加满10根,箭头指向把这10根捆成一捆,成1个10,加到十位数上,这样十位数上变成6即6个10,而右边还剩2根合起来是62。
四、从画中感受数学美
直观图色彩鲜明,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数学美,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帮助儿童在头脑中建立明晰的表象。如:第2册教材第33页应用题例2,第1行摆10个桃红色的三角形,第2行摆6个淡黄色的圆,桃红色和淡黄色这2中色彩的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视觉,给图形增添了魅力,激发学生去观察与感受。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应提倡“3S管理”模式。“3S管理”模式是指学校由学生组成(of the students),依靠学生来管理(by the students),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for the students)。这一“3S管理”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渗透着“人本管理”的思想光辉,长期以来始终指导着本人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本管理”是当代管理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潮流,“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和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到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张国忠、魏颖辉:《管理学基础》,第45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本文拟结合本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浅谈在中学图书馆尝试“3S管理”模式的有三点体会。
1.尊重每一位学生——图书馆管理的最高宗旨
学校是由学生组成(of the students),“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语),所以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图书馆管理的最高宗旨。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尊严,当学生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就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并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大写的人,都具有做人的尊严潜能,而尊严是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的精神象征。同时,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只有放低身段,学会平视学生,才能从心底流露出对学生的尊重,才能唤起学生的尊严,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图书馆风气。我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每个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学生对征订图书和期刊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主推荐各种优秀读物清单,并经常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对原有的期刊征订目录进行微调,适时增加一些时尚益智、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优秀图书和刊物。譬如,今年经广大学生推荐的《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等刊物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另一项我们长期坚持的作法是,利用节假日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学生亲自到书店挑选图书,这样做不仅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养成学生喜欢逛书店的习惯,也更容易挑选到学生喜爱的读物和急需的教育教学资料,达到了学生成为挑选图书的主人的目的,也实现了学校图书馆真正服务学生的宗旨。
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我认为关键做好以下四点: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法律地位上、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二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个性,并欣赏这种特性。三要宽容鼓励学生。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也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及对学生一片爱心的体现。四要公平对待学生。“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教师虽然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曾经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高中女生,经常在上课时间翘课独自一人跑到图书馆来,且在阅读过程明显表现出心不在焉、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对待这名同学我并没有粗暴简单地的赶她回班级上课,而是主动给她提供矿泉水,友好且耐心与之沟通,并事后找班主任及科任询问核实情况。经详细了解,该同学曾寄读于我市一所重点学校,由于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成绩始终在班级最末端徘徊,由于学习自信心长期受到打击,出现了严重厌学等心理问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家长只好将该生转回本校。刚回到我校,该生由于自卑且内向,造成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以至于出现了经常逃课的现象。经过与班主任以及心理老师的大力配合,我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她,并有意识推荐一些励志作品让她阅读,使其逐步重拾学习信心,最后以崭新的面貌回到了课堂上。
2.依靠每一位学生——图书馆管理的出发点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也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人,依靠学生来管理图书馆(by the students),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动员学生的理念。中学生正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具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这是开展图书馆管理的心理学基础,管理员要善于调动并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合理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养成主动管理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大家庭,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发展个性的大田野。
那么,如何学校图书馆如何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检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高效运作的管理组织呢?我们的做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建一支学生志愿者管理团队。新学年开始我们都会在初一、高一新生中有计划地纳新培养二十多名学生管理员。具体作法是:开学初,发动学生积极主动报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成学生志愿者管理团队,并组织他们学习学生图书管理员条例、工作职责等,熟悉图书馆工作环境,指定老一批的学生图书管理员与新管理员结对子,根据分工不同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学期中,结合学校活动和节假日,组织图书管理员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如青年节游园、中秋节博饼等。学年末,在图书馆开辟专栏,展示每个学生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这样一年年坚持下来,一批批的学生踊跃报名,一批批的志愿者茁壮成长,既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3.发展每一位学生——图书馆管理的落脚点
管理好图书馆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for the students)。“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的根本目的。“发展为本就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所以说,图书馆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潜能是否得到充分的释放,正如雷锋日记中所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关键词:新课程 凸显重要概念 教学设计 靓点
从艺术家的角度,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合演一幕戏剧。这“戏剧”中潜含着三条线:教学线、知识线和情感线。教学设计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教师决定学生,教师影响学生,教师发展学生。
我们曾提出不同类型课堂:对话课堂、质疑课堂、展示课堂、思辨课堂、育人课堂、快乐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特色课堂、双主课堂、卓越课堂……衡量老师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站好课堂,站稳课堂。课堂教学除了是每一位教师的家常便饭,还需要在许多关键的时候展示: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评职晋级、高中观摩学习……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现代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有机的整合:既能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又能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每一位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会同那些充满青春生命活力的青少年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出原有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价值,而且也充分显现出它的主体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价值。
课堂教学中总存在一些误区:教学内容随风而去、教学环节游离不清、教学板书杂乱无章、教学面面俱到,不能凸显核心概念。教师按照自己的解读、自己的理解教,把教材的要求、课本中探究的问题、与相应的练习弃之一边,结果是教师教得多、教得深,而学生却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结局。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规划性。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第二,超前性。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会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为提前完成教学所做的准备工作。第三,创造性。教师总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人权的人,同时,学生也是有潜力的稚嫩的、不成熟的人。
第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培养人不是锻造工具;学生不是容器,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楷模;学校不是学生的囚笼是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的天堂;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技能、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第三,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是多向活动;教学是信息交换活动;教学是情感交流活动;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从“匠人”到“专家”;从“拉纤者”到“引路人”;从“孤军”到“团队”;从“蜡烛”到“打火机”。
第四,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目前,很多老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克服职业倦怠的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五、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设计重在质量观,通过设计应当收获教学的“广度”――教学的拓展性,也要收获教学的“深度”――教学的深刻性,更要收获教学的“厚度”――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因此,要求教师境界要高;观念要新;思想要活;视野要广;行为要实。要以新课程的意识促成教学活动“过程优化”
六、教学设计的靓点
(一)凸显主体,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教学设计。
(二)立足于“导” ,教师时而“站住”,时而挺身而出,时而旁敲设计,时而隐退幕后,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策略和方法,渗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的教学设计。
(三)把握课标,凸显重要概念教学,创造性使用教材,启迪智慧,彰显学科之美的教学设计。
(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影响人的终生的教学设计。
七、在教学设计中凸显重要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何凸显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对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谈谈关于如何凸显重要概念的一些想法。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概念,形成认识。把从单元知识教学划分为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
第二,在概念教学时要注意提供给学生可供分析的图片、模型或情景材料,图文可结合,而不要只是让学生空洞地想象。
第三,梳理知识梳理要到位,对关键性的概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 重视比较与联系,找出学生容易弄混和弄错的地方。
第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概念教学。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例如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酶的作用和本质、遗传定律等都应该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通过探究实验进行概念学习教学。
一、图书馆排架的创新
根据《中图法》(第五版)分类,职业学院图书馆藏书大多以此分为24个大类,书、借、阅一体化书库也以此为依据依次排架书刊。由于职业学院的专业性及其鲜明分类,于是按照此分类排架就存在了诸多弊端。师生读者每次查找图书时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书刊,但是目前按第五版中图法就可以按类别进行排架,既节省了时间也方便了读者快速查找图书的捷径。
二、创新服务新范式
职业学院图书馆常设的功能区有现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过刊室、教师资料室、参考咨询部、自然科学书库、社会科学书库、综合服务部等。在这些功能区划分上,应该结合功能、合二为一的布局。比如现刊阅览室和自然科学书库和社会科学书库应该合二为一,电子阅览室应该和期刊阅览室毗邻,甚至直接在期刊阅览室设置网络热点及WiFi。综合服务部可以办理借阅证外,还包括理赔处理、书目查询、复印扫描等一站式服务方便读者于图书馆随时沟通,最好设置在一进大楼门口,这样读者进馆就可以办理,实现人性化借阅引导服务。
三、创新服务理念手段
(一)职业学院的学生一般是从中学升上来的中专生或是高中的中等生,学习一般、理解知识慢、行为习惯懒散。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职业学院的学生更需要积极地引导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职业学院图书馆一座难求的现象几乎没有,来看书的那些人就是经常来的人群,不来的学生从来也不来。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加强阅读意识才是目前首屈一指要解决的大问题。
(二)随着网络资源的信息量快速发展,想要阅读来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了。可以通过网络或是手机上网阅读书刊。
(三)多元化开放式借阅服务、远程检索服务也是创新服务的一个课题项目。职业院校图书馆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文献资源来吸引本院学生在大学三年里读好书、多读书。
四、特色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图书馆;课外阅读;服务语言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这样要求: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图书馆应该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从行动和语言上为学生做好借阅服务。下面我就小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语言谈谈我的个人见解。
一、口头语言方面
我校曾对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关于图书馆服务问题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欣赏哪种服务风格”时,选择原则性强的占10.6%,循循善诱的占25.8%,和蔼亲切的占30.7%,幽默诙谐的占32.9%。可见一个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当他对小读者进行管理时,不管是工作台、书架前或者是图书馆的任何一个地方,管理员的一言一行,都在进行无声的引导、示范、启发,甚至是管理和教育,口头语言的表达和适度的肢体语言辅助,直接影响着管理员正在进行的管理服务效果。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循循善诱、和蔼亲切、幽默诙谐的服务风格。多年小学图书馆服务实践证明,管理员的口头语言风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小读者对图书馆的整体感受,借还兴趣、阅读兴趣以及对图书馆文献的利用频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管理者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学生的效率。可见,作为教育管理者,图书管理员的口头语言风格在服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何种语言风格对我们小读者来说是最佳的呢?
我们学校对全校学生作过“你喜欢何种语言的老师”的调查,调查结果是,快节奏的占30.2%,慢节奏的点10.8%,时快时慢的占59%;声音高的占38.2%,声音低的占11.5%,时高时低的占50.3%。从调查情况分析,小读者喜欢富有节奏的语言,节奏是由停顿和语调形成的,适当的停顿和语音高低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分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则会削弱管理服务效果,如果能做到应该快则快,应该慢则慢,高低适度,不仅管理员自己有愉悦感,小读者也会从中得到享受和乐趣,相应的管理员服务效果也好了。
1.最佳的服务语言要简明扼要
由于受时间的制约,管理员应该避免冗长嗦的语言,做到简明扼要,合乎规范,在保证严谨礼仪前提下,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更多的内容。要使用学生容易听得懂的词语,不说意思不明朗的句子,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注意对象,语言得体。比如,一小读者进馆借书,管理员应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出该书在哪一类区哪一书架,借阅时间为多久等。
2.最佳的服务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美国心理学家塞门斯指出:在教育管理者的许多特征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讲,语调并不是说话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一种不好听的话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我们面对小读者进行服务时,需要语气温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3.最佳的服务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激励感
语言的启发性,是指运用适时而巧妙的话语给读者以启迪、开导和点拨。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是否对读者产生了激励作用。有的学生一进图书室、阅览室爱叽叽喳喳,议论不休,管理员应该面带微笑而不失威严地指指“请保持肃静”的标语,而不是大声地说“不准大声说话”之类的语言,保持教师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停止说话。
二、肢体语言方面
人与人之间交流,除了有声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外,还可以借助表情、眼神、体态和动作的变化来传递无声的语言,简称“肢体语言”。有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言辞,38%来自语调,55%来自表情。这样的比例也许不适用于所有场合,但从一个侧面说明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图书馆管理员应该用怎样最佳得体的肢体语言来为读者服务呢?
1.我们要善于运用我们的目光
管理员的目光,可以引起学生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的情绪体验。所以,在服务中,既不要长时间地直视某位学生,使其如坐针毡,也不能东张西望,让学生觉得管理员心绪不宁而分散注意力,合适的位置是将目光的中心放在十米以内,并兼顾其他,也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所有视野内的读者保持交流。发现学生阅读时有不良行为的,管事员要善于利用眼神给学生以暗示或提醒、阻止。
2.面部表情的运用
人的面部表情参与各种不同情绪的发生和信息传递,成为人们互相通晓和理解的重要窗口。管理员要善于使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做到自然、适度、温和。要让自己真实的形象和外部表情一致,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应该恰如其分,尽量打开师生之间的感情通道,提高管理效果。如,学生把书还来时,管理员要微笑地表扬他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问问他看了书有什么收获没有,要记得做好读书笔记哦。看到还来的书很干净,要及时表扬他是个爱书的好学生,如果书有点破损,管理员可以幽默地说:你真是一个“书虫”啊,书都差点被你“吃”了呢,以后要注意了。这样丰富的表情配合适度的语言,会让学生乐意接受批评,吸收他喜欢来图书馆借书的兴趣。
总之,管理员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希望每一位图书馆管理员都能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总结和探索有益的工作经验,抓住这些开启小学生心扉的金钥匙,让它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