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0:22: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加强组织领导,扛稳意识形态责任
充分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意识形态研判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社会稳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评,全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理论水平
抓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武装是关键。高度重视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党的精神、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
一是坚持突出学习重点,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把理论学习放到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学习党纪政纪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教育和廉洁文明家风建设内容,召开学习座谈交流会,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育干部的执法执政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规范制度建设,抓好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局党总支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自制定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确定学习专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2020年,共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主要学习领会关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党总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掀起党员干部学习热潮。
三是坚持领导模范带头,增强意识水平。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做到以学促用、学用相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成果和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业务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切实增强全处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努力提升全处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工作水平。
三、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
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外宣传,提高的知名度和知晓度。传播凝聚正能量,正确舆引导论与对外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为的和谐局面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突发性问题和一些苗头性现象,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提前介入,制定应急预案,防患未然,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
二是强化载体,占领舆论阵地。丰富宣传栏,在办公大楼一层设立宣传LED,宣传基层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法治文化、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抢占宣传舆论的制高点。
三是丰富活动,开展文明创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定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善了领导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活动,举办爬山、钓鱼比赛等活动;开展文明单位、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党员的理论素质和政治觉悟稳步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年来,我委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稿件在报纸杂志上刊登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一是意识形态工作督查检查不到位。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基层党支部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二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大。没有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加强舆情控制力度,从严把关,防止出现不实报道。三是宣传队伍人员不足建设。宣传队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五、2021年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将按照县委工作要求,针对不足找问题,立足问题找原因。
一要学习提高,促进观念转变。针对部分机关干部职工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集体和长远利益;一些群众观念更新慢,对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积极性不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理论学习、观看先进人物电教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办法进行教育,从思想上彻底改变问题。
二是集中精力,加强工作领导。克服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错误认识;加大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文化建设等方面要抓实抓好;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意识形态工作中。
【关键词】文化 物态文化 报纸
探讨报纸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何为文化?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简单来说就是剔除了广义文化中的物质财富的部分。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将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报纸是一种物态的文化
文化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几个层次。其中物态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涵盖了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报纸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自然也包含在物态文化之中。
当然,并不是任何物质都可以称之为物态文化。评判某一物质是否属于物态文化范畴的标准是该物质是否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从这一标准来看,报纸无疑是符合的。报纸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报纸也呈现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以《京报》为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京报》读者甚广,光绪年间曾流行一首竹枝词,反映普通人订阅《京报》的情形:“唯恐人疑不识丁,日来送报壮门庭;月间只费钱三百,时倩亲朋念我听。”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早在明清时期,报纸就已融入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而“时倩亲朋念我听”更是直观地表现了清光绪年间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这种超个体性质的“生活方式”是融入了语言与心理结构,因为拥有共同语言与共同民族心理的社会较易形成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即文化,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本身就得益于传播,尤其是像报纸这样的大众传播。
从另一个更为直观的层面也可以印证报纸属于物态文化。在物质文化的概念中,有一个衍生的概念,即物质文化遗产,简单来说就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的物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过去的物态文化。而现存的最早的报纸是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进奏状”,显然,他们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从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即报纸属于物态文化的一部分。
二、报纸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报纸作为一种常见的物质产品,实质上是新闻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发生之后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凝结,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特征,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影响。这是因为,报纸是由人创造、生产出来的,在创造和生产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版式、内容乃至发行方式,都是由创造者的主观思想和创作者依靠从受众市场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来决定。而这两者又都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报纸因其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物质产品,它的存在自然要符合代表大众的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不同时期的报纸都会被打上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
以我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为例。在版式的设计上,刊物的外形仿造了中国旧式线装书;在表达方式上,刊物多采用通俗浅显的中文,既有长篇连载,也有诗歌、小品、小故事,同时大量采用章回体和对话体;在封面设计上,有意将孔子等圣贤与西方耶稣基督相提并论……以上种种对华传教士时空上的迂回宣传,便是出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中国化的大众定位,于是无论是版式还是表达方式都迎合了清朝时期中国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文化的传递者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果传统媒体无法在时效性上紧跟网络的步伐,那么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于是,争抢时效性、抢发第一手消息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工作重点,也使得文化作用于现实的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种新文化现象的出现,在经过各媒体传播后,被迅速传递到人群之中,从整体上来说,加快了文化更替的频率,促进文化发展。
徐宝璜在《新闻学》中称新闻纸重要之职务,表现为供给新闻、评论时事、补助商业、补助教育或称灌输知识。其中,供给新闻和补助教育正是文化传递的直接助推力。鲍振青在《余之中国新闻事业观》中称:“夫新闻纸之使命,非仅代人耳目,作政客之传单,实有知道改造之社会之责任。此外,发展文化,援助外交,监督政府等均新闻纸重要之使命也。”同样说明了报纸必须肩负文化传递这一历史使命。
总之,文化与报纸如同大树与种子,种子本身就是大树身体的一部分,报纸本来就属于物态文化层面;种子携带着大树所特有的基因,报纸折射着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种子,也要承担着大树繁衍生息的职责,就如报纸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职能。■
参考文献
①蒋含平,谢鼎新:《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③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④郭镇之:《传播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⑤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4月1日,团省委召开2015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汇报会,2015年度省委省政府全省综合考核评价实地检查考评第四组一行15人对团省委2015年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考评组组长、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聂爱军同志就相关考评工作作讲话。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高度重视,确保实地检查考评工作圆满完成。综合考核评价工作是对各部门2015年度工作情况检验的一项关键环节,考评单位和考评组都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二是严肃认真,按时优质完成考评任务。严格按照考评的六项内容,即单位总体工作情况、省管领导班子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综治维稳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省直机关党的建设、两项动态指标管理进行考核。三是遵规守纪,确保考评工作廉洁、高效、有序。考评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干扰考评工作,考评组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实地检查考评相关工作。
团省委党组书记、书记杨军同志代表团省委就2015年度省管领导、综治维稳、意识形态、机关党建、妇女儿童、职能指标等工作情况向考评组作汇报。杨军指出,检查考评组到团省委来检查指导工作,是为团省委认真总结经验,认真查找不足,为下一步团省委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指导,更好地促进团省委的相关工作推进。他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按照考评组组长提出的要求抓好落实,一要按照要求,认真配合考评组做好实地检查考评工作;二要实事求是,向考评组如实汇报工作,提供相关工作开展台账;三要抓好整改,虚心听取考评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确保考核评价工作取得实效,圆满完成。
杨军同志指出,团省委将把这次综合考核评价工作作为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契机,通过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自检自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听取考核评价组的意见建议,找准存在不足,查缺补漏,抓好整改落实。通过考核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总结经验典型,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工作推进。
团省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对团省委领导班子及个人进行了民主测评。随后,第四考核评价组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工作台帐。
企业精神文化代表着企业广大员工工作财富最大化方面的共同追求,因而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激励功能。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1、企业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2、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3、企业经营宗旨。是企业要达到或实现的最高目标和理想。
4、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企业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5、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指企业的生存价值、社会责任、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和经营思想。
6、企业作风。指企业员工对待工作的状态、情绪、信心、责任和习惯。
7、企业伦理准则。是有关忠实和公正,以及有关诸如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公共关系、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行为准则。另外,在这7个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还要形成企业的学习观、创新观、竞争观、人才观、服务观等,构成企业精神文化。
二、建设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新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调动和科学组织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现代化管理的高层次选择。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树立企业文化的战略意识,增强企业文化的战略观念,强调企业文化的战略决策,进行企业文化的战略实施,是当前转换经营机制和进行科学管理以赢得市场经济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价值观把企业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凝聚力、吸引了、战斗力、公信力等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主要意义:凝聚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力,如能将员工比作一根线,那企业就是由线拧成的一股绳,绳的结实程度就是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一双编绳的巧手。吸引了――是一个企业的向心力,让员工贴得更近,让外界人员靠得更近,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战斗力――是员工的作战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思想统一,而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步调一致的团队才有战斗力。公信力――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也能提高企业的公众信誉,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社会效益。
三、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1、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文化管理认为,在人、?、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人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内,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虽然信息、财务、人力资源、安全、服务、技术等非常重要,但要靠人去驾驭、靠人去创造。所以,人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工作重点。树立起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齐心合力渡过难关,企业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下功夫培育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人的行为无不受观念和感情的驱使,只有员工群体协调一致的努力,企业才会赢得成功协调一致的群体行为依赖于共同信守的价值观的培育。因此,培育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是登上文化管理台阶的基本标志。
3、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
4、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无数客观事实证明,单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并不能换来高效率和创造性。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们的工作兴趣、工作热情、敬业等思想感情方面的因素对工作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是企业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显著标志之一。管理重点的转移,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注重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鼓励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5、实行“育才型”管理。干一切工作都依靠配合默契的团队,培养团队精神才能实现目标。
一、地方政府传统的经济管理职能
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角色充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这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经济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要努力保持;经济较差,地方政府要促进其发展。从总体来说,传统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可以概括为:
(一)制定计划,明确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综合研究影响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因素,包括潜在的和外显的,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计划。战略规划和计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导经济发展。企业以此为依据,根据市场状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决策和相关内容。
(二)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区域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或几个要素处于主要地位的环境各要素,影响这一时期区域的性质和特征,有时还起决定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环境的质量,满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速度,政治、经济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培育良好的环境,帮助企业发展。
(三)建立和培育市场
目前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如产权关系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明确、市场不完备,缺乏统一公开市场规则,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地方政府要健全市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各类软件,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抓好各类市场硬件建设。如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交易的规则,使市场交易公平,市场秩序良好,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保护;创造有利条件将权利还给市场,培育各类行业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让它们监督管理市场,并提供适当服务,沟通企业市场与政府。
(四)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地方政府要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地方政府开展各项建设,履行经济职能,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地方财力是否充足,人民群众是否能够承受,关注基层群众,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维护社会公平。
二、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如何创新
全球性金融危机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全面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借鉴相关企业管理理念思潮,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政府管理工作,才能增强政府管理的能力和绩效,解决地方政府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知识管理的理念
1.知识管理概述及政府知识的构成
知识管理认为组织各项能力的提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依靠团体的智慧共享各种知识。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知识可以概括为意识形态知识,行政知识和业务知识。意识形态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国体、政体、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理论知识等,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行政知识包括如何分析政策、研究政策、如何决策和在决策中获得的经验等。业务知识主要是指政府内部业务流程、各个岗位职责、部门隶属关系、业务要求、技能等,也包括政府公务员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
2.地方政府要努力做到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可以增加政府管理所必须的知识,并使这些知识不断更新。首先,知识共享可以促使知识融入个人的思想,使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其价值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其次,通过知识共享,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能提高。创新知识才能实现管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和信息量大量增加,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创新知识,这就出现了个人知识拥有的相对匮乏性与知识需求的全面性之间的矛盾,知识共享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最后,政府管理的灵活应变性可以借助知识共享得到提高面对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政府要有效预防、积极响应、灵活处理,体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要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执行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文化管理的理念
1.地方政府文化概述
当代企业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提升竞争能力,地方政府部门在经济管理中引入文化管理的理念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拥有自身组织文化。所谓地方政府文化是地方政府权力建构、自身定位、工作理念以及运行机制的体现,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存在、运行、发展的轨迹。其中地方政府价值取向是关键,这种取向表现在政府自身的规章制度,运作模式以及工作人员的观念,心理,行为和言语。
为确保广大用户正常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根据县广电局《关于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全乡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全面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防范非法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有效维护国家政治、信息、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依法对全乡销售和擅自安装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清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精神,全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净化社会文化市场强化广电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村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对全乡私自销售和安装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清查。
工作重点
(一)各村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召开群众会议、张贴标语、下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净化广播视听环境。
(二)各村驻村领导干部及村干部高度重视,组织排查,进村入户,进寺庙入僧舍,全面掌握。查出非法销售和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
(三)工作安排
1、4月11日-4月15日,为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阶段,各村务必于4月13日下午将清查结果上报乡办公室。
2、4月16日-4月28日,为集中整治阶段。通过集中整治,严厉查处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行为,规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秩序,做到非法设施全面取缔,不留死角。对拒绝、阻碍管理部门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进行管理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3、5月3日-5月9日,为总结验收阶段。乡政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各村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各村高度重视,强化工作领导小组的责任,使工作有序开展。
(二)依法治理,注意方法。要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注意工作方法,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依法摸排,依法管理、依法打击,严防因工作方法不当引发不稳定事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在十会议我们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是对我们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可以分为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每个公民的长期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浴血奋战,它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想要实现的“中国梦”。“自由、民主、公正、法制”是我们奋斗的中期目标。当前我们进行全方位改革,必须要以此为价值导向,从而保证人民平等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追求的近期目标。作为国家繁荣的建设者、社会和谐的参与者、自身利益的实现者,必须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指导,提高精神修养,增强精神力量。
当前世界意识形态领域风起云涌,我们在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多种社会思潮、价值观涌入我国,加上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不断变动,此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补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确保我们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得真实具体。
二、从宏观方面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必须要从大局出发:
首先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指导地位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历了革命年代的磨砺、改革年代的冲击、和平年代的考验确立起来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在的指导下,我们可以理性认识多样的价值观,确立符合我们特色、时代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永不褪色,才能体现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次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在唯物史观中,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任务的主体,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就是整个社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关注群众,更要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同时也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最终要全社会形成广泛认同。
最后必须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走过数千年,并创造了丰富的价值观遗产,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保存至今,其延续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随着马克思所预想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同时也体现着整个人类世界的共性。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上,价值观一直是战略重点,因此其拥有多样的方式和成熟的经验。因此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出去,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借鉴符合国情的合理成分。
三、从微观方面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目的是要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并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关注度、参与度,将成为成败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目前社会成员获得的价值观是碎片式的,距离科学的核心价值观还相差甚远,列宁在《怎么办》中说“工人本来也不会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以理论的普遍认知和接受为前提,采用社会成员喜闻乐见的具体形式进行,这样有助于社会成员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转化为社会群体的共识。
其次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一门学问,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似之处。根据编码解码理论,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内容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传递给接受者,如果接受者能够正确的解码,那么传播就是成功的,否则就取不到理想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如果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内容比较抵触,这说明价值尺度不同,如果表示无聊,多是表达价值的词汇、语言不同造成的。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了解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兴趣点,以他们导向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其次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进而学习、内化。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要根据社会成员所需、所缺选择传播内容,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更多人所喜爱和接受。
最后以行业和地方特色为准则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不同行业的成员拥有不同的素质和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以及培育方式会有很大差别,据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以不同行业的具体状况为导向。不同的城市也是这样,北京根据自己的城市特点提出了北京精神,协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这些包含城市或行业特色的精神必将受到社会成员的关注。
除此之外国外价值观培育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美国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大众传播体系,借助多样的传播手段,不厌其烦的传播他所倡导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了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为维系“美国精神”提供保障。在实践中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基准,借助网络媒体等新形势,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注意保持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并且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必须主动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状况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解: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意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教师中出现的新思想、新动向、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应强化以下三种意识,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导团结广大教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 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重于泰山。”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感的强弱,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高校的育人质量,关系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崇高责任,增强使命感,努力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1.1 是政治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站在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高度,站在关系祖国前途命运的高度,讲政治,讲纪律,讲责任,讲奉献。把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光荣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1.2 是事业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去执着追求,增强事业心和进取心,敬业乐业勤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的观念。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加强研究,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1.3 是工作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通过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势利导,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
2 强化阵地意识
思想文化阵地,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必然会为非无产阶级思想占领。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人们,影响人们。巩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特别是在高校,各种思想观点鱼龙混杂,良莠难辨,常常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校园每一角落。
高校的思想舆论阵地,可分为有声阵地和无声阵地。有声阵地,即指高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讲坛(主要是“两课”教学)等主要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舆论阵地。无声阵地指高校的校报、学报、黑板报、墙报、宣传窗、阅报栏等主要以文字符号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舆论载体。在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出现了网络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这块新阵地。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牢牢控制和守住传统的思想舆论阵地,发挥其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努力学习掌握新技术,建设校园“红色网站”,加强管理、监控和指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思想、无产阶级思想占领这块新阵地,使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源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更新观念,创新内容、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目的。
3.1 是观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例如,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一定要面对面,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思想政治工作不光要说理,更要用情。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政工人员的份内事,党政工团也要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限于八小时之内,还要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坐等问题找上门来,而要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工作。等等。
3.2 是内容创新
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党的工作重点、中心任务是有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围绕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去做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区别对象,体现层次。要求党员教师要比非党员教师高,要求管理干部要比教师高,要求教师要比工人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要继承发扬历史传统,进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又要体现时代要求,对教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赋予时代的新内容。
3.3 是方法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力戒刻板说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从垂直型转向水平型,克服“我打你通,我说你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做法,重视与工作对象平等协商,多谈心,多交流,多沟通。要从灌输型转向渗透型,在坚持理论说教、外部灌输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点滴渗透,使师生员工受到教育。
关键词:消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挑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85
消费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代这样一个充满物质诱惑的时代,消费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它不仅局限于满足个人基本需求,而且渐渐成为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手段。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消费文化能够批量生产,且大面积传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消费文化”的起源及主要特征
1.1“消费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消费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倡导自由、个性、时尚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倡导自由、个性、时尚,是消费文化产生的思想渊源。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为消费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
20世纪后期,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被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所取代,消费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政府把促进消费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降息,双休,以及长假制等措施来鼓励人们花钱,消费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已上升到社会层面。
1.2“消费文化”主要特征
(1)符号化。从人们的消费行为中,鲍德里亚不仅仅看到了物或商品对人的支配,更看到了蕴藏在更深层的符号消费,他首次把人们从物的领域带入到了符号的领域。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商品和物的世界,已成为符号的世界,网络媒体、电视广告等都成为符号的载体。如果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物的使用价值就不复存在,仅成为证明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便发生了变化:超前消费、一掷万金成为人们的追求。再加上广告的无限夸大,人们的消费欲望无限扩大,进而成为商品的奴隶,丧失了正确思考的能力。尽可能多的消费成为错误的人生方向,甚至消费活动也被误以为是获得自由的精神假象。
(2)审美化。在后现代商品生产时代,商品销售日益依赖于意义,商品被人为添加越来越多的文化意义。在符号、意义的掩盖下商品被审美化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具有更多的审美意味,但这种审美是一种没有内涵深度、纯粹平面化的体验,由于追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消费文化完全缺失了内涵、深度、价值。
(3)独特的大众文化。大众是文化产品的最终接受者,他们的购买能力决定了市场的兴衰。基于利益,消费文化便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高坐在神坛,而是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顺从市场需求,在这种条件下,从众趋向便孕育而生。面对消费文化这种通俗易懂的流行文化,使用普及、形式明快多样是人们更乐于接受的形式。
(4)感性化。人们消费的目的是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人们在选择商品时不但注重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需求。同样的食物,在街边小摊和餐厅的价格相差甚远,但人们还是愿意在餐厅里用餐,这是因为,人们更想要享受优美的环境,动人的音乐,贴心的服务。
2消费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消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滋生了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催生了娱乐性和新奇性为主的消费目的,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社会主义意识、爱国意识、集体意识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当今部分大学生缺失的,这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对正确意识形态产生抵触心理
当下,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求外表的形象,专注于追求个性、前卫,这与传统价值观是相背离的,因而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正确意识形态产生抵触情绪。消费文化的本来目的是积极引导人们通过消费来体现自我价值和品位追求,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大学生用新潮夸张的消费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故意对传统道德进行排斥,导致个性被磨灭殆尽,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2.2消费结构和消费内容的畸形多元化
在大众媒体的操纵和他人目光的注视下,个体淹没在时尚的洪流中。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消费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大W生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不但包括学习消费、餐饮消费等基本必要的消费,也包括旅游消费、送礼消费等新兴奢侈的消费,甚至出现了某些高端消费。这种畸形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2.3对理想价值信念的冷漠
在部分大学生眼中,追求崇高的理想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满足,又要付出很多辛劳,是得不偿失的。在世俗的大众文化氛围中,许多大学生更偏向于实用化、功利化,个人自我实现更具有现实意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消费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时机下迅速占领了市场。
3消费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行动来源于思想,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快节奏,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了竞争意识和生存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个性化消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却在这一过程中走向文化生活方式的同一。因此,利用网络平台来帮助大学生消除思想上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才是解决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根据哲学原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因此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目的和理想。理论指导实践,在现阶段,首要进行的便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理论的高度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思想,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有了正确的消费思想,才会有适当的消费行为。
3.2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一些负面思想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如国外传来的一些不良思想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如若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其结果是学生思想的堕落。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是民族的希望,所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3.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在开阔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有必要为大学生设立网络标准,微信,微博都是不错的途径。通过微信平台的推送和微博即时信息的,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信息筛选时提供了一个基准,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影响力,拉近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4结语
消费文化的畸形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薛媛.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透视与分析[J].科教导刊,2013,(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