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07:02: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心理学原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心理学 英语 单词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58-01
在英语的教学与学习当中,单词的学习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单词的记忆过程当中,大多数同学抱怨单词难记,背了后面的单词忘了前面的单词。即使下了很大决心,到最后也很难见到效果。于是,越背越忘,越忘越背,这样再带着消极情绪去背单词,看英语的效果就会更差,学英语的兴趣只能逐渐消退,如此往复,形成条件反射,一见到英语单词就产生消极情绪,这样恶性循环,英语单词的学习就难上加难了。
针对人们在英语单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捷径”来学习英语单词,即运用心理学的现象、规律、原理来指导英语单词及其它部分的学习,这样必将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根据遗忘规律来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实验证实,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简言之,遗忘的规律就是知识不可能完全遗忘,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因此我们在记单词时要遵循遗忘规律,在第一天单词的记忆基础上,第二天要马上复习,然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加大,每学习新单词的同时,都要对前一天或前一段时问学习的单词进行复习,这一样一段时间过去,即使很长时间不复习,印象仍然是深刻的,所谓的“学而时习之”即是强调这一规律的运用。
2 情绪激励法
情感在记忆活动中,自始至终起着作用,直接或问接的影响记忆的效果。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识记的数量、速度和持久性产生良好的影响。单词的记忆不妨先从简单的单词入手,每天记忆量不要太大,力图在最初的记忆单词过程中都能记住、记牢,这样开始便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有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长此以往,形成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一看到单词就有积极的情绪状态,一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就更加愿意学习单词。否则记忆单词过难或量过大将会对第二天的复习造成负担,使自己有挫败感,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而且记忆的时候要在愉快的心境下进行学习,千万不可在心情烦躁时强迫自己去硬记单词,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3 归类记忆法
将单词进行分类有利于记忆。我们的思维是以概念来把握事物的,所以对事物的分类是对概念的分类,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记住它。我们可以把同义词,近义词列在一起,这样能把相关的词都记下,并且可引起联想,从已经熟悉的单词,带出不太熟悉的单词。进行分类时,分为几个组,各组有多少个单词必须要适度,如果分组太多,记忆仍非常费劲,分组太少,组内个数就会增加,而各个组的个数也不能相差太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组快”应在5-9个为宜。
4 兴趣促成法
人的兴趣是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会在大脑皮层中心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脑神经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即已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了。兴趣能挖掘出人的内在潜力,许多英语成绩好的人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此。例如,单词assassination(暗杀)很长而且出现频率也不高,要想记住它并不那么容易,但是看看这个单词的结构,前面两个ass是“驴”的意思,字母“i”的读音近似“一”,“nation”则是国家的意思,如果我说,一个国家派两头驴去暗杀,你一定会觉得荒诞有趣,也一定会很轻易且牢固的记下单词的意思了。再比如,“bud(蓓蕾)”这个单词,笔者在记忆它时,将两边的字母“b”和“d”看作是叶子,将中间的“u”看作是正在含苞待放的蓓蕾,因为笔者很喜欢花,因此对这个单词产生了兴趣,一下子就记住了。其实部分的英语单词也可以采用类似这样的象形记忆法,形象生动,这样背单词的乐趣就增多了,自然记忆也就轻松而且牢固了。
5 发散联想法
联想是头脑中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靠着它,每个人都能把输人大脑的信息串联起来,构成记忆的网络,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联想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也就是神经元模型之间的暂时联系。根据当代俄国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林茨所做的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例如:dentist和hostile是读音、意义、结构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发散联想将它们轻松掌握。如dentist与doctor意义相近,hospital与hostile构成相似,可以联想dentist是doctor,doctor又是在hospital里,利用hospital前部分的/hs/发音就可轻松想起hostile了。
6 感官综合法
人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学习单词要多种感官并用。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E·巴特和H·G.贝克的实验证明,发出声音记忆单词比单纯用眼睛看能够多记忆34%,如果你用一张纸,一边念,一边抄写,也许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感官的交替使用,适当变换一下学习内容和形式,如改变阅读为朗诵,变书写为对话,变听英语为看电视,不但动用了各种感官,而且使大脑的各个区域的兴抑制交替结合,对单词的学习保持较长久的新鲜感不觉得枯燥。
除以上方法之外,还有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试图回忆法,地点法等许多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巧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上述方法综合使用,也可选取最适于自己的方法。总之,学习英语,记英语单词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华龙宝.快速记忆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
关键词心理学原则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尝试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效果不错。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反馈原则的应用
班级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十分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怎样才能使集体中的目标、规范、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呢?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各自的动态,获得有关反馈信息。如班级制订的目标的积极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见?目标是否发挥了激励作用?是否符合实际?这些动态都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再不断进行调节:或统一认识,进行说明;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或修改目标……同时,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评或表扬又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馈信息。同学们将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畅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班会、班委会、各种活动等将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思想、班级的发展设想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计划地召开班委会、任课教师讨论会等,还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如与学生交往、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处处留心,从学生的言谈中获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网络,在班级中设置一些能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员”;第三是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班主任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各种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则给予尽可能地满足。这样,班主任将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尊敬。
二、发展特长,以点带面——优化原则的应用
班级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心理发展的整体化,就是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集体心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集体心理发展为个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但不能限制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也不能离开集体的轨道。二者只有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整体优化。
优化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是:发展特长、以点带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修改和特长,首先,班主任应对班级的学生有整体的认识,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特长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使每一个学生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中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选择2~3个对班级的整体优化和提高胡作用的“点”进行重点发展,形成班级特色,来带动全班整体优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而对差生也要把重点放在“带”上,不能“踩”。那种因学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就给戴上“差生”帽子的做法,那种因学习差而把某些学生在班内的几项“第一”都全部抹煞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优化的。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要重点地带,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融到集体中来,因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是整体优化。
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互补原则的运用
班集体的成员,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老师的权威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其产生互补效应。
互补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的权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的,管理班级,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一是使学生理解班集体的目标和班主任提出的管理要求,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如学生行为规范的贯彻,这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使学生懂得行为规范每一条都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他们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譬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坏书刊等规定,绝不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干预和个性的限制,而是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养成良好文明生活的需要。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如让学生参与讨论班级的管理条例,参与选拔班干部并对班级的各种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失败,比如学生们自己策划的一项活动开展失败了,这时班主任就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或者带领他们开展一些能找回自信心的活动,使他们继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四、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效能原则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中,不论是集体的建设,还是良好品德的培养与不良品德的矫正,以及管理职能的发挥,人际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规范的执行,都离不开各种强化手段的运用。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如肯定、鼓励、表扬、奖励等,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加强和巩固;负强化如否定、制止、批评或惩罚,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削弱或消退。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正确地运用各种强化手段,使其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为什么用“思想”表达心理学的基本事实?
用什么来称呼所有的意识状态?詹姆斯选择“思想”这个词。他说:“我们有某种思想,这是这个世界中颠扑不破的事实,所有人都毫不迟疑地相信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思想,并把作为内部活动或激动的心理状态与它所认识的所有对象区别开。”③也就是说,在詹姆斯看来,心理学在起点上有权利假设的只有思想本身这个事实,必须要首先对它加以探讨和分析。为什么用思想这个词来“不加分别地表示各种形式的意识”④,詹姆斯是颇费考虑的。他在《原理》第七章用了一大段的篇幅专门讨论这个“名称问题”。他说:“我们应当有一个通名来称呼所有的意识状态自身,而不包括它们的个别性质和认知功能。”⑤詹姆斯所要寻找的词是用来意指意识的一切形式的,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它的出现频率会非常高,因此,它必须简洁明了,不能拖沓臃肿,这样才能使用起来方便,理解起来清楚。而且,由于这个词要表示意识的每一种形式,它就要表现出意识的不同状态和时态,因此,它最好是中性的,并有同源动词。在詹姆斯看来,“心灵的状态”(mentalstate)、“意识的状态”(stateofconsciousness)、“意识的样态”(consciousmodification)在含义上尚可满足要求,但都显得累赘,并且没有同源动词。“主观状态”(subjectivecondition)也是如此。“灵魂的情状”(affectionofthesoul)、“自我的样态”(modificationoftheego)这些表述与“意识的状态”一样显得累赘,此外,它们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即它们潜在地断言了未加解释的东西(灵魂观念,自我理论)。“感觉”(feeling)具有同源动词“感觉”(tofeel),它们两者都是主动的和中性的;它的派生词像“feelingly”、“felt”、“feltness”等等,使它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而且它更着重于内在的心理活动,显示着一种主动性。但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这个一般的含义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有的含义,用以表示像愉快和痛苦之类的情感,有时还是与思想(thought)相对的感觉(sensation)的同义词;而詹姆斯想要的是一个能够不加分别地涵盖感觉(sensation)和思想(thought)的名称。况且,在信奉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家心中,“感觉”(feel-ing)含有一些贬意。由于哲学中相互理解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褒赞地或贬损地使用语词,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应当尽量优先选取无偏见的词。赫胥黎曾提出用心理系统(psychosis)一词,它的优点在于与神经系统(neurosis)[赫胥黎用这个词与神经活动(nerve-process)相应]相关,更技术化,而且没有偏颇的含意。但是它没有同源动词或其它的语法形式。“观念”(idea)是一个较好的、模糊的、中立的词,并被洛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加以应用;但是尽管有洛克的权威,它却未在语言中通俗化到涵盖全部感觉(sensa-tions)的地步,而且它也没有同源动词。因此,詹姆斯感到上述名称都有重大缺陷。思想(thought),在英语里,无论在日常活中还是在哲学中,都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常用词。在现代英文中,“thought”具有“思想”、“思考”、“考虑”等含义。它既表示逻辑性思维,也表示对人的关心和情感;既指理性的“推理”、“推理能力”,又指非理性的“想象”和“想象能力”;既指显性的意识活动,也指意识的边际状态或潜意识状态,如刚要入睡前所体验的或由药物所引发的状态;既指思想、思考的活动或过程,也可指思想、思考活动的结果;既可表示“意向”、“意图”、“打算”、“期望”这些未来的向度,又可表示现在的和正在进行的思想状态和活动,还可以表示对过去的回忆和记忆。它本身内在地就具有时间性。“thought”本身既是名词,又是动词“think”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它有同源动词形式“tothink”、“thinking”。通过与同源动词形式的相互配合,它既可以表示过去的和已完成的状态,又可以很方便地表示正在进行的和将来的动作和状态;既可以表示主动的行动,又可以表示被动的行为。此外它还具有“注意”这个表示选择活动的含义。特别地,它不像“感觉”(feeling)那样在哲学上含有贬义。还有,就是它所具有的“认知”的含义,能使人当下地想到认知(与对象而不是心理状态自身的关系)的无所不在,我们立刻就能看到认知是心理生活的本质。“思想”一词的这些含义,后来都在詹姆斯对思想流的阐释中表现出来。这样看来,“思想”确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词。不过,“思想”概念也并非完全合乎詹姆斯的要求。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思想”一词的意思可能不一样,在一些哲学著作中,它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无论是在日常用法中还是在哲学中,思想都与感觉(sensation)不同。例如,“关于牙疼的思想”这个说法能使人想到实际呈现的疼痛本身吗?几乎不可能。如果能使“思想”涵盖感觉(sensations),它无疑是最佳的用词,但是英语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詹姆斯说:“如果我们想涵盖整个意识状态范围,似乎不得不退而求助于某一对词,像休谟的‘印象与观念’、汉密尔顿的‘呈现与表象’、或者通常的‘感觉(feeling)与思想’。”①也就是说,我们难以找到一个现成的完全合乎需要的词,因为这是一个语境中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选择,只有根据适当的语境,有时使用这一个,有时使用上面提到过的同义词中的另一个。詹姆斯自己的选择是使用思想(thought)或感觉(feeling),在一种比通常更宽泛的意义上交替使用这两个词。也就是说,在《原理》中“感觉”(feeling)或“思想”(thought)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时,与意识状态同义。直到后期,詹姆斯仍经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②那么怎样使用思想这个词呢?詹姆斯说:“在英语里,如果我们能够像说‘下雨了’(itrains)或‘刮风了’(itblows)一样,说‘思想了’(itthinks),那么我们就会以最简单的而且附带假定最少的方式把这个事实表述出来。但是,由于我们不能这样说,我们只好简单地说思想进行着(thoughtgoeson)。”③因此,他把心理学的“第一个事实”表述为“有某种思想进行着”④。由以上可以看出,在詹姆斯这里,思想一词的含义与日常用法中的情况已经不同,詹姆斯在使用它的时候赋予了它更丰富、更广泛的含义。思想不仅指辨别、比较、联想、概念、推理,而且指感觉和知觉;不仅指时间知觉、记忆等内知觉,而且指感觉、事物知觉、空间知觉等外知觉;不仅指情感、意愿,而且指本能。就此而言,“思想”把人所能经验和体验的一切都涵盖起来。另一方面,思想一词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的用法,它自身包含着的语言游戏的可能性,又为詹姆斯意识流学说的构建和表述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二、思想的根本特征:时间性
詹姆斯说:“我们的思想是时间中的认知的现象事件。”⑤时间性是思想的根本特性。詹姆斯之所以用思想一词来意指意识状态自身,表示意识的一切形式,固然与它包含的丰富语义和用法有着密切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詹姆斯揭示出的思想内含的时间性典型地代表了一切意识现象的本质结构。马赫(Mach)曾经说过,时间感觉“伴随着任何其他感觉,而不能全然与之分离”①。詹姆斯同意这种观点,他进一步认为我们所有的具体的心灵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生成出来的,这种生成不是拆卸开以后的重新组装,而是原初的构成。认识到这一点是理解詹姆斯的思想流学说乃至他的整个哲学的一个关键。他正是运用思想的时间性最终否定了心理学中的原子主义,将他的心理学和哲学与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区别开来。首先,詹姆斯的时间与康德的时间不同。康德认为时间是理性的先天直观形式。詹姆斯说:“康德关于客观时间的直观概念是一个无限必然的统一体,”②但是,“如果没有感觉内容(sen-siblecontent),我们便不能直观绵延,就像我们不能直观广延一样。”③因此,詹姆斯认为:宇宙空间与宇宙时间决不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是“直观”的,而是像科学所显示的任何事物一样,分明是人为的构造。绝大多数人并不用这些观念,他们生活在各自的时间和空间中,这些时间和空间互相贯穿,模糊杂乱。④其次,詹姆斯的时间与经验主义者的时间也不同。经验主义者如詹姆斯•穆勒认为,时间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孤立点,彼此毫无牵连:除了关于当前时刻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再有任何知识。一旦我们的一个感觉停止了,它也就永远消逝了;我们似乎将是我们从未所是……即使我们的观念被连接成链,如果它们不是在想象中,我们仍然没有能力获得关于它们的知识。根据这个看法,一个观念接着另一个观念。这就是一切。我们意识中先后相继的每一个状态,一旦停止了,就永远消失了。每一个这样的暂时状态就是我们的整个存在。⑤詹姆斯指出,就穆勒认为时间源于个人的感觉来说,他并没有错。但我们的实际感觉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像一个荧光,只照亮它当下所在的一点,其它的所有地方都处在完全的黑暗中。过去和未来并不是被现在这一刀切开的两个毫无牵连的对立面,而是与现在连在一起的。⑥我们关于意识流的另外部分的知识,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将来的,近前的还是遥远的,总是与我们关于现在的事物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的。⑦穆勒所描绘的只存在于当下瞬间的简单感觉只是一个抽象,我们所有的具体的心灵状态都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关于对象的表象。这种复杂性部分地在于刚刚过去的对象的回音,部分地在于那些马上要到来的预示。对象是渐渐地从我们的意识中退去的。如果现在的思想是ABCDE,下一个思想将是BCDEF,紧接其后的思想就是CDEFG,已过去的思想的拖延以连续的方式逐渐离去,将来的思想的先兆弥补了这个损失。“那些旧对象的拖延,那些新对象的先兆,是记忆和预期的发端,是时间的回顾意义和展望意义。它们赋予意识以连续性。没有这种连续性,意识便不能被称之为流。”⑧没有这种连续性,我们甚至不能知觉到“现在”。詹姆斯的时间是一种连续的过渡,过渡发生在边缘中。边缘性是詹姆斯时间观的根本特点之一。我们的感觉从根本上就是有边缘的,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完全忽视的也正是这种边缘。后面我们会看到,艾耶尔对詹姆斯时间观的误解也源于未看到这种边缘。“边缘”(fringe)是詹姆斯心理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原理》的各部分,但是詹姆斯并未给它一个确切的界说,也未对其含义进行非常明晰的解释。他常用光环(halo)、地平域(horizon)、光晕(suffusion)、心理泛音(psychicovertone)、弥漫(suffusion)等词表达同样的意思。这个概念在詹姆斯著作中的内涵正像它本身的特征所暗示的那样,朦胧、模糊,弥漫在它的各种变体中,我们只有在文本的语境里,在这个概念的边缘域中去领悟它的蕴涵和妙用。从生理上说,边缘表示微弱的脑作用对思想的影响,它们使我们的思想感觉到关系和对象。有人认为,在詹姆斯那里,“边缘”是指一种心理质料,它把本来分开的感觉(sensations)粘附在一起。应该说,这个说法从功能上理解了边缘的一部分意义,但是这种理解太机械和生硬,它对感觉的理解实际上与传统的经验主义没有多少区别,即都把感觉看成是彼此分离的。但是詹姆斯并不是这个意思。在他那里,边缘是认知对象的一部分———实体的性质和事物在关系的边缘里出现于心中。我们思想流的某些部分———过渡部分———不认识事物,只认识关系;但是过渡部分和实体部分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流,其中并没有……那种分立的“感觉”(sensations)。①那些回音和预示,那些拖延和先兆并不是现在的思想或感觉的辅助部分或伴随现象,而是现在的思想或感觉必需的部分,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离开了这些拖延和先兆,就不会有现在的思想或感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这种内在的时间结构称为原初的构成。詹姆斯的时间观念曾受到霍奇森(Hodgson)的影响。霍奇森认为:我们通常粗略地把时间进程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但严格说来,不存在现在:它是由不可分的点或瞬间划分的过去与将来组成的。那个瞬间或时间点即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在。我们通常比较含糊地所说的现在是一个时间过程的经验部分。②詹姆斯接着他的话说,如果把只限于当下一点的现在称作“严格意义上的”现在,那么这样的现在完全是一个观念抽象,“反思使我们得出结论:它必定存在,但是它的确实存在,永不可能是一个我们当下经验的事实”③,因为“它在我们能够触到它之前已经逃走了,融化在我们的把握之中,它在生成的那一刻就已经消逝了……只有进入到活生生的、运动着的更大段的时间结构中,严格意义上的现在才可能被理解”④。我们当下经验的唯一事实是绵延,詹姆斯借用心理学家克莱(E.R.Clay)的术语称之为“似是而非的现在”(thespeciouspresent)。克莱认为,时间的对象是作为现在的存在被给予的,但是事实上的时间部分并不同于过去和未来的共同边界———通常哲学用现在一词所指称的东西。事实上的现在是过去的一个部分———一个最近的过去,它被错认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间而给予我们。他把事实上的现在称为“似是而非的现在”,而把作为过去而被给予的过去叫做明显的过去。⑤从生理上,我们能清楚地直观到的最大绵延几乎不超过十二秒(我们能模糊地直观到的最大绵延可能只有一分钟左右),詹姆斯说“这么长的绵延相当稳定地映绘在流逝着的意识之中”,如此稳定地知觉到的绵延就几乎相当于“似是而非的”存在。它的内容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出现在它的前端的事件很快地消隐在它的后端,每一个事件经过时都变换它的时间参数,从“还没有”或“还不很有”到“刚逝去”或“已逝去”。然而,“似是而非的存在,被直观的绵延,就像瀑布上的彩虹保持着恒定,它自己的性质不因这流所经过的事件而改变”⑥。每一个这样的事件,当它悄然逝去时,仍保持着再现的能力;当它再现的时候,乃与它原来具有的绵延和相邻者一起再现。但是,一个事件从似是而非的存在的末端一旦完全消失之后,它的再现与它在似是而非的存在中被直接知觉为当下经过的事情,是两个不同的心灵事实。不过,“所有被认知的时间之原初范本和原型是似是而非的存在,我们当下连续地感觉到的短的绵延”⑦。我们不断地意识到这样一个绵延,即似是而非的现在。这个绵延与被知觉到的内容具有一个较早的部分和一个较后的部分,这“就是原初的时间直观”①。比这更长的时间是通过添加而构想成的,比这更短的时间是通过分隔而构想出的,它们是这个边界模糊的单位的部分,我们习惯上以象征性的方式来思想它们。德里达曾反驳胡塞尔,说直观与时间是矛盾的。因为直观是当下静止的,而时间总是一个过程,总有一个差异或区别。德里达将直观理解为当下的一点———一个孤立的点,并以此将直观与时间构成对立起来,把它们看得不相容。②而在詹姆斯这里直观恰恰需要时间的构成才可能。
三、艾耶尔对詹姆斯时间观的误解
利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开展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吸收融合新理论的发展史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体,哲学为心理学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但哲学不能为心理学提供实证基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在于逐步采用了自然科学的观察法和实验法,最终逐步剥离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亦或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从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开始,就争论不休,各执一词,直至目前心理学界也未达成共识。“确定地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7]可以说,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融合最新理论、汲取其他学科营养(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来充实自身发展并不断创新的历史。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各种新式理论均与心理学有渊源。新式理论应用于心理学,既扩大了新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借鉴虽有瑕疵,仍不失为一项不错的尝试。如勒温的场论就借鉴了物理学中“场”的相关概念,费希纳对物理刺激和它引起的感觉进行数量化研究创建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就应用了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理论。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将混沌学、非线性科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从不同侧面诠释心理学内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8-9]。(二)心理问题属于广义上的安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也始终存在着安全与危险这一对矛盾。“人类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一切活动都在安全与危险的矛盾之中进行。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破坏;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各种机电事故;人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活动,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当这些变化超出一定的阈限后,人的安全状态便进入危险状态。因此,各学科领域都存在安全科学的内容。”[3]心理问题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当心理变化达到人的承受能力极限时便进入危险状态。广义上讲,心理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可以这么认为,心理安全属于大安全理论范畴的一个分支,心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纳入安全科学的研究范畴。基本依据如下。从定义上看,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过程的安全演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从状态概念上看,安全科学的状态有安全、危险、事故等3个状态,而心理状态粗略讲有健康、亚健康、病态等3个状态。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从基本观点上看,安全科学认为事物的安全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事物安全状态的变化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心理学同样认为人的心理处于变化之中,健康是相对的,不健康是绝对的;心理状态也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原理。(三)利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阐释心理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安全流变—突变规律是事物安全演化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规律,其哲学思想和方法能揭示安全科学的普遍性概念和规律,为安全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10]安全科学的流变—突变理论是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亦可适用于心理问题研究。有一种立场就主张心理学应该以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注意现代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意义。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具体有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心理学的发展史也已经表明,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早已被移植到心理学研究当中,并有力地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安全科学已有的规律和理论来分析和阐释心理问题是恰当的,也是可能的。
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对心理学的启示
(一)心理变化过程的新诠释人的心理过程是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随着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心理变化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消亡等几大阶段。按照安全流变—突变理论,个体心理变化过程一般遵循OAF-BCD曲线(如图2所示)。当心理问题出现时就需要及时辅导或者干预,以便最大程度上减轻心理疾病带来的困扰。下面仅以实施个体心理干预为例进行解释。图2实施干预的心理问题流变—突变示意图在实施干预前,心理变化过程的各阶段分别为:OA—孕育阶段;AB—发生阶段;BC—发展阶段;CD—结束阶段;DE—后效阶段。当实施第一次心理干预后,各阶段变为:OA—孕育阶段;AFGHK—发生阶段(又分为AF、FG、GH、HK四个阶段)。当实施第二次心理干预后,变化情况类似于第一次,变成曲线KLMNQ。当心理干预在F点作用后,原有的心理变化过程由OAFBCD变为OAFGHKIJ。经过干预后,心理损伤流变—突变过程发生了改变。FG段为心理损伤减速降低阶段,个体心理状况好转。到达G点时,心理变化趋于平稳。进入GH段,即心理稳定发展阶段。HI为心理损伤加速增加阶段,I点为心理突变的预警点,此时如果不继续采取措施,个体将进入IJ段,J为突变点,超过J点个体进入突变阶段。以此类推,若个体干预发生在K点,流变—突变曲线将由OAFGHKIJ变成OAFGHKLMNQ。到达L点时,心理变化趋于平稳。进入LM段,即心理稳定发展阶段。MQ为心理损伤加速增加阶段,N点为心理突变的预警点,此时如果不继续采取措施,个体将进入NQ阶段,N为予警点,Q为突变点,超过Q点个体进入突变阶段。当然,个体有自我修复能力,在没有外界干预情况下,很多时候依然能自我修复。但依然可以用图2进行解释。如心理变化达到F点时,个体开始自我修复,依然会将曲线从OAFBCD变为OAFGHKIJ。(二)心理辅导或干预需要把握关键节点从图2可以看出,对心理进行辅导或干预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若每一次后续干预都在系统流变阶段的话(如在AB段的F点,GHI段的K点),每一次都能延长个体安全流变的时限。所以,心理干预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并不能期望依靠最开始的一次干预就能解决问题。后续干预的起始点是有选择的,应该选择在损伤量加速增加阶段,最晚不能迟于预警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心理流变阶段能够尽量延长,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干预的作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作为普适性理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方法论意义。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变化过程,能在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时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相对严格的过程控制,为心理干预提供了指导。作为主观的人的复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某一个理论是难以准确、完整描述心理变化过程的。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其自身也还在不断发展、完善。利用安全流变—突变规律来诠释心理发展变化过程还只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有些论述还不是很完善和充分。将安全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朱正中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音乐 内心听觉 意象 心理学
一、关于音乐内心听觉心理学原理的概述
音乐的内心听觉在音乐界已不陌生,是指在内心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听觉活动,主要在听觉意象的心理过程中实施,与感知、记忆、联想等心理过程也有一定的联系。它是广义的对音乐整体性的产生听觉意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音乐家和音乐学者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听觉意象,可以使听过的音乐记忆在脑中并随时逼真的出现。
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心理是人类大脑的技能,是人类大脑活动的自然结果,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心理学为人的心理现象进行了解释,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音乐的内心听觉也遵循这方面的原理。
普通的心理学是指人在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刺激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然后慢慢消逝,但印象仍然保存在脑海里,必要时印象有会显现出来,在脑海里又会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意象。音乐内心听觉主要是心理过程中的听觉意象。意象是对过去事物的再现,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想象的基础。
总之,音乐内心听觉产生的心理学原理同意象产生的原理相似,就是音乐内心听觉是以感官储存的材料来作为依据,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这种心理活动,进行量的积累,进一步自由的回忆、想象。同时,心理学为音乐内心听觉训紧提供了依据和规律。
二、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一)对音乐记忆能力科学的训练
内心音乐听觉是把听过的音乐材料在脑海中记忆并再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内心听觉的准确性根据一个人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记忆量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人的内心听觉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么,音乐记忆是对音乐能力的感知,如:节奏、音色、旋律、和声等,音乐记忆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的科学训练。瞬时记忆顾名思义,只是停留在瞬间的记忆。在音乐听觉训练中,高音、声音程、和弦都是靠瞬间记忆,瞬间记忆中听出来的内容会为后面的学习作为参考,这样就不会出现跑掉的现象,所以瞬时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们我们可以采取延时模唱、干扰模唱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延时模唱,是在听到音响后,心理记住其音色,隔一段时间在唱出来,注意检查精确度,所隔时间长短根据现实情况由短至长,最终以精确的瞬时记忆为训练目标。干扰模唱就是在音响后,加入其它音响进行干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用乐音,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进行干扰,进一步训练瞬时记忆精准性。
2.短时记忆的科学训练。在音乐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分钟之内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训练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节奏和旋律进行记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项训练中要把握短时记忆的特点,根据记忆的心理过程,来进行科学的训练。如:在节奏、旋律的听写训练中,让学生以组块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量。组块的方法可以是以小结为单位,或者找相似的、相异的节奏型组合为单位。不断的进行复习,对听记材料进行科学的编码,从而准确的完成听写训练。
3.长时记忆的科学训练。长时记忆是由短时记忆组成而来,它的储存时间在一分钟之上,直到不被忘记。长时记忆容量很大,它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而形成,我们就以音程、和弦为例,我们平时对音程、和弦反复的记忆、模唱来加深记忆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联想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强记忆。
(二)对内心默唱进行科学训练
默唱是以内心听觉为前提训练,不出声的把音响、乐曲表现出来。默唱训练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把握好,告诉学生什么时候默唱、什么时候出声,避免训练时引起混乱。默唱可以采取集体方式和个人方式,集体默唱时可以让学生轻轻击打拍子,既可以统一速度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个人方式的训练可以进行分组,个人之间相互交替练习。默唱是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在有音响或者没有音响的基础上训练对音响的把握,需要学生有坚定的意志、高度的集中力。
(三)对音乐乐谱背诵科学训练
音乐中背谱包含背唱和背写两种形式,通过脑海中的回忆,将已经熟悉的乐曲用唱和写的方式再现。对于听过的乐曲,可以通过回忆训练内心的听觉;对于见到过的乐谱,通过回忆训练视觉和听觉。那么,在回忆的过程中,有效的训练了学生听觉的积极性。
三、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方法的展望
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训练过程。在音乐教学上我们要在遵循心理学方法的原理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内心听觉相结合,形成心理规律。听觉意象和听觉思维都是心理学专业的名词,它表达的意思与音乐中常用的名词音乐内心听觉上基本相同,所以,在音乐中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去实践。音乐 的内心听觉训练可以以心理学方法为指导,来进行多样性和科学性的训练模式,如:旋律音程训练时,可以采用模唱、听辨等形式。心理学对音乐内心听觉的训练起到了推动作用,采用心理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语
音乐内心听觉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乐感是音乐的重要部分,好的乐感可以将感觉的概念化为心理操作,大大的提高了音乐水平,要想在音乐中有所建树,我们就要做好音乐内心听觉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乐感是一种心理的感觉,它的形式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内心听觉,多角度的去探究培养音乐内心听觉的能力,以便于更好的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金凤.培养良好歌唱“内心听觉”能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中学教育;学困生;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
1学困生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LearningDisabilities)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用来表示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造成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自身、家庭和社会原因。自身原因:知识基础差、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不坚定、逆反心理、贪玩怕吃苦、沉迷网络、自暴自弃等;家庭原因: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暴力等;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如:攀比之风、拜金主义、从众心理、享乐主义等。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黄金时段,身心健康发展很容易受到影响,身心发展的不健康在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
2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2.1学校分班时的心理暗示
现在学校把学生按班级制度进行分配,按学习成绩好坏,把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班级。中低等层次班级,学困生占大半,这些学生在尝试了很多次失败以后给自己的界定就是:成绩差,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分在了差的班级。这样,使学生一开始就把自己归类,加重心理暗示,为学习困难埋下伏笔。
2.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有些学生一开始上学,因自己懒惰和不求进取,使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在中学也属落后群体,无稳固知识基础,中学沉重学习任务压的学困生喘不过气,知识债务越积越多,再怎么努力都差人一截,多次打击后,开始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慢慢变得习惯学习困难的事实。最后,成为了学困生。
2.3难抵外界诱惑
进入中学,发现更多新奇好玩人和事,心理开始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观,更加坚定自己的喜好厌恶,变得独立。但这时又是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干扰的时候。很多中学生开始沉迷网吧、喜欢打扮、早恋、吸毒甚至犯罪,在该学习的年龄做不属于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因逆反心理存在,家长和老师越是管教越是严重。无心学习,自然就成了学困生。
2.4对教师的偏见
经调查很多学生某一科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喜欢科任教师。不喜欢的原因很多,比如:老师声音不好听、口音重听不懂、说话太小声或太快、上课声音平铺直叙没有起伏,老师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太差,老师太凶恶没有亲和力,不近人情等。学生有了对老师的主观判断,开始不喜欢老师,进而不喜欢这门课,在这门课上学习没有兴趣,渐渐变为学困生,成绩下滑,学习越来越困难。
3利用心理学理论对学困生进行教育
学困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各种不良心理导致其成为学困生。所以,教师要懂得利用心理学原理对学生因材施教。
3.1利用“得寸进尺效应”和“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进步
“得寸进尺效应”是在一个人接受了一个小要求后,也会倾向于接受随之而来稍大的要求的心理现象。利用“得寸进尺效应”教育学困生,可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进步。学困生教育中,老师需针对性了解每个学困生学习弱点后对症下药。需花更多时间精力,对老师要求高。首先要让学生“得寸”。了解每个学困生能力和弱点后,为每个学困生安排一个最低目标,使他们能轻易完成。一旦学生完成小目标,马上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一段时间后为其布置另一个稍有难度的任务,学生会比较乐意去接受新任务并付出行动。这是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达到的水平和学生自身发展水平的差距。“寸”就按照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去安排任务,“尺”就是比“寸”更高水平任务,要学生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在学生“得寸”后“进尺”,使学生完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目标,其间学生可能会出现懈怠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应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提供必要帮助和督促,采用鼓励式教育,一步步增强学生自信,让努力就能成功的心理取代以前既定的差生心理暗示,帮助学生一点点进步。
3.2“霍桑效应”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霍桑效应”又叫“实验者效应”,试验里当把试验工人置于专门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变化,受到各方面关注,从而形成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重要部分,从而使产量上升。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效率会大大增加。“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是罗森塔尔等人对小学生做的一个实验,实验中他们随机抽取一些预测未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写入名单,结果在名单上的这些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这个实验表明若老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常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业,从而得到老师期望的进步。对于学困生教育,教师可结合“霍桑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课堂上公开表示对学困生的期望,并抓住学困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在大家关注下,给学困生布置任务,并鼓励他们去完成,教师表现出很高期望,让学困生知道自己在公众的关注下定要努力完成任务,达到教师期望,不让其他同学瞧不起。这样不仅使学困生学习到知识,还增强自信,为学习提高增添动力。实际教学中,教师评奖试卷时,若遇到大家粗心就会做错的题,而某个学困生却做对的情况,就毫不犹豫叫他为大家讲解这道题,并让他告诉大家怎样可避免粗心做错,这样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
3.3防止学生不健康心理现象影响学习
心理学著名效应“晕轮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误。对于身心善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普遍具有这种心理倾向。他们会从老师的一个短处和小错误里去总结老师种种不好,以偏概全,从而越来越不喜欢老师,对其所任科目也开始不认真,继而成为该学科学困生。为防止学生这样的心理影响学习,首先,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作为老师,必先提高自己知识和师范技能,让学生感觉你的人格魅力,并用行动告诉学生你是他们这一学科优秀老师,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崇敬,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其次,人无完人,教师也有缺点,但不能把缺点变为劣势,在学生面前善于承认缺点并努力改善,可让学生适时提醒监督,做到师生共进步。学生是纯真的孩子,相信老师的努力和对同学们的负责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老师的原因而讨厌学习成为学困生,学习兴趣也会增大。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黄金时期,心理是敏感脆弱的。作为老师,我们应遵循中学生心理发展,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正确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不仅是让学生没有心理疾病,还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乐观正确的心态,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游刃有余,对世界充满希望,才能使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慧.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发展.浙年专修学院.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知识,对于启迪学生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运用心理换位,重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才能直抵心灵的深处。心理换位意味着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体会学生的所思所行,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亲师重道、共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对人格的自由发展充满渴望,抱着怀疑、审视的态度重新估量一切。这些变化启示我们,必须遵循历史教学规律,从历史学视角出发,寓德育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人格态度对待学生,用民主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多一份期待和激励,多一份赞扬和关注,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促进,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共生和共长。
二、运用学习理论,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根据这一原理,学习历史学科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那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意义和联系,并将其他的知识点与这些基本结构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建构得很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就会忘记。
三、运用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诱因
知识迁移,就是在了解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结构基础上,把新旧历史知识联系起来,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出新的历史知识,再把新的历史知识纳入旧的历史知识结构之中,从而产生新的历史知识结构。知识迁移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精心处理教材,巧妙组织教学,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让兴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诱因。
四、运用记忆规律,巧送学生记忆金针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记忆规律又称遗忘规律,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系列实验研究得出:学习新知识后,开始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即先快后慢。记忆规律启示我们,当学习了历史知识后,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采取六个步骤会提高学习效率。一是预习。涉略全章各节内容,了解教材讨论的一些总的课题。二是提问。对各分段提出问题,通常只要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将“程朱理学”改为“什么是程朱理学?”或“程朱理学有哪些特点?”三是阅读。仔细阅读分段内容,尝试回答所拟问题。四是思考。在阅读课文时要积极思考,力图理解,想出一些例子和原理来加以说明,力求把教材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五是复述。在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的内容,如果不能回忆,就重读记忆因难的部分。六是复习。学完全章后,默默回忆其中要点,最好把各要点写出来,并再次尝试回答各节提出的问题s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些;熟记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
五、运用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培养这些思维品质,可以结合历史教学来进行。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唐代罗隐的《西施》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中国古代有“女人是祸水”的看法,但本诗一开头就表明吴国灭亡不应归罪于西施,如果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谁呢?这种联系时运分析国家兴亡的历史观念说明了作者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反映的是作者独立思考还是墨守陈规。
六、运用注意规律,塑造学生注意品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学;原理;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要重视遵循外语学习心理特点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刺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刺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语言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在交际中不断运用、磨练。为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①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二、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心理特点进行英语教学
青年学生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儿童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直观兴趣不是目的,但有利于调动自觉兴趣和潜在兴趣)。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四、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
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p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合作,互相促进。
要提高我国整个中学以至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基础与关键,就在于提高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当前非重点中学进行英语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了师资本身质量之外,最主要的是师生心理状态问题。师生两方面都片面理解了智力因素的条件问题:教者认为英语难教,学者认为英语难学。要进行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不敢有所作为的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教学,笔者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好的
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对数量最多、智力条件一般的学生的教育上,如果能对这些学生施以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鼓励,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会取得突出的成绩。教师帮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过程。
二、因材施教
在坚信每个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同时,还必须承认每个具体学生的差异性。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反应快,掌握得也牢固;有的学生开始学得很慢、很吃力,后来却能突飞猛进。切忌简单地用强迫手段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进度,事实上这样做也是办不到的。教师只有正视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三、要让学生热爱英语学习
学习的兴趣是产生学习自觉性最好的动力。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既是教改的重点,也是备课的重点。笔者认为,对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首要问题。当然,课本编得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吸引学生,是特别重要的。但再好的课本也代替不了教师。笔者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持久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的过程。笔者的做法是:
(一)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即降低难度;
(二)加强备课,尽力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
(三)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心理特点;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
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工作
一方面分散教学难点,反复操练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尽量将瞬时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将机械记忆转变理解记忆,将有意识记忆与无意识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旧内容的复现率并做到适时复现,是英语教学中防止分化、提高质量的关键。复现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旧内容的逐步深化。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满腔热情地设计课堂复现训练,做到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听力训练和课外阅读则是最好的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
五、辩证处理多与少、难与易的关系
材料是个纲要,只靠教材本身去达到“纲要”的要求是办不到的。根据外语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的关系是辩证的、相对的。并不是“多”就等于难、“少”就意味着易,也许恰恰相反。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纲要”的要求,灵活运用教材,增加辅助教材,用以进行听说训练、背诵、复述和课外阅读等。许多重点中学生正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成效。
六、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