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拓展训练行业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2 11:10: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拓展训练行业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拓展训练行业报告

第1篇

关键字:课堂;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层次;分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93-02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高职教育无论如何强调实践环节,仍然脱离不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面对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自控能力不足的高职生源,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一、国内高职课堂教学现在与存在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二十余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为重点,到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并存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逐渐形成职业实践导向的特色化课程体系。[1]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借鉴国外新型教学方法,如常见的项目教学法[2]、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3]以及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翻转课堂[4]、慕课[5]、微课[6]等。但是,高职院校众多的专业,诸多课程甚至相同课程不同学校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何将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并确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依然是一个困扰广大高职教师的一个难题。

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开发依然受学科课程的束缚。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依然没有突破学科课程的束缚。这主要是因为参与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教师都是接受和从事了多年学科教育,学科课程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意识中。因此,在课程改革时对课程内容难以取舍,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偏多,学生接受度较差。

2.授课模式仍旧以教师讲解为主。由于授课内容过多以及对新的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模式仍以讲课为主,学生在课内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或者其他学生之间产生互动。

3.课程的评价仍旧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虽然很多课程考核过程中已经注重了平时的过程考核,但主要局限于有课程设计和实训的课程,对于以理论上课为主的课程,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何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实用的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实践。

4.各种已知的教学模式不能合理应用到专业课程中。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各种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不同专业以及不同专业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而这恰恰是课程教学改革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课程定位、特点了然于心,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5.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存在的误区。对于高职学生,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由此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放开手脚,不给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另一种是完全放手,认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忽视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二、《制冷与空调工程》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国内空调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多联式空调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制冷技术与中央空调技术联系日益紧密。原《空调用制冷技术》和《空气调节》两门课程内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制冷与空调工程》课堂就是将这两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有机结合而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与优秀的空调企业合作,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在课程内容上,不再强调“内容全、讲解细”,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

2.重组课程内容,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充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将中央空调课程设计与施工图识读实践环节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类。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3+3课堂教学模式

3+3课堂教学模式着眼点是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模块设计了三个核心点:启发点、知识点、技能点。其中,启发点是为引导学生学习某专题而设定的相关问题,用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完某模块后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技能点是学生在学完某模块后应具有的专业技能,如专业报告撰写、设计及识图施工等技能。针对三个核心点,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自学与讨论式教学的结合,采用网络自主拓展W习交流、分阶段分层次的技能训练、分组讨论学习训练三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三个核心知识技能点构成3+3教学模式。

1.网络自主拓展学习交流教学模式。网络自主拓展学习交流教学模式是借助网络平台,以启发点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组成不同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启发点,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并进行延伸解读。学生可以从启发点拓展到相关知识领域,而局不限于课本的内容。课内以小组形势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点评、补充、延伸,完成该知识领域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使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够提高资料整理、专业报告写作等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上台演讲的表达能力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分阶段分层次的技能训练。分阶段分层次的技能训练包括分阶段模拟设计训练与分层次施工图识读两个类型,每个阶段和层次的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做法。将模拟设计、小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识读的深度、层次进行合理划分,以实现逐步递进学习,匹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设计从局部区域递进到整个建筑,施工图识读从小型建筑递进到较大型建筑。而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可以挑选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

3.分组讨论学习训练。分组讨论学习训练模式穿插在前两个教学模式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学期初就进行分组,在网络自主学习、分阶段模拟设计训练与分层次施工图识读以及课后的中都以小组形式来共同完成。由于最终评分与小组成绩挂钩,因此能够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今后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要求。

五、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不再采用终结性考核,而采用过程性多元考核。主要的考核内容包括:1)自主学习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查找资料和文字组织的能力、上台表达的能力;2)课堂讨论表现考核。将学生课堂上问答表现计入过程考核,并占较重要的比重;3)作业单考核。作业单是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设置的,通过作业训练,加强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点的掌握;4)训练单考核。课程设计与施工图识读的过程成绩;5)期终综合测试。综合测试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包括实践技能的成果,甚至以成果代替期终测试。

通过全过程多元考核,避免了个别学生企图平时不学习,通过期末一次终结性考试蒙混过关的侥幸行为。

3+3教学模式是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法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内容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的一种探索。初步的实施情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悠.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23-25.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43-44.

[3]邹红,李秀梅.探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模式[J].时代教育,2014,(23):227-P227.

[4]樊玉国.基于合作理论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6,(14):23-P26.

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的教育,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条件。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不断对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构建一个体系,打造一支队伍,依托两个课堂,开拓一个途径”的“1121”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能力需要出发,构建以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紧扣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以技术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了:课程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创业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六大教学模块。

(一)课程实践。课程实践,通过小论文、调查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学生自由组成项目小组,在课内外共同完成课题任务,教师进行项目答辩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二)生产实践。生产实践环节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单元组成。学校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习内容体系。 认识实习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行业、企业的感性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主要以了解、接触、感受社会为主题,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四)科技实践。科技实践包括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开放实验等内容。基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学校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定期举办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形成规范化、系列化的学科竞赛体系。 “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五)创业实训。学校开展“创业训练计划”,成立创业实训中心,在导师指导下组建学生团队,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培养学生初步创业能力。同时,学校还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计划”,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集团,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战活动

(六)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科研、工程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

二、注重教师实践经验,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既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队伍。

(一)改革以往的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提高酬金计算标准,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待遇,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

(二)拓宽实践教学教师的发展空间。学校对每一类教师都进行了职业发展规划,安排实践教学教师上一定的理论课,通过理论课教学,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允许实践教学教师从实验系列转入教学系列。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有计划的对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安排到企事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放宽用人制度,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家、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老师,让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与行业接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依托第一、二课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以实验课程建设为抓手,夯实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 “层次化、模块化、统筹协调、注重创新”的实验模式。首先,实验课程的开设分成基础实验、任选实验和创新实验多个层次,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其次,将各若干实验集成化,整合成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最后,实验课程在自成体系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学习创新内容,完整地训练学生能力,同时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

(二)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1. 加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学生技术能力。学校为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践环境,建设具有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校外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真实情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术能力。2. 开展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学校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五大类五十八项”,设计学科竞赛、问题活动、素质拓展等方面。3. 以推行创新教育学分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1)学校推行了创新教育学分。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获得至少2学分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2)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考核中,从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从考核学生的记忆转变为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从单一方式考核转变为综合性考核等,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四、深化校企合作,开拓学生实践教学新途径

第3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课程体系 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48-02

2013年6月,《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北京正式,这份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报告中给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黄牌警告,延续了历年来计算机专业就业堪忧的现象[1]。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近年来,IT职业教育培训市场异常火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00年以后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过慢,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所掌握技能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的,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

岗位胜任力是指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需要建立相应岗位的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标准。素质模型是影响一个人工作成效的最深层的因素,是一个人工作的动机和工作动力的体现;任职资格主要是胜任岗位工作的行为能力,指具体履行岗位工作职责的具有不同层次的能力[3-4]。

以岗位胜任力为培养目标对于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将形成良好的指导作用,会让学生自己知道为了适应某个岗位,自己应加强哪些专业技能和素质的训练,会让教师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案例来进行教学,所以建立多个方向的计算机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于指导整个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将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计算机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该文作者对计算机专业优秀毕业生一一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同时结合对计算机人才招聘企业及IT项目经理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建立了计算机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由成就与服务、专业知识与技术、行业技能、个人特质4个维度以及13项胜任特征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2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设想

2000年以后新建本科院校将转做高等职业教育,所以这些计算机专业教育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产学结合。课程的深浅程度和范围的宽窄程度必须紧密联系于学校具体的办学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具体定位。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建立在专业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应用的后劲将会不足,势必给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更新带来困难。专业理论基础越坚实,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就越深人;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越宽广,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围绕这个方案,我们对基于计算机行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设想如下:

(1)重视公共及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

由学习能力、演绎思维、认真严谨、专业知识这4项岗位胜任特征即可反映公共及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高校中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对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起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有关课程中的计算及其熟练程度,而是各种反映事物抽象概念的定义、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定理及其推演证明方法。今天,虽然许多人能够完成大量计算机应用的任务而并不需要很多的数学训练,但这不等于说计算科学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原因是仅凭直觉和经验就能顺利处理的那些问题,不仅说明了这些问题是足够简单的,而且还由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做的大量前期工作使得其中一些原来困难的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已变得较为容易。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英语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阅读行业英文文献能力,而数理逻辑、代数应主要着力于计算思维的培养。

(2)硬件课程应整体减少。

目前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难点,是硬件课程的设置问题。硬件知识体系本身非常丰富,但是硬件课程多了,又削弱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色。引用Randal E. Bryant 的一段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人有机会构造计算机系统。而大多数学生,甚至是计算机工程师,也要求能日常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所以我们决定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讲解系统,并采用这样的过滤方法:我们只讨论那些影响用户级C程序的性能、正确性或实用性的主题。

(3)涵盖多门课程的工程项目课程课时数和数量的增加。

为了实现岗位胜任力中项目经验、万行标准代码编写、团队协作、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必须加大工程性课程的开设力度,NIIT教材中,大量的篇幅是“常见问题解答”、“独立实践”等练习和讨论,每章结束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附加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编写大量的程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用人单位要用一个人,往往先看他能否熟练地编写C、C++、Java等语言程序和使用相应的工具环境,这方面基本功是否扎实。不少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工作不能立即上手,往往就是工程实践能力匮乏的问题。

(4)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和教材更新快速。

国内很少将最新的技术及时引入课堂讲解,教材也一般要比人家落后2到3年。IT发展这样快,晚了用处不大了!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大都是公司的技术材料介绍,而不是教材,不适用教学。另外,IT领域的新方向能及时在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教材上得到反映。

NIIT教材设置的确体现了IT技术的发展方向。学生出来后能马上进入角色,投入到工作中去,而目前中国很多IT职业教育也是一样,新技术培训和教材更新都很迅速。

(5)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推行“问题式+任务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精选练习题,加强实践以及建立“网上辅助教学环境”等方法可以使得学生易于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师资队伍的建设。

上述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有力保证和前提。为此必须从多方面提高教师水平,拓宽教师知识面,加强的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多外请一些有着丰富项目经验的程序开发人员来校教课等。

(7)引入职业素养课程。

为了实现岗位胜任力中主动性、影响力、成就导向、自信心、责任心等方面的培养,必须引入IT企业的职业素养课程,多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帮助作为岗位准员工的高等院校学生合理评价自己的能力,寻找适合自身的岗位,挖掘自己的潜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得高校可以很好的与企业对接。岗位胜任力与课程的对接,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再去IT培训机构回炉的问题,又保证了企业岗位的绩效最优化。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是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一条新路,具有长远意义。同时,上述方法的探讨与实施都需要教师的努力和领导的主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才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3)[M].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MeC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ehologist,1973(28):l-14.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是高职经管类专业中第一大专业,从备校经管类专业在校生人数看,会计专业年年高居首位。在其他经管类专业在作生源大战时,经过进校报到后转专业,会计专业往往最后经常实际人数比招生计划多一倍。甚至有的学校每年会计专业报志愿人数超过千人,一个年级有20个会计专业班级让人惊叹。会计专业就读学生多,但很少有用人单位需要大批量的会计人才,这造成会计专业供需失衡,导致会计专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高职院校要想保持会计专业的旺盛发展势头,需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专业特色和竞争力。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

1.主要就业岗位。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实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看,有财务会计、税务、审计助理、出纳、收银、销售代表、销售助理等。

2.主要行业走向。会计专业就业面广,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行业,从毕业生信息反馈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有:工商财税(主要是财务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物流业、银行、房地产业、超市商场、制造业、电信及其他电子信息传播服务业等。

3.就业单位类型。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其雇主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其次是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少部分学生在银行、行政机关等单位 就业。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结构的要求

从对用人单位的访问与调查看,用人单位对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如下:

(一)职业基础知识

包括财务会计、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收、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数学、文字处理等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政治、祛律知识。

(二)主要工作技能

包括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合作共事能力;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识、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经写作阅读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决策能力;查账能力;经济分析能力等。

(三)业务拓展能力

与知识素质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国内最大的财务公司深圳安居财务公司总经理提出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五大业务拓展能力。

1.变通能力。俗话说变则通、通则活。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工作中的变通能力就是要审时度势,打破常规,灵活机动,适应变化,应对变化,在变化中寻找机会。

2.学习能力。学校所学的与实践要用的总有很大差距,刚毕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能在实践中根据工作的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是个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保证。学习能力还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更新业务知识。

3.思维方式。主要是要求能正面看待和考虑问题,不消极偏激。刚毕业学生不太适应社会,经常会对管理者和管理制度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发展。

4.沟通能力。目前企业对从事单一岗位和简单基本核算的会计工作人员需求减少,会计职业趋于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得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不象以前稳定为一企业做帐,而是既要与内部部门配合,又要与外部的企业、银行、税务、劳保等职能部门打交道,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5.吃苦耐劳精神。很多会计招聘广告上都要求有吃苦耐劳精神。会计专业要求工作细心、耐心,也经常加班加点,出差跑外勤,所以尤其希望员工能吃苦耐劳,从基层做起。

三、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一)以需定位,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从就业情况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及财务管理工作,这类工作就业要求是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的业务水平层次是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两类,毕业生应能很快适应基层会计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较短,并有较高的会计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以岗定课,做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对应会计工作岗位要求设置课程,进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突出会计职业的定向性要求,以岗位能力要求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会计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会计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应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基础素质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法律、金融与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拓展课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商务礼仪、财经应用文写作、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

对高职会计专业来说,应尽快进行专业课程标准建设。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会计的岗位标准和目前在职人员的状况,与工科专业简单机械的操作技能标准有很大区别。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案例等)。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就业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普遍的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贸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行业有关的只有20%,约有50%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行业。另外,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2014年度本科黄牌专业(需要预警的)。

造成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该专业与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受当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人才需求相对不旺盛。爆发于2007 年末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加之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经济大幅衰退,也致使我国对欧贸易严重缩减,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贸易纠纷不断,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更大。虽然国家早有预案,采取了许多诸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等多项措施,但终因进出口市场需求下降而影响巨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贸企业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被迫采取压缩业务、裁减员工、降低工资等措施,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突出,使得人才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要求,形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理想合适的人才。

据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新的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外贸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数量呈增长态势

尽管当今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继续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业务也由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贸易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我国2014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14年,我国外贸增长了约82倍。国际贸易量大幅增长,然而进出口业务人员却没有得到增长。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指出,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达到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66万的人才供需缺口。据调查82%的企业表示当前亟需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外贸专业人才。

(二)市场需要“无缝对接”人才

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准职工”和“零适应期”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理想选择。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多数新招聘的毕业生存在适应能力弱、上手慢、动手能力差的情况,难以真正为企业解决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毕业后近一年处于学习或实习状态,大多需要半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知识单一,所学内容与实际业务脱节,动手操作能力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通才”与“专才”结合

因为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是改革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外语过关、专业扎实等基本条件,而是反映在对人才素质及知识的全面性等要求上。

根据近两年外贸企业的反馈信息表明涉外律师、商务谈判人才稀缺。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成为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国商务部报告说,中国出口商品已连续15年成为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反倾销调点,仅2009年各国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创历史之最,高达127起。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倾销与反倾销诉讼日益频繁,诉讼人才成为竞争的热点,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承担着重大的经济风险,但是业内人士估计,现在中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特别是有执业证书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人才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因此要求外贸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合格专才,还要成为全方位的通才。

(四)知识结构欠合理 产业针对性不强

由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单一,长期只注重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的培训,而普遍忽视了商品知识的培训,加之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从而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所经营的商品知识贫乏,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学生的外语、国际贸易的知识水平都较高,但因缺乏商品知识和对商品的认识而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甚至因翻译不准确而引起客户的误解,闹出笑话。笔者深感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针对具体产业,增加商品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另一种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这两种体系都存在缺陷或局限性,前者虽然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学科教育的使命,但是不利于学生就业;后者实现了高等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上岗后后劲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一根主线”、“两个强调”。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线,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培养。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德、智、体、美、能全面协调发展。

(二)牢固掌握外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外语是国际贸易工作的工具,只有牢固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才能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据调查69%的外贸企业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外贸人才要精通外语,尤其是口语要好,要求能直接与外商沟通,进行贸易磋商与签订合同,在写作能力方面要求能无障碍地拟写电文。要求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基础英语、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制单、报关、报检等专业英语的学习,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增加教学强度,从而增加外语学习的分量。

(三)培养有产业特色的国际贸易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门类。

高校要利用本校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综合教学条件, 确定两个以上产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开设相关的商品知识选修课,突出产业特色,避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高度同质化。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特定领域建设专业化的品牌,和相关企业探索校企人才合作模式,诸如为企业“走出去”培养“定制化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四)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各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大都安排有6周时间的毕业实习,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但多数因无稳定的实习基地,无足够实习经费安排,无经验丰富的专门指导老师,无严格具体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考核管理办法,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与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特点――务实性和应用性强不一致,更与就业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开设实验室模拟教学、国际商务场景仿真实训、暑期市场调查、毕业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科目,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五)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用知识和富有创意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更多地中国企业将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是要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大力提高人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莉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0).

第6篇

关键词: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训平台;专业技能;职业拓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100-03

一、前言

计算机类专业是职业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类型,而软件技术及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类专业其中一个专业,是目前市场需求最多的专业类型之一,也是职业院校高薪就业十大专业之一(来自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然而,在职业院校软件技术及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1)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要低一些,增加一定的教学难度;(2)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就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普遍不提供入职技能培训,新员工均要求能够立即上岗[1]。所以,在软件技术及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是否能满足市场需要是考核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模拟场景甚至是生产环境实训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软件技术及软件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因此在教学当中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很有必要建立高度仿真的实训系统,来实现软件开发与管理业务中的各个岗位职业一系列技能的训练,从而达到毕业即可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

软件开发实训平台的建设,国家教育部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早在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的通知【教职成厅〔2007〕5号】,其中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的软件开发培养方向的实训提供了基本配置推荐标准,文件还说明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向的软件测试实训室所涵盖的实训内容:(1)软件开发环境配置;(2)应用程序开发;(3)Web站点维护;(4)数据库建立及维护;(5)测试工具的应用;(6)软件测试;(7)测试文档编写。

二、平台概述

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三大主流平台:(1)谷歌(Google)的Android开发平台,采用Java语言,(2)苹果(Apple)的iOS开发平台,采用Objective-C语言,(3)微软的Windows Phone开发平台,以C#语言为主要编程语言。其中微软移动开发平台因为其完整的工具软件体系、优良的本地化和用户体验、丰富的学习文档、较低的技术门槛能、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对WEB应用程序与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全覆盖等众多特性,相对其他两个开发平台来说,更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所以,大多数职业院校把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作为实训的首选平台。

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由四大部分组成:微软开发平台、课程资源与培训、校企合作备忘录和体验中心,如图1所示。

(一)体验中心包括由XBOX/Kinect及大屏幕组成的体感互动体验系统、Windows 8触屏笔记本、Windows Phone手机、Surface Pro平板组成的体验环境,主要用来体验微软的一些新技术和展示和试用实训教学中师生开发的应用程序。

(二)课程资源与培训是微软提供的系统化的软件开发相关的国际精品课程以及对师资知识结构的更新培训;

(三)校企合作备忘录是由微软协助提供的同软件企业的合作方案建议,包括企业提供真实案例、师生作品向企业推荐、顶岗实习等合作项目;

(四)微软开发平台是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的核心,由5个模块组成:

1.实训平台基础模块,是指构建开发平台的客户端及服务器的基础软件环境,由Windows Server 2012、SQL Server 2012、System Center 2012、Windows Professional 8等系统软件将若干台物理服务器采用云计算架构和虚拟化技术组成一个资源池,面向师生提供统一的开发环境虚拟机、个人存储以及开发实训所用到的各种虚拟服务器,如Team Foundation Server等。

2.分析设计模块,由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3和Visio Professional 2013组成,实现需求文档、数据库物理模型、OOD/OOP模型等的分析和设计。

3.应用开发模块,主要由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2和Visual Studio Ultimate/ Professional组成,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的程序开发工作。

4.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模块,主要由Visual Studio 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2组成,用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开发文档管理、代码版本配置管理、测试管理和部署管理,提供了覆盖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主要工作岗位的功能集合。

5.项目管理模块,由Project Server 2013与Project Professional 2013组成,用于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包括任务管理,资源(时间、人力、设备场地等)管理,以及进度、计划、沟通、调度与风险管理等。

通过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可以实现移动应用开发领域中从专业技能训练到实际生产工作的完整的工作流程、全方位角色以及校企互动的实训教学;同时还可以将Project Server 2013应用与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解、任务分配、任务指引和实训考核,能够方便地实现基于工作过程指引的教学模式[2],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教学应用

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软件开发流程及相关概念,通过系统化的软件开发课程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工具软件的应用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开发环境的组建、熟悉开发环境中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基于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的指引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开发流程中各个主要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相关技能,通过对真实Windows Phone移动应用程项目的开发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完整的开发模式和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流程,通过项目管理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从更高的层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工作能力能够达到准生产环境水平,实现毕业就上岗的高水平就业能力以及未来职业拓展能力。

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本质上是微软Windows平台上统一的软件开发实训平台,涵盖了控制台程序、桌面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WPF/Silverlight应用程序、Windows Phone移动应用程序以及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可以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训教学应用。在基于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方面,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例,见图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技能训练。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后,就可以进行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训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简单的控制台程序或桌面应用程序实训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如Visual 工具的使用,程序代码的编写、调试、运行方法;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小程序来理解、强化和印证前面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逐步掌握编程语言C#的语法并能熟练使用。

第二部分是WEB应用程序开发实训,如小型的WEB网站、简单的WEB应用管理程序,通过从创建WEB APP工程项目、页面设计和组织、页面跳转、业务处理代码编写到WEB应用程、部署和运行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理解WEB应用程序的工作模式和执行原理、掌握WEB应用程序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和维护、掌握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WEB控件的使用。

第三部分是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实训,主要是通过简单、实用有趣的程序案例,让学生掌握基于Windows Phone 8的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重点是了解和掌握Windows Phone 8应用程序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执行原理以及到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的流程。

2.移动应用专项技能训练。移动应用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软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专项训练掌握对业界流行的技术和未来即将流行的技术,并能够综合运用来实现企业业务需求。

3.多工作岗位技能训练。现代软件开发是一项多人协作参与的工作,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开发过程日益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分工也更加细致和明确,逐渐形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管理、系统运维、配置管理、文档管理、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分工明确的工作岗位,在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中,通过Team Foundation Server和Visual 工具可以实现上述工作岗位的模拟实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的项目开发,每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小组并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使学生可以在每个工作岗位得到锻炼,而不仅仅是程序编码。

4.项目管理技能训练。在软件开发行业中,项目管理是软件开发从业人员职业拓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是打通职业“上升通道”的渠道之一,软件开发人员在获得一定经验和能力,通常成为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成为技术型管理人员,然后逐步向更高的职位发展。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人员面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协调,以及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沟通管理等非技术问题。

四、注意事项

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是一套完善而实用的实训平台,为了使实训平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作为企业,其主要目的是生产并盈利,所以,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并且要走向社会,寻求更多的企业合作,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方向,加强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互动,获取更多真实教学案例甚至项目外包。

2.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重构教材和课程内容,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的应用技术,并运用到实训教学当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至于脱离社会需求。

3.加强实训平台管理。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在学校应用当中有三个特点:(1)使用率高,进度重叠率高,(2)学生更替快,(3)系统升级快。所以需要加强管理,首选,要建立学期实训计划项目清单,包括实训班级、实训阶段、实训项目及案例资源等;其次,对于毕业学生要及时对其空间进行清理,对其中的优秀项目进行整理归档;最后,对实训平台中的重要系统如SDK要及时升级,以便能够进行新技术的实训教学。

4.对于一些重要的实训项目要保证一定数量的重复案例,根据学习理论,重复原则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会做但不一定掌握,有时候是依葫芦画瓢,并没有理解,需要通过多次类似的案例重复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应用总结

在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学当中,不管是采用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还是其他的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技能训练都一定要结合行业需求,基本技能训练要扎实、专项技能训练要强化、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学校师生与企业、与行业、与社会的互动,这才是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平台在教学应用中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徐愉吟.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考试周刊.2009,(26).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13-02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岗位供小于求,导致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加之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剧增,导致大批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涌入社会,成为求职市场的生力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正确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将会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的硬件设施及教学资源日臻完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这些特点非常受企业的欢迎,从就业市场的统计结果看,企业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然而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呢?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数量困难,二是就业质量低。就业数量困难是短期的,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技术升级自然解决。但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改进高校教育质量解决,二是通过建立一支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指导师解决。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单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有以下两个因素,第一,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专业结构问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中国较为严重,并且近几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第二,高校就业工作队伍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仅限于校园招聘会或个别推荐,学生一毕业就处于“茫然”的状态,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

高校就业工作管理者需要获得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真实数据,才能诊断出教学培养过程对学生就业数量、就业质量、职业发展潜力的影响。高校也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以及对本校毕业生使用的满意度评价,作为学校调整职业指导教学的导向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策略

高职院校辅导员怎样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如今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需要研讨的课题。“先就业,再择业”、“骑驴找马”的就业观念,已经渗透进大部分毕业生的头脑。大部分人认为,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并不重要,甚至提倡,大学生毕业后尝试几种不同行业的职业,然后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行业,适合从事什么工作。这种职业目标不清晰,职业方向不明确的就业心态,一开始就给毕业生引导了一条曲折的职业道路。由于这种“限制性”的认识,使相当一大部分毕业生输在了就业的起跑线上。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是对大学生几十年甚至一生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那么高校辅导员怎样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呢?结合工作经验,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深入了解,充分沟通,发现学生的职业兴趣

辅导员,作为第一线与学生接触的人员,从学生进入学校到毕业,可以说是全程跟进的。因此,辅导员有了解学生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深入了解,充分沟通。从学生的行动和言语中,从他们的学习和负责的工作中,去发现,去挖掘学生的兴趣与优势。职业兴趣是学生人生的根基,如果没有职业兴趣,学生会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会迷失自己的人生。

(二)端正学生就业心态,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就业难”的问题,其实是难在“心态”上。当今社会是发展中的社会,也是变革中的社会,社会发展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行业细化与职业化的阶段。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我们要紧跟时势变化,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进行引导学生择业,引导学生遭受挫折后,不要气馁,要仔细分析,找准失败的原因,从而争取改进,期待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因为,心态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所谓成功,就是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了一次”,不无道理。

(三)牵手就业指导中心,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

充分利用就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测评系统、科学全面的职业评测工具,帮助学生正确的分析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准确定位,使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及可能擅长的职业领域的特点、竞争,结合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测评里一般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等。职业测评仅仅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会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可能误入歧途。因此对测评结果,不要盲目迷信,需要辩证地看待。再好的职业测评也只是给出一份准确的分析报告,并不是“盖棺定论”式的准确结论。职业测评的目的不应是为了得到一个与个性匹配的职业名称而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主要是指导进一步探索、激励后面的学习和提高。

(四)根据测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训练和就业指导

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职业方向,分门别类,强化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譬如一年级开展职业测评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二年级学生,发挥校企合作的企业优势,提供顶岗实习平台,提升实操能力,不断提升自身、完善自我;三年级学生着重进行求职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逐渐的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理想。

(五)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就业指导水平

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清,导致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界定。而大部分辅导员又都很年轻,一毕业就从事辅导员工作,缺乏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辅导员的工作事务性强,导致辅导员容易忽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就更是无从谈起。作为辅导员,更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结构,提升就业指导能力,从而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施展才能,实现他们的抱负和梦想,更能体现辅导员就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六)政策保障,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党和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给自主创业毕业生提供相关优惠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对大学毕业生本人的一个崭新的挑战与机遇。创业者需要慎思明辨的思维、独立创新的能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因此,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引进有创业经验及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向学生介绍创业的准备工作,包括政策的理解、创业的技能(行业分析、资金运作、人事任用、市场营销等能力)。

(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舞台,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也能巩固他们所学的书本知识及更新、吸收书本之外的“新知识”,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又能激发他们返校后新的学习动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多的实践经验。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利用“三下乡”、“服务进社区”等活动,提升学生个人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工作的几点建议

1.持续就业调查跟踪

无论总体还是专业层面上只能发现自身的一次状态,而发现不了自身变化趋势,一次状态可能受当年就业市场的影响。就业较差的专业在经济条件好转的时候处于逐渐改进趋势,而就业较好的专业也许处在变坏的趋势,各专业的自身变化趋势更为重要。只有结合纵向(毕业生自身变化)和横向(与同类院校或专业对比)两个维度,才能更好地发现差距和趋势。即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以发现专业层面好的指标是否保持、差的指标是否改进。以这种稳定的变化趋势为参考依据,转变工作思维,调整就业指导的方式,最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行业深度调研

结合所负责的专业行业特点,通过对毕业生系统的、大规模的调研,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就业指导提供综合性的诊断。但数据的形成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同一指标、同一数据结果,其成因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建议辅导员要参与就业管理部门(就业指导中心)的深度调研:首先根据欲深入了解的具体问题,通过与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反馈的数据库,来形成调研对象名单,然后通过电话访谈、现场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挖掘信息,找出数据背后的深层成因,对症下药,以达到解决就业指导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3.撰写行业就业分析报告

就业管理部门要结合地域的特点,选派一定配额的辅导员同院系的教研室专业负责人一起到相关专业的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了解各行业的特点,结合就业工作的特点,参与各行业的就业分析报告,如,可以撰写金融证券、家电行业、IT行业、旅游行业、房地产行业、保险行业、日化行业、新闻媒体、医药行业、汽车行业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及就业分析、行业发展前景,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行业蓝图,引导学生走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4.进行新生调查

在生源数量持续减少、录取率却连年上升的情况下,生源质量在下降。如果保持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方式,必定带来“学生工作难”的系列问题,如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与极端事件增加,所以必须对新生进行一学期后的适应性调查。一方面了解新生对招生各方面工作的评价,着重掌握新生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就业认知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做好新生职业前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其在校期间的就业培养质量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2]杨河涛.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核心能力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82-02

当今,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除了体现在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更多的体现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责任感及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而承载这些素质的基础就是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企业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在强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了两类基本能力,一类是职业方法能力:自理自律、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一类是职业社会能力:交流表达、团队合作、评判创新、外语应用、吃苦耐劳、应急应变等能力。这些都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相通性、可转移性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发展,人们的职业生存方式发生着明显变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新知识层出不穷,技术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学会学习”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也是一个人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解决问题”“创造革新”成为人们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随着信息网络化和交往国际化,“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日益突显其现实的价值。为此,面对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形势,高职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力度,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的现实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调查,企业对员工的聘用标准不断变化,对员工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选择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人和社会,企业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求员工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和专业背景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协调发展、团队协作、耐挫抗压、与人相处、评判创新、解决问题等能力。企业对这些能力要求之高,有时甚至会超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

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五种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分别是:口头沟通、科学分析、谈判技能、疑难排解和安装能力。因此,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度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提高与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强化团队分工协作能力,训练较强的抗压耐挫能力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毕业生个人持续发展的需要

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研究显示,尽管2009届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水平较上一届普遍有所提高,但仍然跟不上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导致企业对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有所下降。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职业或职业岗位的调整,高职毕业生要适应这一变化就得寻找将来转移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并且通过学习去创造这样的机会,进而实现学生在多种职业或职业岗位间的转化。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鉴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趋同性,高职院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展开。笔者通过研究,将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向和具体要求归纳如下: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最终载体。高职院校要加大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力度,引入最新的国际标准与行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将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有机融合,形成由基础能力到高级能力,由岗位能力到综合能力的逐层递阶的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为实现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堂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实践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为根本,融“教、学、做”为一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养成规律。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计划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能力。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课程、不同能力模块与不同的训练目标,选择相应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实践或行动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学生以参与社团活动与管理,营造网络环境,创建寝室文化,实践创新创业为基本活动模块。通过探索社团管理新模式、学习信息处理的技巧与方法、创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创业科技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充分利用党团、社团、竞赛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又开展职业专项能力培养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阵地。

(四)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实现与社会零距离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节假日做兼职、校外实训、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通过个人总结和自我反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找出差距,在参与诸多与了解社会、认识职业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五)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新形式

职业核心能力必须是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养成,为此,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其有效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校企双方为达成“双赢”,实现人才需求与培养的有效对接。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企业家校园行、订单培养、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岗位体验、工学交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强化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还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步实现有效沟通和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解决实践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提升学生善于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学会排解各种压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进而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2]余芳,何海翔.论高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胡翠梅,马庆.浅议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9).

第9篇

关键词: 4P营销策略 就业竞争力 应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分析

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我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值[1]。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据测算,2012年,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5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就业总量加大,以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结构性矛盾,使2013届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一场严峻的“大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来说,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高校培养、生产出来的“特殊商品”,能否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取决于毕业生在竞争性的人才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的强弱,这不仅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试金石,而且是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二、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个人因素

(一)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方面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

(二)大学生的自身定位不清晰、不准确。

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能力的缺陷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准,很大程度上是定位过高。他们往往自恃过高、眼高手低,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同时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重新定位。这一方面导致大学对适合自己的行业、公司、职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另一方面导致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最终导致求职失败。

(三)大学生的求职路径过于常规,缺乏有效性。

在应届毕业生中,通过高校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等传统的求职渠道寻求工作,是最为普遍的做法。但是,面对日益增多的毕业生人数与求职需求,企业所能提供的对应的招聘力量却显得愈发薄弱,这一矛盾直接导致很多求职者的信息,甚至在最初的简历筛选阶段便石沉大海,无法进入下一招聘环节。

(四)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缺乏。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2012届毕业生最新调查显示,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薄弱、对用人单位与工作岗位缺乏了解、求职技巧缺乏等三个问题是求职面临的最大障碍,其中31.66%的被调查者认为,求职技巧是继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后影响求职成功的第二大因素。调查表明,毕业生熟练掌握求职技巧会使求职活动更有效、更有益,会使大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三、4P营销策略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结合模式

“4P’s”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尔・博登(Neil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四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理论[3]。该理论对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可控要素(即营销者自己可以控制的产品、商标、品牌、价格、广告、渠道等)进行归纳,指出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生产出来的“特殊产品”,在面对就业时作为进入市场中的“特殊商品”,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同样可以结合“4P’s”理论,从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寻求清晰的自身定位,拓宽有效的求职渠道,提升就业技巧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具体指导,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最终目标。

图 求职4P模式的建立

四、求职4P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求职能力。

毕业生的能力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中每个职位都需要毕业生具备与该职位相对应的职业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就决定了一个人能从事何种职业以及在这种职业中能走多远。因此,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水平。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以后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这就要求学校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对于基础知识,尤其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多举办学术报告、多类型学术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其专业邻近领域的知识,并善于将其所专的领域与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捷径可走,其基本途径只有学习和积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也绝非一劳永逸,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大学生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做到积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学习,努力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积极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不断努力,刻苦耕耘,从而为顺利择业成才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其次,要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学习观认为,知识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而实践是检验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唯一途径。大学生要抓住一切就业体验和实践学习机会,通过积极参加课外专业活动、专业工作兼职、各类科技创新比赛等,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内外各类文化活动等方式,也可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

最后,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的期望值不断提升,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等都成为企业的用人要求,这些才干品质也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在职场中走多远。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团结、勤奋、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引导学生兢兢业业求学、踏踏实实做人,从而对学生政治思想产生良性影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帮助合理定位,明确求职意向。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且生活阅历简单,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就业目标不清晰。因此,高校有必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来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较适合的行业和职业,使学生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的优势,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确定自己能从事的工作。

职业测评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正式测评,一类是非正式评估。正式测评的主要工具有: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性格测试、MBTI第二步、DISC性格测评、霍兰德职业测试、职业锚测试、16PF测试、TKI冲突模型角色、职业能力测评、九型人格测评、个性特征测评、气质测评等。非正式评估常用工具有:动机投射测验、职业分类卡、工作清单、职业人物访谈、职业信息探索、生涯彩虹图、生涯自传和日记、生涯生命线、职场认知游戏、生涯幻想等[4]。通过这些测评可以分析得出综合测评报告,报告的准确程度一般在70%以上。但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仅依靠测评报告为依据进行职业选择,只能作为参考,还需要从主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匹配,相互验证,从而进行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工作指导人员、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素质与工作能力,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提高自我修养,不断获取新知识,加强对学生个体的了解,丰富工作经验。

(三)提供多重渠道,拓宽求职路径。

常规的求职渠道包括高校大型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等,这些无疑是应届毕业生能够进入职场的重要渠道,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在这些集中招聘的过程中,毕业生人数与求职需求日益增多,企业所能提供的对应的招聘力量却显得愈发薄弱,这一矛盾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出。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指导学生灵活应变,注重平时各种资源、信息渠道的积累,为拓宽求职路径提供新的思路。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毕业生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利用职业访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第一手信息,甚至获得内部推荐及实习的机会,为下一步入职打下基础。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参加行业论坛、行业俱乐部等方式,与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进行接触,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并了解企业相关信息,掌握行业动态,拓展目标行业、目标公司的人脉。

(四)通过职场演练,提升求职技巧。

很多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在大学期间学业、能力等各方面并不突出的同学却在最后进入了理想的单位,让大家惊叹不已。这种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就业也是一个需要很多技巧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准备。

首先,要重视对求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我们所能看到的招聘信息一般包括招聘职位、专业要求、职位要求、工作地点等信息。除了这些表层的信息外,学生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公司创建过程、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等背后的信息,只有对每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有所了解,才能使自己的应聘过程更加有针对性。

其次,在简历的制作上,要指导学生从企业需要什么的角度出发,结合特定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突出自己的求职意向,将个人的所有资料都尽可能地做到与工作要求相契合。尤其是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业绩、能力、性格等,要做到文字简洁精练,并最好有相关的文字材料,例如活动策划方案、实践报告、获奖证书等给予支撑,切忌空洞浮夸,言之无物。

最后,应多通过组织模拟面试的方式,利用学校所掌握的企业资源,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学校的就业工作指导老师、专业老师等多方联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实战的锻炼机会,使学生掌握面试的基本流程,提前熟悉面试中的常见问题,对常见的面试形式如情景式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压力面试等有所了解。通过不断地模拟训练,学生掌握应答的技巧,做到条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增强学生的求职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2(12).

[2]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