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06:38: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国地理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多篇写作及规范格式,与文献撰写案例;以《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目标取向及实现路径研究》例题参考文献为标准。
[1]保继刚.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J].地理学报,2009,64(10):1184-1192.
[2]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25(10):13-17.
[3]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4]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9(7):54-59.
[7]聂长建,李国强.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2(3):62-69.
[8]张建华,刘仲英.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贡献激励机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1-7.
[10]宣勇,钱佩忠.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1-26.
[11]杨冠雄.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J].国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13]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4):58-63.
[15]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16]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等.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205.
[17]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张茂泽.论学术批评[J].学术界,2001(2):85-99.
[20]保继刚,王宁,马波等.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义的改塑与解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3):99-108.
[22]保继刚,张骁鸣.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地理学报,2004,59(S1):132-138.
附1:《论我国地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1(02):147-156.
[2]柴彦威,塔娜.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近期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1(01):3-11.
[3]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等.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9-1487.
[4]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5]方创琳,周尚意,陆玉麒等.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0-1478.
[6]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地理学报,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凤.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冯琼兰.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高教论坛,2008(1)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附3: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李晓梅,项桂芳,彭花燕.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
业素质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学报,2007,(8).
[2]李向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J].南宁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7,(12).
[3]李因,汪艳丽,梁磊.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地理学科 问题 解决措施
一、引言
政治、历史、地理传统地被认为是文科学科,文科学科一直被强调需要用心去记忆,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一味灌输“死记硬背”的传统观念,造成许多同学反映文科也不是那么好学。那么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呢?为了有效提高广大同学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呢?
二、存在的问题
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被划入文科,但是在大学学习阶段,地理的学习一般被归类在理科学部。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科思维,而且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理科思维,甚至在高阶段的学习中,理科思维显得更为重要。据笔者观察,现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老师忽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应付高考,高中课程设置偏重于语、数、外等学科,像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程被压缩。如何在仅有的、短暂的时间内,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对广大高中地理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任课老师抓住一切时间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实际掌握多少、吸收多少,能否有效应对考题的变化等等。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缺乏灵活应对考试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
2.过分强调背诵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同于生物、化学、物理,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同为文科门类的政治、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大不一样。地理学科与数学有紧密的关系,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背诵记忆相关地理概念和名词等,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3.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教学手段随之丰富起来。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课程中,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指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很重要,而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缺乏兴趣,更进一步地讲,这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很不利的。
三、解决措施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方法,地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掌握科学的方法,当然会事半功倍。那么针对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难题,有哪些方法呢?
1.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按照教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还应该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时事与地理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搜寻资料并进行分析。
2.老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地理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对祖国山川、五湖四海、四季交替以及昼夜变迁都能够有很好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师在教授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学科带来的欢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学习地理应该掌握好的方法。俗语有言,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方法能够加快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同样也有一些方法。地理学科同其他文科学科一样,也需要记忆,但是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记忆,这样才能记得牢、记得久。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还应调动全身各种器官参与其中。
4.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经过将书先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首先要明白地理学科大概总体涉及那几大板块,同时要分清轻重和难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最后应该对所学的所有内容融会贯通,学会跨章节解决考试或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先让自己对所有知识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有效整合和吸收,这样才能算是掌握了一门学科。
如同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没有捷径可走一样,地理学科也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学习、领悟、理解,若能够在上述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那么地理学科的学习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陈德贵.用科学的方法学地理[J].中学政史地.2007年3期.
[2]王连贵.浅析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与学习[J].成功(教育).2010年5期.
一、征文范围
地理教育课程推进:初中地理新课程成果展示、高中地理新课程探索研究、初高中地理新课程十年(五年)实施与创新等。
地理教材分析研究:高初中地理新教材剖析评议与使用建议、各版本地理新教材教学案例与反思、各类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地理教学模式探讨:地理教学原则的拟定与应用、地理教学策略的探讨与使用、常规与革新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等。
地理方法手段改革: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地理教学手段的改进与提升、地理教学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地理教学媒体的探究与实践。
地理各类考试交流:地理高考、会考、中考复习的思路与方法,各类型地理试题的分析与评价,地理原创题、热点题、探究性试题的交流与共享等。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高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与方式、地理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等。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表达准确、格式规范;以2000~5000字为宜。
2.论文发往dljy@cqnu.省略,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创新杯”。纸质论文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邮编:400030,务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创新杯”,以区别于其它稿件。
3.参评论文每篇评审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正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每篇论文评审费100元)。寄出论文时请一并从邮局汇款且在汇款单附言注明“创新杯”。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论文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款人:办公室。
4.征文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2年7月15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论文客观公正地评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将在本刊2012年第9期公布获奖名单。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2786
国内刊号:51-1516/P
邮发代号:62-9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学习误区
传统文化在沉寂多年后,最近几年却犹如枯树逢春,逐渐火热起来,这与国家政策上的宣传有密切关系。2009年,主席在中央党校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如何通过读书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指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有选择地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大力宣传,使得一直都较为沉寂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弟子规》一书在学习热潮中俨然成为领头羊之一,显得较突出。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若不注意筛选糟粕和讲究方法,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即从国人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分析入手,探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一、《弟子规》学习之现状及反思
《弟子规》在公务员领域的热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反应最为明显。2013年湖南益阳、辽宁鞍山、河北等地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与《弟子规》相关的试题。到2014年,各地公务员全真模拟试题中更是无处不乏《弟子规》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弟子规》一书由几年前基本无人问津,到这几年的销量不断激增。如北国网一则新闻的标题即为《2013年鞍山啥书最火――〈弟子规〉》。而在不少行政单位,也悄然掀起公务员阅读《弟子规》的热潮。
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大学里,也常常可见学习《弟子规》的身影。如2012年东华理工大学,向所有在校学生号召《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再如2013年,当2013级新生步入中山大学时,被学校要求完成一份十分特殊的暑假作业,即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今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00余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就收到了学院发给他们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弟子规》。
在社会中,全国不少地方开设了类似于私塾的国学班培训机构,在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记诵《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为主。如据大众网2013年报道,自2008年始,由一群义工发起成立孝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组织“草根讲堂”,免费为少年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授课。据义工介绍,他们那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弟子规”班。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得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方面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古人云:“开卷有益。”但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卷形式上,还要实际考察其效果。就目前学习《弟子规》的实际情况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学习的方法较单一。在学习《弟子规》时,显然成人的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学习的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习,目前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私塾的学习方法――记诵法。
其二,不少学习流于形式。目前学习《弟子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一阵风”的学习情况。当相关政策号召一提出来,学习立刻就闻风而动,但时间一久,上级不再反复强调,学习热情迅速退潮。
其三,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仅仅到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弟子规》为止。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是记诵,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实践巩固,记忆效果越来越差,很容易将之前背诵的成果付之流水,因此学习效果是极为糟糕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仅仅止步于记诵,那无疑是舍本逐末。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并能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提倡的部分。
总体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原因探寻及对策
对于在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形式的检查,如考公务员学习《弟子规》大多纯粹就是应付考试,再如儿童学习则往往是基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这样,学习就沦为考试工具,或成全父母的虚荣,或满足老师的要求。并不能真正体会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施教者没有结合受教者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中国基本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施教者并无多少闲暇余力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往往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习惯性因袭传统学习方式――记诵。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其一,学习需有所取舍,不能全盘接受。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好处,不然,不会传播得如此悠久绵远。但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怎样好的学说,经过若干时代以后,总会变质,掺杂许多凝滞腐败的成分在里头。”①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土壤,有些东西在当时或许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丧失了其特有的价值及意义,成为可以抛弃的对象。例如,《弟子规》云:“三纲者,君臣义。”②这里讲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显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没有价值。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其二,读书,尤其要擅读书,读活书。传统文化的语言与今天的白话文有别,语言存在隔阂。读书时容易出现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不能认识到作品背景及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别的,一到实践时就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弟子规》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意思是弟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作主张,必须请示师长之后才可以行事,否则将会得到“子道亏”这一极为糟糕的结果。当然,弟子因为人生阅历有限,若盲目行事容易出错,多请教师长自然对为人行事是大有裨益的。但若过于坚持这一原则,则陷入到僵化的地步,挫伤了弟子行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假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弟子若必须请示师长后方能行事,则恐怕万万不行。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切记不能死读书。
其三,知行合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上,必须有实践相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较好的举措可以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例如,2010年湖北汉南地区纱帽中学要求学生寒假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唱一支歌、讲一个故事,通过短信、电话等各种形式给长辈拜年。这些活动都从实践上行之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效果。
其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弟子规》目前并不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其学习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如2014年的公益广告中《回家篇》中的《摆双筷子回家吃饭》、《63年后的团圆》等;2011年始黄石下陆有色中学开展“古诗文读书考级”活动,每学期根据考察评选“诵读小才子”、“小孝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这些活动,让国人在休闲娱乐之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枯燥的记诵式学习方法开辟了新路径。
总之,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无疑对于当前国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只有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改进,我们的学习才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开展下去。
注释:
①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1.
②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9.3.本文所引《弟子规》原文均摘自此书.
参考文献:
[1]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3.
[2]梁启超.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为推动地理科学研究服务区域发展,深化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在中国地理学会直接指导下,举行中国地理学会20XX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特邀请您参加。
一、会议主题
地理科学与区域创新发展
二、会议时间安排
x月xx日全天会议报到注册,缴纳会务费并领取会议材料。
x月xx日会议研讨,详见会议手册或会议指南。
x月xx日学术考察与野外实习。
三、会议地点
河南省信阳市豫花园大酒店
四、会议规模
200人左右
五、会议组织机构
1. 主办单位
2. 承办单位
3. 协办单位
六、会议活动安排
1. 邀请知名地理学家作大会主题报告
2. 进行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交流(见会议手册或指南)
3. 论坛交流:评选、表彰年会优秀论文。
4. 会后学术考察(费用自理,自愿选择)
七、会务费及住宿安排
参会代表请缴纳会议注册费,参会代表600元(中学教师和在校研究生300元)。住宿费和会后考察费自理。
八、会议联系人联系方式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此时,坐在中科院地理所办公室里,放眼望去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刘闯快言快语的响亮声音,像窗外辽阔的视野一样,拨开京城的雾霾,让昏黄沉闷的午后变得明亮起来。
虽已年至六旬,刘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当年手捧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唯一一等奖的001号奖状、蓬勃利落的女博士生形象仍旧清晰。似乎往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涤荡蒙上尘土,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日渐沉淀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散发着深邃的光芒。
“挑战杯”之路
1989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大学生的科技盛会中,唯一的一等奖作品就是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刘闯,关于地理学信息化在土地类型评价中的应用的论文《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获奖证书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张孝文(清华大学校长)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张维(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主任)共同签署,编号为001号。
因为忙于学业,刘闯没有到场领奖,而由本校的另外一位男同学上台代领奖状,再加上刘闯这个男性化的名字,直到今天很多当事人都以为刘闯是个男生。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个戏剧性的小插曲,刘闯还是哈哈大笑,带着对当年那个年轻气盛的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1986年6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大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在当时,我国从未有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也均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刘闯的本科课外实践和硕士论文均研究土地类型,强烈的意识告诉她,机会来了。
明晰目标,刘闯一下子兴奋起来,她不分昼夜地查询资料,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我选择了在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一个理论问题――土地评价问题作为我的切入点。在详细研究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分类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后,结合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工作,我开始了把土地评价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研究工作。”她决心把将土地评价定量化和计算机化。
跟所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一样,刘闯虽然手拿硕士学位,对计算机的了解却还仅仅停留在英语单词computer的“段位”。当时北京大学地理系全系也只有二台苹果II微机,基本只能用来运算,在她需要的开发统计程序和制图方面完全无能为力。“那时连报班现学都觉得浪费时间,上课太慢,不如自学。”
急性子的刘闯,自己拿着教材边学边干。系里缺少计算机,她跑到别的单位去蹭。机房6点下班,还要等夜里10点加班的人全都离开后,她才被允许自带干粮和水,在里面待一晚上。一年的时间里,刘闯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白天上完课,匆匆回去安顿好儿子,带两个馒头和一壶开水往机房奔,锁门,开电脑,一干就是一通宵,等到第二天早上6点再回学校……理论分析、数据汇集、模型调试、编写程序、计算机计算,每一步都需要多次反复。
一年的光阴看似漫长煎熬,刘闯却伴着清冷的孤灯过得有滋有味。有的困难至今令她记忆犹新,“最狼狈的一次是用Basic语言写的计算机程序中,把分号输入到计算机时输成了逗号,硬是两天没查出来毛病,但是程序就是不运行,”刘闯现在想来还遗憾得直拍大腿,“两天时间能干多少活啊!”
做研究工作需要查阅外国最新论文,但那时没有互联网,查国外文献十分麻烦。刘闯不得不掏六百元给图书馆,请馆员检索。电传机打印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刘闯从中挑选,一封封地寄国际信,向作者索取论文。幸运的是,大部分科学家把论文免费提供给了她,她也由此清楚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水平和概况。
信心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增长。刘闯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1988年日本举办的国际测量遥感学会上,她的成果荣获最佳展出论文奖。在14名获奖者中,刘闯是唯一的女性、唯一的学生身份获奖者,也最年轻。主席带着赞许请刘闯代表获奖者讲话,这个年轻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博士生在感谢之余,热情地欢迎大家到中国来。与会者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这个来自神秘国度青年学者的邀请。
自此,刘闯走出了迈向世界地理学领域的第一步。
“回望来时路,莲花处处开”。22年前的001号获奖证书被轻轻地珍藏在箱底,重重地安放在心头。她甚至还记得当年很多的细节,比如奖励的一小笔奖金,被她全部用来买老北京瓷瓶酸奶请了全体博士生一起庆祝……珍藏的是青春记忆,安放的是使命责任。刘闯说,从当学生到留校任教,从中国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然后再回国,一路辗转,收获无数,最为看重的荣誉之一仍旧是“挑战杯”一等奖。
正是这一枚青涩的果实连同同年在日本获奖时所受到的鼓励与肯定,让初入地理学界,虔诚也难免胆怯的女孩子获得了前行的能量与力量。
被一句话锁定的科研人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是刘闯在地理学信息化领域内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她至今深爱的领域。
1985年,刘闯踌躇满志地走进燕园。可是当真要叩响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地理学大家林超的办公室门时,她内心又忍不住忐忑:“不知未来三年路在何方。”
并非不热爱。刘闯出生于地理学世家。父亲早年是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高材生,后到辽宁师范大学,改行地理并参与了地理系的创办。刘闯是“”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也在辽宁师范大学,也读地理。在那个大学生奇缺,根本不愁分配的年代里,她又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读硕士研究生,为了专业研究,七上秦岭。
当一个年轻女孩子拎着高度表,背着两三斤重的锅盔,带着几件厚衣服和一双备用鞋,在荒无人烟的秦岭深处做野外考察时,当一个女生挤出自己的生活费雇人带路深入秦岭做课题时,当一个负担着生活压力的大学毕业生放弃舒适的教师生活而一头扎进冷僻学科中、干坐板凳十年冷时,刘闯对地理的至深之爱已无需言表。在她心中,地理是人与自然之间用生命进行的对话。
也并非缺乏能力。刘闯是被导师林超免试录取进入北大攻读博士的。1985年1月,因为硕士毕业论文――关于秦岭的研究获得很大认可,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邀请刘闯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林超正是大会主席,刘闯会上的表现让林超眼前一亮,当即决定招收刘闯为他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他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申请不需要考试直接录取刘闯,获得批准。
次年,刘闯入学。
似乎是从她的匆匆步履和迫切的目光中看到了虔诚,林超给刘闯布置了一个只有一句话却极具前瞻性的专业方向――把地理和计算机结合起来。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冲击着机械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震撼。彼时在中国,计算机也开始兴起,但是在地理学领域依旧处于描述性阶段。
“地理学信息化是国际化热点,但在中国尚且一片空白。导师对我研究方向的确定具有及其鲜明的前瞻性和时代性。”
林超是中国地理学历史上不能被忘记的人物。这位英国利物浦大学历史上首位地理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抗战爆发第二年回国,投身中国地理学教育事业,开始一系列与地理学相关的开创性工作。1949年,他成为使中国地理学会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建国后,林超一直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博怀为中国培养着地理学人才。此时,林超把地理学信息化这片广博天地交给了爱徒刘闯。
在这方面,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当初被称为“闯”将的充满干劲儿的北大“”后首批女博士,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一路跋涉,不断摸索。2008年7月25日,刘闯荣获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08年度CODATA奖。颁奖词似乎囊括了刘闯20多年间所走过的路――世界舞台上,在科学数据研究、政策和管理诸多问题方面,在科学数据教育和国际合作以及在发展中国家数据科学面临的很多问题的挑战应对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致力于新科学数据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并与中国科学界和政府部门工作一起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和共享的工作,1998年回国后,刘闯提出的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学术观点被科技部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2004年中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所采纳;在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在遥感和其他空间数据管理方面特别是在能力建设,包括对发展世界数据中心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CODATA奖是世界科学技术数据领域学术界最高奖,2000年开始设立,每二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人。刘闯是发展中国家和女性科学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多年前恩师林超这句话,开启了刘闯整个后半生的学术之路。
从“跟着走”到“领着干”
1997年,刘闯被聘任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署森林地理信息系统高级顾问,第一次以专家身份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职务。世界在她面前推开了一扇窗,于是很多人、事、物和方法、角度都大不同了。
“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工作,利用国际的科技资源,组织国际科技活动,这也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大课题,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全球战略。从我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的经验来看,它有助于我们更便捷地组织国际前沿科技计划,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998年,刘闯受中国科学院特邀回国,开始频频建言国家努力加强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
发出中国科学界的声音,必须参与其中,并努力承担职务和责任。刘闯还记得,自己早期参与学术国际组织时,国际上总是质疑中国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完全听不到,也根本看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进而导致的就是国际上启动的计划或项目中,与中国没有对接,“我们总是跟着走,等到我们把思路想明白了,项目也结束了”。
于是,刘闯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自己回国后呼吁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参与到国际学术组织序列中去。在仔细研究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后续行动计划组织规则后,刘闯提出了由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6个相关单位和组织联合牵头的“联合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计划(e-SDDC)并顺利获得批准。在设计计划的行动路线时,中国科学家团队把中国的发展理论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003年参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时,刘闯就曾提出把“人才引进”与“自行培养”相结合,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除了在国际学术领域内“跟着走”,还要努力“领着干”。
>> 基础钢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考与实践 发电厂水处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药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究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索 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开放课程建设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化学制药工艺学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 如何打造植物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普通化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仓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与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 公共艺术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思路与规划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与学模式探究 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教高〔2003〕.
[14]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EB/OL]. http:///course/cgeography/cn/index.
[15] 王爱华,汪琼. 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课程共享利用的对比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0(6):16-21,74.
[16] 洪岩,梁林梅. 从精英到公众的开放资源:TED的发展及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13(4):12-15.
[17]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 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17-22,24.
[18] 余平,祝智庭. 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与访问许可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9(6):42-47.
[19] 贾慧聪,杨明川,王静爱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英文版网站建设的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