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3 19:46: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理教育个人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理教师学期个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地理教师学期个人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3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忙中有乐,忙中有得。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归纳如下:
一、加强学习,革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认真学习校领导提出的学校教育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校本革命,建立多元课程体系、深化课改步伐、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我常读的刊物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购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入分析解读高考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踏踏实实进行教学工作
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思维懒惰等特点,我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达到落实双基,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解题能力的目的。
1、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强调一个“实”字,侧重于落实“课本”,夯实基础。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落实章节检测过关达标。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并及时批改,在下一节课给学生反馈。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也知道了什么知识是基础的、必会的。二轮复习突出一个“综”字,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提高能力为着眼点,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复习中以高考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渗透考点。
2、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更新复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中使学生做到“五个学会”:
①学会自己看书。全面看、细致看、深入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学会看图。会看、常看。
③学会做题。建立错题集、善于反思。
④学会做笔记。
⑤学会提问。
不明即问,不懂即问。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引导学生提问。不仅是在学习中提出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主动的提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只有经过思考加工,才能真正的理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很注重思考这个环节,每一章节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另外,让学生参考目录,思考章节内容;让学生看着地图或图表,联系有关的知识。
3、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及艺考生的.提升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待优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的待优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待优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为了确保高考的平均分,待优生的转化至关重要。
首先,帮助待优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加强与待优生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其次,做好艺考生的提升工作。对于艺考生来说,从年前就开始的艺术联考、校考让他们耽误了很长时间的文化课复习。在接下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应如何指导艺考生进行文化课复习,提高文化课成绩。
艺考生文化课复习的四个要点:
一是要对文化课的学习树立坚定地信心,在面对文化课学习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地情绪;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仅要有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更要有每个学科的详细复习计划;三是要有针对性,要明确自己文化必须达到的成绩,将成绩分解到每一科,紧紧围绕考纲、围绕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复习;四要针对高考核心考点各个突破。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地理教师学期个人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新的课改模式上课,努力做到高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8班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学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向学生讲述了最基础的地理知识,通__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不同自然环境,感受日新月异的地理环境变化,了解大自然的奥妙。
四、本学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导学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9、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10、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地理教师学期个人工作计划三
一、 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__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__--20__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我国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彼此之间的交流,借以突破单纯的师生间的沟通,充分体现初中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本文针对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下面将具体阐述: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的主观动力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往往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或者分配了小组后,学生学习欲望缺乏,以至于对于整体学习计划的实施造成了影响,进而耽误了学生本身的学习。例如,老师布置了任务以后,很多学生就凑在一起谈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进而偏离了学习的轨道。
为此我们提出应该设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对于知识有获取的欲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使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使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例如,对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而言,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然后让其选择文章当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忽视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在我们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但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们针对的是整个班集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容易忽视那些学得慢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不到学习的乐趣,就会产生厌学等情绪,进而造成了其教育的缺失。
为此,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例如实行“一帮一”等活动,在班级里结成互帮互助小组,把所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整体进步,进而做到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也不能少”。
三、教师的角色地位不准
在我们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止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我们老师在身份转换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由一个知识的教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人。在这其中我们大部分老师出现了角色定位不准等问题。
为此我们应该多多开展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与培训。例如,让那些在实践过程中做得好的老师讲授其转变的方法,组织老师互相听课,互相讨论学习。进而让教师担当好科学的角色,与学生一同进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学习评价不全面,缺少准确的评价方法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不单单看学生自身书面上的成绩,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这就给我们具体成绩的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其成绩的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个人主观的判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为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例如,可以在班级开班会,组织学生制定评判标准,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而更加激发其自主能力,从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建立科学有效的评判标准,减少教师个人主观的评价。
教书的责任在于育人,我们教育方式的转变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初中语文学习对于我们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互助,学会讨论,学会协调。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学生人格更加健全,精神更加自由,人生更加丰满。让每个人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学会学习,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王青莉.小星球大愉悦范例浅析:基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愉悦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2).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个人和社会责任教学模式;海尔森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3-0098-05
Development of and inspirations from “the mode of 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ed by Hellison
LUO P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ach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examined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value of “the mode of 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ed by Hellis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 of 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ed by Hellison reflected the need for the reform of scholastic moral education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conception development,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combination of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with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transfer of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rational teaching authorization and the focus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eaching; the structure of responsibility levels and action specific behavior learning elements in 5 areas were designed for the learning content system; learning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conven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adapting to various responsibility levels;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 of 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ed by Hellison are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moral education in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mode of 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Hellison
海尔森(Hellison)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体育教学论专家,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长年致力于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20世纪90年代,海尔森基于美国学校体育和德育教育改革的要求而开发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教学”(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TPSR”)模式,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并取得了肯定性的教学效果。1995年,海尔森出版了《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一书,该书对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责任品质发展的“TPSR”模式进行了总结,在2003年的再版中又补充了适用责任教学模式的26个实证研究案例,从责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学校环境支持等方面对该模式理论进行了完善,这使得海尔森的“TPSR”模式成为了和西登拓普的“运动教育模式(SEM)”、汤姆迈肯兹的“SPARK模式”齐名的美国对世界学校体育实践较具影响力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之一[1]。
人格塑造和公民责任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实践发展目标,在新课改及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危机行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体育课程的这种实践发展目标的展现及道德学习价值也越来越得到重视[2-3]。但体育道德教育内容的空泛以及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实践策略,使得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的有效实施,一直是学校体育教育实践的难点。因此借鉴和学习国外的体育道德教育模式是有必要的。但以往对“TPSR”模式(在我国的相关体育研究文献中称之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模式[4])的研究仅限于责任水平结构及含义的简单介绍,缺乏对“TPSR”模式实施策略的结构设计和运用方式的分析,导致对“TPSR”模式整体性认知不足。本文通过对海尔森的“TPSR”模式的开发理念、特点、实施策略和价值的分析,进一步思考体育教学中道德责任学习的实践属性特征,以期有助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生人格形成教育实践的发展。
1开发背景和实践理念
海尔森从20世纪70年代时就致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研究,他对体育教学中开展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关注既体现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是美国学校体育道德学习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反映。
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女性解放运动等社会运动不断涌现,也引发了一场场道德教育辩论和改革。生计教育和回归基础教育固然有利于科技教育的发展,但培养正直、诚实和有责任感品质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稳定发展更加有利。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道德教育开始回归学校,“培养责任公民”成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口号,为了落实学校德育,美国国会相继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和德育实施准则。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开始兴起了学校品格教育运动[5],其主要内容就是“尊重”和“责任”教育,体现了责任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人格教育中的重要性。
1983年美国体育协会(AAPE)提出,体育中的道德促进应是体育专门工作的重要目标,青少年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培养应成为体育教育课程的明确目标;体育教师的专业教育课程中应强调道德伦理的学习价值;应鼓励体育教师开展对学生的道德伦理学习指导;体育工作者也应以教授适应性的道德伦理价值内容为基准,积极开发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和评价方法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海尔森开始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体育活动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建构的本质含义就是通过学习者的自控、参与、设定目标以及协助他人成功体育学习等方式,促进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科尔伯格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以及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的理论是该模式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责任品质在人的道德素质结构中的基础地位、责任学习内容的划分以及对体育课程教育与学生德性发展的自洽性关系的理解,形成了海尔森体育道德责任教育的实践理念。这个理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责任教育和身体活动的结合;责任教育的转移;合理教学授权及对教学中建构合理师生关系的关注。
所谓责任教育和身体活动的结合,就是要在身体教学中融入责任感教育。海尔森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在体育活动中自然生成的乐观论持批评态度,他认为学生道德责任形成来源于他的道德责任判断和道德责任认知的进步。责任作为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部分,它不会在体育游戏、战术学习、动作教育中自然形成,而需要不断地通过体育活动中的运动参与体验、角色承担、感悟和反思、讨论等过程而形成。
责任教育的转移是指责任教育设计必须基于日常生活需要来实施体育场景下的责任教育活动。海尔森认为学生的责任发展是阶段性的,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善待和关心他人到自我努力负责再到责任精神责任理念的建立,是随着学生运动认知的发展和参与不同类型身体活动学习而变化的,如球类活动可提供较多的社会责任学习的机会,而一些健身和冒险活动则促进了学生个体自我激励的学习。这种学习和行为表现本身和社会生活中的限定条件下的责任品格再现是有区别的,所以体育中的责任教育要有意识地整合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学习内容,注意他律精神和自律精神的培养,目标是推动体育场景中的责任行为发展和日常生活表现的统一。
海尔森是坚定的人本主义者,深受科尔伯格的道德结构发展理论的影响,他强调道德责任在本质上是自律的,是青少年学生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是从感性到理性的生成过程。因此身体活动中的责任教育应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把价值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个体化的道德和社会的决定,给予学生责任认知发展的自我思考的机会。海尔森认为合理的教学授权,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素质中的主体性能力,而这种责任感的自我意识发展在学生的责任品质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建构是因为道德责任教育在本质上以转变学生的责任意识,促其责任感精神和价值重构的活动,师生协同活动与和谐的道德学习气氛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责任学习动力。因此,在具体的责任教育实施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立场和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体验体育价值,从而在面临价值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责任学习内容结构
表1是海尔森的体育责任学习理论的内容结构表[6-7]。从表1中可以看到,海尔森把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教育内容划分为初、中、高3等级5个水平,分别是尊重、参与、自我管理、关怀和合作、转移和超越,每个水平分别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海尔森认为,人的责任水平的发展是由它的责任结构决定的,人的“尽责行为”是在调整“与他”、“与我”和“与群”的关系中表现,这种责任关系在每一层级中都同时包含“与他”、“与我”的结构联系。比如在责任行为的初级水平中,对他人负责就是对他人在体育学习中的权利和情感的尊重,对自我负责就是能参与挑战,通过参与获得体育学习的良好感受并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能。在中级的责任行为水平中,对他人而言就是能帮助关心和指导别人进行体育活动,对自己而言就是能独立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对自己的体育成长负责。高级责任行为水平就是无论在体育场馆,还是在学校、社区、家庭等表现出责任行为和态度,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其它活动,都有一种尽责担当的意识、行为和情感。
此外海尔森根据学生的责任品质发展,对每一层级的学习目标提出了相对应的行为学习要素,为单元体育教学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责任教育就是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负责、负什么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总体上看,他的责任学习内容划分在目标层面上指向抽象的“责任”品质,但在操作层面上以各种具体类型的体育行为要素为学习内容,这和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主要内容领域是一致的。在内容体系的逻辑建构上,遵循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的阶段规律,反映了道德发展由自律到他律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如自我学习属于个人责任,帮助他人则属于社会责任等等。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每个人道德发展体现出混合阶段特征,所以人的责任素质表现并不是单一独立的道德素质,它的发展总是和其它一些社会能力要素体现在一起,如积极、努力、合作、参与、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处理技能等,也就是说人的伦理性品质和社会性品质总是相伴随发展,责任品质教育内容的划分和评价主要是根据优势责任行为水平的表现特征而确定。海尔森的责任教学策略也体现了这一点。
3实施策略
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模式包括道德讨论模式(两难问题认知冲突道德思考)和公正团体模式(民主参与集体认同道德发展)。海尔森认为,把这两种模式与体育活动因素融合,通过体育学习以及问题发现式的教学安排更能体现身体活动中道德教育的特点。所以,海尔森的体育责任教学的实施策略在手段类型上包括认识促进、体验、选择、解决问题和自我反省、咨询等方法,这些方法体系结合课堂教学结构又可划分为2类,一是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责任教学策略,二是适应各个责任水平的道德责任教学策略。
3.1常规体育教学活动的责任策略
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责任策略主要包括在体育教学的导入、实施和结束整理阶段的教学策略以及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师生之间的一对一学习辅导策略[8]。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把学生集中在一起,利用各种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责任发展目标,并根据学生相对应责任发展水平提出指导意见;在教学实施中运用班级讨论的方式对本时课中学生的活动和责任表现进行讨论,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目的是让学生在班级讨论中体验集体决策的过程,慢慢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如体育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不负责行为的发生等,以此对学生责任水平的表现情况和责任行为能力的变化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对责任学习意义的理解。
3.2适应各个责任水平的发展教学策略
适应于各个责任水平的教学策略即根据学生所处的责任水平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9],具体而言:
水平1的责任发展目标是学会尊重他人,主要包括保障他人有运动参与的机会和权利,相对应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教师授权于学生,让学生在公平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体育学习集体的划分。通过教材的运用性质的改变,增加体育教材的学习机会,如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等条件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或改变规则如篮球竞赛中规定必须每个学生触到球后才能投篮以及教学实施中引入“托罗普斯”运动项目以增加学生的运动学习机会。
水平2的责任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有责任发现自身的能力,通过调整自己和他人、集体的关系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人际关系,获得良好的体育运动经验。主要的教学策略有:让学生学会运动学习的调整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合理理解个人成功目标以及提高学习者的活动参与力度及方式,从而持续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篮球学习中调整投篮距离的远近;排球扣球学习中降低排球网的高度;跨栏学习中划分学习难度,组成不同的学习团体,让学生自由加入,并依据难度的程度开展学习;对体育学习的成功标准做软性理解,激发和使学生保持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等。
水平3的责任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有责任独立开展体育学习能力,因此改善和提高身体活动中个人和社会交往技能是有必要的。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开展独立学习内容的能力;让学生自身设定能控制和实现的体育学习目标以及学会制定各种类型的学习计划等。具体事例如在教师间接指导下学生能完成头手倒立完整动作或组合动作学习;学生能根据篮球战术教学目标制定阶段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等,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独自地选择和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
水平4的责任教学目标是基于相互信赖和协助,能站在他人立场上开展身体练习活动,并发挥教师小助手作用,组织体育学习。主要的教学策略包括: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学习和开展合作性体育活动以及集体目标设定等。如在单项运动技能的课堂学习中结成一对一帮助小组;球类活动中指挥学习小组参与体育竞赛以及相互观察帮助指导其他同学的运动技能学习等。
水平5的责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外也能采取有责任的行为意识和能力。校外环境和课堂环境有所不同,责任行为表现的空间特性和道德行为实施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而课外的责任行为水平表现的限定性更强,因此除学生的自我投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激劢与评价外,和不同年龄段的他人合作学习是较多的,所以除了水平1~4的教学策略教授之外,指导不同年龄的他人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的学习和实践也很重要。例如大龄学生指导年龄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开展道德责任的讨论活动以及模拟教学和在教师指导下教学反思以及培养学生具备指导他人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等。
总之,海尔森的体育责任教学模式的实施就是要让青少年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逐步承担起责任,在面临责任时有较多的思考、判断、合作和做决定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与我、与他和与群的关系,并逐步使学生的责任意识、情感和责任能力得到提高。
4评价和启示
海尔森基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和对身体活动过程蕴含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的认知而开发的“TPSR”模式,是学校德育理论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他探索了一种通过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人格形成教育的模式,也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关于青少年学生人格塑造教育的理论,对欧美各国的青少年的体育道德教育实践和研究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10]。海尔森所开发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教学模式对学校体育道德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把身体活动和责任教育的结合作为体育课程中学生人格形成教育的基点,设计了一个较具体的责任教学内容体系,有利于体育课堂和单元体育教学活动的安排。二是道德责任教学策略的分类化设计,即针对学生责任水平的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推动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的有序发展具有意义。但海尔森的责任教学模式理论中也有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如虽有责任水平的结构划分,但接受过责任道德教育后的学生道德责任水平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不清晰;教学中学生、教师和体育教材之间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和什么样的课堂运作机制中更有利于学生责任品质的发展,以及如何更准确地理解体育中的责任内涵和评价体育道德责任学习效果等问题。
海尔森的体育责任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实践对我国学校体育中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1,必须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育道德责任学习实践。社会转型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青少年的道德责任品质不会自然形成,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教育,主动发挥体育课程教育的价值传播功能,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能力,这不仅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体育课程学科人格教育功能发挥的必然。
第2,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开展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能力。道德学习与运动认知教育、运动技能学习有较大的不同,道德学习重视潜移默化、个体感悟和生活践行,有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和意志磨练,体育教师只有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获得积极的德育效果,因此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中道德教育的认知和实践指导能力是必要的。
第3,要努力开发和探索适应我国学校体育实践的体育道德责任教育的理论。体育场景和生活场景具有一定差异性,责任表现的情景性特征要求责任教育必须和身体活动充分结合。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也需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学生责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尽快建立起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
第4,要不断加强体育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学生的道德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体育课程教育、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都是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因素,我们只有逐步建构起合理的体育道德促进体系,发挥环境的隐形道德力量,才能使学生的道德责任行为能力获得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现代责任公民。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06-110.
[2] 毛振明,赖天德. 论体育教学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J]. 中国学校体育,2005(4):54-56.
[3] 熊文,张健永. 学校体育中德育教育的多维审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80-84.
[4] 曲宗湖,杨文轩. 域外学校体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 王琪. 从《公民读本》看美国公民人格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8(1):28-32.
[6] 友添秀则[日]. 体育人格形成论[M]. 日本:大修馆书店,2009.
[7] Hellison D,Walsh D. Responsibility-based youth programs evaluation:investigatings the investigations[J]. Quest,2002(54):292-307.
[8] 邵伟德. 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和启示[J]. 体育教学,2005(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