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14:57: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说课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渗透检测;说课;教学
说课是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研究,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教学设计及其设计依据。通俗地讲就是本课题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学内容分析,本文以渗透检测课程中的“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为例,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以此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介绍。教材选用辽宁省特种设计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编著的、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渗透检测》教材,突出体现应知应会理论、工艺与实际工作关系等方面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又密切联系实际,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学生、教学、社会的需要,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2.教学内容。授课内容是第七章第三节“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本节内容涵盖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的优点及缺点,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的操作过程等,结合无损检测技能鉴定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的操作,了解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的优点及缺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IIC-d法对试件进行渗透检测。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
4.重点难点。依据所选教材并结合无损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IIC-d法,难点是多余渗透剂的去除方法及显像剂的施加方法。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3+2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他们已经学习了无损检测概论、特种设备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学等相关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高职院学生特点比较鲜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基础较差、推理及计算分析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但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热衷于动手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对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的新知识有初步的印象和基本了解。
2.启发法。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的典型特点就是,在去除多余渗透剂的方法上选择使用溶剂去除,对照之前学过的水洗型渗透检测方法、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方法,提出溶剂去除型检测方法有什么优点及缺点。通过启发,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给出几种渗透剂,如去除剂、显像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围绕被检工件特点分析讨论选择哪种检测方法。
4.演示法。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的难点是,将多余渗透剂的去除及显像剂的施加。通过教师的实操演示,解读本节课的难点,采用讲练结合,让学生边学边练,手脑并用,就能既快又好地掌握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5.情境教学法。模拟考证环境,完成技能鉴定的实操考核。这种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考证情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学做合一的目的,为学生日后顺利通过考证打下基础。
四、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学生充分利用微课、网络资源和自习室。进行独立思考和搜集资料,预习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的操作方法、使用范围及技能标准要求。
2.反馈练习。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习题,检验并强化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的理论知识;通过实操实践IIC-d法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最终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对照PPT共同回顾水洗型渗透检测方法、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方法的操作过程,为本节课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的学习建立学习框架,构建学生的形象思维。
2.导入新课。视频演示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操作过程,学生对照之前学过的水洗型渗透检测方法、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方法,分析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导入本次课内容。
3.讲授新课。(1)分析优缺点。评价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设计提炼出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2)操作过程。结合视频演示讲解,强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了突破本次课的难点,由教师实际演示IIC-d法的操作过程,讲练结合,使实操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便于记忆。(3)强化重点。创设实训考核情境,检验学生对本次课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既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5.课堂反馈。共同回答问题并给予评讲。
6.课后作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查询先进的渗透检测方法,预习下堂课内容。
关键词 家庭护理 教学方法 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of "Home Care" Lessons
SUN Qin[1], SUN Xijun[2], LUO Xianbiao[2], XU Yan[3]
([1] Lianyung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7;
[2] Health Supervision Bureau ofLianyun Halbor,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
[3]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Wuxi, Jiangsu 214028)
Abstract Lesson explanation shows the teachers'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the curricula, textbooks, students '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ability of weaving and sister teach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munity care program of the "community family care" research and design, hop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work,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Key words home care; teaching methods; lesson design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在备课后授课前,以教育理论和教材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解说自己的理解、教学设计的过程、思路、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有效地调动教师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习教育理论,乃至投身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①说好课的关键是说课设计。②
高职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说课必须阐明的问题是:教(训练)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为树立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深入挖掘高职教育课程内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笔者对 “社区家庭护理”说课设计进行了规划。
1 教材
1.1 教材分析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领域中的一项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更是学生将来考取社区护士上岗证的核心课程。“社区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第4章内容,是社区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社区评估、个人评估内容之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之前,有利于学生理解,学好本章内容在本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实践奠定重要基础。
1.2 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一线护理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此为前提,结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家庭的结构、家庭护理的概念、理解家庭生活周期及其护理重点;②能力目标:掌握家访的能力,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③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关爱生命、爱护家庭,懂得对父母感恩,培养严谨的学习和做事态度。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标准和学生情况,结合社区护理实践的需要,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①重点:家访是社区家庭护理的主要工作手段,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故作为重点;②难点:鉴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的特点,故将知识点较多的家庭生活周期及其护理重点作为难点。
2 教法
2.1 “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设计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采用诱导启发、情景模拟、分组讨论、案例等方法。
2.2 教学资源
包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和电教光盘、powerpoint课件的准备、不同版本的社区护理教材及网络资源。为了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充分运用案例、教学短片等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家庭护理等知识的记忆以及家访过程进行教学。
3 学法
3.1 “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学生通过中考录取,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迁移能力不够,学习被动,存在厌学情绪。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但她们已经学过卫生保健等基础课程,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并且对于本章内容家庭具有感性认识,这是学习本章的重要资源。
3.2 方法指导
应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变过去以“教”为重心,转向以“学”为重心的教学模式。选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互评互改、现场扮演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程
本次教学总课时2课时,90分钟,共分为五个教学环节。
4.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0 min)
设计的导语是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在外求学,想家吗?最想家里的谁?为什么?如果现在放假回家,做什么事?引出本课的知识点“家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找到自信,使学生参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将学生带入职业情境之中。
4.2 分组讨论(30 min)
接着请大家讨论自己的家庭,对家庭类型进行判断,带出家庭生活周期及其护理重点,对自己家庭成员进行评估,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初步认识。再播放短片《新结婚时代》片段,突出“主干家庭中关系紧张”,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家庭类型有哪些不同的健康问题”,鼓励学生踊跃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以上“认知一理解一升华”三个步骤,对于重点和难点采取重复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4.3 综合实训,现场表演(30 min)
提前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模仿家庭访视,每个小组选1名学生的家庭充当社区居民家庭,其他学生扮演社区护士对这个家庭进行访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在课堂内巡视,予以指导。
访视完毕。每个小组请1名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评估结果,请同学互评互改,老师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总结分析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且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这一步骤将整堂课推向,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步提高。
4.4 归纳总结(3 rain)
指出重点内容并小结本课内容。鼓励学生一起叙述(强调的重点),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老师总结,让学生对本讲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4.5 作业布置(2 min)
学以致用,并为下1个项目的学习做好铺垫,布置复习题和技能操作练习作业。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深化提高。
5 教学反思
本次说课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访视,课堂提问、案例的设置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课后的自我评价良好。本次课给我的启示是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有切身的感受,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课是教学的必要准备,说课设计是说课的灵魂,能集“编、导、演、教”于一体的“说课”是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的较好形式。③通过“说课”活动,可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是否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性专门人才的要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的氛围,在自身和专家、同行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在说课过程中不断反思,寻求创新,给实际的教学带来更完善、更广阔的空间。
基金项目: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基金(编号:xj1109)
注释
① 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新形式[N].中国教育报,1991-12-24.
② 张廷均.怎样撰写说课稿[J].教学与管理,2002.8:31-32.
关键词:妊娠生理 说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R714.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238-01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1],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和专家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自觉进行教学反思。
《妊娠生理》说课设计如下。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为妇女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考试的重要学科。《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生从课堂理论跨入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妊娠生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第3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第一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的基础上,对正常育龄妇女过渡到孕妇这一阶段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为学习妊娠期母体变化、妊娠诊断及妊娠期护理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异常妊娠的工具性内容。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教材的特点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借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视频、动画,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妊娠这个复杂而又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从而初步掌握从受精到胚胎形成与发育的过程。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利用网络的探究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通过内省和体会强化对母亲的情感,及对生命含义的深刻理解。
1.3 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以及学生情况,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胎儿发育特征。难点确定为: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
2 说学情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专科大二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八九岁,首先她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记忆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对形象的知识容易掌握,好奇心也较强,善于模仿,具有参与和探索的热情。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解剖生理相关知识,对女性生殖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考虑妊娠生理知识抽象程度较高,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用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对问题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让他们结合现实情况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连接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主动性。
3 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较丰富的知识,容量大,效率高。
②模型示教法: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只靠语言很难表述清楚,这时利用直观的模型示教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便于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形象、直接、具体,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同时将知识与实物、想象等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③案例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我们现在所学的理论知识都是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需要,所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常见的实际问题更符合认知规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④多媒体教学法: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图文并茂,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 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通过视频对胚胎的发育全过程有个感性认知。
然后,利用动画、图片、影像、模型结合多媒体讲授。
最后,使学生形成对人的发育的理性认知,根据这一教学思路,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4.1 引入视频,激发兴趣
新课前,引入胚胎发育视频,引起学生的感观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热情高涨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时,导入本次课内容妊娠生理。
4.2 展示目标,指明方向
教学目标的展示可使师生达成共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3 层层演示,探求新知
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引用了图片、动画等来展现受精过程,受精卵发育,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受精全过程。
在掌握受精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模型演示各种胎儿附属物结构,使学生有感性认识,真正理解胎儿和母体的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各种胎儿附属物有什么功能,然后归纳总结各自功能,以此突破难点。
最后再利用动画、图片展示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特征,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引入临床病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把握重点。
4.4 课堂检测,及时反馈
精选10道选择题,对本次课重点、难点等内容进行测试,既可巩固新知识,又可及时进行反馈,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4.5 归纳小结,巩固双基
思考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穿破未知障碍的利箭,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通过教师的小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零碎的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说课 药剂学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62
Abstract 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Table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olid dosage forms in pharmaceutic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ablet” chapter was carried out.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study method, teaching process and blackboard design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us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was increas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improved.
Key words 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Pharmaceutics; teaching ability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所讲课题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①通过说课可以引导教师思考“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药剂学”课程片剂章节进行了说课设计,具体如下所述。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药剂学主要介绍药物剂型的概念,各种剂型的特点,基本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等内容,为学生从事药物制剂的理论研究、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教材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的《药剂学》第7版。本教材涵盖面广,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注重结合最新研究成果。②根据大纲要求,药剂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片剂的学习,它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剂之一。
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普通剂型与制备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它详述了各有关单元操作,并安排了许多处方实例,其实践性很强。片剂(药片)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识的,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1.2 教学目标
本课是制药工程本科的专业必修课,本次课旨在使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掌握片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和质量要求,常用辅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单冲压片机的装卸和使用;熟悉其它压片法的一般工艺过程,片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了解制粒的常用设备和片剂的包装。
能力目标:能制备片剂,能分析压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能正确操作压片机,对片剂进行质量检查;具有分析典型处方的能力。
思想目标: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社会。
2 说教法
药剂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片剂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在教法的安排上:采用“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培养能力,注重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提倡课外学习”的教学设计思想。将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在课后与学生交流反馈。
课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导,辅以白板或黑板,将授课内容以声音、图像、动画结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对本课的知识有更深入和更具体的了解,从而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去。
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节的内容,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逐步引深法:按“散剂―颗粒剂―片剂”思路,导入新课。前期教学已经讲授了固体制剂中散剂、颗粒剂,这些剂型制备过程的前处理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从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引出片剂,讲授其概念、发展、启发学生结合平时生活说出片剂的优缺点,由此展开教学过程。
(2)视觉画图法: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板书、幻灯片、动画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视听结合,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还能增加学习兴趣。例如片剂制备必不可少的步骤――压片,可结合图片讲解、flash演示单冲压片机,课外观看录像学习、实验及GMP仿真实训加以强化。
(3)对比法:在讲授片剂各类常用辅料的应用情况时,可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开展课堂讨论,拓展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关联。如:比较崩解剂三种加入方法(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的崩解速度及溶出速度。
3 说学法
药剂学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本课在制药工程专业第六学期开设,学生已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等主干课程,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这些主干课程主要为化学化工类基础课程,学生缺乏制剂相关课程学习经历。本课程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具有较浓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宜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际加以引导,深入浅出以利于学生接受。
为更好地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中,引导他们通过启发式提问、讨论参与、直观的观察以及实验实践这些方法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展开思维,形成技能,从而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当然,任何一节好课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的参与,因此鉴于以上各种情况,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多媒体科教具有直观形象、视听冲击力大和信息承载力强的特色,针对教学中活动的设置,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本课最主要的教学用具。
4 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讨论)巩固复习(分析)布置作业,如图1所示,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查阅药典、处方分析等相结合,具体环节分配如下:
5 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采用纲目式板书设计。授课开始时先在黑板上写出本课课题,过程中逐步完善纲目,整体布局如图2所示。在讲授新课结束时的小结环节,投影片上循序渐进放映板书设计,进行总结回顾。
6 结语
本次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固体制剂共有单元操作)衔接新知识,将两者有机结合导入新课,运用课堂讨论、视频动画、处方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注释
《珍珠鸟》一课属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诚实守信”展开的。《珍珠鸟》一课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这一主题,这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舒适安逸、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与作者越来越亲近,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发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感慨。作者以内心的感慨。作者以内心的感动,意在唤起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阅读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珍珠鸟与作者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通过朗读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细致入微的品味能力,体会作者对鸟真诚细腻的爱,认识鸟在作者照料和呵护下由害怕到亲近,再到信赖的情感变化过程。因此,我认为本课时教学重点为: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珍珠鸟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课文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珍珠鸟,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呵护,但以四年纪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很难理解到这一深度。因此,我将理解“‘信赖,往往能创作出美好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信赖”这个主题,我采用“一点突破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立足于字词句段,以“读”为主线,以“品”为珠,一线串珠,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以“创设情境”为辅助教学方法,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教学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六、说教学流程
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初读课文,感受“信赖”;细读课文,理解“信赖”;赏读课文,欣赏“信赖”;品读课文,评价“信赖”。四个方面着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信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对珍珠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完后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却不怕作者。”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的独自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我十分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信赖”。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时我首先拎出“信赖”作为突破点,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能赢得珍珠鸟的信赖?难道就不怕作者伤害它吗带着这几个问题,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至6自然段。学生交流时,我引导他们找到句子“忽然,一个小脑袋从叶间弹出来。”让学生细细品味“探”字,感悟此时小珍珠鸟是十分警觉的,十分胆小的。找出“起先……渐渐……最后……”表示顺序的句子,了解小珍珠鸟活动范围发生变化的过程。找出反映小珍珠鸟活动地点变化的词,感受小鸟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与作者越来越亲近。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明白了:正因为珍珠鸟不断地试探,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考验,所以才会如此信赖作者。接着我紧承“信赖”提问:小鸟的一系列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作者特别喜欢珍珠鸟的语句进行交流。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理解课文内涵,主动受到人文教育。交流时有的同学说:“‘小家伙’这个称呼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有的同学说:“作者精心营造鸟巢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喜爱并用心呵护珍珠鸟。”甚至有的同学说:“正是一位作者喜欢珍珠鸟,才去照料和呵护她,才使小鸟一步一步靠近作者,直到最后敢放心地在作者肩上熟睡。在学生找出这些语句后,我反复指导他们朗读,体会小珍珠鸟可爱、有趣、淘气的样子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在”尊重—理解—宽容—沟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申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欣赏“信赖”。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学生获得了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关键词:药剂学;课程说课;课程设计
R-4
1 课程设置
1.1本课程在我院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性质:药剂学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是面向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专业课程。
(2)地位:药剂学是高职药学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3)作用:通过药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见剂型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在第三学年开展药品生产、销售、药房实习工作打好前期基础。
1.2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药剂学是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课(基础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部分专业课(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实习打好技能基础;为药学专业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好理论基础。
1.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熟悉药剂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及药学基本知识;了解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进行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用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正确调配药物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
(3)素质目标:具有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助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以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实用、够用”为原则, “教、学、做一体化”为出发点, “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培养药学专业技能。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根据学生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生产车间参观;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增强本课程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突出技能培养的主线。
2.2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我院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为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2.3教学模块分配
教学内容主要分2大部分:理教学(54学时),实验实训(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2.4重点、难点的确立及解决办法
2.4.1重点、难点的确立:以药品生产企业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的、效果明显的剂型、各类国家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较重的内容为依据;把液体药剂、软膏剂、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片剂、丸剂等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确立重点内容,把工艺复杂、剂型新颖、质量要求较高的注射剂、缓控释制剂、脂质体、气雾剂等剂型作为难点内容。
2.4.2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
(1)突出重点:
①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围绕重点进行,设置问题、演示实验、指导阅读、分析讲解、启发探究都应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
②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将最佳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把握好调控好教学节奏。
③通过训练、小结、复习,及时了解和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突破难点:
根据教学原理和学生知识结构,借助实验手段、教学媒体、教育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①对抽象内容形象化,使之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水平。
②对于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难点,可突出主要因素并将理论问题具体化,分出层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③对于知识跨度大的,可用有关的“中介”知识作铺垫。
④对容易混淆的内容,可利用横向比较,找出相近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
3 教学实施
3.1教学方法
3.1.1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教学视频让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重难点。
3.1.2职业体验法
组织学生到药厂参观见习,观察药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生产条件,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3.1.3网络学习法
利用网络资源介绍学生一些学习网站,通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让理论得以延伸。
3.1.4案例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5岗位模拟法
组织学生到我院的GMP模拟车间,把学生按照工作岗位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比如片剂的制备可以分成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质检、包装等若干环节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岗位操作,熟悉操作流程,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考核方式
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随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
理实一体化的评价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从药品的剂型、制备、质控、包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总评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占50% )+实验、实训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4 教学资源
4.1教材选用及教辅资源
选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本教材强调理论,重视实验;针对岗位,课证融合;联系实际,突出案例。
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案、网络资源。
4.2实践教学条件
我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两间188.3O,模拟制剂车间138.6O,校外岗位见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个旧市云河药业制药有限公司、一心堂滇东南分部。
4.3教师队伍
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互为补充。
5 教学效果
5.1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12级、13级两届药学系学生成绩合格率均在90%以上,实习及就业用人单位反馈药学专业的两届学生药剂学基础良好,能满足岗位要求,并在岗位实习与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业素质,能用专业的思维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5.2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二级督导制度、领导评价、社会调查、行业问卷、研讨交流,以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6 课程特色与创新
6.1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6.2实训
校内实验室实训及校外就业岗位的参观见习相结合,更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贴近药品,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3师资
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一线岗位工作,加强专业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6.4课程
结合医院、药企岗位需求及国家各类资格考试制定《药剂学》课程标准,突出职业针对性
7 改革思路
7.1丰富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不仅为专业教育积累实践经验,也能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7.2加强院校合作
引进医院、企业的专家、优秀技术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指导校外见习、校内实训,开展专题讲座,让职业体验走进校园,让岗位标准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7.3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建立药剂学精品课程网站,内容涵盖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实验和实训指导、习题库、案例分析、虚拟实验、教学录像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水肿 说课 设计
说课是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是重点考察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说课是新兴的教研形式,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人员进述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辨,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教研活动。近日,参加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年会中举办的基础课说课比赛,收获颇多,现将执教的《病理学》中“水肿”一节的说课设计与同仁探讨。
说教学内容
说教材:主要反映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本课程选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杨红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教材。经部分章节内容的筛选与调整很适合于3年制护理大专学生使用。
说内容:“水肿”属于教材中病理生理学中的内容,与前节课的“脱水”同属于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疾病中的共同规律,掌握水肿的本质,为日后在临床针对水肿患者所采取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结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水肿的概念、机制及常见水肿的特点;熟悉原因和分类;了解特点、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护理措施。②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释针对水肿患者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机制。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患者的病痛所在,从而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说重、难点: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确立了重点为概念、机制;难点是机制。处理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强化重点、转化难点。在强化重点上,首先在课件上加以标注,引起学生关注;其次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最后通过动画、图片、箭头示意等方法强化学习。通过复习相关的生理学知识转化难点,使学生明白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就会导致机体水肿,真正知道水的来源,达到了教学目标。
说授课对象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学情分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了水、电解质代谢的生理、生化基础知识;另外,通过相关章节-“脱水”的学习,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难。但遗忘是难以避免,所以课前复习很关键。
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处理好“有法”、“无法”和“得法”的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本节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案例引导: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前引入一个典型病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围绕案例讲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课程结束时,再次回到该病例上,同时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已的观点,进行讨论及论证,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动画,让学生理解水肿的部位、水肿的发生机制。尤其是水肿发生机制的视频动画直观、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更有助于理解。
问题切入:通过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解水肿的概念前,启发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水肿是什么样的表现,肿到了哪里,从而引入水肿概念,明白水肿的部位。在讲解水肿的发病机制前,提出社会广泛关注的奶粉引起的“大头娃娃”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用水肿机制解释,激发学生兴趣,层层深入讲解剖析,达到教学目标。
归纳比较:有比较的学习才能明了学习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比“水肿”与“脱水”,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水肿”组织与正常组织,让学生明白“肿”的部位;通过对比“漏出液”与“渗出液”,让学生明白水肿液的性质及原因;通过对比常见的四种类型水肿的首现部位,强化学生对该水肿机制的理解。
课后反馈:课堂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和试金石。通过提问和讨论时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矫正。
说学习方法
教法的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学法的效果上。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要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掌握学法。
课前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写出预习笔记。
课堂学习:课堂上要精神饱满,注意听讲,积极配合老师;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认真思考重点、难点,解决疑点。
课后复习:课后及时与水肿相关的内容如炎症、肝硬化、肾炎等章节一起复习,进行分析、归纳小结,纵横渗透,使各个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结成网。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减少遗忘;查阅相关书籍,做好摘要,扩大知识面。
说程序设计
依据教学大纲安排“水肿”用2学时讲授,用时80分钟。总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复习旧课(3分钟)导入新课(2分钟)新课教学(70分钟)课堂反馈(3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
说教学反思
关键词:分娩机制;说课设计;教学
一、说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学习意义
“分娩机制”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三年制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分娩机制指的是胎儿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和大小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本节内容不仅与之前学过的骨盆解剖、胎儿大小、胎头结构等知识紧密相连,更是以后学习正常接产和充分理解胎位异常的临
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的坚实基础,是《妇产科护理学》中一节承前启后的重要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分娩机制”的概念,熟悉衔接、俯屈、胎肩、胎体娩出等动作过程;掌握下降、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过程。
(2)技能目标
利用模型模拟分娩机制过程。
(3)态度目标
树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因为下降动作贯穿了分娩的始终并能反映产程的进展,而内
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又是接产中助产人员重点观察并协助产妇完成的重要接产步骤,所以把下降、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
(2)难点
在“分娩机制”中,内旋转为胎头在通过中骨盆时为适应中骨盆前后径长于横径的特点而发生的转动,胎头转动时胎肩未转并下降,然后在胎头仰伸后胎头与胎肩才恢复正常关系,最后为了胎肩顺利娩出,胎头、胎肩再次进行适应性转动。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需要十分熟悉胎头、胎肩与骨盆的关系、结合骨盆各平面形态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和记住进行这些动作的原因。这也是授课中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部分,因此,把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作为本节难点。
4.教学时间
分理论与实验两个环节,1学时理论授课,1学时实验室练习。
5.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女性骨盆模型、胎儿模型、“分娩机制”示教模型、高级分娩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
1.理论课
CAI授课,将“分娩机制”各动作的概念、发生时间、进行方式及发生原因的文字材料制作成幻灯片,相关内容插入图片,链接动画,最后用“分娩机制”动画演示分娩全过程。
2.实验课
用女性骨盆模型、胎儿模型模拟分娩机制过程,教师巡回指
导。模型中“分娩机制”示教模型能自动完成分娩全过程,学生可以观看到“分娩机制”各动作进行的方式。
3.考核
实验课结束后对同学们进行抽查考核,要求能利用胎儿及骨盆模型讲述并演示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说学习方法指导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以初中为起点的中职学生,大多数学生有
较好的记忆力和良好的观察能力,但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欠缺。这些说明中职学生先天具有的学习能力具备,但后天培养的学习能力缺乏。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也尤为重要。本课主要采用了学科渗透法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即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讲解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讲
解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特定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复习、预习
授课前指导学生复习与本次课相关联的骨盆解剖、胎儿结构
等方面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时,自己找出本节内容难点并试试能否自己弄懂,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能力。
2.理论课学习指导
在讲解“分娩机制”各动作过程中,在学生容易忽略,但又与后面动作相关联部分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如内旋转中,胎头与胎肩的位置不正常;在比较抽象的动作部分,用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说明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内旋转的原因就像我们拿一个比门宽的箱子进门,横着不能进,而把箱子竖转过来就能进门一样。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3.实验课学习指导
巡回指导时,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主动参与,边演示“分娩机制”过程边进行讲解,大胆练习,不懂就问,不要怕错,不要怕难,不怕出丑。积极培养学生自信心、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小结
先由同学们自由提出疑问,了解本次课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把学生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当堂解答,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出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在此环节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畅所欲言,能真实地反映课堂学习情况。
五、说课后思考
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除了常规的针对“分娩机
制”主要手法部分的名词解释、选择题等复习方法外,还可布置学生思考除了枕左前位以外,如枕横位、枕后位、骶左前位等异常胎位的“分娩机制”,了解学生能否把已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理解异常胎位的“分娩机制”,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姣玲.中职学生学习方法调查与分析[J].素质教育论坛,2008(6):23-24.
关键词:“猪的尸体剖检术”;说课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59-03
说课活动是指学校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病理》是畜牧兽医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联接的桥梁,它以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等学科为基础,并与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字等临床学科紧密相关,成为学习临床学科的必要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临床诊断与防治疾病打下基础。[1]“猪的尸体剖检术”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以该项目的教学活动为例,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程、反思等方面设计了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和教学目标
1. 教材分析
《动物病理》教材是由周铁忠、陆桂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联系兽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本教材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技能性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及病理诊断技术三大部分。每种病理变化、每个病理过程都是重点,因为在临床实践中任何一种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都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要讲清楚概念、原因、机理、病变及影响结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对发病动物尸体进行解剖诊断,正确描述病变,做好病理记录。
本节内容是《动物病理》教材项目三任务一的内容。在此之前的课程中已学习了动物病理生理和动物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为过渡到本次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又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经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知识目标:了解地方常发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熟悉尸体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掌握动物死后尸体的常见变化,能正确进行常见动物的尸体剖检。②能力目标:具有临床动物病理观察能力;能运用动物病理学知识分析常见临床问题。③素质目标: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病动物、关爱生命;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尸体剖检的正确步骤,识别常见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难点是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的详细观察、综合分析,对疾病作出初步的诊断。
处理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强化重点、转化难点。强化重点首先是在课件上加以标注,引起学生关注;其次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最后是通过动画、图片、箭头示意等方法强化学习;还通过网络教学,把重点难点内容做成教学录像登陆网上;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开展课堂讨论及病例讨论;另外,还要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开展实践性教学转化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处理好“有法”、“无法”和“得法”的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势利导、因材施教。[2]在具体组织实施教学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①现场教学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深入现场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实现“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②演示教学法:针对任务,教师采取演示、同步训练、现场指导等方法,达到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收到教学效果。③案例分析法:针对临床典型病例,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④讨论分析法:本课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目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每个工作任务学习目标,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⑤实践训练法:凡实训内容均安排在院内外的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现场动手操作,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较快地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大大增强。⑥课堂讲述法:对于一些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学生不易理解的理论,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来完成。
三、说学法
教法的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学法的效果上。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要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掌握学法。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①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分析、探索,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掌握临床表现做好铺垫。②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利用本校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阅动物病理的相关资料,以知识小卡片的形式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③反馈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其差距。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促使学生“学会设疑、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总结”。[3]
四、说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