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语文观课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6 10:51: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语文观课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语文观课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近义词;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授初中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且最复杂的部分,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学习中占有特殊地位。初中阶段又是蒙语授课学生大量接触汉语词汇的关键时期。据此,我们在具备了深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调研的条件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代表性旗县--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蒙授初中生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学生存在近义词混淆的情况,而现今该地区在汉语文近义词教学方面又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国内外也鲜有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因此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总结本小组数月来的调查及统计结果,对该地区的汉语文近义词教学和学习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调查内容

本小组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胡舒第四中学为调查点,进而探究兴安盟科右中旗蒙授初中生在汉语文学习中,有哪些类型的近义词典型易错;学习存在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在教学和学习方面可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一)预调查

我们采用电话访谈的方法进行了预调查,采访了巴彦胡舒第四中学的几位汉语文任课教师,大致了解了调查点的情况,并了解到本项目拟调查对象虽处在同一地区、同一学校,但在汉语文近义词的掌握情况上仍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影响学生学习汉语文近义词的诸多社会因素及学生个人因素不同。

(二)问卷调查

根据预调查所得信息,本小组在巴彦胡舒第四中学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统计。统计问卷结果采用了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社会科学方面最为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计算出问卷中每一个因素对于被调查者近义词掌握情况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以下简称"系数"),以得出每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强弱程度。现将统计结果总结如下:

1.构成近义词的内部因素

本调查问卷精选20道近义词习题,共涉及近义词的11个类型,对被调查者进行测试。这11个变量均与被调查者掌握近义词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因素均为近义词的区分点。其中,"词义指向性"、"词性或语法功能"与之相关性很强,"词义轻重"、"词义侧重点"、"词义范围"相关性次之,其余六个因素(褒贬色彩、搭配关系、词形和读音相近、适用对象、词形相近读音相同、语体色彩)与之相关性再次之。也就是说,被调查者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主要取决于前五个因素。

2.社会因素及被调查者个人因素

(1)年龄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426,呈显著正相关。即年龄越大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越强。可能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年龄越大受汉语语言环境影响的时间越长,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

(2)学习感受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77,呈显著正相关。即学习汉语文近义词感觉越轻松,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对汉语文近义词的学习感觉越轻松的同学,心理压力就越小,学好汉语文近义词的自信心就越强,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

(3)使用频率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58,呈显著正相关。即在交际中使用汉语频率越高,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生日常交际使用汉语的频率越高,纠正近义词错误的机会也就越多,对其掌握得也就越好。

(4)课外阅读时间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57,呈显著正相关。即课外阅读时间越长,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越强。因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越长,接触的汉语文近义词就越多,对其认知度也就越强高。

(5)年级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40,呈显著正相关。即年级越高,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越强。因为年级越高,汉语文知识越丰富,近义词掌握也就越好。

(6)现居住地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39,呈显著正相关。即现居住地在农牧区的学生掌握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较弱,而现居住地在城镇的学生则较强。因为居住在城镇的学生接触汉族人的机会较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也较多,且总体来说城镇的教育水平比牧区高,学生的汉语基础也比牧区好,所以对汉语文近义词的掌握能力也更强。

(7)父母汉语水平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30,呈显著正相关。即父母汉语水平越高,学生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语言"潜能的实现有个'关键期',这个关键期通常在1岁半到5岁之间",而这一时期,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汉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汉语的掌握情况。

(8)课堂知识理解度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11,呈显著正相关。即学生课堂知识理解度越高,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课堂知识理解度越高,学生当堂吸收的有关知识量就越大。

(9)性别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308,呈显著正相关。即女生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较强,而男生则较弱。研究发现,女孩的大脑语言中枢比男孩更活跃。因此,一般来说,女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更强。

(10)课时数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235,呈显著正相关。即每周汉语文的课时数越多,学生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每周汉语文的课时数越多,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就越多,自然更易区分近义词。

(11)喜欢程度及对汉语文的重视程度

两因素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226、0.223,呈显著正相关。即喜欢汉语文的程度越高,或重视程度越高,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越喜欢或越重视汉语文的学生花费在该科上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学习就越深入。

(12)开始学习时间

该因素相应的系数为0.155,呈显著正相关。即开始学习汉语的时间越早,区分汉语文近义词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儿童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越早接触一种语言,则学习该语言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

(13)原户籍地

该因素对应的系数为0.014,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也就是说原户籍地对学生掌握汉语文近义词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14)被调查者认为的诸因素

据统计,"自己的重视程度"、"入学前的汉语基础"、"学习时间是否充裕"这三个因素与他们的近义词掌握程度呈显著相关;而"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老师的重视程度"则与此相关性较弱。其中,"自己的重视程度"与近义词掌握程度的相关性最大。另外,"学习时间是否充裕"对学生近义词学习情况影响也很大,但是呈负相关。即选择此选项的同学多对近义词的掌握程度较低。可能因为部分被调查者明显感到学习时间不够充裕,导致近义词学习障碍,从而勾选此选项,以期改善现状。

(15)理解和记忆近义词的方法

在调查所提供的三个理解和记忆方法中,"作比较、找差异"和"背词义"与被调查者近义词掌握程度呈显著相关,而"记例句"则与之相关性较弱。其中,"背词义"呈负相关,而"作比较、找差异"为正相关,且相关性最大,即选择前一种方法的被调查者近义词掌握情况较差,后者反之。

(16)对于不懂的近义词被调查者所采取的方法

在调查所选取的七个方法中,"等待老师讲解"、"查阅词典"、"请教同学"与被调查者的近义词掌握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跳过问题不理睬"与之呈显著的负相关;"请教老师"与之相关性较强;而"网上搜索"、"请教父母"则与之相关性较弱。这表明面对不懂的近义词,前三种方法是最有利于近义词学习的,而第四种则非常不利。

(17)课外学习汉语文近义词的途径

在调查所涉及的途径中,呈正相关的有"阅读汉语杂志"、"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汉语书刊"三种,其中第一种与被调查者的近义词掌握程度相关性较强,第二、三种与之相关性较弱。"上网"这种途径虽相关性最强,但却呈负相关。这说明"阅读汉语杂志"是学习汉语文近义词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上网"并不是。这可能是因为网络上信息庞杂,用语缺乏规范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汉语文近义词的正确把握。

(18)常看的书籍类型

在调查所提供的几种书籍类型中,呈正相关的有"科普类"、"文学故事类"以及"学习辅导书"。其中,"科普类"、"文学故事类"书籍与被调查者的近义词掌握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这两类书籍中汉语使用规范,对学生的近义词学习有很大帮助。另外,"时尚杂志"呈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由"时尚杂志"汉语使用不规范所造成的。

(三)在深入当地调查的过程中,本小组还对该校师生进行了录音访谈,并现场听课,搜集了部分学生最近一次的考试卷,做了简单的试卷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本小组发现,巴彦胡舒第四中学的课堂教学已全部改为小组讨论式,摆脱了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主,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表达提供了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汉语文课程的喜欢程度,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四)本小组还买到了学生现用的教材一套,对其中的近义词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并综合前面的调查,得出了一份典型易错近义词表,为今后蒙授初中的汉语文近义词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教学及学习方法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授初中生汉语文近义词的学习现状。由此我们总结出对于汉语文近义词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如下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1.词义指向性、词性或语法功能、词义轻重、词义侧重点、词义范围等方面不同的近义词是教学的难点,要重视对其的讲解。

2.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汉语与学生进行交流。

4.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授相关知识。

5.保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可在不违背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相关课程。

(二)学习方法建议

1.重视汉语文近义词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2.从小学习汉语文。

3.遇到不懂的近义词时,可以通过等待老师讲解、查阅词典、请教同学等方法及时解决,切不可跳过问题不理睬。

4.多阅读汉文书籍,尤其是科普类、文学故事类书籍等。

5.通过作比较、找差异的方式来学习汉语文近义词。

6.多注意词义指向性、词性或语法功能、词义轻重、词义侧重点、词义范围等方面不同的近义词。

四、调查意义

本调查选取的巴彦胡舒第四中学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具有典型代表性。而科右中旗又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且是原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区乃至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在内蒙古东部的蒙古族聚居地中非常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本小组提出的以上建议和总结出的典型易错近义词表同样适用于整个内蒙古东部地区,并且可以填补现有相关研究的空白。同时,帮助蒙授初中生掌握好汉语也将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丰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润龙.数据统计分析--SPSS原理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4]徐大明.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改进;优化;综合性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实效低下、不受学生欢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过于强调初中语文的独立性。把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封闭化、程序化、死板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在初中各学科中,初中语文学科的感彩最强烈,教学的艺术因素最丰富,我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依赖特定的教学情景而形成,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要创设初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1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因素,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和感染力。

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究教材本身的艺术因素。做到美文美教。传统的课文分析模式会把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毫无乐趣可言,尽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射,但学生的反映却极其冷淡。记得在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了一遍,结果学生一个个毫无反应。后来我深刻分析了讲课失败的原因,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优美,有动听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因此高质量的诵读至关重要。我按照这样的教学设想重新讲了一遍。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我满怀深情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春》时,整个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学生都沉浸在我的朗读之中。我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朱自清所描述的那个美丽的艺术世界,使他们真正品味到了散文的艺术之美。

要注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美态。课堂教学是一项示范性非常强的活动,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初学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在一言一行之间自然流露出教师的优雅和情趣,流露出教师的慈爱和睿智,使每一名初中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学会语文,学好语文。

1.2 营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有效地朝着课堂教学目标流动的。要使课堂教学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营造使学生思维朝着这一既定目标流动的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以具有的特定的心理特征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心理表象。因为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一般都能反映社会生活。它们都有较强的思想性、生动性和情感性,对这些抽象内容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多联想、多想象和多感悟。诸多教学实践证明:求知欲、学习兴趣、学习情感等心理现象,是配合这一思维有效流动的良好因子。

一堂语文课能否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取决于教学方法。因为初中生学习的动机源于他们自身内部的力量,而自身内部的力量往往决定于需求的满足。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的需求有所了解。

2 让课堂综合化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9Y语文无处不在,元时不有。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以研究提升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专项研究活动,如针对我们沈家门地处海岛的特点,我们曾经组织学生进行了“渔文化”的研究活动,走出家门,走上社会,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体察、了解。学生采访渔民,走访海鲜夜排档,收集跟“鱼”有关的资料、摄影、制作,撰写调查报告……汇报课上,有小组专门介绍鱼的外形,出示了各种鱼的照片;有的小组收集了很多跟鱼的形状有关的物品,如发卡、七巧板“鱼”、“鱼”书法作品,展示鱼的邮票;有的小组讲述了鱼的故事,演唱渔民谣;还有的小组介绍了鱼的价值,甚至还有小组写出了《东海海洋文化城》的投资方案……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收获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此外,还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灌输所不能达到的。之后我们又进行了“保护母亲港”的系列专题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的机会。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让语文课堂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实践化以研究、提升并优化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用全人类文化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人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

在宏观上不局限于语文课的内容,而还从心理、品德、法律等方面进行扩展,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在微观上就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还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如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挖掘,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游戏的看法,对责任感的看法;教学黄蓓佳的《心声》时,引导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及整个教育现状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结语:

课堂是不断变化的,它充满创造性。教学是一门艺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需要所有的语文老师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为培养学生不同的语文能力,教师应采用相应的教法,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趣,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赵青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的一些思考[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2(3)

[2 ]张玉梅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初探[期刊论文]-文理导航(下旬) 2010(9)

[3] 陈荣建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4)

第3篇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受干扰等特点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安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这种适合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优势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1.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优势

不同于过去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新课标提倡建立一种合作、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以学生为转移,注意教学质量,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正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不再像过去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如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讨、启发学生思维等,这些教学手段全部都以学生为转移,注意学生的反馈,收到的效果自然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比的。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课堂中的几十分钟。

2.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这种教学模式也以其科学的教学观念而显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经受住了教学实践的考验。它把针对全部、个人、小组的教学方法全部有效的结合起来,大大地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了不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合作学习的操作中。容易出现的状况是全班合作交流时秩序较乱,而分小组交流讨论的时候要么气氛冷清,要么讨论热烈而到全班交流时却冷场,这都不利于语文的教学。有时也容易因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进度。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过分关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形式,而忽视了它的内涵,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找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重点,平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有效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和营造教学情境,通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效利用新课导入、延伸拓展等可以创设教学情境的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在新课《云南的歌会》导入中,教师就可以放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有趣的导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可以为后续的探究式教学奠定基础。在延伸拓展环节、重点感悟环节,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创设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靠口头言说显然很没有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延伸拓展更容易,实效也更好。

2.实施有效引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是培养这一能力的关键。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主探究学习,实施有效地引导,精心设计探究思考环节,在学生思维方式、学结上实施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与教学目标相符、重点突出、逐层深入又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题目。在此基础之上,要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只进行适当引导。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进行必要的点拨,侧重于对思维方式的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在探究学习告一段落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讨论、补充和完善,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开展拓展活动,巩固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的教学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之外还应包括课后教学成果的巩固,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教学空间,还要尽量开展拓展活动,巩固、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拓展活动主要包括读写活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等。读写活动是在语文教学中以读、写为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思想,提升教学成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验活动,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从实实在在的活动中强化情感体验、心理体验,从而加深对所学文章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语文教学内容有关的调查活动,通过对调查结报告的写作、调查结果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总结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语文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自主性的、探究性的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更为有益,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浅探“自主合作学习”的落实\[J\].现代语文,2013,(9).

\[2\]张丽梅.溱溪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教学模式\[J\].神州,2012,(3).

第4篇

——“教科研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腔热情,一份执着,一路汗水,一路歌声!

这样总结她13年的教研历程最合适不过。**,在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2006年调入教研室担任初中语文教研员,一干就是13年。离开学校前,老校长叮嘱她,“教研室并不轻松,去那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走进教研室她带着一腔热情!

历练:打铁还需自身硬

进入角色后她才懂得,教研员是师之师,肩负的是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责任,自己尽管有十来年的教学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教学指导中怎能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仅仅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不行,打铁还需自身硬”,于是她从深研教材入手,那时候语文教材正是新人教版和苏教版交替时期,为了搞清教材编写体例,领悟编写理念,她常常扎在两个版本12册教材整整一桌子书里,两套教材区别在哪里?教学重点怎么定位?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她常常深入课堂听课、自己下手备课、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几年下来,光听课笔记就写了50多本,而且做到了即听即评。作为教研员,在渭南市举行的阳光师训送教活动中担任主持、评课,受到各级好评。2008年,她被评为渭南市优秀教研员。随着理论知识的不断充实,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2011年,适逢陕西省教育厅庆祝建党90周年论文、作文大赛,她和许多一线教师一样认真准备,积极投稿,结果她的论文《取其精华 以小见大》成为省教育厅奖励的5名特等奖之一。这让她对自己平凡的教研工作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顺利通过了渭南市教学能手的评选。2012年,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角逐,对她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但困难是挡不住一路高歌的人,除了正常的教研活动外,她连业余时间都用来查找资料、深挖教材、钻研教法,争取把每节课都备成精品,指定参赛的几本教材都被她翻得吊页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研员的岗位上,她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此间,担任了6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渭南市阅卷组组长。近年来有近10篇文章获奖或发表。2016年被市局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引领:万紫千红胜独秀

教研员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一个人走得再快不是目的,而是要带领整个队伍前行。让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这得从培养骨干入手。她是这样做的,一方面通过活动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举行语文教师朗诵赛、下水作文、同课异构、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形式以全员参与与以点带面相结合,既激发了教师竞技的兴趣,又实现了以研促教的目的,使一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发现好的苗子重点培养。她大胆推荐教学新秀李侠、冯海燕等承担渭南市阳光师训、送教下乡等活动,通过“走出去”增长见识,历练教学技艺,连续6年来共引领推荐出5名省级教学能手,使语文成为韩城市初中省级教学能手最多的学科。每次送教或者示范课前,她都要深入学校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帮他们深入解读教材,理清教学思路、准确把握学情、甚至推敲课堂语言,将教学设计精打细磨,通过试听、磨课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帮助教学新秀更快的成长。为了更精准的指导教学,近年来她运用考试系统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检测成绩,将各校本学科学情、教情了然于胸,同时深入学校教研组,与任课教师面对面分析得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措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既有一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又在细节和薄弱处有清醒的认识,去年开学初,在芝川初中的教研会上听了她的详细分析,杜永军老师感激地说:“太好了,我正为不知道从何抓起发愁呢,现在方向明确了!”2017年我市作为实验区率先使用教育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面对全新的编写体例、先进的编写理念、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如何引领教师们转变观、快速成长成为当务之急,她深知肩负的重任,在参加国家级中,认真记写笔记,边听边全程录音,回来后结合教材反复学习、琢磨专家的报告内容,领会部编教材精髓,同时通过听课、走访,对我市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2018年暑期为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做了部编教材培训,其中有理论引领,又联系课例,教师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作为教研员还要有全局观,平时只要组织全市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她从不就课评课,而是要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介绍新的理念和做法,在点滴的渗透和交流中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

服务:甘洒热血化清泉

第5篇

摘要: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阅读课教学内容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了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彻底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阅读课 课程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培养学习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特别是我们语文阅读课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阅读课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相整合,只有这样,“初中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信息技术”这片绿叶的衬托下才会开得更加娇艳。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相整合的优势

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阅读课课程相整合,就是以语文阅读课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阅读课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语文阅读课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语文阅读课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阅读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课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信息技术时代,语文阅读课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

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课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阅读课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①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

②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有效的交流方式;

③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

④可为语文阅读课素质的根本因素——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相整合

传统语文阅读课教学偏重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阅读课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阅读课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课程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

1、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语文阅读课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结果创新化,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二)这一模式的表现形态有:

1、课文精读: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心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进行即时评价。

2、主题性研读:主题式研读指的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

3、选择性阅读:学习主体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选择性阅读的结果往往通过写作表现出来。

这一符合现代语文阅读课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的设想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教师个人主页分别建立了各部名著的研读网页。

我们相信,“初中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信息技术”这片绿叶的衬托下,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初中语文阅读课新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00年11月14日)教基[2000]35号].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由于地域因素、城乡因素、发展因素,长期以来教育投入的不公平,使"城市教育像欧洲,农村教育像非洲"。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笔者结合黔北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学习现状及原因

1.初中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热情不高,态度冷漠,不认真学习。部分学生因自己成绩差,感到升学无望,更是什么都不学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主管领导用经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学校、老师、班级定升学指标。这样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语文学习围绕"中考指挥棒",中考怎么考就怎么教,不考的就不教,学生中考不考的就不学。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看不到语文的价值,看不到学好了语文是受用终生的事,却不知道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

2.学生片面看待语文学习的劣势,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花工夫学,收效不大;不花工夫,也差不了多少。觉得学语文好比"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内容多,头绪繁杂。

3.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许多是由家长造成的。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榜样。大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错误地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加之,现在每个乡镇上都有五六家网吧,学生只要一有空,就溜进去,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可自拔。再一个,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快,各种工厂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只要能受累,一个月就能挣个三两千,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持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学习不行就进厂打工,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不爱学习,抱定一种考不上就进厂干活,爱咋咋地的想法。

4.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在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大部分一般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批改上,作前指导、批改后评讲花的功夫不深。教师苦于批改作文,以"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要求和衡量自己的工作。这样,语文教师往往下了很多无用功,教学中出现少,慢、差、废等现象。

二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用以下对策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管的同时一定要厚爱。

学生上语文课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讲道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责任感,晓之以理也好,动之以情也好,须聚焦在抓住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态度、行为等,时时处处观察学生,抓住时机及时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学习态度差、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各方面关心他们。如家长在家,老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并与家长探讨如何教育子女,协助老师教育好他们的子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学生孤僻、自卑、不合群、缺乏上进心。老师要关心他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要关心。让他们体会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如了解他们生日的日期,到这一天送个贺卡什么的,或搞个活动,叫同学们个个拿出自己的绝活,能唱的,给他唱一首歌,祝贺他的生日,能画能写的就画写送给他,有钱的买个蛋糕将蜡烛点起来唱生日歌,我想会给他许多惊喜,他能激动得流下眼泪。

2.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课堂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学好语文主要在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使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所以老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他们的积极性最高,乐此不疲。如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办墙报、手抄报、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主题班会,配合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当然,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或者征文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促使其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不可放弃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发。

3 .开展分层次教学。

农村初中,学生来自全镇各村的小学,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方法和效果都不尽相同,学生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千差万别,自身的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也参差不齐,由此势必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的"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差等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消极局面。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制定出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当我们进入了教学操作的更高境界时,将会发现自己操作的不是一堂课,完全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的表达与诠释。只是每堂课都有一个新的角度而已。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级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提高农村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坚持的方向不变,我们的信念不变,踏实勤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或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第7篇

关键词:县域 语文 教研 探索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县域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县域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初中语文课程实践能力。因此,基本点必须放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初中语文教师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此,在开展县域初中语文教研活动过程中必须加强有效性研究,发挥其在研究中运用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县域初中语文教研实践工作中,对有效教研活动形成一点粗浅的认识,在此与大方之家交流。

一、选准主题是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的起点

有效教研活动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非常关键,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教研活动能否正确、顺利地开展。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中语文课堂过度关注阅读的“质”——师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条分缕晰琐碎解读课文,严重忽视阅读量尤其是课内阅读“量”的积累——师生阅读书目少数量微小(学生除语文课本外很少读1本课外读物),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加大学生课内阅读量,落实课外练笔的文字量”做为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改革的突破口进行调研,广大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量问题,在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把研讨的主题确定为“多读多写,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开展系列学习和培训。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习和培训满足了他们专业成长需要、有助于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惑、问题,所以激发了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他们感受和体验到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

教研员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共性问题,在认真研究、敏锐发现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为开展有效教研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确立了起点。

二、教师参与是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的关键

要想开展好一个教研活动,教师的状态到底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研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持者,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教师才是主体,必须处于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教师的积极参与才是有效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师参与主题的确定。读写量的不足是教师多年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适问题,他们认识到这些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学的瓶颈就难以冲破。为此召开讨论会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提出了各种可行性方案,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最后的主题“多读多写,构建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到教研主题共同确定,教师的积极参与,他们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教师选择活动方式。在教研活动中,不是管理者或主持者去规定教师说什么、怎么说.而是由教师自己去确定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正是因为选择权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教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

同做讨论前的准备工作。既然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是教研活动的主体,开好教研会自己责无旁贷,因此就不会去打无准备之仗,不会去打无把握之仗。这种主体的意识,就必然要落实到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上来。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教师来参加教研活动时,就不再处于茫然状态或是随机式的即兴发言,而是有条有理有据有深度。这就使得教研活动开展得十分有效。

三、方式灵活是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的基础

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必须要有好的形式来体现,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毫无功效。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我在组织形式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读书报告

结合教师的实际,向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推介《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钱梦龙《导学的艺术》、李希贵“语文实验室计划”课题资料等大量语文大师的著作,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现实,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自己以往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重点查找不足,每人写一份读书报告,以校为单位召开读书报告会。每校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县读书报告经验交流会。通过这种教研活动,引领语文教师学习理论,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能在对比中及时找到教学中的缺欠,自觉把理论融入实践之中,帮助教师理解新理念,帮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逐渐接近、理解“多读多写”的教研主题, 为进行下一步课改做好了前期铺垫。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式教研活动是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例如录像),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对于某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寻求更有效对策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录制了普通一线教师和市、县级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同一堂课,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分析,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细微之处进行比对,探索“多读多写”的途径和方法,摸索可行的教学模式。

3.课例研讨

经过反复实践,我们推出了实施 “多读多写”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七步循环教学模式。在教研活动中以校为单位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究。通过集体备课、个性化研课、教学示范等环节,诊断教学细节,反思教学过程,提出可行性策略。

这项活动突出了教师的“体验”,在体验中教师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巩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由此可见教研的活动形式要为教研的目的服务.选择什么样的教研形式,应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教研需要权衡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选择更加有利于达成教研目标的形式;同时,这一决策应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

四、环节紧凑是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的保证

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其展开的各环节必须是环环相扣,能够一步步引领教师在经历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后,最终获得某种认识。可以这样说,如果在教研活动中各环节脱节或是拖拉,就会使教研的目标发生偏移,甚至无法达成目标问题的解决;而如果教研活动中环节紧凑,设计合理,必然能够保证教研活动的完整性和目标的指向性。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34-02

作者简介:钟兰馥(197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京市六合区龙池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综合性学习实践操作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略谈浅见,以期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应有功能。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措施及方法

(一)在听、说、读、写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为听、说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通过圈定阅读内容,指明阅读方向,让学生在读中拓展思考的空间,在写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可以说,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考虑到学生们刚步入初中,刚翻开人生新的一页,笔者因此把这次活动的中心内容定位为自我介绍。活动设计如下:1.以“名字的故事”为主题,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由来;2.我的童年:安排学生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选择一两件有趣或有意义的事记下来;3.你说我说:说说我眼中的自己以及一两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眼中的自己;4.请为我鼓掌: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包括唱歌、舞蹈或作品等;5.欣赏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我的未来不是梦》,并设想自己未来的初中生活应该怎样度过。开展上述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相互了解,还能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认识自己,也把听、说、读、写整体融于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综合性学习就是要给学生展现个性、实现自我的机会,在交流合作、共同探究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促进个人创造潜能与集体智慧的融会贯通。

例如“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文学作品中对莲的描述不胜枚举,笔者因此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莲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与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进而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

(三)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社会实践是国家规定的在教学时间内安排的必修课。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到处都有语文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应抓住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契机,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里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例如“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让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社区及社会上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或主动关爱他人的人,并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形式表达出来。有的学生通过对街头墙角那些摆摊、捡破烂的人进行观察、思考后,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在班上与同学讨论;有的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就媒体上报道的那些迫切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的事例进行交流,提出了“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口号。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课程标准》中指明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让学生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悄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信息库。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完善自我、敢于创新、与时代同行的思想与能力。

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笔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为了拓展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笔者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普法战争以及作者资料等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共享资源,让他们读完文章之后谈谈自己的独特看法、心得体会或者提出疑问,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自主性。有的学生说:“小弗郎士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通过对课文中人物认识的升华,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文为核心。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文为核心,立足学科知识,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获得;《看云识天气》中根据云的变化较为准确地判断天气状况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地理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奇妙的克隆》又把语文和生物学连在了一起。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体现阶段性。综合性学习应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在比重、目标要求等方面体现阶段性。如七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以体验为主,因此主题不宜太大,时间不宜太长,应以简单、容易的活动为主。八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应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调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主,可在单元教学中同步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而九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专题探究活动。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丰富多样。综合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不仅要有合作交流、作文评比、演讲、朗诵等较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活动,还要开展如设计广告、知识竞赛、结合学校门通综合整治而开展的“做文明小市民”系列宣传活动等创造性活动和实地考察、调查报告会、义务服务等实践性活动。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教师应以语文本身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出发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应有功能,使其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5-02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之下,在国家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层面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开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综合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交际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目前教育中的重点和核心,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地通过实践来创新和突破,创设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学习环境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当然,也需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以确保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老师作为教学中的指导者、组织者,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还对整个教育界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老师对推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程有直接的影响,其决定了教学的进程。此外,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引导能力直接地影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1.2学生方面。该问题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使得他们不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以往的调查报告来看,很多的初中生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持的是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很多学生也不知道综合性学习到底是什么,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综合性学习对自己并不重要,也有学生认为语文学科仅仅是升学的一门工具,并不需要太过于复杂的教学模式,认为其并不适合当今的现状,这些观点使得他们并不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是很多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并不积极,很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该问题同样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并不认同和重视综合性学习。

1.3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有的老师选择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仅在课堂上增添一些简单的场景,并没有增加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或创新内容,使得在课堂上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设置出学习的情境,如很多教师现在过分地依赖于电脑和网络,在收集素材时,大多数直接从网络上摘取,使得很多的教学素材都并不是老师自身经历或领悟的,使得教学中的情感成分不足,无法感染学生。此外,在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着单一的现象,存在着对手机的素材进行简单的讨论后进行作文的创作,这些情况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普遍不高,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2.1自始至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一直被奉为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想直接获得学习的经验,就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实践,但是教师的指导却不是必须因素。如果教师在课程学习中不对学生进行指导,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想要达到预想效果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际辅导。首先,教师要在活动开始之前让每个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任务和形式,教师在学生不清楚具体操作时还要进行相关的讲解。其次,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师在活动进行时要全程追踪,不能将活动方法教授给学生后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家长不想孩子将大块的业余时间放在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家长阐述活动的意义,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知晓其中的利弊,从而使学生顺利进行活动。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进行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错误行为和问题,保证活动质量。教师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时不能只注重结果,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和交流合作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充分的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在相互交流和反复提高中快乐的成长。

2.2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概括能力及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有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彤.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J].语文建设,2011,( 07) : 30- 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