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4 20:50: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地下工程;排水;底板;排水板;墙板

Abstract: drainag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works related to elaborate, Analysis of the tw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drainage,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and thei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 hope through this article to provide our peers.

Keywords: underground works; drainage; floor; Drainage Board; wallboard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在当下城市建设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工程排水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地下工程的排水施工技术可以按先排后防和先防后排分为两类:;(1)地下建筑先进行结构防水,再在室内引排微量渗漏水;(2)直接外排地下水,消除地下水压力,然后再防水,下面对这两种应用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先防水,再引排渗漏水的施工技术

1.底板先防后排施工技术

(1)构造原理

在结构底板与面层混凝土之间放一层塑料排水板,该塑料排水板为面层混凝土的模板,因此混凝土支点的抗压强度应>100~200t/m2,以满足地下车库的要求。微量渗漏水透过结构底板,在空隙层中流到集水井,然后泵出。

(2)集水井与排水沟

集水井的数量在设计规范和参考资料中都没有明确规定,笔者从实际经验总结出:应按区域设置集水井数量,约2000 m2/只,具体可由建筑师计算设计。

排水沟可分为结构排水沟和表面排水沟(图1、图2)。结构排水沟施工成本高,水流方向是从排水板层结构排水沟集水井。而表面排水沟的水流方向是:排水板层集水井;排水沟只排地面清扫水。

图一 结构排水沟 图二表面排水沟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表面排水沟时,应在离集水井3 m 距离的地方切割排水板,然后将延长的排水沟作在排水板上面,这样既可避免截断排水板内的水流方向,又给排水沟留出了一定坡度(图3),在金谊湖畔住宅群工程项目中,建筑师还配制了专用的地漏(图4)。

图3排水沟找坡 图4地漏

(3)结构底板面的找坡

找坡一般是由建筑师定出坡度i,但大面积底板的找坡受空间限定很难实施。实际工程中笔者与建筑师确定出一个许可找坡高度,为50~100 mm,然后以集水井为± 0.00 画出分散型的找坡意向平面图,在集水井的边沿还可设置一些引水槽,以降低高度。环球金融中心工程中底板的混凝土面层高度含排水板只有150 mm,监理要求施工方在大面积底板上完成0~50 mm 的找坡,再完成100~150 mm 厚的中空面层。

由于0~50 mm 的大面积找坡很难施工,最后采用局部50 mm 找坡和集水井边沿设引水槽的方案得到了解决。

(4)混凝土面层厚度与排水板支点高度的选择

根据使用要求、面积、面层厚度、施工方法等综合考虑后决定混凝土面层厚度与排水板支点高度,还可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调整。

(5)排水板的选择

针对底板混凝土地坪,应选择有防水性能的聚乙烯PE 材质排水板, 主要产品有PEH12、PEH16、PEH23,施工时互相搭接一个支点,再配筋浇筑混凝土面层,可形成防排组合架空地坪[2-3]。如需支点再提高,则可选用高抗压PE410×410×36 的方格排水板,该规格是专门为世博会中国馆开发的新产品,可上人扎钢筋,再浇筑混凝土。支点最高的是PSH60型号的排水板,使用该排水板可节省混凝土用量。

2. 墙板先防后排施工技术

(1)两墙合一的地下工程

在两墙合一工程中,结构墙与围护合为一体剪力墙,由于内壁凹凸不平,只能在室内作排水沟,再砌砖墙,间距为800 mm。透过结构墙的微量渗漏水流方向为:排水沟集水井泵出。

(2)两墙分开的地下工程

在此类工程项目中,先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再留出空隙施工大模板的结构墙。施工时,采用支点高度为40 mm 的塑料排水板,先将排水板靠在围护墙上,安装拉接钢筋,绑扎墙体钢筋,再支内模,然后浇捣混凝土。透过围护墙的微量渗漏水流方向为:

排水板引入室内抗浮水池泵出。在这里,塑料排水板既是结构墙的外防水层,又是混凝土支点的模板。

(3)墙体排水板施工工艺

目前,市场上有专门针对墙面开发的排水板,为PE 材质,支点为12 mm,后面还有3 mm 的拉毛支点,可增强排水板与砂浆的结合力。墙体排水板施工工艺为:首先,对墙面不平的部分喷界面剂,用砂浆抹平;然后在墙面涂刷基膜,再用专用的橡胶类粘结剂粘贴塑料排水板;每㎡再安装4颗膨胀螺栓;喷界面剂;粉20~25 mm 厚抗裂砂浆;罩玻纤网布。这种工艺做出的墙体有20 mm 厚的砂浆层,且留有12 mm 的空隙(即排水板的支点高度),可与地坪中空层联通,便于微量渗漏水流通至集水井。无论是大的地下空间,还是小的别墅地下室都适用此种防排措施。

二、直接外排地下水,消除水压力的原理和做法

图5 地下建筑外墙先排后防做法示意

1.地下工程建筑外墙先排后防施工技术

图5所示为地下工程建筑外墙先排后防做法。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水透过土工布,顺排水板流到透水管再进集水井,最后泵出。该方案中水泵需永远工作,这对平原城市会造成地面沉降等不利因素,因此只能适用于山坡建筑地下流经水。

2.地下工程建筑底板先排后防施工技术

首先将四周的围护墙深入到不透水层,再在结构底板下设置盲沟和滤水层;结构底板下的水从滤水层流入盲沟,再汇集到集水井,达到一定水位高差时就泵出,从而使地下水浮力被控制在集水井的水位线高度。

这种地下工程防水先排后防的做法涉及结构设计、环境评估等综合因素,在国内工程中应用很少,但在防水原理上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为了达到建筑防水的目的,不要仅从防水层单一角度去考虑,还可以从消除外界水压力等其他途径去作多角度的思考。

三、结束语

做好建筑防水中的结构防水和附加防水是防水的根本原则,但当防不胜防时,则可选择排水作为辅助防水措施。在笔者从事的大量实例工程中,其中某普通住宅群从2007—2010 年共施工4 期,地下工程有一层、二层,单体面积有5 万~8 万m2,约20万m2 地下建筑的墙面、地坪全部采用排水板中空做法,质量稳定,取得了较好的防排水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今建筑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一种新型的镀铝排水板可以利用室内排水板所提供的空气层,形成铝箔空气间层,从而提高了空气的热阻值,该空气层的热阻值R 可达0.3~0.6(m2·K)/W,真正将节能与排水功能合二为一。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 2002 沪J/T—301 建筑夹层塑料板防排水构造[S].

[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02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路基边沟排水工程施工分析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needs to the roadbed ditch drainage works do strictl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s.Embankment ditch drainag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 simple inquiry, want to be able to play a role in thi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embankment ditches, drainage works,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边沟是为汇集和排除公路路面、路肩及边坡降水而在路堑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是公路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组成部分。边沟为及时排除汇集降落在路面的雨水,保证公路行车安全,以及拦截流向路面的坡面水,防止坡面水侵蚀路面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边沟

边沟是在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用以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所有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1、边沟的横断面型式

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石方地段的边沟宜采用矩形横断面,少雨浅挖地段的土质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横断面。为少占农田或保证矮路堤的稳定,对土质地段也可采用砌石矩形边沟。

2、边沟边坡梯形边沟的边坡

内侧一般为1:1.0~1:1.5,外侧与挖方边坡相同。三角形边沟的边坡,内侧宜采用1:2~1:3,外侧与挖方边坡相同。

3、边沟深度和底宽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边沟的深度及宽度不应小于0.6m,其它等级公路不应小于0.4m。当排水量大时,应根据滩羹大小加大边沟横断面尺寸。设置超高路段的边沟应予加深,以保持边沟排水畅通。

4、边沟的纵坡和长度

为了保证边沟排水通畅,边沟底面应有一定的纵坡。边沟纵坡一般应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5%,在特别情况下可容许采用0.3%。当边沟纵坡不能满足排水需要时,应调整边沟纵坡。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除特殊情况外,边沟长度不宜超过500m,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长度不宜超过200m。边沟有可能被冲刷或兼作其它排水用途时,应加大边沟横断面尺寸,并进行防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土质边沟应全部进行防护。边沟可用浆砌片石、栽砌卵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二、排水工程边沟施工

1、浅碟式边沟

对于填筑高度小于2m的路堤,连续段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放缓其边坡为1:4,采用浅碟式边沟。用钢尺配合全站仪放样出排水沟中心线、两侧边线,为保证线形顺畅,每10m放样出一排桩。然后根据放样桩位撒出排水沟底设计线、顶部设计线,作为基坑开挖的控制。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根据排水沟流水面坡度及两端流水面高程计算出各桩位开挖深度。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保证基坑底面平顺、密实。边沟开挖的同时填筑挡水堰,挡水堰采用素土填筑,分层夯实。浅碟式边沟,上口宽3.5m,深0.8m,边沟内采用三维网植草。其施工方法见上述的填土高度H≤2m的土质边坡防护。

2、弧形边沟

对于填筑高度大于2m的主线和水流较大的匝道,采用深0.8m,上口宽2.4m的弧形边沟,其它匝道采用深0.6m上口宽1.8m的弧形边沟,边沟内采用弧形C25混凝土预制块铺砌硬化。

施工工艺流程:基坑开挖砌筑预制块覆盖养护。用钢尺配合全站仪放样出排水沟中心线、两侧边线,为保证线形顺畅,每10m放样出一排桩。然后根据放样桩位撒出排水沟底设计线、顶部设计线,作为基坑开挖的控制。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根据排水沟流水面坡度及两端流水面高程计算出各桩位开挖深度。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保证基坑底面平顺、密实,并保证预制块嵌入原状土内。边沟开挖的同时填筑挡水堰,挡水堰采用素土填筑,分层夯实。

3、暗埋式PE管边沟

正常路段,土质挖方采用直径为50cm的PE管,其上部土面做成深0.2m的弧形土沟,并与边坡弧形连接,植草绿化后增加视觉美观。

用钢尺配合全站仪放样出排水沟中心线、两侧边线,为保证线形顺畅,每10m放样出一排桩。然后根据放样桩位撒出排水沟底设计线、顶部设计线,作为基坑开挖的控制。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根据排水沟流水面坡度及两端流水面高程计算出各桩位开挖深度。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保证基坑底面平顺、密实。

4、浆砌片石矩形边沟

石质挖方路段采用深0.8m、宽0.8m浆砌片石矩形边沟(超高路段深度加深到1.4m),其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铺砌后在板间形成进水口,及时汇聚地表水流。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边沟砌筑盖板安装种植土回填浅碟形边沟施工。

用钢尺配合全站仪放样出挖方路基边线,并根据路基边线放样出边沟两侧边线,为基坑开挖做准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时应预留5—10cm用人工进行整修,避免超挖。人工挂线整修基坑,清除虚土,严格控制基坑底部标高。

浆砌片石采用坐浆法砌筑,片石应摆放平整并且大面向下,并要求砌体咬口紧密、无干缝、通缝和瞎缝,砂浆饱满,采用7.5号砂浆砌筑。砌筑第一层片石时,先将基底表面湿润,再坐浆砌筑。各砌层的片石应安放稳固,片石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一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砌筑体中断后应根据情况洒水养护,以保持砌筑砂浆的湿润。

三、排水效果检测验收

1、电法勘探

通过对人工、天然电场或电磁场的研究,获得岩石不同电学特性的资料,判断有关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常用的是直流电法勘探,主要研究岩石的电阻率和电化学活动性。电法勘探是以岩矿体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大类物探方法。目前发展较快应用最广泛的是高密度电法。此法是一种陈列勘探方法,它集电测深和电剖面于一身,在观测装置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观测点,使数据采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获得更丰富的地质信息。

2、高密度电法

它是根据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一种电阻率观测系统。与常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在野外信息采集过程中可组合使用多种装置形式,因而采集的信息量大,数据观测精度高,在电性不均匀体的探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由于高密度电法能较直观、形象地反映断面电性异常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等,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测出地质体空间形态情况、地层岩性、断裂等情况,另外,其操作简单,轻便,因此其在工程地质中必将具有广泛的良好应用前景。

3、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又称为探地雷达,是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质雷达的工作频率高,在介质以位移电流为主,并遵循波动方程。地质雷达探测的是在地下有耗介质中的目的体,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发射波形与天线设计特点。地质雷达工作频率高,在地质介质中以位移电流为主,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遵循波动方程。地质雷达探测时,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定向发射脉冲电磁波,脉冲电磁波能量就向地下或其它方向定向辐射。通过分析接收的反射波形态、幅度、变化特征等并结合相应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来判定界面或目标体性质。探地雷达在工程地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探查覆盖层厚度、松软层厚度及分布、基岩风化层界面及分布、基岩节理和断裂带、地下水分布等,探测地下溶洞、空洞、塌陷区、地下排污巷道、管道及地下管线等。

4、声波探测

用声波仪测试声源激发的弹性波在岩体岩石中的传播情况,借以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的方法,称为声波探测。声波探测所利用的声波或超声波,其频率一般为一千赫兹至几兆赫兹。由于声波的频率高、波长短、分辨率高。因此声波探测对岩石的了解较为细致而探测范围较小,但具有简便、快速、经济、便于重复测试、对测试岩体无破坏作用等优点。因此声波探测已成为工程与环境检测中不可缺失的手段之一。

在经过检测之后若是不存在问题方可对该工程进行验收,对于存在问题的需要进行修复。

总结

在边沟施工时做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方案比选,逐步改善路基边沟排水工程的质量,可以有效提高边沟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慧娟.浅谈路基排水工程及排水效果的检测[J];民营科技;2010(07)

第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治理施工;质量控制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得到重视,传统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相应的灾害治理工作效果不佳。在新时期,实现较为科学的地质灾害治理与施工,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进行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而这些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在了解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精准的质量控制。

一、地质灾害的特点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活动,当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流失、以及火山、地震等灾害。依据我国环境管理相关部门数据统计可知:2017年上半年,国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为15.17%,同步2016年上涨1.34个百分点,地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75194亿元,人员伤亡3492人,同比2016年而言,分别减少1.55%和3.72%,但我国预防地质灾害的工作依旧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索,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做好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有效掌控地质灾害的特征,是推进其我国各个行业地质灾害问题预防的基础性要求。其一,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地质灾害形成的外部条件也不同,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应结合当地施工的实际环境,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巧妙规避地质灾害的地域性特征。其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某一地理环境变迁,或者人类建设中破坏了自然环境中的核心要素,才会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的产生,因此,建筑工程建设为了避免建筑工程后期应用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预防工作,突破地质灾害突发性这一特征。其三,地质灾害具有假定性。我们可以依据某一地理环境,对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可以结合其中相关要素,做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也是充分利用地质灾害特征的体现[1]。

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掌握不足

在当前形势下,从事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工作者,因为自身掌握的施工技术有限,极易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例如:当负责焊接的工作人员缺乏电焊经验,在焊接技术的掌握方面存在技术上的短板,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便很容易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还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地质灾害治理的有效性。

(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弱

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之外,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注重施工质量,也是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施工队伍中,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对施工质量存在片面的理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忽视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这种情况的存子,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为了提升我国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是地质灾害的特点,并结合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此,笔者写了如下内容,以此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

三、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建筑工程建设为了避免建筑工程后期应用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预防工作,突破地质灾害突发这一特征。目前,我国在治理地质灾害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治理措施有以下几种:排水沟、拦石墙、抗滑桩以及挡墙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控制方法,保证施工质量满足标准。

(一)锚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锚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边坡清理、钻机定位及钻孔等过程。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如下:1.边坡清理及钻机定位边坡清理及钻机定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1)清理边坡: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需求,清理边坡,将稳定性差的石土等清除。(2)钻机定位:钻机钻孔所搭配的钢管,强度及稳定性应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钻孔误差需控制在±100mm之间,以避免孔洞过大,对锚固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倾角误差控制在±1°的范围内。2.钻孔质量控制方法施工实践经验表明,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分段施工,可有效提高钻孔的效率及质量,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工程可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的治理施工水平:(1)视施工区域的地质特点,调整钻孔的压力及速度。(2)将灌浆压力控制在0.1--0.2MPa的范围内,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灌浆量过多。待灌浆凝固后,方可继续钻孔。(3)严格控制孔的深度,使之稍大于设计深度。(4)将孔的纵向以及横向误差,均控制在±50mm的范围内,提高钻孔施工质量[2]。3.锚筋的安装及孔的注浆质量控制方法锚筋的安装及孔的注浆质量控制方法如下:(1)将锚筋的强度控制在920MPa左右,确定强度达标后,妥善绑扎,保证无返浆后,方可结束施工。(2)注浆的质量与注浆材料的比例存在联系,将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较为适宜。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注浆的质量,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施工。同时,严格落实监理工作,以确保地质灾害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理。

(二)挡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做好施工准备挡墙施工应做好如下准备:(1)首选晴天施工,以确保基坑内土质干燥,提高挡墙的稳定性。如施工必须于雨天进行,需将松淤泥全部清除后,方可着手施工。(2)根据工程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设计标高,绘制施工图纸,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提高地质灾害的治理水平。(3)如施工区域岩土破碎,可将该区域分为不同工段,分别施工,降低施工难度。2.墙体砌筑质量控制方法墙体砌筑质量控制方法如下:(1)基础砌筑为墙体砌筑的首要步骤,提高墙体基础的强度,可有效提高墙体本身稳定性。将风化的表面清除,采用砂浆代替,可达到提高墙体稳定性的目的。(2)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浇筑挡墙,可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地质灾害治理质量。(3)墙体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10m-20m,墙面应保持整齐。

(三)排水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在滑坡地质的上游部分,可以建造排水沟,排出积聚在滑坡区域地表水,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注意下列事项: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设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找准滑坡边线的位置,同是在滑坡边线四周固定好控制点,确立基准点的位置,然后请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只有在证实检验结果合格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开展施工工作。在开挖排水沟时,需要严格控制排水沟的沟底高程以及边线,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转运排水沟内的垃圾,如此一来,可以为日后砌筑工作提供便利。放线结束后,工作人员便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砌筑混凝土,在这个工作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规范每一步操作,保证挡土墙和浆砌石的控制要素相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渠底的坡度,以此来确保雨水可以及时排出。完成混凝土的砌筑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完成水渠回填工作,在这个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把握好排水沟的回填厚度,最好将厚度控制在20cm与30cm之间,然后夯实排水沟两侧土壤,在回填工作的后期,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垃圾,为保持排水畅通,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处理这些垃圾,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地质灾害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二次发生几率,并且提升施工安全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将锚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挡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排水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等应用到实际的地质灾害防治施工中,能够对症下药,实现灾害现场的施工修缮,所起到的效果良好。因此,在未来的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可以应用以上方式,同时注重这些方式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海连富.浅析如何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11):255.

[2]宋勤怀.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5):186.

第4篇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分析好其处在的地质情况,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地基的主要土质有三种,分别是弱透水性,还有强透水性和不透水性。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地基土质的不同,同时也就导致了对其排水施工的不同。因此在这方面的施工之前,对该地区的土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收集土质样本的时候,就是利用钻探或者是挖掘的方法进行,然后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专业的知识和设备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作为排水施工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不仅如此,我国是一个大国,因此在不同的河流和山脉中,土质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土质资料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数据资料不能及时的更新,那么在之后的排水施工中,会造成很严重的制约,所以在施工之前,有效的勘察地质和地形,了解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很重要,结合这些信息才能继续下面的施工操作。

2基坑排水方案的设计

2.1基坑对沉降量的要求

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对基坑进行深层的挖掘工作,在此期间,也会导致有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涌入基坑中,这会给基坑的开挖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为了确保之后挖掘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在对基坑四周做好支护操作的过程中,还要予以有效的排水施工。但是实际的设计方案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确保排水的总量在基础桩承台底半米以下,然后还要对支护做综合考虑,在进行底部的挖掘工作中,确保把基坑中心线的位置进行降低。

2.2有效的基坑排水方案制定

在设计基坑的排水方案中,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两种方案,一种是管井排水法,另一种是明沟排水法,具体而言,比如所建设的排水深度比较小的工程,使用明沟排水的方案利益比较大,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整体工程的降深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降排方案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3基坑排水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明沟排水施工的应用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坑开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整体质量水平。基坑的排水工作必须要先于基坑开挖的工作,这样可以做到有备无患,而下面就先分析明沟排水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在挖掘基坑的过程中,其汇成的积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其次是地表水,还有雨水和其他的渗水。而在选择使用排水方法时,需要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地形,还有具体的施工大小,以及地基的土质情况来确定。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施工的方法和排水沟的深度。对进行完施工的挖掘工作,而且后期的围堰工作也做好之后,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基坑中的水排出。如果下游的水位比上游的低,同时都是使用这种明沟排水方案,实际应用中会形成自流水,方便基坑的排水。如果排水不彻底,还有一定的余水存在,那么就要挖掘排水沟进行排水,首先在挖掘沟渠的时候,通常是先结合基坑具体情况,挖掘的位置也要确定好,在确定好沟渠位置后进行挖掘,明沟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沟施工完毕后,就可以把坑内的积水做集中处理,然后利用水泵排出。在施工中如果遇到难度非常大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基坑的等高线,然后设置排水井,再使用水泵把水排出来。在设置排水沟的时候,因为有些水是很难排出的,因此有必要把其设计成纵坡,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渗水量,确定最终的断面情况。在进行排水量的估算中,必须按照抽水时间内,最大的降水情况来计算,这种才能保证沟渠排水的能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排水工作要尽早完成,不仅是为了保证后续的工作,同时也是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避免引发其他一系列的问题。

3.2井管施工的应用情况

在进行井管施工中,使用到的方法有钻井工具方法和水冲沉井方法。使用钻井施工中,如果工程要求井管的外直径是45厘米,那么所使用的工具直径要在75厘米左右,在钻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规避井壁发生坍塌的问题,如果井口边沿的泥浆比地下水要高,那么就需要使用水泥,对井壁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施工中井里面的泥浆高出井口,那么就立即进行下放操作。在此期间也要保证钻孔的深度满足工程的要求和标准,在下放无砂混凝土管的施工中,通常下面都是安排比较好的混凝土管道,而普通的混凝土管道放到上面,因为下面的情况比上面复杂,因此保证下面的排水安全是优先的选择。在进行井管施工过程中,出现滤水管的位置,要配置配套的扶正器,中间的距离要保证在五米左右,可以有效避免在孔内滤水管发生偏移的情况,而且还确保了有效的过滤功能。安放井管的时候,必要的安全防范不容忽视,同时还要设置一些标识引起工人和经过人员的注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3.3基坑的基础施工应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施工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会遇到地质是粉土或者是粉砂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基坑挖掘工作不长时间,就有大量渗水问题的发生,那么随之而来的还有流沙河管涌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管涌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是地下水位过高而引起,那么基坑周围的沙粒就会随着渗水的情况而流动,严重的情况会把基坑的支护破坏,所以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全程的监控,如果发现水位达到警戒高度,立即进行排水工作。发展严重的时候,就形成了管涌那么地下水就会顺着排水井喷上来,因此要对其进行水泵排水的工作。如果这些问题在之前没有控制住,不仅会耽误工作的进度,同时还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额外工作量,那么施工成本就会随之增加,最终的施工质量也就保证不了,在这方面加快新工艺的研发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4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的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路基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稳定的路基,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路面,因此,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则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

一、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3、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健全施工组织和管理机构,配备好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制定各种必要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听取设计人员的设计交底、弄清所有不明确的问题后,由技术负责人将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按照工期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和人力、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等因素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制定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将各项具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路基挖方

开挖前需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通畅排水,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以利于路基用地范围建筑物。砌体及其障碍物,在对其交通和排水作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挖方作业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在开挖过程中分层进行开挖,在挖方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尽量予以采用,并在开挖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地质较复杂处开挖以人工为主。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放样的坡度、标高施工,以免超挖或少挖,产生浪费或造成返工;注意边坡的稳定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时需及时报批。路堑挖土边坡和施工要求同填土边坡类似。对砾类土边坡,施工中根据土壤、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坡度,一般湿度大、边坡高时,用较缓坡度。

3、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路基填方施工前,先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 30cm,然后平整压实( 压实度≥ 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 压实度≥ 85%)后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4 个小区,即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用平地机按照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松铺系数摊平,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完成后用20t 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 ~ 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最后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稠签认同意后方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4、路基排水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及时施工边沟、截水沟及排水沟等设施,逐步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沟槽开挖以人工为主,小型汽车运输;石方开挖采用小爆破或人工撬挖,浆砌片石砌筑采用人工挂线挤浆法砌筑。

(1)路基排水沟槽按照设计坡比放线、开挖和砌筑,开挖时杜绝出现较大超挖、欠挖,对超挖部分要夯填密实,对欠挖部分要续继挖至设计断面。

(2)平曲线外侧的侧沟沟底纵坡,能与曲线前后的沟底顺接,防止曲线外侧沟底积水。在路堑路堤交接处,侧沟顺接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不得使路堤坡脚受水流冲刷和积水浸泡。

(3)浆砌圬工的石料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纹的硬质石料。普通片石的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的厚度不小于5cm。镶面用片石选用表面平整及尺寸较大者,边缘厚度不小于15cm。

(4)水泥砂浆用料及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拌和均匀,确保良好的和易性和塌落度。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泌水等现象,砌筑前重新拌合,对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

(5)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保证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缝相互错开且错缝距离不小于8cm,杜绝通缝、瞎缝等质量通病。施工时采取挂线作业,保证大面平顺。

(6)砌体勾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勾缝砂浆初凝后,按规定养生7~14天,养生期间避免碰撞、震动和承重, 防止砌体损坏。

(7)路基边沟施工时,靠线路中心侧设置泄水孔,以便于排除路基内的积水, 防止永久性积水造成路基病害。

(8)管桩、CFG桩、塑料排水板顶砂垫层超宽填至路基坡脚,路基填筑时以利于路基排水,预压期间,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保持畅通,临时排水沟低于砂垫层底面, 防止排水沟积水形成倒灌入路基。

5、 路基防护技术

(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槲方型、菱形、拱型、M 型)种草防护。由于西部干旱缺水,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

石砌圬工防护仍较普遍使用.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上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地位。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积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公路使用品质,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庆阳.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其控制要点[ J ] . 中国市政工程,2009;3:24-25

第6篇

【摘 要】以川西某隧道施工为实例,阐述了隧道施工的施工过程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隧道施工中的工程质量通病和包括隧道坍塌、突水、突泥和岩爆等突发事故的特点及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通病;突l事故

1.工程概况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起于雅安市草坝,接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设对岩枢纽互通式立交与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相接后,经天全、新沟,设隧道穿越二郎山后,经泸定,瓦斯沟止于康定县城东菜园子。路线全长134km。

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桥梁、涵洞、隧道及路基等工程,其中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2。标段共有隧道9338m/6座,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分布特征见表1。

2.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为盆地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海拔平均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向东倾斜,降至500多米的四川盆地西角。区内山脉绝大多数为背斜山,与地质构造带走向一致。沿线山脉纵横,地表崎岖,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态上,以山地为主,高山、中山、低山、平坝等地貌形态齐全。本标段线路海拔1315m~1420m。

沿线地层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低山丘陵河谷区主要地层为第三系砾岩,白垩系砾岩、砂岩,泥盆系大理岩、片岩,中元古界石英片岩、片麻岩。南阳盆地主要地层为第四系膨胀土和第三系泥岩、砂砾岩。此外发育少量构造岩类和花岗质侵入体。

工程标段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5.1℃,降水量由东向西随高度递增,年平均降水量达1660毫米,雨季长达半年。区内地表河流为天全河,水量丰富,河内流量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其次是地下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

标段沿线发育滑坡、错落、崩塌、岩堆及危岩落石、溜坍、泥石流、岩溶、地震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3.隧道施工过程

3.1施工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主要重点关注下述方面:(1)洞门开挖,在修通施工便道后,开始洞口土石方的挖运。开挖之前,注意边、仰坡受地表水冲刷而形成塌方[1]。(2)明洞开挖,在洞口截水沟完成后进行。应密切注意开挖边坡率,并在开挖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之后施工仰拱、边墙基础,整体灌筑拱墙。验证明洞砼是否达到设计强度,再进行防水层和明洞回填。(3)洞身开挖,依据围岩特点,不同等级的围岩采用相应的开挖方式。如,Ⅴ级围岩及围岩浅埋段采用留核心土环形遵循、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和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进行开挖。开挖期间务必保证洞内通风正常,应用轴流风机供风,吐浊纳新。(4)支护,包括超前和初期支护。洞口段利用双层小导管进行加固,超前支护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初期支护采用和φ22药卷锚杆等。支护过程重点注意大管棚、Φ42注浆小导管、型钢拱架、φ25/Φ22药卷锚杆、钢筋网和喷射砼的施工。(5)防水层施工,隧道拱墙上添加防水板和无纺土工布进行防水,二者在盲沟施工完且二衬施工之前完成铺设。防水板放置于11号铁丝上,防水卷材的铺挂工艺采用热风双焊缝铺挂。(6)衬砌砼由两个集中拌和站供应,施工过程注意按配合比配料,其顺序遵循先仰拱和拱墙整体的灌注,再电缆槽和水沟施工。(7)防排水,其施工原则是排水为主,兼以防水、堵水和截水等,以期达到洞内排水通畅。进行纵横向排水盲管施工,设置洞内排水沟。(8)洞内路面施工,采用机械摊铺进行隧道水泥砼路面施工。(9)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保证,需完成包括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将量测信息及时反馈于施工。(10)地质超前预报,鉴于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施工中采取隧道地震探测仪和地质雷达等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为探明区内不良地质现象,以确保施工安全。

3.2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标段隧道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特点,以确保隧道施工质量为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进洞施工,将洞口的截、排水设施,洞顶沟、坑等凹处进行夯实填平等工作,在进洞施工之前完成。开挖顺序为先洞口边及仰坡开挖,再洞内。(2)洞口浅埋段应用超前小导管进行注浆,开挖进尺需严格控制,减少爆破、扰动强度和爆破振动,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在一些地方,出现地下水高于路肩标高的情况,设降水井和集水坑,并设置泵站梯级将之抽排出洞。(3)洞身开挖,在地质不良现象地段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原则,对装药量进行严格控制、改用机械和人工开挖,适当预留沉降量。(4)洞身施工,重点是超前小导管、钢架、钢筋网和喷混凝土的施工。超前小导管设置前后两排,长度应大于1m;钢架安放时应垂直于隧道中线,倾斜度偏差不大于2°;钢筋网采用焊接的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采用分层分层喷射混凝土,每次喷射混凝土厚度的不小于40mm,湿润养护工作在凝土终凝2小时后进行。(5)衬砌施工,以隧道断面尺寸为基准,混凝土衬砌施工以保证衬砌厚度为原则。 3.3工程质量的通病

通过标段隧道施工,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2、3],本文总结了隧道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并对其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归纳(表2)。

表2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表

序号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1 隧道拱背回填不实 在出现超挖坍塌时,严格按规范和验标要求办理,拱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必须用与拱圈同等级混凝土一次回填;其余部分,超挖在允许范围内可用与衬砌同样材料回填,超挖大于规定时可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

回填后,必须经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 隧道排水沟、电缆槽不平直 采用成熟的型钢模板体系施工方法,每倒用一次都要进行整修;

放样点宜5m一个,模板纵向接缝处要重点检查标高,加强支撑,防止跑模;

捣固密实,顶面抹面要设专人负责;

不得提前拆模,以防拆模造成棱角破坏。

3 隧道渗漏水 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排水设施,灌注混凝土时保证防排水设施位置正确,牢固、不破损;

洞身施工防水层前先进行支护表面修整处理,防止防水层被戳破;

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衬砌混凝土要捣固密实,加强结构自防水;

按规范安装止水条、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定位和固定,按设计埋设排水盲沟;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4 边墙施工缝接触面处混凝土不密实 设计断面预制端头板,立模要牢固并充分湿润模板;

加强捣固,拐角处一定要振捣密实;

木工现场值班,发现跑模,立即纠正。

3.突发事故及应对措施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和存在各种工程质量通病(表2),致使隧道本身及其施工作业处于突发事件的威胁中,下面从隧道坍塌、突水、突泥和岩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隧道坍塌,施工现场主要表现在:(1)围岩量测结果显示,围岩的变形速度急剧加快;(2)围岩面岩块不断剥离坠落;(3)支护喷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4)钢架发生严重变形;(5)掌子面围岩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显著加大。出现上述状况,施工人员务必迅速撤离现场。具体应对措施包括:(1)μ塌情况随时进行观察、监测和记录;(2)于坍塌后方设置拱线和边墙横向支撑,必要时可在拱部设伞形支撑;(3)综合分析,查找坍塌原因,实施加固,排除险情。

隧道突水事故,主要是掌子面施工时突然涌出的大量水流。其应对措施包括:(1)施工人员需配备救生衣;(2)以人为本,先撤离施工人员,切断电源;(3)积极进行抽水排水作业,洞内水泵不能满足抽水需要时,及时启用洞外抽水设备;(4)积水面下降后,应对浸泡段和隧道初期支护进行检查,并对有裂纹和松动的壁墙及时进行处理。

隧道突泥事故,应对措施包括:(1)做好突泥事故的预防工作,一旦突泥事故发生,立即撤离掌子面施工人员;(2)待突泥能量释放后,组织抢险人员进洞抢救。应用钢筋、钢管和型钢作为骨架,利用草袋、坑木封堵缺口,最后利用喷射混凝土将突泥口封闭,并加固周围洞身;(3)设置安全监控测量点,密切注意围岩的收敛变化情况。

隧道岩爆事故,应对措施主要有:(1)首先进行找顶工作,一切以岩爆部位找顶为前提;(2)对岩爆部位的支护进行加强,必须遵循先打安全锚杆(必要时可以挂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之后再进行开挖作业;(3)锚杆安装完成后,再于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达到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机率的目的;(4)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做好及时撤离的准备;(5)在岩爆重灾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围岩进行锚喷网支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 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不良地质深路堑 设计 施工

一、前言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在我省方兴未艾,不良地质深路堑的处理施工日益增多,如何保证其施工安全,已成为设计、施工、监理三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对我省三处较为典型的深路堑的不同设计.处理.施工,对不良地质深路堑挡土墙、明洞、抗滑桩等处理施工安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二、津市澧水大桥南端接线挡土墙综合防护工程

2.1工程概况

津市澧水大桥南端接线工程是津市城市规划建设的配套工程,又是湘北公路的一部分。该路段原为一座相对高差为100m左右的山丘,原山坡自然坡度一般在1:1.75~1:2.5之间,因澧水大桥南端接线穿越该山岭中下部宽达42m。大部分地段形成20~30m的高路堑边坡,而原设计对该路段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估计不足,路堑边坡定为1:1,尤其在边坡>20m时,也未设台阶进行变坡处理,故其边坡略显较陡。1996年底建成通车后,1997年雨季在该路段K0+130~K0+465皇姑山地段右侧路堑发生大范围坍塌,长达215m。该处原砌有高2.2m,顶宽1.0m路堑挡土墙,边坡面采用了厚40cm的干砌片石条型护坡及半园拱型护坡,均从K0+295~K0+340段被推跨。坍塌土方大量进入行车道,严重影响了湘北公路的贯通。

2.2 施工条件

皇姑山地段位于澧水下游近河口地区,冰渍特征极为典型,地面表层为第四系黑色粘土,厚度在1m以内。下部为第三系红色泥砾粘土岩,产状不明。泥砾所含砾石大小悬殊、杂乱无章,毫无分选,混集于粘韧红泥之中。砾石岩性单一,几乎全部由石英砂岩组成,砾径超逾1米的巨砾在剖面中比比皆是,经研磨的砾面光滑平整,根据调查和钻探表明,泥砾层厚在50~60m以上。

坍塌地段位于断层影响带内。地表为第四系地层覆盖,第三系红色泥砾粘土岩呈单斜构造,受澧水大断裂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近期尚有活动。

坍塌地段表层由于遭受了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组成了良好的透水层和储水层。而深部的地层受风化作用甚微,透水性较弱,形成相对阻水层。山坡上居民生活废水及雨水下渗成为土体中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北侧边坡体内发育一条厚度达1~1.5m的富水带,雨季地下水较丰富,边坡渗水严重,局部呈细股状渗水。

本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近期地震对断层活动有一定影响。

从土质分析,该路段表层为亚粘土夹碎石,所含砂砾约50%以上,具亚膨胀性,渗水性强,下部为红色泥砾层,冰渍特征极为典型,泥砾所含砾石大小悬殊,粒径超逾1m的巨砾比比皆是,砾石表面附着的薄层粘泥,遇雨水浸泡,即发生松散破碎,从而导致边坡失稳,产生坍塌。

原挡土墙断面尺寸在该地质条件下,抗滑、抗倾覆均未达到规范要求。且原片石护坡采用干砌方式,未能起到防止雨水下渗、保护坡面作用,严重影响施工安全。

2.3精心设计:

对冰渍层地质灾害的整治,尤其对皇姑山这样国内罕见的特殊地段,目前还未见有效的整治记载文献,为此,在整治处理设计中,本着安全、美观、经济的原则,设计方在处理设计过程中进行了抗滑桩、压浆固结法、预应力锚索加固法、重力式挡土墙多方案比选。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经专家评审,分析认为冰渍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300kPa,基坑开挖浅,施工难度小,且结合当地的大量漂石经加工后可用于挡土墙,就地取材,可大大降低造价。达到稳固、美观、经济的目的,最后采用挡土墙为主体工程,通过坡面修整,放缓边坡,坡面草皮护坡防止雨水冲刷,建立起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排水系统达到综合整治的目的。综合整治方案来进行处理。

2.4严格监理

鉴于本地区冰渍层的特殊性,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择优选取施工单位,并聘请了三名现场监理工程师配合省、地、市三级交通质监站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安全。

2.5施工安全措施

① 挡土墙基础开挖,分散跳槽开挖,挖成一段砌筑一段。并采取适当临时防挡措施,尽量减少基础开挖范围,避免因施工开挖引起新的坍塌。

② 施工在旱季进行。

③ 认真及时做好截水肓沟和草皮护坡工作。

④ 坡面上坍体以及裂缝、凹凸不平之处,全部平整夯填并铺种草皮,防止表水下渗。

⑤ 原有挡土墙损坏、开裂部分,一律拆除,新建挡土墙,结合修筑支撑渗沟及截水盲沟,及时将地下水排出以保证支挡效果。

⑥ 挡土墙主体工程修成以后,应在墙顶面再铺一层30c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封顶,以便防止地表水下渗及气候作用和影响,使填土强度不致降低。

⑦ 挡土墙的墙背应设置30cm的砂垫层,一方面引导墙后渗水沿着预定的路线排出墙体,另一方面砂垫层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削弱墙后土体的任用。

⑧ 施工过程中因基础开挖,随时可能诱发新的坍塌,除采取跳槽开挖方法外,应以“快开挖,快支护,快砌筑”为指导思想,加强施工管理,合理计划工序。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工程安全施工,工程得以顺利竣工。

三、娄湘公路金家冲滑坡明洞整治工程

3.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湘乡市棋梓桥镇金家冲,棋梓桥至娄底二级公路K31+150~K31+240段,滑坡前缘宽180m,最大长度为110m,前后缘高差62.55m,总土方量约40万m3。由于兴建公路深切方达18m以上,形成了倾角约40°的边坡,坡面岩石裸露,降水大量渗入山体,形成了滑坡。目前坡面上已形成多级台阶及环形裂隙,滑坡后缘陡壁高0.6~1.6m。该滑坡地貌特征明显,是施工期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滑坡,范围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断层破碎带及断层影响带内,已建挡土墙大部分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修建与贯通。

3.2施工条件

本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复杂,残积、坡积成因的碎石土由粘性土与碎石混杂而成,厚1.30~2.50m,断层破碎带岩石受挤压破碎严重,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多为碎石状,局部为泥状,断层泥遇水极易软化膨胀,滑坡体下部为砂岩、泥灰粉砂岩、泥灰岩、硅质砂岩、钙质泥岩。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探表明,工地位于普安堂南北向背斜构造的西南侧,区内岩层总的倾向为30°,倾角为38°。有条较大的断裂从滑坡前缘处通过,与滑坡轴线交角约80°同时与路基中心线交角10°左右,断层走向NWW倾向NNE,倾角为30°~40°,受该断裂的影响,勘探区岩石节理发育岩石受挤压,破碎严重,且多风化强烈,除此之外,在勘探区及附近,次一级的小断裂也较发育。对明洞施工安全修建有一定影响。

3.3精心设计

明洞路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进、出口洞门形式均采用翼墙式,施工时应注意避免对山体稳定性造成破坏,同时加强观测记录,做好防范措施。

衬砌结构设计采用路堑式明洞结构,拱圈采用30号钢筋混凝土,边墙采用20号片石混凝土,仰拱采用20号混凝土。回填土设计坡度为1:5,实际回填土坡度为1:10,两者之差作为坡面土石零星坍的储备。

对围岩地下水的影响采用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即在明洞衬砌外设防水层,将水堵在模注衬砌之外,防水层可用复合土载布或橡胶防水板等,其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拉伸强度25KN/m,拉伸率大于100%,抗渗水压0.7MP;在墙脚上设有泄水孔,间隔6~10m,将渗水引入明洞内纵向排水沟。在仰拱中央布置集水圆管,排走渗入仰拱低洼处的积水,出仰拱后视情况将水引入侧沟或路堑边沟。以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对于洞口段,地表水采用以排为主,排、堵、截结合的原则,即在坡面上按常规设置截水天沟,洞门顶部及洞顶坡脚设排水沟,在边墙背后设渗水盲沟,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

3.4施工安全措施

① 明洞施工应严格执行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监理管理工作。

② 明洞地处山岭重丘区,须因地制宜布置好地表各项排、导、防水工程,洞门墙应尽早砌筑,各翼墙、挡土墙须及时砌筑,按施工规范作好泄水孔,水沟均需抹面以保证排水顺畅。有关护坡需确保质量。洞外须搞好环保工作,采取防排水工程措施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③ 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尤其对隐蔽工程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理制度。

④ 设计、施工、监理密切配合,预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

⑤ 边墙、边沟施工,必须分段间隔开挖,要缩短进尺,加快封闭,防止扰动。

⑥ 对部分地段之软弱岩层,开挖时还应采取挡板支撑等措施,以策安全。

⑦ 对于需要开挖开挖至明洞边墙基底以下的工程,设计、施工都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基础下沉、边墙、拱圈变形。

通过以上措施,本明洞工程安全竣工,获得建设方一致好评。

四、湘耒高速公路炮石岭滑坡抗滑桩整治工程

4.1工程概况

工程场地位于衡东县新塘镇,在建湘耒高速公路炮石岭地段K79+500左右,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最大约150m,滑坡于一面向北东的“圈椅”内,周围山体坡面倾角约30~40°,滑坡前缘为一山间垭口,在施工过程中右侧产生发较大的滑坡,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4.2施工条件

工程场地内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土体为碎石土,厚度一般从1.0~8.3m,局部夹粘土层,为泥岩风化后的产物,下部为泥岩,全风化,呈可塑-硬塑状,具一定的膨胀性,此外,滑坡体南东侧为灰白色.灰黑色砂岩,产状为300~330°∠26~28°。其北东侧有一北西向的压扭性断层通过,受其影响,区内发育有二条逆断层,滑坡于这两条断层的下盘。该路堑边坡曾在三十年代由于连降暴雨从而滑动,至五十年代修建省道1820线时,开挖垭口也产生了滑动,新砌挡墙常在一天左右即被推倒,由于当时无法治理,公路被迫改道,施工安全难以保证。

4.3精心设计

设计方经过大量方案比较与计算分析工作,认为单设挡土墙方案相对经济,且较容易施工,但因其结构尺寸较大,基础开挖可能诱发新的滑坡,施工安全很难保证,而明洞方案虽能减少新塘联络线跨线桥工程和对面山体路堑边坡的土石方数量,但造价仍显偏高,考虑到该地段地质情况复杂,滑坡发展规模较大,且新塘联络线于此附近上跨湘耒高速公路,整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设计采取排水工程和抗滑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方案,排水工程为了排除地表水,设置了截水沟、排水沟、边沟;为了拦截滑坡体上方地下水,设置了截水盲沟;抗滑工程以抗滑桩为主,采用了悬臂式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组合设计方案。

4.3施工安全措施

本工程所处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为确保工程质量,要求如下:

① 施工时间宜在旱季进行。

② 施工流程宜坡面排水工程—抗滑桩—分段开挖路基—挡土墙。

③ 截水沟铺砌时迎水面沟壁应设泄水孔(尺寸10×20cm2),以排泄土壤中水,或采用干砌片石铺砌。在滑坡体上方标高为133~135m附近截水沟下部设一道截水盲沟,以拦截地下水,引出滑坡体外。施工时应尽量少开挖以保持该地段抗滑功能。

④ 滑体内排水应充分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沟谷作为排除地表水的渠道,及时把水引入排水沟中。为此目的要对自然沟谷进行必要的整修、加固及铺砌工作,达到不溢流、不渗漏的目的。

⑤ 滑坡内土质松散,地表水易下渗,应进行平整夯实,夯填裂缝(将裂缝两侧土体挖开,挖成宽度不小于0.50m深度不小于1.0m的沟槽,然后用粘性土分层夯填)。

⑥ 设计紧密配合施工,在地下水较为发育地段,事先安装了抽水设备,加强桩基础支护,保证施工安全。

⑦ 抗滑桩材料采用C20。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长、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均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⑧ 施工前应先做好坡面排水,抗滑桩应由两侧向中间靠,跳桩开挖施工。

⑨ 桩后回填应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宜采用砂性土。

⑩ 挡土墙与抗滑桩之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坡面采用草皮护坡,应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下漏造成挡土墙破坏。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中应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使工程抢在雨季之前完成,有力保障了施工安全,深受各方好评。

五、结束语

第8篇

站在我亲自参与建设的足球场中,看着这片体育场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点点一天天经历成长必须的几个阶段后,慢慢变成一个茁壮英俊的小伙。这一刻,我内心非常高兴与激动,眼眶里泪水不停的打转—记得刚到项目的时候,项目领导层亲自带领引导我们熟悉项目环境,一一解答我们心中疑惑的问题,而且还经常关心我们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情况,感觉自己虽然离家很远,但是广西贵港项目部已经成为我第二个温暖的家。

回顾这两个半月的工作经历,从刚开始的什么也不懂,到现在可算得出每根钢筋的重量,可测得每毫米的距离;从初入职场的那份学生自带的青涩与耿直,到现在与施工队可以良好的进行沟通;从刚进入项目部不敢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害怕出错,到现在成为项目部气氛活跃组成员。感谢广西贵港项目部,感谢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

从8月4日进入项目部以来,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从8月4日至8月11日,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主要以识图、安全等基础知识为主。从8月11日至今进行现场管理实践与技能培训应用。

入职两个半月以来,在环城水系建设和足球场建设当中,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次的计算的误差都会引起最终工程量结果的变化,每一次的测量读数误差都会引起工程质量的影响,每一次与施工队的交流与沟通都会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工程人有着钢筋混凝土般的体魄与意志,更要有能发现细微问题的眼睛和与人交流的智慧。感谢这两个半月以来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情,在工作当中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去做的,我感受到在项目上的每一天都有巨大的收获和感触。

在环城水系6、7区表面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石材铺装不规则空间时要通过准确的计算让石材损耗达到最低的同时又不影响石材铺设美观,场地平整、标准化铺装施工让石材不会出现空鼓现象;浇筑钢便桥混凝土时让我明白除了要检查钢筋型号及密度是否与设计一致以外还要检查预埋件是否埋设和是否有预留空间;在五区园路清表时,让我懂得与当地人沟通要拿出西安建工人的热情与爱心,从而让工程可以顺利进行达到双赢;日常工作中,隐蔽工程验收以及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纠正错误和留下证据,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在足球场施工过程中,我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意义,从刚开始的一片荒地到如今的美丽球场,靠着千百人的汗水与智慧筑成的。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以免积小问题成大问题;土方回填应该分层压实回填,合理考虑工期与进度的问题,提前计划、考虑、熟悉图纸,现场工作情况应该熟记于心;与施工队发生争执时,有些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能妥协;在支模版作业当中,应当充分考虑涨模影响,模板应当充分固定,在弧形状砼浇筑时,要充分考虑模板线性及平整度;在给排水沟施工当中,应当严格控制标高,勤测量,保证水沟排水畅通;要勤奋,多深入现场了解,严格把控质量,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务实、高效。

感谢集团给予的平台,感谢广西贵港项目部的悉心培养,感谢师傅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两个半月遇到的每一个人!以上就是我对我进入项目以来两个半月的工作总结,作为西安建工市政交通集团的后浪,我会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关于以后的职业规划如下:

时间

目标

考取证书

1年内

熟悉灵活运用现场技术,成为技术骨干力量

二级建造师

1-3年内

在技术成熟的同时学习预算方面的知识,熟悉并运用

二级造价师

4-5年

成为项目管理生产方面领导

一级建造师

5年后

可以往集团内部更深层次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ABDTRACT

With the pa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creased rapidly, growing scale,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cs will continue to mature, and will continue to apply t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serve for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conditions,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process, built to mee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great buildings, structur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ynovial membrane, template, tunnel, dense pleural shell cast-in-place and precast combined more rapidly.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第1章 绪 论

1. 课题产生的背景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题目很大,涉及面广,要系统研究并取得成果难度较大。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学生来说,选择了这个课题,只能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一是总结和检验学习期间的学习成果;二是对自己在今后的实际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出于以下考虑:

1.1所谓土木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指民用工程,它是对各种工程建筑建设的统称。它既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对象,比如建在地面、地下、甚至水中的各种工程建筑,也是指通过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相应的工程勘测,比如施工设计、工程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等。

1.2研究项目管理是永恒的主题。项目是企业利润的源头、信誉的窗口,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只有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对施工项目技术与管理,各施工企业都非常重视,并不断研究。谁不研究,谁就适应不了市场,谁就会落伍,谁就会被淘汰。因此,对施工项目的不断研究是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

1.3在新的形势下,系统研究施工项目技术与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从国家来说,我国已加入WTO,建筑业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的冲击和竞争形势的加剧,即在眼前。从行业来说,政企分开把企业真正地推向了“大海”,强者生,弱者亡,己是事实。面对这些,作为施工企业,只有苦练企业内功,研究施工项目技术与管理,总结推广出独特的经验,才能高人一筹,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研究项目管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土木工程中施工技术特点、深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基础高层建筑普遍采用设计、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来进行全过程的分析研究。

3. 课题研究的方法

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紧密结合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分析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采取系统归纳和推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研究和探讨施工项目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性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特点。

第二部分主要是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基础高层建筑普遍采用设计。

第三部分主要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研究施工项目管理整个过程中从质量、安全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第2章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特点

1.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存在的问题

1.1现如今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头管理,管理责任不能落实,缺乏对施工控制的高度重视,对特大型工程前期研究不够,对工程的解剖不够细致。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思想,使管理责任明确并得到落实。强调施工单位应采取主动控制,使责、权、利能够达到系统的统一。

1.2现如今如何能使理论研究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由于施工控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非线性分析、反馈分析、最优控制、系统识别、材性分析等,目前既有一般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有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但缺乏系统的集成和有价值的应用。

1.3现如今工程应完善验收标准与规范

有一些领域对施工控制缺乏概念和思维方式,更无标准可言。也有一些领域有一般性的标准,但对大多的创造第一的工程仍缺少足够的科研准备。对于施工控制的标准如何提出,不仅涉及到长期发展问题,也涉及到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但有一点就是要对没有经验借鉴的工程必须全面贯彻施工控制,避免出现重大决策错误。

2. 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成熟和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兴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层出不穷,而与此同时,土木工程的施工规模、施工技术也是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各类工程建设比比皆是,再加上国家加大了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但因土木工程的自身特点,确定了其内部的生产组织同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生产组织有所不同,土木工程中每个工程建设同需要依据其自身的特性和用途,进行单独施工作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是否具备科学、合理性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总的来说,土木工程建设有以下一些特点:固定性、动态性、多元性、复杂性、综合性以及单件性等。其中固定性是指工程施工场所相对固定;动态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作业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综合性是指施工环节中需要建设企业、施工企业、设计机构、监理机构等多个不同部门协调作业完成;复杂性是指在工程施工活动很容易受到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气候条件等多个复杂因素的干扰。

第3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就目前而言,一般并不包括在施工图合同内容中。设计单位根据建筑总平面图所标定的、相邻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分布情况,结合基坑侧壁的土质和高度,在旋工图上提出有关支护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具体的工作则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或另行委托专项支护设计。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得到应用,只是相当比例的设计院没有配备;这其中固然有技术风险与经济收益不相称的实际因素。但这种现状与当今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施工现场条件严重背离,对设计人员消化吸收新的支护技术尤其不利,应当引起设计院管理层与设计人员的重视、并尽快加以改进。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楼高9 层,地下室设有2 层,基础采用高强度预应力管桩,主体采用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开挖深度在10.4 ~ 8.4 m。 2深基坑施工技术

2. 1 施工顺序

根据目前现场的施工条件,结合现场和地质环境情况,拟定以下施工顺序: 坡顶排水沟施工降水井施工土方开挖土锚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坑底竣工验收场地移交。

2. 2 土方开挖原则与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及场地地质条件,本基坑拟分4 ~ 5 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 m,开挖过程严格遵守“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坑槽挖土原则,同时根据基坑监测数据,调整开挖深度及开挖范围,做到信息化施工; 在土方开挖前,认真熟悉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资料,对桩顶未送至设计标高的工程桩的桩位在土方未开挖前做好标识,避免工程桩在土方开挖中被挖掘机碰伤。

2. 2. 1 开挖机械选择

第二层土方开挖中管桩较稀时和第一层土方开挖时选用进口型履带式1m3 反铲挖机; 第二层土方开挖中管桩较密时和第三层土方开挖时选用进口型履带式0.7m3 反铲挖机,以免碰坏工程桩。

2. 2. 2 开挖路线及车辆行驶路线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理边坡和清理坑底为辅,自卸汽车运土、弃土。开挖由南到北,由西到东,分区开挖,每个开挖区安排两个作业面,其中一个为沿基坑围护四周开挖6m 宽边槽的开挖作业面,以满足喷锚施工工作面的要求;另一个作业面为基坑大面积土开挖。

开挖方法为反向逆向循环渐进的施工方法,车辆从主入口进场后直接由坡道下至基坑,装土后直接由坡道驶出基坑。基坑坡道采用双车道,坡面填碎碴以防陷车。坡道处管桩需提前截桩,以保护管桩。开挖施工中沿基坑周边设置渗水、积水坑,用潜水泵抽水、排水,且利用流水段开挖层次高差作为降水、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前先放基坑开挖边线及每层开挖的坡底线,基坑开挖中,随基坑开挖进程逐个放出每个承台挖土边线和挖土标高,以及时控制机械挖土和人工清土。

2. 2. 3 土方开挖施工

(1) 基坑开挖层次标高。第一层开挖至设计标高-1.50,开挖深度在1.2 ~ 3.0 m; 第二层开挖至设计标高-3.50,开挖深度2m; 第三层开挖至设计标高-5.50,开挖深度2 m; 第四层开挖至设计标高-7.50,开挖深度2 m;第五层开挖至设计标高-9.50,开挖深度2m。 (2) 开挖顺序自南往北推进,东西两侧向中间集中推进,机械运行路线为反向逆行接力式循序渐进的开挖,开挖型式采用沟端开挖、单沟侧面开挖和挖宽沟相结合的形式,汽车为单侧向装土。

(3) 汽车场内层次间上、下交通运行拟采用斜坡道直接下坑底的平面开挖运行,坡道净宽8m,i=1∶6。

(4) 在开挖过程中应预先挖出一些临时集水坑,将基坑内的水导入集水坑中,通过水泵将坑内的水抽至地面上的集水坑,再通过城市污水管排走。

2. 2. 4 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 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设定的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上层未支护完、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

(2) 机械开挖应留300 mm 的土层用于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平整,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 土方开挖前必须先放边坡线,土方开挖中必须随开挖进度放出各承台的开挖边线及各承台的开挖标高,以便及时控制开挖深度及边线,避免超挖或开挖不足,以避免夯填土或大量的人工挖土和大量的人工运土。

(4) 坑底人工的清土、基坑边角部位和桩边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的土方应配备足够的人工及时清运至挖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及时通过挖机将土方挖走,以免误工误时。

(5) 基坑开挖尤其是最底一层开挖中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挖斗碰撞基桩; 在各层开挖中均应避免挖机直接碾压桩头,若挖机无法避开密集的桩头时,需先截掉部分桩头。

2. 3 坡顶排水沟及防护栏施工

2.3.1坡顶排水沟施工

据设计图纸中提供的数据,每10 m 及各个剖面的转点测放出剖面坡顶排水沟中心轴线的平面位置( 坡顶线往外0.65 m 处为排水沟中心位置) ,打竹片桩做记号,再用水准仪测出该点的高程,结合设计图纸中提供的高程及尺寸计算出该点的开挖深度及宽度,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施工,人工配合基底及坡顶整平。排水沟采用12 墙机砖砌筑,沟底用M10 砂浆抹平。排水沟高度及宽度按设计图纸中尺寸( 300 × 300 mm) 进行砌筑施工。排水沟按0.3%的坡度从中间向两边排水,在四个角点位置各设置一组沉淀池对坡顶的地表水、外界流水及基坑内抽出的积水进行三级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道网。

2.3.2 防护栏施工

防护栏采用Φ48 壁厚3 mm 的钢管组装而成。栏杆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每4m 设置1 根,埋深1 m,露出地面高度为2 m; 栏杆横向利用钢扣件固定钢管,每0.5 m 设置一道。防护栏杆设置在排水沟与坡顶边线中间,即坡顶边线往水沟方向0.5 m。

2. 4 降水和降水井施工

为防止地表水渗入,软化坡顶土质,影响基坑的稳定及施工的安全,可在坡顶或坡底沿线的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状况布置4 ~ 8 个口径300 mm、深度不小于25 m 的降水井或明挖砖砌集水井进行降排水,确保施工时水位低于基底面不小于0. 5 m。降水井派专人定时进行巡视,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立即用抽水泵进行抽水作业,以确保水位满足施工规定的要求。降水点布置根据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实际地形情况布设。

3钻孔灌注桩基础。

通常设计人员在施工图上一般对施工机具的选用并未加以明确限定,任由建设单位选择;而建设单位从节省造价的出发点考虑,最终选择的工程桩成孔机具多是涡锥钻,且实质上是以个体单机为单位的涡锥钻。结果导致施工图上标明的工艺指标难以做到严格控制,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数量问题桩,桩承载力也不能充分形成;至于工作面的整洁更是无从谈起,烂泥污水充斥基坑,施工进度缓慢。事实上,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旋挖——已经投入应用;考察新技术开发区某些施工现场,由于采用了先进进口旋挖机具:首先,设备和旋工工艺先进、人为不确定因素很少,使成孔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桩孔的垂直度、孔底清渣程度等各项指标非常令人满意。其次,对比于同桩径、同桩长的涡锥成孔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一般要提高将近百分之四十至五十(静压检验数据),这足以抵消因机具费用较高而增加的单桩造价;折算成单位极限承载力造价,则两者接近或持平。第三,对比某两个基坑作业面面积相近的工地,两台旋挖机具日成桩数与最大密度排布的涡锥成桩数量相当(均为18根),而且前者提出的泥土即时可以装车运出工地,综合效率高于后者。第四,施工现场异常整洁,地面无泥,只有少量的清水可很容易地有组织排除。基于以上的对比,本人认为,旋挖成桩工艺的先进性十分明显;设计人员应该在施工图上明确对先进施工机具的选择。同时又因为旋挖成桩单桩成本较高,应该注意提出较全面的对比数据,以说服建设单位接受。

第四章土木工程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1.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土木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督对于土木施工项目的单位来说,已经有设计单位负责设计,有监理人员负责监理,为什么还要自己组织质量监督队伍呢?由于我国施工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主观方面或者客观方面的问题,土木施工项目的单位有必要聘请有责任心、有经营管理经验、熟悉政策法规、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的专业人员组成质量管理队伍,对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这支管理队伍,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实行阶段责任制。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质量管理相对容易,除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之外,整个质量管理有章可循,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土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就要分门别类地进行。

1.1加强土木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阶段,质量管理主要是监督设计单位严格按照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工程设计,要检查所设计的工程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周边的地理环境协调一致,工程技术和经费预算是否可行,设计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工艺是否先进、是否对施工单位有适当的技术要求,等等。这个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设计各个方面能否达标,在整个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在使用功能、质量、人文精神的体现等诸方面能否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1.2 完善施工监理的监督

施工监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部门要及时听取监理部门对关键部分的施工质量的监察报告,落实监理责任。对于施工监理部门,要检查其监理工作是否有完善的监理工作程序,要检查监理报告是否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操作是否及时纠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装备及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进行监督检查,施工装备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能够完成施工并达到设计要求;施工队伍组成是否合理,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符合基本要求,是否有能力完成施工要求,对有特别要求的环节,是否有相当级别的技术人员主持参与施工过程。要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把它提高到法律的层面来认识。同时,还要及时取样抽检,确定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原材料的采购及施工程序的检验是否有详细的记录。其次,要对施工效果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人员联系,进行整改,以避免因工程质量造成的浪费。

1.3 加强建筑施工的多方面沟通。

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是设计与施工方的对立方,而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与所有相关单位的利益一致的。出现质量问题,参与各方都有责任,都有损失。质量管理关系着各方面的利益,质量管理人员务必与有关各方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1.4 强化对土木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激励。

1.4.1提高土木施工人员的素质

从土木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土木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严格考核,使得一些素质较低、技术不过关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上钻空子,导致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土木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每个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工艺不同,对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一线工人进行不同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然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有了合理的培训考核机制,施工人员就会有压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使得施工质量也有了保障。通过对人才的培训与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人员管理能力,以此促进企业现代化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4.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措施。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体力消耗大,报酬低,情绪不稳定,因此,要建立机制激励其积极性。首先要保证工资不拖欠,劳动保护措施得当,管理人性化,关心工人的身心健康;其次,要组织工人参与施工管理和技术研究,充分调动工人创造的积极性,并对发明报告的新成果给予奖励。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施工队伍的稳定,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任务,从而保障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很难想象一个大多数人充满怨气的施工队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土木工程管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建筑施工行业处在变化个改革阶段,原有的安全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管理体制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安全生产政府部门没有建立监管体制,社会监督力度不高,这使得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不到位,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脱离了行政部门的管理,成为市场中独立存在的个体,建设部和国家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就造成了土木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施工相脱离也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重要标志,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启动了很久,但是依然没有落实好它的管理职能,使得安全管理标准与实际上的安全施工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安全事故统计的数据失真,使得安全管理部门不能掌握实际情况。

1.2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2.1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直把工程质量作为管理的重点,施工过程中重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而忽视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这就给整个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再加上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时会把施工分包给承包商,承包商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重利润忽略管理,忽略安全培训,在安全投入方面存在着空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国家的基建投资不断增加,相应的施工标准也在不断的调整,施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施工队伍的增多,施工人员的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跟进,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随着加强,有些施工企业或者施工队伍为了追求利益,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忽略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管理。

1.2.2 监管单位存在的问题

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在勘察过程中不按照标准执行,改变设计过程,不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工程设计,使设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给整个过程安全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再加上相关的监管部门审核力度不够,没有监理人员落实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即使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安全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向上级单位汇报,甚至向上级单位提交一份虚假的报告敷衍工作。自身工作素质的失职,造成了监管部门的失职,不能发挥正常的安全监督职能。

2. 加强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管部门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的发展。施工单位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生产,把安全管理责任到人,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把安全事故和施工紧密结合,保证每个岗位、每个阶段都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勘查。把安全管理和施工任务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保证安全制度有效实施。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首先进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在施工过程的不安全行为,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这要求安全教育培训必须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让施工人员从根本上树立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培训。对于现场作业人员进场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对各个施工环境、现场条件等会引发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等内容进行学习,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经过学习、考核达标后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大型机车作业人员也是教育的重点对象。大型设备操作本身危险性就高,再加上需要安装拆卸人员、爆破人员、指挥发信号人员、高空作业人员等需要多重配合,这就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频发性,必须加强这些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从意识上重视安全。这些特殊的岗位必须要求通过国家专门机构的安全培训,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2.3加强建筑业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2.3.1加强承包方资质认证和管理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建筑工程都由个体承包商承包,目前这些承包商里有不少没有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承包商资质不健全,有些工程出现了多次转包,责任混乱。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加强承包商的管理,对资质不健全的单位一律不准承包工程,对于承包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违法分揽承包工程,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3.2完善和健全建筑业安全法

土木工程中有专门的费用分摊给安全管理,因此,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资金应用,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到安全管理费用使用到位,根据生产的需要健全建筑工程安全法,这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经济基础条件。

2.3.3严格执行出入制度

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没有取得安全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严禁参与招标,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相关没有安全措施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场地。

第五章 结论

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大工程,且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因为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缺少验收标准和规范,管理体制问题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发展施工技术,在过去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大家总结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在教训中得到启示,因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革新,这将给加快土木工程发展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关宝树.隧道加固维修手册.西南交通大学“隧道病害诊断、整治系统研究”

课题组,1990

2.关宝树.隧道力学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

3.关宝树.围岩分类的定量化研究.铁道学报,1988年第4期

4.关宝树.锚喷支护的荷载状态.岩土工程学报,1982年第4期

5.黄金枝.工程项目管理.上海交通出版社,1995年5月

6.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资料汇编,2001年2月

7.严薇.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10月

8.施工项目管理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月

9.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金盾出版社,2001年9月

10.邯钢经验.冶金工业出版社,19%年5月

11.铁道工程造价管理.第二期,2002年3月

12.李善同等著.WTO:中国与世界.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3月

13. 15.毕星、瞿丽.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