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7:5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信息共享化和资源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开发人才资源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第五支人才队伍,即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专业建设也应该与行业、与信息技术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适应社会的信息化需求。
教育界重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推动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鼓励高职学院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高职院校在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操作层面上,逐步建立和提升“校企合作、校行合作”,实现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对于内部机制管理,也进行专业之间,专业设置与相关教学协同教育。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下同)进行升级、完善,就是实现协同教育一个体例。
本文基于构建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各专业协同教育研究,提出相应思考、路径。近年来“慕课”(MOOC,发端于过去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课程开发模式)出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协同教育一种载体,强化了信息技术对各专业教学影响力度、层次。
二、信息技术对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意义
协同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协同。所谓协同, 就是各个参与要素共同作用与相互协调。由于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使整体能够创造和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 产生新结果。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设置协同教育模式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技术溶入专业建设、教学。针对传统专业教学的不足,运用信息技术对专业进行升级、建构专业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协同教育新模式,实现高职专业教学新的超越。例如,全国文科高职专业已占高职教育的三分之一,正受到人们的青睐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科高职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争的现实,文科类高职专业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是信息技术运用和在现代技术引导下实现与其他教育资源协同。
1.“信息文化”对高职专业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新时代教育对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技术已从一种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发展为教学重要的材料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引导教育技术发展,形成“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文化对高校的专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再是简单一种技术支持,以文化的形态对专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组织形式、技术操作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专业教育的重构。
2.信息技术在协同教育中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现在协同教育研究者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上。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行业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在国内,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发展以及一系列的评估、精品课建设等客观需求,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与相关行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师生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校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主流研究之一,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关系与作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3.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建设作用与意义
我国高职类专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客观地审视今天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管理制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仍有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教育影响包括:
(1)顺应高职类专业教育全球化趋势: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国际、国内教育资源。
(2)加强专业教学与行业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与行业联系,及时获取行业方面最新信息和教学资源(如法律类专业的法律、法规,案例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改善教学资源环境: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开发学校和行业协同教学资源,是改善高职类专业教学资源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了许多亟需研讨的新问题,有必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5)为专业教育实现“慕课”教学,提供开放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慕课”(MOOC),“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O” Online(在线),“C”Course(课程))。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内容、方法及实现过程
对于信息技术和协同教育的研究,目前有一些论文和书籍,也有学校着手实践如何在专业教学进行与行业相关的协同教育,但针对实现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指导文章不多,如何把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教育研究理论凤毛麟角。从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协同教育视角出发,针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和现实需要,选择某个专业群(如法律类)为案例,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系统与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及其实现策略,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剖析和阐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的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指导专业建设和设置。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与其他方的协同教育,其实现路径包括内容、思考策略和方法。
1.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主要内容
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教学平台(网站和数据库)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职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需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分析、行业结合和建立支持共享信息资源平台等方法,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专业教学与行业的协同教育模式与实现策略。主要内容有:
(1)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质探讨。实现协同教育,主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与高职专业教学本质内涵有关联,有需要协同发展地方。如法律专业需要借用信息技术最新查询应用,法律为信息技术发展(如安全、版权)提供保护是二种专业内在联系。
(2)协同教育与高职专业需求分析。高职专业是与社会,特别是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一致,需要与本地的社会、科技、经济等协同发展,需要有协同教育理论指导。
(3)调查高职类专业教学与行业、信息技术教学相协同的现状、课程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者也与专业教育者之间相互讨论工作少,相互之间教学难于溶入、影响,需要建立相互融合引导机制。
(4)高职专业教学协同教育的障碍与信息技术改善策略。由于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率方式、方法影响,仍存在与社会、行业分离,与其他专业不关联问题,实现协同教育现实中存在许多障碍。
(5)专业教学与信息教学相互溶入的协同教育技术框架系统设计。为实现二者之间协同教育,需要有具体措施。如建立信息技术与传统专业融合,设立新的专业。针对某种边缘学科形成的专业进行研究,如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是典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法律相关的新型专业,需要针对性专业教育研究。
图1
(6)慕课实现。通过专业网站建设,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老师教学研究平台;建设Web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实现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师生通过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互动学习。提高他们分析、筛选、加工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工作中去,确保他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有效地使用技术,把信息技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整合起来打下基础。
2.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思考
协同教育研究涉及二个以上主体,需要规范,协调从二者出发研究思想路。本文选择现阶段需要提升的文科类高职专业(如法律)为研究样本,其思路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3.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方法
研究实现协同教育方法即有传统的协同教育理论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高职类专业教学实现协同教育基础、现状及教学改革需求。更主要是要引进信息技术,开发协同教育网站和数据库,搭建实践研究平台。组织信息技术法律专业教师,打破不同专业老师之间教学和科研上无交集现状,在分析研究实际需求基础上,针对高职专业(如法律事务、人民调解等专业)教学和改革需要,收集行业信息(如相关人民法院、社区的人民调解),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
四、基本观点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是社会发展的现代产物,它对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智能集合,应用到多个生活生产领域,提高了产业的效率。而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更进一步的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较西方国家起步晚,技术落后,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发展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极其重要作用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研究电子设备和一些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发,利用电子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智能化控制和处理。而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利用的基本学科包括有网络编程、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转化处理、通信原理等多方面学科。这也说明,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些技术学科的发展,而应该是包括网络工程、信号通信等多专业的共同发展。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手机智能化、商业电子化、数据网络化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和相关控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智能化的发展。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推动了电子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电子产业链的整合分化,从而带动了更多的新兴产业的产生发展。
二、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一)国家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电子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国家政府也加大了发展电子技术的力度,但是力度仍然不够。首先,或由于制度问题,或由于理念问题,国家对于电子技术型人才的培训效果不理想,对于人才的教育只是停留在西方国家已有的技术,致使我国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缺少真正的技术型人才,缺少人才就很难把这门技术快速的发展起来。其次,国家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类的企业不够重视,很多电子信息企业都是在自己摸索,走了很多的歪路,致使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
(二)行业内的法律法规不够规范
国家制定了一些电子行业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理念、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类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这致使在电子技术行业,时常发生侵权行为,但是又不能很好的打击这种行为。过多的侵权导致了电子技术型人才对于电子技术的开发发展欲望不大,致使我国的现代化电子技术很难自主的快速发展。同时,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提供企业发展的稳定环境,相关企业难以发展,也制约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困难
如上所述,由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致使企业缺少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企业的发展也没有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企业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就只能自己摸索,这之中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加上本来企业就缺少资本发展技术,所以这类企业只能使用已有的旧技术。对于电子信息类行业,使用旧技术就很难健康的发展,企业就缺少竞争力,企业利润就不能提升,从而不能投入资本发展技术、培训人才,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解决电子技术发展问题的措施
(一)国家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电子技术的发展。只有更大的投入资本,才能把发展落后的现象慢慢扭转过来。同时,国家也应该适当改变教育理念,学习西方对于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方法,重视电子人才的教育培训,争取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开发型电子技术人才,发展属于自己的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发展都是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严厉杜绝侵权行为的产生。换言之,法律法规应该加大对技术知识产权的重视,鼓励技术型人才开发研究新技术。同时,法律法规应该为电子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企业拥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就能很大程度上推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鼓励企业自身的电子技术开发研究
企业应不断完善自己企业的体制,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企业的机构。同时,企业还应该增加社会投资,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本力量。只有加大了本身的资本投入,才能实现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发展突破,实现自主创新。不只是国家政府,电子技术企业也应该加大对于人才培训的投入,为自己的人才提供去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的机会,然后把他们的技术学为己用,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发展。
四、关于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总结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发展的速度极快,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而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国家和企业必须认清这样一个现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发展理念,同时加大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训,努力发展我们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只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上去了,才能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促进国家或企业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刚,李元祥,于超鹏.综合化飞机环境监视系统研究及其数字仿真测试[J].航空学报,2012,(12).
[2]胡少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审计风险;审计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风险无处不在,风险与收益并存。而人类社会企图通过规律总结掌握客观世界,却屡遭碰壁,正是因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审计环境必将面临更大的变化,同时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现象。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变化,研究新的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可以分为审计职业整体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风险和单个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前者称为审计职业风险,即是指审计职业界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和环境的总和。单个审计项目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了并没有意识到的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或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审计事项,乃至发表了与事实相悖的审计报告,使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未能揭示出来,而受到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子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审计也面临着来自信息技术本身的巨大风险,而且它更是通过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间接地给审计系统带来巨大风险。其风险表现为:
1、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全面的知识,而如果只依赖对以前手工做账的监督经验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存在偏差,而这当中有可能存在重大的信息遗漏,以此更进一步加大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传统审计主要依赖手工做账,纸质证据更方便审计人员取得,而在计算机环境下,审计证据的隐蔽性强、可控性差、破坏性大等特点,加大了审计风险。
3、电子数据被篡改、破坏和丢失的可能性。在传统手工做账的审计中,会计人员不太容易撕毁、破坏凭证,而在计算机系统环境下,人为的编造程序可修改、删除原有的电子数据。而同时人为的疏忽和大意也可能破坏原有的电子数据。
4、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重大审计信息。审计的发生必须依赖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如果被审计单位刻意通过计算机技术隐瞒重要信息(例如会计程序或会计人员权限的变更等),这势必会造成审计人员取证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5、审计内容更多、审计软件繁杂等因素。传统审计只需要对手工做账部分进行审计,审计软件单一,而信息环境下不仅要对传统手工做账进行审计,更需要对计算机部分进行审计,而同时审计软件种类繁多,要想全面掌握可能性很小,从而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审计信息表露的更加及时,审计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其相应的危害性也更加严重。
一般而言审计风险(AR)包括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和检查风险(DR)。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根据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模型表现为:AR=IR×CR×DR。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研究仍然需要借助这个风险模型,通过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基本要素来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点。
(一)固有风险更为突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计算机病毒、黑客、操作失误等也会造成实际数据与电子账面数据不一致,从而也增加了固有风险。因此,管理人员的品行、素质和能力对固有风险的影响更为突出。
(二)控制风险增大,并更难以确定。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交易程序的简单化,而且所有企业的财务状况都存储在某一介质中,使得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串通、舞弊,且不留下任何一点线索,从而控制风险加大。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由过去的纯手工记录到现在的手工和计算机共同记录,而且控制点增加,控制风险更难以确定。
(三)检查风险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知识不断更新,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审计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的过分依赖和自身技术的欠缺使得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仅仅依赖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发现重大错报漏报,检查风险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软件升级更新速度加快,这些都增加了审计人员获取原始数据的难度,由此带来检查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风险的有利影响。首先,传统的纸质记账媒介容易造成审计证据丢失,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保存原始凭证和数据,提供更充足的审计证据,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其次,传统审计人员需要做大量繁琐的工作,而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操作,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最后,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可以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的传递。当一个审计人员临时有事,其他审计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接替他的工作。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风险的不利影响。首先,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系统漏洞,从而造成数据丢失、存储控制失灵、系统毁损等隐患,从而加大了审计系统的困难,也提高了审计风险;其次,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的诚信水平进行审计,还需要对企业的软件等相关方面进行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量,提高了审计风险;最后,传统审计是通过纸质介质的审查,可以通过字迹辨认真伪,而现在审计人员需要从企业海量的数据中找出自己有用的进行审计,而且无从知道这些数据的记账人员等,这无疑更进一步提高了审计风险。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国外审计风险研究现状。面对数据共享性强、网络化程度高,而又必须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国外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审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的ISACA(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是审计的主要推动者,一直致力于探究控制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标准,以辅助管理者进行信息技术管理。国外许多学者对审计风险进行了定义,并且将审计模型发展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国内外审计实践证明,有效的实时审计必须是持续的、全过程的审计,这既是各国审计发展的趋势,也是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防范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对策
1、保证审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必须认真检查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属审计时间范围内的财务数据,是否属结账后的数据,各个会计期间的电子数据是否连贯,并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核。同时,审计人员也可以采用就地审计或者突击审计的方式。
2、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审计技术,大力发展在线审计。在应用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同时采集审计技术,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及时取得可靠证据,对在应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同时,也要发展审计经验集成技术即总结过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失误,仔细研究审计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为以后的审计提供经验,并且可以增加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大力发展实施跟踪技术,实现远程审计,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网,从而收集到审计人员需要的公司资料。
3、加大和完善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升级工作,统一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严格执行《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对现有的财务软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转换条件。同时建议被审单位采用正规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减少自行软件的开发。
4、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建设,定期举行相关的法律专业讲座,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从严律己,防止、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从而找出更好的措施规避风险。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审计工作的隐蔽性、保密性,保护自身安全,降低审计风险。
5、进行审计人员专业训练,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通过培训等方式改变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建立淘汰机制,同时也要注意引进IT方面的人才,将自主培养与引进相配合,逐步建立起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团队。
6、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对企业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以及潜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找出合理的、适应该企业的审计风险策略,并制定出该企业的审计计划;事中按照事前的策略和计划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事后进行总结,并对上述事项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总结。
7、加快立法程序。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对计算机联网以及审计检查相结合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权限范围,同时也要加大对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审计人员的人身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审计人员面对的风险更加严峻,被打击报复的危险与日俱增,所以审计人员更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新的审计体系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审计职业将被置于一个新的环境中,信息技术对审计职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内涵。审计风险产生于审计实践中,与审计理论密切相关,审计理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审计研究现状,审计必须是一项全面持续的工作过程。这也是各国审计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是防范和化解各种审计风险使之在可控范围内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辛旭,刘佳.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研究[M].2010.
信息技术具有不断更新、实践性强、富有挑战、感官刺激等一系列极富魅力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能大大丰富表现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讲三大诉讼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对于刚刚接触法律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概念抽象,不易理解;形式相似,难以区分。信息技术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笔者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审判实录让学生观看,形象直观的审判现场让广大学生能够真切地“看”法,感受法律的威严,并对不同的案例进行比较区分,找出不同的诉讼适用于不同的案件,从而总结出不同的诉讼有不同的特点,既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又为后面模拟法庭作了铺垫。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妨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如初中政治八年级法律常识部分知识点多,术语生涩,不好掌握,笔者就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百题大赛,把学生带到微机室,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五名答题手上机操作,其他组员是亲友团,每名答题手有三次求助亲友团的机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一百道选择题,按成绩排名颁奖。形式新颖,富有挑战,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并在交流合作中培养了竞争意识,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收效很好。
2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升华学生的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扣住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如讲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让他们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点儿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产生认同感,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某些历史场景。视频一2008年以来,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个省份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其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房倒屋塌,道路阻断,人民生命危在旦夕;接着播放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难阻中国心,人民子弟兵冒死突进灾区,道路不通,就步行,公路被阻,就空降,一条条生命道路被筑起,一束束希望之光被点燃;灾区外的百姓也心系受灾同胞,一份份没有姓名的爱心捐款,一拨拨志愿者赶赴灾区。是什么让华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需太多的语言,此时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视频二2010年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道路被水冲断,街道商铺被淹,就连居民家也进水达1米多高,险情严重、损失很大。但是在灾难面前,坚强的中国人没有退缩,暴雨稍退,灾区的群众就开始奋力自救,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党和政府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各个部门全力救灾,保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应对,奋力抗争,直面灾害带来的一切困难,进行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彰显的就是伟大民族精神。视频三播放汪锋的《直到永远》:“别害怕我就站在你身边,心在一起会让我们勇敢”歌曲还没有播完,学生就已经声泪俱下了。这种感情是水到渠成、油然而生的,是触动心灵、震撼灵魂的,是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其他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3结语
信息技术具有不断更新、实践性强、富有挑战、感官刺激等一系列极富魅力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能大大丰富表现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讲三大诉讼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对于刚刚接触法律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概念抽象,不易理解;形式相似,难以区分。信息技术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笔者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审判实录让学生观看,形象直观的审判现场让广大学生能够真切地“看”法,感受法律的威严,并对不同的案例进行比较区分,找出不同的诉讼适用于不同的案件,从而总结出不同的诉讼有不同的特点,既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又为后面模拟法庭作了铺垫。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妨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如初中政治八年级法律常识部分知识点多,术语生涩,不好掌握,笔者就组织一次法律知识百题大赛,把学生带到微机室,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五名答题手上机操作,其他组员是亲友团,每名答题手有三次求助亲友团的机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一百道选择题,按成绩排名颁奖。形式新颖,富有挑战,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并在交流合作中培养了竞争意识,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收效很好。
2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升华学生的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扣住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如讲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让他们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点儿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产生认同感,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某些历史场景。视频一2008年以来,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个省份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其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房倒屋塌,道路阻断,人民生命危在旦夕;接着播放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难阻中国心,人民子弟兵冒死突进灾区,道路不通,就步行,公路被阻,就空降,一条条生命道路被筑起,一束束希望之光被点燃;灾区外的百姓也心系受灾同胞,一份份没有姓名的爱心捐款,一拨拨志愿者赶赴灾区。是什么让华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需太多的语言,此时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视频二2010年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道路被水冲断,街道商铺被淹,就连居民家也进水达1米多高,险情严重、损失很大。但是在灾难面前,坚强的中国人没有退缩,暴雨稍退,灾区的群众就开始奋力自救,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党和政府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各个部门全力救灾,保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应对,奋力抗争,直面灾害带来的一切困难,进行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彰显的就是伟大民族精神。视频三播放汪锋的《直到永远》:“别害怕我就站在你身边,心在一起会让我们勇敢”歌曲还没有播完,学生就已经声泪俱下了。这种感情是水到渠成、油然而生的,是触动心灵、震撼灵魂的,是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其他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1、硬件环境的构设
在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满足信息教学的硬件设备进行构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实施是建立信息技术的前提,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大屏幕投影,电化教学网络服务系统等。同时,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建立教学多媒体课件资源体系,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类选择,购买或者开发适宜政治课堂教学要求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实现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需要。
2、软环境的营造
在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硬件设施的软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不仅包含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要包含教师作为政治课堂的教学引导者的教育能力和知识体系。为此,广大政治教师要立足于现代教育,从自我能力上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观念,包括对信息技术知识工具的使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潜移默化的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软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政治专业知识融筹在信息整合的课堂结构中去。
二、结合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来整合信息平台
1、从课堂备课来贯穿高中政治知识面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主要是为了实现对众多知识点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工具,通过情境教学、人、事、理的交互等方式,来讲政治课堂中国的关键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展示出来,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够扩大课堂知识量,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奠定基础。同时,网络平台的建立,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课件资源和新颖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得以共享,如此一来,教师在备课时就能够广泛的收集相关教育资源,从名师名校的教学成果中吸收经验,从优秀的课件案例中借鉴新思路,从而拓宽了自身的教学视野和知识面,也为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案。比如我们在教学抽象的“哲学”知识,教师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图片进行整理,与师生之间的日常生活进行嫁接,从而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周边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贯穿“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
政治知识点是分散的,概括的、综合的,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能够从众多的琐碎知识中来引导学生渐进的掌握是关键问题,为此,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特色与局限,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多媒体资料的引入要科学和有效,从而达到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比如通过引入政治案例短片的形式,来引入课堂教学的话题,并从中让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结合教师的语言介入,对本次课堂所需要展开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的融合和总结,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意义。同时,在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作用之外,还需要对“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行科学的把握和控制,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为此,在讲解政治知识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避免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从而走上了多媒体形式主义的错误上。比如在学习政治中的“法律”问题时,很多老师喜欢对相关的犯罪案件进行播放,而忽略了犯罪活动背后的法律条款的意义,为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从课余时间来准备一些法律问题,并从问题中来引入实践知识,从而将法律的抽象性与现实真实性结合起来。
3、对课堂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知行结合
知识是浩瀚的,无穷的,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资源大爆发的今天,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下,一不留神就湮灭在层出不穷的知识海洋里,而最后难以让学生能够对政治知识进行透彻的、有效的掌握。为此,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认识到当前信息资源的更替速度和繁杂性,要结合课堂实际,从政治教材出发,围绕相关知识点来不断融入新的知识,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做到知行结合,比如在讲解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区别时,要通过具体的知识内容,如人大代表会议,的相关视频资料或新闻报道来说明,以实现对学生认识的厘清和分辨。
三、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58―01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教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g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教师纯技术的讲解,要重视学生自学及总结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以前的计算机课主要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反复地讲解,计算机教育具有片面性,过分强调技术的教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变,信息技术教育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技术知识,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的讲解,要重视学生自学及总结能力。例如,键盘鼠标的学习可结合打字游戏、纸牌等进行,让枯燥的内容娱乐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画图软件的学习,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将自己最心爱的照片进行扫描,利用画图的工具再对照片进行编辑,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交流评比。让他们自己结合书本知识自己总结,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轻松地学会了画图软件的使用。
二、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的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而要提高信息素养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信息技术文化。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到银行、税务、机关、工厂等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正确地使用、网上信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正确把舵,避免青少年利用计算机犯罪。
2.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处于一个高速淘汰与高速发展的双重状态。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及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更多地了解现阶段出现新的技术及时与学生交流,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让学生按照现阶段的技术往后慢慢自己琢磨和摸索,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学生将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确立主题,分工合作,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帮助其他老师,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要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政策;信息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248-01
1 信息政策和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1)信息政策的概念。
关于信息政策的概念,学术界作了不少探讨,笔者认为,信息政策包括信息内容以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技术、人才、投资、系统等信息活动要素相关的政策。其中,信息内容政策包括信息内容的搜集、组织、协调、配置、开发利用政策,信息传输的组织管理和控制政策、跨国信息流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包括信息技术的配置和应用、开发和创新、引进与出口、标准化等政策;信息人才政策包括网络人才的培养、素质要求、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地位待遇、管理与评估等政策;信息投资政策包括投资资金的渠道来源、构成、分配方式以及投资的强度、主体、调控机制等政策;信息系统政策包括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政策。
(2)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一般而言,信息化是指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从宏观层面看,它是指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从事信息产业活动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的过程,更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渗透、应用和共享程度的过程;从微观来看,它是社会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信息资源投入越来越多、生产过程越来越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产品的价值构成中信息价值不断增加的过程。
所以,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利用和再生过程,也就是以知识生产带动物质生产的过程。因此,信息化不仅要实现信息网络化,还要实现信息产业化,更要实现产业信息化。
2 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政策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字鸿沟、知识产权的保护及与国际接轨等对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1)信息化为当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控制信息资源,成为各国必须重视的问题。自二战结束以后的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信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工农业生产、商业服务行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教育文化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成为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社会生产支柱,成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然而,迅猛增长的信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没有控制和没有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反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和控制管理信息资源,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面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关键就是制定国家信息政策。“一个拥有严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政策的国家,需要有互补政策,以保证所需信息的提供与使用。”
(2)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个崭新的产业一信息产业在崛起。据1983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从事信息产业的劳动者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来看,美国1987年达67%。90年代将达75%,这些数据表明,信息产业已经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增殖型产业,也是一种社会化程度高,要求发挥整体效益的综合型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研究和制订信息政策。以保障和激励信息产业的发展。
(3)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正确的信息政策进行规范和调控。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无疑大大提高了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如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尤其是通过传统的专利和版权难以识别和保护的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固化程序等信息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卫星立播或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时涉及的国家问题、信息的窃密与计算机犯罪问题、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信息产品的定价与税收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冲击等等。为了在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防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所以必须特别重视对信息政策的研究与制订。
3 信息政策对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信息政策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导向、协调、干预、规范等诸多影响。这里以美国信息政策对信息化的影响为例:因特网与信息高速公路是20世纪末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可以说,NIl、GII、NGI以及Inter-net2计划是美国为发展信息产业而制定的行动纲领,也是美国以往几十年发展信息产业的先进经验的总结。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它本身就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牵引机”。1990―1997年间,信息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了高达10.4%的年增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向传统产业渗透,美国经济快速增长,从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世纪50年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已达45%,美国的这一比例在90年代初已高达75%。一直保持领先,使美国的数字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而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连续增长的势头,成为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美国人在总结这个经济现象的时候指出,其经济活力有很大一部分是信息化带来的。同时,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1996年电信法案》、《通信正派条例》、《网络环境下保护隐私权的新法案》等相关法律,以减少或避免信息技术对国家信息政策的冲击和国家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产生的冲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虽然,美国政府在信息政策制定的时候,本质上是站在本国经济发展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其所制定的政策,不可避免地会损害、甚至牺牲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是出于其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其制定的信息政策促使本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发展、军事强人等方面仍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15-03
2010年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分别在同时期国家信息化教育规划。教育信息化革命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大趋势[1]。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仅凭教学经验的传统理论灌输模式已很难培养未来职业人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思维能力。近年来笔者逐步借助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探究法律知识原理。
1 在提升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到三个需遵循的原则
实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扩展学生的法律理论、思维方法与实务经验视野[2]。2014年,笔者针对二年级即将实习的学生讲授我国合同效力法律制度时,结合他们离校后可能面临租房子的实际情况,及时通过PPT、房屋租赁法律专家解答与大学生租房被诈骗的视频,引导其重点把握承租人在房屋租赁中面临的无权处分、无权等房屋租赁陷阱,引导学生理解法律规定的同时,逐步懂得适用进而优化维权技巧。
紧密性 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无论是视频或是课件背景,还是案例材料,都必须与教学的主题紧密相连。2011年,笔者在进行违约责任中的定金罚则原理讲授时,适逢圣诞节,案例主题就定了圣诞树买卖合同,播放的PPT案例材料一律选用以上买卖系列案例为定金罚则知识原理服务。笔者在播放PPT时着重引导学生看懂案例背后展示的定金罚则知识原理,并及时予以总结,务求让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服务于法律知识的梳理。
趣味性 法律知识原理比较枯燥,教师对案例视频、PPT等信息技术的选用不仅要有一定趣味性,还要符合科学性,内容并不流于肤浅。2015年,笔者在汽车维修专业进行合同履行知识原理讲授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用驾驶学校合同诈骗案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知识梳理的时机成熟了,教师再引入枯燥的知识原理,课堂的学习顺理成章地显得不那么让学生难以接受,甚至学生还想听教师传授多一点点法律知识原理,课堂理论学习气氛比较浓。
把握以上三个原则后,教师就要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相结合,作为贯穿学生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的主线。
2 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3]
PPT知识原理学习法 笔者使用PPT贯穿于整个课堂原理教学的几率比较高。以我国合同效力法律制度讲授为例,第一阶段至复习阶段,笔者用PPT展示一个房屋租赁网络广告,让学生分析合同成立的问题,为合同效力制度的导入做准备;第二阶段,笔者通过用PPT展示表格,如对比合同效力状况,包括合同生效、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与合同效力待定的概念与法律后果,扎实学生法律理论基础,为进行新课案例分析做准备;第三阶段的案例分析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房屋租赁案件进行案情分析,并借助法律储备进行法理解析,笔者选用房屋租赁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合同效力的适用技巧;课堂总结阶段是整个课程的精华部分,笔者借助PPT引导学生总结合同效力状况的思维方法,并进一步引导其理解目前我国合同法的精神――促进交易,通过稍复杂的案例思考题提升其思维的高度。
原理如图1所示:
1)行为能力――欠缺者,导致行为的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2)意思表示真实――违反者(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导致行为的可撤销;
3)内容合法――内容违法者,导致行为的无效。
视频案例学习法 教师通过选取典型或热点的合同法视频与学生共同学习相关原理。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是很灵活的,可以在复习阶段,也可以在新课讲授阶段;视频的播放可以是断断续续的,也可以连续播放。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关涉到的课程知识原理予以梳理,并关注其审辨式思维的培养与循序渐进地提高。如2015年在探讨定金罚则原理时选取一个律师事务所的真实案例,学生在听律师解说办理案件经过时,跟着律师的思路往前走,从了解案情到探讨定金与订金区别,最后反思进行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拟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理论依据如图2所示:
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2)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如《担保法》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3)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
利用班级QQ群练习与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在原理讲授与案例分析完成后,需要通过学生完成习题检测其学习效果。以违约责任学习项目为例,教师的操作方式是首先在QQ群上一个关于分析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案例,并规定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后上传作业。教师在QQ群上公布答案,奖励得分最高的组,分析各组做得不够好的方面。通过平等交流增进师生默契程度,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也让教师利用课下记录教学反思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补救不足的知识,提升其思维能力。
利用APP教学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 学生打开手机就可以完成合同法教学调查表,为教师及时评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提供了便利。无记名调查方式避免了学生的顾虑,让其能公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教师更好地教提供了明显的帮助。
3 在高职法律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需注意的方面
明确信息技术是培养法律思维能力的手段 教育专家熊丙奇曾说过:“任何现代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过分强调工具的重要性,而不是改变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系统,就可能变调。”[4]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相关法律案例处理的实务技巧,促进法律思维品质的完善。如播放房屋租赁合同案例律师解答部分,由于视频里面有5个案例与相关法律解答,笔者仅仅在每个案例播放完就暂停,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法理知识;学生通过整理案例资料,记录讨论结果,进行限时汇报等活动,不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宝贵想法来充实个人的法律知识体系,专注案例中的法律本质问题[5]。
避免借用信息技术堆砌大量知识原理 如果课堂涉及知识原理多,仅用PPT罗列展示是不够的,教师应精选相关的知识原理,采用表格、对比学习等方式分段引导学生掌握,而且对于重点知识要善于利用PPT进行特效处理,避免学生找不到重点,囫囵吞枣。2011年,笔者在合同法违约责任的PPT中采用思维导图的mind map(意愿图)将相关的违约责任简单罗列出来,学生思维能力虽获得一定的提高,但局限于固定的思维――记好知识点就可以运用在案例中了。2014年,笔者在讲授同样的知识原理时,在PPT中采用thinking map(思考图)制作违约责任实际运用比较图,学生开始学会分辨与选择适合案情的违约责任解决纠纷,思维能力突破原来的僵化状态,积极性思维能力获得提升[6]。
优化师生互动的信息化情境 信息技术开放性使得师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产生思想共鸣,实现学习共同收获[7]。教师在复习相关知识原理时,利用PPT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使得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案情与答案不要放在一起同时展示,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不加思考地记忆答案,错失其法律思维能力获得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