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1 14:10: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班会课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活动主题:
从身边小事做起,贯彻“节能减排”的观念
活动目的: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劣,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
将课前准备图画材料等放置在班级后面,供其他老师观赏。
教学过程:
一、班长
我们今天的班会是主题,就是屏幕上显示的六个大字。请同学谈谈你们对这三个名词的理解?
二、主持人:“节能减排”这口号,提得最多的就是最近热火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看看它的相关报道。
演示课件——视频
小结:上海世博是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其中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屋顶铺满单晶硅太阳能板,有利于开发新能源。
如果你认为世博离我们有点遥远。那么,再请同学从下面要播放的视频短片《难以忽略的小事儿》中,找出不符合“节能绿色环保“理念的行为。同样的问题,我们遇到了,是如何处理的?
请同学指出问题,并向同学宣传更多的“节能减排”知识
三、主持人
我们看看现实生活中里存在的问题?大家请看屏幕
1、图片中工厂烟囱吞云吐雾,污染大气,散发刺鼻的味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奔流到海的污水把往昔的蔚蓝色变成墨色。
画外音:我们学校就在烟囱林立的金屿工业区附近,偏南风来时,我们被迫呼吸着污秽的工厂废气;东海垵曾是美丽的沙滩,现在早已被漂染厂的污水腐蚀这它的容颜,垃圾满地,无人问津。
2、我们学校里呢?我们很多同学的行为与视频《难以忽略的小事儿》一样,值得我们反省,更正!
第一组图:踩草皮,攀爬树木——有没有环保意识?
第二组图:长时间冲洗,没关紧水龙头——有没有节约水的观念?
第三组图:乱丢废弃物——够不够绿色健康?
第四组图:褒扬在大扫除中的清洁卫士!有了他们,我们的校园才能到处鸟语花香。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
分享节能绿色环保经验,进行知识问答环节……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声音;激励学生;评价学生
一、背景
班级工作比较繁琐,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作为班主任既要教育学生的思想德育,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那么班会课是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主阵地。目前,不少班主任根据学校的主题随意应付一下或盲目地选个不切实际的主题,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经常挪作他用。这些班主任不会去考虑“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不会注重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素质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班会课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选好主题上好,还要运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当今,我们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上初中班会课的话,不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和声音。
根据学校计划的主题,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定好班内的主题。有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或在学期初制订学生调查表,征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他们最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或自己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插入图片和声音吸引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七年级新生没有适应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针对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我们从介绍老师、科目、自己起,并且制作几张学生本人照,进行图文并茂教育。树立榜样,录音其讲解学习方法,开阔学生视野,适应初中学习。在考试前,我们可以选择诚信教育主题、夏天选择预防溺水教育等等。
三、活用多媒体课件激励学生。
平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查找有关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震撼心灵的歌曲和Flash及剪切一些影片集中教育、激励提高学生。如:用Flash《我的好妈妈》歌曲,对班内由于有些学生缺少家庭教育,缺少真正的关怀和爱护,从不把心放在学习上的学生的心灵有些感动的启发。从而引导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笔者认为我们班主任要活用多媒体课件做好心灵的疏导者:有句话 :“堵则死,变则通”。因为这些学生往往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你教育他们,批评他们不起作用。这些天真浪漫的动漫画面刺激大脑,引起对儿时的感想和对父母的想念,激发学生的感情,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察觉,从而改正。如:我班的郑某某。家长对自己小孩教育方法不当:有时特别溺爱、百依百顺;有时特别粗暴、动不动就打;有时特别放任。还有王某某家里有个姐姐,他父母特别爱她。而对他一有错误就打他,他就比较自卑:觉得父母不爱他,学习自暴自弃,跟他们对着干。在学校里他总是以一个坏学生的形象出现,以此吸引学生。笔者在班会课运用歌曲和Flash 动漫画对这类学生特别有效。他们会敞开心扉与笔者交朋友,要求笔者下次班会课再来几个,趁机同他们谈条件,上课学会记笔记、如何完成作业等等,用这种方式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评价学生。
德国诗人歌德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我们班主任随时积极地善待学生,面对全体学生,要有信心和勇气。学生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当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班主任仍然对其充满信心和希望,鼓起其努力学习的勇气。平时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旦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或成绩时,在班内进行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从而转化为 一种强大的促进因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然而,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反复抓,抓反复。班主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手段来激励学生,使他们心知肚明,行动上有所改观,融入到班集体中,做出有益于集体的许许多多事来。尤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学生更能接受,记忆特别深刻。我们可以把班里的学生拍成poster海报,展示在课件里加上谈谈理想和自己的幻想等等,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歌曲录音、照片、爱好等等,制成课件比一比,教师用清新、委婉、富有特色的评语,一学期开学一次。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更能够努力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抱以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必然增强学习的激情。因此,对每个学生均应抱以良好的期待与祝愿,给每个学生以勇气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教师在等待,当教师这份等待的心愿转化为学生本人的“自我激励、自我期待”时,教师的期待才可能转化为成功的喜悦。
总之,作为班主任,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朋友般的爱,使学生体验到班主任的严也是爱,宽也是慈。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评价他们,使在正确的教育下其不断进步,成为会学习、 会做人的合格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凯,《初中生心里教育读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仪容仪表
【班会目标】
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仪容仪表的内涵和重要性。
2、促使班内同学人人注重仪容仪表,是注重仪表、塑造美丽在班内得到深化。
3、以此次主题班会为契机,个班对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仪容仪表进行自查自纠。
课前调查
1、你认为中学生可以染发、拉发吗? A、可以 B、不可以 C、无所谓
2、你有带首饰来上课吗? A、经常带 B、有时带 C、从不带
3、你有涂指甲油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C、以前有,现在没有
4、你认为中学生随意穿拖鞋来上课吗? A、可以 B、不可以 C、无所谓
5、你认为穿超短是一种个性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6、你喜欢带哪种书包上学? A、学生背包 B、手提包 C、流行包
7、你喜欢搞个性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8、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外表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A、外表 B、学习 C、一样重要
9、你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 A、满意 B、不满意 C、无所谓
10、在宿舍里,你一般打扮多久? A、10分钟左右 B、30分钟左右 C、一小时以上
调查总结:
小组讨论
1、什么是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对于人们来说有哪些重要性?
2、作为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仪容仪表?我们班里有哪些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仪容仪表?
3、如何理解个性的张扬?张扬个性和规范仪容仪表矛盾么,为什么?
4、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知识链接:
中学生仪表仪容应符合学生的身份和特点,在美的追求上要讲科学,切勿赶时髦、图虚荣、不加分析地盲目模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望遵照执行:
一、仪容仪表基本要求。
整洁大方,朴素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
二、仪容仪表细则。
1、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得剃光头,不得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
2、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流海不过眉,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女生不得穿露背装、露脐上装、超短裤、超短裙和半透明柔装,不穿过分暴露衣着。
4、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
5、不得穿拖鞋进入校园,女生不得穿高跟鞋。
A:仪表包括容貌、穿戴、姿态、风度。
1、容貌即相貌、长相、面容、身材。
2、穿戴即衣、帽、鞋、袜、头巾、围巾,还包括佩戴物等各种饰物。
3、姿态即姿势和体态。
4、风度即由人的内在气质与举止姿态形成的作风和气度。
注重仪表就是注重和重视自己的仪表,应做到仪表优美、大方。
B: 注重仪表的基本要求:
(一)要整洁。
从头到脚要保持干净,尤其是面部、口腔、脖颈、手、头保持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天洗脸、洗脚,经常洗澡、洗头,头发梳理整齐,坚持漱口、刷牙。
(二)要端庄。
坐、立、行走姿势合乎健美要求,服装、发型合乎自己身份,朴素大方。
1、中学生服饰应反映出学生健康活泼、朝气向上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方便中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同时要讲究科学。中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穿着打扮上不宜一味模仿成年人,如:紧身服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会限制身体的正常发育。
2、中学生的穿戴要求应是合体、适时、整洁,符合身份,朴素大方。
合体。即穿戴规格要符合自己身体高矮胖瘦。过大过小、过长过短、过肥过瘦都会不协调、不方便、不舒服。
适时。即穿戴合乎时宜,随季节、天气变化、场合换衣服。
整洁。穿着要规整干净,衣领翻好,扣子扣齐,腰带、鞋带系好。
符合身份。即符合中学生身份,符合中学生特点。反对花哨、奇异、独特,也反对颓废、邋里邋遢。
朴素大方。指不追求艳丽,不追求时髦,自然纯朴。
(三)不穿高跟鞋。
即鞋跟不得超过3厘米,以防“为美伤身”。
1、高跟鞋易引起“高跟鞋脚病综合症”。
2、高跟鞋限制人的运动量,不利于学生自由、健康发展。
(四)发型要符合中学生身份。
中学生发型应该是自然、简便、整齐,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1、男生不得留长发。
头的两侧和后部发长不得超过发界。留长发是颓废的表现,“土不土,洋不洋,不男不女”,不是中学生的发型,更有损于中学生形象。
2、女生不得烫发,不提倡留长发。
烫发不仅损伤头发,且不符合学生身份。因为烫发曾经是结婚的标志。
留长发和马尾辫也有诸多弊端:
(1)花大量时间去梳理头发,对正在紧张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无意义的浪费和负担。
(2)长发、马尾辫由于捆扎时拉扯周围发根,这种刺激易导致毛囊炎、脱发和后脑疼痛。
(3)由于捆绑,后脑部汗水不易蒸发,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
(4)由于长发吸收了大量营养,有碍于智力充分发挥。
(五)不佩戴首饰,不化妆。
1、不佩戴首饰。
首饰泛指头饰、手饰、项饰、胸饰。如耳环、发插、耳钳、手镯、臂镯、戒指、项链、项坠、项圈、胸针、领针、别针等。
(1)佩戴首饰是成年人的事。
例如:戒指是青年男女订婚、结婚时的赠物,而且它代表着特殊的信号和标志。
(2)高档的首饰是贵重的,中学生承负不起,而质量低劣的首饰,易引起多种疾病。同时也不卫生。例如“铝制”、“铜制、“塑制”耳环极易导致耳孔发炎;而劣质手镯锈迹不断,极不卫生。
2、不化妆。
化妆指用粉脂等修饰面容。中学生不宜化妆。
关键词:心理班会课;设计;实施
心理班会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曾说:“心理学是母性的。”就是指在心理上,像母亲般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和理解。其实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存在一定的孩子气成分,在遭遇挫折时,总想有个接纳自己的、像母亲一样宽容的人,获得母亲般的呵护、宽容和鼓励。
一、心理班会的设计
(一)心理班会的主题确立
心理班会设计前,首先要确定班会主题。确定班会主题,要先考虑三个问题:班里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年龄特点又是什么?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选题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1.根据学生的常见问题来选择主题
(1)青春期心理指导——了解自我,学会互相帮助,克服青春期的各种烦恼,如开展“走过花季雨季”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问题。
(2)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情绪调控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营造班级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共同对抗压力。
(4)人际适应指导——加强自我认知,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2.依据各个年级教育的侧重点来选择班会主题
(1)初一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初一年级学生实现了小学生到初中生角色的转变,辅导的主题选择“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包括新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衔接、心理上的适应等;还可以针对新生的不同心理有选择地开展辅导:有的学生认为该歇歇脚,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骄傲,有松懈心理;而有的学生,开学后的考试没考好,便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悲观失望。因此,初一年级的主题应重视养成教育、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和谐班风的形成。
(2)初二年级。到了初二年级,适应问题应告一段落,很多学生渐渐在集体中站稳脚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冲劲,这时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初二年级心理班会的主题可以定为“时间管理—学习计划的制订”“轻松学习—学习策略的训练”等学习心理指导。同时进入青春期,由于性心理的发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十分重要,可以选择“青春做伴—如何与异往”等主题。
(3)初三年级。针对初三年级学生很快就要面对中考这一事实,将“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克服考试焦虑”作为心理班会的主题,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还可组织以“对未来的憧憬”为主题的讨论团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与热情,调节初三年级备战应考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
(二)心理班会的主要环节及相应的任务
心理班会的模式一般分为:活动引入—提出问题—活动体验—总结和分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几个阶段。
1.活动导入,营造课堂氛围
团体辅导中的暖身活动,设计这种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暖身,促使学生进入状态;二是导入,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出班会课的主题,从而避免主题的产生过于突兀。
主题引入的方法和形式:游戏、短剧表演、情境演绎、故事、歌曲等等,只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向关注问题就可以了。
2.提出问题,构建认知冲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降到最低。
3.活动体验,创设切身体会
团体辅导注重团体动力,而心理辅导融入型主题班会也可以利用班级的团体动力,催化学生互动与分享。因此,教师在班会设计与实施时,要充分应用集体资源,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产生互动,形成改变的良性机制。
4.经验分享,新旧经验整合
教师做好引导和小结工作,学生的参与以及彼此间的分享与回馈,使学生把别人的以及在活动中获取的新经验与自身的经验加以整合,从而深化班会效果。
二、心理班会的实施方法
(一)概念认知,观点构建的方法
1.游戏体验
根据班会主题,我们可以选用很多心理游戏和拓展活动,比如,信任背摔、解手链、人体拷贝、价值拍卖、寻找变化、留舍最爱等心理游戏,恰如其分地运用团体心理游戏,可以改变过去班会单纯说教、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或接受教育。
2.典型行为的归纳与解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行为,比如,破窗效应、从众效应等。前几天网上报道的14岁初二女生为了逃避剪头发,选择跳楼自杀。无独有偶,现在很多中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是发型。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自己的发型,用“假想观众”概念就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他(她),所以对自己的外貌特征过分关注。
3.提炼视角
从一些故事或者名言警句中寻找着力点,比如根据“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提炼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长度×高度×宽度”这样一个方程式,演绎出一堂生命教育课。
4.比喻
通过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或揭示深奥的、隐晦的主题。比如让学生用一件物品、一种动物或一种食品来形容对家庭的感受,并说出理由;在“友谊和爱情”主题中,让学生打个形象的比喻,说说在自己心目中友谊是什么,爱情是什么,这样更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敞开心扉。
比如“生命线游戏”,用一根纸条代表人的一生,将已经过去的部分撕去,然后将睡眠时间的这部分撕去(占■),再撕去娱乐游玩的时间,看最后剩在手中纸条的长度,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与易逝。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浸润与激发方法
1.活动体验
(1)小游戏
在游戏中,心理最容易放松,情感最易外露,揭示出一些内心不为人所知的想法或观念。比如,“我的五样”这样的游戏就很容易触及人心灵最柔弱的部分,以窥探人的价值取向。(现场做)
一些趣味心理测试同样可以引入课堂,比如“带上动物一起上路”。
变换一个交叉手指的方式,理解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现场互动)
(2)任务型教学
给学生创设一个即兴任务,比如讲规则对人的意义,可以让学生画圆。一人徒手画,另一人借助圆规按照规则画圆,从而体验“规”与“矩”的重要性;或者要求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让学生体验一心不可二用。
(3)心理剧表演
校园心理剧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搬上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都得到启发。校园心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切的体验,并为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直接经验。因此,它是心理班会实施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能模拟生活中的情景,营造教学设计所需要的心理体验。
如在心理班会《我为父母做了什么》上,教师以生活中该班学生与父母的冲突为素材,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在表演时,请学生首先扮演生活中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然后请家长和孩子分别谈谈处在这个情景中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后重新表演。无论是观摩的人还是表演的人都会有所感悟。
(4)真实任务
在课堂上给父母打电话,或写一封书信。
2.个人经验分享
(1)漫画表达
绘画可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比如,采用命题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把内心的想法投射出来,在观点表达时可以用丰富的QQ表情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2)谈论个人经历、感受、观点
(3)用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心理班会不是万能的。心理辅导和班会课在辅导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心理辅导是基于人本身的一种辅导,而班会课更多的是基于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因此,心理班会课不可能完全替代德育班会课,我们只是倡导将心理辅导的一些理念和技术,用以服务我们的班会课。相信心理辅导融入班会课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实践。
参考文献:
[1]钟志农.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形成性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2]温天山.高职生主题班会建设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戴小梅.主题班会的作用及其设计初探[J].班主任,2005(8).
[4]梁东标.团体辅导在学校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2(21).
[5]徐萍.从团体辅导看德育的实效性[J].天津教育,2001(6).
尊敬的xx:
今天班会迟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几次犯错误,让我自己想了很多东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气自己,去触犯学校的铁律,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了羞愧。学校一开学就三令五申,强调校规校纪,提醒学生不要违反校规,可我却没有把学校和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没有重视老师说的话,没有重视学校颁布的重要事项,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应该把老师说的话紧记在心,把学校颁布的校规校纪紧记在心。
我这次犯的错误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不能回学校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上课,耽误自己的课程,如果每个人都像我这样上课迟到那上课的次序就会被扰乱,老师无法正常教学,其他同学也不能正常上课。而且我这种行为给学校也造成了及其坏的影响,破坏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学们中间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我一个人的犯错误,有可能造成别的同学的效仿,影响班级纪律性,年级纪律性,破坏学校的纪律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给对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师和家长也是一种伤害,也是对自己和别的同学以及双方父母的一种不负责任。
每一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到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树立良好形象,也使我们的学校有一个良好形象,对于学生,不触犯校规,不违反纪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如今,犯了大错,我深深懊悔不已。我老师对于我的犯校规也非常的生气。我也知道,对于学生,按时上课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是我却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我会以这次违纪事件作为一面镜子时时检点自己,批评和教育自己,自觉接受监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奋进,努力学习。
我也要通过这次事件,提高我的时间观念认识,强化责任措施。我对这次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和总结,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为了感谢老师的淳淳教导,我在此保证如果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尽我之所能克制自己,绝不让老师失望。请老师谅解我这一次的错误吧!也请同学们监督,再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早起早到,做到你迟到不早退,做一个合格的好学生!
英文名称: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4784
国内刊号:35-1241/C
邮发代号:34-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技工学校班主任实施主题班会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主题班会课只有注重学生自主教育、自主体验、自主感悟,才能让德育教育根植在学生心灵的深处,得以生根发芽。班会课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是进行德育教育,发展学生情感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班会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技工学校班主任在实施主题班会活动时,如何切实提高班会的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课例,反思后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大部分学生进入技工学校就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流模式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形式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主线。因此,技工学校的主题班会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职场、如何适应社会和如何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德育上来,具有符合技工学校德育的特色。
一主题班会要注重主题的针对性 、目的性和系列性
班会的主题,好比一只曲子的基调,是用来定音的,因而选好主题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关键。主题是班会的中心,只有选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主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技工学校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班会。
总体来说,技工学校三个年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是第一阶段,对于新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刚刚到一个新环境,要开展主题班会告诉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真正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据笔者问卷调查,很多学生对就读技工学校的目的性不强,绝大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年的主题班会重点就是以如何提高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来设计主题。新生进校一年后,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班会主题应以培养学生怎么学习和锻炼自己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参与意识、自强自信的心理、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主题,使他们形成职业兴趣,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三年级是第三阶段,学生面临就业择业难问题,此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班会主题应以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围绕就业形势、就业面试、顶岗实习、如何创业等方面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主题班会要注重内容贴近生活,采用体验式的生活感悟
在班会课设计中,要注意将学生作为班会课的主体,让学生在各种主题活动中体验各种生活道理和情感。怎样才能让生活说话,形成道理和生活的合理结合,达到生活感悟?除主题的选择生活化外,更加重要的是素材的生活化、情感的生活化。“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发生的一切”往往很能切中要害。
例如,结合5 月的母亲节,我组织学生上了一次以“学会做人 从感恩开始”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先由学生查找资料,内容是真实感人的故事。然后由学生主持,全班同学人人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并做了一个现场“感恩调查”。此外,学生分组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探讨,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感恩父母”。由于整个班会过程自始至终都有学生的参与,班主任只在其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此前已投入了时间、精力,在班中已形成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全体同学形成了一个共识:我们应该在漫长的时间里全心全意地去爱我们的父母,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父母做一件事,让他们也成为一个被爱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用我们的行动去打动我们的父母,让我们也成为一棵小树,一棵能够为父母挡风遮雨的小树。这样,班会成为学生的班会,学生把班会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提高了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主题班会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主题班会可以集教育和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即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在进行就业指导的主题中,班会形式可以采取模拟角色扮演式、即兴戏剧式、咨询答疑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内在体验,让学生换位扮演,亲身体验,从而受到感染和启迪。
主题班会可以用演讲比赛进行,它是反映学生思想、有效地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手段。在进行演讲的时候,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择题目,像“技校生活之我见”一类与技校学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主题班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主持。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班会组织形式。班会的主持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既可以固定,也可以轮换。班会之前,班主任与班干部一起商量,决定班会的内容与程序,之后由主持人按照程序操作班会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同班会的距离,使他们感受到班会的吸引力,从而愿意参加到班会中来,以利于班会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主题班会的设计、动员、准备、实施、总结的全过程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特别是在活动中,要适时指导和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主题的展开,使主题集中鲜明,结构紧凑有理。
主题班会还可以采取专题辩论赛,通过辩论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多角度的思考、处理问题。针对目前技校学生就读技工学校,但是所选专业方向不明确,导致没有学习目标,耽误了学习,我班举行了一场以“专业的选择对学生以后就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的辩论赛。由于选择的内容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他们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正反两方都能有理有据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地辩论。一场辩论赛,学生对专业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专业是技能,不一定是以后的职业;把专业当做技能,你会有动力去自主学习,不会因为漫无目的而虚度时光。如果把专业当做无所谓,每天贪恋在睡觉、玩手机上,你就会丧志,就会失去父母对你的殷切希望,失去老师对你的教导,失去这个社会对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辩论赛对学生进行这种目标教育,告诉学生如果把人生当作一场旅行,那么目标就是目的地;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对于技工学生来说,进入技工学校后,学习的目标与初中等教育相比并不相同。所以,班主任就应该利用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技校阶段的目标,从修身做人、学习技能、更好地就业等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进行树立目标方法的一些指导,引导学生“在确定目标之后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而不能根据条件来制定目标”,使他们能够“找到前进的航向”而不至于没有目标。
四 主题班会要注重效果的后续评价
班会的直接教育对象――学生是评价班会效果的决定因素,他们的满意与否决定着班会工作效果的好坏。因此,班主任需要收集听取学生对班会的意见,经常与学生交流对主题班会的看法。可以专门拿出班会时间,对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以此对班会工作进行改进。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班主任对待班会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班会的态度。主题班会的召开应该被视作是班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周密的事先设计和组织框架,比如主题、内容、形式等等。期待一次班会课能够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集中一点使全班学生能够有深入认识和深刻触动为好。以小见大,尽量从小处着手,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具体深化认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班会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连续系列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要坚守好主题班会这一重要的德育阵地,不断探索,勤于思考,努力提高班会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班会课在德育教育中应有的作用。要改变目前大部分技校班会课的现状,班主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年年岁岁课相同,岁岁年年教(教法)相似”的局面。教无定法,与时俱进,遵循规律,更新观念,改变方法,是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应该追求的理念。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平等参与的机会、自我展示的舞台,通过班会课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把一节平常的课创造成一节艺术课,开创班会课的一个崭新模式,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班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招秀.主题班会在中职生德育中的应用[J]
会考科目
(一)学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二)选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科目,学考、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确定后不得更改。选考科目每生限报3门。
会考时间
日期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学考
选考
11月1日
星期四
上午
历史
8:00-9:00
8:00-9:30
物理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技术
13:30-14:30
13:30-15:00
11月2日
星期五
上午
化学
8:00-9:00
8:00-9:30
思想政治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数学
13:30-14:50
/
语文
15:50-17:10
/
11月3日
星期六
上午
地理
8:00-9:00
8:00-9:30
生物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关键词:肱骨骨折 内固定 钢板
肱骨髁间骨折是临床常见而复杂的骨折,治疗难度大。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13例肱骨髁间骨折行开放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8~71岁,平均3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跌伤6例,道路交通伤5例,坠落伤2例。按Riseborough和Radin(1969)[1]分型,Ⅲ型8例,Ⅳ型5例。
2 治疗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碎,肘后正中纵形切口,于肱骨尺神经沟处找到尺神经,游离后予保护,将肱三头肌作“Z”字型切断,作适当剥离后显露骨折处,先将髁间骨折予复位并以克氏针或螺钉作临时固定,使髁间骨折变成简单的髁上骨折,然后将髁上骨折复位,以适当长度Y型钢板根据骨折处具体解剖形态修剪塑形后,于肱骨远端后方逐一钻孔拧入螺钉,去除临时固定的克氏针或螺钉,逐层缝合切口,伸直肘关节位石膏外固定。
3 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5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HSS[2]标准评定:优5例,良6例,可2例。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
讨论
1 内固定物选择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较复杂的骨折,多呈粉碎性,严重移位。内固定方式上有选择双钢板法者[3],亦有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者[4],笔者使用Y型钢板作内固定疗效满意。
2 Y型钢板的优点 (1)Y型钢板设计符合肱骨远端的解剖形态,易于塑形,钉孔较密便于选孔上钉,钢板远端固定在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处,既避开鹰嘴窝,不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又牢靠固定;(2)操作简便,Y型钢板固定于肱骨远端后方,术中掀开肱三头肌后不需作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既便于操作又利于骨折愈合,其钢板的一体化设计使手术操作变得简便;(3)Y型钢板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肘关节僵硬。
3 术中体会 术中先将肱骨髁间骨折予复位并可用克氏针或螺钉于冠状位作临时固定,变髁间骨折为髁上骨折,待钢板固定后可拔除克氏针或螺钉,若髁间骨折呈粉碎性,可留置螺钉。
4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2~3天开始行肘关节伸屈锻炼,可主动或被动伸屈肘关节,动作宜轻柔,锻炼间隙及夜间需石膏外固定,3~4周后拆除石膏,加强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1.
[2]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