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价值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21 10:10: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文价值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文价值论文

第1篇

1.树立人文价值信念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人文价值信念。“所谓人文价值,就是崇尚人文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文的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因此,教师要树立人文价值信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建立新的教师观和课程观,要把学生真正当做一个“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备每一个“人”的课。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质疑,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交流,自由沟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2.提高人文知识水平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它主要与精神生活有关,具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过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而形成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人们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要增加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的人文知识,不仅影响着其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人文知识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文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师内在的气质,丰富内心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

3.提升人文品格

有学者认为,作为教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应该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品格,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教书育人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至高无上的一部分,教师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要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使师生之间建筑起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要热爱、虔诚和敬畏。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文文字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祖国语文文字的优美,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4.展现人文行为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人文价值、人文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展现人文行动。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身为教师要表里如一,为人师表,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志存高远,明白立志的重要性。古人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说的就是志向远大对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从教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最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挖掘蕴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志向;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的勇气和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他坚持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但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从另一个意义来看,他是一个胜利者,虽败犹荣。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虽然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不幸,生命总是永无止境的,是顽强的、永恒的、美好的。人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生命的长河中前行。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恒心、意志、毅力等品质,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2.挖掘蕴含胸怀阔达的宽容意识的作品

如今中学阶段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阔达的胸襟、缺乏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精神,表明中华民族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这种精神在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如“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的本钱比管仲的多,赚钱后管仲却多拿了一份。旁人对此说三道四,鲍叔牙替他解围,说他家里比较贫困,应该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总是躲在众人后面,撤退时他却跑得最快。别人对他很不满意,鲍叔牙仍为他辩解,说他家里有老母亲,是出于孝心。管仲对此感激不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一番大事。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正是因为蔺相如阔达的胸襟感动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挖掘蕴含博大精深的仁爱精神的作品

“仁者,爱人。”“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经过无数哲人先贤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贾谊的《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醒当权者要施行仁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的房子是破的,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住,可见,杜甫的仁爱之心是多么感人,多么深刻!

4.挖掘蕴含浓浓深情的亲情、爱情的作品

第2篇

由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管理史上的一场巨大的革命。但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仍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对人的开发被视为达成组织目的的手段,这与人本管理以人为目的,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为了保证企业人本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超越

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中,虽然有大量的对人管理的思想,但是却没有设立对人管理的专业部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用工数量与工种的迅速增多,在企业中才出现了人事管理部门,并逐步完善了今天所说的传统人事部门的主要功能。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受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人事部门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除了管理人事档案以外,主要就是办理诸如接受新职工,老职工退休或者内部人事调动等程式化的例行公事似的事务。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由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管理史上的一场巨大的管理革命。它摆脱了传统人事管理执行僵化教条、程式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对人的行为进行简单约束的缺陷,逐渐认识到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真正的资源,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

但是,正如彼德·德鲁克(PeterDrucker)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质:即协作的能力、综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和其他资源相比较,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人,并且是经理人必需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仍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一种活的主体性资源,而没有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是一个可以自主决定自身投资方向的资本对象。对企业而言,人更多的是以劳动力的角色出现的。资本拥有者关心的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要素,如何充分利用他们,以便达到最佳的效益成本比例。至于这些要素自身的特点、需要以及发展,即使被资本拥有者考虑到了,也只是出于更好地满足追求经济利益的需要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对此,有学者这样评价:“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点,也无非是把人作为一种不能简单对等、潜力巨大而等待开发的一个‘资源库’来重新认识而已。一切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技术,都是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和使之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我们说,将人力资源放在不如物力资源重要的地位,或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不符合人本管理理念,也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管理的历史一再证明,只要管理不能进入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境界,管理中的技术就具有诱骗和不道德的成分,就会很快被人们所识破,从而也就会很快地失效。以员工为目的、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的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人本管理,必须构建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使命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即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帮助人们认同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实现工作动力的“内置化”和自我激励,最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对未来研究极富盛誉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列奥·佩西在他的报告《未来一百年》中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提示未来,有一点必须肯定--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做到开发使用和保养培育有机结合,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终身就业能力

传统的企业观把人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也遵循同其他资源一样的供求规律,从市场上获得。企业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就去招聘这样的人,企业只是人的简单使用者。从这一点上说,人力资源同其他资源并无多大差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性的逐渐觉醒,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脑力劳动在企业中主体地位的日益加强,传统的企业用人理念受到挑战,简单地强制性地去榨取和挖掘人的智慧、才能,已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对员工不应只是简单地使用,而是要加强培养,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实现。

加强培训对员工自身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员工追求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类工作观因物质的丰足而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转变为“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在择业时看重的不仅是较高的待遇,而是更加注重自身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企业培训可以满足员工追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员工充分体会到企业“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从而培养个人与企业休戚与共的情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它是提高员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内外环境瞬息万变,这不但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对企业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员工必须经常学习、不断提高,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同时,在新型就业关系中,虽然仍然有全日制工作,包括日益增多的支付合理、福利有保障的管理工作,但员工不会再有长期的职业保障。而“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企业在无法为员工提供终身就业保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帮助员工增加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够为员工提供一种终身就业能力。第三,它是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讲,劳动者都是主人,但具体落实到某一个人时,真正实现主人翁地位就取决于劳动者的自身价值,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的能力和水平。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没知识、技术、不懂管理就不可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当家作主。通过培训,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增强其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从而促使其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观是一种新型的培训观。它彻底摒弃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将培训简单视作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只是对员工的技能进行培训,重在授予员工企业所需要的一技之长,而没有将培训与员工的发展有机结合的不足,把培训视作企业获取战略性长期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员工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培训不仅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岗位要求的适应性,而且更着眼于提高员工的体力、智力、精神等素质,增强员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驾驭能力,培养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创造热望及进取精神,完善员工的个性,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员工形成由管理客体向管理主体角色转换所需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通过以上努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员工更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要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实现工作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高度和谐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的职业阶段取得进步的过程,而每一阶段都由一系列独特的问题、主题和任务构成”。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计划是指对个人今后职业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一种个人或组织对前途的展望,是一种愿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协调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与组织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就称为职业管理。

传统职业发展途径是指“员工在组织里,从一个特定的工作到下一个工作纵向上发展的一条途径。”这种职业发展途径的特点是一级接着一级,从一个工作到下一个工作进行变动,把员工未来的发展道路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员工在心理上知道自己未来可能占据的序列位置,从而进行必要的知识和经历准备。但是,却使员工只能在某一特定职业内进行升迁,从而会在事业上和心理上严重地影响员工的发展。对此,马克斯·韦伯(MarWeber)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他说,在科层制下,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中就像一个“小齿轮”,“他们依附于较低的职位,并通过各种努力向高一层的职位缓慢地爬去,……这种情况足以把一个人驱使到绝望的境地。”这种机械地、被动地、毫无希望地等待着他人决定自己命运的职业发展途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发展的选择余地,压抑了员工潜在能力的发挥。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传统职业发展途径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员工尤其是知识员工要求从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意的强烈愿望。从职业发展观的角度来讲,为员工构建职业发展途径,协助员工解决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责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为此:

一要指导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企业帮助员工制定发展计划,不仅可以使员工的发展计划与企业目标相协调,让员工感受到他们被当成企业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而且还有利于员工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这种相互了解既能促使双方有效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的目标,又有利于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同时,还会因双方相互信任,使企业气氛更加融洽和谐。

二要为员工建立多种职业发展路径。传统职业发展途径使员工一生仅限于一种职业,严重地影响了员工的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职业发展观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年龄、特长、兴趣和心理需要的不同,建立多重职业发展路径,使员工根据企业和员工个人需要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岗位,从而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企业不但能够解决员工与工作的配合关系,用人与育人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为员工实现工作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高度和谐奠定基础。

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

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理使用人是着力点。合理使用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合理分工

分工是指“并非让一个人完成全部的工作,而是将工作划分为若干步骤,由一个人单独完成其中的某一个步骤。换言之,个人是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分工避免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投入,扩大了产出,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一再证明,并不是所有分工都是合理的,过度的分工虽然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产生组织成员的非经济性后果,即使工作变得简单重复、单调乏味,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疲劳、压力、忧虑、焦躁等不良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工作人员的能力片面发展,工种交替与职能变换的能力和频率下降。因此,过度的分工实质上是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的一种压抑,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限制。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就要针对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采取工作轮换制、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设法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多彩,让员工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出物质财富,而且也能够获得某种愉快,并在劳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得到全面发展。

(二)适当的能岗配置

从员工个人能力和岗位责任的结合过程来看,往往存在三种典型的现象:“大材小用”、“小材大用”、“能岗匹配”。“大材小用”会使员工失去显露才华的机会,产生怀才不遇之感。不仅如此,员工可能会因为岗位责任太小而丧失工作兴趣,长期下去会使员工精神状态松弛、才能衰退,造成员工心理挫折,影响其身心健康。“小才大用”导致的结果是,员工一方面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极度的紧张或压力,逐步丧失自信,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感。“能岗匹配”是员工与其岗位之间达到的最佳适应,是指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基本相当。同时,还包括员工能力稍微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状态,因为适度的压力会变成鞭策员工前进的动力,挑战性工作可以使员工的精神状态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促进员工不断发展自己。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尽量保证员工与其工作岗位之间的合理匹配,由此实现人尽其才,岗尽其用。

(三)重视工作环境的改善

工作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员工工作效能和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发挥的直接情况和条件。合理使用人必须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首先要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友善、团结友爱、平等公正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企业处于人心不齐、结构失衡、纪律涣散、相互掣肘的不协调甚至内耗状态,那么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对置身于其中的员工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人员协调、组织结构合理、管理职能发挥恰当、规章制度明确适当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应当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积极开拓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设置合理的人机作业系统。人机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在直接生产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与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发生作用和联系的系统环境。技术进步使人机系统的技术和工艺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人机作业系统的技术不完善、工序不严谨、没有充分的信息保证、程序设计过于狭窄而不合理时,就会导致员工对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使用人,就要求人机作业系统的设计不应由机器、生产流水线和作业节拍来决定,而必须考虑人对于技术和工艺的优先地位,以此为前提去研究员工在作业系统中动作合理、行为规范、工作有效性等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帮助员工摆脱和消除在作业系统中被异化的心理和状态,并在不断发展的人机作业系统促进员工的智能开发、和谐发展中得到技术和工艺的保障和支持。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除了家庭以外,企业是员工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工作场所环境的安排布置,就不应仅仅考虑如何有利于生产、方便工作、提高效率等问题,还要设身处地从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即从最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出发,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文明的劳动环境,使其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态度。

第3篇

一、同人文学

1、定义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也有人认为来自中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所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所以同人文学就是根据对这些人物的二次创造产生出来的文章,同人文学的创作者一般都是原作或者现实人物的追随者,而非原作者。受原作的流行程度和主人公身份的影响,同人文学也只在小众范围内传播。

2、特点

同人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小支流,与传统作家相比,同人文学具备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是与主流网络文学相比较,它自身又显示出独特的一面。

首先,创作者群体特点。总体上看,创作者具有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广义特征:青春性,主要在16到30岁之间;写作目的以乐趣为主,追求个性,富有幻想和梦想;业余性、即非职业化写作。具体来说,同人文学创作者的年龄更加偏低,20岁以下占极大比重,也就是说,学生群体为同人文学的主要创作者;如果说网络文学创作者经过千锤百炼,还能够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如《鬼吹灯》系列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和“当年明月”,在07年作家富豪榜上分别以280万和225万的版税收入位居第19位和22位,超过了刘心武、石钟山等知名作家,那么同人文学创作者将是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无名小卒,而得以投身职业作家,跻身上榜富豪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写作目的更加单纯,完全是依据个人心情和好恶;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性别划分主要以作品题材区别,如武侠玄幻历史题材主要为男性,女性则以言情题材为主;而同人文学则以女性为主要创作群体,特别是涉及耽美题材。

其次,作品的商业价值。个别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得以修成正果是赖其蕴含的商业价值:网站依靠其影响力能够获得点击率,作品出版甚至盗版能够获得利润,与作品相关的游戏、影视、音乐开发也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如由萧鼎代表作《诛仙》不仅有数以千万计的点击率,由它开发的同名游戏也日进斗金。与如此景气的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相比较,同人文学倍显凄惨。具体的同人文学作品的受众是非常单一的,如动画片《犬夜叉》的同人小说《夕颜》是以杀生丸和玲两个人物的感情为主线,而这篇文章的读者首先要观赏或了解这部动画片,其次要喜欢杀玲配对,再次需要关注,至少不排斥同人作品,经过层层筛选,还要除去不合胃口的读者。所以个性化、精神化、非商业化在这里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第三,原创性和受限性。网络文学标榜原创,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张独立完成,尽管部分武侠、言情作品无论从风格、人物还是情节套路都与当代名家,如金庸、古龙、张爱玲诸位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些情感和思维的巧合基本不会影响到人们对流行网络文学原创程度的认同。与此相对,显而易见,同人文学是植根于动漫、影视等媒介的土壤所开出来的文学之花,创作者可以尽情随性来衍生剧情、插入自创人物、混合人物、设定异时空和恶搞,但是好的同人作品还是会要求与人物与原作性格相符合,所以从语言动作到情节发展都要考虑得当,这样才能够使读者投入并且加深对人物的情感。同人文学的这种受限性为“低龄”创作者的飞舞戴上了枷锁。

二、同人文学所体现的反传统性

德国剧作家波托尔特•布莱希特说艺术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同人文学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世界的特定表象。同人文学没有走上网络文学高度商业化的模式,也不会像传统文学一般为权威附上神圣的光环。平等自由、志同道合是它的平台,这使得同人文学得以更加开放、个性和纯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同人文学,可以解读出作品中对现实价值的重估与个体情感的张扬。

1、理性的体现同人作品体现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身份重合。通过同人作品,可以看出观众与动漫、影视剧,或者说同其创作者的关系是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作。如对《名侦探柯南》中作者为吸引观众而设定了新一、小兰和小哀的三角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配对,而面对作者一拖再拖、幽深隐晦的情节进程,观众不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创作出新兰、柯哀各种同人文,以供安抚。观众既作为接受者,为人物关系、情节结构所羁绊,又作为创造者,续写或者改写人物命运,主动迎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期待,不再仅仅是任人摆布地为他人布下的结局所喜所忧,而是要积极地陷阱、依据个人意志完成心愿。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算最终完成。罗兰•巴特也提出文本开放的理念,文本在接受读者阅读过程中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需要读者去创造。而同人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就是这种完成最外化的体现。后现代元小说能够让读者认清小说的虚构性质,也引导读者看到貌似逼真的世界里,却充满了幻觉和荒谬。同人文学在虚构之上所进行的虚构,看似感性,实含理性。与其痴痴地被他人所设置的迷幻所欺骗,不如自主创造所期望的世界,即使不可能完全摆脱控制,也不至于完全为虚构世界所奴役。

2、对传统道德的消解道德观念的树立能够帮助意识形态更牢靠的对人们进行控制和操纵。威严肃穆的传统道德会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被瓦解、取代,进而黯然退场。在历史上,各种正值壮年的道德都有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机会。在人们对捉摸不定的宏大叙事感到疲惫的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能够把握的个体情感体验投入了更多的关怀。

(1)同性恋一提到同人小说,最普遍的误解应该是关于同性恋的作品。的确,读者对同人文学中的同性恋题材已经习以为常,耽美类作品在同人文学中占有较大比重。许多后现代作品中,一直处在主流文化边缘、一直被忽视的非主流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得以更加立体。同性恋便是其中的幸运儿,尽管有很多人还不能对同性恋张开怀抱,可是在同人的世界里,单纯美好的同性恋情早已得到认可。在女性为主要群体的同人文学世界中,对男男的爱戴可以理解为女性欣赏男性的心理体验,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抬头,不甘心做一个被观看甚至被欲望的性别,企图摆脱传统女性“被观看”的命运。这不仅是对性取向自由选择的伸张,也体现了女性对传统道德束缚的轻视。

(2)反传统性H文和清水文是对同人文学的一种简单分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带有直白的性描写或者黄色信息,而后者连小孩子都能够阅读。不管是具有邪目的,还是抒发人性的美,涉及大尺度性描写的作品已经屡见不鲜,但创作主体却是仍然以成人为主。而同人作品的创作者大部分为低龄女性,她们对性的抒写尺度极为跨越,年轻的阅读者们对H文充满期待,不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显示出了落落大方的姿态与平静坦然的心态。这与传统观念中的儿童形象相差甚远。在传统教育中,“尤其是在女子教育中,传统道德更是竭力使她们对无知并且视为最可怕的耻辱,而结婚却闪电似地把她们投入性生活之中,两相冲突,在她们心理上造成病态的症结。这是一般女子比男子更懦弱顺从的重要原因。”这样看来,低龄女性的创作既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抗,也体现了新时代中,人们对自我的认可。

三、辩证看待同人文学

同人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一种,也被人看到了显著的缺陷。创作的随意性,使得同人作品汗牛充栋,却良莠不齐;爱情几乎是所有同人文的主题,显得题材单一;缺少思想性、文学性,少深度。而且过于自由的形式,难免产生哗众取宠、趣味低下的内容。但是在这个平等、自由的平台之上,粗制滥造的文章很容易就埋没在了同人文大军之下。所以同人文学自主发展,也在自我调节。同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自由,为她们提供了满足自我的空间。文学即人学,同人文学作为业余的文学也是对人和社会的反应,同人文学从创作者、接受者和文本自身,都是对时代的产物,并且反射时代。

第4篇

(一)预期价值法的基本原理预期价值法认为可转换债券内含的期权既不是债务也不是权益,在标的股票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既可能产生权益又可能产生负债。如果债券被转换,债券的本金则不用偿还,而只需支付持有者持有期间的利息;如果债券不被转换,发行者则需支付持有者全部本金及利息。因此债务的预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转股的可能性的大小。在一定的转换概率下,债务的预期价值等于直接债券价值(本金和利息现值)与利息现值以转换可能性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与此相对应,权益的预期价值则由债券发行总价减去预期债务价值得到。这一做法也是分离法,但它没有像IAS32那样以直接债券价值代替债务价值,而是在考虑了转股的可能性基础上,在发行当日或之后,动态地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总价进行分离确认负债和权益的价值,以建立一种公司债务、权益、财务杠杆以及每股盈余的动态经济观,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预期价值法建立在债务和权益的价值将随着可转换债券的寿命周期而变化的财务理论基础上,认为对于期权类型的金融工具,标的股票价格的变化和距离到期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可转换债券以及相应权益和债务的价值。因此,在预期价值法下,必须重算转换股份的预期数量、债务的预期价值和权益的预期价值,并分析其对债务、权益、财务杠杆和EPS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1)预期转换股数。金融分析家们在计算EPS时把预期的转换股数计入总股份,而预期股数取决于债券转换成股票的可能性的大小。假设n为潜在股数,为转换的可能性,预期股数则为n(p)。(2)债务预期价值。直接债务的价值常常被视为可转换债券债务部分的价值,它是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将债券本金和利息进行折现。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债券预期没有转换而本金和利息需被100%偿还时才适用。这就是说可转换债券有三种可能:一是全部被转换,此时可转换债券在到期转换日只需支付到期前利息;二是全部不转换,此时可转换债券在到期转换日需将债券本金加利息支付给投资者,但实务中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既可能转换又有可能不转换,假设这种可能性为p,则按预期价值法计算的债务的预期价值等于直接债务价值(假定不转换时的应付额)和利息(假如债券到期转换应付额)以转换可能性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即:债务的预期价值=(1-p)*直接债券价值+利息现值*p。借助于这一公式可以发现,在p为100%时,可转换债券全部转换,其债务预期价值仅为全部转换前所付利息的现值;当p为零时,即可转换债券预期未转换时,债券的预期价值即为直接债券价值;如果可转换债券有p的可能性转换,则有(1-p)的可能性不转换,债务的预期价值会小于直接债务的价值。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可能性越大,债务部分的预期价值就越低。(3)权益的预期价值。权益的预期价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计算:一是余额计算法。可转换债券的总价值等于预期债务价值和预期权益价值之和,因此权益的预期价值等于总价值减去预期债务价值;二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法。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中,期权价值是权益预期价值(现值)与行权成本预期价值(现值)之差,那么权益预期价值则是期权价值和行权成本预期价值之和。如果行权成本用公允的市场利率折现,则与余额计算法计算结果相同。在股份、债务、权益预期价值的计算中,转换的可能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债券没有其他诸如发行者赎回等嵌入期权,而且仅在到期转换条件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用于计算转换的可能性,即N(d2)在Black-Scholes模型代表在行权日获利期权的可能性,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N(d2)则代表转换的可能性。如果可转换债券允许到期前行权或者为诱导转换允许发行者赎回债券,可以使用美式期权定价方法。这些可选择的期权计价方法提供了每个转换日转换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可用来计算预期的债务和复杂期权的价值。

(二)预期价值法示例ABC公司发行5年期面值100(百万)元可转换债券。一般利率8%,由于含有期权,所以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于正常利率5.5%,仅为2.5%。每张1000元的债券可以转换成40股普通股,发行者不能赎回。现行股价20元。股票未含股利,预期价格波动约35%,无风险利率3%。为了简化,假设发行者不能赎回可转换债券;除了转换特征的买入期权没有其他嵌入期权;欧式期权;行权日即为到期日。这些假设使该例可以直接使用Black-Scholes模型,而且更易反映其他嵌入期权、行权的跨度或随着时间变化的行权价格。具体计算结果和过程如下:(1)收集整理公司基本信息。(表1)详细列示了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嵌入期权和原有资本结构的基本资料。公司以面值发行5年期利率2.5%的可转换债券,低于正常8%利率,因为可转换债券含有期权。每张100元债券中含有4份期权,每份期权价值通过Black-scholes模型和第2栏中的参数计算得出为5.58,4份共有22.29元期权价值。对于不含期权的2.5%的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的可转换债券的真正价值是77.70元。(2)美国现行债务法与预期价值法下EPS的对比分析。(表2)将目前GAAP把可转换债券作为一般债务处理的方法与预期价值法(EV法)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两种方法稀释股份和稀释EPS的影响过程。尽管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4000000股,但因为转换的可能性0.3142,所以第2栏中预期股数应为1256800股(4000000*0.3142)。EV法稀释了大约8%。相比较,按照GAAP规定稀释了27%。因此EV法下的稀释率相对较小。为分析对稀释EPS的影响,使用转换发行部分的利息调整税后净收益。如果在EV法下使用相同的盈余,稀释的EPS则为1.02(16256800/16500000),这是—种反稀释作用。(表2)的第2栏显示的EV法下的净收益是只将有可能转换部分债务的税后利息加回到净利中。因此EV法下稀释EFS应是0.95(15500/16256800),而GAAP现行制度下计算的稀释EPS是0.87(16500000/19000000),这相对低估了EPS。(3)现行美国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分离债务法和预期价值法下财务杠杆的对比分析。(表3)对比分析了现行美国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分离债务法和预期价值法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在预期价值法下预期权益价值为43.5(百万)元,为分离债务法得出的预期价值仅为22.3(百万)元,只是预期价值法计算权益价值的一半,而现行GAAP不考虑预期权益价值。这种对预期权益价值估算的不同,导致EV法、分离债务法和GAAP下的债务权益比不同,分别为1.04、1.17和1.33。由于按照GAAP可转换债券不含有权益价值,因此计算的债务权益比最低。显然现行GAAP的做法实际上比EV法高估了债务权益之比。三、预期价值法的改进

与以前可转换债券初始价值确认方法相比,预期价值法引入了转换可能性概念,而且随着标的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债务的预期价值、权益的预期价值都在变化,因此这种动态理念是该方法创新之处。但该方法在反映可转换债券经济实质等方面仍可做进一步研究。实际上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兼有债性、股性和转换期权的混合物,但三种特性不一定所有时间都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有时表现为债性,有时表现为股性,有时表现为债性和股性同时并存,但不论那一种情况,只要可转换债券未转换就一直含有期权。因此,可以对预期价值法做一定的改进,使这三种可能在可转换债券价值确认方法上加以体现。(1)可转换债券到期一张都未转换成功。这种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则以债性为主,但比一般债券多了一种转换权利(尽管未转成),故其发行收益应分解为持有期间本金和利息现值加转换期权价值。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确认债务价值=直接债券价值=债券到期本金现值+持有期间利息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2)可转换债券到期全部转换。这种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则以股性为主,持有者用持有债券可以在规定期限换回价值相当的股票。故其发行收益应等于持有到期按转换价转换的股票和转换期权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股权价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确认的股权价值=直接股权价值=到期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股权价值。(3)持有债券转换的可能性为一定概率。假定持有债券转换的可能性为p,则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p的可能性转换为股票,即具有股性;同时也有(1-p)的可能性未转换,即具有债性。此时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体现为其债务价值、股权价值和转换期权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则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应确认的股权价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其中,应确认的债务价值=(1-p)*债券到期本金和利息现值;应确认的股权价值=P*到期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应确认的期权价值=可转换债券发行收益-(应确认的债务价值+应确认的股权价值)

上述方法是对预期价值法的改进。改进方法将可转换债券完全转换情况下的价值界定为到期转换股票价值的现值与股权所含期权价值之和,而不是预期价值法中的利息现值。这是因为在完全转换状态下,现在持有的可转换债券价值足以使持有者在转换日换回价值相当的标的股票,而不是换回一点利息,此时现在持有的债券价值应等值于将来转换日换回的股票价值。另外,即使是到期全部转换为股票,在初始价值中依然含有期权价值,因为当初没有这种权利,将来债券是不能转换成股票的。在可转换债券未转换情况下,未转换并不代表债券价值中不含转换期权价值,而是含有的期权价值没有条件去实现,但这并不否认转换期权价值的存在。由于在以上这些方面的理解不同,使得在转换概率为p时,对可转换债券债务、股权和期权的价值确认产生很在差异,从而对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改进的预期价值法下,前例ABC公司可转换债券计算如下:应确认的债务价值=(1-0.3142)*77.70=-53.29(百万)元;应确认的股权价值=0.3142*68.10=21.40(百万)元;应确认的期权价值为25.31(百万)元。此时,ABC公司的债务总值为353.29(百万),权益总值为346.78(百万),因此债务权益之比则为1.02,比未改进前预期价值法的债务权益比更低。

二、可转换债券价值确认方法研究综述

近年来全球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了5000亿美元。但可转换债券潜在权益价值的确认计量问题尚未解决。美国会计职业界至今仍然按照APB第14号意见书将可转换债券确认为债务(直接债务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200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2号要求可转换债券分别确认为债务和权益(分离债务法),并建议了两种方法:一是负债部分以债券本金和利息的现值计量,发行债务总值减去债务确认价值即为权益价值,这与美国早期APB第10号意见书的使用的方法一致,即为余额法,通过转换期权公允价值或用Black-Scholes等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期权价值,再以发行债务总值减去期权价值作为债务价值。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2号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把可转换债券双重性质问题的解决提到了议事日程。2004年,FASB再次着手研究可转换债券的债务与权益问题,委员会明显倾向于按照债券现值和嵌入期权价值将可转换债券分开处理,这类似于第10号APB意见书和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我国在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关于可转换债券处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即在初始确认时将可转换债券发行收入分解成债务和期权价值进行会计处理。

在Marcelle等(2005)提出的预期价值法之前,学术界对可转换债券初始价值确认计量进行了一定探讨,但多数是检验现代期权理论对可转换债券的影响。Vigeland(1982)较早注意到期权理论可以应用到转换的可能性和转换的时间选择上。King(1984)为可转换债券计算了潜在权益的期权价值。这种“潜在权益”从债务中扣除加到了权益中,并用于财务比率的计算中。而可转换债券代表的股数等于“权益价值”除以现行股价。King认为可转换债券权益的价值就是期权的价值,并假定可转换债券的债务价值就是直接债务的价值,事实上这种情况仅在可转换债券没有转换情况下出现。GaumnimandThompson(1987)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可转换债券价格如何随着其内在权益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将可转换债券是否转换的“可选择性”在会计处理中加以反映,直到2005年,MarcelleandLAnn提出预期价值法,才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结论

可转换债券初始确认中债务、权益、期权价值的是否分离、如何分离等问题是可转换债券确认计量的难题,从不分离到国际会计准则按直接债务价值确认初始计量中债务价值,再到预期价值法以转换可能性动态地确认债务和权益价值,已经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起到很大作用,但对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反映并不充分,为此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不仅将可转换债券初始价值分别确认为债务、股权准备和期权价值,而且也可以在发行日以及以后债券的整个寿命周期中确认可转换债券债务和权益的比例。与前几种方法相比,此法更符合现代金融理论,也更合理地确定了财务杠杆。

第5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强调价值生成的客观性的一面,忽视价值评价的主观性的一面,以为商品交换完全是一个客观过程,没有主体的主观参与。笔者认为商品价值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但商品价值的认定是主观的,是一种主体的思想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客观价值与主观认定的对立统一。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至今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过分强调价值的客观属性,对价值认定的主观性则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商品交换中找不到价值偏离的理论依据。比如为什么同一个劳动者在国内外同工不同酬,同一种商品同一时期对不同的消费者可以有不同的价值等等。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要坚持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丰富和发展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有鉴于此,笔者拟就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认定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价值和价值认定的性质不同

长期以来,价值问题是一种哲学中的议题。汉语中的价值,相当于英语中的value,法语中的valeue,德语中的Werto马克思引用了一本名《试论哲学词源学》一书,书中把“价值”与古代梵文和拉丁文中“掩盖、保护、加固”相联系,并从上述词义中派生出“尊敬、敬仰、喜爱”的涵义。“价值”的一般含义就是“起掩护和保护作用的,可珍贵的,可尊重的,可重视的”。可见“价值”的一词与日常用语中的“好坏”的“好”相类似,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评判。严格地说,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从哲学上看,价值表达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主客体关系,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上述的价值界定中可以看出,价值既有客观性一面,也有主观性一面,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作为客观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是客观的,作为主体需要及主体同客体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是主观的。作为主观性的一面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评判和价值取向。这种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评判或价值取向就是价值认定。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并提出价值量度标准“劳动时间”。由于用劳动时间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在现实中会出现矛盾,“好象一个人越是懒惰越是不熟练,他的商品将越是大的价值了”,马克思接着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客观标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马克思强调“用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要被计算出来”,这种计算就是指要经过人脑的加工。

一方面,价值具有客观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实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使用价值看,它由商品的属性限制,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而使用价值也有客观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价值认定具有主观性。马克思在寻找价值度量的客观标准时,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过渡到劳动时间耗费,再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似解决了价值度量问题,但是,如何认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是一个主观范畴,这样劳动量的认定最终成为主观范畴。从使用价值看,物的有用性程度是要经过主体评判的,使用价值的量化是主观的。在现实生活中,价值是基础,价值认定是前提,商品价值实现是价值创造和价值认定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价值认定的理性分析

如上所述,马克思把商品价值的度量标准已经界定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度量标准含有三个前提条件和一个度量尺度。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者处于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之下,第二个前提条件是中等水平的劳动技能,第三个前提条件是中等水平的劳动强度,一个度量尺度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前提条件是度量尺度的基础和根本,度量尺度是前提条件的延伸,是一种具体操作问题。从理论抽象的角度看,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认定已经很严密,然而,马克思的价值度量在现实中不具有操作的可能性。现实的价值交换也不是按马克思设计的标准进行操作的。一方面,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个前提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把握。第一,“正常生产条件”中的“正常”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进行界定,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一定都处于正常生产条件之下;第二,中等水平的劳动技能也很难界定,现在一般用学历、技术等级和职称来衡量,而事实上具有某种劳动能力不能说明在生产中的贡献;第三,从纵向看中等水平的劳动强度是一个变数,从横向看企业中各个岗位的劳动强度不一致。从这三个前提条件仔细对现实生产的抽象,没有一个企业恰好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价值度量尺度在现实中也发生操作困难。第一,在劳动能力相同、劳动强度相同的前提下,劳动能力释放到产品中的程度也会不同,如存在干好干坏的区别,以这样的劳动时间作为计量标准,交易双方很难接收。第二,企业产品是许多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结果,这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效果参差不齐,如何把他们的劳动时间折算加总也是一个现实难题。虽然马克思提出了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但是在现实中又遇到“倍数”难题。第三,生产是需要生产工具的,沉淀在生产工具中的死劳动如何转化为活劳动,换算比例如何在现实中很难解决。因为生产者无法知道生产工具的准确寿命,无法把死劳动分摊到具体的产品中去。即使按现在的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不准确,价值的客观性受到挑战。总之,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照现实,很难找到完全符合条件的企业,难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且即使找到这样的抽象企业存在,它也缺乏交换对象。

纵观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个前提条件和一个度量尺度,每一具体内容都存在主体的主观判断间题,换言之,即存在主体对客观因素的主观把握问题。由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客观上会存在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差异。所以,价值认定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这种认知差异能通过讨价还价机制进行协调。

三、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定

理论研究必须与现实相结合,理论的生活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交换双方不是按马克思设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价值认定的,而是交易双方对生产商品的耗费和购买收益的价值博奕,包括两个层次的价值认定。其一,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认定。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进行交换的基础,购买者看中的正是使用价值,购买者愿意付出多少价钱关键在于所购买的商品能给他的需求带来多大程度的满足。商品销售者也要考虑他对商品换来的货币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程度。如一筐价值量相同的鲜水果与烂水果销售价值不同,就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观不同的结果。第二,综合考验生产条件在内的商品价值的认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商品购买者的货币价值要得到有效实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双方对商品价值进行着综合的价值判断。如矿泉水和钻石的劳动耗费不同,它们的交易价格不同。然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交换双方按各自对使用价值、价值的认定,进行讨价还价式的价值认同。在价值认同一致时商品交换得以顺利进行,商品价值得以实现。

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双方的自愿的契约行为。比如当前农村承包责任制条件下的农民换工问题。由于男女的自然分工,出现了一个家庭的男劳动力与另一个家庭的女劳动力之间进行换工情况。此时两家的生产条件完全相同,劳动技术水平不同,劳动强度不同,拥有女劳动力的家庭愿意让女劳动力为对方工作一天半换取对方的男劳动力为自己工作一天。这完全是双方在权衡了双方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效果的前提下自愿的交易契约行为,没有社会任何因素的参与。再比如,古老的部落之间进行的物物交换,这种交易行为也包含了双方酋长的价值认定,交换过程中夹杂了酋长的意志行为。可以说任何商品交换都是交换双方对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认定的结果。

第6篇

基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图片的使用有着更为深层和独特的作用。图片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而强大的人文关怀能量。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图片大体包括墙壁海报、课文插图和课件图片等。首先,通过在墙壁上张贴彰显人文价值教育特色的海报,通过有意或无意注意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知和接受五大人文价值,可为语文有效教学打下基础。其次,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而贴切的插图,插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人文价值教育的切入点。例如人教版第五册《掌声》一课的插图:图片形象地展示了残疾的英子上讲台讲完故事后,再一次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里便可以依据插图渗透人文价值:我们应心怀“仁爱”,同情并关怀他人,应践行“正当行为”,尊重和服务弱势群体,应向往“和平”,知足感恩并自重自信。最后,教师还可依据教学内容收集、筛选甚至是开发蕴含人文价值的课件图片,从而辅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挖掘和升华教材文本的人文价值。

二、渗透价值,丰富教材内涵

人文价值教育提倡教师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教学中渗透五大人文价值,并进一步指出:真理、和平、正当行为和非暴力并非相互孤立,而是从根本上依赖于仁爱。当仁爱与思想相联,就演变为真理;当仁爱被引入你的活动之中,你的活动就演变为正当行为;当你的感觉里饱含仁爱时,你的心灵就充满了高尚的和平;当你让仁爱指导你的理解与推理时,你的智能里就充满了仁爱。由此可见,人文价值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资源,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生动活泼的人文价值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和道德品行。

1.系统分析教材,挖掘价值渗透切入点。

首先,把整套教材中包含人文价值教育主题的相关课文罗列出来,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其次,在讲授某课前对教材涉及的人文价值理念进行梳理,并确立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最后是依据教学目标开发体现人文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音乐、图片和格言等。

2.补充本土资源,提升价值渗透效果。

本土资源指的是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比如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图书中的“警醒教训”等,这样的价值渗透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第八册《自然之道》时,可以让学生补充分享自己“圈养雏鸟”“一天多次给金鱼喂食”等出于好意却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同时学到了“尊重”“关怀”和“同情”等人文价值。

三、实施静思,提升教学效果

第7篇

有些家长糊涂的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管。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寄希望于学校。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孩子的教育,学校固然负有主要责任,但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双方应该各尽其责,相互协调与合作,共同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即使在文化功底上辅导不了他们,但是也要在言行上、待人接物等方面模范言行,叫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家长,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平时不注意督促管教,一旦孩子出现失误,除了大打出手,就是口吐秽语,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之丧失了自信和勇气,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孩子灌输如何“搞关系”、“如何占便宜”等利己自私的价值观。

有些家长(做生意或官员)在学习上帮不上孩子的忙,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给他们更多优厚的关照。无论是在吃、穿、住、行还是在日用品上,花费很慷慨,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城镇以上驻地的学校中,学生穿金戴银的比比皆是不说,大多数学生都配有手机,而且有的档次还很高。花费的消费水平,就是有些教师也都望尘莫及。在他们交友便利的情况下,也为早恋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2家长忽视培养孩子们的远大志向和目标

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是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有了符合时代需要的远大志向并不断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就能为社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这种远大的志向应该从小培养。然而,有些家长就忽略了这一点,由于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许多低俗的说法的影响。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就是推磨鬼”、“有钱就有一切”、“只有向前看,才能向钱看”。特别是有些个体户常常以“读小学赚大钱,读大学赚小钱,不识字照样赚钱”来向子女灌输拜金主义思想。在他们看来世上唯有“钱”最有价值,盯着眼前的“实惠”只顾赚钱,不顾孩子前途的现象已并不鲜见,不少稚气未脱的娃娃加入到涌动如潮的打工队伍中来,随处可见涉世尚浅的少年当起了“小老板”坐店铺。不烦多说,看眼前家庭中增加了收入,看长远却贻误了孩子,其实有的不是孩子不愿读书,也不是孩子没有追求的志向,而是家长的不明智,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强迫子女放弃了他们的理想,来服从自己的安排,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前景不容乐观就更使一些家长增加了眼前利益的信心。这样做的害处,可能从短期内无从觉察,但终于有一天孩子尝到了文化水平欠缺的苦果时,他们就会埋怨直至骂做父母的误了他的前程,妨碍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希望那些只注意眼前利益,轻视子女远大志向培养的家长们该从中受到启迪了。

3单纯注重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却轻视了德育的培养

有些家长在片面教育观的影响下,单纯的抓子女的智育,忽视了德育。他们关心的是分数,很少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有的人还告诫子女“大学大玩,小学小玩,现在吃点苦没啥,等考上了大学就能轻松了”这些对孩子的成才危害是很大的。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才”是不行的,但是有“才”无“德”是万万不行的,正如司马光所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道德是灵魂和方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是: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单纯的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是不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方针的,也是不利于增强人的价值的创造能力的,因此家长应该更新观念、克服片面的教育观,纠正并克服只抓智育,忽视其他教育的不良倾向,要全面的提高孩子的主体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健全合格的价值创造者。4教育方法不当

有些家长虽然也重视家庭教育,也希望子女尽快成才,但却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和保证,方法不当,目的再好也难以达到。鲁迅在探讨中国的家庭教育时说:“中国的一般家庭,教育孩子时大抵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飞扬跋扈,一点也不管,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主,但是到了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给以冷遇或呵斥,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待放他到外边去则如才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跳跃的。”鲁迅最后下结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普遍危机,但我们家长还是未能清醒过来,他们依然在沿袭着两种有害无益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迁就、袒护、放纵;要么简单粗暴,施以拳头或棍棒,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老人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一个孩子,因而,又有些家庭常常把子女娇生惯养,视为“掌上明珠”、“天之骄子”,对孩子百依百顺,“由于这种爱达到了缺乏理智的程度,因此孩子有了差错也难发现,就是觉察到了也还要掩饰、庇护,反而害了孩子,孩子的自私、任性、依赖性和意志薄弱等不良个性品质多半由此发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且有可能导致孩子陷入危险的陷阱。”现实生活中因娇生惯养、放纵致使青少年犯罪的示例有很多。

还有的家庭教育孩子使用“题海战术”和“物质刺激”。这里要说明的是都是有失偏颇的。前者是孩子回家后,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让他们做题就是安排练钢琴,有的甚至请家教辅导,把时间排的满满的。还有的家长脸上总是阴云密布,令孩子胆颤心惊,身心大为痛苦使孩子感受不到童年的快乐。后者是家长们遵循“金钱利诱”的原则,他们常常向孩子许愿:考了多少分给多少钱,考上了那所学校给多少钱,想以此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结果事与愿违。我们倡导学习让他们发挥主动性,产生兴趣,要从根本上抓起,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截住拜金主义产生的源头,不至于影响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总之,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所产生的重大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基础工程,使家庭教育科学化,为孩子成才,实现其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摘要: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必具备德才兼备的品格,在这一完善品格养成的过程中,在家庭教育中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起着极大的作用。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起妨碍作用的几个因素,希望能给父母们起到借鉴的作用,为让孩子正确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生价值;因素

人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谁也无法自己选择的,但是作为人父母的长辈,却有责任尽量为子女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力所能及的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应不失时机地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既要关心他们成长,更要关心他们成人。要教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踏踏实实的做人,要不断地将传统美德和现实美德的良种撒向他们的心田,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依据近年来对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过一系列不间断的研究和探讨,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影响和妨碍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知识操作;知识组织;知识共享

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类型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进行了不同的分类。钟琳从企业中知识的生命周期角度将其分为3类:产生、编码和传播工具。潘旭伟等人从知识管理概念模型角度,将其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开发、知识锁定、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评价工具6类。徐福缘等人从知识转化过程的角度将其分为知识社会化、知识外化、知识转换、知识内化工具4类。

本文从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所实现功能的角度。将其分为功能单一的知识管理工具和综合性的知识管理系统。①功能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主要实现某种特定功能。比如:时间管理工具Desklook,Atnotes,Outlook,Gmail,Google日历等,文档管理工具TotalCommander.Office等,知识获取工具Google、鲜果、百度等。知识积累工具Blog,Wiki,知识的交流共享工具ICQ,MSN,QQ等;②综合性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包括PKM2,Mybase,No—teExpress.Evemote,OneNote,针式个人知识管理系统,Websaver(网博士)等。它建立在多种知识管理技术之上,综合了多种知识管理功能。通常包括:导人导出各种类型的文件;对导人的记录具有编辑功能;网页抓取功能;逻辑检索功能;隐私保护功能;自动备份功能。

2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比较

2.1操作维度

2.1.1操作的便捷性

当前各款知识管理工具都考虑到了操作的便捷性,使用户更方便地获得和管理知识,提高效率。

PKM2的主要功能均可通过拖放操作。网页上的文字或图片可拖放到悬浮窗保存.目录的分类可通过拖放重组,文章也可以通过批量拖放重新分类,附件可以通过拖放导入附件框。

Mybase的监视剪贴板功能可以在不离开Web或其它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自动粘贴、命名、保存所选取的内容。同时。它的Web收集器功能可以直接从IE中捕捉Web页面并保存到My.base中。

OneNote支持手写和语音输入,并能将其转换成文本。在会议上,使用OneNote进行记录最为方便快捷。其“随手键入”功能允许在窗口任意位置记录.退出时不用按“保存”就可以把记录保存下来。

2.1.2操作的安全性

在使用知识管理工具对个人的知识进行管理时,难免会因操作上的疏忽或意外断电而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因此,安全性成为评价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一个重要指标。

PKM2将所有数据均保存在Projects目录的各个子项目中,拷入、拷出相应文件夹即可完成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针式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备份功能,并且可以设置两个自动备份路径,使重要资料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CyberArticle则将所有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依托于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数据的可靠保护。Mybase不仅将所有数据保存在相应的数据库中,而且还允许对数据库加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Ever-Note为了防止数据的丢失采取了数据备份、数据库同步、保存资料修改历史3种策略,同时也提供了加密功能。相比而言,Note.Express不支持数据库加密,保密性不高;但是它支持回收站,因而可以避免资料被误删。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EverNote在安全性方面考虑的更为周密。因此,在操作的安全性方面,EverNote是人们用来管理个人知识的首选。

2.2知识处理维度

2.2.1知识的获取

在知识获取方面.PKM2以拖放方式采集网页内容,以导入文件的方式采集本地文件内容,以笔记方式记录思想片断和知识点。Mybase采用IE而非内置的Web引擎来展现所获取的网页内容,它只在需要浏览网页时才调入IE,因此首次查看网页时有一点停顿,此后就非常平滑,减少了内存和系统资源占用Websaver不仅可以用多种方式保存网页、图片、FlasWord文档、PDF文档、信息片段等,还支持自动保存、批量保存和完全可定制的过滤保存,如过滤掉广告或仅保存大图片等EverNote通过高亮度选择文本或者图片然后点击鼠标右键的“cliptoEverNote”自动保存所需资料。同时,其快捷按钮还自动嵌入到IE浏览器的工具栏中,方便用户在浏览网页的同时及时存储所需信息。

在抓取网页内容方面,Evernote功能最为强大,不仅能准确订制抓取范围,而且内容在进人Evernote后,完全像一则笔记而不是网页。

2.2.2知识的组织

在知识组织方面.绝大多数知识管理工具采用传统的资源管理方式——树形分类管理系统,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各个知识点一目了然,同时也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在目录树重组时。当前文件夹、下级各文件夹及各文件夹包含的文章均保持原有关系结构划人新类。

WebSaver采用了标签管理的思想,其左侧的树状结构不再是原意义的目录,而是标签。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节点只能属于一个目录,但可以拥有多个标签。这样就可以为每篇文章添加一个或多个标签,方便了浏览和管理。另外,WebSaver的快捷分类功能可以自动的把具有相同属性的文章聚合到一起.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信息组织和管理的效率。

Mybase的树型分类管理系统允许直接输入任意大小的文本、表格,或以附件形式加入任何类型的文件,并可选择对资料库进行l一8级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

EverNote则采取综合性资料管理方式:左侧仍采用树形结构,右侧则变成笔记的线性序列,将所有笔记组织为一个长长的纸带,并按照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只要拖动滚动条,就可以浏览所有笔记。新建笔记时,也只需在纸带最底端的空白处填写新内容即可。

PKM2带有一个HTML所见即所得编辑器,界面和功能与Word编辑器相差无几,可以实现对表格、图片、文字、段落等对象的复杂排版。

WebSaver和CyberArtiele中带有内置的网页文本编辑器.通过它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网页编辑操作。比如插入图像、超链接、表格,设置文字格式、对齐方式等;支持外部阅读器和编辑器,可导入外部编辑器来编辑网页。此外,WebSaver网博士新增加的网页橡皮功能可快速清除网页中的各类广告、无用图片等。

Mybase所有资料信息都以RichText格式来保存,除基本的编辑功能.Mybase允许用户将事先编辑好的“Mybase文件夹”定置为模板,使用时可直接从模板中导人定置好的资料结构。

OneNote是微软Office中的一员.它继承了Word中强大的文字编辑功能,与Office其它软件的兼容性更好。

2.2.4知识的存储

PKM2将网页上抓取的文字和图片、本地导入的文件或图片等数据集中存储与PKM2同级的Projects目录下,每个目录都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数据存储采用开放的通用数据格式:HTML文件和ACCESS数据库,这样既保证了存储的快捷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又有利于在数据层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针式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以Word文档的格式保存网页,而不是普通网页的形式,方便了标注、修改等操作。

Mybase将所有内容均保存为节点的附件文件,笔记也保存为一个附件文件,只是被命名为带.RTF扩展名的特殊项,一般不会显示出来;其它内容,如抓取的网页,则直接保存为附件。因此,Mybase中输入的内容与抓取的网页内容一般是分开显示的,这样的设计给系统扩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灵活性与统一性,但不足之处是网页与笔记不能整合在一起。

CyberArticle将采集的所有资料,包括文字、图像、Flash等都以网页的形式保存在CyberArticle书籍中。2.2.5知识的检索

结构化存储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点,检索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知识.知识的利用就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当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时,借助个人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问题,创造个人价值。因此,找到有用的知识并加以利用是实现个人知识从个人知识形态本身到个人价值转化的关键。

PKM2可对库存资料进行多关键词全文检索,对记录集模糊匹配;可在标题、正文内容、作者等字段中快速定位所需资料:可以整库搜索,也可在指定类别及其下级类别中搜索。

Websaver可对标题、注释、信息全文进行指定范围、日期、下载来源、大小写无关、模糊搜索等组合方式的搜索,同时也支持Internet搜索。

Mybase在搜索方面比资源管理器高效。可以同时按标题内容和包含的关键字进行搜索。

针式个人知识库管理系统在搜索功能上更胜一筹。各种搜索方式高度集成在主界面中,能够按标题实时瞬间搜索,支持W0rd,Excel,PDF等200多种文件类型的全文快速索引.并且集成了Google和百度的桌面搜索功能

2.3知识共享维度

PKM2设计之初就已将知识共享作为其首要功能。并在设计上完全体现了知识共享的精神。进入PKM2的数据可以导出为标准的XML数据供其它系统使用,可以导出为CHM电子书便于网络传阅,也可以生成EXE文件供单机查阅,还可以直接为Web文章系统,在互联网上共享EverNote的数据可以选择保存至服务器端.各个客户端都可以与服务器同步,方便那些移动办公,或者是使用多台电脑的人协同工作。EverNote突破了平台限制,只要能够浏览网页.就可以使用。其最新版本可以支持桌面软件以及手机的同步。

CyberArticle网文快捕可以将数据完整的导出为磁盘文件,脱离CyberArticle进行浏览,也可以将资料制作成电子书(支持EXE.CHM格式)。

用Mybase做成的数据库文件可以生成exe可执行文件。中外.Mybase资料夹中的内容可以保持其树形结构导出到磁盘上以文件目录形式保存。

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每款个人知识管理工具都各具特色,在知识管理的某个领域具有优势,而另一个领域则相对不足。因此,在选择知识管理工具时,应考虑到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且应注意以下方面:

(1)由于个人知识构成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化,不存在可以全面解决知识管理问题的某个“全能”工具。为了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往往需要使用多种知识管理工具协同操作,优势互补。

第9篇

此种分歧与危机,不仅表现在外部,即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之间难以交流,而且更深刻地表现在内部,即科学作为求知体系,其客观基础与主观的人文历史因素之间的张力已经表面化,而使科学的理性基础受到质疑。尽管近年来人类的技术力量呈空前的膨胀式发展,然而科学的自信,科学在学术中的尊严,却已空前低落。十八世纪诗人颇普所谓“上帝说要有牛顿,于是有了光。”的那种对科学的崇敬,十九世纪对科学文明进步的信念,以及本世纪中期以前对科学可靠基础的信心,皆已受到种种批判而发生动摇。

科学的概念更迭

虽然对基础主义的批判发韧于科学哲学家如卡尔·波帕,然而科学内部的理论概念发生重大更迭,则属先行。1905年爱因斯坦已完成狭义相对论。1915年他发表的数学理论已将相对论推广到引力加速运动。量子力学的基本完成时期约在1900至1927年之间。哥德尔定理发表于三十年代初期。诸如此类的理论所提出的新观念,已足以扰乱既有的科学秩序。

本来,就物理科学而言,新理论所更迭的只是古典的物理学概念,如:绝对时空、以太、引力即时效应、欧几里德空间普遍有效、光按直线投向空间、物体无最大限度速度,诸如此类。而且新理论并不能取代古典力学在一般领域里的应用。比如海森伯格测不准原理的方程为:

Dc·Dr³¾p

其中Dc为一电子位置测定误差,Dr为其动量测定误差,h为普朗克常数。电子位置测定越准确,则动量测定越不准确。由于直线动量为质量乘速度,故不可能同时测定电子的位置与速度。同理,亦不可能同时测定电子的能量与具有此能量的时间。然而由于普朗克常数的值极低,约为6.625×10尔格/秒,故这个原理仅适用于原子以下的微观领域,对牛顿力学领域的计算并无实际意义。但是在哲学观念上,其意义则远不只此。传统上认为,逻辑的普遍性在于,逻辑的基本原理、公理、定理适用于一切可能世界。如果在一个领域里某基本原理已不适用,则逻辑的普遍性便已成为问题。海森伯格方程、薛定鄂方程、玻尔理论对同一律、排中律提出挑战。因而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个概念,以及非此即彼的传统分类法,甚至对物质及其客观性,也提出质疑。而这一切又与相对论扬弃绝对时空有关。传统分类法以排中律为基础,事物非此即彼。但粒子的位置与速度不能这样简单分类。传统所谓整体包涵局部,指一实体在空间或时间上包涵之。相对论和海森伯格方程则认为,一实体处于另一实体的时空域之内,为包涵关系。玻尔认为,电子既是粒子又是波,在逻辑上矛盾,但在经验中是事实。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可以理解为,粒子仅有统计性的位置;但也可以理解为,仅当有人观察它的时候才有位置。相对论的质量依据在运动中的速度相对于观察者,也说明物质的形态依赖于观察者。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无论汤姆逊、卢瑟福、玻尔模型,皆是理论建构,而非原子本身。粒子是适合薛定鄂方程之物。物质的外延不清,客观性模糊。

更有兴味的是,纯数学理论也得出类似结果。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出现,使几个几何体系适用于同一人类空间经验。汉密尔敦的四元数理论证明a×b¹b×a。略文海姆-斯寇姆理论证明,一个公理的集合可以导出本质上不同的解释理论。哥德尔定理认为:一,在任何一个数论的形式体系中,皆有一个真公式,即不可确定性公式,其本身不可证明,其否定式亦不可证明;二,在数论的形式体系中,其一致性不可能在该体系中证明。如果推而广之,彷佛可以说,一个理论体系,求其一致则不完整,求其完整则不一致;一个理论体系的一致性只能在体系以外得到证明。也就是对矛盾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想,便是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词项定义不变的基础上,根据自明的理性前提推导出知识体系。直到现代逻辑经验论亦认为,理性与直觉经验是知识的可靠保证,而理性便是逻辑性。如果逻辑性受到质疑,则作为求知可靠基础的理性便已发生动摇。批判与反思

科学内部既已发生重大变革,对于此种变革的哲学反思,加上其他社会条件,也就顺势形成一股对于科学的可靠基础,乃至对理性,甚至对西方文化的所谓现代性,进行批判的思潮。远在四十年代,卡尔·波帕已提出证伪理论,以批判当时公认的方法论。他否定归纳法,认为归纳根本不存在。知识的获得只是通过错误假说的被否定。“从变形虫到爱因斯坦,知识的增长从来相同。”“动物的知识,前科学的知识,其增长以消灭持有错误假说者为代价;而科学的批判,则常以理论代人受难,在错误信念将吾人引向毁灭之前先行消灭它们。”(KarlPopper,ObjectiveKnowledge,Oxford,1972,p.261)既然归纳性的因果被否定,科学也就难有确定的基础。波帕把科学家比作给自己房间画地图的人。他必须把他正在画的地图也包括在这张地图之内。“他的任务不可能完成,因为他必须把他画地图的最后一笔也画在地图里面。”(TheOpenUniverse,London,1982,p.109.)这是对逻辑经验论那种充满自信的证明理论的讽刺性写照。然而归纳法作为一种方法策略,不仅是科学求知中历来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也蕴涵于证伪方法之中。“一切天鹅皆为白色”这个判断,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便可以证伪。然而若要确立这个全称判断,以及在黑色鸟类中确认一只黑天鹅,皆离不开归纳方法。后来,波帕的学生莱卡托斯试图用“研究纲领”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内容增长,然而亦未能提出统一的知识标准。

六十年代初期,库恩提出“范式”理论。科学的发展据称是由于“科学范式”的更迭。科学共同体从同一模式中学习专业知识,根据同一模式从事科学研究,接受相同的实践规则的制约。建构理论和设计证明,不再是依据逻辑经验论所谓的统一方法,而是科学共同体在一定历史社会条件下共同遵循的“范式”。科学范式中有若干社会心理因素,不在理性方法控制之内,故科学知识的增长没有确切的理性基础。不同时代的范式之间不可通约,彷佛科学发展没有连续性。然而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牛顿体系的“质量”不变,相对论的“质量”根据运动的速度而变化,二者并不同义。然而两个术语指称的却是同一物理现象,只是相对论的“质量”从属于一个更为确切的解释理论,其说明域超过牛顿力学的低速领域。又如,吉尔伯特、弗兰克林、麦克斯韦理论中的“电”概念十分不同,但三个术语的外延指向同一物理现象。于此可知,不同时代的理论之间并非没有共同的理性基础。

蒯因的“翻译不确定论”既欲说明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翻译不可能,又欲说明不同理论之间的不可通译。蒯因最终诉诸外在的行为主义标准,彷佛在语言逻辑的用法中没有共同的理性基础。然而对外在行为的观察、判断、陈述、验证皆必须通过本己的语言。可见不同语言之间仍有共同的理性基础。蒯因则认为理论之间没有相通的理性基础,知识的来源只是感觉。“不存在外在的基点和第一哲学。”(W.V.Quine,OntologicalRelativity,NewYork,1969,p.127.)“自然科学说世界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自然科学是正确的,而我们判断其是否正确大体取决于预测的经验检验,便是如此。”(“StructureandNature”,JournalofPhilosophy[89],1992,p.9)“不论自然科学的可错性如何,自然科学的一个发现是:吾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只是感觉接受器所受的影响。”(ThePursuitofTruth,Cambridge,1990,p.19)在早期的《经验论的两大教条》中,蒯因认为,吾人所谓的知识,乃是一个人为构造物。科学理论的中心是形上学陈述和数学逻辑陈述,其外一层为物理学陈述,更外层为经验陈述,最外层与经验相接。其中任何陈述皆不与具体经验一一对应。原则上可对任何部分的陈述作出足够的调整以适应相反的经验。彷佛知识的结构与实在的结构之间没有确切的关系。然而事实上,新的理论成功地代替旧理论,正是新理论的结构更确切地说明实在结构的缘故。牛顿三定律可以导出150多个命题,解释大量地球和天体现象。凡是可用相对论代替这些解释的地方,皆是新理论更确切解释实在的地方。费耶阿本则反对一切方法。他认为不可能有预设的合理性标准。科学真理只是一种修词,并无客观内容。但他又承认科学的成功。不过,这种成功只是由于科学家长期不懈地研究某一问题的结果。他们的过分之举,总会被其他学派的过分之举所抵消。费耶阿本称,他可以否定科学真理,而把这个判断当作真理提出来,犹如他可以用德语来宣称德语不如拉丁语。他忘了,真值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使各种语言得以通译的理性标准。正因为客观上存在这种标准,他才能够把“反对方法”当作一组真陈述提出来。他却主张科学不需要任何理性标准,Allgoes!所以库恩称之为vaguelyobscene。

晚近的方法论研究,多探寻如何重建理性标准。厦皮尔、劳丹等人便是如此。劳丹批评库恩、费耶阿本对历史连续性的忽略。他提出“研究传统”,其中既包涵科学理论,又涵容本体论体系。然而他忽略统一的逻辑和对应规则,故在科学术语的陈述与本体论陈述构成真问题的作用中,未能提供统一标准。比如数学证明和历史解释之间如何对比,便成为问题。近年语义派的科学哲学家如萨普斯、斯尼德、范弗拉森、史泰格缪勒等以集合论方式进行公理化,似尚未取得公认结果。

总之,由坎贝尔、赖欣巴赫、卡纳普等人代表的逻辑经验论“标准方法论”,在六十年代已受到彻底的批判。批判的重点大抵在:科学术语区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在语义学上没有根据;理论术语无需语义规则定义,并无根据;对应规则的特殊语义功能没有根据;观察语言由对应规则定义,不可能不受到理论的渗透;科学理论被当作完成的科学报告,而非历史中科学共同体的建构物,与史实不合;公理化的必要性受到质疑。这些批评多半可以解释为,被“标准方法”排斥于科学理论之外的人文价值,实际上在科学理论之内。

科学原是人文理想

人文价值不仅在科学的理论构成之内,而且可以说,科学本身原是一种人文理想。科学不是自然的产物。在自然演化中,不可能自发产生科学。科学是文化,而且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人文,humanitas,原指人类;引申为人性,人的情感;转为人的文化、教养、教育。汉语“人文”,指礼乐教化,如《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也。”乃是更狭义,专指儒家教化。广义的人文则指人类文化的内涵,以及相关的学术艺文。

人类科学产生在古代希腊,有一些明显的必要条件。人要系统地揭开自然之谜,必对自然有一种对象化的好奇之感。如果只把自然视为与人一体,则必流于感悟冥思,不会视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可以分解清晰的“物”)。这便需要一种主客二分的语境。古希腊恰有这种发达的语境。其次,必有一种信念,确信人是理性动物,而自然有着内在的理性结构,故人可以系统地揭示自然。古希腊恰有这种哲学。此外,古希腊人恰有一种以数学方式揭示最深刻的真理和世界结构的信仰,而又恰有欧几里德几何这一发达的公理化体系。亚里士多德科学,便是从理性前提出发,以公理系统演绎方式,全面揭示有着内在理性秩序的自然的一种价值理想。这样的科学,必出自这样的文化语境,和这样的人文理想。科学的发生,出自对自然的好奇与理性求知的态度,与利用自然和生产力无关。科学与利用自然的态度结合起来,此事发生相当晚,乃是出于另一种价值理想,即基督教信仰。

基督信仰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约有三个方面。一,世界是上帝的受造物,故世界本身是一种contingent(偶性的,可存在可不存在的)存在。二,世界虽为偶性存在,却不是任意紊乱的存在。理性的上帝创造了具有内在理性的世界,并按上帝形象创造了人类,故理性的人类可以全面揭开世界之谜。三,人类是上帝救赎计划的中心,自然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你们要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的后代遍满全世界,控制大地。”(现代中文译本《旧约·创世纪》1)此种观念,显然与希腊思想不同。希腊人对于自然的兴趣在于求知,而基督教文化对自然的态度则是利用控制。希腊人认为自然为必然存在,故可以通过公理系统演绎方式推导出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基督教文化则认为世界是偶性存在,故必须通过经验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揭开自然之谜。惟其希腊的科学理想是演绎推导,故希腊人没有兴趣作实验。欧洲最早的实验科学,产生于中世纪的修道院。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速度取决于重量的错误理论,上下一千年,竟没有人费神去验证一下。直到伽利略的时代(也就是基督教文化的科学理想上升的时代),才被实验证伪。

然而古希腊的科学理想,却并未因为实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整体上消逝。自此而往,科学作为一种人文理想,始终处于西方文化两大渊源的交互影响之下。亚里士多德关于求知的确切理性基础,关于“欧几里德支点”的信念,公理化体系中蕴涵的简单性原则(以最少前提建构理论),以及柏拉图和多数希腊哲学家关于几何形式和谐完美的理想,这些理念的生命非常悠久,可以说直抵今日。不仅希腊和希腊化时代,而且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理论,也大抵(并非仅仅)是此种科学理想的产物。只是不同理论在构成时,对这种理念的理解和诠释不同。哥白尼正是深感托罗密体系在数学上不和谐,才着手对之改造,而他也正是受着圆形这个完美几何形式的限制而未能建立椭圆形天体轨道模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揭示出宇宙在数方面的和谐比率:行星矢径在相等相间扫过相等面积、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正比于与太阳距离的立方、行星远日点和近日点之间角速度的变化用乐谱形式标出。牛顿正是继承此种思路,从行星运动定律中导出具有数的和谐的万有引力定律。现代科学理论,如电磁场结构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乃至未成功的统一场论,巴尔末公式,量子力学矩阵方程,分子生物学大分子立体结构理论等,皆与上述人文理想或本体论理念有关。科学家往往认为,数学上美的形式在描述世界方面有价值。迪拉克正是在对称和谐的美学理想推动下,预设反粒子的必然存在。

不仅科学本身原是一种人文理想,而且科学理论的建构,亦必以基本的形上学前设(如自然规律性、齐一性等)为必要条件。此外,科学理论的建构,往往以美学理想或本体论理念为出发点或启发动力。再者,科学共同体所遵守的规范体现某些伦理价值,以及诸如此类,也是科学中的人文理想,此处不遑多论。人文价值对于科学理论的关系,有二特点:既开拓又限制理论的视野,既可有益又可有害;常以潜前提或背景知识的形式影响理论,鲜有作为公理或辅助假说而纳入公理体系者。

价值与事实

将科学中的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分开,并且力图将价值原则排除出科学之外而否认之,此事发生颇晚。早期的自然哲学或科学,并不排除价值。柏拉图的知识论,以理念为基础,而最高理念则是善的理念。求知与求善相统一。亚里士多德以科学为探求世界必然真理的公理体系,而求知本身便是最高幸福。中世纪的科学家为修道士。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既援引希腊的人文理念,又是虔诚的教徒。十六七世纪的科学家如笛卡尔,其体系多援引教义。大概十八世纪是将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分开的决定性时代。然而始作俑者,似是十三世纪的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他详细论证自然知识靠理性之光,不靠启示,也就赋予科学求知以独立于价值的性质。十三四世纪的经验论者和唯名论者也多有类似的见解。经验论的传统在英国不绝如缕。十八世纪的休谟乃起而在逻辑上证明价值陈述不可能从事实陈述中推导出来。康德将科学与伦理、文艺、宗教分开。十九世纪以来,价值与事实的分离,受到两方面的推动。非理性论者如尼采,强调这种分离,而实证论者也多重视这种分离。直至逻辑经验论派,则认为形上学陈述没有意义,价值只是主观情感或态度,科学为价值中立的知识体系。石里克认为,伦理学也是科学,伦理学家的最大危险便是成为道德家。0訋0g?/p>六十年代以来,科学中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的分离,已受到所谓历史主义,乃至所谓后现代思潮的彻底批判,至于达到矫枉过正的程度。不久前,一位著名科学哲学家在普林斯顿演讲,听众中有人提问:你的口气彷佛说科学和理性及实在有关?目前在西方的一般意见,大抵认为科学陈述为工具性,也就是对科学中的事实原则十分怀疑。此与实用主义传统有关。皮尔斯主张,真理的界定最终是协议的产物。杜威则称,一切知识皆为工具性。此外,与后现代思潮有关。R.罗蒂称:“科学根本不是人类理性的典范,而是‘人们协议’的典范。”(R.Rorty,Objectivity,RelativismandTruth,PhilosophicalPapers,vol.I,Cambridge,1991,p.39.)费耶阿本宣称,科学真理只是修词,并无客观内容。以及诸如此类。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科学理论构成中,确实有价值因素,科学有隐含的或自觉的价值原则,已如上述。科学的所谓观察语言,并非中立。观察术语由理论定义。例如按照所谓标准方法论,气体分子运动理论的一个公设是:(x)(GxÉQx),读为“凡气体皆为分子组成”。其中观察术语G被该理论的语义规则定义为“一个气体标本的属性”,这样,对应规则语句中的观察术语也就不是独立于理论的中立语言了。然而尽管如此,成功的科学理论,总是与日常语言中的实在有着操作性的对应关系。这种操作,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语境中,可以同样实现。一个科学实验,不论其程序设计、仪器制造、观察条件受到如何的理论影响,也不论其结果中包涵如何的理论诠释,然而同一实验既然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重复,也就说明该实验不是一个社会学的过程。理论“渗透”观察,也不必然影响观察的有效。著名的实例是太阳中子接收实验。这里,“弱互作用理论”既是设计接收器的观察理论,又是待验证理论。按照“循环验证”的假设,实验结果应与理论的预测一致。然而实验结果却并不一致。一个科学理论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公理系统。一个实验不可能验证全系统,而是验证其未知部分。只要观察理论没有影响这未知部分,便不会影响实验的有效。

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是科学的两大原则,不可偏废。价值原则体现于本体论或基本前提。事实原则虽然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却贯彻于理论和观察的全过程。无论解释理论、观察理论或观察操作,皆必贯彻事实原则,科学方能与日常语言中的实在发生可操作的对应关系。勿论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建构、逻辑的推导中涵有如何的价值因素,也勿论观察与证据中涵有如何的诠释成份,在理性批评精神和事实原则的引导下,科学家总有可能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诉诸最可信的理由和证据,在理论和经验的不断扩展中发现和纠正错误,对发展中被人理解的实在之结构获得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认识与真理

事实原则使科学诉诸理性、逻辑和经验证据。理性作为秩序原则,其内涵在历史中有所发展,但迄今并未能废弃秩序原则。一切所谓非理性的力图废弃秩序原则的论证或语句,只要能让人明白,必诉诸秩序原则,而秩序原则的核心便是逻辑性。

逻辑性是蕴涵于语言中的基本约定。逻辑理论在历史中发展,人对逻辑规律的理解不断深化,但只要语言尚在,逻辑性亦不可废弃。笔者曾做过一个非实验室条件下的简单实验。对象是一岁半到两岁、正在学会说话、智力发展良好的儿童。方法:一,以纸板做成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二,以圆形出示一个儿童,教他(她)说“这是圆的。”重复几遍,直到问他(她):“这是什么?”他(她)能立即说出:“这是圆的。”三,以同样方式教会他(她)认出正方形。四,出示圆形,问:“这是不是又是圆的又是方的?”他(她)回答:“不是又是圆的又是方的,是圆的!”然后出示方形,结果大抵相同。上述实验或者有助于说明,逻辑性乃是与语言同时学会的一种基本约定。语言在,逻辑性便在。逻辑规律和理论,是对逻辑性的体系化。正如其他理论,逻辑理论也可错,可发展,可纠正。有人或者认为,哥德尔定理之类的数学理论已经证明矛盾律无效。其实哥德尔正是严格遵循矛盾律而推导出其定理。否定矛盾律,也就否定其定理的基本前提。哥德尔定理仅仅否定在一个数论体系内部证明该体系一致性的可能性。当代对逻辑性已有前所未闻的深刻理解,这对于科学理论的意义,不在于放弃逻辑性,而在于:不可将逻辑视为在一切可能世界中求得可靠因果性的先验保证。人所知道的逻辑,是人类语言约定的最基本秩序原则及其体系化,却未必是世界结构本身的秩序原理。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处于初级蒙昧阶段,这个问题,由于缺乏整个世界的资料,根本无法回答。以人类语言约定的秩序原理来规定世界的必然性,是对世界的一种无理强制。此种倨傲是欧洲理性主义的致命弱点,其渊源既出自又出自更古老的本体论。所幸者,现代人类智慧对此已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必须遵循现有的逻辑规则,来进行一切思维和操作,同时又不能以此来预设一切必然性。在研究的一定阶段,凡依据充足理由和证据而成功地得出的因果系列,不论与当时逻辑信念是否一致,亦应接受其必然性。量子理论修订分配律,便是一个实例。正如我们不可能为信念提供证明,却必须接受价值原则一样,我们也必须接受逻辑原则,因为若没有这些原则我们连一步也迈不出去。这便是人类理性的两难处境。那么科学知识有没有真理性?如果科学理论有价值前设,观察受理论影响,而逻辑是语言约定,那么如何保证科学知识不是循环论证和验证,而是对客观实在的结构之认识?这已经涉及认识论及真理标准问题。自本文目的而言,仅能最扼要地陈明笔者的理论。

人与世界的接触,仅能通过感觉接受器,而感觉接受器所接受的是简单的印象。即使简单的印象,也已经加工组织过。世上没有纯粹的感觉。感觉中涵有预期,而人的预期受语言中的观念影响。连什么是“正常”的感觉,也由不同的理论规定。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原则,马赫的感觉要素,牛顿的绝对时空,董仲舒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王阳明的“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凡此皆影响人的感觉。同理,科学通过观察与世界的接触,无论感觉的范围倾向,仪器的构造,抑观察的方法,皆受理论的规定。建构理论必须通过秩序原则、价值原则、事实原则等等,以及特定历史中的知识构成、科学规范,加以个人的灵感创造,其中有若干非理性控制之内的因素。“从经验到基本假说没有逻辑通路。”最后验证必须通过证明理论。归根结蒂,科学并未与实在本身发生任何接触。科学的一切活动,皆在人的理性、价值、语言之内。“我的语言的界限,便是我的世界的界限。”然而一种理论可以通过不止一种逻辑来公理化,理论不等于理论的陈述。一个实验可以在不同社会条件下重复。科学的应用普遍于任何文化语境。凡此皆说明,科学知识并不绝对囿于语言之内,而与“人的”以外的世界有一种操作性的对应关系。科学知识的这种客观性,不是“协议”、“工具性”、“循环验证”所能够解释。某些哲学家否定这种知识的真理性,似是受制于理性主义的传统,彷佛不符合“必然”原则的便不可能是真知。

科学知识的获得,便是人类本身的秩序原则,加上种种辅助原则,与理论指导下观察到的世界的秩序之间,反复对比验证的结果。换句话说,便是人与世界之间主客互动的理性求知活动之结果。世界的实在性,天人之间主客互动,理性求知、知行不离、动态综合的真理标准,这些观念皆来自中国的文化理想。真理的标准并非单一静止的“符合”、“一贯”、“工具”,而是主客互动无穷往返的系统性对比。真理不是静止的“上帝之眼”所获得的必然性,而是主客互动无穷往返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没有实在客体,便不可能有这种互动,也就没有真理。故真理不可能是协议或工具。然而实在并非物自体的自我呈现,而是主体根据自身的秩序原则和理论设计而观察到的实在,这实在已经包涵主客互动。故真理不可能是符合。真理是无穷过程中的必然性,故不可能是静止的一贯。这无穷互动包涵可错和自我纠错,主体的认识恒常指向实在,益趋真切,故具真理性。这种互动又并非改造世界。因改造必在认识之后,犹如必先做好衣服才能修改。这种互动便是认识本身。

中国文化的机遇

如果希腊的人文理想和基督教信仰曾经启发出如此辉煌的科学创造,我们中国的伟大文化为什么不能启发出同样伟大的科学?诸如惠施十事之类的精微思辩,较之古希腊的形上思辩,并无逊色。墨经逻辑之缜密,亦不逮于古希腊逻辑。老子的本体论足以睥睨欧洲。儒者的求实精神,亦应有利于科学的建树。中国古代不具备发达的公理化系统。然而明朝已经引入欧几里德几何,亦未见科学之出现。大概总体语境不利于认识主体的成熟,似是一大问题。古汉语结构不用系词,难以运用逻辑常词,也是大问题。此外缺乏相对独立的知识共同体,以及社会权力结构难以作出明智的抉择,也是问题。

至今高唱不休的所谓天人合一,如果辨析不清,对我国的科学教育,弊端甚大。董仲舒的天人比附之说姑且不论,所谓天人合一,大概有天人一物和天人一理两派旧说。天人一物,似源于庄子的所谓与万物为一体的神秘体验。程颢颇发挥之,如:“人与天地一物也。”“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语录》十一、二上)陆王不必论矣。此种神秘体验,作为个人体验固无可非之,作为美学意境更是灵感的一大源泉。然而若是成为国民意识的一般语境,始终处于主客不分的囫囵状态,则不利于主体意识之成长,对于科学理性、契约精神、民权思想之养成,皆有阻碍。所谓天人一理,则邵雍、张载、程伊、朱熹诸理学家皆发挥之,实为理学的一大理想。本义乃是指超越性的天理与人心的本性相通。如邵雍称:“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张载:“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正蒙·大心》)此种理想,作为个人信仰亦佳。惟其中所已蕴涵的主客之分,以及天人之分,往往被人忽略,而此种忽略在舆论中的弊害则甚大。中国文化中主客二分的思想,对于养成主体意识及科学理性十分有利,亦十分必要。天人一理的天,乃义理之天。既言天人,则天人已分。朱熹《仁说》:“泛言同体者,使人含糊昏缓,而无警切之功,其弊至于认物为己者有之。”又,《答江德功》:“知者吾心之知,理者事物之理。以此知彼,自有主宾之辨。”这主宾之分,十分要紧。将自然视为可以分解的物待之,才有科学。如果成日家泛言同体,惟有含糊昏缓而已,何时方能全面揭示自然之奥秘?古人论主客二分的地方极多。比如老子论为道,则主直觉,反用智,但是论及观察万物,则明显主物我之分,以及分门别类用心观察的科学精神。如:“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墨经》论及主客及求知甚明白,如:“知,接也。”“智,智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荀子·解蔽》:“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故明于天人之分。”《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王冲《论衡·薄葬》:“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程颐:“致知在格物……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语录》十八)王夫之《尚书引义》:“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者惟道也。”《读四书大全说·大学》:“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辩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辩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辩之疑。”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总之,以主体立场详细观察研究自然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传统,只是没有独立于人文学术而自成严密的逻辑体系而已。

自然与人的关系,既有对立紧张的一面,又有一体和谐的一面,必须全面领悟,不得偏废。西方自中世纪以后,乃全倾向于对立与利用自然,于是视科学为对自然之权力。F.培根的名言最为代表:Ipsascientiapotestasest.(科学本身便是权力。)中国传统则几乎顷全力于一体和谐之说,几只有老子指出自然的严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古代几乎只有荀子讲制天,亦即利用自然。实际上,人类的行为便蕴涵着天人二分与利用自然。人只要有消化管道,便不得不消耗自然资源。人只要有美化生活方式的要求,便不得不加剧消耗自然资源。由于西方的科学与价值脱节,对自然的片面领悟,以及自我和消费主体的畸形膨胀,已经造成滥戕滥用自然,不顾人类整体利益,毁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

也恰恰在这里,有着中国文化理想的机遇。我国文化传统有着恢弘深邃的内涵。文化的发展固然有着许多未知乃至非理性的因素,不可能简单地按照自觉意志的指引而进行。然而只要摆脱半殖民地文化自卑心理,不墨守冬烘式的国学陈规,而从人类历史趋向和当代人类需要的广阔视野去体认之,也就可能发现中国文化新生的机缘。科学,市场,法治,乃是现代人类社会具有普世性的体制,也许是人类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中国的文化理想,只要经过正确的诠解,可以提供现代人类需要的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原理。中国文化观念,既涵有主客二分、主体意识的思想,亦涵有天人和谐兼有人可制天的理念。中国人既把天视为可宰制可利用的对象,又视为自主的生命沃源。如《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庄子·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不胜枚举。这便蕴涵着人与自然的主客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认为自然有着内在的理性性质,人可以认识而预期之。如荀子云:“天行有常。”“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有常而诚,实即内在理性。《说文·言部》:“诚,信也。”而《人部》:“信,诚也。”这里《说文》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字汇·人部》:“信,不差爽也。”《广韵·震韵》:“信,验也。”不差爽而可验的常行,即秩序原则。实在之内的有常以至其诚,即世界内在理性也。对自然的认识,既要以经验的方法格一物复格一物地无穷反复进行,而最终理想又是类似统一场论式的全面揭示:“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真理的标准,便是人的理性原则与人所可能发现的自然秩序之间,无穷主客互动的对比。结语

不同于技术,科学是精神创造活动。创造需要灵感,而灵感要求那生我养我的文化沃土为源泉。譬诸音乐,如果中国的作曲家恒常依据西洋的音乐动机去谱曲,能作出伟大音乐否?科学创造,其理一也。欧洲的人文理想曾孕育出一个时代的伟大科学。如今,那个时代的精神,也就是所谓现代性,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而中国的文化精神却恰可补其不足,而取其所长。这里便涵有中国文化的机遇。曾有人放言高论,称二十一世纪为中国的世纪。此语应作何解?“中国的”总不是possessive的意思吧。“中国的”似应指中国的贡献。贡献又在何处?仅仅亦步亦趋,可乎?仅仅“强大”,而无精神创造,可乎?没有科学的伟大创造,可乎?于此可知中国的文化新生之重大意义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