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24 22:42: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国民 海洋意识 海权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本质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渐提升,现在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正走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注意和警惕,他们精心炮制了“中国”,宣扬中国的崛起会给周边国家和全世界带来威胁的观点,中国的国际环境一度很被动。为了应对这种现实,为国内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观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想成为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海洋强国”。中国想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目标,对海洋的掌控至关重要。而中国是传统的大陆文化国家,几千年来国家和国民的海洋意识都不是很强。想要实现“和平崛起”战略,我们必须要先成为海洋强国。想成为海洋强国首先要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认识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在“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下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已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1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文化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不论文化的定义如何,其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海洋意识,实质上也是在海洋文化层面上讨论关于海洋的价值观,即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和追求这种价值的行为方式。笔者认为,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最基本差异在于大陆文化更多是一种农牧文化,而海洋文化更多是商业文化。两种文化对民族特性、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都有不同的影响。相对于大陆意识,海洋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1重商意识

即重视物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带来的利益的理念。尽管产品交换伴随着人类文明史,但商业作为一个重要社会行业,则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在古代大陆型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商业活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也因此扼制了商业意识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农为本商为末”观念即是此例。但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区,地形的分割和当地物产的不足使海外贸易很早就成为社会的主业之一。

1.2冒险和进取精神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从事的海上谋生活动远较陆居者艰险。尤其是远洋航海贩运,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又因远洋贩运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更诱使航海者不惧途中和异域的未知风险,不断开拓航路和市场。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强烈,非陆居者所能比拟。

1.3开放性和多元性

海外通商和海外谋生是海洋型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对人流和物流的开放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海洋意识既崇尚不断从异域和异质文化中汲取物质和精神营养,也激励人们的海外迁徙活动和较少限制外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视商品和人口的流动为常态,与“安土重迁”和“闭关锁国”的大陆型社会意识有较大的差异。

2海洋战略与“和平崛起”战略的关系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大陆经济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文化也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国民,大多认为只需要土地就可以养活老百姓、维护好统治。可以说数千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以大陆经济为主要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大陆战略”。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一直是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这种对陆地的重视、对海洋的忽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对海洋、对海洋力量的不重视,中国逐渐落后,从世界大国被淘汰。而近代的世界强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他们的崛起都是依靠海洋。海洋给他们带来丰富的资源,他们利用海洋的资源发展自己,然后利用自己的海洋优势地位侵略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自己更大的发展。中国不会采取侵略别人的手段来发展自己,但是在21世纪的现实条件下,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大陆战略”转向“海洋战略”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从“大陆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必要的战略转型,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深刻的内在必要性。

2.1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贸易交流肯定会越来越频繁。而在所有的对外贸易中,海洋贸易的比重最大,其比例远远高于航空贸易和陆地贸易。海洋贸易占主要地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地球海洋面积要远大于陆地面积,这导致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大于陆地贸易;第二是海洋运输的成本要比航空贸易的成本小很多,这造成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高于航空贸易。海洋贸易对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求中国必须走向海洋。

2.2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需求国。能源问题早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能源的安全运输;另一个是能源的储备。能源的进口也属于对外贸易的一个部分,能源进口的运输的主要方式就是海运。另外一个是能源的储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大部分陆地的资源都开采殆尽,想要发展,我们必须依靠海洋,从海洋中获取资源,从海洋中获得发展。因而发展“海洋战略”,成为海洋强国是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

2.3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现在中国国民的海洋意识非常薄弱。中国人大多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有多大的海洋国土。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等国际法律和文件,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几千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中国还拥有太平洋底7.5万平方公里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海洋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警惕和反应,他们不仅炮制了“中国”,还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掣肘,幻想延缓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特别是海洋国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必须要承认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海洋实力还不够强大。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必须转向“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

3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

上面我们已经证明:实行“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内在必要要求决定的,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而想顺利成为海洋强国,让中国的老百姓认识和重视海洋,让老百姓认识到海洋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上述的重要保证。现在中国老百姓的国民海洋意识是很差的。几千的陆地经济和农耕文化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想要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进行教育和普及。

3.1正确战略规划,加强政府导向,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就必须要走向海洋,实行“海洋战略”,从基础做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国家已经提出要通过健全与海洋相关的法律、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国家海洋战略、积极发展和强大自己的海洋军事和经济力量、对国家所属的海洋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培育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基础工作。

做好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培育工作,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做好详细的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政策导向。国家在某些事务上的立场、政策、观点和行为,会对该国国民在该事务上的意识和看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中国政府在海洋事务上的战略、各级政府在海洋意识教育上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政府特性决定了民族海洋意识形成及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引领民族海洋意识的发展,政府对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将成为国民海洋意识不断增强的加速器和动力源。我们首先从国家层面做好培育国民海洋意识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培育工作搭好平台的结果;而各级政府应该有意识的加强政策导向,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来培养和提升普通老百姓的海洋意识。尤其是沿海地区,本来祖辈们对海洋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我们缺乏荷兰那种把自己的海洋意识,通过免费的体验教育(每天都有自愿者在船甲板上给孩子介绍20世纪,船员们的生活,在体验中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海洋)来一代代的传承。

3.2加强海洋高等教育,建立海洋事务综合人才的培养机制

海洋事务设计各个领域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因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我们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培育普通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基础,可以认为是打地基,而培养海洋综合人才则是该地面上的建筑。没有建筑,只有地基是无法让人居住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处理国家的海洋事务,国民的海洋意识培育的再好也没有用。

中国的海洋领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还有7.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勘探权和开采权,加上几千公里海岸线,因此我们需要大批的海洋事务综合人才来管理和处理海洋事务。所以,为了能有个安全舒适的家居住,除了打好地基之外,我们还要花大力气盖好地面建筑。我们要加强海洋的高等教育,国家应该加大对海洋类高校和海洋类学科建设的支持与引导,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综合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有了这些人才培育的基地,这种效应可以从上到下的传递,成为增长国民海洋意识的种子。

3.3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洋的气息

培养国民海洋意识,我们需要创造其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海洋氛围”,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主流媒体海洋理论的传播、对国家海洋战略的阐释;政府海洋制度的建设与海洋政策的实施、国内国际海事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民间海洋研究机构普遍设立与研究活动的广泛展开;多样化普及海洋知识的书刊的推广、丰富多彩海洋广告文化的培植;航海竞赛、海洋旅游、海洋探险等情景参与活动的推广等等,必将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的气息,在生活中养成海洋意识,在海洋意识中积极生活。

4.结语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实现民族崛起和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而成为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要成为海洋强国,我们必须要从基础做起,积极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综合人才。我们坚信,中国的崛起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叶世明.文化自觉与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思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8.

[2]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1): 74.

[3]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 2008(5):54.

[4]段桂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海洋意识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张德华,冯梁,颜家坤.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3):85.

[6]顾兴斌,张杨.论中国的海洋意识与和平崛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16.

[7]叶云飞.试论海洋类高校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培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97

[8]刘新华.海权优先:当代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2008(07):56.

[9]胡启生.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85-102.

[10]殷克东,卫梦星,孟昭苏.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J].经济师,2009(04)8.

第2篇

关键词:中俄 能源合作 能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37-02

1、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和发展,中俄能源合作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日趋成熟,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能源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

1.1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差异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但其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欧洲。在国际多边能源合作中,中国只是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中的次优选择和战略筹码。与此同时,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中,中东地区仍将是我们进口能源的主渠道,俄罗斯也只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周边选择之一。此外,俄罗斯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热衷于把石油出口和电力、天然气以及相关配套能源机械设备产品的出口相挂钩,置能源于经济、科技、投资等多领域合作中。俄罗斯希望俄中能源合作不只停留在油气管道问题上,而应加强整个能源领域乃至经济、科技、投资等全方位合作,从而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则常常将双方的能源合作视为亟待解决的短期问题,以便解决中国面临的“油荒”和“气荒”。

1.2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多变

1991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利钦认同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能源领域采取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普京上台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俄罗斯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普京政府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依靠能源出口来获得经济利益,于是开始推行务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以期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梅普组合”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鉴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缓,能源需求增长有限,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旺盛且潜力巨大,“梅普组合”决定把能源政策向东转移。2009年的《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中明确提出:“尽管欧洲仍将是俄罗斯油气出口的主要方向,但俄罗斯整个油气出口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东部方向的超前发展”。

1.3 俄罗斯部分精英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

俄罗斯部分精英阶层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中国”在俄罗斯早就存在,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这种论调又开始经常见诸报端,在俄罗斯媒体和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很有市场。俄罗斯部分人士在看待中俄能源合作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把能源企业间的商业行为与国家安全利益强拉到一起。

1.4 中俄能源合作易受欧美等国因素影响

中俄能源合作也经常受到欧美等国因素的干扰。当俄罗斯与西方大国走近时,中俄能源合作就略显冷淡,一旦俄美关系出现裂痕,外部安全形势受到西方挑战,俄罗斯就会主动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通过“能源牌”和“中国牌”来和西方大国进行战略博弈,以期获得政治上的好处。俄罗斯在对待中俄能源合作时过于关注政治因素,导致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一旦中俄政治关系出现恶化,或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得到改善,中俄能源合作的成果就又可能会得而复失。

2、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能源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能源进口大国,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意义重大。中俄能源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的结果。我国应抓住俄罗斯能源战略东向转移的契机,着力消除或削弱负面因素,积极推动两国能源合作继续沿着良性轨道向前发展。

2.1 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的研究力度

俄罗斯能源政策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变化多端。我们应该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找出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的差异,力争使中俄两国能源战略能够实现有效对接,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层次。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站在一个能源进口国的角度去看待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国的对外政策,而是要紧随俄能源政策的变化,适时的作出调整,以使自己不会在俄政策发生变化时而无所适从,造成重大损失。

2.2 加强中俄双方的沟通交流

中俄双方政治关系良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双方能源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和“资源掠夺论”还时常见诸报端,成为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因素之一。中俄两国应该加深相关职能部门理解和信任,加强媒体、学界和民间的交流和沟通,规范两国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消弱彼此的顾虑和戒心,消除“中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负面影响。双方应该经常换位思考,释放更多的善意和诚意,削弱彼此的不安全感。有合作就会有分歧,合作越多,分歧越多。当遇到分歧时,我们不应互相指责,而是互相理解,,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争取实现双赢,而非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

2.3 推动中俄能源合作重点向天然气领域转移

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俄罗斯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俄政府称,俄罗斯的原油储量可以确保稳定出口至少到2020年,而天然气储量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天然气需求直至2050年。因此,未来50年,俄罗斯最具有出口潜力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而相比石油而言,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更加匮乏。2009年末,我国还在全国大范围出现“气荒”现象。可以预见,作为比石油更加环保的能源,天然气必将取得石油,成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2.4 积极参与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向东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只想开展双边合作而排斥多边合作无论对哪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办不到的,能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必须相互协调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此外,俄罗斯拥有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三大油气资源区,要想全面开发需要巨额资金,这对东北亚各国来说,单独承担都是不现实的。如果充分利用日韩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发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稳定的东北亚能源供应多边合作机制,而非排他性机制,这对区域内各国都有好处。

总之,中俄能源合作既有有利因素,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应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审时度势,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又要未雨绸缪,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做好各项工作部署。

参考文献:

[1]朱显平,李天籽.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短板”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215-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新的考验。从自然层面来看,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各种避险、逃生手段必须成为健康成长的必备手段。从社会层面看,随着社会分化日渐加剧,各种不良思潮不断影响,社会治安环境不容乐观,加之扩招后的高校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了,不但受社会环境影响,而且一些学生自身的素质出现滑坡现象,必须通过安全教育进行警示和提升,警钟长鸣,让每一位高校学生成为与其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合格人才。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短板”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从理论角度而言,高校是培养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最高学府。安全教育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学会预防手段,实施安全行为,确保身心健康,将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从而“防患于未然”、“安居乐业”,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增强整个社会和谐、平安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而言,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占社会人口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大学生毕业生很快就会为人父母,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如果能消除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短板”,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质量和后续影响力,使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成为懂安全、讲安全的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并通过他们来教育、宣传、影响亲朋好友和周边人群,整个国家的安定、和谐就有了基础性(中间层)的保证。

二、昆明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短板”现象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将这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多方位的安全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大学生由于对安全的疏忽,导致受到伤害甚至失去宝贵生命的典型案例,告诫我们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短板”。而对比国际国内安全教育,昆明地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笔者通过对云南省在昆的几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短板”问题在经费投入、调查研究、教育团队、教育内容等方面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经

费投入不足的“短板”问题在我国,据笔者多方了解,目前没有对学校安全教育经费投入的一个官方比例要求,从昆明地区各高校经费投入来看,多数没有专项经费,而是混杂在其他经费中,数字参差不齐,但总量都较低,就事论事,无系统性和持续性。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昆明16所高校均无安全教育经费硬性规定,多为随机和靠部门协调争取,无长期规划;偶有专项安全教育经费,如禁毒教育专项经费、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项经费,也是数量极少,断断续续。从理论研究看,目前关于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经费问题的资料甚少,尤其是缺乏具体的数字。从经费保障的角度来看,以昆明各高校为例,高校安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安全教育处于应景和应急状况,各高校的教育经费使用都是结合各学校的特点而定,没有专门的经费保障。

(二)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安全教育的专业人员或团队

昆明市各高校目前的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依赖各级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以及极少数高校安保人员完成,临时性极为突出、针对性不强,缺乏明确的人员保障。一是从高校安全教育的教师构成结构来看,昆明16所高校很少有学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保障力量,各高校均无安全教育专业教师硬性规定,多为保社区民警、社区消防工作人员和学校保卫人员担任。二是从保卫工作人员的能力来看,根据昆明16所高校所收集的数据显示,许多从事高校保卫工作的老师均身兼数职,且并非专业出身,在处理一些高校突发事件时力不从心或能力有限,学校对工作人员无系统校园安全知识学习,无长期教学规划,很多日常工作的开展多靠保卫工作人员自身的积累,存在阶段性和应景性教学为主导的现象。

(三)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安全教育的专项科研力量

根据笔者的调查,昆明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缺乏专项科研力量,许多工作人员学历、职称较低,且保卫工作繁杂、危险,很多从事保卫工作的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关的科研工作中,专项科研工作开展的较为单薄,科研成果总体数量少、质量。目前,高校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科研的一大热点,但纵观论文所涉及的思考和解决办法,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较好地开展。

(四)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涵盖的内容单调、狭窄

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多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自然灾害等几个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情感教育、性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众所周知,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且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缓冲带,部分学生逐渐与社会有不定程度的接触,加之大学生身体、心理发展都处在敏感时期,很容易在情感教育、性教育等方面发生迷失,而学校在这一块的教育工作多表现在开展讲座、个案谈话,存在“短板”现象。

(五)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缺乏,还没有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一方面,昆明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即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与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有隔离感,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讲安全,师生共关注”的良好校园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有限的安全教育学生还学而不用,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隐患不会落在自己身上。

三、加强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短板建设的对策

首先,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应转变观念,建立相应的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昆明各高校应改变对传统“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投入,制定安全教育的长期规划。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呼吁和争取获取支持。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设立相应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诸如各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统揽全局,从机制建设、人员配备、经费管理等方面着手。其次,昆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一是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教育主管部门应自上而下制定一个安全教育生均比例,对经费不充裕的学校给予适当补充,将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切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要有专项基金,夯实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昆明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人员的队伍建设,强化知识、技能、素质培训,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尽可能地提高安全教育工作人员的薪酬、奖金,要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有相同的待遇,并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为其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心从教,乐于从教,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带头在校园安全问题研究上下功夫,重视安全教育教材建设,着力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教材的编写、设计校园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校园安全教育的授课时间,真正将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安全知识。第三,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平台推动教育成果。一是昆明各高校要积极搭建网络互动教育平台。在大数据、互联网+成为教育全新媒介的新形势下,丰富、灵活、趣味、广泛、开放性的多媒体、互联网已成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手段,能够为全面、深入、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的互动、广泛、即时性,搭建师生交流平台,运用全新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形式,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二是昆明各高校要努力拓宽安全信息接收渠道,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充分利用好专题片、教学课件、案例选编等参考资料,将情感教育、性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新的内容列入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三是要重视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安全教育。让每一位新入校的同学都深深地懂得,只有切实保证生命的安全,才能走好今后人生的每一步;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建立健全高校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材、学分等每一个环节,“达摩克利斯剑高悬”,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和谐平安的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燕峰.高校急救课缺位暴露防灾减灾教育短板.中国青年报

[2]王智新,冯时林.论大学生法制教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罗晴,董波.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7)

[4]王智新.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绍兴文理学院

[5]范正生,孙明杰.论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6]王有洪,甘海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0(4)

第4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军事课教学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当代大学生的军事课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军事国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对知识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普通高校的军事国防教育由于他的教育对象特殊性,决定了他的教育理论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以创新为前提,这就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军事国防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健康发展。

一、目前高校军事国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专业界限模糊。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对军事课程的意义缺乏足够认识,实际支持的力度就不可能到位,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管理体制理不顺,没有军事教研室,与学工办、武装部杂糅,学科边缘化严重。

2.教学模式单一。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展课程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完成36学时的授课要求。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大部分高校没有延伸军事知识体系,照本宣科,学生接受度不高,基本专题讲座有的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当下国防形势,有的过于前沿,没有相关知识的衔接。 教学方式说教严重,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效果短暂。

3.教学软硬件良莠不齐。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都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由武装部和学工部承担大部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只能基本胜任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经费紧张和认识不到位,各校在军事课教学设施建设上教学硬件不配套,功能滞后,数量不足,没有必备的模型、器材、挂图,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不深刻。到目前为止,全部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其实施军训,而内容就是队列练习、歌咏比赛、内务评比、投弹、打靶、阅兵等初高中已经完成的项目。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国防意识、集体观念和道德素质教育等内涵并没有在整个军训过程中并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

5.新媒体下网络课程运用性欠佳。目前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建设网络平台课与国防教育网站,例如军事高技术概述、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国际战略格局与周边安全环境、信息化战争等内容,但没有形成专业的、完整的、系统的网络课系统,军事理论网络课建设步伐有待加强。

二、如何创新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

1.改革教学手段, 强化大学生国防教育。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结合,以活动的方式展开国防教育更具有效果,另外开展媒体教学手段,用先进的教具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1)开展国防教育“第二课堂”版块,将国防教育跳出新生军训的固定模式,将之定期在各个年级以适合的方式展开,使国防教育具有延续性。具体可以以下四种方式进行:

①每年固定十月为国防教育宣传月。各个学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军事知识图文展板、军事题材影片展播等。

②根据时事政治的契机,可以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活动。

③成立军事类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沙龙。汇集高校军事爱好者们在自由探讨的氛围中,关心国事、关注国运、关切历史;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时事热点焦点事件顺着正轨向大学生布道。

④加强与驻地军分区部队联系,开展“ 军营日”活动。

(2)采取全媒体教学的手段。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普及的背景下,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APP平台等高性能的信息传播方式,刷新了高校学生群体信息接收、传播信息的记录。高校的军事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感知、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及手段,全方位开展国防教育教学。

①运用网路虚拟的先进手段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鲜活。教师可采取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和现实感知等网络软件对知识体系进行渲染,在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广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军事理论学习的乐趣。

②可以将优秀的军事理论教学视频进行慕课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设置上讲究图文并茂,古今穿插,运用课后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极大调动国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③建立国防教育微信平台,对国家国防信息进行筛选,让大学生能及时获知国际国防安全动态,对国际形势有一定掌控,建立必备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摇篮。

2.完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骨干力量。

目前军事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的层次不齐直接影响了国防教育整体教学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军事教师队伍是做好军事课教学工作的关键。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军事教师队伍,是我们一直需要的军事理论教育的梦之队。

(1)设立国防教育教研室,加强学科建设。 积极选拔专业国防教育教师,并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级、省级军事理论课论文、讲课比赛;组织军事教师参加专业军事培训,不断创造机会提升其知识结构识层次、丰富其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横向联合搞科研,逐步形成成熟的高校国防教育基地。

(2)做好军事档案室工作,确保军事教学工作记录完整。 其一是收集教学资料的完备。将所有可以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包括教材、教具、各种军事方面的音像、图书、报刊资料。其二是往年的军事教案、国防活动的相关图文、视频、新闻稿件等材料的归档,方便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国防教育专业教师的岗位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更进。军事教研室专业教师应根据其岗位的特殊性设立相应的职称评定序列,高校制定各类国防教育活动的经费支持政策,开展校内外学术研究,建设国防教育教师科研平台,推进岗位评优等激励政策等方式来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体艺(2007)7号),2007.3[Z].

第5篇

[论文摘 要]主要论述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首先从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合理性。然后根据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指出了现行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造成社会不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三个方面。

现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主要体现在收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农民普遍居于劣势地位;分配方式“计划”色彩浓厚,价格调节机制发挥不充分;分配格局具有很强的“刚性”三个方面。这一格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观念的普及,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明显,对其改革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

一、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合理性

现行的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有其存在的逻辑必然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现代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资本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产业资本的引进、利用、培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上述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政策在客观上是“以土地换发展”。通过降低土地价格,降低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工业装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

国际产业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新一轮的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这对于我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超过 5000 亿美元的国际产业资本,而且每年吸引的外资还在以两位数增长,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南亚印度等周边国家与中国就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展开竞争;南美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与西方的传统关系,其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视。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的艰巨的任务。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中期,按照理论不应由农业来承担国家积累,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性,现阶段还需要农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首先,占我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还比较脆弱,农业作为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工业化水平,增加国家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这一分配体系有利于把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从而有利于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转移过程相比,现阶段的这一转移过程相对痛苦还是最小的。这一过程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局限性

上面简要的论述了这一分配格局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局限性、负面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将越来越突出,下面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

在中国农村,土地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存在,其在农民的眼里是其抵御风险的主要屏障。在社会剧烈动荡的转型时期,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这一功能显得更加明显,其对农村所起的稳定作用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就是说土地这一资源在中国农村社会发挥的作用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性,在进行农地转让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把这一外部性内部化,应包含在土地交易价格里面,这样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土地的“价钱” 。

(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造成社会不稳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引起的。首先是收益分配中对农民补偿不足,农民为了获得适当的收入不惜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比如阻挠土地流转的正常进行,集体上访,甚至发生斗殴事件,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往往还极大的损害当地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埋下许多社会隐患;土地流转发生后,由于补偿农民过少,而且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有些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种地挣钱很少甚至赔钱。在农民看来,土地不是资产而是负债。由于土地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其在抛荒土地的同时又尽最大努力保护其对土地的使用权。这样就造成农民不种地,但同时对土地流转不积极,据国务院农研中心对1.3万户农户所作的调查,即使对粮食收入仅占家庭收入20%以下的3366户的调查结果,愿意转让土地的也只占4.5%。[1]另外由于农用土地与非农用地之间收益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依据自身利益考量具有转变土地用途的冲动,而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又给了地方政府低成本获取土地的便利条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成为向土地市场提供过多土地的主要推动者,从全国各地兴建的过多的高尔夫球场、人造景观,大量闲置的开发区等,就知道这种动力有多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是向产业资本倾斜的,他们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有充分的理由推动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政府。

(三)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经济资源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特别是像土地这种稀缺且很难再生的资源。在现行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现任政府用下任政府的土地,现代人用下代人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有资料显示,城市存量土地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仍然转为非农用地。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农地市场结构方面国家逐步退出直接的市场交易过程,变市场交易主体为市场监管主体。其中的关键是国家角色的转换。当然,在土地市场上国家行为的转变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积极创造条件的精神逐步推进。

调整和完善土地分配格局,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方面入手,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依照张吉清同志的归纳,我国学者大致从“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该思路主张将完善农户土地经营权作为改革的重点。”[2];“再造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主张重新构建土地制度。”[3];“变革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思路。‘土地股份制’是其典型代表。”[4]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性,都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产权制度某个方面的弊端。农地产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应该慎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速公路;实践;思考

1项目概况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6标段全线位于谢里夫省境内,线路全长24.213km,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km/h。M6标段主要的工程量包括:路基挖方260×104m3、路基填方180×104m3、垫层(CDF)37104m3、高架桥4座/762m、PS桥5座/331m、互通立交2处、箱形通道4座、排水箱涵27道、圆管涵26道、服务区3座、沥青路面24.213km、U型沟11.57km、小排水沟25.05km、截水沟35.73km、多管管线32.33km、缝隙排水沟9.92km、防撞墙66.25km、标线94.633km、绿化20×104m2等工程。该标段地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以北丘陵区。施工沿线村庄密布,征地、拆迁、施工协调十分困难。线路所经区域属阿特拉斯阿尔卑斯褶皱带,主要是大块的褶皱碎裂石灰层、新近冲积和崩积土覆盖的白垩纪岩层地带、移位岩石山区内的盆地、受米提加-阿尔及利亚西与谢里夫平原强地震频率影响而变形的第四纪地区、崩积地带和不稳定倾斜地带等,伴随多处泥灰岩地层,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2项目管理

2.1搞好项目施工部署

M6标为二期应用合同,合同工期32个月。全线施工按两个作业区段划分,PK24+000~PK38+500为第一作业段,PK38+500~PK48+213.612为第二作业段。采用扁平管理体系的项目,项目部下按照专业分工直接设置直属专业施工队。组建土方施工作业队负责全线土石方工程施工。组建两支桥涵专业施工作业队负责全线桥梁、涵洞等所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构筑物施工中优先安排涵洞施工,为路基施工、特别是高填方路基施工创造条件。成立预制厂,负责全线所有T梁的预制与吊装施工。路面施工由项目直属路面施工队配合中铁19局三处共同组织实施,路面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于PK46+500主线南侧,本标段路面用骨料由M5标碎石场和M6标碎石场共同供应。为确保地材的质量和稳定供应,我标段在PK46+500主线北侧约3km的位置设有碎石厂,加工碎石、机制砂以满足施工要求。

2.2针对工程难点,采取有效措施

1)地质结构复杂,桩基施工难度大。我标段共有4座高架桥、1座PI桥、5座PS桥,共480根桩,最大桩长21m。PK47+540桥有48根桩基施工需要穿越流沙层并伴随大块极坚硬卵石,48根桩基施工完全在极坚硬变质页岩层内,旋挖钻机无法成孔。在前期冲击钻机无法到位的情况下,果断采用人工挖孔工艺优先施工48根穿越流沙层的桩基;冲击钻机到位后组织力量集中突击完成极坚硬变质页岩层内的剩余48根桩基,为PK47+250~PK48+213.612优先段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K27+604.775桥12根桩基施工全部在极坚硬变质页岩内,我标段全部的冲击钻机在完成PK47+540桥桩基施工后,钻头已经严重磨损,必须修复后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PK27+604.775桥桩基的施工进度。PK24+784.05桥96根桩基施工全部需穿越坚硬凝灰岩地层,旋挖钻施工十分困难。我标段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先后使用2台旋挖钻机,搭配3套钻头,克服了施工困难。2)道路、村庄、河流密布,架梁施工影响因素多。我标段地处地中海沿岸的谢里夫省,是阿尔及利亚的主要农业区,沿线村庄、农田、河流、道路密布,不仅征地、拆迁十分困难,而且对架梁施工的工艺选择和组织也是十分严峻的考验。PK47+540桥利用当地旱季枯水期,直接使用龙门吊完成架梁。PK39+120桥跨越深沟地段,我们使用桁架梁搭设临时过桥配合龙门吊完成架梁。PK32+631桥横跨19号国道,交通流量大,由于架桥机无法到位,我们采用道路临时导改结合桁架抬高龙门吊行走线的方法,成功应用龙门吊完成架梁施工。PK24+784.05桥跨越深沟地段,沟内和沟边为村庄,我们使用架桥机完成架梁施工。其他桥梁直接使用吊车完成架梁。3)泥灰岩地层稳定性差,边坡防护问题多。我标段挖方段落多处遇到泥灰岩地层,边坡稳定性极差,开挖半年时间多处发生大面积滑坡。经业主确定,全标段共有4段需要处理的边坡,采用土工格室密封防护结构、0/200碎石的重力罩面防护结构,并结合纵向排水盲沟的方法加固边坡。4)页岩地段周边环境复杂,爆破开挖危险性大。PK26+740~PK27+800地段属页岩、变质页岩混杂地层,机械直接开挖难度很大、效率极低。该段落施工时正处2008年雨季,在线路南侧平均20m处平行线路方向有一超高压输电线,PK26+300处北侧30m位置有一民宅,需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我们通过钻孔过程中观测到的岩石硬度变化,调整装药参数和起爆网络,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方向、距离,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现场对炸药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该段落的爆破开挖施工。5)水质差,混凝土拌和用水紧缺。自进场以来,我们对线路附近可利用水资源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水源水质S+和Cl+超标严重,最高超过混凝土拌和规范要求的500倍,成为制约项目混凝土供应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从自来水公司购水拌制混凝土的同时,利用PK47地段流沙层开挖集水坑和渗水井,并设置蓄水池,很好的满足了我标段构造物高峰施工时期的混凝土拌和用水。

2.3强化质量管控

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三合一”管理体系(见图1)。对全员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开展“一学、五严、一追查”(学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严守设计标准,严守操作规程,严用合格产品,严格程序办事,严格履行合同;追查责任者)和“质量月”活动,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做到依法施工生产。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质量攻关活动。注意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各项原始记录的收集、汇总、整理、分类、存档工作。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如变更设计,变更施工方法,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符情况,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实行总公司项目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技术主管、工程队长、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质量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相应的义务,把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和职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4强化安全管理

实行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安全制度和规程。制定项目部领导、各施工队、施工班组负责人及一般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制定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技术交底、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危险作业审批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主要施工机械操作、特殊工种等安全操作规程。搞好重点工序施工安全,搞好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石方爆破、人工挖孔、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开挖、墩台施工、预制梁运输、预制梁吊装等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2.5加强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对一个海外工程公司而言,风险管理应包括风险体系的建立、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三部分内容,具体如下:风险管理要从集团公司层面抓起,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设立风险管理控制部门,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风险解决措施。加强公司本级及项目的风险管理宣贯工作,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搞好风险识别。国际工程风险主要包括发展风险、施工风险、运作风险三种[1]。发展风险中包括技术可行性风险等,施工风险以费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国家风险为主,运作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以及运行与维护风险等[2]。应加强对项目风险的识别,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不同应对措施,以降低国际工程中出现风险几率。风险应对:于施工前,通过市场调查以及技术研究,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降低风险发生几率[3]。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加强项目施工费用以及资金规划,充分考虑到种种不可抗力,减轻施工风险对工程的影响。另外,应制定详细有效的运行与维护计划,确保项目的运行与维护可按照计划进行,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例如,该工程业主多变,工期不断提前。我标段作为二期应用合同,业主多次要求我们提前完工,由于及时估计了这一风险,在总指的领导和我标段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提前完成了任务。

3结语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6标已全面竣工,按照联合体与业主的承诺我标段作为通车优先段,全体员工不畏艰苦,战高温,斗酷暑,勇往直前,克服语言不通,宗教不同,施工环境复杂,安全形势严峻等各种困难,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这片北非大地上,顺利完成了这条中阿友谊之路。国际工程管理难度大,所涉及到的风险多,只有优化工程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与控制,提高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降低风险对工程的影响,才能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国际工程项目劳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9(9):116-118.

【2】李文廷.对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20.

第7篇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划; 反应机制; 探索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key issues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planning, by mean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regulate human activities, so that the harm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human beings and to minimize the los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descriptiv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adaptability,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Thus, the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p and enhance the nature, there should be more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On the basis of post disaster land use plann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of land use land use.

Key word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land use planning;response mechanism;exploration

1. 前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地震灾害更是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地裂、地面塌陷、地面变形等,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以及毁坏耕地农田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强灾害预防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的一项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已成为政府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1],其作为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加强。

然而目前各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往往将建设用地需求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从而忽视了对于土地承载力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考虑。随着近些年来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地震灾害,迫使人们对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关注点也从单纯的建设用地需求转向了土地利用的安全性问题。土地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布局应坚持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规划的编制与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抵御地震灾害,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使损坏及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本文就是以地震灾后重建为研究背景,重点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开展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依据。

2. 关键问题研究

地震是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虽然很短暂,且全球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也仅占到地震次数的千分之一[2],但它所产生的地震波,以及引起的地面破坏,却对发生灾害地区的人们生存及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即使未达到灾害程度,也会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震及次生灾害给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挑战:大量耕地、建设用地受损,有限的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加匮乏,土地供需矛盾加剧;次生灾害及隐患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林地、牧草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破坏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修复任务艰巨等等。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灾难后,我国也充分借鉴、汲取了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为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及土地利用方向。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来规范和调整人类活动行为,从而使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因此,在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源环境因素识别

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研究及现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对规划范围内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数据、相关行业资料等进行收集及调查,更重要的是对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潜力、各项用地需求以及土地供应能力做出确切分析,明确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既有一般土地利用规划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传统的基础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因素的识别。首先要充分收集地震后地质灾害的具体分布、土地灾毁的详细数据以及规划区域内土地受损程度等。如:次生灾害造成的农用地(耕地)灭失、损毁情况以及耕作层被塌陷、地裂等地|灾害破坏,农业基础设施损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产生变化情况;建设用地受损规模、类型。因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城乡住房倒塌损毁,建设用地功能受损和部分建设用地灭失的情况;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震及次生灾害使区域地貌植被发生变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受损,环境承载力降低等等。

其次根据区域地质环境状况,对于易发地质灾害地区,应着重分析研究其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突出资源环境因素识别,并就地震与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调查、评估,考虑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生的影响,结合各行业灾后重建用地需求等,以便为规划用途及布局安排提供有力依据。

2.2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根据地震断裂带分布,以资源环境因素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为基础,开展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和评价。从恢复重建用地安全性角度出发,在区域内划定地震断裂危险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其他区域等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4],并对其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灾区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布局优化提供依据和保障。

2.2.1地震断裂危险区

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200m以内(500m~1000m的城镇也视为危险区)。相对高差400m~1000m,地形坡度大于25°,或处于主要行洪通道;建设用地场址或场地内及其周边存在危险性大、危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该区域内,应沿地震断裂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场地适宜性评价。

2.2.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密集。该区应以保护生态为主,农业用地应重点作为林地、牧草地,严格限制坡耕地和梯田开发扰动岩土体。位于高易发区的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经过治理大多数可以恢复重建,但要远离地质灾害点和断层,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应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疏散或搬迁密集居民点,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应回避或采取隧道穿越,禁止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3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该区农业用地应以林地、牧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应回避主要地质灾害点,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安全的位置,并严格控制人口居住建设规模。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水利设施、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均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4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地质灾害密度相对较小,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如部分地区发生地裂缝、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次生灾害。该区可以作为城镇村居民点以及线状工程的主要选择位置,农业用地可以视土地质量状况尽可能作为耕地,适度用于林地、牧草地。

2.2.5其他区域

是指危险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之外的区域。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500m以上、相对高差小于30m、场址和场地周边无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形坡度小于15°的地带。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符合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要求,都可以安排建设用地。其他区域原则上不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综合评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可将规划区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5]。

适宜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灾害风险较小,可以大规模集聚人口,并全面发展各类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主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建成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区域。

适度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灾害风险较大,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为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

生态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灾害风险很大,生态功能重要,建设用地严重缺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功能定位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

2.4 土地适宜性布局

2.4.1总体原则

按照灾后重建各类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恢复灾区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对规划确定的重建项目给予必要保障。以资源环境因素识别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优先保障适宜重建区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适度重建设区和生态重建设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度压缩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恢复并逐步扩大生态用地[6]。根据土地受灾程度和重建用地布局调整方案,按照恢复生态、保护资源的要求,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土地整治,使灾毁耕地、临时用地、废弃城镇村和工矿用地得到有效整治,耕地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恢复。

2.4.2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临时用地:根据受灾人口、过渡性安置户数和现有抢险救灾临时用地需求,安排临时用地。用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抢险救灾和居住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过渡性安置建设。选取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区域,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城镇用地:按照就地恢复重建为主、严格控制异地新建、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原则,立足恢复,安排新增城镇用地。对于少数受灾特别严重、原有城镇场址不宜再作城镇发展空间的城镇整体异地重建,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适宜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合理安排重建用地规模;对于受灾较重城镇基于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安全性考虑开展局部用地布局调整和重建;对于部分城镇原有建设过于狭促,为增加防灾避灾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城镇改建和适度扩建;对于一些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城镇,作为灾区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转移的承接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城镇集聚发展建设。

在城镇用地的具体布局上,异地新建城镇应新建场址应尽量避开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确实无法避让的,具体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应开展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适度降低建筑密度、增加防灾避险用地、提高工程设防标准等方式提高城镇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根据灾后农村人口分布、基础设施条件、地震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就地重建和异地新建规模和布局。在山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应选择经地质安全性评估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区域,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等,降低灾害风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平原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要坚持节约集约、保护耕地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完善农村生活生产设施的要求,适度集中建设。

独立工矿用地:根据独立工矿企业受灾情况、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调整方向和灾后受灾人口安置的就业需要,按照优化结构、节约集约、恢复为主、兼顾发展的用地原则,安排新增独立工矿用地。除用于受灾工矿企业恢复重建外,主要用于新建一批适合灾区资源环境条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好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增强灾区自我重建和发展能力,重点保障产业聚集区用地。

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根据城乡居民点分布和生a力布局,按照恢复和增强保障能力的要求,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相衔接。规划期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受损设施就地恢复为主,同时考虑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的需要,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3. 研究结果

面对地震灾害,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恢复重建和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加大调整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有效改善区域土地利用配置效率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十”也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但是灾后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编制、实施、管理等系列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政职能的推动,对于地震灾后的快速化、制度化反应机制相对缺乏。

因此,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方针,应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着力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提高规划的应急反应能力,并逐步形成预警预防―响应应对―监督保障的完善规划应急反应机制[7],保障各项恢复重建任务在土地利用上的落实,有效缓解和改善因地震灾害对当地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4. 结论及建议

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永远比恢复重建更为重要。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灾害预测预报,灾后重建治理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方法上,都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以提高规划的适应性。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更注重跨越性和提升性,应有更长远的考虑,将灾后重建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灾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关注。

4.1 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以及资源的配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需特别重视时效,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具理性和预见性,对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和布局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进行科学的前瞻性分析[8]。因此灾后重建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在深入分析灾区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协调性进行分析,分别对规划目标、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对应提出减缓环境负面影响的建议措施。

4.2 强化公众参与

规划的实施过程虽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强化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灾后重建效率、推动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通过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的监督职能,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为实现灾后重建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4.3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及评估机制

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容易受到土地利用协调难度大、灾后重建项目投资形势变化、国家重大政策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和预测不准的现象[9]。因此,应逐步建立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机制,在重建过程中对客观条件、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规划实施的政策变化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并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规划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3] 张素兰.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反思与探索[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2]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地质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83―85.

[4] [6]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R].北京,2008,4―6,11―17.

[5] 刘永湘,李何超,申京诗.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471―1480.

[7] 赵泰,田志强,贾克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急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5,3:51-56.

[8] 刘杰,陈帆,刘园,王庆改.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重点内容解析与实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2):44-4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