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汉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1 08:20: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汉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汉文化

第1篇

如清代浙江湖州有一巨富,为遣兴而听从一人的献计,选三十二俊童,布于堂室四角。即日邀某公子对弈,公子见而大喜。其行棋之法,欲行何子,只一开口,其人即至何处,不须举手之劳,而布局之妙动合自然,局终为之拍手称快……

谁知这种“下活棋”的样式,却被越南人原封不动“引进”。据清代李文泰《海山诗屋诗话》云:越南人所下棋即象棋,下棋时,必于树林阴翳之地,广可数丈,乃展一局,选男女各16人,皆韶年艳服,各执一牌,牌上大书“车”、“马”、“炮”等字,使对立其位,以男女分黑白子。下棋者各高坐,令侍者传呼某子行某度,某子即应声而进。若被弹之子,则执牌出局。当时的郑活源,就是以此情景写下了《观安南人下象棋》的诗句:“男儿将士女儿兵,车马驰驱却有声。”

这就是学者们称之为“汉文化圈”的交流现象。在这个“汉文化圈”里,有许多事物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交流的,清代越南人“下活象棋”,便是这种交流的一个成果。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交流并非单一的,而是双向的,可以说是同源异流,相承相异的。

如南亚各国向中国“进象”这一事例就很典型:它的源头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自此之后,史不绝书,至清代余韵仍在回响。专家仅对乾隆时期进行统计,南亚各国向中国“进象”次数就多达17次,驯象总共达50多头。这些大象的情况,在清代《燕京杂记》中记述较详:

它们是由泰国、越南等国贡赠而来的,安置在宣武门内的“驯象所”,大象的主要活动是在南北郊及祈谷雩祭大典时,驮祭器,驾辂车出行,充卤簿之职。平时大象主要充当朝贺的仪仗,朝贺钟声一响,大象即按部就班,分相对两列,懔然肃立。待文武百官人毕,它们互相交鼻为障,便无有敢逾进者了。正因为大象担负着朝廷仪仗的庄严职位,所以它们也似朝廷命官一样食国家俸禄,有大象历经几代帝王,可至大将军一品爵禄。清统治者将这些外国贡献的大象视为“国宝”,格外珍爱,老百姓们则将它们视为“有太平之征”的吉祥物。

尤其是在清代北京的六月,时值人畜洗浴的“天贶节”,朝廷为了显示四海清平的气象,往往在此时举行“洗象”仪式。每逢初伏,即六月初六,整个北京城都沸腾起来了——在通往宣武门西的“洗象”城壕处,食货络绎,游骑纷沓,百戏如云,车辆似阵……这正像《燕台口号一百首》等诗说的那样:“年年初伏车增价”,“雕鞍宝毂如流水”,“天街簇拥行人疾”,“士女倾城御河上”,“葛衣纱褶新兴样,穿往河边看象牙”。许多文人墨客,乘机施展才情,争赋看“洗象”的盛景,其中以大学士王士稹所作的“竹枝词”最为脍炙人口:“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再如方朔《洗象行》:

壮哉雄物此大观,立地平山拖一线。

红旗摇曳征鼓鸣,摧颓蹴踏驱之行。

泥深水浅足力重,陡然潮涨东西平。

一蛮奴跨方腾赶,众蛮奴搏浑浆跃。

雨作涛翻十丈飞,何处蛟鼍掀大壑?

前者未起后者趋,水中岸上交欢呼。

在这些诗中,“洗象”场面跃然纸上,但这毕竟不同于图画。清代画家顾月洲就画了一幅《年例洗象图》,布之于《点石斋画报》上,它与“洗象”诗歌互相映照,堪称清代北京“洗象”的最为生动的笔墨。其实,说穿了,这是清统治者文化心态的一种观照。因为清统治者一向以“天朝声威赫赫”自居,他们将外国贡赠来的大象,作为朝廷仪仗,就是一种“万邦皆备于我”的观念使然。而这种使外来大象融入中国文化体系所采取的每年“洗象”的做法,可谓巧妙极了。

可惜的是,顾月洲的洗象图只给予我们“洗象”的直观印象。是不是将象赶入水中冲冲就算是“洗象”?如何“洗象”?我们仍不能得知。在笔者的研究视野中,日本文化二年(相当于清嘉庆七年)由冈田玉山等人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洗象”图画,是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清代“洗象”全貌的。

冈田玉山等人勾画出了“洗象”的工具。它们是:笛、校、橛、耳钩、筰、叉、揥、颈索。并加以注明:“笛”和“校”均为牛角制作,“笛”是吹发音令象进退的,“校”是缠象脚以制象乱动的。“橛”是立于河中缚象用的一大粗木。“耳钩”为铜制,长四寸余,因象耳广垂如荷叶,挂钩系之而洗。“榨”为洗象的竹刷,大约如董元恺《都门洗象词》所说的“双帚缚来洗刷”一般。“叉”长四寸五分,柄长三尺余,为铁制,是以叉口推象进退。“揥”九寸许,铁制,其状似滚筒。笔者理解,“揥”为洗涤象身垢物、搔痒用的。“颈索”,是缚象头于橛用。雄象颈索三尺九寸,四十四曲,雌象三尺一寸,三十二曲。颈索上有径两寸的铜环。

冈田玉山等日本画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用什么样工具“洗象”,使如何“洗象”在人们眼前清晰起来,从而也填补了中国历史典籍中“洗象”的一个空白,因为在清代典籍中缺乏这种用工具“洗象”的具体记载。这正是许多中国的事物在日本赖以继承的一证。有道是“礼失而求诸野”,“汉文化圈”虽以汉文化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这个圈子里可以独尊,许多事源出于华夏,传入异邦,是异邦加以妥善的保存。应该说“汉文化圈”内这种交流,是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日本的文化根在中国,可日本人民通过交流,又加以变化,推陈出新,又反过来影响于中国,这从日本刀传入中国的史实中也可鲜明可见:

北宋的欧阳修,曾写过一首《日本刀歌》,但司马光也写过一首《和君倚日本刀歌》,笔者将这两首诗对照,发现除个别词句不同外,其余完全一致。他们在诗中均这样说道: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在他们之前,梅尧臣曾有一首《钱君倚学士日本刀》诗,诗中说道:

日本大刀色青荧,鱼皮帖把沙点星。

东胡腰鞘过沧海,船帆落越栖湾汀。

卖珠入市尽明月,解绦换酒琉璃瓶。

当垆重货不重宝,满贯穿铜去求好。

会稽上吏新得名,始将传玩恨不早。

归来天禄示朋游,光芒曾射扶桑岛。

坐中烛明魑魅遁,吕虔不见王祥老。

古者文事必武备,今人褒衣何足道。

干将太阿世上无,拂拭共观休懊恼。

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都是朝廷重臣,见多识广,加之他们所处的时期科技昌明,可是他们却对日本刀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欧阳修、司马光所说:“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日本刀的质量上乘可以想见。

从历史典籍看,日本的冶金及制刀剑技术,是由中国传入的。可是日本却长期钻研,对制作刀剑加以变化,终于创造出了当时“汉文化圈”中最为精良的刀剑来。宋代的诗歌反映出了这一点.明清以来,这种交流的现象更为突出。据专家统计,明清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刀多达数十万把,《东西洋考》中就记录了当时的中国人多买日本刀,就是因为它“精者能卷之使圆,盖百炼而绕指也”。如嘉靖时,胡宗宪就曾得到一把软倭刀,“长七尺,出鞘地上卷之,诘曲如盘蛇,舒之则劲自若”。日本刀的制作水平是远远超过中国刀的。

正像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说:日本刀甚锋利,“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断毛发,久若发硎,不折不缺”。由于日本刀具备这样好的质地,所以明代的兵器中比较重要的长刀、腰刀等,均仿日本刀制作,呈现出前代所无的新式刀制的模样。这种刀长其刃而短其杆,与旧式长杆短刃的长刀及大刀形制相反,其效能较大,可用猛刀砍劈,折断敌人长兵器的柄,或削断砍损敌人兵器的刃,进而砍断敌人的身体。

这种仿造日本刀的做法,以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论述最有代表性:

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独用则无卫,惟乌铳手贼远发铳,贼至近身,再无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杀器,则铳重药子又多,势所不能。惟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况有杀手当锋,故用长刀备之耳。

戚继光对日本刀的分析是很中肯的,因此他所统率的部队也都装备了这种仿日本刀样式的长刀,在以短兵相接见长的“藤牌兵”的基本作战方式中,如“懒扎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牌势”、“跃步势”、“金鸡畔头势”、“埋伏势”等等,这种由日本刀变化而来的长刀,在与倭寇交锋时,发挥了所向披靡的威力。

在优良的日本刀面前,中国不得不向日本学习,而一旦中国掌握了这种器具又推广开来,又以中国样式、中国气派征服于“汉文化圈”,立于世界之林,这已成为“汉文化圈”中的一个规律,即人们常说的反馈与反反馈。

宋代真宗时期(998~1022),中国从越南中部广南一带,引入耐旱的只需60天就能成熟的占城稻,浙江一带就以“占城早”、“六十日”而传扬,以至很长时间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早熟水稻是受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影响,可史实上这种早熟稻的源头,是从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传到越南的,又由越南再传回到中国。

第2篇

刘海微(197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张会伟(1977-),男,吉林省九台市人,九台市其塔木镇中心校一级,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陈 亮(1977-),女, 吉林省德惠市人,德惠市米沙子镇希望小学一级,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保存并流传后世,这主要归功于汉字。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其构形及发展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积淀和保留着汉民族观察世界及其自身的思维成果和心智,其本身蕴涵和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

1、汉字与风俗文化

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长期的群体生活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沿成习,渐渐形成一种风俗。风俗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一个民族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

任何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汉民族的独特风俗文化离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但我们却可以从汉字及用汉字所记载的文献中窥见一斑。例如“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等词,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汉民族先民的居住条件和饮食方式。

汉民族的风俗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春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盛大的,贴红联、放鞭炮、吃饺子……习惯上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猛兽叫“年”,逢新旧岁之交,就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次,它又跑出来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和爆竹声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每至辞旧迎新之际,就贴红联,放鞭炮,拢柴火,把年吓跑。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习俗。但这只是传说,其实“年”字,最初为“农作物生长周期”之意,由于汉字形体的楷化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造字之初,“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是一个生长周期,庄稼成熟之时,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从此,每当四季轮回一次之际,就出现这种庆祝丰收和和祭神祀祖的活动。但由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活动逐渐从娱神发展到自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即“年”。今天的过年习俗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世俗的快乐。

任何一个汉字,都是一幅构思巧妙的图画,蕴藏着一些汉民族远古的风俗习性,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演变,与时俱进。

2、汉字与诗歌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其形体构造体现出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作用,视觉形象鲜明,有助于启发我们形象性的联想,因此用汉字记录的诗歌,就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读者能够抛开语音语法层面而直接进入诗情画意中。因此中国古代诗歌富于形象性,意境含蓄优美,是汉字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古代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基本都是四言的,而《楚辞》是在四言基础上发展而来,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兮字起凑足音节、使音节整齐的作用。例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楚辞?涉江》

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和七言,如律诗,绝句,五古,七古等(七古例外,有时在七言句中夹杂一些杂言的句子)。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和七言的;绝句每首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如唐代诗人王勃的五律诗《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长短相同,字数相等,整齐匀称;“七言诗”每行七个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共四句,形式整齐。字字如诗,句句如画,无限的意蕴孕于其中。

对仗是汉语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即对偶,是指说话或写作时,某些文字,在邻近的地方有跟它成双配对的文字出现。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形成一种和谐的声律美。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上下两句平仄、节奏相对,每句有三个节奏点,平仄相间,抑扬交错,节奏鲜明。

对仗的文字相互衬托,互相照应,使所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精炼、确切。声音上,对偶的文字彼开此合,彼收此放,声音抑扬,和谐悦耳。利用汉字的特点,也形成了许多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除对偶之外还有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使诗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蕴上都独具特色。

3、汉字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是汉字文化和文学的派生物。对联的基础是对偶修辞格,在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相对位置上要虚实相同,平仄相反。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墙”对“山”,“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根”对“腹”,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浅”对“空”,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上”对“间”,“底”对“中”,是方位词对方位词。“墙上”与“山间”是方位词组;“芦苇”与“竹笋”是联合式;“头重”与“嘴尖”、“脚轻”与“皮厚”都是主谓式;“根底”与“腹中”都是方位词,而“根底浅”、“腹中空”又都是主谓结构。不但词类相同,虚实相当,字数相等,而且结构相应。当然,对联中也存在宽对,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第3篇

1、科学技术

掌握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的成就。

2、哲学与宗教

认识两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哲学成就(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王充的《论衡》);宗教新格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史学与文学

掌握《史记》、《汉书》,弄清体裁区别;掌握汉赋、乐府诗,比较不同特点。

4、雕塑与绘画

掌握雕塑代表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秦汉砖瓦和瓦当);掌握绘画代表作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

重点和难点精析

1、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⑤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2)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④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

(3)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

第二、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时期,不仅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有不少移民到日本等国,他们把秦汉先进文化带往邻国地区。

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称为“汉学”,都说明中国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

2、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3、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汉代今文经学派杰出的大师。他对儒学的发挥主要包括:(1)大一统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这种天谴说既不科学,又有迷惑性,但作为臣下劝谏君主顺从民意的凭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君权的意义。(3)君权神授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思想理论,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借以维护封建统治。从这个基点出发又提出了三纲五常说,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它所体现的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是束缚历代人民的精神枷锁。(4)更化与德政思想,主张以秦为鉴,缓和阶级矛盾,提倡德治,在现实政治中革除秦政余毒,即所谓更化说。

知识拓展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及其所体现出的历史变化规律。

发展:①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他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还主张改良,“损益”旧的章法。②战国时期──发展: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要求给人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③西汉──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规律:①古代思想学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②古代思想学说总是吸收其他合适的思想主张来丰富和发展。③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主张往往受到格外重视。

师生探究

例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但体现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试题较为新颖。解题时,要求考生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作出恰当分析,应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规律,同时,西汉时虽“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由此可排除④。

例2、(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解析本题答案是A。造纸术发明后,轻便价低的纸张逐渐代替了笨重的竹木简,从而改变了携书不方便的现象。

例3、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突出特点。其中,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解析本题答案是C。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的吸取了外来文化。

秦汉时期文化板块小结

第4篇

汉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四国。

"汉文化圈"是指汉文化存在和受汉文化影响的广大区域,成形于殷周二朝,发扬于汉唐宋明四朝。汉文化圈是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化圈和印度的婆罗门教文化圈平起平坐的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

汉文化在中国形成之后,不仅为汉族所共享,而且通过各种交往途径,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因此,汉文化存在和影响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被统称为"汉文化圈" 或者"汉文化区"。汉文化圈的国家自汉朝开始,受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支配影响。在古代汉文化圈的视野之中,汉文化是最先进、最繁荣的文化, 此文化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奇台歌谣的产生、发展与繁荣,与奇台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物华天宝丝绸路,人杰地灵千古城”,这是人们赞美新疆古城奇台的诗句。奇台位于新疆北疆天山东部,在历史上曾是进出新疆的门户。由这里向北与阿勒泰地区接壤相邻,向南与吐鲁番地区隔山相望,向西直通乌鲁木齐并可抵达中亚细亚至地中海岸,向东则过乌拉斯台口岸抵达蒙古国。

奇台历史悠久,考古中发现的大量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类活动。在汉代朝庭就开始派兵屯田戍边,属西域都护府管辖。清代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建县。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奇台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商家云集的“旱码头”,来自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工匠、商贾、文人墨客,不断汇集奇台。“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正是奇台古城当时繁荣兴旺的真实写照。奇台当时手工作坊林立,商号林立,各种会馆先后形成,各民族人民尤其是众多汉族人民在奇台汇集,在给这里带来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同时,也使这里形成了发达的古城文化。

多姿多彩的奇台歌谣

独具本土特色的奇台歌谣,就是奇台汉文化中一朵奇葩。

奇台歌谣是内地诸多省区的小曲子、道情、贤孝、鼓子、小调和新疆各民族民歌、奇台土语等多种音乐文化与语言艺术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除广泛流传于奇台地区外,还流传于新疆的哈密、巴里坤、阜康、呼图壁、吉木萨尔等地。

奇台歌谣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和群众性特征。它涵盖了汉民族在奇台地区所流传的各类民间口头文化、音乐等,但同时又将鼓乐、方言、乐器、演唱与演奏技巧融于一炉。曲目大部分都相对完整,音乐调式、旋律、节奏都有自己的规律,方言中的语法、句子问的韵律都有固定的章法。它是原生态的艺术,以口传心授为主,大部分作品都是不加雕琢的即兴创作而成。奇台歌谣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在民间社火、庙会、婚嫁、祝寿、酬神、自娱等活动中,均要演唱奇台歌谣,奇台歌谣曾是人民群众历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奇台歌谣的取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劳动、市政、民俗、爱情、传说等八个方面。歌以咏志,奇台歌谣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艺术创作,是用独特形式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是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奇台是一个商贾云集之地,南来北往的货物都是用驼队来运输的,驼户们常年在外奔波,歌谣《驼户的日月难》正是反映驼户们艰辛生活的代表之作,歌中唱道:“驼户的日月难/自造吃来自造穿/挨饿受;东鞋跑烂/还得自己连/头发千条线/自己梳来自己辫/毛盖子锈成毡/熬不过春月天/遍地青绿惹人烦/抬头见哀雁/两眼泪不干/……”

而《下三屯》则反映的是一个货郎的亲身经历,用的全是本地方言,语言幽默滑稽,音调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具有鲜明的奇台地方特色。歌词是这样的:“来到下三屯/走过了千家门/有一个小媳妇本姓刘,她的男人就叫龚德明/过了杨坝桥/俺把货口鼓儿摇/龚德明的婆娘把手挠/媳妇生的干/脚手又利练/小金莲不大三寸三/她也是青春美少年/……”

奇台歌谣的唱词、段子以当地流行的方言、俗语、杂话和韵语构成,是一种以口头方式传唱的韵文,是流传在百姓中的口头艺术。它以短小和抒情见长,句子结构形式多样,大多数采用长短句结合的形式,长短搭配,抑扬顿挫,前后押韵,加之本土俚语,参差之美、幽默诙谐与智慧自在其中。

奇台歌谣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根据曲目段子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独唱、弹唱、对唱、齐唱、坐唱、说唱、走唱等形式。演唱时往往有乐器伴奏,一般使用二胡、三弦、板胡、扬琴等丝弦乐器和瓦子、甩子等打击乐器。

奇台歌谣以汉族农耕生活为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衍变、发展的结果,是新疆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劳动的历史反映。奇台歌谣中保存下来的大量故事、方言、谚语、传说、神话、俗语等,对我们今天研究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历史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不可替代的语言艺术瑰宝,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我们需要传承下去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强势文化的进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各类流行文化的风靡,原生态的奇台歌谣受到巨大冲击。年青人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使欣赏、传承、创作奇台歌谣的人越来越少。奇台歌谣中的很多歌种、乐种、方言、杂话、韵文段子和传承曲目已处于失传的濒危境地。

奇台歌谣的现状引起了奇台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不使奇台歌谣失传,自1990年以来,奇台县投入大量资金和抽调大量人力,对奇台歌谣全面开展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目前已搜集整理出奇台歌谣300多首。然而,面对曾流传的数千首奇台歌谣,这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更艰巨的工作要做。

第6篇

关键词:汉字;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94-01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曾经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最近20年,随着汉字文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以表意为主体的文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虽然说世界上各民族文字无不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但汉字在它自身的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一点在象形意味浓厚的古代文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是其他表音体系文字无法比拟的。因此,汉字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乐道,再加上历史底蕴的深厚,我们在认识汉字、更深层次理解汉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在汉字没有产生之前,先人通过口语进行交流,凭借记忆一代一代往下传,但记忆容易遗忘或走样,同时还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能长远流传。因而,我们的祖先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逐渐创造了汉字。从没有语言到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没有文字到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又一大飞跃。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由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以来汉民族长期积累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我们祖先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所以汉字是既反映文化又与文化相互依存的文字体系。

二、汉字推动汉文化的发展

(一)汉字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随着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汉字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字、书法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为龟甲兽骨,青铜器,石器,木简等。人们是将汉字刻在材料之上,这为篆刻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汉字的以形表意所具有的图画性、艺术性及字体多变性又是其产生发展的条件。

篆刻艺术起源于实用,开始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及当权者表示象征权利的证物,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赏的艺术。

(三)汉字推动了修辞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修辞艺术的发展。在古汉语中,词汇多为单音词,即一音一词一字,这样字与词就建立起一对一的关系。而汉语表义是靠语序排列的,这就为同一语句的顺读,倒读皆可诵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同一语句的顺读,倒读皆可表义就是回文。

三、研究汉字与汉文化关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正确认识汉字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

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二)有利于拓宽汉语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现今中国汉语的研究,多用国外研究拼音文字的方法加以研究,且不说这种方法是否适合汉语,但可以肯定地说,研究汉语只用这种方法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汉字与拼音文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汉字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需要人们用符合其特点的方法加以研究,这需要人们不断地探讨,深入地研究。而将汉字与汉文化联系在一起,一并研究,从汉文化的角度看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及汉字是如何构形等,这可以说是汉语研究的一部分,扩大了汉语的研究范围。

四、结论

由上可知,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汉字又是汉文化的特殊部分,是汉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大量的汉文化信息。同时,汉字又推动了汉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书法、篆刻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二者相互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了解汉字构形的原因,及由此反映的汉文化信息。这样可以驳斥“汉字落后论”,并且避免片面夸大汉字功能,增加汉语的研究范围。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文化差异;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3202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文化交际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境旅游、涉外贸易、出国留学、跨国公司求职、参加国际展销会,甚至观看国际电影和电视节目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熟知说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选择符合英语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才能保证交际的有效进行。

2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

2.1 问候语的差异

英汉文化中的问候语结构类似,但二者的问候内容却相差甚远。英语问候语直接明了,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是中性的。英语常用的问候语有:Hi/Hello!(你好!)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How are you?(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说英语国家的人通常以谈论天气、兴趣爱好、旅游度假、电视电影等为话题,进一步进行交流来促进人际关系,在交谈中忌讳谈论、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和年龄等涉及隐私方面的话题。而汉语问候语强调客套超于事实,中国人打招呼习惯于用“吃饭没?”“去哪呀?”“多大啦?”甚至“每月能挣多少钱?”等,体现对别人的关心。不熟悉汉语文化的外国朋友会把中国人礼节性的问候误解为干涉个人隐私的无礼行为。因此,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在与英语国家人们初次交谈时要做到“七不问”——不问对方的收入、体重、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呀?”,不问“吃饭没?”。这样才能避免谈话陷入僵局,实现有效交流。

2.2 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美人喜欢直来直去,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运用语言注重准确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应该含糊。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社会里,只有自己有信心,说话做事果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谦和是一种美德,对处事武断的人持批评态度。中国人习惯“三思而后行”,力求谦虚谨慎,运用语言注重含蓄性。英美人收到礼物时,会马上打开礼物看看,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并对送礼者道谢。面对别人的赞美,他们总是欣然接受,并大大方方地道声“Thank you!”。在交往中,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英美人总是有礼貌地表示反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汉语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人会把收到的礼物放一旁,待客人离去后才悄悄打开。面对赞赏,中国人习惯连连摆手,连声说“哪里,哪里”或是“过奖了,过奖了”。中国人不喜欢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当被问到是否要喝点什么或吃些什么东西时,总会客气地推辞“不用了”。与英语国家人交往时,不管别人帮了你什么忙或者夸奖你,都要有礼貌地说声“Thank you!”。

2.3 价值观的差异

英美人非常强调个人自身的价值,追求个体自由和个人利益,不允许任何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涉。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很强,他们认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英美国家的人很少接受他人的帮助,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如果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会自己很努力地站起来,而不希望有人“多管闲事”来扶他。他们关于“个人私事”的观念,就像国家的“领土权”一样,边界线内的一切都属于本国,别人不得擅自闯入。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集体利益至上,富有爱国精神和为集体献身的精神。

2.4 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语言在其各自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词义渊源,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1)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很多人也就相应地误解为“李老师=Teacher Li”。(2)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在汉语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常用来指才能优异的人,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由于英语中的dragon(龙)和汉语中的龙文化内涵截然不同,在交流中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望子成龙”若被翻译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a dragon”,会令英美人闻之色变。但如果把它翻译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somebody”,就让人很容易理解了。(3)在英语文化中,old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英语国家的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他们不喜欢被称为“老人”,也不愿意因为年纪大而受到他人的帮助。而中国人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对人的一种尊敬。中国人常常主动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我们也主动帮助英语国家的老人,如: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等,很容易遭到拒绝,令双方陷入尴尬的局面。

2.5 餐饮文化的差异

(1)西方人在就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非常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失礼。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2)英语国家的餐桌礼仪要求人们在就餐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胳膊肘不能放在桌上,而应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这样就不会侵犯邻座的领域,也不会侵犯餐桌上大家公用的地方。(3)在餐桌上决不能把碗和盘子拿起来,无论什么食品都不能用叉子整个叉起来咬,要切成小块,一切一块地叉起来吃。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不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4)不能在餐桌上出现影响他人用餐行为,如打饱嗝、抽烟等。然而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出人们的豪爽和惬意。(5)英语国家的人认为,在吃饭时如果刀叉碰响了器皿,而任其发出声响不去终止,便会带来不幸。所以如果和西方人一起就餐时,要尽量避免刀叉与器皿碰撞发出声音。万一碰了杯子发出声音时,也要赶紧用手捂住,使它停止作响。(6)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就餐的时候,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也不主张为别人夹菜。在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劝酒划拳、不醉不归,频频给他人夹菜更是体现交情的深厚。(7)西方人喜欢看到客人把盘内的食物吃得精光,这表明他准备的菜肴可口好吃,如果没有吃饱,可以夸赞菜肴的美味并多要一些吃的。中国人用餐完毕后习惯把盘里的食物留下一些,如果吃得精光会让人误解为自己还没吃饱。

2.6 肢体语言的差异

肢体语言常因所属的文化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若不了解不同文化对肢体语言的不同解释,往往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反感,造成交际的不愉快终止。如:(1)中国人轻抚婴儿或轻拍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父母会抱怨这种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尊重小孩。(2)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眼神之间的交流时间长而且次数频繁,以此表示听话者的专注及对说话者的尊重。他们认为缺乏眼神交流就(eye contact)是缺乏诚意,瞧不起对方,或是逃避责任,令人反感。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被长时间的注视。(3)以手势指示时,英语国家的人极为讲究掌心的朝向(orientation of palms),他们认为,掌心向上是一种无威胁性的手势,表示礼貌和诚恳。掌心向下是权威的支配性的手势,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在清点人数时习惯手心向下握拳并伸出食指,这种手势最容易激怒西方人。(4)英语国家的人走路时胸部和腹部高挺,大摇大摆。他们在社交场合和工作场合,不论事情如何紧急,都避免跑步,认为这是不雅的。

3 结语

中西方由于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其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际。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与英语文化的人士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信息转化,才能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青龙,叶荭. 博通英语西方文化篇[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德华. 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林纪诚. 语言与文化综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

1.文献回顾与综述

究竟什么是文化旅游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的代表性观点:文化旅游包括对语言、艺术、建筑、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宗教、教育和目的地的感悟等[2];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3];是指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包括一般的遗产旅游、自然历史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4]。笔者认为文化旅游就是通过一定方法途径进入其他的文化和地区,并了解当地遗产、文化艺术、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特定的游览方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国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些甚至将“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混为一谈;国内国外对于文化旅游综述方面的研究较少,还有学者们倾向于对某个地域和某类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结构等问题进行综合宏观的研究;在关注的焦点上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也不同,国外主要研究遗产旅游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问题。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方法使用

此次问卷的发放地点为北京市、保定市、天津市和满城县。问卷主要考察四方面信息:旅游资源知名度;汉文化旅游潜在市场分析;汉文化旅游应建项目;汉文化旅游可能受到的制约条件。问卷发放时间为北京2014年6月至7月,发放250份,回收236份,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81.8%,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除此之外,还应用了访谈法。

2.2 研究区概况

满城汉墓是汉代刘胜和窦绾的墓,其内出土的部分文物资源知名度高。据调查显示:83.4%的人听说过“金缕玉衣”,68.9%的人听说过“长信宫灯”。同时,满城县位于京津冀旅游带,京津石三城中心,靠近白洋淀、琅琊山等知名景区,以大城市为依托,有大量旅游客源和潜在旅游客源。

目前,满城县旅游整体呈现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差、旅游配套不足、单一静态的文化展示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山水资源破坏严重,实地调查发现汉墓两侧山体已经被部分开采破坏,但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等大背景下,满城汉墓发展文化旅游还是有潜力的。

3.发展汉文化旅游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3.1发展汉文化旅游项目指导模型研究

首先应该确定“汉文化”为满城汉墓开发的核心主题。然后在观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休闲度假功能、教育功能、商业功能。要充分发挥以上四个功能则需要从“吃、住、行、游、娱、购”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这些内容最终体现在游客的味觉、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上(图1)。

旅游项目设计中应该在“汉文化”主题下,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娱、购和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动觉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引起客人共鸣、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立体化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产品和文化资源的高度融合发展,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正在向体验性、参与性和文化性的多元化产品转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是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既要有高雅的宫廷文化,也要有民俗、民间市井草根文化,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元化。

3.2 满城县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满城汉墓旅游项目的开发应遵循上述构建的“满城县汉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指导模型”。同时,通过调研与实地考察,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趋势,满城汉墓景区未来应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观光旅游转向多元休闲度假旅游,由低层次消费游转向涵盖高中低层次的消费游,由汉墓陵墓景区转向汉王宫主题文化景区。

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汉文化”是满城汉墓景区的主题和灵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传承汉文化。在“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两汉风韵的大型实景演出、舞台演出等,活化汉文化、传承汉文化、发展演绎汉文化;每年定期举办汉文化论坛节,邀请知名专家参加,探讨汉文化论题,展现汉文化魅力,在中国还缺少汉文化这样高级别的论坛,将汉王宫文化论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论坛,以远近闻名的文化论坛来提升满城汉墓的旅游知名度。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旨在发挥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及教育功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游客以震撼。考虑到可行性和实操性,从人才的引进的角度来讲,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内开展的演出、汉文化有关的艺术品展演、文化论坛等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满城县濒临北京,歌舞团的引进、专人才的聚集等都非常方便。

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景区,应该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以介绍宣传汉文化,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应用,增强游客体验,达到其教育、娱乐等功能。以多馆联合的博物馆群落形态及突破单调乏味的静态展示模式为主要建设思路,建设出土文物展览馆、汉代服装服饰展览馆、汉代风云人物馆、汉代诗歌文化馆、汉代行业百态馆、汉代军事战争馆等;馆内应该有汉代游戏娱乐、多媒体展示、虚拟/数字化展示、场景展示与模拟、活动参与、情境体验等,增强视觉、听觉、嗅觉体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都已经在省级以上展览馆展出,所以需要有关人员协调“请回”文物。

规划建设做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基地。约40%游客认为汉文化体验类活动是最吸引游客的项目。满城汉墓附近有个明以前就存在的看守汉墓的守陵村,其历史悠久,和古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村子里,开展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是可行的。以守陵村为基地,打造汉代村庄,呈现汉代农家百姓生活场景。对村内房屋建筑统一规划,按照汉代风格进行“穿衣戴帽”的改造。对从业人员开展统一培训,统一着汉代服饰,说汉代语言,展汉代礼仪。同时,通过对汉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在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下开汉代客栈;通过对汉代各种身份地位人出席乘坐车马进行研究,在守陵村景区内开发汉代出行方式。总之,力求在守陵村内还原汉代的生活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规划建设汉王宫皇家园林。仿照汉代上林苑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布局风格,依照汉代宫苑建筑风格,借鉴江南园林成功经验,设计汉代皇室休闲游乐园。重现汉代贵族“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使游客体验两千年前贵族的休闲娱乐方式。问卷调查显示对汉王宫宴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分别是34.7%、29.5%,共计64.2%,汉代美食类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项,所以在汉王宫皇家园林建筑内群内举办汉宴竞技大赛与汉宴美食文化节,以汉代皇帝为出发点,研发汉宴系列菜肴产品,如高祖艰难开国宴、文景简朴治国宴、孝武盛世荣国宴、烈祖传奇三国宴等。游客在品尝汉代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汉展历程。据史料记载,刘胜其人乐酒好内,所以也可以开展“品酒文化节”。借“品酒文化节”和“汉宴美食文化节”从味觉、视觉和嗅觉上打动游客。

第9篇

[关键词] 称呼语 自谦尊人

中英文化的礼貌准则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事实上,在交际的过程中两者各具其特点。

一、在称呼语方面

各国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人们想见时识多用姓名称呼对方,这包括汉文化和英美文化在内的许多其他文化中通常使用的称谓形式。一般说来,汉文化中的称谓形式有以下几种:(1)亲属称呼语,包括对自己的亲属,如“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等,以及对自己的非亲属使用的“爷爷”、“奶奶”、等;(2)姓名,包括全名、学名、小名、老/小/大+姓、别名等;(3)通用称呼语,指“同志”、“先生”、“女士”、“小姐”、“老师”等可广泛应用于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4)职衔,即标志职业或职务的名称;(5)零称呼语,指用“喂”、“劳驾 ”、等日常用语或不用称呼语打招呼,或用指听话人所从事的工作及正在进行的活动呼唤对方,如“骑自行车的”、“割草的”等。因次在汉文化中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以及谈话场合、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才能找出符合称呼准则标准的称呼语。

同汉文化的称谓模式相比,英美文化的称谓模式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1)称谓词+姓,如称Mary Brown为 Miss Brown;(2)名,如 Mary。由于两种文化中称谓形式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称呼语的混淆。在汉文化影响下的人容易使用:(a)称谓词+名,如Miss Mary, Professor Helen等。 当然汉文化中也不大说“淑珍小姐”,但常说“赵小姐或赵淑珍小姐”。(b)对使用“名”作称谓感到踌躇,如称呼Mary Brown 为 Mary。因为在汉语中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称“名”。但在英美文化中用“名”称呼对方并不一定表示很熟悉或关系密切,这种称谓模式适用范围要广的多。此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语的标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像“小+姓”,如“小王”在汉文化中感到很亲切,但在英美文化中如“Smith”为“Small Smith”,确实很不礼貌的;又如teacher在汉文化中可做称呼语,而在英美文化中作为职业不能用作称呼语,因此,中国学生常说的“Good morning, teacher!”则是中国式英语。

二、在自谦尊人准则方面

在数千年的文化交际过程中,汉文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谦词和尊词,如称自己为“鄙人”、“愚弟”、“小弟”等;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小儿”;自己的家为“寒舍”、“陋室”;自己的作品为“拙著”、拙作“;而称对方为“您”、“您老”、“先生”、“阁下”、“老人家”;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家为“贵府”、“府上”;称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杰作”。而在英美文化礼貌准则中却没有上述谦词和尊词,第一人称“我”、“我的”通用“I”,“my”,“mine”;而第二人称“你”、“你的”通用通用”you”,“your”,“yours”。

自谦尊人准则还表现在两种文化对于对方赞美的反映方面。汉文化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贬低自己,常说“哪里,哪里”、“我做得很不够”以及“这是我应该做的”;然而在英美文化中这种答词常被看作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英美人感到自己的话被否定而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这是因为在英美文化谦虚准则中,人们较常采用转移或降低对方的赞美而不是直接否定对方。例如:

1)同意答语A: Ienjoy your work very much.

B: Thank you.

2) 降格答语 A: I like your skirt .They are really cute

B:.I got thesethree weeks ago. They told me how dumb I was to get clogs in winter, but I did wear them a lot.

3) 参照物转移 A: You are the best carpenter in town.

B: It’s that Kenwood mixer.

4) 回赠称赞 A; I like your bag, Sharon.

B; Thanks, I like your,too.

德言行准则方面

汉文化的“德”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这方面同英美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华中的“言”即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尽量夸大自己得到的益处,这一点同英美文化的慷慨准则大体一致。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反映汉文化德言行准则的言行比比皆是,如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赞许后常说“没有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一点小事,举手之劳”等;而在得到别人帮助后常说“太感谢您了”、“不好意思,浪费了您这么多宝贵的时间”等。英美文化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对于别人的感谢常说 “You are welcome”,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do so”, “I’m very glad to help you”; 同样,对于别人的帮助也极大地表示感谢,如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但对于汉文化中的交际者所说的“It’s my duty to do so”, “I’m sorry to have wasted a lot of your time”,英美人不知所做,因为这种形式的感谢在英美文化中不存在。

礼貌准则是商务交往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对于交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