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1:15: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研究生学期个人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生会部长工作个人总结一
XX年9月,开始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我,毅然加入了动科院研究生学生会,并担任学习部部长职务。学习部是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门,在担任部长职务的这一年里,我一直本着以“一切为了同学,为了一切同学,为了同学一切”的宗旨为同学们服务,并随时总结经验,吸取工作中的教训,及时作了相应的改进。在本学期除了严格按照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开展日常工作之外,还成功举办了多次学生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论坛,创办学院分论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 日常基本工作:
1。办理XX级新生学生证及借书证。及时办理学生证、借书证等相关证件,给XX级新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2。组织进行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报名和广西自治区学位英语考试报名工作。国家六级考试和学位英语考试和同学关系重大,报名采集信息时不能有任何纰漏,在审查过程中,我都认真核对每一位同学的信息,保证同学们能够顺利进行考试。
3。做好学院和同学间的沟通。学院是我们了解学校各项制度与活动的中介,而我们学生会正是同学了解学院的桥梁。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向同学们传达学院的各项活动要求,同时,也及时向学院转达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开展日常工作。
4。个人方面,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身边的同学努力学习,积极解决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活动:
1。 XX年10月25日,广西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正式启动。在这个广西各高校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的平台上,组织我院同学参加了论坛开展的各个领域专家专场报告会、优秀论文交流会、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在我院掀起了一股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热潮。
2。XX年11月,开展了以“动物与人的健康”、“动物的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号召全院研究生投稿,并邀请各学科带头人组成评定小组,评出了2篇优秀论文,并推荐到学校“研究生创新论坛”编集论文集,参与全校性的交流。
3。 为了全力弘杨创新精神,启迪科学智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XX年12月,在以校研究生会主办的研究生创新论坛为契机下,承办了我院的分论坛。不定期邀请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做学术报告,同时,以实验室为单位,开展实验技能交流会,邀请研三师兄师姐为同学们介绍实验操作技术和操作心得,提升了同学们整体学术水平和实验技能。
4。为配合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方针,贯彻学校“党建带团建促学风”的精神,满足本科年级同学对考研信息的渴望,在本科生当中开展“考研促学风”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为师弟师妹们解答有关考研的各种问题。不但促进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大了本科生与研究生间的交流。
5。为增进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我院同学国家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在每次英语考试前,都邀请英语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与大家做经验交流,并不定期邀请我校的留学生及外教来与同学们交流。
此外,在迎新晚会,校运动会,农林动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篮球赛等各项活动中,也都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回想我在学生会工作的这一年,“服务同学”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过,通过多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也提高了个人处事能力, 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学生会部长工作个人总结二
作为学生会的一名部长,在一个学期的结束之际应该是有很多感想的。
首先来讲讲这部长一职位吧,其实个人认为我还没有当部长的资本。我深知本人不是一个全才,在做事与处事方面还是有责任感的,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就做得不怎么样了,感觉在学生会这块大领域里认识的人少之又少。也不是不想讲话,更不是不想和人交朋友,可能个人主义太强了吧,只想过好自己的不想自己的生活牵涉到他人,我也知道在现在的社会上这样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在本学期初我尽力地想改进这个缺点,但好像越来越没有成就感。与人的交际真的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都失望了,也是对自己失望了。一直想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为自己打气,可在别人看来优秀的我自己看来真的是很糟糕,是不是失去了自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从来不认为这个部长一职是由我的能力得来的,而是我的坚持与运气。正是因为我的坚持才会有这样的地位吧。真的很失落啊,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成就感。
这学期学生会来了新的力量,新的活力。我的工作也会轻了,但事情是更多更繁了,以前一直以为当部长的是很轻松的,现在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对部员的工作还是很负责的,就怕她们没做好,最后受批的还是我,所以每次有工作下来我都是对她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她们如何做。可到最后还是被一句:你怎么不好好教你部员的,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酸只能全都往心里咽。有时候还真会想我又何必背这个包袱呢,没好处还反而活在别人的管制下。可我还是不能这样做,因为我深知大学里的社会只是像大海里的一碗水。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现在终于明白何为责任感,就是坚持不懈,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更要想到大家的利益。何为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学生会让我深知其含义。也许我坚持到底了,就成了所谓的伟人了吧,也许吧。
本学期的个人总结可能废话较多了点,现在言归正传来说说我做的工作吧。其实宣传部的工作情况在部门总结中我全都列出来了,在这里我也不再重复了,我就说说我个人情况吧,学生会是我在学校的第二课堂,在学校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学生会。值班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每周三的下午我都会在那里值班,但除了这个时间,在学生会还是经常看见我的身影的,哪怕是大清早的办公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从一开始进学生会就被注入学生会是你的一个家的思想,以至于现在没地方去的话不是去宿舍也不是去图书馆而是学生会。
【摘要】对本次真情服务社区义诊活动进行总结,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让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畅谈感想收获,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总结本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就如何开展好下一次志愿活动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院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本项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医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为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培养研究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搭建研究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平台,每年暑期集中开展若干项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研究生暑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内容可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专业服务等方面,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形式创新的社会公益活动。要立足长效,着力建设一批长期合作的研究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基地。
本活动由专人负责组织管理,事前做足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好详细的工作方案及具体分工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青协和社区的支持,多方筹集活动经费,准备必备的义诊器械,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认真做好医疗队队员的动员,分组和培训工作,提高队员的思想认识,增强队员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组织我校研究生志愿者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使广大青年志愿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诚心诚意为人民免费提供各项义诊服务,从而使青年志愿者在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开展巡回医疗,向广大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有效缓解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医难问题,开展健康教育、防病治病宣传活动,使居民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个人保健和自然科学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效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所有参与义诊活动志愿者们的努力,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医疗服务素质,宣传我校学生的医疗业务范围和医疗服务精神,提高中山大学在本地的知名度,扩大其在本区的影响。通过为居民义诊,强化对我们学生的医疗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以便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学生更好的熟悉掌握医疗知识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及我院医学研究生社会公益活动,拟在活动通过后即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金保证、制度落实等方面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指导思想: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贯彻落实《中山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中大办〔2009〕8 号)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 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我校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培养研究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方便珠海市非城区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普及医疗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深入社区,服务人民,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为广大群众送医送药送知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组织协调机构:由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科教科、团委承办,面向全校研究生开展,采取志愿者形式,在珠海市非城区社区或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慈善义诊活动。
活动具体内容安排:围绕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按照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紧紧围绕“关注居民健康,共建和谐社区”这一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我院各专业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入社区内开展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内容为一体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1、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向社区周边人民群众发放卫生健康知识手册、宣传单以及现场宣传讲解等方式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关系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对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医疗保健等知识进行宣传,重点做好常见疾病及一般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2、开展现场义诊活动。组织以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义诊队伍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义诊内容包括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视力、按摩,贴耳穴,拔火罐,针灸等,对居民的可疑病症进行免费初诊。 3、现场医疗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咨询。开设医疗咨询小组,主要由医护人员及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义诊的同时给予健康知识建议及回答居民基本的医疗知识,健康知识咨询。
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医疗队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和宣传活动,现场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各项义诊服务,接受群众的咨询,开展健康教育、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等内容的宣传。
对本次真情服务社区义诊活动进行总结,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让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畅谈感想收获,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总结本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就如何开展好下一次志愿活动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战军.基于省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
[2]袁珂.志愿者价值解析.中国研究生,2010(5)
1“文献讨论讲座”的由来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国外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为雏形,结合具体实情组织的集合研究生定期探讨前沿期刊和文献的讨论讲座。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最早是由一群医学工作者发起的定期聚会,其目的是严苛评论最新发表的有关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科学论文。后来英国外科医生威廉·奥斯勒爵士以“给那些订阅不起的读者购买并传布医学期刊”[2]为宗旨于1875年在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期刊联谊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期刊联谊会”被定义为一种教育性质的研讨会,即由一特定人群定期在一起组织讨论近期发表的文献。其通常是围绕一个与临床或基础试验研究相关的特定主题,主要目标是促进某个特定领域的回顾性研究或讨论当前的研究工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可能性[3]。现代医学教育中,这种方法又被改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是欧美大学常用的一种学术交流和教育手段。
2“文献讨论讲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流程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研究生为中心,其目的主要是发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其语言表达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对相关研究的兴趣并加深了解。讲座一般两周举行一次,由所有口腔修复科导师及研究生参加,也可有本科生、临床医师、主要研究者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每期轮流由不同的研究生作为主题或文献报告人,报告由教学秘书整理记录,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最后评价并总结。主讲研究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兴趣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以PPT形式与大家分享讨论,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讲座应尽量安排在人员均可以参加的时间段和地点,时间一般是40-80分钟;主讲研究生应将提前一周准备的讨论文献资料发放给参与人员,以确保会议时每个参加人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同时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下面即是讲座的基本流程:第一,主讲人介绍(5-10分钟):由主讲人简单的自我介绍,宣布本次的讨论主题,并概要地简述所涉主题的基本内容;第二,主讲人宣讲(20-30分钟):报告人首先对本次讨论主题的研究意义和角度进行阐述,然后按照文献内容,依次陈述文献相关背景,讲解研究设计、实验方法,结果及结论等;第三,发表观点、参与讨论(20-30分钟):待主讲人陈述完相关内容后,一般组织参与者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文献的前言或问题陈述是否清晰?所选题材是否与临床密切相关?②文献所研究问题或假说是否清楚?文献回顾是否全面且具说服力?是否支持研究目的和问题?③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和样本的特征?所用的统计方法是否合理?④所得结果否真实可靠,讨论是否全面?所得结论能否应用于各种情况或人群?当然,参与者可对文献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评价,也可对主讲人的陈述方式方法提出个人意见,主讲人可同时进行解释和补充。第四,总结(5-10分钟):由导师或科室年资较高的医师对主讲人的报告和参与者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和总结,同时对本次讨论文献的知识点、关键点及疑难点作简要陈述与引导;并对报告人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PPT制作等进行全面总结。
3“文献讨论讲座”的必要性
定期组织、带领科内研究生进行“文献讨论讲座”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口腔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尽快熟悉新的学科领域。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讨论技巧、批判性评价技巧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4-5]。就宏观方面说,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其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疗人才和发展学科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口腔医学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以适应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发展。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导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基础实验的研究不能及时应用于临床,甚至是对临床无意义的研究,或者只是一味的照搬国外的科研思维,毫无创新意识。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育模式,搭建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真正实现基础为临床服务,临床为基础导航。现阶段大多数研究生都觉得事基础研究枯燥乏味,不愿从事基础课题的研究,更不用说发现和创造新的科研思维了。而“文献讨论讲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相关课题的兴趣,督促学生对该学科邻域进行科技查新,通过讨论不同的参与者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不同的经验与思想交叉传递,常形成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微观方面说,通过“文献讨论讲座”的锻炼,参与者可通过对话和辩论,接纳吸收不同的观点,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认知体系,以达到共同进步,这都符合了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和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研究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统筹和机变能力。在讲座中,学生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体现了团队交流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对普遍的客观知识灌输,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使学习结论具有同步性和同一性,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局限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和研究热情,还可能阻碍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创新[6];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缺乏开拓和创新的精神,导致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而“文献讨论讲座”的教学方式对于扩大研究生知识范围、活跃其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从而为其以后撰写类似学术报告和主持会议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种讲座讨论的形式,更加有助于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全面认识,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科研思路能力的提高,对整个课题小组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4讨论
关键词:理工科类研究生;“团队学习”;学习形式;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55-02
2015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高达184.8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庞大,而教育质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研究生教育资源跟不上招生规模的扩张,师资力量紧张,导师难以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同样的培养质量;此外,研究生迫切需要在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与指点。(2)研究生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知识的把握外,还要求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等,而传统的指导和培养模式已不完全适应这种趋势[1]。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探索与应用新的研究生学习模式显得非常有必要。
近年来,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研究生“团队学习”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总结,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将合作学习、集体学习思想引入到研究生科研学习中,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主动性,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科研效率。
一、“团队学习”模式
“团队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Reg Revan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组织学专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推广应用到企业、学校等各类组织。“团队学习”是指团队成员经过不断的对话与讨论,共同学习,产生集体智慧并培养集体共识,使组织发挥最大效能。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科研团队在高等院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科技人力资源组织模式。作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从事的科研创新活动也由传统的单打独斗方式向协同作战方式转变[2],因此加强研究生团队学习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团队学习”的形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阶段调整不同的团队学习形式。例如:当每学期开学初,研一的新生是刚从本科跨度到研究生一年级的,对科研理念可能还很懵懂,这时我们团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高年级的研究生会做专题报告,如首先介绍如何查找文献、怎样阅读文献、阅读什么样的文献;其次在阅读完大量文献之后怎样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把握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可行性怎样,介绍如何时刻追踪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国际的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动态;最后,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采用怎样的常用解决方法,如介绍一些常用的学术论坛和实用网站,同时介绍相应的学科软件和画图工具以及数据处理程序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了解并逐渐掌握。这是对研一新生科研的入门指导。接下来我们会多锻炼研一新生,让他们通过投影仪进行演示,像教师上课那样向整个团队汇报文献、实验进展以及存在问题等内容,并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环节,加深整个团队对该问题的认识。除了研一新生,研二、研三的学生也按照同样的模式来进行汇报。
在学期中后期,我们会考虑到研一新生可能进入数据处理和撰写论文阶段,因此会安排专题讨论会,让研二、研三的学生来分享在论文撰写阶段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后期投稿阶段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教师在旁监督,如有遗漏及时补充。此外,我们对研三学生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汇报综述,总结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该举措一是能激发学生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沿,为后面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二是其能作为榜样积极地引导研一、研二的学生产生对科研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团队学习”模式的意义
我们学院这种形式的“团队学习”模式,对比个体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研究生成员知识互补,以老带新,促进研究生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是导师直接指导研究生,给他们预先设定好研究课题,然后研究生会机械的按照课题去简单地模仿课题组师兄、师姐的一些操作。因为导师的科研资源和指导时间等条件的原因,将极大限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至于研究生对研究兴趣低下、积极性不高,无法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而“团队式”研究中的定期“集中学习”、“定期研讨”能实现团队中研究生知识的互补,并能促进提高研究生本身学习的主动性,当每个人独自走上讲台给底下的人讲解的时候,那种氛围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平时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热情,促使团队成员能够不断发现新的研究视点。同时,采用“团队式”的培养模式,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在一起学习,能促使新加盟的研一新生快速进入科研氛围,促使其迅速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激发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研究生团队学习能够促进研究生拓展知识视野。在一个研究团队中,每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层次,他们要开展某一领域的研究,常常需要对该领域进行文献调研和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从而确定研究方法。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向团队其他成员学习,从而开阔研究视野,使整个研究团队都能获得更广的知识面,为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创造有利条件,而这正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
3.研究生团队学习能够促进研究生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每个个体的学习思维常常受知识结构、思考方式的影响,具有各种局限性,难免会出现逻辑上的误区和盲点。而这种形式的“团队学习”模式,能将不同个体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每个人可以感受他人对研究问题的审视角度,文献的把握力度和问题提出的本质。通过对比,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使得每个人看问题、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提高,完善自己片面、狭隘的研究思路,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促进团队中青年教师对研究生指导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近年来科研团队中涌现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他们和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比较年轻,学习主动性强,对科技前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但他们常常缺乏科研实践经验和如何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经验。通过这种团队式培养模式,将青年教师、博士和学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尽快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大大提升自己培养学生的本领,为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3]。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这种“团队式”研究生培B模式,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主动性,有效的提高其科研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斌,张伟,何跃,童洪志.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现状与反思[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104-108.
一、 日常基本工作:
1.办理XX级新生学生证及借书证。及时办理学生证、借书证等相关证件,给XX级新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2.组织进行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报名和广西自治区学位英语考试报名工作。国家六级考试和学位英语考试和同学关系重大,报名采集信息时不能有任何纰漏,在审查过程中,我都认真核对每一位同学的信息,保证同学们能够顺利进行考试。
3.做好学院和同学间的沟通。学院是我们了解学校各项制度与活动的中介,而我们学生会正是同学了解学院的桥梁。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向同学们传达学院的各项活动要求,同时,也及时向学院转达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开展日常工作。
4.个人方面,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身边的同学努力学习,积极解决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活动:
1. XX年10月25日,广西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正式启动。在这个广西各高校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的平台上,组织我院同学参加了论坛开展的各个领域专家专场报告会、优秀论文交流会、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在我院掀起了一股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热潮。
2.XX年11月,开展了以“动物与人的健康”、“动物的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号召全院研究生投稿,并邀请各学科带头人组成评定小组,评出了2篇优秀论文,并推荐到学校“研究生创新论坛”编集论文集,参与全校性的交流。
3. 为了全力弘杨创新精神,启迪科学智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XX年12月,在以校研究生会主办的研究生创新论坛为契机下,承办了我院的分论坛。不定期邀请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做学术报告,同时,以实验室为单位,开展实验技能交流会,邀请研三师兄师姐为同学们介绍实验操作技术和操作心得,提升了同学们整体学术水平和实验技能。
4.为配合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方针,贯彻学校“党建带团建促学风”的精神,满足本科年级同学对考研信息的渴望,在本科生当中开展“考研促学风”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为师弟师妹们解答有关考研的各种问题。不但促进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大了本科生与研究生间的交流。
5.为增进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我院同学国家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在每次英语考试前,都邀请英语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与大家做经验交流,并不定期邀请我校的留学生及外教来与同学们交流。
一、上任四个月来的主要工作总结
在年10月初,承蒙会计学院的同事们和学校党委信任,被学校组织部任命为会计学院副院长,目前还在一年的试用期内。职责分工是分管科研、人事和自学考试,协管福建路教学。上任四个月来,主要是熟悉各项行政事务,思考以后工作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也就是说,还是在学习阶段,逐渐适应新角色的要求。
在科研方面,由于近几年我院的科研水平取得很大提升,已经结题和正在从事的自然科学基金就有5项,一类期刊取得新突破,这说明已有的科研政策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我的思路是稳定。但稳定并不意味着不作为。目前正在筹备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题目为“中国会计国际化与CFO角色”,开会日期定为年3月18日。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升我院在会计教育界的声誉。我们已经做大了,如何做强,如何在学术界有我们的声音和一席之地是我们以后科研工作的重点。
关于人事,主要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这学期主要是教师岗位定级,在会计学院岗位定级指导小组的安排下,制订了会计学院中级职称岗位定级条件,目前这项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已经顺利完成。人事的第二项工作是人才引进。这学期先后联系了五位博士研究生,在年元月10日,暨南大学的曹博士已经过来试讲,目前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初步打算是开完3月份的学术性会议之后,配合人事处到各个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定向定点招聘会计学博士研究生。
关于自学考试工作,由于自学考试是会计学院的经济生命线,所以这项工作是我上任以来的工作重点。基本思路和做法是稳定小自考和社会大自考工作,重点发展全省职业院校“专接本”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了“专接本”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在年元月8日负责召开了全省“专接本”三门课程,即《资产评估》、《审计学》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集体备课会议,聘请了相关专家对承担“专接本”的22所职业院校近60位教师分课程进行了集体辅导。目前“专接本”这项工作开展顺利,将为会计学院的社会服务收入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我上任四个月来工作的简要总结。多学习,多沟通,多服务,定好位,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二、年度个人的教学科研情况
在年度,我个人对于教学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全年工作量超过900课时。就以这学期为例,课堂教学工作量就有303课时,平均每周14节课。主要为财务管理专业07级和08级共八个班的学生讲授《财务管理》,这门课采用罗斯的《公司理财》(第八版),这本教材内容多,难度大。为了能吃透教材,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同时以身作则,我个人将课后每道习题都做了一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对学生们严格要求,每次都布置课后作业。
关键词: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培养方案设置;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98―03
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其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探索建立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对培养方案设置、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质量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构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方案设置体系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它确定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环节,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要花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学生入学后,导师要按照培养方案设置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在校期间应修的课程是学生个人培养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所修课程及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等都要严格按照培养计划进行,管理部门及导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确保培养计划的落实。
1.完善课程设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是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反映着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方面来讲,课程主要由三大块组成:一是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如政治类课程、外语课程):基础课程(数学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它涵盖了研究生培养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要求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二是非学位课程,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和学生自己选择的跨一级学科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具备更加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交叉融会的跨学科知识;三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文献阅读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研究生一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具备宽厚的系统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使研究生培养既保持专业性又不失普遍性。无论学位课还是非学位课,每个学科既要确保该学科的基本要求,又要反映学科特色。同一学科内部的课程设置应使主体型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手段型知识(方法和实践)、将来型知识(拓宽知识面)的比例适当;不同学科间要加强横向渗透和交叉联合,努力拓宽知识面心。课程设置修订是确保硕士生培养质量的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一般每隔几年,各硕士点授权学科都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新的培养方案。
2.规范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
学生入学后,导师要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及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但以往实践表明,有少数导师在为学生制订培养计划时较随意,允许自己的学生随意选择,以致不符合本学科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学习的要求。对此,在管理上要保持由研究生处、培养学院、学科三级共同负责的办法,做到步调一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三级共同同意,才能允许作适当的调整或修改。为了让一些硕士生更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课或体现本学科后期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可允许跨学科选择选修课程,但数量上要做限制。
单纯靠人员管理来监督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很难做到全面彻底,如学生实际所修课程与培养计划中所列出的课程是否一致等就很难全部检查出来。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包括学生的培养计划制订、网上选课、导师及管理部门的审核等工作全部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二、教学过程实施体系
1.遴选优秀的任课教师
首先,研究生任课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历,从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看,研究生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其次,研究生任课教师应具有其所在学科专业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广博的知识;再次,研究生任课教师应具有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对新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以保证井然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
培养方案中对每一门课程都要求有明确的课程教学大纲,建立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体系,明确规定各门课程应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学大纲规定了每门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内容概要及教学重点、教学时数及学分、开课学期、教学及考核方式、参考书目、预修课程、适用的专业等。教学大纲可以防止课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也便于研究生选课,增加选课的灵活性。它是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考核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对规范课程教学起到保证作用。在每学期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知识的发展不断对教学大纲加以修订完善,不断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使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3.更新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
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端正的教学态度,才能保证较高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陈旧的教学内容不仅跟不上时展的需要,而且严重影响研究生在原有知识上的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专、精、深”和“前沿性”,以便开阔视野,在后续研究中得以延展课程体系前沿性的不足。从近年来研究生的培养来看,高学历和高能力并不成正比。只有那些具有创新意识,敢想、敢做、充满创造力的学生,才有可能在研究课题上有所突破。
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从培养角度出发,具体表现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全部以教师为主的状态,要适当地进行师生互动,突出研究生的学习主动地位。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综合运用讨论式、一案例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加强师生间的学术交流,
引导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对所研究课题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后,必须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现在高校中教师的学术地位和工作成果一般都通过科研成就来衡量,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目前,研究生教学中存在教学时间安排随意,不认真备课、不按时上课,随便调停课,课程考查不严格等问题,因而导致实际教学时数不足,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还有的教师惟恐学生给自己的评教结果差,考试给出的分数很高,导致学生学习的松懈,严重影响研究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束缚了研究生知识的拓展和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生的任课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4.建立优质教学硬件资源
随着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每学期的选课人数剧增,研究生教室和教学设施等硬件不足、设备不配套,实验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研究生专用多媒体教室很有限,使得每学期安排电教室非常困难,一般仅能满足部分选课人数多的课程需要,而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常常借用实验室或使用普通教室上课,严重影响了正常课程教学的进行。有时由于实验材料短缺,学生不能亲手操作,没有充分起到实验教学的作用,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鉴于目前这种状况,学校应该对教学硬件实施加大投入,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5.选用合适的研究生教材
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长期实践表明,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生课程教材的缺乏,已有教材内容的陈旧落后,一直困扰着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学校应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资助研究生教材出版发行。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应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要处理好与本科教材的知识街接,更要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范围内开展遴选、出版“研究生教学用书”的工作,将其中适用面广、教学效果显著、质量上乘的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
6.应用多种考核方式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较高层次,考核方式应注重全面考查研究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应把闭卷考试同其他考核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写读书报告、课程小论文及项目立项书的方式等。一方面,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和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拓宽知识面,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避免了研究生学完课程就忙于复习应付考试,不能对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消化吸收的局面。
三、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课程检查评估是检验和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质量检查主要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和学校评教三个方面开展。
1.教师自评
在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自己所上课程进行自评,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研究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方法总结、今后教学工作改进设想、教学感想及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教师自评报告有助于教师总结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有利于管理部门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2.学生评教
开展研究生教学网上评价,对每学期开设的课程让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对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在不同层面上将结果反馈给学校上级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对学生不满意程度高的课程和教师,结合多方面的信息,由权威机构作出综合评判,必要时,予以劝戒或调整,以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网上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办法。
3.学校评教
研究生管理部门制定研究生课程管理办法,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学院领导及督导员每学期都要抽查听课,填写相应听课记录表,并将教学督察情况及时以教学简报的方式在全校。
研究生管理部门要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论文摘 要]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是上海大学研究生专业课程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该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异,本文在总结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文献阅读课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柱”。[1] 上海大学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了“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这一创新性课程。文献阅读研讨课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课堂讨论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形式,一改教师灌输型教育,鼓励学生探索学科前沿问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出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强化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文献阅读研讨课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方法过于灵活,考核方法主观因素大,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等。本文试图在总结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和教学评价有所裨益。
1.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现状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一目标,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的亲自关心和指引下,自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重大改革:大幅度压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程,广泛设置“文献阅读研讨课”,使文献阅读研讨课占到总学分的50%至60%。[2] 并且规定硕士研究生要求修满48个学分,其中文献阅读研讨课为24个学分,其余学分安排英语、政治和基础课,绝大部分课程要求在第一学年内修完。[3]
文献研讨课就课程内容而言,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取该领域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每年更新30%以上;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文献阅读研讨课”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文献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学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每名学生都需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的最大特色。“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文献,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老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就一般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评价。而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若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去评价,恐会有失偏颇。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依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该类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教学考评专家组成员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根据以下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评。
2.1课程设置环节
该环节主要考察课程的开设与研究专业方向是否匹配,课时分配是否合理。首先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应与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相近,这样才能对研究生的今后论文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其次上海大学虽然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时分配没有做出严格规定,完全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任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讲解的比例应不低于3:7(上海大学实行短学期制,每个学期只有10周)。
2.2教学实施环节
此环节主要考察教师的文献选择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择近3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能够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并且每年所提供的文献目录都要有更新。文献阅读研讨课除了教师的讲授,每节课都要有一名学生进行主题报告,教师应对学生的主题报告有明确要求,对报告的主讲学生事前要做相应指导。
2.3教学评价环节
教师的点评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具体体现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点评是否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从深度和广度出发,能否对学生真正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由于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文献均为该专业或领域的前沿文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和基础差异存在不同,因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固然不能求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随时了解该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研究生阅读、研讨期间要不断地对学生提出新问题,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最终解决其问题。
3.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评价体系的改进措施
首先,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是只针对教师的讲授情况,很少涉及学生的参与度,由于文献阅读课有别与传统授课的教师主导模式,而学生才是文献课的“主角”,因此文献阅读课的评价应逐步转移到对师生双方的评价。
其次,文献阅读研讨课应引入学生评教体系。开设文献阅读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想要从一门课中学到什么,应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评价过程中,应不定期的向学生征求意见,由学生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后,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督多导少”的现象较为严重。考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任课教师,而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学考评专家大多都是该领域的杰出学者,如果能够在听课后多与任课教师交流,尤其是多与年轻教师交流,多向他们传授一些教学经验,可能在今后的教学考评过程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上海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还会重点跟进课程教学和考核,更深层次的质量评价,本文的些许探讨只期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标准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汤新华.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
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和实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着重训练研究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实际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能使用英语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发挥专业优势,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英语教学旨在培养与专业结合,具有较强的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型人才。为符合这一培养目标,我校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把一学年、两个学期的英语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次和专长教学。第一学期进行分类教学,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把英语课程分为“专业硕士综合英语”(下简称“专硕综英”)和“学术型硕士综合英语”两类课程。专硕综英课程含“专硕英语读写译”和“研究生英语视听说”两门课程,着重解决研究生英语听、说、写能力较差的问题。“专硕综英”课程的设置以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该类研究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国际学术和专业交流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估四个方面进行的较大力度的改革。
(一)教学模块改革
根据教改目标和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际需要,我们提出三个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即综合课、拓展课和自主学习三个模块。只有完成三个模块的学习,拿到全部4学分后,才能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三个模块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以综合课为主。综合课是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包括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两门必修课程,要求所有入校研究生都必须修读,在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设置的改革首先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了新教学大纲的审定和编写、新教材的编撰、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课件的制作,确定了课程考核方式和建立了教学评估体系。拓展课是指高级阶段的英语选修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根据我校研究生的需要,已开设的有科技英语翻译、英美文化、学术交流英语、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文化英语五门课程。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课外借助学校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包括学科大赛和其他竞赛、名师讲座、外教讲座、英语角、佳片赏析、原著朗读等活动。经过三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确立了寓语言学习、语言应用、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并在教学中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位英语考试及格率在95%以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自信心增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课程内容改革
“专硕综英”课程内容由“英语读写译课程”和“英语视听说课程”两部分组成,相辅相成。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英语读写译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完成9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一周的专业英语讲座。每单元有一个主题,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热身:以英语视频、音频输入引出该单元的主题,辅以相关听力和听写练习,帮助学生熟悉主题内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力。第二部分是阅读,由两篇紧紧围绕该单元主题的课文组成TextA和B。配以相关的阅读理解、词汇、完型和讨论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扩大词汇量并进一步训练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第三部分是翻译技能系统学习。每单元讲授一至二个翻译技巧并配以相关练习。翻译技巧的学习在该学期的前十周完成,后七周讲授各类运用文体的翻译并布置相关文体的翻译练习。第四部分是应用文写作训练。每两单元讲授一类应用文的写作(如总结、摘要、履历、个人陈述、合同、备忘录等)并通过相关练习加强学生对该应用文写作的掌握。读写译课程以人文和科技内容为题材,通过视、听、读的信息输入,重点加强说、译、写技能的训练。学期最后一周是专业讲座,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做准备。“英语视听说课程”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时数为36学时,完成9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单元有一个主题,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听力训练、口语实践和听力测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辅以外教的补充材料,内容不仅涉及该单元的主题,同时涉及文化知识的介绍,特别是当前英语国家主流文化的介绍。在提高研究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部分录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方言,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听懂不同国家的英语口音。
(三)教学模式改革
“专硕综英”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立体式教学,在保持传统教学法精华的基础上,十分重视整体语言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重视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言之外,还非常强调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重视合作精神。我们改革了过去以课堂讲授和灌输为主、教材单维输入为主、单纯知识学习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四种教学模式综合应用。通过不同模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PowerPoint、英语光盘、磁带、录像机、录音机、投影、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个人展示法、辩论法、自主学习法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以启发学生探究为主,鼓励交互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式学习,以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讲解式、灌输式、单向式讲解+任务式、功能式、交际式、互动式、自主式、合作式、表演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或综合型的教学模式:①课堂讲授教师教授+学生展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②单维输入多维输入;③单纯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提高;④学生被动学习学生主动、自主学习;⑤通过一学期的立体式教学模式训练,学生能通过Power-Point陈述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思想,基本上能达到国际交流的目标。
(四)课程评估改革
“专硕综英”课程形成以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基础的学生综合性评价和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①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估(50%)+终结性评估(50%):形成性评估=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出勤+第二课堂学习;终结性评估=期末考试成绩(考核读、写、译水平)。②教师评估=学生评价+专家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成绩=翻译训练成绩+写作训练成绩+单元测验成绩。该课程评估体系全面、完整地对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对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结合有很大促进。同时,激励学生的课堂和课外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总体上提高了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