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0 02:43: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

第1篇

[关键词]正面报道负效应 老人摔倒 内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几年来,各类“老人摔倒”事件一经报道便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也一度呈现出从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演变成存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的趋势。甚至有网友将“老人摔倒扶不扶”视为考验公民道德的终极问题,先不管其正确与否,起码已经显现出这类事件对人们的影响之大,显然,这种影响也并非正面。

2013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人民网强国论坛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发现,民众对“不要随意帮助陌生人”争论激烈,对此持非常认同态度的占9.8%,持比较认同态度的占23.1%,持不太认同的占25.6%,很不认同的只占7.5%,而剩下34%的民众持的是一般态度。由此可见,在帮不帮陌生人这个问题面前,能够给出肯定答案的人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大多数人都保持着一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就是说在真正遇到这一问题时,大多数人很有可能不作为。调查还显示有78.7%的民众认为见伤不救、见危不助的原因就是出于对“救人反被讹诈”的顾虑。按照李普曼“拟态环境”的观点,在如今的媒介社会中,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也就是说,人们对“老人摔倒”这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与媒体的报道具有相关性。那么媒体究竟报道了什么会让人们“谈老人摔倒即色变”呢?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1.“老人摔倒”新闻正面报道的主题都有哪些,是否有不当之处?

2.媒体选择的报道方式是否会引发负面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关于媒体对“老人摔倒”事件报道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向:第一,研究媒体“老人摔倒”新闻报道的框架,如李海波、郭建斌发表于《新闻与传播》中的《事实陈述VS道德评判:中国大陆报纸对“老人摔倒”报道的框架分析》等文阐述了媒体在报道“老人摔倒”新闻时“道德框架”是使用比例最高的框架;第二,研究新闻报道中关键人物的形象建构及标签化问题,如郭蓓发表于《今传媒》的《媒体标签化:新闻报道对摔倒老人的形象建构》和明珊发表于《新闻世界》的《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等文章就指出媒体对摔倒老人是持有成见的,无形之中会给摔倒老人贴上“讹诈”、“碰瓷”的标签;第三,研究媒体的舆论导向,如王淑伟发表在《新闻爱好者》上的《选择性报道视阈下的媒体舆论导向――从媒体报道“老人倒地”事件说起》等文章就认为媒体在报道“老人摔倒”事件时偏向于负面报道,有刻意以关注度为标准筛选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们对“老人摔倒”事件正面报道引发负面效应的研究较少,但这类研究并不是没有必要的,无论是对减少由媒体报道不当所引发的负面效应还是对改善乃至解决“老人摔倒”类问题来说,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本研究希望从这个角度着手,以现有的研究为依托,来试着分析“老人摔倒”正面报道带来了什么样的负效应,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负面效应?

三、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是传播学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种实证方法,它是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的。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从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到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老人摔倒”相关新闻的正面报道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媒体在进行这类事件的正面报道时究竟报道了什么以及怎样报道的,并试图从中找出引发负面效应的原因。

四、样本选取和类目构建

1.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网络媒体为目标媒体。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百度新闻高级搜索功能以“老人摔倒”为关键词在新闻标题中进行搜索。搜索的时间限定为最近一年,即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搜索找到相关新闻25700条。然后从中选取新浪、网易、新华网、人民网这4家媒体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这一层搜索到的新闻总数为62篇,再去除与研究无关的报道2篇,即《今天看见一老人摔倒,就过去扶》、《老人涵洞中摔倒 武汉民警帮助脱困》这两则报道;去除内容重复的2篇,《外地女大学生敢扶浏阳摔倒老人 用手清理其呕吐物》(在新浪和网易上均有报道且内容一致)、《老人摔倒扶不扶? 山东日照中学生果断伸援手获赞》(新华网山东站与新华网先后报道且内容一致)。最后得到的可用样本总量为58篇。最终以“篇”为单位,对上述58条新闻报道的整条内容及其语言特性进行研究。

2.类目建构。

从本研究的目的和需求入手,对已搜集到的58条“摔倒老人”新闻的正面报道进行类目建构。主要从新闻报道内容的主题和报道内容的特征两方面进行建构,并视具体情况建构次级类目。

(1)报道内容的主题。样本均选取的是“老人摔倒”事件相关正面报道,其中按照不同内容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热心助人,这类新闻内容主要是讲述好心人救助摔倒的老人,重点赞扬扶人者乐于助人的品质。

②表彰好人,此类新闻报道的是因扶起老人受到相应机构表彰的事件。

③感谢好人,以被救助的老人或其家属的视角展开报道,表达其对救人者的感激。

④表扬老人,关于老人摔倒后向路人严明“我不讹人”或及时澄清其摔倒原因非他人碰撞的新闻报道。

(2)报道的内容特征。

①标题修辞,对标题的表述方式或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统计。

②内容形式,统计样本新闻中常用的报道形式,如视频新闻、图片新闻等。

五、研究结果与研究发现

1.报道内容主题分析。

对选取的58条新闻文本依照热心助人、表彰好人、感谢好人、好老人这4则标准进行分类,所得具体数据分布如表1: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整理和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在对“摔倒老人”事件正面报道的内容选取上以热心助人类的报道为主,感谢好人的报道次之,表彰好人和表扬老人类的报道最少。这些正面报道主题分布显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加深了受众扶起摔倒的老人的顾虑。媒体似乎试图通过对好人好事的宣扬来劝慰受众“这么多扶人者都没有被讹诈你怕什么?”以期实现对受众行为的积极影响,然而这种方式收效甚微。

(2)媒体的反逻辑造成受众的认知偏差。在受众的观念里,新闻中的事情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最大的差别应该就是新闻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的事情。所以对受众而言媒体所大肆宣扬的“热心助人者未被讹诈”也无疑成为在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事情了。

(3)部分选题价值扭曲。有一种是“表扬老人”,在这类新闻中摔倒的老人及时说明自己“不讹人”或替救人者澄清“我是自己摔的”而受到赞扬并被称之为“好老人”。这有什么可以赞扬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难道不是反思吗?

2.报道修辞。

(1)标题表达方式。

在对58条新闻样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使用修辞手法和直接进行事实陈述的标题几乎各占一半,上图主要分析是标题中修辞手法使用的具体情况。由上表数据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标题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设问、对比、引用、夸张以及比喻这五种,其中对比修辞使用的最为广泛,引用修辞次之,比喻修辞使用的最少,而夸张和设问修辞被使用的频率相同且居中。

标题中常见的对比就是无为路人与热心好人的对比,在彰显救人者乐于助人的好人形象时也会传递出大多数人犹豫、冷漠甚至阻拦的负面信息,如《老人摔倒 旁人都躲开 就他冲上去》(网易2014年10月24日 )、《老人摔倒男子立刻扶起 旁观者大多犹豫表敬意》(网易2015年8月9日) 、《黄岩街头老人摔倒 路过修车工不顾众人劝阻出手相救》(网易2015-05-28)等新闻标题。

设问修辞是一种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法,以下几则新闻的标题就是使用了这种手法,即《85岁老人摔倒扶不扶?长春人用行动给你答案》(网易2015年1月16日)、《扶不扶摔倒老人?扶!》(新华网2015年9月16日)、《老人摔倒扶不扶? 山东日照中学生果断伸援手获赞》(新华网2014年12月1日)。这几则标题都是先抛出“扶不扶”的问题然后再给出肯定的答案,虽然强调并肯定了人们扶起摔倒老人的行为,但与此同时又将“扶不扶”的问题再度放置于受众面前。

有一部分的新闻标题采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使用一些程度过重的词语来营造或渲染出“大事件”的氛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如《八旬老人摔倒街头 好心市民挺身而出》(网易2015年4月16日)、《八旬老人摔倒街头 供电员工挺身相救》(新华网2015年4月22日)、《路遇老人摔倒 两公交司机救援引爱心接力》(人民网2015年09月16日)等新闻标题中所使用的“挺身而出”一词是用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而“救援”一词是用来指个人或人们,在遭遇灾难或其他非常情况(含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危险事件等)时,获得实施解救行动的整个过程。显然这些词语使用在“老人摔倒”这类事件中未免言之过重。

(2)内容形式。

样本中有一半的新闻内容都是由文字加图片的形式构成的,纯文字报道的内容也占了将近一半的分量,而视频类新闻的数量最少。在图片加文字类的新闻报道中,最常使用的就是事件现场或当事人的照片,其中一部分图片呈现的都是老人躺倒在地情况不明或者路人在旁围观的情景,这类使用于正面报道中的图片极易引发受众的负面情绪。

六、结 论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在进行“老人摔倒”新闻正面报道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并因此给受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在报道内容上,以描述和赞扬“好人好事”为主,主题较单一且违反受众眼中“新闻”非“常态”的逻辑,反而让正面新闻成为社会问题的佐证;部分内容价值取向存在问题,容易误导受众。

2.在报道方式上,用多种修辞手法渲染新闻情景,加深受众的恐慌和顾虑;新闻图片传递的负面信息容易影响受众情绪。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现有的网络媒体对“老人摔倒”新闻的正面报道确实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媒体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予以改正,否则会让正面报道失去其给受众以积极引导的功能,同时这种负面效应与负面报道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叠加起来,难免会加剧现有的矛盾,有可能会因此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李海波、郭建斌:《事实陈述VS道德评判:中国大陆报纸对“老人摔倒”报道的框架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

[3]陈浩、吕弘毅:《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

第2篇

特 点

一是节日关怀。在媒体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慈善新闻报道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报道时段分布不均衡,在特殊时间呈现短暂的密集报道。如关于残障人群的报道一般集中在5月20日全国助残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前后。体裁较为单一,多为零散分布的碎片式报道,节日一过,迅速减少。

二是弱势悲情。一些慈善新闻报道呈现了残疾人坚强、乐观、主动融入社会的形象,但在大量的报道中,残疾人多是以被救助、被帮扶的形象出现的,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三是“伟人”大爱。慷慨捐赠的名人和富人永远是媒体追逐的对象,陈光标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度成为慈善新闻的报道热点。

四是凡人善举。每年例行的学雷锋活动已经让“好人好事”激不起媒体的过多兴趣,然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凡人善举体现出新的价值和意义,而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带来了普通民众对慈善行为的思考和领悟。

五是慈善娱乐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一系列新的慈善活动借助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快速传播,给公益事业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被引进中国,也带来了“过度娱乐化、不环保”的指责,但它给自媒体时代如何做慈善带来启示:遵循自媒体的发展规律,创新宣传形式,汇聚最大多数人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正能量”。

误 区

慈善新闻报道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议题设置的选择性。媒体的慈善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两种倾向:要么追求有故事的人,要么追求宏大叙事。前者以车祸、病患引发的个体困境为对象,追逐刺探隐私,追求煽情路线。后者以“感动中国”等为代表,突出宏大主题,形成规模效应,但是过于煽情和展示情感伤口。

二是报道手法的平庸性。目前的残疾人群报道,媒体要么塑造泛泛的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正面形象,要么以怜悯的姿态叙述残疾人的不幸遭遇,要么简要报道政府对残疾人的扶助政策,报道议题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这种媒体常态看似完成了慈善新闻传播过程,但缺乏主题和深度的报道只不过完成了规定动作,进行了例行的宣传,遮蔽了更大范围的话题范畴,也难以唤起公众对慈善事业更大的兴趣。

三是舆论工具的强迫性。“点名捐款”、“公布捐款数额”是一些媒体喜欢使用的手法,但也引起了社会批评。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些媒体报道了万科捐款200万元及王石的“十元论”,从而引发网民对万科及王石的围攻和谩骂。慈善的本质是“行善者”出于爱心的主动、自愿奉献,他们的捐助行为原本不应该受到丝毫胁迫,否则就失去了慈善本身的意义。

四是形象塑造的遮蔽性。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曾经作为典型形象影响了几代人,但在当前碎片化、同质化、娱乐化的传播语境下,慈善新闻报道对象面临着两个遮蔽:一个是媒体选择的故意遮蔽,另一个是大众接受的故意遮蔽。浮于社会现象表面的新闻报道更容易让大众对慈善形象刻板化和庸俗化。基于新闻伦理的视角,考察大众媒体对残疾人群、弱势群体的报道情况,研究如何真实、客观地呈现残疾人群等的形象,是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人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五是媒体角色的僭越性。在慈善新闻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报道理念有偏差,乐于充当拯救者的角色。如慈善报道所营造的“有困难找媒体”等氛围,常使媒体扶弱救助的功能被无形放大,使人们把媒体误认为慈善组织,这就歪曲了媒体的功能,也是对媒体权利的误用和滥用。

六是娱乐倾向的消解性。借助社交、媒体、名人效应助力慈善和公益,符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的特点。但是,由于娱乐倾向过于突出,此类报道更多地聚焦于明星绯闻、名人八卦,更多地炒作争议话题、比拼捐款数额,对慈善的精神不理解,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了解,对慈善的困境不关注,对慈善事业的探索不跟进,对慈善事业的发展缺乏深入思考。

第3篇

一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引领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提高引领水平。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要以贯策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己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深刻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具有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站在道德建设的最前沿,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我们党报党刊新闻工作者应以特有的新闻敏感,密切观察社会动向,及时发现敏感问题或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前介入和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要浓墨重彩地宣传道德模范,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道德模范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所以宣传他们的事迹,要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而且形式要多样,手段要创新。比如,《内蒙古日报》、《实践》(党的教育版)先后开设了党课辅导、北疆党旗红、来自创先争优一线的报道、以德报德、爱的赞歌等专题、专栏,采用通讯、新闻报道、综述、评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旗帜鲜明地宣传道德模范。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我们宣传道德模范要尊重新闻规律,讲究宣传艺术,提升报道水平;要突出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以达到亲切感人的效果。媒体还要旗帜鲜明地鞭挞假恶丑,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推动人们自我约束,自觉端正思想道德和行为,使舆论监督起到“道德法庭”的作用,形成明荣知耻、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

二要尊重道德模范,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媒体要客观真实地反映道德模范的事迹和精神,就要避免刻意炒作或有意放大,这样会给模范人物带来误解和压力,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记者的采访行为也要人性化,体现职业道德和良知。比如,在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中,拾荒阿姨被媒体围堵,严重地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不堪骚扰的房东一次次地要求她离开,儿子的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

第4篇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度上存在什么问题呢?说到底,就是失量,而失量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过多,二是过少。

过多是指某些内容的报道超过了应有的量的限度。任何性质都是度的规定的结果,新闻报道亦如此,无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是倡导某一种风尚,都有其量的限界,达不到这一限度就像温开水一样乏味,超越这一界限就有可能收到适得其反的结果。鲁迅先生曾说过:“天堂上的花即使磨盘那般大,整日地观看,怕也要厌腻的。”其道理就在于过量对于人的感情的作用。同一内容的新闻报道太多,不免给人一种絮絮叨叨的感觉,另外也缺少层次的区分。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事物也是由浅层向深层不断深入,同是一种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应该有质的区别,抑或是认识层面上的不同深入,但许多新闻报道却不具备这种能力。比如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宣传,应变能力十分薄弱,不但给人一种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的感觉,而且使相关内容陷于失量的泥沼之中。

量少则是指对于应予大量报道、形成舆论优势的内容没能达到目标,譬如观念更新问题,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当然也应该改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只有改陈腐落后的意识形态为现代科学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使改革向纵深发展并获得成功。但在这方面,我们的新闻报道却有些浅尝辄止,只是口号性地提出问题,却没能展开和深入报道应更新的观念,也没有完成更新观念的新闻任务。

新闻报道的度的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因为这里没有衡定标准,对于哪些内容应予大量报道,哪些内容应该少量报道,难以说清楚,而对于报道内容的量尤难把握。谁能说清楚“打假”报道达到什么程度才算适量?似乎说不清楚。其实,那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就不难解决。

首先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报道内容的社会意义,亦即具有的性质特点与党的方针政策的联系程度、与国家民族利益的联系程度和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譬如改革,它不但与党的方针政策联系紧密,而且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在人类历史中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就应予以大量报道,在舆论上形成优势,起码给改革者以舆论上的支持,给保守者以道义上的谴责,并结合改革的实际进程,由浅入深逐步发展。需要补充的是,大量是相比较而言,不是全部,更不是失量。与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较远、或在人类历史中意义浅显的社会新闻,应适当地予以报道。双头蛇仅是一种动物现象,但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适当报道可以增强报纸的趣味性;好人好事是社会平衡稳定的重要因素,但连篇累牍就过犹不及了。

解决新闻报道度的问题则是使新闻活动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的重要步骤。分析新闻的度的问题,会使我们思考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和流变性,同时也观照科学性和合理性。多样性表现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且每一层次都有自己的价值坐标,彼此之间虽有重合却也是多维、多向、异质、异量的;流变性则基于新闻的历史性特征来观照历史的进展,亦即不但照顾到原有标准的发展和深化,也考虑到新标准的产生和发展,使新闻报道始终行进在由浅入深的历史进程中。多样性和流变性统一于社会需求,都有其明确的对象和与特定的人直接联系,前者表现特殊的社会有效性,后者表现普遍的社会有效性。同时,两者又必须科学、合理,不但反映新闻在其存在范围内的必然与合理,也反映新闻在历史过程中的必然与合理。

以上是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侧重分析。然而,对于需要大量报道的内容,究竟应该大量报道到什么程度和怎样大量报道呢?笔者认为应坚持舆论优势和逐层深化。坚持舆论优势和逐层深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坚持舆论优势,一方面是通过报道形成舆论,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使人们知道党的方针政策与具体工作结合的方式、方法和社会鼓励的行为标准,另一方面则是以逐层深化的方法坚持这一优势,直至重心的转移。比如关于改革开放的报道,其舆论优势虽然早已形成,但许多的报道内容依然是最初的经济结构、责任制度等,大量报道没有与时俱进。坚持优势不一定是连续地大量报道,而是适度地观照。像中国画中的某种衬托手法即可增加作品的厚度和容量一样,逐层深化也不只是表现发展过程,其中还有着保持新鲜或使人主动接受的意义。舆论反映着社会的基本态度,无论是褒扬的还是贬损的,都给予社会中的人以价值导向。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报道的舆论工作一旦完成,就不应停留于表面的泛泛而谈,而应着眼于深化和发展。这样,便有益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展开和目标的实现,也能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再者,我们也应该考虑到重复信息等于没有信息的道理,内容重复的报道不但无法满足人们对新信息的需求,而且极有可能使观众或读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产生,非但期求的目标无法达到,深化的内容不被理解,原有的效用也将消失殆尽。

第5篇

一、节目的选题要与受众有贴近性

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赢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贴近性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的目的是使电视新闻接近观众、争取观众。

县级台电视新闻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关注的只是与本区域切实相关的内容。同时,县级台担负的同级党委政府喉舌的重任,对受众的定位只能是本县地域的群众。节目题材相对狭窄,受众定位的空间小。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县级台的大众传播不如上级台的“指向”传播容易培育出固定的受众群。

中央台、省级台面对的一般是较大范围的受众群,他们对于本区域受众虽然也能做到一定的“贴近”,但最多只是新闻事实与受众的经历或经验上的贴近性,而县级电视新闻媒体由于所处的地域较小,电视新闻中大量的报道就是发生在受众身边或附近的新闻事实,新闻人物是受众熟悉的甚至是受众本人。

这其中经济新闻要贴近本县实际。中央、省、市电视台的经济类新闻以宏观性、综合性、权威性给人以启发,那么县级电视台的经济新闻就要突出县域内的经济特色,使其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参照性、实用性,以满足当地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县级电视台新闻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目与受众的贴近性。与上级台相比,县级台不但能直接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和新闻需求信息,而且能使受众体验到参与和互动的乐趣。

二、增强受众意识,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量和质

县级电视台在做好一般的时事性、常规性新闻报道、完成各类宣传任务的同时,还在善于从群众的身边发现、发掘题材,提高数量、保证质量,做好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

内容上,从解析政府和各部门出台的有关群众生活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社会活动,探讨群众关心的各类事物、新热点、难点,到播放群众喜欢收看的各类信息,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以及一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和珍闻、趣闻,都可以作为社会新闻来播。特别是在县级电视台中,有的编辑、记者居住在农村,这对发现、挖掘鲜活、生动的社会新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把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活灵活现的真实生活,通过电视镜头反映出来。

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各级特别是镇一级通讯网络,吸引一些有新闻敏感、有一定写作、摄制能力的人为通讯员,注意收集他们提供的信息和采纳他们拍摄的新闻,可以很好地增加社会新闻的广度,能有效加大社会新闻的播出数量。质量上,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鼓励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解决好,以小见大的社会新闻要精心制作;对热点问题要把握好尺度;在报道群众来信类新闻时,要做到有回馈;改变旧的会议报道方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见大的社会新闻往往能从一点、一个侧面揭示某些社会现象,反映时代风貌。在制作此类社会新闻时,应从新闻立意、文字、画面上下工夫,精心制作,力求“出彩出新”。对热点问题要把握好尺度。热点新闻包括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在内的广大观众关注的焦点。在报道热点新闻时,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深度和尺度,尽可能让观众对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并引导舆论朝有利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报道群众来信类新闻时,要做到有回馈。我们应努力做到提出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促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应及时向群众反馈结果,做到有始有终。这类新闻的报道一般不是播出一条新闻就行,往往要采写几次、连续报道,才能有结果。改变旧的会议报道方式。会议报道在地方台的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各种会议特别是纯工作性会议过多。我们要以改变以往照抄会议文件那种报道形式,善于从会议中发现闪光点,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

三、发挥地域优势,走本土化道路

受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了解身边事情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为受众提供本地的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县级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使新闻节目对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生产经营能起到积极的借鉴、学习、引导和启示的作用。

地域性优势就是在县级电视台信号覆盖的区域内,积极开拓信息资源,传播当地发生的信息,从而凸现地方特色。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围绕下面几方面进行:一是紧紧围绕上级的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组织新闻报道稿件。二是及时报道县境内发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准确报道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心的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是要敢于对违纪犯法的不良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曝光。诸如个别地方出现的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下岗再就业问题和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打击黄赌毒行动等方方面面的报道,都可成为地方新闻深度报道的范畴。四是深入挖掘本地地理、资源优势,树立品牌战略,做活地方新闻栏目。

第6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公民道德宣传日的活动总结【四】

我局以提升道德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水文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升参与性、把握操作性”为原则,引领广大水文干部、职工主动走进道德讲堂,不断修身律己,争做文明表率,作了如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了道德讲堂阵地建设

1、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宣传度。发挥水文网站作用。在___水文网、___水文网信息___篇,增强媒体宣传影响。在《___日报、《潇湘晨报》、《___晚报》、人民网、红网、新华网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___余篇次。在新浪、腾讯上发贴,发博客___次、微博___次。

2、不断建立道德建设激励制。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竞赛奖励活动,对在___德、树新风方面获得争取荣誉奖、创新成果奖、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奖均给予奖励。

二、推进了道德提升工程建设

___学习___大报告,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学习___的一系列重要讲话,___干部职工收看全省水文系统作风建设视频会议、全省水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入党___为党干什么”大讨论,举办业务管理培训班等。紧紧围绕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力量凝聚到、精力集中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推进了道德实践工程建设

1、典型感召实践。___开展“党员先锋榜”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已高高树起。在这支仅有七十多人的水文队伍中,就有___名水文人的事迹被传诵,“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杨小康、___省直工会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俊、“___市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蒋飞红等等都已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榜样。

2、献爱送暖实践。开展发善心,送吉祥活动,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可信、敬业奉献、尊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倍出广大党员干部涌跃慈善捐款分别达___元。

3、“一对一”帮扶实践。实施新老结对“一对一”道德养成工程。我局认领了雨花区华云社区的刘玉珍老人为帮扶对象,在积极帮助刘玉珍老一家解决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他们克服思想消极畏难发愁等情绪,从情感上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引导帮扶对象家人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学习上支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了扶贫济困、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对近两年新招录的___名大学毕业生与机关各部门、基层各站所负责人结成对子、互助互学,新人向老将传递新知识、新理念,老将向新人传授实用技能、实战经验。

“道德讲堂”建设,激发了水文广大干部职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一种和谐、有序、自然、平实、向上的气氛悄然升起,道德实践成果尽情采撷。

第7篇

在这一年里,在我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好人好事一件件不定时地在脑海里重播,不断的回味着一些能让自己进步的事情。

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为,敬业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确实,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就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些同学弯下腰来捡地上的废纸,时常回有同学主动留下打扫着教室,经常有听到拾金不昧的同学被表扬,过马路时有些同学会主动维持交通持续,阻止那些乱穿马路的行人。

实例一:

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有点驼背的他干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

星期六下午,烈日当空。我读完书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你啊!你来干什么呀?”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读完书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环境啦?”“也不算是美化环境,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一来,亚运会还有一年半就开幕了,外国人到了我们广东省,说小了大都市佛山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佛山,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当儿戏。”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王爷爷焕发了我为亚运作贡献的热情。

实例二:

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间我在新闻报道里看到一件这样的事:

一位乞讨过日子的老人在早上捐了5元钱,过了中午又捐了100元,捐款人员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老人回答:“因为那里的人生活比我还惨,上午只有5元整的,其它全是一角两角、一元的和5角的,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午又去讨了点,再到银行换成一张100元钱。”有的经常路过这儿的人说:“他每天讨来钱都不是去吃好吃的,每次捐款都比那些每天讨来都去吃好吃的人捐的多了足足好几倍。”老人说:“虽然每天生活困难点,但这钱对于他们来说比我还重要,我的一分钱对灾民来说就是几十元。”说着又从兜里掏了一下,掏了1角硬币放到捐款箱内,走时还说:“我这也是让大家对灾民多捐点。”然后就拿起破碗走了。后面捐款的不是生活好的,就是一些乞讨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捐了许多1角1角和1元1元的钱共有50。4元放到了捐款箱内。

实例三:

顺德好人:孔昭杰——六旬老汉勇救5名落水儿童。

虽然年过六旬,孔昭杰却有着年轻人不能比拟的好身板,这也是老汉平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在2007年的某一天,老汉正是用自己的这副好身板救起了5名落水儿童。

2007年5月3日下午,65岁的勒流上涌村民孔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村边的瓜菜地里耕作。“救命,救命!”突然传来小孩的呼喊声,孔老汉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循声望去,发现不远处有小孩掉进鱼塘里。一个小男孩上半身露出水面,拼命喊着“救命”。另外还有一个约八岁大的小女孩惊恐地两手扒着男孩的肩头,身体不停在颤抖。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波纹,水下似有划动的痕迹,时有水泡浮起,看样子还有小孩在水里挣扎。

孔老汉二话没说,连衣服也没顾得上脱,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朝着有水划动的地方奋力游去。他左右开工,双手迅速把沉入水里的几个小孩拽起,一个接一个地托上岸。最终,5名落水小孩在老汉和随后赶来的民警的救护下全部脱险。此时的老汉全身早已湿透,体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长们来道谢,他便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对于自己的行为,老汉自己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却得到了勒流街道、顺德区的多次表彰和肯定,自己心存感激。希望见义勇为、见死施救的社会风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当晚的顺德好人颁奖晚会,孔昭杰获得顺德好人金星奖,接受被救孩子献花时,孔昭杰直言:“做人就要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看到5个小朋友生性懂事,健康快乐地成长,自己便心满意足了,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越多好人好事在身边出现,这就意味着祖国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时事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材料生动、具体,时代特色鲜明,因此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思品的教育意义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炼。新闻播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无臂少年刘伟从中国达人秀冠军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关于他的新闻报道一直为学生所关注,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学生在新闻播报中传颂。刘伟的自信与自强、勇于面对困难和逆境的优秀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自信、自强,认识到勇敢面对困难和逆境对走向成功、成就价值人生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从最初的全员参与搜集新闻资料到各学习小组自主设置讨论题、组织参考答案,从新闻播报课件的自主制作到课堂由学生主持新闻播评,整个过程都在开发着学生的智力,培养着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得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从学习小组齐心协力准备新闻资料到共同讨论优选最佳新闻,从举全组之力制作精美课件到推荐小组代表主持播报,从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都不断呼唤着学生的团结协作之心,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修订后的新课标指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学生搜集到的新闻无疑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思考与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在教师的正面引导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培养,新闻播报的德育功能凸显。

第9篇

【关键字】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问题分析;可行性对策

我国一直大力推行道德文化建设,尤其在社会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功夫。但局限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许多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的冲击,造成了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探析形成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困境的问题所在。

一、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

1、我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型期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走过了37年的岁月,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GDP排名和国家外汇储备衡量,1978年我国GDP为26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十五位,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3年我国GDP为8.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经济的显著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人民用上了自来水、家用电器,各种让生活变得更便利的产品层出不穷,我国人民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37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间,但它却亲眼见证了我国首次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统治地位,并实现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现在大半步迈入商业经济的巨大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定地朝“四个现代化”目标前进,人民生活正变得日新月异。巨大的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只有种种好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问题。这其中,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

2、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旧有道德迅速瓦解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美国旧有道德的垮塌时代。现代商业文明带来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与旧有社会道德文化观念的冲突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说,猫王的扭胯扭掉了一代美国年轻人的道德,这并非无稽之谈。现在的美国人追崇猫王,事实上正证明了美国道德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是如此。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刺激下,各种良莠不齐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加之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对我国人民既有的道德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甚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6年南京彭宇案,让“碰瓷”一词走入人民的眼帘;2008年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事件,让多少幼儿从此告离健康;截止今日,多少食品安全案件层出不穷,让无数消费者胆战心惊。面对着这种种触目心惊的社会热点事件,不得不承认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陷入困境。

二、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1、全社会的信任危机

现代商业文明在降低人与人沟通交流成本,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正使得心与心之间变得更遥远。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使得人们总有紧迫感,拜金主义肆意蔓延,吞没一切为之动摇的土壤。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一大表现是弥漫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发后,尽管围绕着老人是不是被彭宇撞倒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显而易见的是,从那时起我国旧有的各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面临巨大的现实考验。时至今日,一些老人在外出时发病得不到救助的报道偶见报端,也出现过一些年轻人帮扶老人被讹诈的报道,直让人唏嘘不已。

需认识到的是,现在的信任危机已不仅仅出现在帮扶老人身上,而是已然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食品安全的阴霾一直徘徊不去,2014年10月央视曝光网上订餐乱象,为人们烹饪佳肴的厨房环境却是那般恶劣不堪,直让人怀疑网上订餐的可靠性;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假货事件进一步发酵,引发有关部门重拳出击,重点查处淘宝上贩卖虚假伪劣产品的店家;2014年12月,南京亿元银行存款不翼而飞,引发了不少银行储户的恐慌。

2、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

在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新闻媒体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迫使他们必须寻找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新闻进行报道。南京彭宇案被新闻媒体关注本属正常,但盖棺定论的做法却有违媒体人公正客观的报道精神,因此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更为可怕的是,负面事件报道天然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将其代入自己的生活情景中,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警惕和焦虑。比如学校老师猥亵儿童案件屡见报端,这不能证明当事人的作为没有得到新闻报道的启发。诚然新闻媒体在推动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坏效应事件中却往往扮演着“放大镜”的角色。

3、知行不一的问题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困境在于知行不一。尽管我国在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人们仍普遍存在道德方面的知行不一,随地扔垃圾、过路闯红灯、排队时占队现象屡见不鲜。上海、北京等地出台垃圾分类已有20年历史,至今仍止步不前。事实上,人们当然清楚这些行为的好坏,也知道社会倡导的是哪些行为,但他们就是不作为。知行不一,已成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之所以有知行不一现象的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巨大的社会传统惯性思维。人们会做出各种不利于公众的行为,其出发点除了大家都这样做自己这样做也无妨的侥幸心理,还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些人抱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错误思想,更有人提出“人人为自己,就是人人为大家”的荒谬论断,并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有了生存滋长的土壤,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1、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现代文明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美德经典,“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直被人们谆谆教导,成为了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丢失。在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后,其实已经不少人自发性地倡导“复古”活动,比如穿汉服拍毕业照、把七夕节列为东方情人节等,并得到了社会大众一定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大片存活的土壤,它所缺少更多的是社会方面的大力弘扬与倡导。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应社会环境与思维习俗的变迁,避免出现“埋儿奉母”式的宣传争议。

在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机结合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尤其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教育,日本在这其中有许多培养的社会习惯值得我们学习。要实现现代文明的个人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学校从小培养的实践性教育。事实上,在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日趋富裕的现在,学校进行从小培养的实践性个人素质教育时机已然成熟,缺少的只是社会和政府方面的主导与配合。

2、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适当采用物质奖励

在应对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方面,我国应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遏制新闻媒体恶性循环的无下限负面报道。我国一直有在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好人好事的努力,但效果却显得差强人意,这与现代社会人民的新闻媒体选择多样性密切相关。2002年10月,央视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过13次评选活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然而,央视的宣传渠道不可谓不广泛,但相对于社会风起云涌的各类传媒依然显得势单力薄。但在2014年这一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社交平台微博上一些好人好事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也不再单纯关注负面报道,说明了社会大众对待媒体开始呈现理性化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要扭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不良趋势,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着力发挥它们社会大众舆论阵地的作用,借此唤起人民群众对社会公众道德的信心,进而重塑当代道德文化精神面貌。

在必要的时候,还可借助物质奖励对好人好事进行宣扬。德国对拾金不昧有明确的物质奖励,为的是鼓励更多人实践拾金不昧;韩国推行子女孝敬父母可优先得到公租房政策,为的是宣扬传统文化的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当既有的激励手段失效时,采取物质奖励手段无可厚非,而且是适当的一种举措。

3、法治道德双管启下,以惩为主以防为重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滑坡,其中一大原因在于法治贯彻落实不彻底。脱离法治单独给予道德谴责,这无疑是本末倒置。道德为辅法治为主,法治道德双管齐下,才能让社会秩序良好运转。以最近时见报端的“老人碰瓷”为例,一些愚昧老人之所以敢碰瓷,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廉。碰瓷这一现象要进行法律认定困难重重,因而给了一些愚昧老人可趁之机。不仅如此,食品安全问题、银行存款丢失问题究其到底都是违规违法问题,只是因为暂时的违法成本低廉或执法不力,这才给了违法分子可趁之机。

为此,我国首要应加快立法制度建设,缩短立法周期,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及社会问题,不予余力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巩固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文化打造一道坚实的屏障,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保留一份厚实的土壤。

要有效实现法治道德双管齐下,关键在于以惩为主以防为重。以惩为主,惩治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才能让人民群众辨别一切魑魅魍魉的行为,才能树立人民群众对社会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以防为重,重点在于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从而挽回社会公信力,才能避免人民群众道德文化建设的坍塌,才能巩固人民群众对既有道德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认可。

四、结束语

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衰成败。尽管目前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应当看到前程是美好的,道路上是光明的,国家和社会有足够的办法和手段来摆脱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