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生自我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7 06:32: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生自我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生自我管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管理

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轻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在从学生到成年人的过程中最难转变和最难把握的往往也是时间的管理自我的管理。本次科研我们把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的观念对我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做了一次科研调查。

我校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情况

我们一共抽取了我校100名学生为代表完成了关于时间管理自我规划的调查结果如下:

1.课余时间的利用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非常充足的,然而,能把这些时间花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的学生并不多。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课余时间里,约八成的学生都选择玩手机上网,而把时间花在写作业看书和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分别是56%和19%。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并不合理,把时间用于学习上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学生已俨然成为了一名“手机控”,由于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的现象产生。社团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举办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余还能锻炼他们的处事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但我校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并不积极。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不知道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不懂得管理自己是现代大学生的一大通病,而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的放纵自己。

2.做事效率――拖延症的“患病率”

拖延症并不是医学上的一种症状,他更适用于经常做事拖延的人群。针对拖延症的问题,每个年级的学生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们针对我校学生抽取了一百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在大一人数中超过80%的大一学生都表示自己有拖延症;而大二的学生有和没有各占一半;大三几乎都表示自己有拖延症。不分数字大小,每个年级的学生患有拖延症的人数都很高,表明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十分薄弱,但大部分学生都有改进意识。拖延是缺乏自我管理的一种表现,比较热衷于时间管理的人群,其在学习上的拖延行为就会较少。

3.未来的规划

在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中,懂得规划是衡量一名学生有没有自主管理能力的一项标准。懂得自主管理的学生必定会对自己的未来画出一个大致的框架。我校学生中只有14%的学生是有明确的未来规划的,这一类人,有目标、有方向,按照自己的要求朝着心中的目标一步步前进。有大约59%的本校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大概的方向但是没有目标和规划,这一类人,有方向但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另有14%的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选择走一步是一步。我校学生普遍都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向,只是在追求这种生活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归根结底,自我规划与正确认识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定位的合理性是相辅相成的。

4.规划完成情况

基于一天的时间规划,本校学生的完成情况是比较理想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将当天规划的任务完成。然而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能够认认真真对待的人数比例很小,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能大致完成这一天的任务,也就是说有那么一两件事情今天是无法完成的。这足以表示大学生在处事方面缺乏效率和积极性,对自己不够严格。当天布置的作业,等到上交前的一两天开始写,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无法确保完成的质量好坏。因此,也就更加突出了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但是在纠正自身错误之前,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呢?对此我们展开了起因的调查。

二、大学生自控能力较低原因分析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的讨论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访问调查,得出以下几点原因其中包括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现如今高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九零后,由于他们从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在学习生活中只要努力学习,遵纪守法,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对身边的人、事、物相对比较淡漠。加上失去了高考的束缚和学业上的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懒散、迷茫。许多大学生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没有及时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缺乏紧迫感,常常在期末考试临近时,才认识到落下功课的严重性,加班加点的开夜车。

由于过于局限于应试的内容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的基础打得比较牢固,而程序性知识较少,对于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加工、利用信息,即学会学习,掌握记忆和思维等技能摸不着头脑,这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其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大学生对生活费拥有绝对的决定和支配权力,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对金钱的使用节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弱,这就出现了支配金钱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不以为然。出现消费无计划、铺张浪费、攀比成风和乱借贷等现象。金钱用于学习少而娱乐多,因此荒废了学业。

在处事行动方面,对于青年早期的他们,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低下,不能对自我进行认知、控制和调节,不能转移、调适消极情绪,常常表现为遇事受挫得过且过。而大学同学多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不相同,若是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管理缺乏有效借鉴或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对自身约束力的差异。

2.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身边的物质环境越来越优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这些思想的盛行,加上大学生们自身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的辨别能力,一些大学生开始好高骛远,随波逐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虚拟世界进入他们的生活中,比较容易使他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无所适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教育环境。刚脱离中学保姆式教育的大学生,高度依赖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能适应弹性学制。而传统教育采用统一的说教方式,很少考虑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缺乏独立人格教育,学业也都是在家长的高考志愿和学校的培养计划下学习,按部就班地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掌握规定的知识,完成规定的学业,因此,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自和选择权,很难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业目标。这不仅压制了学生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还使得他们不会享受汲取广泛知识的机会和乐趣,缺乏接受新实事物的欲望,学习依赖性强,从而丧失自我管理的意识。除此之外,传统教育偏重于学生智力开发,却忽视了情感教育,因而学生缺乏良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情商是一个人情绪控制和管理的标尺,长期忽视必将导致学生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这就导致了上文所说的大学生抗压能力低下,学生容易遇事受挫得过且过。

家庭环境。计划生育使得独生子女问题表现突出,他们在家中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家庭对子女过分的庇护使得学生表现得消极、娇纵、缺乏客观的正确认识和自我评价、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力等,这也影响到了其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虽然分析了那么多原因但是真正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是那些呢?哪一个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呢?针对这个我们对一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以每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是否参加社团和人生规划情况为因变量做了数据回归分析。可以从下图中得出以下结论。由下图可以看出X1、X2、X3的P值均小于0.5,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拒绝原假设H0,是否参加社团与每日的学习时长还是有相关关系的,且为负相关,在社团花费过多时间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就越少。而且在与有明确的规划的同学相比,完全没有规划和有模糊长期规划也与学习时长有关。说明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之一。

三、大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一下建议:

(1)增强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很多大学生就读不是985,211的著名高校,就认为自己的大学如同鸡肋,最后只是为了拿文凭,以便就业。大学时光从一开始的斗志昂扬变成最后离开时的懊悔不已,没有好好思考大学期间的计划和未来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后得过且过。实际上,著名高校的学子不一定想的很透彻,但不是著名高校的学子,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因为从文凭和毕业证书上,已经不能够打败他人,如何让自己显得更突出和有亮点则是大学四年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毕业以后出国,就业,旅游,考研,考研究生或者是创业,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也无论对错,但是是否应该从大学就准备起来?为以后的路铺上一砖一瓦。四年,无论同学做什么选择付出什么代价,其实都没关系,但是最怕碌碌无为,最终时光从手中悄悄溜走而不自知。大学是一个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的过程,我们都在学习。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实效化浅析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中国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4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91.2%、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涨幅明显高于本科院校。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87.4%)。表面上我们的高职就业形势喜人,但如果将目光投向更长远一点的地方,我们就会看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远高于“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的离职率。“工作好找,干下去不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普遍现象。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片面强调毕业生短期就业指导行为,过于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一次性就业率上。这虽然反映了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就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有用性, 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一种治标而不治本的作法, 即主要侧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操作性内容的传授, 会使得就业教育无法触及学生深层的思想问题, 整个就业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也是单薄、片面、苍白、零散, 缺乏系统性、思想深度和持久的影响力。同时,尽管各高职院校对就业教育已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开展经常性的、系统的就业教育, 更未展现出校、系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进行就业教育的规模效应。不少高职院校只是将实施就业教育的任务下达给分管学生工作的基层领导或毕业班政治辅导员( 或班主任), 只对毕业生进行。因此, 无论是就施教主体还是接受主体而言, 这种就业教育都是不全面的, 也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效化。

一、注重正确引导教育管理论文,传递就业观念

尽管我们不能将向学生传授择业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等内容排除在就业教育之外, 但我们更不能忘记就业教育的主旨杂志网。实际上, 传导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才是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就业观,是由一个人的人生观、事业观与道德观所决定的,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关于自身职业选择与长期职业规划的观念。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应选择能兼顾自身兴趣与经济需求、符合自身能力水平与性格特点、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工作岗位。就业观的全面培育, 要求我们必须在就业教育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个人兴趣与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既得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同时, 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正视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如何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如何在就业后尽快的实现角色转换, 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角色观念和行为模式,;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职业倦怠;如何在自我管理中完善职业行为, 走向职业成功等等。

二、延长教育周期,将就业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始终

由于传统的就业教育被片面的理解成就业指导,所以其教育周期也大为缩短。一般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超过40个课时,大多集中在学生离校前的一个学期内完成。如此短的时间显然无法达成我们为就业教育定下的培养目标。

而相比之下,就业教育工作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己有较长的历史,并且积淀了较深厚的工作基础和成功的经验,其中尤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职就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果突出,其课程实施早己常态化,比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己认识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只针对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美国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延伸至大学全过程,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的始终。德法两国的作法更加成熟,不仅注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且还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至高校招生的宣传和指导坏节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来进行专业的报选,并依据社会需求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中小学缺少职业发展教育的前提下,若不能有效的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则必然产生高职学生由于教育周期过短而导致的职业目标模糊教育管理论文,降低其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加大了我国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应有意识的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将就业观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教学任务来进行对待。杜绝阶段性、突击性的就业教育,积极探索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就业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就业教育的课程研究与改革,深入开展就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就业教育的规范化与实效化。

三、完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笔者认为,若要达到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始终的目的,则必须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就?到逃课程体系框架与就业教育课程目标标准两个方面的建设?

对于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建设,目前职教界已达成初步共识。大家普遍认为应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学校的具体规定,结合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一种较普遍的观点是构建三个阶段的就业教育层次,即认知、定位与执行三阶段。

1、 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知与专业认知。由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局限性,学生在高考前很少会去考虑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很多考生都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几天内迅速而盲目的做出了专业选择杂志网。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在入学后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环境,以便为其今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重新选择专业提供决策支持。

2、 定位阶段

在学生已经对自身处境及学习任务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定位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方法和技能,引导大学生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和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而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教育管理论文,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规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评估与调整,教师在课堂内外对评估反馈给予指导和修正,并将典型方案、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综合各方意见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确立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3、 执行阶段

经过认知与定位阶段的教育,学生应该普遍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也确定了一系列的努力方案。那么大学三年级就是执行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阶段。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成为社会人普遍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二是基于专业相关的职业或其他目标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本阶段学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所普

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职业,培养社会需要的通用职业化意识和素质。并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以利于大学生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政策和规定,避开不利的方面,特别是减少和避免因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的无知而导致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

第3篇

一、任务驱动与合作

在美国课堂中,讲授法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与国内相比,师生的沟通更多,目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即多以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为主。笔者所观察到的语言类、社会文化类、科技类课程都采用了这种学习方式。

教师通常在课堂开始布置任务,接下来的讲授、阅读、实践等都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小组或个人成果展示来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往往会主动遵守集体行为准则,形成了共同的行为契约。行为契约是美国课堂管理行为主义控制派的管理方法之一,用以矫正学生的行为,可以分成单方契约、双方契约、集体契约三种,具有导向、预防、监督、教育的功能[1]。美国课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室中,同一小组的成员面对面或围坐在桌旁,更加便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观察和相互监督。行为契约是成员间共同遵守的准则,往往是在活动前已经达成共识,而在活动中,学生为完成共同任务而产生的密切合作与荣誉感又强化了这种契约,同时提高了学习的动机。

与教师单向制定规则要求学生遵守的课堂管理不同,美国学校中师生共同创立行为规范,这使学生更愿意接受与遵守,并把课堂纪律和规范内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1985年正式启动的“2061计划”,旨在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了应培养公民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2]。在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运用了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并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视频、音频以及各种教学、管理软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会建立学生的网上资料库,根据学生学习、活动、作业等方面的完成情况,给出加分或减分的评价,形成有一定竞争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形成性评价很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小组成员内和师生之间实现网络共享,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网上学习进度,并会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与指导。学校会引进不同形式的软件以供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教师选择,如小学低年级的输入法游戏、中学语言文学课上的语法游戏等,这些软件易学易用,操作简便,既可激发学生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了课堂效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与时代相适应的信息技能。

三、手势语言

在美国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形式不仅限于口头言语和书面文字,每个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有一些约定的手势语言。在课堂讨论过于热烈而失控的时候,教师会通过一个手势使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在判断类的问题中,学生可以用手势来表示观点;在学生发言后,会有不同类型的鼓励方式……手势语言成为课堂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减少了耳提面命,以一种师生普遍接纳的标志形式使课堂管理更高效。师生之间高频率地使用手势语言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维持课堂秩序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减少了学生在课上的违规次数。

四、教室环境陶冶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课堂纪律应该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要尊重生命的要求,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在压抑学生个性基础上的外部控制[3]。这一点在美国中小学的教室布置中有所体现。通常教室布置体现了每位教师的不同风格,个性鲜明,同时也有共性,如一般都会包括教师办公区、学生活动区、教师答疑区(多用于个别辅导)、作业区、知识展示区、行为道德宣传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并体现出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潜能,追求从自我角度解释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这在美国教室布置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教室墙面上有学生个人信息的展示,信息卡由学生自己制作,全班学生的信息卡都集中在某个区域里,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部分,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教室墙面上会有关于时事、社会形态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但并不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恪守,只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渗透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环境无声地引导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除了物质环境外,美国教师非常重视心理环境的建设,并在课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会营造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与学生建立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需要都能得到关注和理解,使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

五、问题处理

以恰当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师坚持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对学生的行为多持鼓励态度。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不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品性进行攻击,而是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当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出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满足自我需求来改善其不当言行。比如,一位教师发现学生在睡觉,就会去询问他的身体情况,如果确认学生没有生病,就给他一些时间休息,以便他能够更好地投入后面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问题采取非强制性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防止或减少学生对规范、纪律、约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从长远来看,教育效果更好。

美国的课堂管理以学生内在的自我控制为基础,教师只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者。这种做法符合了美国课堂管理学家高尔顿的观点:唯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制[4]。

参考文献

[1]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5):76-80.

[2]李洁芳.中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相乘效果;创新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28-02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采用“A+B”式的教育模式。比如:本硕连读、双学位、主辅修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普遍具有以下几个问题:①在两个(以上)专业的学习中,课程之间只是单纯累加,互相脱节,课程间很难发挥相乘效果(1+1>2的效果);②学生不能平衡专业之间的关系,“由二择一”现象严重;③培养周期过长,教育成本过高,难以及时提供社会急需人才;④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法等沿用传统的“单学科”培养方式的做法,培养效率低下。

因此,本文将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课程之间发挥相乘效果的可能性,探讨教学中的创新可能性,力求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外日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学扩展到了“日语+专业”、“专业+日语”等多元化途径。

“日语+专业”模式充分体现了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对应。2010年,大外对“日语+专业”模式进行整合,将原有的“日语+国贸、商务”专业调整为“日语+物流、金融、工商管理、国贸”专业,注重语言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制4年,颁发语言学学士学位。

“专业+日语”模式包括“营销、经济、金融+日语”三个专业,分别与日本亚细亚大学(2007年开办)、冈山商科大学(2008)、城西国际大学(2008)进行合作培养,采用“2+2”方式,三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毕业后获双方颁发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这种国际化培养方式为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缩短培养年限、培养国际化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两个模式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学生课业负担重,难免在日语与专业课之间进行取舍。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提高课程间的相乘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两种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三、课程间相乘效果的发挥

寻求课程间相乘效果的最大化是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关键。同时,创新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是学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都需要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1.模块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对应。其中,“日语+专业”模式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式”,各模块相对独立,强调“应用性”的培养。这一模式中,经济类课程除了经济学和数学等共通的基础必修模块外,还分别设立了物流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以及国际贸易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0门专业必修课,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便于快速调整专业结构,快速地为社会提供急需人才。除了以上5大必修模块之外,大量的选修课也为学生开拓视野、加强自己喜好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条件。目前,学生可以从60门相关课程中任意选修。“专业+日语”模式中,课程设置采用“二二分段式”与“四年一贯制”。学生一二年级在大外学习,要求日语与专业能力分别达到同等专业的同等水平。三四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按照当地的教育模式,与日本学生同管理、同要求。

因此,一二年级要同时学好经济类专业课和日语,以便三四年级顺利融入日本课堂。对此,一二年级的日语课程,与日语专业同教材、同课时、同试卷,进行强化训练;经济类专业课基本采用日语教材日语授课的方式。目前,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由任课教师执笔的日文版经管类教材陆续出版使用。由于执笔教师同时也承担日语教学,所以这些教材无论在难易度还是在内容安排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日语能力,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巩固日语,在日语的学习中探寻专业知识,提高趣味性,以达到“1+1﹥2”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有一支语言娴熟、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教学团队,这一点将在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中进行介绍。

三四年级学生在日方合作院校着重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在四年一贯制的前提下,由日方提供广泛充实的课程表供学生选择。比如市场营销专业中,亚细亚大学除了专业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60余门、公共选修课100多门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门教师进行课程选择等方面的指导。

2.提高语言与经管理论相乘效果的关联性教学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培养模式中,大部分的经管类课程都由专职教师参照学生日语学习的进度,选用或自编日文教材,采用日语授课,使日语学习与经管理论的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除了双语教学外,引导学生探寻语言学与经管理论的关联,也有助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日语能力。比如,“寻找俗语中的经济学”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求经济学理论、提高理论学习的乐趣,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巩固和提高日语,启发学生养成勤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习惯。

3.复合型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课程之间互相脱节,比如经管与外语模式中,越是小语种,课程间互相脱节的程度越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复合型师资。这也是传统的专才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大外积极从国外引进复合型师资并进行培养。这些教师均在日本取得了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日语能力。这些教师在担当经管课程的同时,也担当日语教学的主干课程,有利于掌握专业课教学与日语教学之间的平衡,也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当然,这些教师的日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多种特色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集体备课”制度不仅给教师提供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机会,更为这些教师提供了将自己的日语知识系统化的机会。同时,“评价式与学习式听课制度”也给大家提供了吸取他人宝贵经验、改善自己教学方式的平台。

四、注重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1.教学目标的师生共有。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最大不同点就是,高中生只须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学习,而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确定前进的目标并掌握达成目标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交替逐渐频繁,“授之于鱼”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更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引领时代潮流。李开复说,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是大学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共有这种意识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前提。所以,这种意识的培养,成为课程表之外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这种“授之于渔”的教学方式,是大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导师”制度。“小导师”制度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由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教师进行引导并答疑解难。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师生互动,又是教师了解学生兴趣点以及学生能力水平、学生深度进行系统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当今热点,搜寻大量的资料以应对来自其他学生以及教师的提问,既锻炼了组织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又提高了洞察力。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增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掌控局面的能力,有助于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判。

3.提高创新意识的“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个性化发展,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养成。“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为他们提供了发表见解、弘扬个性的机会。“课题领养法”由教师提供题目供学生领养,“课题申报法”由学生自行申报题目,最后二者均需提供学习报告。两种方式均不占用课堂时间,通过师生之间非正式的指导逐步完善。调查表明,大部分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就业计划都与其领养或申报的课题相关。这种积极性可以从佩鲁兹与安德鲁斯(Pelz & Andrews)的“被管理的自由”这一概念中找到证明。对于教师来说,虽说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有助于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与喜好,提高教学针对性,可谓教学相长。

4.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项目式的中日共同讲义也提供了提高课程间相乘效果的途径。讲义从2006年开始每年于暑假集中进行,邀请日方师生参与。合作院校有龙谷大学、立命馆大学,由双方师生共同对中日经济等事先选定的内容进行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并到外企进行实地考察。这种方式便于平时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参与,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提高了日语水平。

五、结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源于专业之间难以发挥相乘效果,从而变成专业之间的单纯累加,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培养周期过长又必然会导致教育成本提高,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灵活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来应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通过关联性教学法、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双语教材的开发等促进课程间的相乘效果;通过小导师制度、课题领养与申报、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与未来同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基础演习教材编集委员会.如何在经管学部学习[M].日本:文理阁,2009.

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改;班级管理;策略

进入二十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改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而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还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借鉴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我国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次的课改涉及的面很广,是一次全面的基础教育改革,它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班级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阿里埃斯把“班级”比作“组成学校结构的细胞。”我国的教育专家称“班级”是旨在开展学校教育,为使之从制度上成为一定的教育单位所编制的校内团体。[1]班级是学校中一个基本单位,学校中大部分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和进行的。[2]班级管理则是班级管理者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运用指导、督促、约束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班级组织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是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也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们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所以,在课程改革中需要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班级组织,对班级管理进行创新改进,这对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传统小学班级管理主要类型及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们在班级管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师角色定位模糊,教育观念滞后,管理方法陈旧等。观念决定行动,教师持有怎样的班级管理观,对班级建设有着重大影响。

1、“保姆型”班级管理及其不足

所谓的“保姆型”管理,是指班主任像保姆一样照顾着所有学生,并包办了班级中的一切大小事物,学生很少甚至几乎不参与班级的建设。学生就好像旁观者,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而班主任则处于焦虑、忙碌的状态,一说到班级管理,班主任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忙”和“累”,每天早起晚归,从早操、早读到晚休,一直守在学生身边,班级事务繁杂琐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这种包办管理,既对学生不利,也对教师自身不利,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抑制了教师科学管理的能力。

2、“绝对权威型”班级管理及其不足

所谓的“绝对权威型”管理,是指班主任就是权力的象征,是命令的者,学生成了执行老师命令的机器,服从老师支配的木偶。这一类型的班主任态度和行事作风比较强硬,在他们看来,学生就是应该被强制管理,就应该按照老师说的来做,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会得到老师的喜爱。

对于这样的管理,班级中学生心生畏惧、怨愤,师生沟通有困难,学生害怕老师体罚,在行为上表现自保、退缩,在认知上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勇气,在这种长期被压制的管理下,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3、“警察型”班级管理及其不足

所谓的“警察型”管理,是指班主任充当裁判的角色,他们总是死盯学生是否犯错,是否犯规。在管理上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来到学校,学生就应该无条件遵循学校和班级的一切规矩。为了加强管理,他们把班规划分得很细,每条都有相应的奖惩,如果有学生违反,就会受到必要的惩罚。尤其是那些成绩差、问题多、教难管的学生,往往被视为重点观察对象甚至是眼中钉。

这种角色扮演都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4、“放任型”班级管理及其不足

“放任型”是相对于部分民主,实现班级完全自主。所谓自主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著名教育学专家叶澜教授说过:“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班级自主管理观念,正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管理探究中培养管理能力。

大部分班主任谈到,虽说自主管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但是在对这种理念和应用不够全面的前提下,不敢轻易尝试,要实现完全的自主管理很难,因为小学生年龄本身小,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晰和全面,要让他们在班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很难的,尽管有老师的引导,但在实际管理中很难实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新型的班级管理观的建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发展,继续固守传统管理理念是不行的,陈旧的班级管理观理念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阻碍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新课改大力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落后的班级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考虑采用怎样的管理方式,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要找到适合本班级情况的管理方式;其次,如何管,怎样管,“以人为本,民主自主”,八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应该如何以人文本,如何民主,如何自主,怎样将自身的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到班级管理中,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最后是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方法的不恰当、学校家长方面的影响等,这样一来又面临着不得不采用传统方法来管理的危险。基于以上认识,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新型的班级管理观。

1、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以生为本”

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往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而新课程除此之外,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学校教育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认识到这种转变,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他们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3]

2、推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人格平等是民主文明的基础,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4]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上,学生往往被定义为被管理者,学生的任务是在班级中完成老师要求他们做的各种事情,而教师被赋予管理者的身份,管理班级所有事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严峻挑战,班级管理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把班级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圣坛上走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待,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个性,全面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营造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合作共进、和谐融洽的师生团体。[5]

3、重视班级共同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影响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班级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影响班集体建设的最为重要的教育环境因素之一。班级是一个稳定的正式群体,是由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的,因此,每位学生和老师都有义务和权利建设班级。具体来说,老师要时刻相信学生,不过度使用奖惩,创设快乐积极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常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除了努力创设充满关爱的班级共同体,关心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更应该创设民主的班级共同体,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班级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班级即是一个小社会,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班级生活体验拥有知情权和发言权,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豪,集体与自我一起成长。

4、转变班级管理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最强调规则意识。教师在班集体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甚至为了加强控制达到自己的管理目标,对学生进行体罚。对这种方式许多人都在批判,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课堂上仍是很常见。班级管理的手段不应是控制,而应是多样化的,比如语言手段、计算机与网络手段。恰当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可以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情感、态度和意向,也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促进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人们开始尝试着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班级管理,许多学校也开设了校园网,在校园网上设有班级主页、教师和学生个人主页等,通过网络,学校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得到了加强。尤其是班级主页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多样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方面。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于是这种模式得到许多班主任模仿实践。的确,这种班级管理策略创新法很有特色,也切实可行,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班级。当我们运用某种方法时,其实这已经是他人的创新成果,严格的讲我们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只是一种应用和借鉴,并不是创新,只有当我们对这些方法进行改造、创新,让它具有我们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创新。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与研究,创造出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5、加强与各方力量的协调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班级管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碍,作为教师,还应该重视班级同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物质、信息的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在新课程的影响下,学生将更加广泛地受到学校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想法,现在许多学校都设有家校通,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映在家校通上,方便家长了解孩子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家校通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还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争取社会的支持于配合,使之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总之,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全面负责人,不应是学校意念的简单执行者,班级管理还需投入心血和智慧,教师要将自己的管理理念与学校交流,取得学校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还可以吸收和借鉴社会上其他好的管理方法。在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共同促进班级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全.班级管理含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

[2]白铭欣.班级・班级管理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2).

[3]金慧慧.构建岗位责任制 倡导人性化管理[J].班主任之友,2006(1).

[4]朱丹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A].见: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中国会议,2006:1-11.

第6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职业中学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导致职业中学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随之出现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一直困扰着职业中学的教师,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主要有攻击型和退缩型两种类型。究其原因,有学生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以及社会关注职教不够等。因此我认为加强职业中学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主要包括:认真监控、及时恰当的处理、培养自管能力、注重心理教育、加强职中学生的就业教育等。 

 

目前职业中学生学生的素质尚不令人满意。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报考普通高中未能录取后转录到职业中学的,即使是直接报考职业中学的,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总之,在职业中学学生身上出现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不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就会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影响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职业中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探究职业中学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的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 

1.外向性问题行为,即攻击型 

主要表现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故意顶撞教师、破坏班规校纪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 

2.内向性问题行为,即退缩型 

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等注意分散行为;害怕提问、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等退缩行为;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神经过敏行为;胡乱涂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问题行为比较集中。从实践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不愿听讲,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普遍出现以下问题行为:不带课本、讲废话、交头接耳、思想开小差、敏感多疑、烦躁不安、做小动作、大声讲话、看课外书籍、听音乐、吃东西、睡觉、发呆、擅离座位、与同学或老师发生口角、喧哗、起哄、迟到早退或随意离开课堂等等。 

2.教师的原因 

在职中课堂上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视而不见,采用不理会的方式。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缺乏认识,认为某些隐蔽性的问题行为,如听mp3、看课外书籍、走神等等这些行为,既不影响教师授课,也不影响同学的听课,他们只不过是做自己的事情,反正这些学生也不想学习,就不去管他们了。其次,部分教师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放任自流,只要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其余一概不管。另外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并非不赞同课后处理,而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还有部分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行为采取了一些处理方式后感到没有效果,于是心灰意冷,无奈选择视而不见。 

3.家庭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严重偏颇,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闻不问,孩子缺乏应有的家庭温暖和亲人的关爱;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使孩子产生焦躁、抵触情绪。

4.社会关注职教不够 

当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中学虽然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但由于学校的收入较少,办学资金有限,投入不足,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缺乏。有的家长或社会上其他人员不了解职业教育,认为学生上职业中学是迫不得已,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和技能,只不过能混到一张毕业证书。另外社会环境对学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网络、电视、各种娱乐场所等,对青少年诱惑甚大。有些学生逃课去上网、玩游戏以至通宵达旦;有些学生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无心上学。 

三、课堂问题行为教育的基本对策 

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教师要机智地处理。 

1.认真监控 

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应仔细认真的观察课堂活动,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善于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之前,就有所察觉。 

2.及时恰当的处理 

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阻止事务向更坏的方向发展。那么教师应采取什么措施呢?这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如有些学生坐在位置上不听讲、看课外书籍或伏在椅子上睡觉等。这类行为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而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公开指责,而应是给与信号,邻近控制。若没有效果,采取课后处理的方法。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老师,这类行为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应与班主任配合教育,同时可以适当的给予惩罚。 

3.培养自管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已经接近或进入成人,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很有必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他们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愿的意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身应尽的职责。所以在对学生教育时,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他们的不同需要、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一是自主规划,引导学生描绘人生理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二是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三是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4.注重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养成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上课讲话、好动、随便下位倒水喝、将腿翘到课坐上等等。面对这些行为问题,教师应逐步对他们进行引导,矫正这些不良行为。而心理辅导又是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障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的建立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往,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5.加强职中学生的就业教育 

学习没有目标,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因此学校应该对职中学生加强就业教育,要创造条件为职中学生培训扎实的技术本领,使职中生有一技之长。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就业意识与愿望,树立有技术才能有工作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他们才会觉得有希望。那些因文化基础较差不能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恰好是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又学到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职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才会相应减少。 

参考文献 

[1] 杨心德.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2] 李志.课堂问题行为及控制.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7. 

[3]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永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品德心理教育对策初探 

[6] 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7篇

内容提要:该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简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社会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内涵。另外,简要阐述了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关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第8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在具体思路上,笔者认为按内涵与外延去寻找构建学科体系的思路也许是一条出路之一。这里有一个“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辩证法。具体来说,可以先把方方面面的公共管理罗列出来,进行归类分析,然后再提炼出贯通所有类型的共同点。按笔者管见,先找出公共管理的“三界”(如上述),再综合贯穿“三界”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大体有:(l)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分析;(2)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3)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传统与现代;(4)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国家、政府、社会组织;(5)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委托、交易成本;(6)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职责、功能与任务;(7)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围:公共物品、公共服务;(8)公共管理的运作过程:决策、执行与监督;(9)公共管理的保障:战略、策略与方法;(10)公共管理的抽象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11)公共管理的物质基础:税收与公共财政;(12)公共管理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13)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定量与定性,公共与效率。

第9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