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17:44: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创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创新是人创造新知识、新思路、新技术,新专利、新产品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而关于创新文化的内涵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有的认为“区域创新文化是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有的指出其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即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组织文化和社会氛围),二是内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要素(即创新所需要的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还有的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要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创新文化的内涵 但至今仍有不少人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有的更将它与文化创新混为一谈,二者有交叉但有区别。创新文化是特指与创新实践相关的 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主体创新文化属于内在的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与环境创新文化则属于外在的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子系统又各包括若干个门类 要素,构成一个内涵体系。
主体创新文化是指创新主体――人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如精神,思想知识,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及其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精神创新,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思想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自主创新的前提,知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确立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思维品格,学风创新与学术道德养成,应摒弃浮躁、淡泊名利、诚实守信、尊重科学,以创造为荣,以造假为耻,行为文化创新,从“枪打出头鸟”转向“敢为天下先”,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舞台,从“小山头”走向多元共生等。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人才文化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等
制度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府运作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与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等。
环境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氛围、服务平台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创新的氛围,以及文化环境创新、法律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市场环境创新、资本(金融,税收)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创新等。
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文化具有导引,调节、约束、控制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作用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因而它对创新区域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服务功能、“造势”功能、约束功能。其中,存在着一条“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协调互动”的客观规律,即创新文化推动。培育,引导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反过来促进,丰富,升华创新文化。总之,创新文化构成了区域创新的文化驱动力;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1 文化是在天宇,理念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握
观念性文化构成创新的内在动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对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起先导作用,构成创新的“灵魂” 体制与环境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贯穿、影响创新全过程从国外来看,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思想、观念大解放,就没有近代欧洲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多元价值观“共振”导致的观念创新,也就没有美国的硅谷从中国来看,没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导致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后来两汉农业文明的进步及其它科技发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科研群体或个体创新成就大不同,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创新的精神毅力的不同,由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之所以能战胜由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盖因领头人的精神战斗品格会影响整个团队,在创新实践中也是如此。中国文化中有不少鼓励创新的优秀思想,倡导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刚健有为,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苟日新,日目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以及“领新标异二月花”(郑板桥》等、但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创新的观念需加以摒弃或改造,如强调“大一统”的、追求“秩序”的,‘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性观念造就了大量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群,“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的价值观易导致墨守成规,儒家“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不利于批判,怀疑精神的培养,道家“出世”的思想不利于”经世致用。“文人相轻”的观念不利于团队协作,“官本位”的等级观念不利于知识价值的弘扬,等等,杨振宁曾指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3个世纪来抗拒西方科学发明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今天,只有树立,弘扬那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追求真理、崇尚创造的创新精神,敢于怀疑、善于批判的精神,勇于攀登、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框框”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开放,博纳的观念,团队协作、整体和谐的观念等,形成创新思维品格、良好的学风与学术道德,确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尊重人才、鼓励探索的价值观,
等等,才有助于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
2 创新文化是从制度,体制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文化在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有赖于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它呼唤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创新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的制度,政策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制度是在资源禀赋与技术之外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既可视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包括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风尚等内容),也可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有助于自主创新的一系列制度,机制。浙江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一国一地的制度文化能否顺应创新的要求,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策源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提升靠科研,这三者都离不开制度,体制。好的制度、体制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正导向性与激励性。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指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从1610年前后到1950年,世界科技中心先后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又到法国、德国,再到美国。美国之所以涌现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原因之一是其科教一体化的体制及其他激励创新的一系列完备制度。而在这一方面,我们却存在不少制度、体制性缺陷。比如,科教分割的体制性问题在国内仍未很好解决: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中还存在不少压抑创新精神、不利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重应试教育是其一大弊端,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合作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仍不完善,等等。时下在不少院校、科研院所普遍推行的科研定量考核制度。将每年数量及其发表刊物级别与工作绩效,评职称,收入挂钩,助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很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识之士多年来不断呼吁要改革这些制度、体制,但至今效果不大,这说明人们对制度。体制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还认识不足。今天我们要下决心突破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对一切不利于创新的旧体制进行制度性改革,确立起一系列有助于自主创新的新制度,体制。
3 创新文化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氛围,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环境扼杀了文化的自由创新,中国盛唐时期的创造力勃发离不开开放、博纳的文化环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但后来消亡的21种文明,发现其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变迁与外部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当然他讲的环境是广义的,包括自然环境,而本文的环境指除了精神、观念环境(受前述观念文化影响生成)与制度环境(受上述制度文化影响生成)外的其他社会性环境。环境中也有文化因素,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往往拥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有着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可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进发创造“火花”。有人列出这样的公式,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才+创新性环境。环境创新文化可以像系统“软件”那样,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聚合在一起。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全球46个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名单,香港、台北,新竹入选,此外亚洲还有仁川、班加罗尔等城市入选,这些城市都具有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国大陆无一个城市入选,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既然创新文化对自主创新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就不能视之为“软任务”,而应加以高度重视;应当在精神理念、体制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要“往深里想、宽里拓、高里提”,要培育创新精神,拓宽创新思路,形成创新氛围,孕育创新体系,大力建构具有高文化势能,高辐射力、高影响力的创新文化。做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培育、树立敢于探索、勇于创造、乐于登攀的创新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新建设思路。应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之中,并作为其重要建设内容。同时,针对目前不少人忽视创新文化建设甚至“不知创新文化为何物”的现状,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全社会对它的关注度,重视度。
创新建设路径。树立跨学科创新思维方式,在创新文化建设中遵循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的创新路径,弘扬、壮大区域国有的文化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文化动力。
创新建设维度:应从原创度(要以原始创新为主,一味模仿创新有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由度(倡导自由,宽松的知识生产、学术探讨的环境),协作度(注重团队协作),支持度(多方位的环境支撑包括政府、法制、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激励度(为自主创新提供激励、鼓励机制),开放度(以开放博纳的心胸接纳八方人才与“他山之石”)等六个维度上推进区域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创新环境与创新机制:刮构建科学思想自由表达、“百花齐放”的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从中外历史上看,凡文化繁荣时期与科技创新中心,莫不具有思想的启蒙,解放及学术自由探讨的文化大背景,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如此,近代德国的科学繁荣与现代以来美国的科技经济发达也是如此,主管部门应在体制、制度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应“多栽花,少锄草、少栽刺”,要在全社会树立“创新风险”观念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识,形成不怕失败、宽容挫折的氛围与机制,不以失败论英雄。不许失败,就是不许创新,不许成功-国外许多大公司如南非自然资源公司 欧洲的制药公司,日本的啤酒公司和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等都制定了允许失败的方针,可作为我们的借鉴。
要重视部门经济,行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区别不同的性质、特点、要求,建设不同部门经济、行业(如企业科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乡镇的创新文化体系。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在路甬祥院长与科技部长徐冠华的直接倡导下,近年来广泛开展了创新文化体系的建设,可作为各地建设高校,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等部门创新文化体系的借鉴,目前企业,乡镇中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还基本上是空白点,要特别予以关注,及早加以策划,建设。尤应重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的创新文化建设,甚至将其摆在比SO9OO1认证还要重要的位置上,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之中去。
重视创新组织文化与领导创新能力的建设,要在各级政府与不同部门、行业中建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尤应在组织中建构有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管理学家将领导风格分为强制型、权威型、亲和型、民主型、领跑型和辅导型等六类,笔者认为其中最有利于创新的是后四种风格。这四种领导风格构成了领导创新力,
那么,文化与创新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揭开历史的画卷,可见一斑。
日本人汤浅光朝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是:
从上述历程中不难发现:科技中心转移的取向是有解放的思想、宽松的环境、对人才、技术、资金有吸引力的区域。为什么近现代的科技革命绕过了曾经有过辉煌巅峰时期的近现代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和速度与其文化传统、思想体系密不可分。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美国高技术园区的发展。有人说,“文艺复兴之后的全部事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硅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硅谷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事实上,在美国,跟硅谷有相同甚至更好的硬件环境的技术园区不止硅谷一个。
位于波士顿旁的128号公路区,附近有MIT 、Harvard等知名大学,其创新力量丝毫不逊于斯坦福等大学,美国政府早期对128号公路区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部硅谷还要大,且128号公路区更靠近世界著名的NY金融中心。但128号公路处于老的工业基地,新英格兰的老传统如等级观念,多层管理,重技术、轻市场等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园区的发展。而硅谷是一个由创新者、创意、金钱等要素无限组合、急剧变化的特殊“星团”,是适于创新创业、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创业公司的“栖息地”。硅谷的文化特点是:
民主、平等、和谐、随意的人际关系:从CEO 到普通员工大家平等,“找不到丁点儿官僚气味”。
开放、流通的企业网络结构:“交流、沟通无处无时不在”。
充满激情、永争一流的进取精神:那里的创业家有一句名言:“吃掉自己的幼崽”——逼迫自己始终位于技术的前沿。
宽松的舆论、法律环境:“失败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正是这样的定义模糊、无法量化的文化因素,使得硅谷与128号公路区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如何建设创新文化?著名企业西门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50多年来,西门子不断创新,改变着行业,改变着世界。
西门子认为,对一家公司来说,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的必经之路包括整合产品组合、优化流程、减少产品的复杂性,以及根据成本设计,对现有业务扩展等等,这种连续性更新叫做“渐进式创新”。还有一种创新方式则显得不那么稳定,那就是“革命式创新”,这种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突破,但时间长、风险大,企业必须要有耐心,要有直觉,要有全面的视角。
西门子把创新文化诠释为四大要素:
首先,必须具有客户导向。
其次,管理层要关注创新,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适当的系统控制创新人员,要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旦创新成功要给予到位的奖励。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指标设计评价
1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自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创新两个方面。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管理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的人文内涵。科技创新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一系列文化要素的总和。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1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技创新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制度等社会环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成果转移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的主要要素囊括在内,以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科学性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准确的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以文化竞争力、公共选择理论、投入产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利用静态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现状和实力,又要利用动态指标体现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潜力、趋势和前景。并充分考虑指标数量大、各类中具体指标相关性强的特点,兼顾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前瞻性。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为某一区域的制度绩效和文化氛围提供定量考察,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势与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引导各科技创新实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引导各科研单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4)可比性原则。统计指标所测度的现象的性质具有可比性,当需要认识两种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数量联系时,要求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所度量的现象在性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两个指标的度量性质相同时,要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可比性还要求对末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无量化处理。
(5)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2.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科技创新文化、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
(1)科技创新文化环境。政府文化投入率(单位:%):即政府文化经费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家庭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单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单位:册);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单位: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单位:个);居民文化程度(单位:人):该指标选用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单位:张/人):该指标选用各地出版VCD数量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经商指数(单位:%):即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等等。
(2)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件数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数量);拓宽科技体制融资渠道(文件数量);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文件数量);市场化指数(单位:%):即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知识产权指数(单位:作/万元):该指标选用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政府规模(单位:%):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总人口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单位:%):选取出口额加上进口额与GDP的比例。
(3)科技创新经济环境。城市化率(单位:%):即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单位:%);通货膨胀(单位:%)。
2.2.2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本基础
每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即登记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区人口的比率;研发全时人员当量(单位: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指参与研究与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全时人员当量是指全时人员数加所有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科技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千元/人)。
2.2.3科技创新投入
(1)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即各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各地区大中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单位:%);企业技改投资比率(单位:%)即企业技改投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单位:%)。
(2)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单位:个);每万人高校教工数(单位:人);教学与科技中副教授以上人员(单位:人);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单位:项);R&D投入占GDP比重(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单位: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单位:%)。
2.2.4科技创新产出
获奖成果数(单位:件);每百万人口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单位: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万元):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新产品开发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单位:%);S&N、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单位:篇):即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件):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T(《工程索引》)、ISIP(《科学技术会计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国内CSCD、CSSCI收录论文数(单位:篇):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每万人火炬、星火计划及成果推广项目(单位:项)。
3科技创新文化评价模型
3.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样本矩阵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会发生重叠,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设某区域Ri(i=1,2,…,n)在指标Ij(j=1,2,…,p)下取值为,得到指标矩阵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问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指标较多,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为便于比较,对指标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令y=X/(对于逆指标如基尼系数、失业率等的处理需要把X取负号),得到规范化矩阵Y=(y)np
3.2计算相关矩阵
R=(r)=YY/(n-1)(i,j=1,2,…,p)
r=yy(t=1,2,…,n;i,j=1,2…,p)
3.3求特征值
解样本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方程|R-?姿Ip|=0得到p个特征值?姿1≥?姿2≥…?姿p≥0
3.4确定主成分
按≥0.85确定m个主成分,使信息利用率达到85%,求出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之规范化,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y1,y2,…,ym。
3.5综合评价
求出样本在每一主成分上的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a+…+a,ai为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按和F对样本进行排序,即可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其值越大,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越优。
参考文献
1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4(9)
3陈依元.试论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2003(12)
摘 要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全面认识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创新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探索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龙江精神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形成并在特定文化驱动下而不断演绎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美国硅谷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及温州的区域创新能力无一不与其区域文化密切相关,“新教徒精神”“温州精神”这些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我省自建国以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龙江精神”,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体系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现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二、创新文化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包容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离开主体就谈不上任何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是人的观念 创新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与人的内在心理及外在行为紧密关联,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是社会与文化持续进步的最永恒的动力之一,自主创新不会是盲目的,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过程中自始至终均受到创新文化的指导。
三、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创新文化新内涵及现实意义
龙江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面对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在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我省创新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类似“硅谷精神”、“温州精神”、“新教徒精神”及富有鲜明区域和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硅谷模式的成功就在于硅谷创业人发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求的是“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温州人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敢于离土又离乡、四海为家、到处闯荡的优秀品质。此外,龙江精神更应赋予其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意识和信用观念的建立。
这些新内涵将对构建适应创新型龙江建设的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四、创新文化建设建议
(一)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以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创新活动必然会面临失败的考验,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历经无数失败才会达到成功彼岸。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未全面形成如硅谷的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而科技体制的设定对科研项目的失败容忍度也极其有限,科研活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活动其风险非常高,有些难题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有结果,因而更应在科技体制的设计上体现对高技术研究活动失败的容忍,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风险承担机制,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真正形成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
(二)完善科技创新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 ,同时还要对科技文化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更新,提升政策本身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另外就是要针对科技创新文化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政策措施的配套,便于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更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环境,学校方面就是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做好创新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创新文化必修课程。
(三)加大创新文化宣传
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开展文化宣传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文化的方针政策,并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做到创新文化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创新文化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大学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工程,在落实国家和部门有关创新文化政策的同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并对违背创新文化的事件进行查处。
参考文献:
了解通宇
通宇文化公司主要承接舞(展)台搭建及设计策划、灯光音响,礼仪服务、模特表演(走秀)、保利布喷绘、会议服务、模特培训、促销、演唱会、歌手主持人、舞蹈表演、相声、乐队 (吉他,键盘,鼓,贝斯)小提琴、大型演出、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明星、传统杂技、变脸、演出策划、展示策划及展览展示和演出等一条龙服务,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会展服务商。
该公司下设企划部、音乐制作部、演出部、市场部、人事部和模特部等,并曾成功策划组织中国埃及文化周――埃及之夜大型演出,多次策划组织残疾青少年艺术团,综艺新干线,襄城春节文艺演出等大型娱乐节目活动。
据刘韩介绍,从市场潜力和条件上讲,公司从事的文化传播业还属于相对年轻的产业,近些年,相关公司陆续成立,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这个市场还很年轻,存在不足与缺陷是必然的,并且相关的法律条款不够充分,使得文化传播市场秩序混乱。因而难免有少数人投机取巧、竞相压价,这种现象成为了管理上的一大难点,对本行业一些正规公司造成了不良冲击,并对行业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虽然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申奥的成功和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展览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制度与管理日益规范化,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寻。
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刘经理说,我们的员工绝大的多数为业内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在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影视拍摄、演出策划及后期制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及强大的专业媒体优势。我们坚持以“诚信”为经营理念,以“人尽其才”为管理思想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如今在各个行业,品牌战略都将是重要的竞争手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通宇坚持通过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措施,认真实施有效的品牌竞争,精心打造优秀企业品牌,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刘韩强调说:“没有创新,一个企业就无法得到长远发展。”由于礼仪、模特、演出、走秀、展览展示等等都涉及到“文化”这两个字,所以文化的发展就是要靠创新,有了创新才能有新文化。刘韩说,当前国内的文化市场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们的技术很棒,我们也很努力,但我们的作品仍然不能超越国外的作品。原因何在呢?那就是我们在设计和策划上缺乏创新意识。例如三星集团为了能在上海的通信展上得到好的展台搭建和设计效果,不惜代价万里迢迢请来了韩国的设计师,三星集团应该知道怎样去节约成本,也知道要入乡随俗,但他们对中国的展台策划和设计风格不认同造成了宁肯提高成本也要另请设计师。俗话说要入流,跟上世界这个大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没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市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我们很乐观的认为,随着文化传播体制的改革,管理制度的深化完善与相关法律的出台,今后的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很自信地去应对挑战。通过创新,我们就不难做到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
刘韩表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在于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工作,有效激励和约束每一位在职员工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严明的纪律,赏罚分明的管理必然重要,我们更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与责任,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并对每位员工指定相应的约束条件,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责。
敢为天下先和开放的文化精神
创新必须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因为创新之路充满风险,需要在试验中摸索,敢闯敢试。柳州人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中国改革的初期就走上了这条路。柳州两面针牙膏厂在80年代初做起了电视广告,这在全国同行业是第一次。第一次的广告费相当于当时全厂员工几个月的工资总额,这对一个牙膏厂来说无疑是一次冒险。然而,恰恰是由于秉持这种精神,“两面针”获得了持久不衰的活力。
柳州人的“敢为天下先”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基础之上的。中国的改革以市场为取向,柳州虽然地处中西部,但是却较早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力量,并自觉地将它作为基本的考量因素。当众多内地的企业还在计划体制中争取各种优惠之时,柳州的企业却已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展开了拼搏。今天,柳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汽车制造业中心,是全国具有整车生产能力的几个城市之一。然而柳州的汽车业并非是传统计划体制的安排,而是市场自身发展的结果。柳州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中国人自己的需求,创造出了市场青睐的产品。在市场中的磨练和摔打,使柳州形成了勇于创新的精神。柳州的企业不仅开放新技术、新产品,而且创造新需求、新市场。追求技术创新,尤其是力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柳州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并实践着的生存发展大计。“自主知识产权”在柳州企业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观念,对它的强烈认同也化为创新的实践。
不仅如此,区域创新体系还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交换恰恰是创新的思想源头与物质基础。创造的源头活水是流动,人的流动、物的流动、思想的流动,它们激荡着创造的火花,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柳州虽然地处西部,但是并不封闭。柳州依傍宽阔的柳江,历来为岭南重要商埠,奔腾不息的江水不断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及至现代,以柳州铁路局这一唯一设在地级市的铁路枢纽为标志,柳州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柳州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集中了汉、壮、瑶等三十二个民族,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多元文化塑造了多元的地域性格,也塑造了柳州开放的品格。这种开放的文化也带来思想的流动,人们思想活跃,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柳州的企业早早就开始了产学研的结合,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建立联系,与相关领域专家保持长期往来。这种技术上的合作和交流,使柳州的企业走出狭隘的地域限制。柳州始终将目光投向外部世界,塑造了一个开放的柳州。
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成为柳州锐意创新的文化基础,推动着柳州不断创新,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
“文化柳州”孕育创新源泉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找创造的动力,发扬历史传统、培育创新文化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思想与文化在此交织,化为柳州制造与创造的生动景象。
柳州从历史中走来,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不竭源泉。五万年前,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在洞穴里顽强地创造着生命的奇迹;置身在猿人洞中,我们可以穿过时空的隧道去体验那远古的雄壮。这种文化的血脉积淀成龙的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今天厚积薄发,成为柳州人创造新生活的根基,引导柳州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走上了制造与创造的道路。这是在物质层面背后支撑“柳州制造”的精神文化,同时也是孕育“柳州创造”的潜在动力。
柳州也在坚定地走向明天,创新发展思路就包括了重新审视传统发展理念,寻找新的增长点。柳州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及拥有的资源。如果是拼物质资源,柳州将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而竞争则更加依靠非物质资本。这时,文化越来越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产业之一,文化也成为一种资本塑造着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柳州人发现,自己就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拥有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刘三姐文化、柳宗元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都带有强烈的个性和迷人的魅力。正是基于对柳州资源的重新认识,柳州调整着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柳州”。
文化柳州不只是发展一个产业,更是从文化中汲取创新的源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这既是柳州再次创业的重要方向,也是柳州建构区域创新
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创业中创造新生活
人是文化的承担者,一切文化的创造都是人的创造,一个地区的创造活力蕴藏于当地的民众之中。柳州鼓励人们创业,积极培育企业家及其创新精神的成长。创业开拓了新的天地,一批勇创市场、拥有现代管理经验、受过良好教育的企业家队伍正在形成。通过体制改革、教育发展和社会建设,民众的创造热情被唤起,这成为柳州创新体系建设最坚实的平台。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一)文化对创新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心声,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利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宣扬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时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做出如此众多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用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世界观的束缚,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开辟了不分门第,不问身世,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法国出现了创新,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它的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文化在其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已为大家所共识。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会有重大的人文创新导引,需要有文化的繁荣。
(二)创新文化的分类: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我们把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产生创新的结构必有其适宜和能够产生创新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我们称为创新的内在文化,恰如一粒种子必须是有活性的,若是腐烂或煮熟的是不可能萌芽生长一样。创新种子中的活性,就是创新思想“萌生”的源泉,失去活性的创新种子是不能发芽生长的。
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它是创新的内在因素。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具有“创新”,能不能适合“创新”,允许“创新”,理解“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个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想,使人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
制度文化是指创新活动时的社会环境,它是创造活动的外部因素。创新活动不仅仅是技术活动,它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人群的社会活动。创新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市场等等是否畅通。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创新人群创新行为的发挥,也就是影响到这些活动是否能成为创新活动。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到是否能形成创新活动的“吸引力”,产生创新活动,聚集创新人才,放大创新活动即创新活动成果的影响。因此,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是否能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布局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的、宽松的特点,适合不同的观点、观念生存的文化环境。
二、创新文化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创新文化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任务。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到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为了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我国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因为创新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创造力、工作和行为准则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决定创新行为的源泉和形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对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文化是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文明的象征:“文化是制度之母”,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离不开文化的。
(二)文化对创新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为壮观的现象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高新科技产业的相继崛起。人类在最近100年内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时代的总和。在探索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时,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到人类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上。
关于文化对创新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的文献也越来越多了。其中给人影响最为深刻的是萨克森宁所著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地区优势》。这本书对美国的两个地区――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刻的比较分析。尽管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开发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却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则逐渐走向衰落。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话说:“这两个地区在生产组织方式其实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本地区约束因素对工业发展能否适应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硅谷的组织方式支持了工业的进展,而128公路地区的工业组织方式则限制了地区利用新技术的能力,这解释了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不同的经济表现。”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表现和创新结果。
三、社会转型期创新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与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丰富着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衡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企业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创新型企业。所以,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应该把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与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努力构建有学习力的创新文化。
广硕企业在学习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广硕公司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重新打造新高品质的广硕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企业得到永续发展。
为此,广硕以建设高品质企业文化为契机,大兴学习创新之风,加大对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硕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学习;精益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算的学习以及结合项目引进、岗位变换进行的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充电的学习等等。并在实践中总结各种学习方式,鼓励多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内部融洽的气氛,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坦诚的关系,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创造学习、沟通的氛围和渠道,减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崇尚学习、鼓励交流、坚持开放、激励创新,正成为其奉行的新原则。
2机制保障,提供良好的“学习创新”环境
广硕文化的重新提炼和打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广硕员工队伍,广硕把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作为新的创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广硕高层领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加大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的投入力度。
广硕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将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广硕鼓励自学成材,广硕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奖励自学成才的职工,奖金高达全部学杂费的60%。广硕公司业余培训中心常年开办各类培训班,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英语大专班、商务英语班,还与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签订了长期培训合同,合作开办电脑职高班,为广硕和社会培训专业人才5000多人。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政府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响应清远市劳动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精神,与清远市新时代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脑(初级)、烹饪、插花等培训班。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
新员工进厂后,广硕为了使新员工更快适应公司环境,通过职前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广硕的环境及状况。由专业老师从理论到实地演练,由浅入深地手把手辅导新员工的学习。
广硕不间断地培训干部。现已培训干部73期,免费为广硕和社会培训干部人才4000多人。广硕特别鼓励内部发展干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预训班,一系列的从礼仪到实务操作,提升为基层干部,还有机会经过干训班,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及NOS实务知识,提升为中层干部,工厂每年从内部提升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0%以上。
3制定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
广硕公司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技术创新奖励条例》等激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充分发掘员工学习创新的潜力。其中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创新时间、参与管理企业的机会。广硕每年拿出经费,组织获合理化建议奖的员工到外地先进企业学习,给员工以极大的激励。
广硕积极实行技术创新,采用流水线作业,精实化生产。按国际、国家行业及客户要求为标准不断改良工艺,推广无毒低毒的水性环保胶水、外理剂替代传统油性胶水、处理剂,在90%的化学品使用水性产品的基础上,成功将水性橡胶处理剂推上线。广硕2004年通过ISO9001、14001、OHSAS18001认证,2006年成为NIKE全球策略伙伴,并获当年度全球品质大奖。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及品质意识,完善质量管理。
4注重实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为有“亮点”的人才创造放光的机会是广硕致力于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广硕以政策为保证,通过环境的塑造形成良好的“赛马”氛围,在企业发展的实战中锻炼人。
建立“竞争、择优、动态”的用人机制,使学习创新人才“有位”而“有为”。为了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改“相马”为“赛马”。近几年来,广硕公司开展了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全员劳动竞赛、技术工人技术比武等赛马活动;在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优胜劣汰;在部门人员的选聘中,也采取考核、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
广硕每年送职工去越南参加NOS培训,且不定期组织去友厂参访交流,积极派员参加社会各种改善交流的研讨会。在全厂乃至同行业推行品质奥林匹克竞赛,加强员工的品质意识及团队精神。2008年广硕公司一举夺得NIKE南中国区品质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5不断提升的NOS创新文化
NOS文化也是广硕创新文化的一种体现。NOS是1美元背面拉丁文NovusOrdoSeclorum的缩写,指新的秩序已经来临,也就是新的生产模式。广硕的NOS就是把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中的浪费找出来并消除,也就是不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NOS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的学习NOS基础知识,并将NOS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实现“成为世界级的精实工厂”的美好愿望。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广硕以月刊《广荣月刊》“精实专栏”作为宣传NOS的园地,积极传播NOS文化,以帮助大家创新思维,改善工作,提高效率。
以蓝线(篮球鞋生产线)针车间为例阐述广硕NOS企业文化中NOS线跟传统线相比的优越性。如果人们刚刚进入车间针车区,开始一定会觉得这里的流程有点乱,横的竖的排列着,不像是传统的两条整齐又对称的平行线那么一目了然。乍看的确很乱,但只要细细观察一阵子,就会觉得如此布局其实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比如车鞋舌的这一大套工序,按照传统流水线通常安排在一条线的线头或线尾,做好鞋舌后,用筐子装起来,再由专门的发料员用车子送到另一条线的线尾对鞋舌处,这样线上流动性非常大。而NOS线很少存在这种人员走来走去的现象。只要把鞋舌的几套工序直接搬到对鞋舌处就可以了,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真正使流水线不断地“流”起来。
针车手双脚针车,调了车速。因为学了“纱床”针车培训,把车子提高了一点,天平调到最高点,踏板也退后了,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科学合理,也更为方便,完全是从操作者身体健康着想。“啦啦啦……”一阵音乐声,稍微抬下头就会看到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了,这就是安冻系统。红灯表示“机修请帮我”,如果遇到机器坏了,只要一拉开关,灯一亮,机修就会马上修理;黄灯则表示“干部快点来”,比如缺料了或需要主管帮助时就拉此灯。当然,在线头或线尾都会看到两个很大的物料架。其作用是:裁断把裁好的物料按轮次、码数、部件统一摆放在“清一色”的绿色物料筐里,因为架子是倾斜的,员工很容易找到所要的物料。针车做好的鞋子放在超市车里,也是按轮次、码数一打一打整齐地排在不同的格子里,不再用胶袋装鞋子了。更重要的是不再像原先要把做好的部件先去生管缴库,现在一个轮次的鞋装满后,把车直接推到加工就OK了。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教学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的提高与需求提到了新的日程上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文化,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产生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那么在传统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
一、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活动,在人们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当然,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不能脱离时代要求,文化创新应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春秋》等著作,并在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各具特色的议论。正是由于在实践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才有了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角度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升华。徐悲鸿先生的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是因为他立足于社会实践,勤学苦练,同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独特的风格,当然他的画还体现了时代精神。可见只有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二、文化创新应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只有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的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要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文化进行积极探索和创造,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在内容方面,当代艺术家应深入细致地感受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京剧现代戏;在表现形式上,京剧现代戏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京剧舞美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采用戏剧音乐交响化、合唱艺术烘托等手段打破京剧表演中原有的固定模式,吸收、借鉴歌剧等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突出舞台效果,吸引人民群众眼球,使人民群众得到艺术上的升华和享受,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推进文化创新必须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及时了解国外文化发展方向,积极抢占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历史上唐文化的宏大气魄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和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艺术、建筑艺术等,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卓越范例。所以中华文化只有面向世界,才能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璀璨的明珠。
四、文化创新应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重要因素,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的出版,广播电视影视技术升级,运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面广的传播体系,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从而使先进文化得以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