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6 16:56: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

第1篇

为有效推动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提标、增品、扩面,提高对农业机械所有人、驾驶人和农机事故受害人保障程度,降低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依据《农业保险条例》、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金[2019]102号),以及农业、财政、保监等部门关于涉农保险文件精神,制定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促进全县农机保险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保费补贴险种。

农民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对在XX县农业农村局注册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投保拖拉机交强险和农业机械综合险,政府给予部分保费补贴。农业机械综合险指拖拉机(含配套农具)、联合收获机械综合险(包括农业机械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操作人员责任险)。根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综合险又分为年度、半年、季度保险。

(二)保险责任范围。

1、拖拉机交强险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2、农业机械损失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或停放等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导致的被保险农业机械的直接损失。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暴雪、雪崩、冰凌、沙尘暴等。意外事故主要包括:碰撞、倾覆、坠落、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受到被保险农业机械所载货物意外撞击、被保险农业机械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载运被保险农业机械的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营业性运输除外)等。

3、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4、操作人员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操作人员遭受人身伤亡。

(三)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

政策性农机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依据《XX省农业机械综合保险条款》规定的农机种类和保险金额(责任限额),由中标保险公司总公司报中国银保监会报备后执行。

(四)保费补贴比例。

按照“省级财政对财政直管县和贫困县的保费补贴比例50%,对其它县(市、区)补贴比例40%,各市、县(市、区)财政补贴比例自行确定,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农户承担部分不高于20%”的要求,市级财政和各区财政分别承担保费比例20%,投保农户承担20%;省财政直管县(市)承担保费比例不低于30%。

(五)保费补贴拨付。

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按照“年初预留、年终清算”的办法执行。年初财政局根据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将保费补贴预留。年终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对本年度政策性农机保险投保情况审核无误后,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保险承办机构。清算资金申请资料包括:农业农村局清算资金申请报告,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的县财政配套资金拔付凭证。

(六)政策性农机保险经办机构的选定。

由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从全省政策性农机保险招投标中标的保险经营机构中择优选择确定。

根据2020年6月28日“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政策性农机保险项目竞争性磋商”项目(项目编号:XXX)招标结果(XXXX-X项目中标地市:XX、XX)和招标文件,确定中标保险经营机构-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支公司为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服务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落实。

成立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保险经营机构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总体推进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加强与财政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协调沟通,指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做好农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农机基础数据,协助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农机保险保费、县级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拨付工作。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推进政策性农机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成功工作经验。

(二)统筹保障资金,规范补贴运行。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落实保费补贴资金,将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对每年应由本级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足额列入年初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投保积极性。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保险经营机构要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农机保险政策的宣传。农户自主自愿投保,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农户投保,有条件的可以将政策性农机保险与惠农政策综合使用,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四)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开拓保险市场。

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农机保险基层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政策性农机保险的组织与推广。保险凭证、理赔款项应落实到有机户,保险凭证要载明投保机具的所有人、号牌号码、保单号、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期间等信息,载明省、市、县财政部门和有机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等有关各方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障参保农机户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把政策性农机保险办成阳光保险。各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补贴资金尚未全部到位为由拖赔、拒赔。

第2篇

这次会议是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一次专题会议,也是今年召开的农业保险最后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对明年试点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汇报了本地、本单位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做法,总结了成效收获,反映了问题不足,谋划了明年工作,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得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农业保险试点第三个年头。与前两年相比,除省政府召开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外,省农险办没有召开全省农业保险专题会议,开展的专项督查也不多。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省里的工作力度减弱了,工作重心转移了?恰恰相反,经过三年的试点,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经打开了工作局面,走上了正常轨道。

第一,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42号)后,省农险办牵头制定了保费补贴管理、保费资金管理、保险理赔管理、试点工作考核、鼓励开展特色产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指导意见等8个配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保障了试点工作有章可循。经过三年实践检验,我省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和制度办法,总体来说方向是对的、质量是高的。

第二,农业保险推进机制基本建立。试点三年来,各级均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理赔协调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年的努力,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网点从上到下、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建立健全。特别是今年乡村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保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有人做,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较窄、品种较少,只有14个市和省农垦集团参加试点,而且试点地区的试点品种也不多,有的只是一、二个。经过三年的试点,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现了大跨越,不仅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市、93个县市区,而且试点地区种养两业保险全面开展。农作物的承保面积从年的1648万亩,增加到今年近一亿亩;承保率从年的25%,提高到今年的85%。可以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

第四,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试点三年来,我省保险经办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5.3亿元,为3878万个(次)农户提供了526亿元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累计赔付15.8亿元,大大减轻了受灾农户的经济损失,1241.6万户(次)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收益,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明显,有效地化解了近年来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皖北旱灾等农业生产风险。

第五,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各类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肯定我省农业保险取得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省试点工作走上了康庄大道,完全成功了。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在交流发言中都说到,在职责界定、承保理赔、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有些还比较突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要客观看待,敢于正视,但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三年的实践表明,造成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短期内消除这些因素还很困难,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第一,农业保险是财政支农政策和社会救济政策的创新,没有可供借鉴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现在全国很多省份都在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但由于省情不同,各省农业保险模式差异很大、各具特色。此外,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开始就那么完美,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

第二,这项工作的试点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推开的。农业保险是一项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对防灾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基地对这项政策翘首期盼。但现阶段,我省农业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导致农业保险的工作难度大、经营成本高。

第三,经办机构服务体系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要求。乡村是农业保险工作的重心。试点之初,经办机构乡村服务网点一片空白,农业保险业务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办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经过三年的努力,经办机构基层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但服务网点还不健全、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第四,国家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规范有待加强。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现在,试点省份各级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具有约束力的农业保险法规、规章、制度,对农业保险工作进行规范。试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更高层级上加以政策指导,协调解决。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试点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怎么办?我们要敢于“朝着艰难笑着走”,要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要继续不断规范、完善、提升。

第一,要克服消极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在调研中了解到,基层有些人没有准确理解农业保险工作原则,思想认识不到位,感到这项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很大,认为农业保险是保险经办机构的事,甚至建议农业保险退出民生工程。应该说这个思想是消极的,现在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不是农险办退出的问题,更不是退出民生工程的问题,而是“政府引导作用要强化、市场主体作用要突出、各部门协作配合要加强”。所以,各级农险办、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合力推进试点。否则,就会推诿扯皮,分散精力,影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要克服自满意识,进一步开拓创新。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几位主要负责同志都做过重要批示。可以说,这项工作已经为各级财政及农险办赢得了一些荣誉。在荣誉面前,我们要克服自满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保险工作发扬光大,关键是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三,要克服厌倦情绪,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试点三年了,特别是工作压力大、难度大,有一些厌倦情绪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增强群众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想到这项工作事关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激情就会提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不少市县分管局长都已成为农业保险专家了,如果没有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热情,对农民的感情,就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有这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不光要自己做到这一点,还要发动与这项工作有关的同志进一步增强群众感情,强化群众意识。

第四,要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在去年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题会议上,我们就认识到我省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质量不高,经办机构经营比较粗放,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所以,就提出了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地推进这项工作。这既是今年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指导我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理念。农业保险发展不光要快,而且要好,要又好又快、规范发展。

二、扎实推进,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一年来的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针对试点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省财政厅及农险办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意见;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常务副省长赵树丛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规范政策操作、抓好政策落实、提升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陈先森厅长也要求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试点市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推动当地规范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各市农险办负责同志认识到位,抓紧抓实。

组织周密、协调推进。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农委、安徽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对活动范围、时间作出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农险办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推进规范管理活动。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高度重视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编排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统筹安排推进。、、、望江等地成立了规范管理活动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审定方案,检查落实;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经常深入基层,靠前指导,促进活动有序开展。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们紧密联系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际,把“三个规范”(即规范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规范保险理赔)作为活动的主题,不仅符合建立农业保险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保证了活动方向正确,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活动内容虽然只有三个方面,但每个方面都涉及农业保险操作多个关键环节,内容十分丰富。

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各级、各保险机构针对试点工作薄弱环节,梳理问题,分析成因,拟订措施,逐一整改,务求实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上,我们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以省政府办公厅办[]31号文件印发。《指导意见》是自[]42号文件后,我省出台的又一个农业保险纲领性文件,保障了规范管理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巢湖、阜阳等市还联系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期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基层农业保险操作制度。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把制度建设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试点工作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了一批适应试点工作要求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基本理顺了地方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的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农业保险工作的职责定位,探索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基本确立了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模式,保险经办机构自主展业能力显著增强。首先,进一步明晰了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分工。根据农业保险工作要求,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支持以及必要的组织推动;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职责是,在政府必要的组织推动和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下,承担农业保险经办业务,做好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定损、赔款支付等各项具体工作。其次,基本建立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保险经办机构县级分支机构全面建立,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省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已建成879个、在建145个,设立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2021个,签定协议、聘用乡村协保员10845人。第三,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质量要求。通过开展规范管理活动,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简化了保险操作手续,优化了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了工作质量要求,使保险操作更加简便易行,便于各方监督,大大减少了推委扯皮现象发生,提高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效率,农业保险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是人员素质工作作风普遍提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加深了农业保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在学习中领悟,在工作中感悟,自身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就把做好承保、理赔每个细节作为活动的“刚性”指标来抓,在保障这次活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使广大从业人员养成严谨、细致、勤奋、务实的良好习惯,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大家普遍反映,这次活动抓得好、抓得准,抓得及时;深深感受到这次活动真抓真管用,实抓见实效。

四是农业保险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省保险经办机构农业保险经营,逐步实现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在承保方面,做到“见费出单”,并向投保人开具合规票据;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直接投保;对一般农户,以行政村为单位,先公示、后出单,并附分户清单;保险单证落实到被保险人,载明规定信息。在理赔方面,接报案管理更加规范;查勘定损手续更加合规;理赔结果公示基本普及;赔款支付大多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五是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方职责更加清晰,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赢得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和拥护,推动了农业保险覆盖面再创历史新高。除能繁母猪保险因技术性问题,导致承保数量略有下降外,其他险种承保数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截至月中旬,全省承保农作物9317万亩,预计全年承保规模将突破1亿亩,农作物承保率将达到85%以上。可以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又迈上了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各级各部门、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坚决落实。成绩来之不易,非常难能可贵。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最大成效在于,在推进理顺职责关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规范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水平上了新台阶。

三、再接再厉,推动建立农业保险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年。我们将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吸收大家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认真谋划,形成工作要点下发。这里,先通报明年及下一阶段农业保险工作思路和初步打算。

一要继续加强政策学习,在进一步把握政策、提升工作能力上下工夫。农业保险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上,精细化是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如果对这些制度政策不熟悉、不掌握,操作就不可能做到规范化、精细化。各级农险办主任工作钻研深入,政策理论熟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认真学习保险理论、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农业保险政策规定,特别是“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准确把握政策要领,领会精神实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本领。

二要继续贯彻《指导意见》,在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工作原则,以理清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职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四统一、一保障”(即统一职责分工、统一网点设置、统一代办业务、统一操作流程、保障工作经费)为主要内容,以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建立起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机制,着力强化政策执行力和业务规范性,促进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指导意见》明确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从根本上破解我省农业保险操作难题,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今年以来,我省在理顺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各地推进不平衡,个别地方尚未执行,已经执行的也不够到位。一些地方挂牌设立的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不规范,人员配备未落实。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要深刻领会《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协作配合,全面贯彻落实,在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健全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三要继续抓好规范管理,在改进服务、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工夫。规范管理工作是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长抓不懈。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各保险经办机构要继续按照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要求,深入推进规范管理活动,把规范管理贯穿于农业保险工作各个环节,落实到“让政府放心,使农户满意”的标准上来,从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保险理赔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保险规范管理工作,确保规范管理活动取得新成效。要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任务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将规范管理作为试点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评抓规范,以考评促发展;要开展农业保险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投保自愿原则、强制农民投保行为,严厉打击虚构保险标的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编造虚假赔案套取保险资金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要加强政策调研,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升政策制定水平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尽可能”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保险操作层面,要进一步规范展业承保,优化理赔流程,狠抓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险政策层面,对农业保险费率、保障水平、资金监管、理赔政策进行系统调整,从制度安排上维护好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应对局部乃至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养殖业保险管理,根据变化了形势,适时调整养殖业保险相关政策措施。

第3篇

关键词:筹资融资 解读政策 拓宽渠道 拓展空间 提高成效财政金融部门要紧扣“财政支持金融、金融反哺经济”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财政金融奖补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引导金融资金向“三农”和小企业倾斜。积极发挥科室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牢固树立“工作围绕融资转,方法随着项目变”理念,在盘活资产资源上求突破,在提高融资总量上求实效,全力做实筹融资工作,

一、解读政策,号准脉搏,深入研剖筹资融资形势

一是筹融资政策的制约。近年来,财政部、发改委、人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行文,明确限制了政府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在融资渠道、融资额度上受到制约,不能发行债券,争取超亿元的项目贷款。二是筹融资平台的缺乏。筹资融资往往都是以实体经济为载体来运作贷款,当前,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通过实体经济企业来增加政府型贷款平台缺乏、空间有限。金融机构对长期融资项目采取的都是土地抵押,抵押率是5折。三是筹融资成本的加大。银行贷款本身利率相对不高,但银行放贷现有形式是银票、商票和信用证,不仅利息一次性付清,而且还要加上贴现费用。加之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加大,已成为融资的瓶颈问题。

二、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全力推进筹资融资工作

一是自加压力,抬高标杆。今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更为严峻的一年,财政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力做好筹资工作。确保完成筹融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社保、保重点“四保”目标。二是创新模式,拓宽渠道。为全面完成今年筹融资工作任务,保障全县基础设施资金的及时拨付,我们从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入手,广泛接触县内外银行,建立贷款项目库,广泛开展对接活动,主动与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进行合作,做到在手的贷款项目要紧盯不松,在谈的贷款项目要紧抓不放,在望的贷款项目紧追不懈。三是分解任务,开展竞赛。要细化分解筹融资工作任务,以新增贷款项目为主攻方向,采取重点突破,逐个落实,分银行、按项目对接落实,在“季度赛”活动,推进筹融资工作落实。笔者从事财政金融和农业保险工作,我能够认真学习农业保险、金融管理、筹资融资等相关政策法规、新型融资理念,力求学深学透,学用相长;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协助科长搭建融资平台、包装策划项目。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保险运行机制

一是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农业保险工作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费补贴区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要会同县农险办,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印制政策性农业保险手册,进村入户,扩社会大知晓面;组织参保受益典型进行宣讲,讲清参保好处,讲明责任利益,增强广大农户的参保意识;运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宣传发动,激发农户参保热情,变“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二是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对受灾理赔情况进行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理赔资金,将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先把50%的理赔款汇至理赔财政专户,并提供具体赔付名单,经审核无误后全部通过“一折通”打卡到户,确定农户及时足额拿到理赔资金。工作中,笔者与相关部门、单位,主动对接、沟通协调,经常与农险办、保险公司、金融企业等单位保持畅通的联系,在协调衔接的同时,提供周到的服务,打下了较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多个岗位的工作历练,多项工作的经验积累,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能力。三是要加大保险拓面力度。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保险需求,将本地的支柱、特色产业,如食用菌、蚕桑、渔业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适当放宽参保条件,将肉鸡肉鸭参保起点可从8000羽以上降到5000羽以上,生猪参保起点可从50头以上降到30头以上等;适当降低事故绝对免赔额,可通过分段理赔方式,细化受损绝对免赔标准;采取必要、合理的补救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而产生的相关费用,提高参保农户避险积极性。

四、创新服务,壮大实力,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

第4篇

一是深入开展“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服务工程。市计生协把此项服务工程纳入计生业务目标考核内容。目前,禹州市计生协已在电视台开办了亲情牵手专题栏目,招募市级志愿者5600人;建立志愿者队伍362支,与9200户牵手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评选计生示范户110户,培养致富能手720名,帮扶带动计生户3600户,看望留守儿童356名,送去学习用品价值7.12万元。

二是实施“生育关怀——亲情牵手”示范基地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乡、村三级计生协建立生育关怀帮扶基地46个。其中,市级示范基地6个,如聚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壮壮奶牛有限公司等,涵盖种植、养殖、关爱留守儿童和计生家庭老人等多个方面,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辐射作用。

三是实施计生致富能手培育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计生协依托会员之家,采取集中办班、“订单制”巡回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举办养殖、种植等专题培训班62期,发放各类技术明白卡2万余份,培训覆盖面40%以上,现已培育致富能手160人。

四是实施生育关怀系列保险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为广大计生户办理了母婴安康保险,市人口计生委承担20%保费。市、县、乡三级共筹集12.12万元,为独生子女户11964人办理了计生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筹集6680元,为668名实施绝育手术对象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人口计生委出资3.5万元,为70户独生子女、计生双女户办理了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出资3.51万元,为702名计生干部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焦留贞 马彩红 连 禹 陈 菡  杨伟峥)

第5篇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截止月14日,全市共检验各类农业机械2514台。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159台、其它农业机械355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08台、其它农业机械355台;考核发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86本、核发其它农业机械操作证355本。

2、截止月21日,全市共吸纳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会员2080名,收取农机安全互助费27.6万元。

3、处理农机事故3起。农机事故死亡率为零。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以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1、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逐步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三项责任”,即: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农机业主的主体责任,形成了市政府—镇街办—行政村;市农机局—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行政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安全员—农机业主。建立了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多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我站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共签订责任书2600余份。三是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三个制度”。即:考核制、责任倒查制、过错追究制。按照层级负责、落实到人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活动。

今年我市根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相继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农机百千万文明交通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打击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重要节假日和主要农时季节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切实做到“四有”,即:有方案、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1〉、重宣传,营造活动氛围。专项活动开展期间,我站充分利用电视、专栏、广播、横幅、专题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并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活动。据统计,今年我站共举办各类安全培训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60多条,在电视台《乡村行》播放专题片28次,受教育机手达7300人次。

〈2〉、抓重点,排查事故隐患。我市按照专项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两打一检”活动取得实效。一是确保隐患排查常态化。我站监理人员会同镇街办农机岗位责任人建立常态机制,分赴乡村道路、田间场院开展安全检查,严厉打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掉检脱审、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二是确保隐患治理重点。针对重要场所、重要农时季节进行集中打击。在“三夏三秋”、重要节假日、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我站组建专班进行了全天候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夏收及秋收等农忙季节,针对外来及本地收割机抢时抢季作业,极易忽视农机安全的实际,我站开展了“两检查一告知”的活动,即:检查证件是否齐全、检查机具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告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并在现场发放农机安全告知书,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得到了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户的好评。三是加强了其它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特别是强化了微耕机操作培训和安全监督管理。据统计,今年我市共进行安全检查460人次,排查事故隐患540个,已整改到位526个,整改率达到97﹪。

3、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巩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是我市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此,我市不仅要在已经创建的镇村上下功夫,完善措施、开展活动、建立机制、巩固成果,而且要对照模式,创新方式,辐射全市,扩大成果。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已创建9个安全镇,56个安全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结合“农机百千万文明交通行动”,已推荐1个农机文明交通镇、18个文明交通机车、230个文明驾驶人,将受到省市的命名表彰。

(二)、以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扩大农机列管面

1、继续开展农机“三送”下乡。

工作前移,重心下沉,服务到乡镇,送检到村坉,是新时期农机监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站结合三个时段,扎实开展了“三送”活动。一是三月份集中年检审阶段。组织全站人员到各镇中心及区域联系点,集中开展“送检送审”工作;二是对欲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手进行农机安全知识培训,“送考”下乡,与市农机学校联合,对农机手进行培训考试;三是我站与各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联系,对购买了补贴机具的农机户发放牌证。

2、加大对补贴机具的牌证核发力度。

一是对大中型耕整机械和收割机械在补贴现场发放牌证;二是对手扶拖拉机在乡镇进行集中办理。针对有些资料不全的机车,我们采取了先办后补的方法,由我们找经销商补办相关手续。极大地方便农机手,减少奔波之苦。

3、加强其它农业机械的牌证管理。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意见》(农机发【2012】5号)及省农机局、省农机监理总站的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农机监理工作“四个转变”,我站把推土机、微耕机、挖掘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逐步纳入了监管范畴,核发农机操作证、登记证,进行实地安全技术检验。两年来,共核发两证765台人套,为适应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实现对农业机械的全面监管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三)、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监理能力

1、加强监理人员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随着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等一些法规及文件的出台,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此,我们一是强化了对监理人员的学习培训,采取送训、请训和自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主动参加我市的“三万”活动,积极为联系村做好事、办实事,得到了有关部门和村里群众的好评。同时,使我站派出的工作队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工作管理经验。三是加强了全体监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推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其履职能力。

2、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今年3月份,省农机局在《2010年省级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中为我站配备了车载式农机安全检测设备,这对于增强我市农机监理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机车的安全技术状态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我站自筹资金,配备了6台电脑、3台打印机,2部照相机,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3、大力推进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提高安全风险保障能力

在今年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中,做法上我们坚持“五靠”、“五及时”。靠领导重视抓落实、靠提升素质强管理、靠加强宣传纳会员、靠全面覆盖拓领域、靠补偿及时赢信任。宣传及时、纳会及时、出险及时、定损及时,补偿及时。目前,累计吸纳农机会员3333名,筹集互助会费38.3万元,承担农机风险保障金3千多万元;接到事故报案5起,结案补偿4起,补偿事故损失8735元。通过我们大力推进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互助合作,同舟共济,使得我市农机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建立了一道安全保障线。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拖拉机使用功能转型,绝大多数拖拉机从事纯农田作业,导致我市农机“三率”偏低。

2、农机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镇街办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处于实散名不散的局面,难于把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农机安全监管手段落后,权责不对等,往往只能管路放田,丢失一大片。执法手段不硬,执法力度偏软。

4、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驶现象在我市较为突出,农机安全隐患时刻存在。隐患排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5、我站的财政预算性质还未改变,人员和公用经费严重不足,靠收费养人养事,农机安全经费无力投入

第6篇

围绕转移促就业,着力强化几项工作

(一)强化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机制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市和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在128个乡镇(街道)、406个居民委员会设立了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同时,各行政村还设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会计和文书兼任的劳务信息联络员,目前的联络员队伍已经发展到4500人,初步形成了市、县(市)、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比较健全的基层平台实现了职业介绍延伸到乡镇(街道),有序化、组织化转移率达到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同时,该市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体系,各县(市)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作为各级政府全方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责任、人人有任务的工作格局。另外,还建立健全了协调联系制度,加强了维权保障工作。该市所属的商河、济阳、历城等县区与劳务输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工及其亲属之间建立了定点联系制度,并实行跟踪管理和服务。政府职能部门每年都派人到输出人员集中的地方看望、慰问劳工人员,定期到用工单位回访,协调劳资关系,确保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强化就业服务的体制创新

按照劳动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要求,市和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服务工作措施。*年1月起,市职业介绍机构开始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实行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指导等一系列免费服务,同时,实行就业、培训、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的"一条龙"服务。章丘市在所属的8个乡镇都安装了劳动就业信息电子大屏幕,实现了"职业介绍到乡镇"。天桥区劳动保障部门还将开展的"春风行动"活动延伸到乡镇,先后在大桥镇和桑梓店镇现场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三)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该市确立了"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技校和社会办学资源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一是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较有代表性的是济南市所属的章丘市曹范镇出台了《鼓励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实施意见》,规定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农民学员,培训费1000元以下的由镇政府全额报销,1000元以上的,超出部分报销50%,最多报销2000元,走出了一条鼓励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新路子。二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尝试联合培训。教育部门抓招生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抓就业安置,共同解决好"入口"和"出口"的对接问题。三是做好培训与就业的结合工作。培训过程中,以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导向,以农民工资源为原则,以就业安置为目的,面向企业开展定单、定岗式培训。四是培训与劳动技能鉴定相结合。对经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农民工,由有关部门进行技能鉴定,合格的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全市通过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基地)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其中95%实现了转移就业。

(四)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

自1994年1月1日起,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各类企业录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1996年1月1日起,该市规定城镇各类企业招用的农村户口从业人员,应当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并享受与城镇企业职工相同的养老待遇。市人大于1996年11月28日通过了《济南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明确"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企业用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再保留城镇工和农民工的区别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对用人单位违反条例的行为也做出了处罚规定。

第7篇

关键词:试验区建设;农村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138-01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上,逐渐探索出一条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

(一)2009年度农村资金投入情况。1、金融资金投入。目前,河区现有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设有存贷款服务网点119家。2、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河区财政涉农资金主要集中在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水库移民安置资金以及农、林、水、交通、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性资金拉动,共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投放资金420万元。4、涉农项目投资。2009年河区较大的涉农项目19个,总投资27.75亿元,全年计划完成10.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3.62亿元,占计划的35.3%。

(二)主要做法。1、创新银政、银企合作模式。2、创新金融担保体系。3、激活农村资产市场。4、实施财税扶持举措。

(三)存在问题。虽然河区农村资金投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还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金融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观念陈旧、方法简单。二是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和风险控制,不愿发展和延伸业务。三是担保机构设立分散、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有效资产迫切需要整合。四是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宣传力度小,造成信息不对称。五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发育迟缓,造成小额借贷成本高、周期长。六是农村产权市场尚未形成,除了土地流转和林权外,对农户的其它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认证,难于达到虚钱变实钱,死钱变活钱。

(四)主要对策。1、解放思想,深入改革。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3、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明显。3、农村低保工作再上台阶。4、创新扶贫开发成果丰硕。

(二)主要做法。1、积极做好准备,夯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2、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3、强化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很完善、并且适合河区的制度模式来借鉴,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低。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定点医院参合农民住院比例过高,医生处方用药不规范,个别存在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三是农村低保对象难以确定,工作动态管理难度大,低保范围窄、标准低。四是农开扶贫资金作用发挥欠佳,扶贫效果不太理想。

(四)主要对策。1、强化宣传,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广泛宣传《河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组织乡、村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补助政策及保险待遇等,以便帮助农民算清交费与存款账、交费与解除自身养老后顾之忧账、交费与减轻自身负担账、交费与自己最终受益账、养老保险与一般性保险账,从而打消农民群众的一些顾虑,提高自愿参保的积极性。2、提升水平,力争农村医疗保障更加完善。一是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三是切实规范新农合筹资。四是加大村医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3、完善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新突破。建立农村低保的增长和退出机制。使之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使那些通过社会帮助、自身努力,生活水平提高的低保对象,能够适时“脱保”。强化农民低保的民主公开。要按程序操作,强化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4、找准抓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一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整合资金渠道,汇聚社会多方力量,提高项目建设标准。二是以河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抓手,充分利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补贴信贷扶持和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和壮大河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有修养、通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有用人才,为河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输送生力军。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保.2010年.

第8篇

一、2005年工作亮点多,成绩喜人

2004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优化环境、加速发展”这个主题,强化民本意识,自我加压,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是为民增收又创新纪录。通过不断拓宽用工市场、推行劳务派遣制度、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等措施,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580人,年可为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二是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保险扩面和清欠为突破口,拓宽基金筹集渠道,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26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员4920人,分别完成市达目标的145%和487%,分别位居全市第3位和第1位。清理回收历年企业欠费957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总额达7411万元,位居全市首位,从而保证了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兑现率、及时率达到100%。三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人心,出台并落实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和《迁西县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办法(试行)》,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另外,研究起草了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办法,应广大参保患者的要求,在县城增设了两家定点药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四是人事人才工作又有新突破,为津西集团、教育系统、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引进各类人才15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1人,研究生2人,为我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街道办、县财政局、县计生局、教育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招聘了152名工作人员,在我县营造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先后被省劳动厅评为劳务输出试点先进县、“失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农保档案管理先进县”,被市人事局评为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急需解决,不容忽视

2004年我局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想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总量上看,还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在千方百计寻找再就业机会,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落实四项再就业补贴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从再就业服务情况看,再就业培训项目和规模需进一步增多和扩大,岗位开发力度不大,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推进。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中深入推行社会保险举步为艰;社会保险清欠工作虽然力度较大,但是欠费数额仍处于不断攀升的势态;工伤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急需解决。三是企业劳动用工关系需进一步规范。原创: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进展不快,用工随意性较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案件有增多形势。四是人才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还需要引进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三、确定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再创佳绩

(一)服务困难职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使用好再就业四项补贴,真正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全年落实四项补贴25万元。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推荐,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信用联社核贷的程序,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加强再就业培训,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开展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班和业余班,提高他们再就业竞争力。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下大力促进“4050”人员再就业,深入开展再就业帮扶行动,落实帮扶措施,给予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更多的关爱。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市场功能,增设服务窗口,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实行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档案管理、保障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全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二)实施富民工程,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重点扶持南部地区,将输出重点向南部地区倾斜,严格落实《关于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优先各类用工信息,按输出数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帮助南部地区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在县城重点开展输出前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在各乡镇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星火计划”培训,帮他们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推动我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方向转变。千方百计扩大输出渠道,大胆走出去,努力开拓新的劳务市场,广泛搜集用工信息,提高迁西在外知名度,创迁西劳务品牌,使我县成为“京、津、唐”环渤海湾这个金三角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加强对外出务工致富典型的宣传,选择一批靠劳务输出致富、靠劳务输出创业和围绕某一行业一村多人外出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农民敢于走出家门闯市场,外出务工挣大钱。达到“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目标。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当年实现为民增收2000万元。

(三)继续保持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势头

一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遵循“低基数、低门槛、边进入、边规范”的原则,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城镇各类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全年新增养老、失业保险参保职工各1800人。二是加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程,完善基本信息库,选择1-2个单位进行档案移交试点,并在全县全面推广试点经验,5月底前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全部移交各乡镇(街道)管理。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组织企业退休人员有计划的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和互助服务活动,保证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全面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狠抓软硬件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强化工伤保险费征缴,实现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目标,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严格鉴定工伤等级,及时审核待遇支付。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以失地农民和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农民为重点,制定了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方案,选择经济条件好、失地农民多的行政村进行试点,为我县进一步研究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积累经验。扭转农保工作停止不前的被动局面。五是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本着“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合并工作环节,缩短办事周期,筹建一个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险合一的、高标准的社会保险业务服务大厅,提供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缴费、待遇支付等“一条龙”式服务。

(四)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一是加强对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的管理,健全审批、考核等制约机制,实行随机抽查与定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增大监控跟踪考核力度和密度,切实维护医疗保险政策的严肃性。进一步改进门诊特殊疾病医疗管理,规范医疗费报销程序,节合理有效的利用基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是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市内转诊人员和异地居住人员的医疗待遇,解决参保人员因异地居住而造成医疗待遇不平等问题;建立公务员重病医疗费补助制度,规范公务员补助余额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确保患大病医疗费负担过重、因病致贫的特殊群体能够病有所医;适时推进企业补充医疗制度的实施,提高效益较好企业职工的医疗待遇水平。三是建立适应不同群体要求的医疗保保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办法(试行)》,有计划、分期分批的把企业离退体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实现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500人以上;启动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解决自谋职业者、无固定职业者,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保改革的实惠。

(五)规范劳动关系,为民营企业创造和谐环境

一是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治理,大力改善我县农民就业环境。开展劳动力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对全县11所职业介绍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整顿,从根本上净化我县劳动力市场,维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开展送就业政策下乡活动,利用各乡镇的流动集市,进行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并把正规的就业信息直接送到了农民手中。二是狠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及时总结劳动合同试点工作经验,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推开原则,在各乡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进行推广。原创:同时为防止出现霸王合同、有侵害劳动者权益条款的合同产生,积极做好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使我县的合同管理更加规范,维护劳资双方权益。三是不断强化劳动监察力度。严格贯彻《河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行坚持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监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活动。

(六)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树立“人才工作跟着项目走,人才工作为项目服务”的观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制定人才引进规划,通过定向招聘、假日服务、合作开发等形式,为全县项目建设引进各种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人才需求。优化人才政策环境,鼓励县内各种人才到企业工作,出台适应迁西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充分的保障,开通一条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办好办活人才市场,增加开放场次,多渠道、多形式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3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人,柔性引进人才5人。

第9篇

1、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14.3%,产值实现80亿元以上。

2、农村人均收入达到9350元,人均收入增加1560元,增长20%。其中(收入分配):水稻100元,畜牧600元,水产600元,蔬菜60元,劳动力转移200元。

3、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1.8亿元,增长12%。

4、粮食产量达到57.5万吨,每亩增加75公斤。

5、肉鸭饲养量达到3000万只,全县至少建标准化小区45个。

6、水产养殖面积140万亩,增长7.6%。今年突出发展养大蟹,增加河蟹养殖面积和泥鳅鱼养殖面积。

7、小额信用贷款达到8亿元,增长6.7%。

8、劳动力转移实现8.3万人,增长7.8%。

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5家,增长15%。

10、2009年5月1日前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1、全县蔬菜保护地增加10000亩。

12、全县机插秧面积实现26万亩,机收割面积实现35万亩。

13、全县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

14、全县大禹杯动用土方1000万方以上,夺得大禹杯。

15、全县发展秸秆气化站7家,建沼气池3500户。

16、全县新上高附加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家。

17、全县发展订单农业20万亩。

(二)工作思路

今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实行“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三篇文章、落实四项措施、实现五个目标”。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个重点;做好水稻、水产、畜牧产业化三篇文章;落实好惠农政策、生产计划、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四项措施;实现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改革创新有新成果、农民收入有新增加、农业经济有新发展、农村工作有新亮点五个目标。

(三)保障措施

1、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2、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树立抗旱夺丰收思想。今年上游水库储水少于去年,我县的水库去年由于客观因素没有蓄上水,今年的桃花水一定蓄好。

(2)树立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思想。重点加大对禽流感、猪兰耳病、鸡新城疫、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一是要加强免疫工作;二是要切实加大疫情监控力度;三是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四是要加强疫苗管理;五是要加大周边地区防控力度;六是要加大病源处理力度,必须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解决,防止漫延和扩大范围。

(3)树立战低温、防病害思想。水稻“三病”、“三虫”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字面上,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从春天抓起,手把手教会群众防治方法,把防治措施落实到生产过程中。针对低温冷害预防工作,我们要做到“天变我变”,及时应对。

(4)树立防大涝、抗大洪思想。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低洼,又是两条河入海处,所以每年必须把防内涝和抗大洪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来抓,必须牢固树立有备无患思想,做到万无一失。

(5)树立抵御突发性气象灾害思想。国内各地区地震、台风、风暴潮、冷害、暴风雪等频繁发生,我们要时刻做好防御准备,积极应对无法预测的各种自然灾害,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抓好新农村建设。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同志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指示我们农口部门必须抓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要把农民增收做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一是规化建设高标准新村;二是村屯道路实现硬化路面,全部消灭泥土路;三是村中植树栽花,每个乡镇要抓一个典型村屯,建好环村林;四是路边栽花;五是用上安全饮用水;六是农民用上沼气;七是用上太阳能;八是美化农村住宅环境;九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进程;十是新农村建设投资超过1.8亿元。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一县一品、一乡一专和一村一专,重点实现六个突破。

(1)突破肉鸭养殖数量。今年全县肉鸭养殖达到3000万只,增加1.5倍。到2012年,全县肉鸭养殖实现1亿只,迈进全国养鸭大县行列。一是今年全县建成8个养鸭专业乡,主要包括**等乡镇。种鸭养殖重点是**镇5个乡镇的6家养鸭企业,要完成20万只种鸭养殖任务。二是建成2个年屠宰、储藏能力5000万只肉鸭的肉联企业。重点扶持对象是天野家禽养殖公司和清水养禽场。三是建成至少45个养殖小区,每个乡镇至少3个。四是落实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按照县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进行落实。五是落实资金,主要是多渠道进行筹措,包括自筹、贷款、吸收入股、对外联合等多种形式。六是解决鸭雏,重点乡镇按照落实数量进行养殖,保证鸭苗供应。目前已采取到外地购置鸭苗措施,保证上半年养殖户的养殖需要。七是找准养殖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防止盲目生产。

(2)突破大蟹养殖数量和规格。养蟹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群众没有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查找原因就是我县养殖成蟹单体的规格小,价格上不去,一旦突破这个瓶颈,养蟹产业将会实现跳跃式发展。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是扩大养大蟹面积。**镇各新增1万亩稻田养殖面积,向养蟹大乡发展;二是提高规格。养蟹大蟹从选苗开始抓起,必须选择大规格优良种苗,同时加强饲养期间管理,加强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三是推广三种养殖模式:一是高淳模式;二是坝墙子模式;三是上工程稻蟹双养模式。今年各部门各科研单位一定要

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地区的养殖模式。

(3)突破泥鳅鱼养殖产量。今年,水产研究所必须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县的成熟的泥鳅鱼养殖模式,并进行大力推广。**镇要积极参与,西安镇、平安乡今年养殖面积力争超过5000亩。水产部门还要积极探索赣榆养殖模式,全县的水稻要逐步实现一地三收(水稻、河蟹、泥鳅鱼)。同时,还要研究县内两条河流这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预计可利用水面61526亩。

(4)突破保护地生产规模。今年任务是新增10000亩,今年重点是新开镇的棚菜万亩连片区发展,利用现有的优势,向棚菜专业乡方向发展。**镇要发展千亩棚菜小区,其他各乡镇也要完成任务。

(5)突破生猪养殖数量。今年生猪养殖要实现100万头,跨入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行列。目前我县存栏育肥猪已经达到70万头,有全县繁母猪3.8万头年可生产76万头仔猪作保障,实现100万头目标难度不大。另外,西安镇生猪养殖数量要向20万头努力,要体现**振兴公司养殖有机猪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6)突破皮毛动物深加工瓶颈。全县皮毛动物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影响养殖数量主要是近两年来经济效益下滑,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要突破瓶颈,就要加快发展皮毛深加工产业,就要研究皮毛深加工,通过深加工增加养殖户收入,只有这样皮毛动物养殖产业才能向健康方向发展。

要真正实现上述六个突破,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将发生质的变化,将实现新的飞跃:农民收入将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农业可能走出省门、走出国门。我们大家要向这个方向不懈地努力,这个目标将不会遥远。

5、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1)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我县是全国的示范区,水稻全程机械化一定要走在前列。今年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各乡镇要继续对购买插秧机和收割机的农户进行扶持;二是争取国家政策资金补贴要达到1000万元;三是发展农机合作社;四是加强培训和服务;五是实现人、机、苗、地、管五统一。新立镇要提前实现机械化。今年全程机械化要上一个新台阶,力争本届政府届满基本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

(2)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安全饮水工程在今年5月1日前必须结束。各乡镇抓紧核实工程量和项目投资,2月20日结束,3月中旬开始施工。

(3)抓好小额贷款用还工作。今年贷款数额必须保证8个亿以上。同时,要抓好信用诚信体系建设。各乡镇既负责贷款,也要负责还贷。

(4)抓好农村能源工作。发展村屯整体推进模式,捆绑使用资金,每个乡镇争取建造一个典型村,全县完成气化站5个。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今后我县要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产品向有机方向发展,确保农产品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6)抓好争创农产品品牌。争创品牌的目标是2、5、10,即:国家级名牌2个,省级名牌5个,市级名牌10个。粮食局和粮食集团要把**大米创名牌作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进行培育,农口其他部门也要做好农产品品牌商标认证工作。

(四)当前春耕备耕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口各部门和各乡镇一定要做好农业生产的安排部署,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农业丰收。

1、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农口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安排好培训时间和内容,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新技术的指导,保证农民实现科学生产、安全生产。同时,要解决和改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翻地、水育苗、不科学用药的不良做法。

2、做好农用物质储备。抓紧种子、化肥、农药、黑土等备耕,推广盐丰、辽星等种子优良品种,提倡每户种植两个以上品种,每个水稻种植品种不超过种植面积的40%,以降低减产风险。做好农资市场打假工作,确保农用物资质量。

3、做好蓄水准备工作。做好桃花水及上游水库放水蓄水工作,达到沟满壕平,备足水稻育苗和插秧用水。

4、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积极宣传农业保险知识,扩大农作物保险面积,提高抵御农业风险能力和增强农民生产信心,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5、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认真研读中央1号文件,积极研究对上争取资金项目,让惠及政策落到自己头上。今年农口对上争取资金要保5亿争7亿。

6、做好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各级部门必须按照国家政策足额及时发放直补资金。

7、做好准备,迎接六项检查。相关部门要做好对口部门检查接待工作。一是粮食清仓查库检查;二是移民项目的检查;三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检查;四是大型灌区续建项目检查;五是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村级债务化解检查;六是农口各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