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21:29: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41―0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各地所用的课本不完全一样了;教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信息传播手段不再单一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再只看分数了。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黑板加粉笔式的传播手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来分析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综述
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实质上,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相应地,可以把教育、教学中的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它的内涵是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整体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并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通俗地说,就是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这里所说的“技术”主要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传播信息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黄荣怀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书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南国农教授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 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总和。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的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如果说94定义是学科定义,那么,05定义是在学科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的研究,是符合伦理道德实践的研究。要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符合伦理道德就必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技巧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内涵分析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同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手段,是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主要是通过黑板、粉笔、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具表现出来。或是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等现代教学媒体表现出来。而教育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无形技术。这种无形技术主要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正是要在无形技术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这一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站在教育技术发展的高度,侧重于课程整合,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打破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开创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新课改的最终目标。而教育技术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总体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合理的、科学的、提高绩效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使用什么样的资源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信息的编码、信息的传递与信息的解码。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资源、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任务是通过对这二者的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合适的资源去设计出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任务也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其目的也同样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基础教育新课改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其目标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目的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
学科课程提供的是课程的结构、内容,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方法,只有教育技术才能提供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
三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辩证关系
通过以上内涵的分析,把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作为任务目标,主要是因为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者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好与坏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优化课程教学的根本,则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就是形成好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根源。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而教学设计也同样离不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而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的理论系统所形成的技术正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将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
为提高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又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借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一决定也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同样的公路、同样的汽车,不同的司机将会给乘车人不一样的乘车感觉和印象,而影响结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开车人的技术。如果司机都是新手上路,驾车技术一般,又不是参加赛车,开车的感觉可能主要是看谁的路好,谁的车好。现如今,大家的硬件基础设施都差不多了,路好车好,又是在参加赛车,这个时候驾车人的技术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光有好路、好车还不行,还得要有好的驾车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一样,在整合的初级阶段,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比较粗放,这时可能主要是看谁的多媒体设备先进,谁的学科教材开发的好。到如今,各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都差不多,学生来源也差不多,教材选用也基本一样,教学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个时候教师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就是说有好的信息技术、好的学科教材还不行,还要有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这种能力水平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操作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要有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师少了教育技术的支撑就如同驾车人少了驾驶技术一样。因此,教育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关键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当前新课改的有力武器。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材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象武士的一柄利剑或学生的一枝好笔,有了它并不能保证你武功长进多少、字写漂亮多少,还需要你不断地去练习如何舞剑、如何写字,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 总结与反思
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丰富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不能单纯地以技术的应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目标,更应该考虑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这一教育目标。尤其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在新课改的时代里,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即身心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在一个大的社会及大的教育背景下不断实践的理论技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一定要以人为本,切不可一味搞技术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培养。教育技术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面对的是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复杂的个体,因此,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这一点正是05定义所关注的。在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陷入单纯的技术层面,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可见的问题中去考虑教育技术,有必要加深理解,而不仅停留在对技术的简单理解上。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技术面对的也是人,它既有教师的控制也有学生的互动,人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05定义带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总之,新课改所倡导的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今天正在大力发展的教育技术事业来说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应当借鉴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理论技术不可替代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新课改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5]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6] 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
2000,(3).
[7]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
[8]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9] 何克抗.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EB/OL].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教学更具有魅力,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激励、鼓舞学生吸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能创造一定的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魅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会。
一、灵活的教学,使课程更具吸引力
“整合”后的教学能实时、便捷地引入各种多媒体资源,比如视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并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展示和控制这些材料,使教学素材更灵活地呈现出来,解决了过去在单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环境下,课件模式单一、呆板的问题,使教学更具“生成性”和吸引力。如教学教师在几何课上,用视频来展示著名建筑物,帮助学生学习几何中的外形和角度的知识;地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让学生通过自己旋转谷歌地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直观了解。根据不同的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具有独特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潜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成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和“后进生”,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笔者班上就有几名“学困生”,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而且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也能激发学生潜力,不但使教学更具感召力,而且还能再现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反复理解所学知识,鼓舞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中,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使教学更具启迪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创设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独立地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活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地感受、感悟出问题,并进一步去发现新的问题,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样化地获取信息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同时,学生还能初步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正确地把握它,一定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晓素,师书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
[3]王海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太原科技,2002,(4).
[4]覃志敏.也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广西教育,2004,(31).
一、如何协调信息技术资源与美术课本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它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而且提供了展示、交流资源的平台。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课本内容是指定的,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如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评述”课《中国民间美术欣赏》,在课本中仅有几幅图,而在网络中却众多信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协调丰富教学内容?搜索、筛选、整理信息,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学科知识特点,分为四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不同的美术学习领域就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模式进行整合。
二、如何处理信息技术手段与美术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因为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人文性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观察、演示、练习、小结等,信息技术整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拓展创新、评价激励。
三、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运用和美术课堂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然而在独特地美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又如何同美术教学目标实现完美结合呢?美术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好,则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以上是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几点思考。下面谈一下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
1.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美术本身是一种空间造型视觉艺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多媒体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为审美再现提供新的平台。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是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活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新需要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准则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
1.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的规划,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通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3.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学习。
4.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协作学习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最有利于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教学策略之一。所以在课程整合中,应该考虑把个别化教学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益。
三、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几个因素
1教师思想观念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放在首要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运用中的种种不足和问题,从根源上讲都是观念问题。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持接受认可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而从“保证教学进度”的角度看课程整合则是不宜采用的。
2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许多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从而产生一种误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是专业教师的事。因此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关键。只有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与课程的整合才会更有效。
3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教学软件的开发
课程整合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应用软件。不提倡教师编制软件,而希望教师采用现有的工具性软件及Internet网现成资源。但是现实存在的情况是,我国教育软件的种类还不够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许多软件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同时,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有待规范,低水平地重复建设开发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
目前,需要开发研制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特点,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教育软件和教育资源库。
4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相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知识技能而言,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上更显得薄弱。许多教师利用计算机仅仅是一种摆设,有的干脆使用现有的教学软件让计算机替代教师讲解,变成了由过去的“人灌”改为“机灌”的现象,一些教师虽然制作了课件,但课件缺乏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难以实现其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均是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不够。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概念与内涵 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它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我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探索性的认识,在此与同仁探讨。
一、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动态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以及把握好其内涵,在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应在整合方法上强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教学效果上追求“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必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也将为这种变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2.教师地位的变化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将被削弱,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将被充分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受冲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3.评价方法的变化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全面、科学地对教学作出评测,使教育者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进行革新。
4.教学载体的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大量出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将有力地冲击传统的教学资源观,这就带来了教学资源的变化。教学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只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过去课本是学生的整个世界,现在整个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5.学习方式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鲜明特点是将对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习方法产生冲击,使其发生变革,而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积极性、创新精神和个性潜能均能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除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学习者作为文明社会成员的素质。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观念要更新,责任感要加强。这是主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获取成功的事项基础。
2.努力丰富学习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这是应具备的客观条件。
3.从信息技术中选取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应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逐步深入,我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都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及其内涵的。
1.三个体现
(1)体现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
教师首先将原来的单一通过口授讲解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利用媒体技术体现多样化的知识传授途径及呈现方式;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工具,通过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方式,开始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发展到以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方式。
(2)体现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对原常规教学方式的另一冲击,是过去教师作为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的趋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各类媒体资源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学习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教育专家等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咨询和交流。
(3)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促进了教学角色的变化。
狭义的信息技术,即原来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对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不会产生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其对教学的整体过程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辅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2.三个阶段
(1)功能式的、以演示理解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最初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完全孤立于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成为教学整体结构的一个有机元素。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目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现在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2)电子式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我们习惯了以纸介为载体的教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光盘、电子书取代了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成为教材发展的一种趋势。电子教材的信息存储量是纸介教材存储量的成千上万倍,包括文字、动画、声音、影像的电子教材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E-book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和课本有机结合,学生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电子教材还可以方便地更新学习内容和改变学习形式,及时跟上信息技术及教学发展的脚步。
(3)网络式的、以虚拟教室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又与教师、同学保持着接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扩大了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而且完全可以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思考一:认为课件进入课堂就是“课程整合”
正确使用课件教学,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但前提是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课件的主要责任不是娱乐学生,而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的思想,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但目前不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初衷,使整合的质量大打折扣。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就是把教学内容搬到课件中去,整节课就是看课件。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夸大了课件的功能。甚至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偏离了学习目标,没有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重点、难点,而是过多地把时间花在课件的设计上,过分的追求“外在美”;课件过多的使用音效、动画等花哨的东西,不自觉地就把教学目标偏离到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件上而不是内容的理解上,使课堂变成了成果展览会;上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同学生一起看屏幕,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把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加筛选地堆积进来,忽视了师生互动,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了。试想这样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吗?能出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场面吗?另外还存在课堂容量过大,知识内容过多等现象;一节课过去了,课件上的内容才看了一半,到最后只能让学生只大致地浏览一遍,往往是课上听的糊涂,课下用的更糊涂。忽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规律,如果内容过多,学生往往疲于接受,找不到重点,来不及消化。
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多媒体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适时的运用,不能滥用;不能用电脑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规律。
思考二:是否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技能:1.合理运用媒体的技能。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先进,对教学工作来说,它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而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决定用不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而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用。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处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的技能。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了起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许多可贵的经验,我们提倡能用黑板、嘴巴等传统媒体讲清楚的问题,教师就不必使用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对需要实验和试验的问题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实践操作,代替学生对事物规律的探索。在进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还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好时间因素,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互动、反思之间的关系。
思考三: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作为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课程;整合;探究;开发。
20世纪后10年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的不断开展。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和传统体育教学利弊分析
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更促进了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课程理念。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融入课程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增强学习效果,能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情,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除了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外,它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互动性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并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它也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就是以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体育学科中去,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呆板的模式,以其独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广大地理教师的重视,它以鲜明、直观、逼真的表现形式,灵活多变的调控手段,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表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和传统体育教学利弊分析
影响因素 传统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
教师观念 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技术进行教学,认为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没有多大关系。 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是信息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教师自身特长因素 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内容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是不善长的内容随意带过,这样会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单一。 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这样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就不用“扬长避短”,也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增长他们的见识。
体育运动技术特点因素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瞬间技术动作,而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而这些动作教师在做师范时又不可能在空中停下来给学生仔细观看,所以会使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带来不便。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我们可以可以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给学生仔细观察动作的要点,也可以将动作慢放、静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看清每个技术细节,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学习理解的过程。
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的事物所吸引,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教师进行动作师范时,他们往往分不清楚主次。 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表现出来,对于个别的技术动作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把学生很难分解的动作放大给学生观察,教师也不用一次又一次的做动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克服了教师自身缺陷
“体育不养老”,作为普通初中的一名体育教师,所教学的内容确是多方面的,因教师本身并非全能或者年龄、自身身体等因素,难免有些不擅长的体育项目难以完成正规的示范。例:有位教师特长是蓝球专业,因身体条件因素教授单杠、双杠等体操动作就难以完成。教学中可以制作体育课件,通过体育课件的演示,存进学生模仿学习,克服自身难以动作技术示范的目的。
2、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进行教学和训练,可以让抽象复杂、瞬间即逝的动作技术形象化、深入浅出,能够让学生或运动员更直观、“仔细”地看到教师或教练员的正确示范;也可以把世界上优秀运动员的规范技术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概念,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比如,在进行前、后滚翻教学时动作时,从蹬撑——低头——滚翻——抱腿起立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的慢动作进行演示,我们可以将正确示范动作从前、侧、后方向不同角度进行循环播放,同时根据需要将正确动作进行不同速度播放,学生或运动员就比较容易看清楚动作过程,并且深深印入脑海。
3、练习时具有针对性,容易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是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讲解跳远动作要领时,腾空后的踏跳腿与摆动腿并拢,两臂经前摆至身后等相关动作是授课的一个难点,教师虽然反复示范,但因是瞬间完成的动作,学生也只能凭感觉去模仿罢了,挂图展示也只是静态的展示,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学生看到了世界级运动员的跳远雄姿,通过相关课件中的动画效果,了解肌肉构造和动作的生理原理,再运用慢放、停放等技术,使学生真正了解了这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便能自学地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这之前这个动作的掌握也只能说是凭感觉模仿罢了。通过信息技术对动作重难点或不明的细微之处进行“特写”,即将该处“放大”进行全方位观察和表象练习,使同学们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动作掌握速度和质量。同时体育运动中所强调的感觉也得到了教育,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定能达到质的突破。
三、建议
1、把握好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度性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确实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性质使它的大部分教学任务还是需要在室外完成。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必竟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如果只为了体现前面所谈到的现代化而放弃那些好的实用的教学经验、手段,这样的现代化教学也不是我们所要的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丰富了体育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运用时应与身体练习相结合,交叉进行,“看”“练”相辅,以练为主的原则,应该重视信息技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在体育常规教学中的协调性。我们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插上翅膀,发展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2、大力倡导体育教师主办体育主题的网站或者博客。体育学科网站就是以体育教师个人为主,整合体育的课程资源,以网站的形式保存。在存在形式上可以存放在学校的服务器里作为校园网站的组成部分,为学校体育教师提供资源;或自行购买网络空间存在某网络公司服务器中,为全球所有体育教师服务。笔者认为发动广大体育教师自己动手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但能有效的解决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资源瓶颈,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1)体育教师在建设个人的体育学科网站时整理归纳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件、体育教案、体育论文、学校体育工作方法等等),也是是对体育课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是促使体育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的有效手段。(2)建立教师学科网站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教师所有搜集、整理创作的课程资源、资料被源源不断的补充到网站中,使之不断补充和积累最终成为体育教师甚至学科的资源中心。
参考文献
一、整合带来的需求
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模式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知识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也强调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的学习是指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利用数字化资源,采用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必须要能提供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诸多要素。而情境则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保证课程整合能常规化、日常化,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要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参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充分互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功能以生动的形象呈现给学生。为此要保证信息技术工具的易用性,不能让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软件开发上,忽视整合过程的设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要保证数字化学习,使整合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庞大的教学资源为师生的教与学过程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二、“学与教”软件平台的研制
在福州、厦门等地的学校具有万兆主干的校园网络和上千台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初步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硬件基础,而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软件平台,将“教学―学习―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贯彻在教学设计中,解决整合带来的问题成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期调研中发现:
(1)要让学生上网聊天或进入论坛,就很难再找到“差生”了。学生们积极参与,几乎不用老师教,他们不仅主动学习,而且还能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很快就学会操作了,聊天室和论坛可以解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充分互动。
(2)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大部分是OFFICE软件制作的课件,所以他们的现有资源和习惯要给予保留。
(3)新教学平台应能给学生、教师带来方便,它要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只有得到师生的支持,才能有生命力。在调研基础上及时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制。在校园网上创设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其几个主要模块应具有以下功能如图1所示:
(一)备课系统:
网页和WORD是教师们所熟悉电子教案形式,为此备课系统将word的编辑和网页的展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实现电子教案编辑的便利性和展示的美观。
1.资源无缝集成。电子备课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的问题。学校原有一些教学资源,包括自有的和购买的。以往都是通过复制、粘帖的方式将资源移植到电子教案中。现在要求该备课系统和我校的资源应用平台无缝集成。备课系统随时可以调用资源库的资源,通过全文检索、分类检索、收藏夹等方式快速寻找、定位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源应用平全采用国家标准和元数据规范,所以只要符合该标准的教学资源都可以纳入该平台的管理。从而为备课系统服务。
2.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按时间顺序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树形结构展现出来(图2)。
3.丰富的媒体样式。平台应支持图像、音频、视频、Flash等多媒体信息。可以引用远程资源库和本地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实现Intemet资源的调用。
4.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将提问、讨论、作业、考试等传统课堂活动在电子教案中实现。其中提问: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点击问号和灯泡图标,随意控制提问和答案的顺序,实现一问一答、多问多答等(图3)。
5.共享。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共享给某个组,或者某个人,也可以浏览别人共享给自己的教案,这样可以优势互补、促进交流、共同提高教案水平。
6、打印。可以将制作好的电子教案导出成学校教案模板的WORD文档,打印成一个图文并茂的教案。
7.数学公式。支持任意的数学公式、部分化学公式、物理公式的录入适应教学的需要。
8.个人文件夹。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可以上传到个人文件夹,并随时引用到教案中。个人文件夹的管理界面和资源管理器完全类似,轻松实现个人资源的管理。
9.可以自定义教案界面,保存成模板,以便随时调用,保持教案界面的一致性,实现个性化风格。
(二)授课系统
电子教案制作好以后,教师可以随时调用。考虑到大家对于PowerPoint的演示方式比较熟悉,所以电子教案的展示方法也和PowerPoint类似,不过赋予了更多教学功能。比如可以直接播放视频、展示课件;也可以直接跳转到作业、论坛等;同时还可以将教案结构树形展示,方便老师随意跳转授课内容(图4)。
(三)学习论坛
论坛(图5)(图6)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规律出发,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普通论坛功能进行改造,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增加教师评语栏。老师可以随时对每一帖子进行短语评价,也可打分或给评价图标。学生立即得到激励和指导,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2.增加公式输入功能。适应理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3.普通论坛只显示昵称。改造后的学习论坛让真名与昵称可由管理者来决定是否同时出现,让参加学习的人都知道是谁在发言,我与谁交谈,有利学习的深入交流。同时,要求显示学号(或班级座号)有利于老师的登记和管理。
4.构造论坛的多种模式。如在某论坛中分设小组讨论,由学生(小组长)管理小组论坛,不允许乱窜;又如,在某一空间只许每人发表一次议论,然后,再让全班同学来评判。进行这些改造,有利于在网上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有利于老师创造性的发挥。
5.对老师的操作要求简单可行。许多操作可设计为批量操作。在学校里网速快,可以让老师一次性调入学生100个帖子,以提供阅览和评判的效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增加一些附属功能。如放大指定帖子的字体,适合老师将其内容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中展示,有利于老师将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四)考试与作业系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为组织题目、批改作业、成绩统计、作业分析等发愁。利用软件平台的作业系统,可以全面解决以上问题:
1.与题库无缝集成。与学校的同方思科的题库集成,系统可以随意调用该题库的试题。
2.题型多样化。支持客观题、主观题所有题型,例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连线题等。还支持自定义题型。
3.自录题目。允许录入包含公式、图像、视频、音频、flash等媒体信息的题目,从而突破传统试题的局限,提高出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每一道题都有题目解析,方便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
4.组卷灵活。根据组卷策略,可以快速从题库中挑选出符合难度、知识点等要求的题目,组成一份试卷。考虑到学生掌握程度不同,可以为不同学生不同难度的作业和试卷,做到个别化教学。组卷时可选中“学生答题结束后立即展示答案”的选项,满足自测要求。
5.半自动化批改。对于客观题,系统根据标准答案自动批改。这些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连线题等。
对于填空题等半客观题,系统实施智能批改:对于符合标准答案的,系统自动批改;教师只需要批改不符合标准答案的作业。批改时,对第一个学生进行评分,系统自动对和该学生答案一致的学生进行同样的评分,这样可以加快批改速度,减轻教师负担。
对于主观题,系统会在学生答题中用颜色标出关键字(该关键字在录入题目时设定)。根据关键字,教师在批改时,可以快速批改。
6.试题分析。系统可以给出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的答题情况、如答题人数、正确率,凭借这个功能,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教学效果。
7.错题库。在教师批改并讲评过后,学生可以对错题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保存。系统完整保存各个学生的错题,便于学生在期末回顾错题,了解自己的在哪些方面掌握不够。
8.成绩统计查询。提供成绩统计查询、成绩册、考生成绩查询、正确率汇总统计等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公布成绩。
(五)网上答疑
教师可以在网上一些常见的、经典的,或者往届同学经常提问的问题和答案。学生在家里自习时,如果有问题想在线咨询教师,可以先进入网上答疑,看是否有公布自己想问的问题。如果有,可以直接参考答案;如果没有,可以在线提出问题。教师在线反馈。这样的好处是同学的提问和教师的回答面向所有同学,教师等于在向全部学生讲解,从而免去教师重复解答之艰辛(图7)。
此外,可以请一些名师在线答疑,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名师的指点。
(六)评价系统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包括数字化的和非数字化的、结果和过程的、自评和被评的。对于结果的、数字化的评价比较容易。大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对一个学生的过程评价。而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评价体系的一个部分。软件公司根据这些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考试成绩编辑和导入功能。可以在线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从EXCEL中导入。
过程评价:系统自动采集学生在使用教学平台过程中的所有评价信息,并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系统支持评价追溯,可以针对某个过程评价,回溯当时学生参与的情况。
2.在线测试考试汇总自动汇总。在该教学平台上进行的作业、考试,系统可以自动统计出各个学生历次的成绩。
3.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对同班同学进行评价,实现互评。教师可以评价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
三、探索实践
“学与教”平台研制后,我们在部分学科和班级中进行教学实验,利用该平台创设一个数字化学习的氛围,进行了一种新型的学与教方式的探索,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
实验中,老师在“学与教”平台上备课,把教案、课件上传到该平台上,在普通教室教学时当成教案使用,在网络教室教学时,当成学生的学案,通过网上聊天、论坛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课后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去点击查阅教师的教案、习题、动画课件,以及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自主地查缺补漏,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习。充分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此外,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园地的论坛和实时教学聊天室引导学生展开学科学习讨论。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利用该平台,学校有三位教师在全省“三优”联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了二、三等奖,学校也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学校承担的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立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结题鉴定中,“学与教”平台的应用也受到专家的好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47-0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整合的不合理性
不合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有些课件仅代替板书的作用,只是将黑板换个样,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或缺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1.2 整合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性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偏离,造成教学设计散乱,教学思路不清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甚至被整合课中的技术手段吸引,导致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不分,重视了花色与图片的演示,忽视了对学科知识的接收和学习,影响教学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1.3 整合缺乏合作性
在整合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什么是课程整合理解还很片面,不能全面的看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负责的事情,但是,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的道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对这方面掌握的知识全面,因此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所有教师相互配合,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4 整合成了教师宣读的工具
有很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充实了大量内容,上课时照屏宣科,只注重放没注重收,像放电影似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1.5 整合教师负担加重
教师在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上,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查和工作负担,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优化实施课堂教学。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实现学生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整合的内容
2.1 技术层面的整合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数字化通讯逐渐成为主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受到更多的通讯媒体的支持:(1)智能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在智能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让以及学习进度等等;(2)网络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使得合作交流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2.2 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层面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主要表现网络课程、知识形式多样化、学习动态化、资源共享、学习自主化(更多是以小组学习为主,合作与协作将做到优势互补的学习,独立学习将得到加强)。
明确技术和课程关系,将信息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各个学科课程中,技术是载体,课程是实体,当然有时两者的角色可以交换,技术本身也是一门课程,需要自身的整合,还要和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体工具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完美地融合,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三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环境的整合
学习环境:含信息学习环境和现实学习环境的建立,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网上与网下的交流与合作。
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网上所有人都将成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知识是在活动和互动中获得,师生角色可以交换;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教师的联合体,网络教师的联合体,以及教师联合体的运作机制的建立;教材内容可以由教师,课程企业开发者、技术人员、课程销售队伍提供。
2.5 经验的整合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于整合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经验,使具体的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将各自分立的学科知识进行连结,进而能够有效地感知生活世界里的复杂性。卢梭认为:“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
教师应具有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