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23:35: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与预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思想诚信教育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的思维方式是理性主义关照下的经验主义、演绎主义关照下的归纳主义、“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按照特有的思维方式,定量地揭示教育领域中“寓于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模块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厚基础、专题化的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基础,构建了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理论教学模块(1)描述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统计指标的意义、应用;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推断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概率及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3)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块主要包括教育测量产生的历史、类型;教育测量的质量特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编制测验的原理;测验题目的类型及编制要求、适用条件;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2.实践教学模块(1)会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是用数字精确反映事物的一种定量研究。[5]平均是描述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1)有3位报考相同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各课程权重系数给予同一规定,试问录取结果如何?(2)有两组个数相同、数字不完全相同的10个分数,试问:两组分数的分布是否一样?为什么?哪个平均数的代表性更好?为什么?由样本推出总体是推断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从某年高考作文试卷中随机抽取100份,试估计作文总体平均分数95%和99%置信区间。(2)会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如,零假设H0:某人患癌症,备择假设H1:某人未患癌症。医生给此人做诊断时,尽管遵循小概率事件原理,仍可能犯两类错误:此人未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患癌症(α错误:H1为真却拒绝,弃真);此人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未患癌症(β错误:H0为假却保留,取伪)。如果医生犯α错误,此人是否会抑郁而患癌症?如果医生犯β错误,此人是否会错过治疗而成为不治之症?两类错误危害很大,应该降低犯错的概率,尽量控制。(3)会编制测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般都会通过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如何编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并进行科学分析,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自编测验必须明确三个问题:测什么,为什么测?怎样测?包括题目双向细目表的制定,题目的类型、数量、记分方法的选择,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分析等步骤。[6]3.应用教学模块(1)应用一:用Word、Excel绘制统计图、表。统计图、表能简洁、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植树活动,总计需要植树120棵(其中槐树46棵,柳树24棵,松树50棵)。请绘制圆形统计图。再如,某小学在雷锋活动月中,各年级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分别为:一年级男生12件、女生15件;二年级男生16件、女生24件;三年级男生11件、女生13件;四年级男生20件、女生24件;五年级男生18件、女生15件;六年级男生5件、女生10件。根据上述资料,请编制一个适当的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2)应用二:考试、竞赛、选拔等。应试技巧: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如,(1)一个学生猜做10个是非题,若全凭猜测,平均就可以猜对5道题(np10×0.55)。假如规定做对95%的题目才算掌握了测验的有关知识,那么,学生必须做对多少题才算掌握了这些知识呢?(2)一份试卷有100道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考生答对了其中80道,有20道不能回答,因而对这20道题作猜测,则猜测得分的范围有多大?(3)某项职业录取考试,在参加考试的1600人中准备录取200人,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分数为74,标准差为11,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3)应用三: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比较。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如,(1)某学校将80名学生按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原有知识基础等一一匹配后,分成两个班级进行教材改革实验。甲班学生使用旧教材,乙班学生使用新教材,学习后两班学生测验的结果已知。两班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2)某学校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从某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三种教学方法实验。一个月后进行统一测验,测验成绩已知。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4)应用四: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的运用。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主要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评价法、表现性测验评价法、评定量表评价法、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等。考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作业批语、课堂提问是一种评价,家访是一种评价,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三)改革教学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用相对位置或相对分数来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课堂思考,分组讨论。如,某学生一学年内期中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5分,期末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0分。95分与90分相差5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吗?该学生家长批评了他,你赞同该家长的做法吗?你眼中的素质教育与分数、排名有什么样的关系?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内合作、组间交流汇报:如,计算某班某两门课程分数的平均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画出成绩分布图并判断是否为正态分布。小组合作学习描述统计:列举经典实例,分组课堂练习,分析比较数据,探讨在教育科研中,标准差S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讨论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推断统计:对小组合作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3.讲授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要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心理测验、考试等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或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对两组随机样本来比较实验前后的效果,比较的目的是看实验前后随机样本是否有所变化。引出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两个样本统计量的差异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参数差异的显著性。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原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把基本原理正确地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选择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4.案例教学法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的案例教学法被日益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通过案例的桥梁可以实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连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如,飞机失事,大家已经众所周知,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乘坐飞机?人们坐飞机出行前,都坚信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飞机失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头上。任何事情都有偶然性。概率就是偶然性当中的必然规律。把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比作“人才”德和才的关系,有德有才为一等,有德无才为二等,无德无才为三等,无德有才为四等。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一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5分,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8分,家长会评价说:“你看不努力,退步了吧!”这样的评价合理吗?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很好地阐释相关理论;要典型,具有说服力;要深入浅出,使学生通俗易懂。5.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法如,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让学生们参与调查、评分、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渗透参与式学习、探究式教学,将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6.抛锚式教学法如,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教学,以典型例子呈现正态分布的应用。分析问题时,先抛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知问题后,再作引导性讲解。紧紧抓住学生,适时引导和修正,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概括。总之,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有意义地学习。通过行动与体验,培养学生教育统计与测量能力。
(四)整合教学手段通过PPT、Word形式呈现讲解内容,使学生会读统计图、表;借助Word、Excel制作统计图、表,将概率分布等直观的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减轻教师上课手绘画图的难度。整合后的教学手段=板书+电子教案(PPT、Word)+Excel+统计软件(SPSS)。
(五)构建教学评价根据教学改革评价多元化的理念,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体现知识与技能又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考核的内容与权重为:教育统计与测量基本概念、原理30%(如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软件操作20%(如运用Excel绘制统计图、运用SPSS统计分析数据、检验测验的信效度等),平时学习态度20%(如出勤、课堂参与),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践应用30%(如考试、作业)。总之,考试形式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更侧重于实践与应用。
(六)践行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接受与理解水平,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教学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使得他们容易感知、领悟;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与理解,使得学生活学活用。2.案例生活化,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抽样分布”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师用生活化、典型的例子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教师举出应用性的实例,进行软件操作与演示,拓展学生的学习。如相关量数的教学,重点是每种相关适用条件的判定,而不是公式的推导。3.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夯实理论教学,践行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教学,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一项教育研究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培养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
二、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改革的展望
(一)建构网络互动平台组建QQ群,使得师生互动和交流有效、及时;逐步实现典型试题库、教育统计与测量相关操作软件的共享,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师生互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完成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一种“双主体”的评价关系。
(二)加大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地位,重组教学模块,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育统计与测量能力。
武器系统网络拓扑
1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某武器系统地面15个节点,弹上8个节点,若全部采用星形结构,假设地面每个节点距“中央设备”的平均距离为3m、弹上每个节点距“中央设备”的平均距离为5m,则总线总长度为:15×3×2+8×5×2=170m根据2.2.2条的论述,此结果大于134.2m,是不适用的,因此系统不能全部采用星形结构。
若全部采用链形结构,由于导弹发动机燃烧喷出的尾焰、导弹发射后的冲击力都可能对链的连接点产生影响,影响整个系统的通讯。所以,将8发导弹单独组网并与地面网络隔离是必要的,即采用“双网”完成系统通讯。地面各节点位置相对固定,适合采用链型网络。总线的主干网布好后,在联试联调中各节点移动、离开主干网,都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正常通讯。弹上网络适合选择星形结构。基于以上分析,最终的某武器系统网络由导弹网络及导弹发射车网络(地面网)组成,地面CAN网络为链型结构,由屏蔽双绞线加两端的匹配电阻构成,各部件节点挂接在网络上;导弹网络为星型结构,所有节点通过接插件接在CANHUB上。网络拓扑见图3,图3中虚线所示的连接,在导弹飞离发射架后断开。地面网与弹上网之间通讯,还需要转接设备,目前使用发控装置(图3中节点3)进行转接。
发控装置有两个独立的CAN口,一个与地面网络连接,另一个与弹上网络连接;发控装置CPU对数据判读,将两个CAN口数据相互传递,实现地面数据上传或弹上数据下传。在实验室摸底时,发控装置计算机两个CAN口数据转接的延迟不大于2ms。
在导弹发射前,地面网所有分系统已经上电工作,弹上只有弹上计算机接收地面发控装置装定的诸元。导弹击发并飞离发射架后,弹上计算机与发控装置的连接断开,导弹所有节点上电工作,形成导弹、导弹发射车两个独立的CAN网络。增加或失去一个节点对CAN网络通讯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导弹与武器站两个网络之间没有直接连接,所以导弹是否在位不影响武器系统的通讯。
2最大总线线路估算
根据各项参数及芯片特性,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计算总线最大长度及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如下有以下两个公式:
系统通讯延时
1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只有传递对准阶段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其它时间段的通讯有的数据量大但实时性要求不高,有的实时性要求高但数据量不大。在传递对准阶段,节点A将敏感到的传递对准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发控装置,发控装置再转发给弹上计算机;弹上计算机通过RS422将传递对准信息传给节点B,节点B执行传递对准任务。
2传递延时计算
按照传递对准信息传递要求,有:式中,B为波特率,T转为发控装置的两个CAN口进行传递对准信息传递所需时间。T转在电路上有微秒级的延迟,更多的延迟是进行打包转发、数据拼接所耗费的时间。经过实验室摸底,时间T转<2ms。t0不大于5ms,则上式为:
2.1波特率选250kbps
当波特率选择250kbps时,式(3)为18.94ms<20ms;此时总线负载预计为:当总线数据量小于30%时,CAN总线才能稳定可靠工作。波特率为250kbps时,CAN总线负载大于30%,不能满足系统要求。
2.2波特率选500kbps
当波特率为500kbps时,式(3)为17.08ms<20ms;此时总线负载预计为:能够满足CAN总线的要求。
2.3结论
综上所述,系统在进行传递对准时,如果没有其它大数据量的信息传递,波特率选择为500kbps时,传递对准信息传递时间小于20ms,总线负载小于30%,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于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落后,企业领导缺乏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内在需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统计模式改革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04-01
1 企业统计的重要性
(1)企业统计具有信息主导作用。
(2)具有咨询和监督功能。
运用现代统计技术对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监测,通过可靠的经济信息数据库中的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资源,多层次、深层次地展开企业经济活动的专题与综合分 析,在宏观信息、市场信息、企业微观信息基础上做出预测、置信估计,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全面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 定量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反应、描述,提供监测、预警、中止信号,并提出咨询意见。
2 企业统计中存在问题
(1)服务主体错位。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以一套报表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政府统计模式,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服务的对象始终是政府。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但是企业的统计工作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突破“统计=报表”的传统模式。相应地,企业统计的职能也没有从报告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企业统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各种报表,即所谓“吃企业饭,干上级事”,缺乏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入分析的主动性,从而对企业经营没有直接贡献,所以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是企业中效益最差的管理部门。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就要求企业统计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政府由原来的主要服务对象变为次要服务对象,因此,企业统计的目的要由为政府统计服务改变为企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服务。
(2)指标体系不完整。与统计报表相适应,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只局限于企业的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相适应的指标甚少,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更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3)工作内容单调、手段落后。由于企业统计人员均是事后统计,较少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多简单的数据说明,少深入的系统分析。多数统计数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信息产品,很少有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大的深加工统计产品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以帮助其进行决策。所以,企业统计部门不被企业领导所重视,其人员、设备配置相对于其他部门较落后。
(4)缺乏高素质的统计人才。由于企业统计在现有的统计工作体制与模式下没有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对企业经营没有直接贡献,所以企业统计部门不被企业领导所重视,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低下,能力较强的人员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都不愿意在统计岗位工作,造成统计人才的短缺。而从统计业务来看,企业统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功能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企业统计本可以在数据分析方面发挥作用,但由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数据信息。
3 对策与建议
3.1 部门重组,建立企业信息中心
当今快捷地进行企业信息化运作,已成为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由于企业统计和企业信息化的功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是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信息系统更多地应用了高新技术的支持;企业统计更关注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应用。企业统计和企业信息系统在许多方面可以互补,如果将两者的功能相结合,相应地,将企业统计部门与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相融合,建立企业信息中心,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与企业统计的应用相结合,前者是信息管理的设施,后者提供信息资料。这样,既满足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又为企业统计信息功能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先进的载体和平台。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统计的不被领导重视、地位低下、工作条件落后、硬件配置不足等问题。
3.2 服务手段改进,与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投入产出方式,催生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指引下,用数据库、网络及管理应用软件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于统计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天然联系,企业统计在先进的管理方法中不仅有用武之地,而且其功能得到了新的拓展。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线,质量管理的发展在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标准质量管理阶段。在质量管理的 发展过程中,统计技术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对统计技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费根堡博士曾说:“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用到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所表达的观点,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以及6σ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中,统计技术的运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3.3 服务拓展,为企业其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部门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数据记录,而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远不如专业的统计人员,他们一般只采用简单的方法描述统计数据,难以看到数据中隐含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人员可以为企业其他部门提供数据处理咨询或培训服务。
如果我国企业能够尽快学习并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用严谨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决策的高效性、准确性,那么企业领导者会发现,统计技术 是企业管理与决策中不可少的工具。这时企业领导会主动地重视企业统计,自然会由“要我重视”转变为“我要重视”,因为企业统计的职能已不再仅仅是“吃企业饭,干上级事”。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去从企业报表那里摘抄而来的统计报表现在可以通过信息转化功能自动实现,统计人员能够摆脱烦琐的事务性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统计专业技术对统计数据进行高层次的分析,甚至成为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不断企业提升管理与决策水平服务。
3.4 统计人员提高业务是企业统计新模式的运作保证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建筑检测的标准一是对一些通用性的检测项目引用公共建筑中的相关标准规范,包括: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CECS182:2005)。3)《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二是针对一些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独有的系统的验收规范,包括:1)《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06)。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578—2010)等。
2检测项目
按照专业划分,轨道交通内的智能化系统用于管理车站安全和环境的车站设备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控制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3部分。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如表1所示。
3检测内容
3.1门禁控制系统
3.1.1读卡器功能防破坏功能,对卡的识别功能,识别速度,有效读卡距离。
3.1.2门禁控制器功能控制器防破坏功能,独立工作功能、工作准确性,响应时间,开、关锁功能,后备电源自动投入功能。
3.1.3系统管理功能实时监控功能,对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完好率/接入率,非法入侵报警,非法破坏报警,与控制器通信故障报警。
3.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3.2.1车站环境温湿度及区间环境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监测车站站厅、站台及设备区环境温湿度,主要检测现场的温湿度数据采集精度。
3.2.2通风空调系统该系统用于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器、风机和电动风阀、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泵、冷却塔和电动蝶阀等设备的监测与控制。
3.2.3照明导向系统该系统用于检测照明回路、导向灯箱照明回路、屏蔽门光带的监控功能。
3.2.4应急照明电源系统功能1)工作状态监测功能。2)电池旁路故障、电池低电压、逆变器故障、输出过载等故障报警功能。
3.2.5给排水系统该系统用于潜污泵、给水碟阀等设备的监测与控制。
3.2.6电梯与扶梯系统检测运行状态、上下行方向监测、左右扶手带故障、电扶梯故障等功能。
3.3综合监控系统
3.3.1接口检测检测子系统与主控系统之间的硬件连接、串行通信连接、专用网关(路由器)接口连接等。网络服务器、网卡、通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应能正常连通。
3.3.2软件检测检测系统的数据集成、被集成系统的数据界面、被集成系统的数据响应时间、准确性和误码率。被集各系统的数据应在集成主机统一界面下显示;界面应汉化和图形化;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误码率等。
3.3.3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1)系统集成的整体协调控制检测。2)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和冗余功能检测。3)系统集成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检测。
4结束语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困境;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经济作为流通经济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强对交通运输经济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发展交通运输经济的重要作用
(1)经济作用。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当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当交通运输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交通运输中具有五种不同运输方式,既要可以满足国家下达的货运和客运运输要求,又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节奏调节各自的运输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
(2)社会作用。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必须要不分昼夜,不分季节,全天候地保障运输的正常通行。在一些特殊时期和面临突发事件时,交通运输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如发生地震、洪水、大火、海啸等灾难时,需要交通运输提供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输服务;在战争时期或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交通运输都是抢救危亡,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
(3)沟通作用。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除了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外,还要以交通运输为依托,充分借助公路、水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依靠若干条纵贯南北的各大运输通道,贯通各个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交通运输将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规模,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步伐,存在着运网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运网规模不足、运输基础设备和交通运输管理水平欠缺等问题,造成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和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城市较密集,虽然交通运输的密度和使用量远远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仍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
(2)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缺乏。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竞争激烈,从而导致了原材料等物质资源价格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紧缺和人力费用的增加,因此,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投入到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就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差距较大,造成了各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情况参差不齐。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投入了不少的建设支持资金,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还远远不够。
(3)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合理。
交通运输网络畅通与否,对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城市运网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还是人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切实需求,都需要一个畅通的城市运通网络。然而,从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来看,很多城市都存在严重的堵车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运输效率,严重阻碍了人民工作生活的节奏,限制了城池经济发展的稳健步伐。
(4)交通运输个性化服务欠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和交通运输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受到投入资源的约束和成本控制的现实要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人员文化水平和从业素质相对较低,致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个性化服务提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和不足。由于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剧了运输行业内同质化服务的趋势,导致了交通运输行业获利能力的下降。
(5)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不足。
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危害社会和人身安全的最大问题。受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铁路运输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公路的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交通运输服务的购买信心,从而降低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发展。
(6)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落后。
整体素质偏低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落后,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交通运输却难以承载过剩的运输量,而经济低迷时,由于交通运输需求量下降,交通运输的获利又会降低。因此,为了保障交通运输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步伐,必须要进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3 促进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1)明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要想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有效发展,首先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预测,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厘清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明确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通过行政政策的引领、健全机制的管理逐步优化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之路。
(2)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力度。
资金不足是遏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由于交通运输涉及的方面广、规模大,在基础建设和常规管理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首先,要多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对于交通运输的投资,除了国家和政府以外,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的投入。同时,通过征收各种交通费用,加强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将资金利用发挥到最佳程度。其次,要控制行业成本。能否有效地控制成本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关键。各个交通运输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盒资金管理的联动机制,通过合理的资金预算、资源配置、效益评价等环节,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内涵式发展。
(3)加强交通运输的综合管理。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涉及到交通运输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要加强交通运输的综合管理。首先,要加强交通运输的网络管理,确保对交通运输情况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和管理,进一步建设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基础设施,增加电子监控仪器的使用效率,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其次,要适度开展个性化服务。在人们生活出行的消费领域,交通运输企业要尽可能的提供个性化的运输服务。这样既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交通运输行业也要把遵循适度的原则,处理好个与大众化服务的关系。最后,要加强安全运输的管理。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强对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交通运营单位的考核和日常管理,做好安全审批工作,遏制各种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优化和完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
要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要完善交通运输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才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经济作用。首先,要制定有效地交通运输政策,从政策层面对交通运输实施宏观调控和指挥。其次,要做好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布局,逐步实现交通运输的结构优化。最后,通过相关法力和规章制度,规范交通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和同步。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区域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3(30).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湖南 常宁 421513)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政府和工会为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做了大量工作。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初步建立,为稳定劳动关系起到巨大作用。但总体看来,集体合同的推进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
关键词 :集体合同;劳动关系;集体契约;协商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190-01
近年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政府和工会为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做了大量工作。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初步建立,为稳定劳动关系起到巨大作用。但总体看来,集体合同的推进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
问题之一:据了解,大多数企业工会认为签订集体合同和建立平等协商谈判制度是工会这头热,企业这头冷,两者反差强烈,认识很难统一。
建议与对策:一是尽快去台《集体合同法》,进一步明确提出企业必须实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二是工会必须及时调整集体合同在签订与执行过程中的战略战术,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使之认识到: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虽然是工会工作的“牛鼻子”,但并不是工会的“专利”,而是双方共同利益之所在。事实上也是这样,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平等的,其内容既有工会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权益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包含了企业对工会和职工在履行其义务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在这里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问题之二:职工希望集体合同条款越具体越全面越好。也就是期望越高越好。甚至还有个别的工会组织和职工则希望通过集体合同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企业行政则希望集体合同的有关条款原则一点,也就是保守一点为好。
建议及对策:对职工过高的期望值,工会不能盲目的应承;对企业行政的“保守”,工会也不应无原则的屈从,关键是要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并留有适当的余地的原则,对期望值一项一项的的进行的进行解剖,在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获得大量详实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比较接近实际且双方都能比较乐意接受的共同点,进行平等协商谈判,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将分歧缩小到最低限度。
问题之三: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具体的、独立的法律法规条款,对企业缺乏约束。
建议及对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应该有过硬的、刚性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建议尽快出台<<集体合同法>>。在<<集体合同法>>尚未出台之前,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契约形式,作为双方共同认同的合同,并经职代会审议和通过,双方都应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一个不履行诺言的组织,不可能得到职工的支持和认可。
问题之四:在集体合同签订与执行的过程中,工会干部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职工的期望值达不到,职工不满意,怕得罪职工方;企业的要求达不到,怕行政给:“小鞋”穿,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得罪企业方。
建议及对策:一是大力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勇于为职工说话办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政治素质高,清正廉洁,扎实苦干的工会干部队伍;二是改变现行工会干部管理体制,逐步实行工会干部工会管,实行选举制、招聘制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工会干部工会管一时无法办到,但至少工会干部工会协管,要真正协管起来。
问题之五:企业不景气,企业无力按法律要求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国有企业有1/3以上亏损,一些亏损企业厂长谈到集体合同就摇头说,企业连职工基本工资都保不住,还有什么条件就职工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等问题来签订集体合同。
建议及对策: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不能搞“一刀切”。条件不成熟的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该缓还得缓,不要只重数量和进度,不讲质量和效果而急于求成。但是,也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创造条件,待条件基本成熟时再签。
问题之六:平等协商、监督执行难。尽管法律上规定,集体协商的两个主体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工会与企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从职务上来讲,工会只享受同级副职的待遇,而厂长处于中心地位,掌握着人、财、物等大权,工会在企业实际上处于依附地位,经费要别人拨,人员要别人配,工会与行政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感情“哥俩好”来维系的关系,不可能牢固。
建议及对策:一是通过职代会的组织形式,广泛征求职工对集体合同的意见,审议通过集体合同文本,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这样,既可以使工会在代表职工同企业平等协商中充分反映职工的愿望和要求,使集体合同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增加集体合同的权威性。二是上级工会要帮助下级工会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由于上级工会所处位置不同、很多事情由上级工会出面,比下级工会出面办事情要好办的多,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上级工会对下属单位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本身也是对下级工会的监督,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百利而无害的。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已例出几条,但对策还需作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仅仅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故此文存在的错误和片面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中国劳动关系的调节路径和研究方向》,石印秀,“中国工人”2013年12期.
一、当前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状况
(一)湖南省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2008年,湖南当地私营企业用人需求环比下降8.57%,同比骤降17.11%,但是在这种对劳务人员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湖南省乡镇企业却急需高技能人才充实本土的各个产业,湖南的土地上堆满了需要上岗就业的人,但同时又缺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来为企业注入高效益血液,因此湖南省产生了就业压力与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二)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紧张情况
不可否认,企业用工紧张、招工不足的现象在湖南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据长沙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统计,在去年,企业登记的总空岗信息为19.23万个,介绍成功13.2万,岗位空缺数5.8万个。长沙市2582家规模以上企业缺口产业工人3万名。第三季度长沙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与分析表显示,制造业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位工种分别是,加工中心操作工、缝纫工、车工、机电产品装配工、针织工,这五个工种缺口达到1万余人。
(三)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
随着湖南省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而市场能够提供的只是“有力气,愿意干活”的普通工人。据长沙市劳务市场反馈,全年企业需要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3万人左右。问卷调查数据更是表明,有75.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技工,而只有2.6%的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普通工人。
(四)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一方面目前技术工人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缺口严重,比例严重失调。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40%左右。而湖南省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占整个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6%,技工使用过程中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非常普遍。另据长沙劳动社会保障局对1115名技术工人的调查,其中高级技师33人,技师51人,高级工56人,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9%、4.6%、5.0%。熟练技术工人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总之,据上述调查,尽管目前湖南省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逆转,紧缺的只是技术工人,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继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力要素之后,现已成为制约湖南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因素。
二、湖南省技能人才用工现状的调查
笔者对湖南省技能人才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抽样对湖南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地区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其中张家界的桑植县和岳阳的平江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代表了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用工现状,因当地经济水平各只发出30份问卷,全部收回;邵阳的武冈和岳阳的汨罗市属于发展中的地区,代表了湖南省一般水平的用工现状各发出50份问卷,全部收回;长沙城区和株洲城区代表了湖南发达地区的现状,各发出100份问卷,全部回收;另外为了对比起见,还特意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温州和广州东莞发放各30份的问卷,全部收回。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也不超过85%,在湖南更是平均水平低于80%,而且对技能人才的应用和薪酬待遇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度成正比。综上看出,即使以沿海地区85%的技工应用比例作为上限,也可以看出湖南省技能人才的应用空间还很大
三、湖南省乡镇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
(一)“轻视工人”的社会倾向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社会舆论、教育、价值导向出现偏离。
(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偏重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现象。一边是大专院校合并升格,不断扩招,毕业生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边却是职高、技校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有的甚至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三)没有形成技能性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
尽管现在技能人员资格实行“五级制”,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但据调查,湖南省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评聘工作,青年职工在技术上并没有晋级加薪的机会,于是,企业一线工人普遍没有钻研技术业务的上进心。
(四)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民工中大批技术工人的产生
当前,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湖南省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长沙、株洲、岳阳等制造业相对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企业50—70%以上员工是务工农民。由于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市民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这一切使得民工一直无法作为产业工人在城市安家,更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阻碍了民工中技术工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法制环境不健全又加剧了企业普遍不愿承担工人培训的责任和成本,致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必然。
(五)劳动输出使湖南省技能人才的流失严重
湖南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人才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的潜在供给,使得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更加明显。
关键词:暖通安装施工;问题;预防
1.施工之前的认真选材非常重要
在设备与管材入场之前,必须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质量检查验。不管施工材料的来源(施工单位采购材料或者甲方供应)如何,必须让专业技术人员全面、严格地检查进场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质量检查方面,施工材料必须同时具有质量检查合格单与质量合格证,否则一律禁止进场;在测验报告方面,各项监测数据必须能够满足国家技术标淮以及相关设计要求。
初次之外,对于不同批次的进场材料,一定要分清其数量、规格以及型号;认真检测不同种类阀门的密闭性;对于各种大型器材,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管材、管件以及散热器等等,确保它们均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出厂质量合格要求,其材质;型号、性能以及规格等方面均要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以及工程的实际设计标准;对于暖通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配件、器材,依照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迸行严格的强度与严密性试验,待全部试验数据符合要求使才可以在施工中使用。鉴于施工材料在暖通工程中的重要性,必须进行认真并且严格的进场检测,一切不合格产品坚决禁止进场,更不可以在工程当中使用。
2.注意暖通安装工程孔洞的预留及预埋
部分暖通工程施工图纸存在以下问题:施工图当中分明标注着“预留孔洞详见结施”,但是在结构施工图纸当中却没有看见任何相关标注。没有标注出准确的预留孔洞,致使孔洞的预留与预埋工作迟迟无法展开,严重严重影响着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即便是明确了预留孔洞位置,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亲自进行认真地复查,杜绝发生遗漏的现象。假如预留孔被遗漏掉,则后续的施工需要在剪力墙上面开凿孔洞,这样一来,原墙的结构不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工程成本。
预留好的孔洞要注意保护,以防人或物体跌人其中,同时要防止被其他工种占用或封堵。当业主提供的设备迟迟没有到位而工期又紧的时候,原来为搬运设备预留的孔洞会被土建施工人员封堵,结果造成整体设备不能搬进去[1]。最后只能把设备解体后再搬人,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功能。因此在暖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成百上千的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员要特别注意对暖通、结构专业图纸中的安装孔、管道穿剪力墙预留洞、设备及管道等吊架预埋件、管道穿楼板预埋套管、人防穿墙套管及设备基础等的平面位置、标高、尺寸应一一加以复核,检查有否遗漏,有否与其他专业的管线布置相冲突,能否满足设备工艺要求和规范要求等,力求万无一失[2]。
4.严格管控工程质量
4.1供暖主管与支管坡度不合理及其解决措施
供暖主管坡度不合理是比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一下两点:第一,在施工当中,对管子为进行调直处理,加之堵管道空墙洞时忽略了管道坡度问题导致供暖主管坡度不合理;第二,未能有效控制管道支架位置及其标高,管道支架的间距与标高具有较大的偏差,导致管道的局出现起拱或者下凹的现象,表现为供暖管道的局部反坡或者坡度变小,管内因此积聚较多的气体或者热水,严重影响了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解决供暖主管与支管坡度不合理的主要对策是:第一,在进行安装施工之前便应该做好做好管子调直工作,最好不要在施工中才进行调直,否则不但可能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有可能影响调直质量。第二,在支架的安装施工之前,必须根据管道坡度与标高来计算出各个支架的标支架间距,在具体的施工执行当中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与相关设计要求,确保不会出现起拱或者下凹现象;第三,堵墙洞时切不可强塞硬垫,并因此致使管道原有预设坡度的改变。综合以上措施,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主管、支管道坡度不适合的问题。
4.2支架、管道受损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支架、管道受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暖通工程广泛存在着混用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的情况,或者单纯使用一种支架的情况,该情况常常导致管道不可以依照预定方向进行伸缩,进而导致支架、管道受损;第二,用料偏少会致使支架下弯甚至损坏,当管道严重下弯的时候,暖通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第三,未按规定使用横管支架,转而采用立管卡子代替,非常容易管道下坠,最后导致管道受损。
相关的解决措施为:加强施工质量意识的岗前培训,对讲解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功能的不同以及相关区别,并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可以正确选择所需支架类型,并可以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4.3测量误差及其防范措施
测量误差通常会导致主管、支管甩口位置以及散热器坐标、标高的不准确。为了该问题的出现,在施工当中必须优先选用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且全部为现场实测,禁止利用图纸测量。解决散热器坐标不准确问题和标高不准确问题,首先就是根据现场实测来下料施工,其次就是在安装施工之前必须先弹画出统一标高线,借此保证标高准确一致。
5.尽量避免暖通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通病
第一,风管的漏风量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风管与法兰或法兰与垫片的结合处不严密造成的[3]。
第二,风管表面不平,角度不成直角。因为通风系统有很多是明装的。制作安装得不好,直接影响质量与观感[4]。
第三,空调水管漏水。这些毛病大部分发生在阀门及配件接口处.主要原因是丝口紧不到位.麻丝没有垫好[5]。
第四,阀门安装错误。有的把该放防火阀的地方放了排烟阀或止回阀;有的把阀门逆向安装,特别是在人防系统中,手动密闭阀的方向经常被错误地反向安装,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弄清楚它的方向不是依据风向确定,而是依据冲击波的方向确定的[6]。
第五,空调水管有水滴渗出。这主要是因为保温时出了问题。有些是因为没有在支架上放置木垫,产生冷桥现象;有些是因为保温层的接口不严密;还有就是保温层没有与空调管道贴紧。
第六,过滤器堵塞。尽管风机盘管有风吹出,却始终没有把房间温度降下来,而进出水管的阀门均已全部打开,因此可以判断是空调水管被堵塞,拆开供水管过滤器,果然发现里面被电焊渣、混凝土块、麻丝等塞满,这是工人在清洗系统管路及过滤器时,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导致以上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因此,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其次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丁立群.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0(29):256-258.
[2]崔明月,冯海滨.对暖通安装施工中的实践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236-238.
[3]高磊.监理工程师在暖通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09(14):146-149.
[4]张玺,赵树华.暖通安装施工中的实践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159-160.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拉大了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农民生活的提高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长治久安。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纷纷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出现了农村打工潮流。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祖辈抚养,他们的心理发展由于隔代抚养的局限性而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这批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所遭受的困扰和问题,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进城务工,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这部分被留在农村的由未成年儿童组成的特殊群体,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了城市,虽然也有一部分儿童随着父母来到了城市,但更多的儿童由于受到经济状况、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而留在农村,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照顾,这类由未成年儿童形成的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特点是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分离,且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教育问题
随着农村打工潮流的出现,许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而他们留下的儿童却得不到完整家庭的熏陶。家庭是儿童教育、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正常的家庭生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父母不但可以在亲子教育中使孩子增长知识,而且使孩子在成长中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艰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接受的是隔代教育,导致其生活和学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不断地上升
农村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中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与人格培养,同时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促使许多学生因成绩不良而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走上了辍学的的道路。
2.2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不健全
孩子接受的健全的教育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的父母并没有履行好他们的职责,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并没有从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引导和鼓励他们,反而过分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3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不健全
随着父母的外出打工,虽然这使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由于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缺乏亲情,使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失落、焦躁、担忧等得不到排解,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性格孤僻内向、情感冷漠无情、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道德情操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症状。
2.4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容易形成性格上的孤僻,使他们在交往上存在着困难,独立性较差,坚持性较差,同时他们又不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的集体活动,难以与同学交流与交往,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重大,关乎下一代教育和未来,他们的命运包含在我们民族命运的共同体中。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造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理性的方式妥善解决,主要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问题考虑:
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打工潮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许多农村青壮年迫于生活压力而外出打工的,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的状态,解决"三农"问题,留住父母,提高农民的收入,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由此应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消除社会体制根源,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同享优质教育的公共资源。
3.2 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是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帮助他们解决其子女的就学问题,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说,他们非常愿意留在城市生活,为当地做出贡献,健康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城市,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因此,要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才能保证社会持续和谐的发展。
3.3 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降低农村的辍学率
政府应该加强体制改革,加强宣传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应该严格执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促使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争取降低辍学率。
3.4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兴建打工子女学校,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唤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应该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
4、结论
总之,和谐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一代信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和谐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农村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打工潮的出现促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形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任重道远,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我们要明确划分责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子女的教育体系,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确保留守儿童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斌强,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6,(1).
[2]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和对策[J].湖北师范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