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3 10:49: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戏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5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自主课堂的主要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自主学习的学案导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2]第三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为例,讨论以导学案为载体,从“想学、能学、会学”三个层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设计及实录
1. 课标分析
2. 设计思路
3. 导学案实录
【学习导言】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合成很多有机物的母本。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2011我国乙烯的产量达1527.39万吨,2013年全国乙烯产量累计达1623万吨,同比增长了8.5%。目前工业上主要从石油中获得乙烯。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要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理解碳碳双键的结构特点,能够书写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了解加成反应的特征,了解烯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在学习乙烯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石油产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在帮助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重要性。
【模块1实验观察、小组合学】石蜡油分解实验
观看视频,阅读课本P67,完成实验报告,并思考相关问题。
[想一想,议一议]
请试着分析石蜡油分解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产物。
如何理解课本中“从石油中获得乙烯”这句话?
[模块2观察模型 个别学习]乙烯的结构特点
观察乙烯分子结构模型,书写乙烯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思考总结乙烯分子内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了解烯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
[模块3演示实验 教师辅学]乙烯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课本P68图3-9)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结合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理解乙烯和甲烷的结构差异。
演示实验(课本P68图3-10)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反应的特点。
试着书写反应方程式(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
总结加成反应的特点,并与取代反应比较。
完成乙烯与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乙烯与H2反应:
b.乙烯与HCl反应:
c.乙烯与水(H2O)反应:
[模块4小组合学 教师辅学]乙烯的应用
根据微模块3的学习成果,阅读课本p.68[思考与交流],试着阐述乙烯中“性质决定用途”的实例(至少举出三个)。
[模块5]达标测评(略)
[模块6]总结反思
归纳整理“乙烯”部分的重点内容,查找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记录。
回忆本节内容的学习轨迹,熟悉和理解“结构―性质―用途”的研究路径,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会自主运用。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基本遵循教材顺序,挖掘知识的规律和价值,围绕主题、紧贴实际,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情境、关注实验、关注问题、关注反思,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中从“知识”到“能力”的价值追求。
1. 基于让学生“想学”的教学设计
只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价值,亲身体会化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及生活的联系,感受所学知识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意义,才会有发至内心的学习激情。学案导言部分说明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有机化学工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以乙烯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价值,以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2. 基于让学生“能学”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设计原则是扎扎实实挖掘课标和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规律和价值,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以“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引入模块一,通过探究实验讨论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结合“烷烃”部分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分析,要求学生独立写出乙烯的结构式并总结烯烃的结构特点(模块二)。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比较甲烷和乙烯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不同现象,从结构的角度认识加成反应并比较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区别(模块三)。最后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介绍深入认识乙烯的用途、理解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模块四)。
3. 基于让学生“会学”的教学设计
“乙烯”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的学习内容,在上一节学习甲烷和烷烃的性质时,学生初步体会了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的学习路径,因而本节内容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甲烷”的学习经验来帮助理解乙烯的相关知识,运用旧知,将乙烷到乙烯比较,展开思绪,由结构的特殊性讨论性质特殊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水平,引领学生搭建知识内部的结构化关系,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以导学案为载体引领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障,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途径。(1)上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导学案、 看清学习目标要求,浏览导学案中要思考的问题。(2)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教材,做好笔记,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的疑难问题标出来记下来,待组内交流时再提出。(3)课堂中将“乙烯”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四个模块,同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别采取个别学习、小组合学、教师辅学等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和风险。(4)设置课后反思小结的模块。在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本节课作为笔者学校的校际交流研讨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 反思性教学 教学设计
按照反思性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案例一中的具体环节,笔者在物质的量教学中进行了反思性教学设计。考虑到在案例一中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设计过程,现在这里将本节的反思性教学设计只做出简要的叙述。
一、前反思设计阶段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唯一的关于物理量引入的理论教学课,是化学物质计量和计算的基础。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理解摩尔质量,化学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提出了几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笔者对以上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和解读,考虑到学科体系新概念的引入和学生对其认知的方式,笔者认为目标中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因为这个常数是概念引入的前提,而学生对它又是陌生的,所以必须让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否则学生无法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所以,我把教学目标扩展为五点:
(1)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4)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结合目标,我确定了教学内容并把它们编制成知识模块。通过对3个知识模块进行分析,可以得到3个模块之间是这样的关系:模块1是模块2的基础,模块2引入后,又成了模块1部分内容的基础和模块3的基础。所以,模块1和模块2是相互嵌套和交融的关系,模块1、2是模块3的基础。考虑到本节课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笔者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法、讲述法、类比法、启发-引导法、发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课堂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淡化理论的枯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把紧张有序的教与学过程变为师生互动的、充满乐趣和激情的信息交流过程。选择的教学媒体是黑板和具体实物。选择的具体策略是先行组织者策略。
二、教学实施中反思调整阶段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笔者的课堂教学进行的非常顺利。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得知学生的情绪非常的高,而且理解能力非常强,很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同时笔者也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有序过程中,没有发现学生的消极的一方面,所以整个课堂是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的。在进行中,笔者对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没有进行调整,只是对课堂的高度进行了提升,并在总结时增加它诗意化的成分。例如,笔者在模块3中分析到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看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三者逻辑关系的掌握,随即用两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进行诗意的概括,让学生把诗的美和透出的豪气融合到对物质的量所起到的实际作用的深层体会中和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学习任务获得的成功感中。
三、后反思修改阶段
对于后反思修改阶段的反馈信息来源,笔者选择了三种渠道即是教师课堂情境回忆分析、学生访谈、同行教师听课评价。从笔者对20名学生的访谈内容和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以及摩尔质量同式量的关系,对阿伏加德罗常数能有全面的认识,能说出它的标准和它的物理意义。但有5位学生向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您说的式量是不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在我和这些学生更深入交流中,发现初中教材已经把式量的定义给删去,学生对这个名词不理解,但由于在课堂上笔者指出了具体微粒的式量和学生记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具有一致性,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强,并没有给教学过程带来障碍。从同行的听课评价和集体的讨论建议中,笔者首先得到是同行对这节课的极高的评价,同时指出了两点细节问题,用语出现了一处欠妥的地方,笔者在说某微粒物质的量是1mol时说成了是一个摩尔,经验丰富的申利民老师指出了“式量”一词在初中已经删去,对它的引入需要从定义开始。笔者在得到这些反馈信息后,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再回忆和反思分析,认可了课堂比较成功,课堂实际效果冲破了显性目标的限制达成了很多隐性目标。比如,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意识、师生共创的良好课堂氛围、师生对成功和化学学习过程美的感受,但也认识到同行和学生指出的几点问题。在这一阶段,笔者将“式量”一词放在学生比较归纳一摩尔微粒的质量同微粒的式量关系时给出具体的定义:“微粒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同时,把规范课堂用语作为笔者自己专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学校教育;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李存生,男,甘肃天水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吴 祺,男,甘肃平凉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一 、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1968年,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赫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的设想,该设想一提出,就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对此思想做了长达一年多的研究与探讨,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外,还要继续前行,到达一个学习化的境界。”①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学习型社会已逐步开始影响全球教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诞生,社会的发展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知识在当代科技革命中的重要性已日益显著。由于知识重要性的凸现,使得人们不得不去重视学习问题以及对现有一些学习理论体系框架的思考,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型社会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其讨论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育的人性化,二是人的终生性教育,三是教育的民主化。这种更完美教育理念的倡导,进一步适应了当今社会前行的步伐,使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贴近,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和谐发展。我国在党的十六大也适时的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政治课题。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已成为当今社会势不可挡的教育思想潮流。
二 、现行学校教育在应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局限性
终生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学习型社会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自我建构的活动,说的容易操作一点就是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基础上。”②无论从学习型社会对人教育的终生性而言,还是从学习型社会下教育对人学习主体性的建构来说,学习型社会下的教育应该是整个社会都能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对于一个社会人,他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接受到真正的教育。学习型社会下的教育仍旧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它在人的发展上突破了现有学校教育的一些弊端,具有更科学性和更全面性。而作为推动人类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教育,在应对学习型社会中出现了种种的缺陷与不足:一是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色彩过浓。学校领域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仍旧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教育手段,所以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自身主观色彩的存在,从而导致了无论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编写中,还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都过多的穿插着教育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使得学校教育很难全面地反映社会的需求,理所当然学校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二是学校教育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过强。学习型社会所倡导的是终身性和全方位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仅是局限于一定年龄阶段和一定的教育空间,学校教育在时间上的过度约束,不仅使得人在接受完学校教育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更使得社会的发展因人的局限性教育而受到限制。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狭小性,使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时过于浅显化,总是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浮浅知识去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行吗?三是学校教育具有封闭性,且教育形式单一。现今的学校教育仍旧是教育对人的选择,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所要求的是人对教育的选择,所以学校教育应走出封闭式的教育模式,让社会的人根据社会的需求与自身发展的要求去选择特定的教育。
三、学习型社会下学校教育的反思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现象,是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主要形态,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面对学习型社会下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足,当前的学校教育应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模式与体系,以更好的应对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一)突破学校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建立与普通学校教育地位平等的校外教育机构
“对于整个人而来说,整个世界就是教育,从宇宙的开始到终结都是学校,同样对于整个人来说,他的生活从摇篮到坟墓都是学校。”③教育无论是从广义上而言,还是从狭义的学校教育来说,推动人一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所在。由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使得学习者想成为社会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在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校中去接受教育。然而学校教育的缺陷如杜威所言:“学校中所学的东西至多不过是教育中的一小部分,比较多的还是粗显的一部分,然而在学校中所学的东西在社会中造成了种种人为的区分,使人们相互隔离开来。结果,与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获得的东西相比较,我们把学校中的学习夸大了。”④因此要摆脱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困境,必须突破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性,建立一种与普通学校教育地位平等的校外教育机构,这些校外教育机构要享有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具有学历认证的学校教育机构一样的社会地位。通过这种校外教育机构的建立,以弥补学校教育自身的局限性,使人们不会为了获得一张证明自己的学历水平高低的纸张而忘记了自己所要接受的真正的教育。那时人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多种多样。同时这种机构的建立也打破了学校教育因其在教育史上主导作用的发挥使人们将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错误理念,这样,人们可以将教育的视角移出学校教育的领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接受教育,从而更有利于响应学习型社会下终生学习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理念。
如我国90年代高校的大范围合并,正是取消各种学校教育之间人为制度性限制的体现,这样中国高校将更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学习网络,从而更好的使教育为人们的学习创造了多方位,多角度环境与条件。高校的合并不仅有利于克服学校教育因小范围区域性的存在所形成的自律性和保守性等缺点,更有利于使得学校教育贴近生活,使更具有空间的学校教育领域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多层次满足人们需求的学习型社会教育网与社会学习网。
(二)加大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选择性
所谓学校教育的开放性是指社会中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想学习的人都能够拥有相应的受教育的机会。在受教育的过程要充分保证受教育者自身的自主性,使得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不仅仅使“三代同堂”的教育能够出现在大学校园,还要让他们走向更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的大门面向大众,只要他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教育,便可以走进校园去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加大学校教育的开放性,一定要避免社会功利性对教育真实价值取向的扭曲,即不能把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培养转变成教育如何保证让受教育者在其相应的社会地位中获取实际性的物质需求。在即将来临的学习型社会中,功利性意识对教育理念的冲击,不仅不利于教育民主化,更不利于终身学习这一教育思想的倡导。由于功利性意识的存在,使得教育无法向社会承诺教育的最终收益。对于求学者而言,多数学生只抱着获取学校教育给自己学历证明和文凭的极端思想,从而去兑换现实社会中与之相等同的物质价值,如果在这种功利性意识过强的社会思潮中去实现学校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的真实内涵将荡然无存。
学校教育的开放,必然要求加强学校教育的选择性,而学校教育的多样性,便是学校教育选择性的保证,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巨大冲击,它要求教育走出象牙塔的原始教育体制,让学生不在受学校体制,学校管理等多种人为制度的控制,去真正体现人对教育的选择。当然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现实,只有将生活融入教育,才能体现教育是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的理论内涵。同时,加强学校教育的选择性也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教育的发展始终体现出为人服务这一教育理念。
(三) 加强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组织性
学习型社会下的教育不仅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并且注重学习的组织性。它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相辅相成的,“终身教育是超越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范畴的教育思想,它具有综合、整体的育人功能。”⑤它不是各种教育理念、各种教育思想的机械拼凑与简单叠加,而是打破各种教育领域的隔离,使他们之间产生良好的协调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去实现教育对人发展的全面培养。学校作为践行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与重要阵地,在完善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下,更应多层面多样化的为社会各类成员提供服务,使学习者在多角度的教育领域内进行组织性的学习与探索,将学校教育有组织性的推广到整个社会领域。
(四)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现行的教育模式,还是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其根本灵魂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但随着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产品”规格化的要求,使得学校教育淡化了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让学校教育片面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学校这一神圣的教育机构成了物品生产的“加工厂”。由于社会的这种需求,学校教育也开始重视教育的回报率,似乎真正把人物化了,去培养物品生产所需的“人”而非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作为学习型社会下的学校教育,一定要摆脱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更完美的响应社会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在学习中去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更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作为培养学习者的主要教育机构 ―― 学校教育,一定要跨出一些人为制度的制约,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体系模式,回归到教育人性化的发展本质,真正来实现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型社会所要求的教育模式,更好的去践行十六大倡导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新世纪的伟大构想。
注释:
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学会生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6.
②陈廷柱著.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92.
③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32.
1 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分组简单机械
在目前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1.2 讨论流于形式
讨论流于形式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1)讨论变成“闲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5-6个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
(2)讨论过于频繁。现在有些公开课讨论次数频繁,失去起小组讨论应有的功能。如某老师在上初一思品课《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这一教学内容时,整堂课从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中有没有真正的自由,网络交往有什么危害,在网络中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题都组织讨论,整堂课在讨论中开始,在讨论中结束。全课共运用了5次小组讨论法,看起来整堂课是热热闹闹,但学生参与的兴趣在不断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问题设计过滥。有的问题含有深入探索的内容少;有的问题设置还缺乏主客观条件;有的问题讨论不是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最佳时机进行,并充塞整堂课教学,课堂讨论热热闹闹摆摆样子走过场,使思品课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3 教师缺乏理性点拨
如某老师在教学《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怎样应对危险情况”,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1.4 学生参与不均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答的现象多。这是因为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这是主要原因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
针对以上出现问题,我设计了一些对策,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2 优化小组合作教学的对策
2.1 构建结构合理的小组
为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装门面的情况出现,让它不流于形式,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我的小组人数固定为4人一组,小组成员由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组成。
2.2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着问题进行。初一思品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讨论的题目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比如在教学《秩序来自规则》时,我就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让学生讨论交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而这些又跟自己密切相关,讨论非常热烈,很快达成共识。
2.3 营造氛围民主安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在现实情景中辨认方向,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2.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辨别方向的方法,在经历从空间方向向平面方向的迁移中体验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体验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世界中的东西南北
师:请你把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一起介绍给大家。然后揭题。(板书:五、方向与位置)
1.看一看
谈话:前几天,老师用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学校操场四周景色的照片)
提问: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呢?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你能用小手指一指东方在哪儿吗?哪张照片是拍操场东面的?操场的东面有哪些景物?多媒体教室的东面又有什么呢?
2.想一想
提问:除了东,你还知道其他哪些方向?能用小手指一指西方在哪儿吗?哪张照片是拍操场西面的?操场的西面有哪些景物?多媒体教室的西面又有什么呢?
师:说得真好!东方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去找,怎样才能找到南和北呢?
出示儿歌,并齐读。找一找、指一指操场的南方和北方,说说有哪些景物。
3.做一做
谈话: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好。(学生起立)你能说说你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面朝南,面朝西,面朝北,分别指一指、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4.比一比,议一议
谈话:我们知道了多媒体教室的四个方向,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也是相对的,我们现在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指方向,小朋友们说,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反过来,老师说方向,小朋友们指。
(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立,老师说方向,两个小朋友指)师:从两个同学所指的方向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不管面对的方向怎么变,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
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都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师: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说出你和周围同学所在位置的关系吗?(用上东、南、西、北四个词)
二、认识平面图
1.看地图。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它像一只什么动物?对,我们中国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找一找我们在的省份。省会在哪儿?北京又在哪儿呢?有谁知道地图上这个红色的箭头表示什么?(方向标)
那么,东面在哪里?南面?……(根据学生回答贴出)我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地图上方向标的位置?
师(小结):为了统一,人们规定:“上面为北,下面为南,左面为西,右面为东”。(出示课件,边读边做手势)
请同学们说说上海、拉萨、北京、广州分别在祖国的什么方向上。
2.学生动手制作方向板,标上东、西、南、北。
3.练习(绘制学校平面图)
4.议一议。师: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你会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辨别方向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指南针、北极星、树的年轮等),讲述运用北极星、树的年轮和指南针等辨认方向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辨认方向的方法,真了不起。
三、游戏:指挥交通
1.模拟表演:请1名同学当黑猫警长,13名同学扮演带卡片的小动物。
2.宣布活动规则:得数大于10的朝北走,其余的朝南走。
3.评一评:谁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动物。
4.渗透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
四、回顾反思,总结新课
师:你们喜欢今天的数学课吗?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方向在生活中用得可多了,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调查一下,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上。
在《东南西北》的教学中,我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教学,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东南西北》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能正确地辨认方向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想象力,增强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和逐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观察和实践活动,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掌握在实景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和技巧。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如果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寓于趣味游戏之中,通过游戏获得知识,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是轻松愉快的,而且感受深刻。本课中,我安排了两个游戏。游戏1:老师指方向,学生说方向。反过来,老师说方向,学生指方向。游戏2: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立,老师说方向,学生指方向。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学习,很快知道了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而且只要我们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能指出其余三个方向。学生有了亲身体验,问题就简单化了,而且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数学要源于生活,要学习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其实,数学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所以在突破了教学难点后,我还设置了“如何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环节。我给学生介绍了几种生活中借助其他事物辨认方向的方法。如:(1)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2)果园里的果树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秋天的时候,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朝南的一面总是最先染上颜色。(3)大雁也是我们辨别方向的好助手,秋天大雁往南飞,春天大雁从南往北飞。(4)树下和灌木附近的蚂蚁窝总是在树和灌木丛的南面。(5)夜晚的时候,天空中有盏指路灯,那就是北极星,它永远高挂在北方。(6)树木的年轮宽的一面朝南,窄的一面朝北。通过介绍课外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汉语拼音知识的牢固掌握,将会影响孩子们今后语文的学习。因此,我在分课时复习之后准备将知识点总复习一下。
教学目标 ①通过通关游戏活动复习声母韵母,能读准声母、韵母,并能认清他们的形。②通过看图读音节词、区分音节类别及连音节成句等练习准确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③通过复习活动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声母、韵母的音、形,并能准确区分声母、韵母,能准确拼读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分形近字母,对的音节的拼读特别是三拼音节,jqx遇到ü的音节书写和拼读。
教学流程 第一,揭示课题,导入。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将枯燥的拼音赋予家的温暖与团结,通过创设情景,为下面的声母和韵母的学习奠定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第二,复习声母。首先,学生自由读声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阅读;男女生合作背所有声母。其次,区分易混淆的声母。出示所有声母,引导学生说哪些字母相似及区分的方法。再次,音节抢读(举手最快、姿势最标准的孩子会抢到领读的资格)。最后,书写练习。出示小卷声母题,出示答案,反馈答题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对比读等各种闯关形式,既能启发学生说出不同声母的区别,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状,学生领读和抢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大家的表现欲,学习氛围活跃。
第三,复习韵母。首先,复习单韵母;出示单韵母;出示韵母第一关,读一读。其次,复习复韵母。复习步骤:①出示复韵母(学生齐读,男女生比赛读);②仔细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er)er是一个特殊韵母,谁知道它特殊在哪?③还有哪两个复韵母不容易分清?④谁能读准这几个很像的复韵母可吗?(指名对比读)。把它们放进音节里你还能分得清么?
出示:第二关,比一比。最后,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出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学生领读。男女生对比读鼻韵母。
出示:第三关,拼一拼,对比观察,前两列有什么不同?随机讲解小ü遇到j、q、x的点去掉的标调规则。学生复习背诵标调儿歌,巩固加深标调规则。设计意图: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韵母、音节的规律,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让机械的记忆“趣”起来,让学生的才华“露”出来。
第四,复习音节。刚才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的声母家和韵母家做客,成功的完成了那么多关卡,现在他们要一起来考考我们了,你们敢于挑战么?第一关看图读音节词;第二关区分三拼音节和两拼音节;第三关看图读拼音,连成句子读。
第五,当堂小测及反馈、小结。谁来说一说,我们认识了他们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生自由发挥。)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拼音是低年级小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母和音节”。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上好拼音复习课是必然之选。复习课注重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过程,因此,课程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拼读实践,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改传统教师领读为学生轮流领读。这次拼音复习课程设计主要特点如下:
在游戏中复习拼音 “寓教于乐”特别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游戏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将课程设计成游戏模式,将枯燥、重复的复习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使学生在玩中加深了对拼音的掌握和应用。
在实践活动中复习拼音 抽象是拼音最大的特点,因此学生记忆起来就会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教师就要为他们搭建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如,“b”“d”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一组声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是怎样区分的,这样更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其他同学更容易从同龄人那儿借鉴经验,找到好办法。即拼音的复习重在应用,让拼音的学习更加生活化。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信息化 教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一次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1]。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有目标制定的多元性、学习的自主性、评价的动态及时性及信息技术的支撑性的特征。信息化教学设计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崭新空间。本文以“探访帝陵”单元工作任务为例,探讨了《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同时引发了一些反思。
一、《旅游文化》课程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学过了《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前导课程,对旅游有了一定认识。《旅游文化》课程是对各种旅游景观背景文化的深入阅读,同时为后续的《导游业务》及《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庞杂且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结合导游岗位实际调研的需求分析、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等进行二次开发,并补充与江苏旅游有关的知识,设计与工作情境相一致的课程内容。
将原来泛讲的章节重新整合为七大模块(见图1),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和讲解水平、激发学生对人文旅游景观的兴趣为目的,开展项目教学。其中建筑文化模块设计了三个项目:项目1走进宫殿,项目2探访帝陵,项目3寻访民居。其中,项目2由两个任务组成,任务(1):了解陵墓建筑形制变迁,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本次教学设计选取的是项目2探访帝陵中的任务2探究陵墓建筑文化的内涵,2学时。
图1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整合后框架体系
2.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宫殿建筑文化赏析的内容,但是帝王陵墓建筑的选址、地面建筑布局和建筑样式又隐喻着怎样的文化取向?如何改变游客把游览文化意蕴深厚的陵墓建筑景观简单等同于“看坟头”的想法?他们一知半解,而且对陵墓旅游资源不感兴趣,但陵墓建筑文化内涵感知难度较大,因此尝试借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完成本单元教学。
3.教学目标。
由教学的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理解陵墓建筑基础构件、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掌握陵墓建筑旅游文化鉴赏的一般方法;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随着旅游经验的成熟,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文化欣赏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导游人员也面临向文化型导游转型的挑战。因此确定了教学重点为探究陵墓建筑选址、布局的文化内涵,难点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如何正确推介和引导欣赏陵墓建筑旅游文化。
(二)策略选择
陵墓建筑旅游文化教学单元文化内涵感知难度大,不便于现场实践,而且课堂用时有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和手段,以明孝陵为切入点解读深厚的陵墓建筑旅游文化,解决学习困难、启发学生找到文化鉴赏和讲解思路,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则依托《旅游文化》课程学习平台,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在线评价等活动,并融入了明孝陵虚拟导览交互动画及趣味游戏,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将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多样化、生动化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过程实施
根据学生的一般学习和认知规律,将整个过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本次课中学习为2课时,通过完成两个子任务学习本节内容,共计90分钟。其中包括创设情境、实施任务和归纳总结。
1.课前准备――了解任务,构建小组。
首先,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获取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明孝陵有关视频资料,同时熟悉与配合课程制作的《明孝陵虚拟导览》的操作,进行知识准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搜集历代帝王陵墓布局图片,对孝陵里各单体建筑的建筑构件按类型进行梳理形成表格,完成代表性帝陵差异分析。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动画导入。
课堂上,通过动画导入任务,创设导游工作情境:假设你就是本次重访明孝陵文化之旅的导游员,怎么把明孝陵所体现的建筑礼制和文化内涵介绍给客人?从哪些点切入,唤起游客重游兴趣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图2 学习单元教学实施过程步骤图
3.实施子任务一。
(1)师生互动,初识文化。
借鉴前节宫殿建筑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可从建筑构件如台基、屋顶等入手探究陵墓建筑的文化意蕴,接着学生对课前梳理好的建筑构件类型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文化注释。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建筑构件类型如须弥座台基、重檐庑殿顶、脊兽等所反映的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完成对陵墓建筑文化的初步认知。
(2)课堂游戏,巩固新知。
为了更好地掌握单体建筑的文化符号特征,学生在学习平台通过趣味游戏(如选屋顶、数门钉等)巩固知识,不仅复习了前节所学的古建筑构件的内容,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自查对陵墓建筑基本构件的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3)模拟练习,迁移应用。
之后设置知识应用测试环节,学生按要求对学习平台中图片资料如十三陵的长陵的各单体建筑进行文化符号解读,写出建筑构件文化内涵解说词,及时上传并选出小组代表展示,根据导游讲解规范师生共同点评。
至此,子任务一完成。以上是从单个“点”的微观层面分析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那怎样才能引导客人全面系统地欣赏陵墓建筑文化内涵,则必须从点到面,从宏观视角解读,由此引出子任务二。
4.实施子任务二。
(1)分析选址,寻访文化。
回忆课前所学视频,就“朱元璋令灵谷寺迁址”设问,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文化解读方向,一为选址,一为布局。带着问题,由学生根据虚拟导览动画提供的对应的知识链接,分析讨论陵墓选址与风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协作尝试在明孝陵区域的卫星图底图上对其风水特征进行标注,进一步熟悉帝王陵墓建筑选址上独特的文化内涵。
(2)研究布局,品读文化。
让学生打开学习平台中课前完成的秦汉―明清时期帝王陵墓建筑布局,总结明孝陵独特的布局特征。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布局内涵,学生完成明孝陵建筑布局图片拖动趣味游戏,并将结果与北斗七星图比对,提示学生帝王陵墓多采用天宫、星宿图的一般规律和隐喻“魂归北斗”的文化意蕴。
继续通过虚拟导览的导航,引导学生与故宫建筑群布局对比,发现明孝陵陵墓主体建筑区三进院落特征,进而归纳出“前朝后寝”、“事死如生”的陵墓布局思想。
(3)解说文化,及时互评。
各组学生尝试根据前面所学完成明孝陵选址文化或布局文化的解说词,并派出1名代表配合视频进行解说。其他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陵墓建筑文化鉴赏思路进行即时评价。学生相互借鉴、彼此启发、协作探究,共同建构起陵墓建筑文化赏析的思路和体系。至此,子任务二完成。
5.归纳练习。
(1)自我小结,解说录制。
以上任务完成后,每位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明孝陵景区的某一景点创作300字左右的文化导游词,配合课前各自完成的明孝陵PPT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解后上传学习平台。
(2)互听解说,师生共评。
课后师生登录平台,观看视频,并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此外可以将推选出的优秀的作品保留并优化整合,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
6.课后拓展――下载练习,分析比较。
此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继续完成一次能力拓展任务,尝试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解读方法应用到其他帝王陵墓―清西陵、伟人墓―中山陵、名人墓―筠园(邓丽君墓)的文化解读之中,并撰写文化之旅推介文案,从而归纳出陵墓建筑类人文景观的文化鉴赏和推介技巧,构建完整的讲解知识体系。
(四)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实施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为辅,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使之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学习平台、虚拟导览动画软件及趣味游戏整合了学习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化解了枯燥的文化课程教学的困难,拓展了教学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破除了学生的畏学情绪,同时满足了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向文化型、专家型转型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使晦涩的文化知识更加生动、立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陵墓建筑文化鉴赏的一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后续的导游讲解、线路设计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二、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一)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的“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学”和“评”的工具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关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效果等方面[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因此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单一的学习形式和交流模式,但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而盲目地将技术与内容嫁接,教学设计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通晓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信息化思维进行课程分析,才能确保对教学知识点、技术点和技能点的正确提炼;其次,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如选择恰当的媒体表现教学内容,借助最佳的功能实现教学互动等,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单元内容有机融合,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能力是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保障。此外,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3]。因此,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会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方法和认知调控方面不断积累和反思,促进他们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调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在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但是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一流程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和评价方面有别于传统课程,并有所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宗旨,充分考虑不同学科课程及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根据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强调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7.
[2]曹熙斌,杨方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6-60.
[3]李园园,李勇.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2014,(15):1-4.
一、课题提出
2011年11月23日,我校携手兄弟学校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联合举办以构建“美妙课堂”为主题的对外教学研讨活动,两校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开出了30节公开课,省内外的专家同行200多人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二化学组与兄弟学校的仇剑芳老师均以《同分异构》为题参加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同分异构”是《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重要的知识组成部分,对学生有序、严谨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作为新授课刚刚结束的单元复习,一般的教学流程是从同分异构的类别(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等)出发,依次通过案例训练来巩固、完善学生的知识建构。但这样的设计很容易“炒冷饭”,“同分异构”涉及的物质类别繁多,情况各异,这样的复习之后,学生可能会感觉到该知识点很杂很多很难,复习的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如何让这个看似零散的课题上出新意,让学生在思想方法上战胜“惧怕”心理呢?
为此,笔者在完全复习“同分异构”的一般知识框架和原有思维定势的基础上,适度借用数学思维方法(空间对称、等价代换、图表归类等)来设计本节复习课。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教师] 今天我们教室迎来了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我们学校今天和新区一中联袂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对外教学展示活动。我提议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在学生的掌声里笔者在黑板上付板书“同课异构”四字)。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同学们突然面对众多陌生听课老师的紧张感,同时为导入课题打下伏笔。
[投影] 截至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有机物超过4000万种,且处在激烈增多之中。截至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无机物种类仅20万左右。有机物种类为什么如此繁多?
在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神态中,提示到,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和“同课异构”只有一字之差。同学们异口同声道:“同分异构”。
2.热身训练
(1)知识热身
[基础回顾] CH4、C2H6、C3H8、C4H10、C5H12有没有同分异构体?若有,请迅速写出其结构简式。
[学生练习] 在学案上完成,激励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结构简式。
设计意图:烷烃的同分机构是基础,五个碳以内(包含五个碳)的烷烃的同分异构很简单,同学们在新课教学中应该熟练掌握,以“低起点”起步,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为下面烷烃中“等效原子”、“等效键”等的教学设计做铺垫。
(2)思维热身
[投影展示]某有机物A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得出以下核磁共振氢谱图,请推测抢答:A可能是什么物质?
[学生抢答] 甲烷、乙烷、新戊烷、2,2,3,3―四甲基丁烷……
乙烯、乙炔、环己烷、苯、六甲基苯……
甲醚、甲醛、丙酮……
设计意图:通过发散思维训练,达到唤醒学生思维的“对称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后面的高强度思维热身。
[过渡迁移] 看来仅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出氢原子的类别数还不能准确确定有机物结构。但是借助等效H原子的分析方法解决一些同分异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3.课的主体
(1)一元异构
①等效氢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表1,实物投影交流:
[及时练习1] C5H10O属于醛的异构体数为 。C5H10O2属于羧酸的异构体数为 。
[教师点拨] 将每一种等效H用官能团取代,就得出一系列同分异构体,以上一元取代的异构体数就是相应烃基的异构体数,追其根源是相应烷烃的H种数。
设计意图:从烷烃结构的对称性、等效H分析入手,将学生原有思维中完全不同类别的一元卤代烃、一元饱和醇、烷基、一元饱和醛和一元饱和羧酸的同分异构问题归为一类,通过表格对比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奥妙。
[变式训练1]在化合物C3H9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结,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1 B.2 C.3 D.4
[引导发问] N原子的成键方式更接近C原子还是更接近H?(很明显,更接近C原子)
[师生讨论] 应该分析C4H10中等效C的种数,沿用上面的取代换位思想,用N原子取代不同类别的C,即可解决问题。
②等效碳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表2,交流汇报
[及时练习2]在化合物在C4H11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结,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引导学生注意新戊烷中季碳原子不能被N代换)
[过渡迁移] 通过以上训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利用烷烃分子中的“等效原子代换法”使我们解决一些同分异构问题显得很轻松。烷烃中的“等效键”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有没有帮助呢?
③等效键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表3,实物投影交流:
[及时练习3]C4H8属于烯烃的异构体数为 ,C4H6属于炔烃的异构体数为 。(引导学生注意C原子的四价规则)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承中隐含变化,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变式训练2] C7H8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异构体有 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
④有苯环结构的等效氢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表4,实物投影交流:
设计意图:[变式训练2]是对前面方法的检测训练,同时又引入了苯环结构,延续中有变化。表4是对含苯环结构的三种简单芳香烃(也是考试热点)的对称等效分析,又为“一元异构”到“二元异构”进行了自然过渡。
(2)二元、多元异构
①二元异构:
[方法小结]二元异构:先分析等效H种数,再进行“定一动一”法排写,有几种等效H,最多定几次。
[变式训练3] 已知化合物A(C4Si4H8)与立方烷(C8H8)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C4Si4H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3 B.4 C.5 D.6
[及时练习4]近年来,化学家们合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
一氯四星烷的结构简式有 种, 二溴三星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设计意图:由二维平面结构过渡到三维立体结构,训练提升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拓展思维空间,体验有序思维的美妙。
[教具展示] 展示二氯苯的球棍模型,让学生猜测:该模型是什么分子?
[学生抢答] 二氯苯,二溴苯:
[教师反问] 为什么不可以是四氯苯呢?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一片哗然。
[变式训练4]已知二氟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必试写,四氟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 3 B.4 C.5 D.6
②多元异构
[师生讨论]丙烷一元到八元氯代的异构体数――表5:
[投影展示]
[方法小结]定理:对烃CmHn,若a+b=n,则该烃的a 元取代物的异构体数和b元取代物的异构体数必相等。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教具、图表定理等数学语言,将抽象的规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化繁为简,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
[师生互动] 从烷烃通式CnH2n+2出发,借助不饱和度归纳小结中学常见的类别异构。
(3)中学常见的类别异构――表6:
[过渡迁移] 纵观近年来江苏高考,考查的主要是限制条件下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常见以下两种形式:①写出或补充有限制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②推断符合限制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数。
(4)限制性条件下的同分异构
[高考真题](2010江苏-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
[师生互动]题目信息解读:
1.“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CHO”。
2.“酚类”含有“酚-OH”。
3.“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考虑苯环上取代基位置的对称性。
[师生讨论] 结构分析如下――表7:
[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在前面思维训练的基础上,通过高考真题解析,感受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课堂小结
同分异构问题虽然零碎繁杂,但是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其思维方法,以“烷烃”的同分异构奠基,用“对称等效分析、灵活等效代换”方法筑墙,再加盖“限制性条件”为顶,解决同分异构问题的方法“大厦”就在我们的头脑中建成了!
三、教后反思
1.本节课将数学思想方法(如立体几何里的空间对称、等价代换、图表分析等)引入化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借用理科工具学科――数学,收效较好。
2.整节课贯穿两条主线(“知识”和“方法”),使“同分异构”相对繁杂的零散知识内容通过“方法”主线统领在一起,像优美的散文一样,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3.失误反思之一:针对高二学生,课堂容量偏大,课堂时间节奏把握还需更科学。注重学生思维、感悟的过程应该成为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留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时间略显仓促,对思维节奏较慢的学生有些“囫囵吞枣”。
4.失误反思之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还需进一步精致,未能有效地将化学实验引入课堂。将问题带入新颖的情境之中进行解决,更利于学生思维活跃性的提高。针对严谨繁重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的高二学生,充分借助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加大直观教具的使用量和面(如让学生分组利用模型自行搭建同分异构体等),将逻辑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更利于学生轻松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和坐标的不确定而设置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要解决此类题目,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方法。因此,笔者在“确定点的位置及坐标”的复习课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以“题”为纲,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复习课一般以“题”为纲,通过解题使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设计问题入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课例:1.如图1,直线y=x+6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Q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若以点O、A、B、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在图中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并求出点Q的坐标。
这是一道关于点的存在性问题的题目,题目类型较为开放,一般情况下学生也能解出一些点Q的坐标,只是不够全面。笔者试图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一看到此类题目就知道从哪里入手,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你可以求出哪些量?请试着求一求。
问题2:要构成平行四边形,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怎样有序思考,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点Q?请动手找一找、画一画点Q的位置。
问题3:你能写出点Q的坐标吗?
拓展:如图1,直线y=x+6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P是直线AB上的一点,点Q是平面上的一点,若以点O、A、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在图中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并求出点Q的坐标。
问题1:已知的构成菱形的条件有什么?已知的点有几个?还需几个?解决时应先确定哪个点?
问题2:你能不重复、不遗漏地画出所有的点Q吗?动手画一画,再与同桌交流一下画法。
问题3:你能求出点Q的坐标吗?
2.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 B,则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B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你可以求出哪些量?试着求一求。
问题2:要使MAB为直角三角形,已知条件有哪些?你能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吗?请尝试用多种方法在图中找出点M.
问题3:找出M后,有没有形成基本的几何图形?请求出点M的坐标。
拓展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1:根据前面的方法,你能在图中找到点P的位置吗?动手试一试。
问题2:你能求出点P的坐标吗?
二、习题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习题的安排由浅入深,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由在一次函数背景下直角三角形的确定到二次函数背景下直角三角形的确定,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被推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畏难的情绪,他们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得出一般的解题方法:在已知一条线段的情况下,可以将它看成边或对角线,然后分类讨论,逐步解决;菱形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的,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1.复习课也是新授课
通常意义上的新授课是指讲授新知识课程。复习课是一种特殊的新授课,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所以它比一般的新授课更为重要。传统的“讲述―训练”的复习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复习效率降低。教师在专题复习课上可以采用新授课的模式,创设较为宽松的探究空间,使学生有“法”可依,从而在探究中热情参与、提升综合能力。
2.灵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探究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性,学生的反应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学会总结解题方法,以不变的方法应万变的题目。如:本节课中要求确定点的位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必有一条已知线段,只要能恰当地给已知线段的分类标准,必能不重复、不遗漏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