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02:3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行为习惯主题班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中职生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是升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大多数很差。从表现看,主要是学习习惯差。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学生的年龄有关,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一般可以集中注意了20-30分钟。但是由于中职生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还关系着周围的食物,一有风吹草动,就“经不起诱惑”,脱离了学习轨道。
2.中职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由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到处都是网吧,几乎人人都有电脑。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沉迷网络,沉浸在网海中,不分昼夜地在电脑上玩游戏、聊天购物、看电影听音乐等等。除了作息混乱正值青春期的他们还追求标新立异,如浓妆,染发、烫发,穿着奇装异服,将仪容修饰得花里胡哨、轻浮怪诞。
二、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失当
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有限,没有掌握先进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娇生惯养,凡事把能帮孩子做的事全做了,导致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自理能力低下,或着是放任不管,对孩子生活、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大发雷霆,促使了孩子叛逆心理的增长。还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外出务工、离异、丧偶等因素都管不了孩子,致使孩子经常逃课甚至流落于街头或沉溺于网吧。
2.学校教育的不当与失误
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老师以分数论“英雄”对学习差、不听话的孩子挖苦、讽刺学或者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伤害到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加叛逆,故意犯错。
3.学生自身因素
不良行为形成的内部诱因是不良的心理支配。由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当然很少会成为老师喜欢的对象,因此这些孩子们会逐渐形成逆反、疑虑、恐惧的心理。受这样心理支配,行为习惯不好往往导致他们不能认识正确的自我,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往往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行为。
1.主题班会可以激发积极因素,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中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有组织地进行比较大型的班会,对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导向与培养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开展成功的主题班会,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在健全学生人格修养的过程中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对班级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主题班会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例如:《学习雷锋好榜样》通过对雷锋故事的讲解和现代雷锋精神的传递,尤其是观看部分《感动中国》的视频例如:白芳礼、郭明义、阿里木等事迹的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和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主题班会可以促进集体的健康成长
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必定具有很强的班级凝聚力,集体中的每位成员必定会积极向上,充满热情,有良好的班风,浓厚的学风。而成功的主题班会则能促进集体的积极健康的成长。
例如:每年校运会前期,总要开展《爱班、爱校》的主题班会,一来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校运会得以实践,增强班级荣誉感。同时杜绝由于运动会期间产生的摩擦而导致的打架斗殴以及破坏公物事件,事先给同学们敲个警钟。
3.主题班会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
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班会、讨论会等来完成。在众多形式中,主题班会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德育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开展有明确主题主题班会活动,充分发挥校内外的德育资源。利用主题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工作。
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住校环境,怕吃苦。还没从逃脱父母全程监控的喜悦中缓冲过来,不少新生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们发现衣服要自己洗,食堂饭菜远没有家里的可口,“更糟”的是8个人共住一个宿舍,而且还没有空调。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不少新生课后纷纷打电话向家人、亲友和同学抱怨,父母拎着大包小包的食品风尘仆仆赶来学校,不少学生将一周的换洗衣服打包后拿回家让父母洗等,这一系列“怪现状”充分说明现在这一批学生很多都不能吃苦耐劳,缺乏父辈们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二、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乱丢乱扔现象严重。由于这一批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家境条件较好,在家缺乏必要的家务劳动的锻炼,因此在住校期间行为习惯较差:被子不会叠,鞋子不会刷、不会摆,值日不负责任,喜欢乱扔垃圾,自我意识较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等。
三、学习上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纪律散漫。不少高一新生认为经历过初三的高强度学习后,终于跨进了高中大门,且离高考还很遥远,是该放松和享受的时候了。于是不把注意力用在学习上,上课看课外书,玩手机,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在开学初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利用开学教育的两天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外,我还充分利用第一个月的班会课时间,进行了“养习惯·树理想·见行动”环环相扣的系列班会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和纪律教育,并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促进班级的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
在这次班会活动中,我首先选择的是“养成良好习惯”这一主题,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体的言行举止,严明的纪律观念既是一名中学生和一个班级先进的表现,更是促进班级和学生不断前进的保证和动力。
具体做法为,首先搜集素材,即将本班和本校学生的好与不好的行为习惯记录下来,如将学生宿舍被子没叠,鞋子乱放,地面肮脏,就寝纪律混乱的场面以及上课睡觉、玩手机、讲话等情景用相机拍摄下来,将他们迟到和欠交作业的情况记录下来,同时将一些好的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通过图片或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制作成班会课的幻灯片。第二步则是具体的班会课堂安排,通过投影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展示出来,并将其与国内外先进学校的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还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主题。最后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结尾,勉励学生在各个方面争创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也成为敦促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九月的第二次班会课,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状况,我班又组织了以“树立伟大理想,考取理想大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展示名人少年时代的奋斗故事和部分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图片及其他资料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为实现心中的大学梦想而奋斗。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五年级有学生29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3人,平均年龄在11—12岁之间,学生大多数思想品德良好,天真活泼,上进心强,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是,班上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如陈家豪,李新宇等同学的思想境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上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提高。
二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今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以下设想:
1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本学期我要制定班级奋斗目标,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力争形成“自主,文明,乐观,创新”的良好班风,使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班级,我爱我的老师,我爱我的同学,我爱我自己”。
2.选拨得力的班级干部
优秀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开学初我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班干部,实施班干部竞选上冈。然后,我要着重培养当选的班干部,使其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首先,要教给班干部正确的工作方法,同时,还要更严格地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大力表扬班干部,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维护权力;第三,鼓励班干部大胆创新,不仅要做到上传下达,协助班主任做好工作,还要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3加强自我教育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在新学期里,我准备从正面激励树立榜样,使违规者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让他们增强自我控制意识,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超越自我,用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使明日之我比今日之我更进步。长此以往,班级管理就会逐步步入自动化与良性发展的轨道。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行为习惯下处在形成之中,可塑造性大,可变性强。首先,寓养成教育于课堂教学中,把握基规范性。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我要与科任老师协调好,有目标地,有标准,要求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行为有所依据,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才错,也便于老师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 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把握其实效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把规范中的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 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变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三,寓养成教育于日常活动中,把握其具体
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娱乐 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份: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 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3月份:“学雷锋”主题班会 书法评选活动 “我的优点大家找”主题班会
4月份:“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活动 爱国歌咏会活动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路上都会写上很多的反思总结,那么班会课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班会课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班会课教学反思(一)所谓班会活动的反思,我们认为就是对班会活动的教育效果、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情况作出价值判断,使教师能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育行为,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能知道自己的进步、成功与失败,并据此调节自己的发展方向。班会活动的反思,是对班会活动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它要求老师对照目标,对学生的道德概念、知识、意志情感及思想品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成因,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矫正发展计划,并经过一定的行为训练,活动强化,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我执教的这节主题班会课---我自信我成功,活动的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班会活动一结束便放松了思想,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即“班会活动结束了,我的一切工作也就结束了”。仅仅满足于同学情绪激动,受到“很大教育”,而没有做到深入细致的落实工作,甚至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实际上,无论同学在班会活动上受到多大教育,心情如何激动,如果不把这些教育效果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这些效果便不能巩固下来。任何班会活动的效果的发挥都不会仅限于课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让我们的年轻一代终身受益。这就提醒我要十分重视巩固教育效果、这一环节,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班会活动的后效。
班会课教学反思(二)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篆刻着一句警谕——认识你自己!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认识自己恐怕是最难实现的人类课题。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渴望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需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本次班会中,我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企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一课题,精心创设情境,诱出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体验和理解,再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做最好的自己的目的。仔细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的地方:
(1)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愉快的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情感地体验、态度地转变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我以《欣赏你自己》的小诗导入,为的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参与课堂,获得体验,获得成长。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快乐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环节:“自己最美丽的地方”“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的美丽瞬间”“你对自己的哪些地方不满意”……让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真正体味到参与的快乐,收获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从体验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另外,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合作和分享,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
(3)达到情感体验、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课前搜集的一些名人资料,让学生真正体味自己的不足与他们这些身残志不残的名人相比,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心灵碰撞思维的火花,要想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争当做最好的自己。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做最好的自己》这一主题班会的教学设计方案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后,虽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1)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环节间的过渡不够圆润。
(2) 有些教学方法比如合作学习的开展还比较肤浅,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进行分工学习,常常是课堂上感觉挺热闹,学生却没有发生更深层的认知活动。
(3)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时间显得比较仓促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
班会课教学反思(三)由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除了在班会课上展开习惯养成教育,其实在平时任何时间都需要不断重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这一次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告别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会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讨论。我们班学生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道理从他们自己或者小伙伴的口中讲出比从老师说教更为容易接受,事实证明,讨论式班会效果也更好。
从内容环节上看,整堂班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班上最近存在的不良习惯,习惯的重要性。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如何告别不良习惯。
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三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选材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事例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方面范围较宽,每个部分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班会课,所以内容略显臃肿,时间有些紧张,没有做到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精简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
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事例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通过故事续写让学生体会到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拿出解决的对策。但是讨论时间比较难控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以适当减少讨论次数,增添知识抢答之类的环节。
班会存在的不足:
1、班会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材料。
2、问题设问不具体,没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学生实际。
如果提前搜集关于同学们现状关于习惯方面的照片作为讨论,效果可能会更好,尤其是学生讨论时候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学生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学生举手发言不是很踊跃,提问范围也太窄,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
一、 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四、教育内容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段,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结合“月主题”活动,根据德育处下发的学生每周目标问题,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共2页,当前第1页1
3、在同一年级中开展主题班会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干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重视学生的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分析现象找原因
学生不良课堂行为习惯的表现很多,原因也很复杂。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具体如下:
主观原因:
(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各个不同。他们自由散漫,毫无规矩可言。
(2)有些学生知道规矩,并且能在课堂之初遵守课堂纪律。但无意中就开始走神,或者随便拿点东西开始玩。这些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提醒才能回归正确的轨道。
(3)还有一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具体表现就是扰乱课堂,影响课堂秩序。
客观原因:
(1)外部影响。良好的班风是形成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肥沃土壤。而混乱松散的班级风气则使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成为空谈。
(2)授课内容缺乏兴趣。教师授课内容乏味,组织混乱会直接导致学生听课兴趣下降,影响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针对主观原因形成的不良课堂学习习惯,不同学生须区别对待,要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才能产生效果:
(1)对于自由散漫学习风气要适时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有效告知学生课堂上应该遵守的课堂纪律,通过学生的讨论使这些课堂纪律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使班级形成遵守课堂纪律风气,创造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大的氛围。
(2)对于好动、自制力差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通过讲课声调的抑扬顿挫,通过提问,通过不露痕迹的提醒等等。
(3)对于处理第三类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最忌心浮气躁。一定要找准他们的心理上的最弱的突破口。利用这些突破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约定、鼓励、激将等方法使其逐渐找到学习上的突破口,再及时的表扬、鼓励、帮助。使其逐渐步入正确的轨道,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加强组织,广泛宣传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班主任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把“开学第一课”当作开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召开行政会议、班主任会议和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表,压实工作责任,抓细抓实,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记录。充分利用板报、微信QQ群及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广泛宣传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让全校师生都自觉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主题内容及组织形式
学校深入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思政教育、疫情防控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宣传,引导师生做好科学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强心理疏导,消除忧虑和恐惧心理。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针对还未复学的年级,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多种载体作用,对全校师生教育全覆盖,确保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开展情况
8月30日,召开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动员会,安排部署,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强化领导联系班级制度,要求联系领导进入班级群、班级讲纪律要求,督查班级“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2.开展好第一次升旗仪式。利用旗下讲话时间,引导学生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校长以《文明城市你我共创》为主题的旗下讲话。
3.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主任认真准备,制定了班会课方案,制作了班会课课件,班会活动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4.各班利用班会课(下午第三节)组织收看“2020开学第一班会课”,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本班的第一次班会。深化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5.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学生从自身角度,向父母谈自己对文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家长很容易接受,形成共同提高认识,共同参与创建。
此次主题教育的开展,主要从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融入了爱国爱党教育,加强了心理疏导,注重了责任与担当、文明素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引导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二、工作目标
开学伊始,我们要求以各班为单位分别进行“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的培养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本学期全校各班要在这几个方面的习惯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结合“月主题”活动,根据德育处下发的学生每周目标问题,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3、在同一年级中开展主题班会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日制度: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会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文明班”评选制度:每个月,根据班级学生日常的表现,评选出“文明班”。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四、成果展示
让同学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方法施加影响,进行教育,使同学们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这在短时期,效果是不会在明显的,不过我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看到感到自身的变化。激励其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例:
①进行卫生评比,包括个人、教室、所属卫生区。看卫生习惯的培养,
②定期开展作业展览,背诵古诗文比赛,看学习习惯的培养。
③经常访问家长,看学生在家的表现,看文明礼貌的培养
④平时观察爱惜公物不浪费,看生活习惯的培养
⑤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看节俭习惯的培养。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
为使这项活动深入人心,我校认真组织全体师生学习理解《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十字用语”、“文明习惯十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此,我校充分利用横幅、橱窗、板报、校园网、广播站、行为规范展板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营造氛围。第一周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举行了第一次国旗下讲话。在各班级、校园显著位置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文明习惯十做到”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与此同时,我校还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课外活动等,围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开展了讨论会、辩论赛和演讲等主题班队活动。为检查学生对有关条文的掌握情况,我校专门编印了新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开展了《手册》知识竞赛。
二、扎实开展活动
1.开展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我校广播站、校园网建立了“养成教育”固定栏目,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同时建立“心灵驿站”信箱、“知心话吧”,请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交通事故图片展、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知识竞答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学生交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遵守交规、文明行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校设立督导岗,各班级设立监察员,重点稽查学生礼仪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同时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并且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
4.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文明习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和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间。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三、严格要求,力求取得实效
1.在活动中,我校把“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作为规范学校管理、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精心安排,严密组织,全力抓好活动的落实。
2.从实际出发,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与本校的德育工作、法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认真制订方案,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避免了走过场。
3.要求广大教师做文明礼貌的表率,杜绝各种不文明用语和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优化师德,净化师风,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