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年数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2 07:18: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一年数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年数学论文

第1篇

一年级数学简短小论文一寒假,我参加了数学兴趣班,教我们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教我们的第一节课很独特,首先她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着奥秘,我回答不出来,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数学是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数学是我们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数学是……”陈老师似乎比较满意,说:“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但是,还不完全正确,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额一门学科。通过抽象画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陈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数学,数学存在的意义,她说,数学不是烦躁的拼命做练习,而是锻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强,使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时,可以迅速的判断。数学是一门学科,如果你对数学有兴趣,那么你的思维已经很强了。

没错,通过陈老师的教导,我们已经渐渐懂得数学的含义,数学题目中,也许有些很难,但是每解一道题,就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比如,陈老师让我们花半个小时去做一道题,这道题是一道初三的题目,即使你会做,也要做到半小时:

某同学在A、B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随身听的价钱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为452元,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的单价的4倍少8元。

(1)求该同学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的单价各为多少元?这道题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也可以。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一年级数学简短小论文二伟大的数学王国由0-9、点、线、面组成。你可别小瞧这些成员,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奇妙无比,丰富多彩。例如这不起眼的点,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快捷。这个功劳非黄金分割点莫属了。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段与该线段的比等于另一条线段与第一条线段的比,比值近似0.618,这就是黄金分割点。

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分割点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分割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画图的应用

1、画长方形是我们小学生最平常的事,也是最熟悉不过的。你们可知道在无条件的情况下怎么把长方形画的更美,给人一种更舒适的感觉?那就是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接近0.618,这样画出的图形更美。

2、学过绘图的人可能知道如果给你一张纸,把这张纸画满,不一定会好看,但要是就画一点,留许多空白也不会太好看。但有一些画就让人感觉很美、很清爽。那是因为它应用了黄金分割点,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二、人体的应用

1、在人体的结构上,黄金分割的应用更为广泛,举个最为熟悉的例子。人们常称的帅哥、美女,就是他们的脸宽与脸长的比、腿长与身长的比值都约是0.618,这样的身材堪称最美。

2、人的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膝盖是人腿的黄金分割点……

三、建筑物的应用

古今中外,许多建造师都偏爱0.618,他们的杰作另世人仰慕。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圣母院,还有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四、生活上的应用

1、大家平时可能注意到电工在检查一根不导电的电线时,他总是选择这根电线的黄金分割点来检查,因为这样可以最快速的找到损坏处。

2、我们家里大多数门窗的宽和长的比也是0.618,还有箱子、书本等都应用了黄金分割点,让这些物品看上去更舒心。

大千世界,美轮美奂,到处都蕴藏着黄金分割点。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知识和智慧创造出更多的美!

一年级数学简短小论文三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生活的眼睛;数学是智慧的结晶;数学是文字的艺术。

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这名儿,便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不简单。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不过我更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从中求出兔的数量。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数量关系呢!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而且这类题目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考验我呢!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一年级数学简短小论文四每当双休日的时候,在我们校园里总会看到一位年龄大的老师在校园溜达。这个人既是我们学校的后勤主任,又是我的数学老师。

我的数学老师今年50多岁,再过3年就要退休了。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每当有同学在他的课上做小动作时,总会被他逮个正着,所以没人敢在他的数学课上乱动。

数学老师坏习惯很多,一天到晚抽烟喝酒最在行。不管在哪遇见他,总能看见他嘴上叼着根烟,若无其事地抽着。他每天中午都会喝酒,下午有他课的时候,教室里就会到处洋溢着酒味,害得同学们都想去投诉他。

有一次,他中午喝完酒后一不小心一个踉跄,摔个正着,把两个眼圈都摔肿了,成了国宝大熊猫。

虽然数学老师有许多坏习惯,但是他还依然有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第2篇

当读者保留自身的期待视野,进入原文文本的世界之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判断、总结,直到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文文本的读者,也是译文文本的作者。由于对原文文本会有差异化的理解,所以不同的译者会译出不同的译文文本。因此,译者在翻译之前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为了能够尽量了解并反映原文文本的真实意义,译者需要对原文文本中涉及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有一个前期的学习。如前所述,视野融合是接受美学的核心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本是译者与原文文本进行多次交流的成果,当然也是译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译者必须面对两次接受与交流活动的影响:其一,译者与原文文本的交流,这与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直接相关;其二,译者还应该预测到译文读者通过译文与作品进行的第二次交流,这一点对译者的翻译过程也有直接影响。

而这两次接受与交流活动都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参与因素的。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文本中尚有很多空白需要译者来填充、完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是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化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自身的期待视野同样会影响到他的第二次交流活动,也就是译文的生成过程。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意义包括文学自身的意义以及读者的理解两个部分。在进行第一次交流的过程中,译文的质量与译者的接受水平直接相关,并使得译者的期待视野和原文文本实现最大程限的融合。显然,这种融合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等,都会使得译文的质量出现波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者是同一历史时代的译者对知识以及期待视野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而第二次交流活动是译文读者与译者之间的交流,因此译者在追求自身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相融合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译文与译文读者视野相融合的问题,关注读者的接受能力与期待视野,在原文文本和读者之间发挥桥梁和媒介的作用。

二、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原则

(一)准确估计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对原文文本的意义没有一个绝对的解释,只有儿童读者自身的阅读才能使得文本的意义具体化。儿童读者在期待视野下开始阅读,对文本进行持续的分析与判断,直到和文本视野相互融合。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尽量挖掘原文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更好的文本。儿童读者和成人译者在期待视野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视野转换问题,准确估计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以儿童为本在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文学作品翻译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重作者、重文本向重读者的方向转移。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只有被读者所理解与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其美学价值与文学意义。这个理论不但有效地拓展了文学作品的研究空间,同时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接受美学理论对传统翻译的“文本中心论”是一个极大的颠覆,有效地提高了译文读者与译者的地位与价值。由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因此其翻译应该以儿童为本,这个原则决定了儿童文学翻译应该以儿童读者的地位与作用为基础。因此,在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对他们的期待视野进行分析与预测,分析其与成人接受能力的不同点,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尽量保证译本能够为儿童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三)注意原作的封闭性接受美学视域下,原文作品是一个未知的、半开放式的统一体,它不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也具有固有的封闭性。其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受到作品图式化结构的影响。因此,面对众多的译本,除了从历史环境以及译者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合理解释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寻找各个译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4]。否则,文学作品将失去其导读、评价与引导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得翻译学习者、译文读者以及翻译理论研究者失去方向。而这个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应该是原作,这是分析与比较的根本基准。虽然译本可能由于历史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根本是原作,只是由于译者的审美能力、个人经历、语言能力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译作才发生相应的变化。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原作之上的,这就需要译者在一定程度上遵从原文,即考虑到原作的封闭性。

三、结语

第3篇

(一)培养兴趣,调动情绪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究数学的知识和奥秘,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数学这门课程本身比较抽象,有的知识点复杂、难懂,比如排列组合、函数、导数等,如果只是传统的师本教育,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只是单纯的接纳知识点,没有完全的消化和吸收,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从而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目标。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运用中,主要体现在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于联系实际,举例证明

高中数学的内容抽象、枯燥,教师在讲到复杂、难懂的数学原理时可以运用一些恰当的例子来说明和解释。比如在讲到三维空间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室的结构模拟成立体的三维空间,把某条抽象的线段落实到实物上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认识这条线段的特殊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一种喜悦感,迅速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

(三)组织竞赛,调动学生自主性

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数学知识和模型等竞赛,从学生出发,结合高中生本身竞争意识强的特点,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这才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

(四)发掘潜能,提高效率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和作业完成得均比较认真,但数学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扮演一个耐心十足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适时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是获得真理的主要途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就是引导和驱使学生动手演算和推理,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敢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形象、生动、直观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丰富教学的内容。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简单说明。在讲到立体几何时,很多学生对于在椭圆上求解的知识点模糊不清,似懂非懂,这主要还在于学生对于椭圆的性质掌握和了解并不扎实,不清楚椭圆方程的由来,也不懂椭圆上特殊线段和点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画一个标准的椭圆,或者组织学生去制作一些规格不同的椭圆的模型,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索椭圆的特点,通过亲身的实践和认知,克服每一道疑难问题,培养实践能力,这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

三、鼓励学生犯错

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对数学原理不清楚、对计算公式理解有误或者计算过程不专心等各种问题而犯错,然而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纠正错误、不断总结的过程,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零容忍,一有学生犯错,就严格批评,不留余地。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约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教师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善于利用学生犯错的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同一类误区做出详细的讲解,促使学生掌握和理解问题的关键,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分析。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探索,就会明白问题的原理和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举一些案例来说明问题的原理,比如在讲到排列组合时,一遇到比较复杂的环节,学生很容易犯迷糊,逻辑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晰等,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案例来揭示排列组合的原理,将问题划分为几个层次来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四、结语

第4篇

(一)人本主义

教和学是培养人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全人的概念。人本主义属于后现代范畴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把学习者引入到学习过程的情感参与中来,每个学习者都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情感参与与英语教学艺术性关系很大。学生增加感情投入,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仅为了分数或名次而学习,而且是为从内在和本质上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而学习,发展和完善自我,以跟得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脚步。学生唯有懂得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才不会对生活与学习产生无谓的迷茫或误解。就英语教师而言,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和实现和谐发展,也不能仅仅把教学或课堂当成简单的工作任务或工作场所,应从内在的情感因素出发,挖掘英语教学的各种美及魅力所在,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来,从简单的教书匠成为工程师、艺术家。讲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语言的艺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需要注意仪态外,还要根据教材的选择,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其中,语言的运用除了简单的语音、语调、书写外,在传递知识文化时还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们自主性、主动性发展的需求,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合和谐、积极、正面的学习心理来营造丰富、生动、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

(二)艺术美的体现

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艺术美随处可见。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英语教学的确存在着个性,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共性。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模式,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四个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学习者、任务以及环境。由此可见,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环境来营造美的氛围,追求美的境界。所谓任务,除了最常用的课本外,现如今网络等外部资源也日益彰显其地位,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学习。所谓环境,除了最主要的教室之外,课堂之外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术环境等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有机地将这几种环境结合起来,追求最大化的产出。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拥有不可动摇的美学意义和地位,它可以和语文或者国学教育放在一起思量,合理把握权重,可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效果。美的外在显现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标准,依据教学的统一性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艺术美表现为以下两点。

1.英语教学的形态美

优雅的形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陶醉和享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的形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教师的形态多指教师身体语言的具体体现,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穿着打扮等。出于语言的特殊性,教师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的情感因素也应纳入考虑。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乐观和热情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尤其是对于那些英语语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简单说,英语教学的形态美包括美的姿态、美的情感和美的板书等视觉感受方面。

2.英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美

英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美是和英语语言本身密不可分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非表意类语言,其形式不代表意义,因此这也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些困扰和难题。英语本身虽然只是符号,但它包含很多美的事物,如感情上美的共鸣,逻辑上美的展现,艺术上美的启迪等。同时,“教无定法”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在形式上,教师可以利用修辞手法和认知概念来阐释具体语言现象和问题。在内容上,教师可以从教学材料的选取和组织上入手,进行改进,突出体现英语语言的艺术美感。就英语语言本身,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语趣等,更加和谐地体现形式和内容美。

二、概念隐喻及其应用

上述英语教学的艺术美体现中提及了认知和隐喻,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想象力等关系密切,如何利用其基本原理和理念,来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一)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的文化美

隐喻是语言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喻。顾名思义,空间隐喻来源于人类直接的身体体验,运用自身和外界事物的空间方位等关系来表达其认识。实体隐喻则是指人们对实体或物质的看法,若将某种抽象的现象、特征、概念等隐喻为实体时,就可对其进行描述和量化剖析等。而结构喻是用一种相对具体的、熟悉的概念结构去建构另外一个相对抽象的、陌生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相似的结构体系。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与文化一致性两大特点。隐喻与语言实质上是相互渗透依存的统一体,而文化本身就是综合复杂的隐喻。中英文在概念隐喻上存在着文化差异,小至动物、植物、颜色,大到教育、医疗、福利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文化差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每一单元部分,都提出了供学生思考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地修订或补充,开发学生对文化美与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探索。

(二)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

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五点,即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忽视其中任一点,都谈不上掌握了完整的英语能力。某一词语或语法结构的特定选择是基于一定意义的,这里的意义多指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者心理表征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词汇的习得

认知词汇是以词汇的原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认知模式中的原域,投射到其他不同的认知目标域中,形成了词汇的引申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今天的社会涌现出了很多新兴的词汇,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与时俱进,此现象不可避免。英语词汇的语义也在不断扩展,英语词汇经历了共时和历时的演绎,产生了一词多义、同反近义词和词的语境等变化。英语词汇从基本范畴的词汇到引申词汇,此间的过渡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获得。基于英语词汇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此特征进行词汇教学,由一个词的记忆可以引申联想到很多其他词,有利于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2.基本技能的提高

基本技能的提高基于词汇的掌握认知水平,语法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听说读写译,都和图式的概念相关。而不管图式如何,又都与概念隐喻密不可分。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到大脑储存的信息,在已知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建构。在听说方面,运用已知信息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解码的过程,是背景知识与听说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大脑中通过概念隐喻建立起来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能够有助于学习者紧扣主要信息,过滤掉无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听说记忆负担和焦虑,更能促进他们对关键信息的把握,对听说的内容进行迅速解码。在读写译方面,要熟透脚本,脚本是指“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语篇阅读中,有时隐喻表现为一个贯穿其中多次出现的喻体,有时是一个基本隐喻与其他衍生之间的照应,因此,要合理地理解事物的相似点及相应的一系列关系,并利用隐喻思维层的扩充来完善理解。

三、结语

第5篇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強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主要参考文章:

第6篇

一、照顾差异,顺势引导

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上尤其如此。比如,探索一个数学现象,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过程;运算一道数学题,也可能会有好几种解题方法,甚至有正误之分。作为教师,应照顾这些差异,理性地看待学生们的一切,包括错误,善于捕捉学生错误背后的教学资源,顺势引导。

如,笔者曾在一次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一幕:

教师出示了一道题:李叔叔承包的果园今年喜获丰收。他要把360千克的苹果装箱,每箱装20千克,已经装了8箱,还有多少千克苹果没装箱?

这道题的一般解法为:360—20×8=200(千克)。该教师让一个学生上黑板列算式,该生的列式为:360÷20=18。其他学生看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几个学生甚至喊了出来:“错了,错了。”面对此情此景,该师却微笑着对学生说:“大家都觉得他做错了?其实他没有错,只是还没有做完。”教师这么一说,学生们都愣住了。过了一会,有个学生举手要发言,老师示意他站起来回答。他说:“老师,我明白了。他这一步算的是一共装几箱,现在装了8箱,还要装18—8=10(箱)才能装完,即剩下没有装的就是20×10=200(千克)。”该师随即顺势引导说:“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稍过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这个教学案例体现了差异教学的理念。教师面对学生的差异,非但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意外地生成了另一种解法。事实上,这个学生不会做这道题,而是碰巧算对了一步。但在照顾学生差异、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下,教师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诱发了该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尊重个性,促使自主参与

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会反映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善于分析问题,认知事物细致、全面;有的人不善于观察思考,认知事物较粗略,这就是个性的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机会,这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如,在讲授“8+6”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独立运算、独立探究,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学生们对“8+6”的运算方法和过程竟然“异彩纷呈”!

生1:把8分成4和4,4+6=10,10+4=14。

生2:把6分成2和4,8+2=10,10+4=14。

生3:把8分成5和3,把6分成5和1,5+5=10,3+1=4,10+4=14。

上述三位小学生的运算方法和过程各不相同,但有个可喜的共同点,即善于抽象思维,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认知潜能,令人欣慰。

可是,另一些学生的运算方法和过程却显得有些“笨拙”:

生4:摆学具。先摆8个,再摆6个,一共14个。

生5: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4。

生6:我会算8+5=13,所以8+6=14。

这三个小学生的答案虽然正确,但不善于抽象思维,或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实物,或停留于一时的经验积累。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善于抽象思维的学生予以表扬,也对后面三个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告诉他们:数学的解题方法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解答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有必要寻找和选择最佳的方式和方法。这次课堂学习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唤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再思考,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只有深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

三、接纳差异,共同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思维差异或智力差异而引发教学成生。面对这些差异,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善于接纳,并把它们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排队中的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时,曾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一道题:小明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了。他今天读了几页?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回答什么?自己想好后,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教师组织班内互相交流。

生1:我把数学课本当作小明要读的书,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我就把第10页到第14页打钩,然后数出来有5页。

生2:我用数数的方法:10、11、12、13、14,也数得5页。

生3:我一边数手指头一边数数:10、11、12、13、14,我数得5页。

生4:我也数数,可是我跟他数得不一样:我不看十,我把10当做0、11当做1,然后数成0、1、2、3、4,我也数得5页。

生5:我用计算的方法:15—10=5页。

……

师: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不同的方法。

第7篇

【摘 要】在小说中,叙事节奏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这些控制手法有助于小说的情感体现和结构表现,本文以小说《百年孤独》为例,分析探究小说的主题、情感色彩以及节奏转换。 【关键词】小说;情感色彩;节奏转换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63-01叙事节奏在小说中可以表现为小说情感的抑扬起伏、情节的跌宕腾挪、结构的疏密张弛,这种阅读效果要依靠一些具体的手法来完成,这就涉及到对叙述节奏的控制问题。控制叙事性作品节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风景描写,采用不同的叙事节奏都是很好的控制节奏的方式。有一种控制节奏的方式很少会被注意到,那就是通过主题的转换来控制节奏。例如略长一点的小说《百年孤独》,它不可能顺着一个主题一直说下去,否则小说的节奏就会有问题,会给读者造成紧张感,形成阅读压力。解决压力的方法之一是作者赋予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以上的主题和情感色彩,以避免顺着一个主题一直说下去。这样就出现主题与主题之间,情感色彩与情感色彩之间的转换与过渡。以下主要在《百年孤独》的第五章和第九章举例,分析作者在主题转换上所采用的常规及匠心独运的手法。第五章到第九章涉及的主题分成两类,一类是婚姻爱情家庭主题,一类是政治主题。考察这两类主题的转换,我们会发现五、六、七、八这四章的主题不停地在婚姻爱情家庭主题和政治主题(通常是以战争的形式出现)之间转换,每一个主题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且较频繁。从奥雷良诺面对阿玛兰塔的婚事说出“现在不能够考虑结婚”转入政治主题开始,写了马孔多的选举及保守派的玩弄阴谋调换选票以及自由派私下酝酿的以医生为首的反抗政府的行为,这个主题持续的时间是三千零八十个字,像这样把同一个主题叙述三千字而不插入其他的主题在这四章中绝无仅有,而三千字对于一部三十万字小说来说是非常微不足道的。频繁的主题转换造成了节奏的舒缓,五六十页的文字写尽了二十年的战争硝烟和阿玛兰塔的青春流逝,孩子们长大成人,有的人出生了,有的人死去了,却不觉得急促,显得很自然,这种效果的取得,得益于作者高超的主题转换技巧,把主题的转换变成了一种控制小说节奏的方式。在这四章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很多主题转换方法。一种方法是从一个主题直接跳到另一个主题,从一种情感色彩直接跳到另一种情感色彩而不加任何的过渡成分,这当然是可以的,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开始一个新章节的时候,往往就转换了主题,主题转换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内容的情感色彩也变了,我们觉得很自然,能够接受。比如第四章的结尾正在叙述的主题是霍塞・阿克迪奥・布恩迪亚的疯狂,但到了小说的第五章,虽然延续的仍旧是婚姻家庭主题,但主题的情感色彩变了,开始了家庭主题中从奥雷良诺到雷贝卡到阿玛兰塔的婚事,显然不同于霍塞・阿克迪奥・布恩迪亚发疯这种比较令人焦虑的事件,是一个欢乐的主题。主题的情感色彩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新章节的开始来完成的。还有不要过渡的转换,即不管不顾,另起一段就像开始了新的章节一样,开始一个新的主题,把原来紧紧握在手心里的主题完全抛开不顾。比如第七章写完霍塞・阿卡蒂奥的死,雷贝卡把自己活埋,接着一段就直接开始写奥雷良诺所代表的政治主题。虽然有些突兀,可读者一样能够接受,不妨在写作中运用。不要任何的过渡,这是一种方式,但不能总用这种方式。最自然的过渡方式莫过于把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转换的依据,先发生的先讲,后发生的后讲,并把时间的先后顺序明确标出,这时候叙述顺序就和自然的时间之流紧密结合。比如小说的第八章就充满着这样以时间为顺序的自然转换,“没过多久”、“十天之后”、“同这一时”、“这就是奥雷良诺・霍塞从尼加拉瓜联邦军中开小差回来时家中的情况”,“奥雷良诺・布恩迪亚回来后不多几个月”、“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个月前回到国内”、“十月一日拂晓”、“这天晚上”、“从回到马孔多到现在”这样的短语把事件的先后顺序明确标出。小说开始叙述阿玛兰塔和霍塞・阿卡蒂奥之间的暧昧游戏,这是一个带有家庭性质的主题,接下来叙述的是政治主题,怎么转换的?利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自然转换,“没过多久,开始传来关于战争的相互矛盾的消息”,什么没过多久?家庭主题中霍塞・阿卡蒂奥被送到军营去没多久。然后作者就开始了交代战争的情况,把战争的状况交代了两个大的段落后,作者换一段又说“同这一时,维希塔肖恩去世了”,她的遗愿是把自己的积蓄捐给奥雷良诺上校的军队,从而立刻又转入了政治的主题。政治主题中概述了奥雷良诺及敌人和故人的行为,有故人之一办学校引出家庭中阿卡蒂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上学以及雷美苔丝的美貌后,又用一句话“这就是奥雷良诺・霍塞从尼加拉瓜联邦军中开小差回来时家中的情况”,重新回到了这一章开始时有阿玛兰塔和奥雷良诺・霍塞之间暧昧游戏的主题上去。按照上面的几种主题转换方式,小说差不多就可以自然流淌了。作者简介:周淑婷(1972-),女,汉族,河池学院教师,讲师,文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叙事理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