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8 04:48: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关键词:中国端午节 日本端午节 龙图腾信仰

端午节的流传由来已久,在中国,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同为东亚圈的日本,也有着过端午节的习俗,只不过内容和形式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区别。本文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论述,并就端午节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途径、过程以及流传时间这一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更好地对中日两国端午节这一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加以理解。

一、端午节的由来

(一)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流传最广的就是源于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禁忌说、图腾说等。我认为,图腾说比较值得信服。萧放在《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研究之一》的论文中提到:“端午节虽然很早有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的内容,这种内容甚至在六朝以后成为端午节的主题之一,但在乡村,端午驱邪避恶的习俗依然传承。”萧放的这一论证间接证实了禁忌说或者图腾说的可信度。图腾说是来源于闻一多的考证。闻一多在论著《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指出:“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中略)。另外,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从闻一多的论证和出土的史料中可以推测,中国端午节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人有龙图腾的崇拜,每年阴历五月五日举行龙图腾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慢慢演变为今天的端午节。而屈原说等说法,我认为是为了体现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义,以教诲众人。

(二)日本端午节的由来

日本的端午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在中世纪初传入日本。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日本人用五彩丝系菖蒲挂在胳膊上,用来灭灾减病。端午节时天皇在宫中举行菖蒲宴,饮雄黄酒。每年这一天规定向天皇献菖蒲。公元834年的《令义解》确定五月五日为节日,并在日本文献《续日本后纪》里初次明确记载端午节。在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公元839年)五月写着:“乙酉,是端午之节也。天皇御武德殿,观骑射。”不过,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俱乐部”享受的一个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开展活动。

在古代日本,刚开始时只是宫廷内部过端午节,后来在民间,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室、幕府、武士、庶民百姓都过这个节日了。

“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曹建南在《从女人的节日到男儿的节日》的论文中提到:日本早期社会开始插秧的时候,要祭田神,举行插秧祭。在插秧祭上担任重要角色的就是“早乙女”。被选为“早乙女”的少女,必须在神社举行奉告仪式,取得神的认可。然后被关进屋檐上插有菖蒲的“女の屋根”或“女の家”中洁身净心,直到举行插秧祭时才能出来。(中略)喝菖蒲酒,洗菖蒲澡,最早应该是“早乙女”洁身净心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在日本,五月五日最早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中国的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与日本的“五月忌み”的仪式相结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男孩节。

二、关于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一点思考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发源地在中国,根据图腾说,最早是一种与龙图腾相关的祭祀活动,当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这一节庆习俗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演变成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节日。

我认为,端午节祭祀仪式的特征在中日两个国家中均有所体现:在中国是祭祀龙图腾,在日本则是插秧祭。可见在古代社会中,祭祀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祭祀仪式来满足百姓们祈求丰收的愿望。而百姓们将这一愿望通过节庆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与现代也是一脉相承的。当今在中国,人们过端午节,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去病消灾;在日本,则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更是记载着人类发展的进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久远的。

然而,对于端午节的流传,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端午节是在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传入到日本的,而在公元8世纪中叶才传入韩国。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文化的流传很多都是通过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开始,经过百济、新罗、高句丽再到日本。为什么端午节的流传是跳过韩国而直接进入日本的呢?这一点我有些疑问,我觉得还应该查找更加确切的资料,以证实端午节传到日本和韩国的确切时间,以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途径。这一点有待继续考证。

其二,对于日本端午节的传入时间的推测。据我推测,日本传入端午节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据研究,自弥生时代起,就有中国移民前往日本。日本学者把弥生时代的中国移民分两批次,第一批是指公元前三四世纪进入日本的中国燕、齐、赵的移民,第二批是公元前后进入日本列岛的中国越的移民。而中国自战国就有端午节的相关记载。大约在战国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镯除毒气。”而在弥生时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很可能已经把端午节的习俗带入到日本。据闻一多的《端午考》记载,吴地的先民应是越人,或是他们的同族。“越人的老家本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一部分停留在如今江苏境内,受着太伯仲庸的统治,所以便随着太伯仲庸的国号而被称为吴人,所以吴只是政治区域的名词,论种族,他们与越人还是一家。《越绝书》(六)《越绝外传纪・策考》‘吴越为邻,同俗并土’、(七)《越绝外传纪范伯》‘吴越二邦,同气共俗。’(中略),总之,吴越是一个民族,他们都是‘龙子’。”闻一多论述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吴越人的图腾信仰相关,而吴越人又是在日本弥生时代迁移到日本的第二批移民,所以,我推测,早在弥生时代,端午节就已经传入日本,只是缺乏史书记载,无法寻求答案,或者是我们还没有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相关记载。关于这一推测,我觉得需要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总之,我认为,历史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

其三,日本的端午节与当地的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上文已提到)。而在萧放的《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的论文中,他提到了荆楚人的祭祀仪式:迎紫姑。这与日本的插秧祭是有着相似性:紫姑是在六朝社会文化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世俗神灵,紫姑不仅出身低贱,而且她的职司亦为同常的农桑事务,人们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中略)紫姑神的出现,反映了荆楚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紫姑作为知晓民间“众事”的神灵,在荆楚地方成为传承千年的预测农事、婚姻的民间百姓女神。

迎紫姑,必有一套巫术仪式,《荆楚岁时记》记,先作其形迎之,再念动咒语,祈请紫姑降临,“捉之觉重,是神来也”,然后卜问众事。

我认为,这样的祭祀仪式,与日本的插秧祭,有着相同点:(1)都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2)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占卜。(3)都与巫术信仰相关。这样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有着如此相近的形式,这不禁让我慨叹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且不管日本的插秧祭是否是由荆楚的“迎紫姑”仪式流传过去的,存在如此相近的形式与内容,对于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更是一门课题。我觉得,日本的古代祭祀仪式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有着极其相近的特点,在中日古代祭祀文化的交流方面,可以大做文章。

以上主要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论述,肯定了端午节来源于龙图腾这一说法,同时就端午节流传到日本的途径和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或许能对中日古代祭祀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起到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栾超.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萧放.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 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2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2019年6月16日

【活动地点】四(2)教室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安庆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主A: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那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

(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端午节哪些习俗的由来呢?(生结合屈原和黄巢的故事谈喝雄黄酒、悬艾草的由来)

主B:端午的时候,人们还要佩香囊、撮五彩线呢,你们知道五彩线由哪五种颜色组成呢?人们为什么撮五彩线呢?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

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3、端午赛诗会。

主A:我们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称作“诗人节”。现在谁来朗诵一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生可以选择其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

(1)七律《 端午》 (老舍)

(2)《浣溪沙》(宋•苏轼)

(3)《端午 》(文秀)

(4)《渔家傲》(宋•欧阳修)

……

主B: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4、端午习俗小游戏 。

主A:今天,我们的许多活动也与端午节密切相连,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棱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请问是什么呢?(谜底:粽子)

(1)包粽子比赛。

主A:下面我们就来个包粽子比赛,怎么样?

(主持人讲规则: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准备好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包得又快又好。)

(2)撮五彩线比赛。

主B:接下来我们进行撮五彩线比赛。

(规则:每组两人合作,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主持人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

(三)描画端午。

主A:为了纪念我们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班的同学们都办了手抄报,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评选出优秀的手抄报。

(分小组展示手抄报)

合: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第3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多地方在这个节日会举办一些活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端午节的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计划1

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

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

三、活动日期:

6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

四、活动地点:

贵州大学北区中山园

五、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1)端午节的来历;(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此环节进行包粽子大赛,每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获胜,有奖品,考虑工作人员人数有限,每次限3--5组一起);(3)包好粽子后到登记台登记,写下粽子主人的名(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联系方式(便于煮好粽子后联系相关人员到现场取);(4)统一在下午特定时间段来取自己的粽子。

七、注意事项

1、端午节所需资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2、为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活动前作好分区(登记区、操作区、展览区、取物区);

3、登记时要注意,将名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时要注意:

(1)名不能弄混;(2)名固定的方式,最好用长线把名绑定在粽子上,煮的时候名剩在锅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时人可能比较多,容易混乱,将粽子按主人名进行分类,按汉语拼音排序(a区、b区、c区........),组织人员到相应区域领取;

5、参与人员不限。

端午节的计划2

活动主题:“青年置业——小户型当家”华商报看房团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活动时间:20__年6月15日

活动对象:华商报报名客户(200人左右,分为两批)

现场来访客户

前期来访来电客户(置业顾问回访邀请)

活动内容

(一)线上部分:(华商报宣传)

1、活动前期的新闻预报和参与读者的咨询、报名;

2、6月10日的特刊释放,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小户型的新闻报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小户型展示的形象广告;

(二)线下部分:(华商报北线看房直通车)

组织读者参与专门针对小户型的看楼直通车活动;

(三)现场活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目的:以端午节为噱头,结合华商报看房团的到场,通过现场客户参与性小活动,并以赠送小礼品形式给客户利益点,使看房团及来访客户愿意长时间停留在销售中心,营造现场销售气氛。

形式:

1、华商报看房团客户及端午期间来访客户在销售中心登记个人信息,即可领取端午节精美礼品一份(如粽子等);

2、购买端午荷包制作材料,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给客户制作荷包,客户更可亲手DIY端午小荷包。

3、外场接待,在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教客户DIY荷包的同时,做茶艺表演,同时会有演绎四人组配合表演现场弹奏古典音乐,让客户亲身体验高雅的茶文化,品评幽香茶味。

4、现场提供冷饮、冰激凌、爆米花,给客户带来凉爽夏季的感觉。

5、在沃尔玛超市门口请2个环保大使派发环保袋,环保袋内装MAX未来宣传资料树立MAX未来节能环保楼盘的公众形象。

端午节的计划3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三、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第二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三、讨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四、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老师感到好开心!最后,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说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六、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第4篇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作文范文一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作文范文二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作文范文三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驶着船把饭装到逐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此外,在我国云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端午节包粽子由来的另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傣族男女青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深深相爱。可双方家长硬是不赞成这门亲事。五月端午这天,他们便一块跳进了老丙大龙潭。为了纪念这对青年,每年五月初五,傣族人们便聚集在元阳县乌河湾坝老丙大龙潭边,让青年们自己选择理想的情人。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圆圈,唱歌跳舞。跳完歌舞后,小伙子将事先包好的粽子丢给看中的姑娘。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则拾起粽子。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绿树下,去倾诉衷情。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作文范文四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哈哈!在这儿由我来告诉你吧!那就得从屈原说起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他是国王的一名大夫。

第5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课题实施的步骤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在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第6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课题实施的步骤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在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第7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课题实施的步骤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在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第8篇

2017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持词【1】

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场的各位朋友们,大家--

上午好!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欢迎你们来到市社会福利院和大家一同体验并感受悠久的中华文化。

一、包粽子比赛(此过程中介绍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后天就是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了,在这里我先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你知道在我们国家,端午节最多最普及的风俗是什么吗?

那莫过于是吃粽子了。

想吃到好吃的粽子,包粽子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包粽子比赛。

比赛规则)我们的比赛规则非常简单,谁包的最快,包的粽子不漏米,样式好看,谁就是我们的优胜者。我们的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参赛选手为优秀奖,大家要加油啊。

好,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赛选手做好准备。

互动介绍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现场的各位朋友谁能说一说呢?(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也有很多的说法,我想问问现场的观众朋友,你都知道哪种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恶月恶日避邪说等等。但其中最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是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mi)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还有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

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过节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

那谁能说说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主要习俗有女儿回娘家、吃粽子、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艾草,游百病、浴兰汤、偑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饮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等。)。

2、笔会(此过程中穿插学包粽子环节)

时逢端阳五月天,炎黄后辈思屈原。离骚九歌贯千古,傲骨诗风越万年。今朝吾辈过端午,吟诗抒怀敬先贤。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又以纪念屈原投江最为著名。人们一想到屈原必然会想起端午,一到了端午必然会想到屈原。屈原和端午也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他是传承民俗的节日,也是唯一一个纪念文人的节日。下面,就请市文联组织的书法家们为我们现场书写一些端午节内容的作品。

精彩的节目看完了,我们包粽子比赛结果也出来了,下面请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

首先请 为获得三等奖的选手颁奖,请 上台领奖。

接下来请获得二等奖的 上台领奖,请 为获奖选手颁奖。

最后请 为获得一等奖的 选手颁奖,请 上台领奖。

5、赠粽子、赠书画、品尝浓香粽子

我们的书法作品也已经完成了,下面我们将这些作品赠送给市社会福利院,祝愿福利院的老人家们幸福安康,节日快乐!

(赠书画)

在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的时候,我们的粽子也散发出了阵阵浓香,大家想不想尝尝这香甜的粽子呢?那我们就将这些粽子送给我们现场的老人家们,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这香甜的粽子,同时也品尝着甜美的生活。

结束语

老节日,如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

真友谊,如好友,简简单单,愈久弥香。

愿我们的真友谊在这老节日里,越来越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给大家带来节日的快乐和祥和

同时,也祝愿福利院的老人们幸福安康,祝愿现场的各位领导及嘉宾朋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2017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持词【2】

1. 主持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诗人节、浴兰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恶月恶日避邪说等等。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过节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主要习俗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浴兰汤、配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饮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等,当然最多最普及的是吃粽子了。)

今天我们在汉文化景区,在这个美丽的狮子潭岸边举办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主要安排了汉服展示、浴兰汤、辟五毒、包粽子比赛等节目内容。

2.汉服展示,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以华丽飘逸、婀娜多姿著称,持续了3000多年的历史。【播放背景音乐:重回汉唐(诗朗诵《记得吗,你的祖先叫炎黄》), 3.浴兰汤

(1)主持人介绍浴兰汤的含义(端午节,按照习俗,人们要举行一系列的医药保健活动,借以预防疾病,草药浴就是这种习俗的一个内容。屈原的浴兰汤兮沐芳华曾在民间十分盛行,端午传统的草药浴除了用香草外还用鲜艾草、菖蒲、野、柳树枝、野薄荷、桑叶等煎水沐浴。中医认为草药浴不但可以消除疲劳、清洁皮肤、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还可预防和治疗痱子、各种皮肤骚痒、汗斑、狐臭、皮炎等皮肤病,并有增白增香等作用。

今天我们举行的浴兰汤活动主要是用艾叶浸泡潭水,给我们的受礼人员以及在场的各位嘉宾沐浴祈福,以达到祛病防病消灾避邪的目的,寄托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

(2)汉服参礼人员5名跪坐在洁净的白布上

(3)主礼者兰汤净手,白巾拭干,手持艾叶沾取兰汤向受礼人员逐一拂洒,从头至脚依次进行

(4)助手四名(汉服模特)也手持柳枝蘸取艾叶水浸剂撒向现场的观礼人员。(穿插介绍艾之作用:艾,又名家艾、艾蒿,是菊科植物。它的茎、叶都含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

(5) 礼毕,参礼人员起身同主礼人员及助手一起向在场观礼人员行鞠躬礼

4.辟五毒

(1)主持人介绍辟五毒的含义(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所以有民俗专家指出,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我们今天的辟五毒是把五毒画在气球上,呆会释放的时候在场的所有朋友都可以把它捉住了放在脚下踩破,这样疾病就不敢招惹你了。

(2)汉服参礼人员5名,每人手持5只气球,同时释放

(3)现场观礼人员及游客捉气球踩破,寓意刺五毒。

5.包粽子

(1)主持人介绍吃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不知道家长们是否都想到了这一点。

(2)宣布包粽子比赛规则

(3)参赛人员分成两组依次坐好(按照比赛规则,分为普通组和花样组,时间为5分钟,普通组包一只粽子记1分,要求每只粽子重二至三两,大小匀称,出现撒漏一只扣0.5分,大小不均扣2到5分。花样组包一只粽子记2分,要求每只粽子大小匀称,花样新颖,出现撒漏扣1分,大小不均扣2到5分。)

(4)主持人宣布开始,裁判员掐表计分

(5)第一组开始 穿插古筝演奏 由炫儒雅集管理咨询公司推送的马一鸣小朋友带来的古筝曲,下面请炫儒雅集总经理介绍一下曲目和演奏者。

(6)宣布比赛结果

(7) 第二组开始 穿插古筝演奏 由炫儒雅集管理咨询公司推送的马一鸣小朋友带来的古筝曲,下面请炫儒雅集总经理介绍一下曲目和演奏者。

(8) 宣布比赛结果

第9篇

作者:陈霆桦(三年级)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说、龙的节日等等,其中流传最广的就要数屈原说了。

据历史记载,公园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泪罗江,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