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00:56: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了统一填表请求,使申报者正确控制填表方法,根据区教育厅职改办的有关规定,联合历年填表中遇到的问题,对评审表的填写做出以下说明: 一、填表时要注意表格下方的“备注”说明,相关表格按照“备注”说明及本填表说明请求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具体、真实。 二、表格从网站下载填写后用16开纸(封面和封底在)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原表式样。 三、评审表封面拟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栏填写这次拟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 四、本说明以高级评审表为例,中级评审表参照说明填写。 2、表二:重要经历 (1)“重要经历”栏:从初中起按时间次序填写。 (2)在同一单位,但岗位(部门)不同的,或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的,应分段填写。 (3)“任何职”栏:重要填写专业技术职务。3、表三:国内外学习、培训、进修经历 填写本人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学习、培训、进修情况。并提交相应证件原件给学院职改办验印后复印。
4、表四: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该表是评审表的主体内容,是基层单位推荐和评委会评审的重要根据,请根据评审条件请求来写,请求全面、真实地反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实绩,表述详略得当,并兼顾与提交的其他材料的呼应关系。在结尾要写上诚信保证,如“本人慎重逞能,所申报材料完整属实,否则愿接收处分。”若经核实,有弄虚作假者,两年内不得申报职称(含当年)。5、表五:任现职以来重6、表六: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1)本表仅限评审教师职务资格的人员填写。 (2)一般填写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如任现职年限较长,已超出提升职务资格所必备的资格年限,报高级可填写近五年(2002.01——2006.12)中级可填近四年(2003.01——2006.12)的教学工作情况。 (3)讲解课程和学时数是指在国家计划内招生的班级所授课程及授课干学时数,不包含计划外班级(如助教班、培训班、短训班等)授课和社会兼课。授课班级须在第二栏内注明。 (4)不需将课时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只填实际课时。带实习或指导毕业设计,填写带(指导)学生人数和时间(天或周数)即可。教学研究、监考、批改作业之类不要填入表中。 (5)要把任现职以来的总学时数和年均学时数计算出来并填上。计算年均学时数时,经组织批准或工作需要参加脱产学习、支教、扶贫等,该段时间不均分课时,以实际在岗教学时间计算。 (6)完成教学工作*情况必须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核并加盖公章予以确认。 (7)“指导研究生情况”和“指导教师进修进步情况”栏:要写明白指导研究生、进修人员的人数,讲解课程名称、学时数、时间,指导其完成科研及其他任务的情况和成绩等。 (8)“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贡献”栏:填写包含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学生教育工作方面的成绩。8、表八:测验成绩及答辩情况 (1)“测验种类”栏:指专业进修测验、职称外语测验、职称计算机测验等。 (2)“测验科目”栏:填写具体的测验科目,职称外语须写明测验语种。 (3)“测验成绩”栏:填写分数。职称外语测验、职称计算机测验填写合格。 (4)“组织测验单位”栏:填写举办单位名称。职称外语测验、职称计算机测验组织单位填写“百色市职改办”。 11、表十一:自我鉴定 应按照《试行条例》中的政治和业务条件的请求填写,落款处须亲笔签名。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贵州铝厂工贸实业总公司 龚凤凌
本人1995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1999年3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2003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 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贵铝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我从99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贵州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2002年4月,贵铝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都发生严峻变化,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在总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由我科室具体承办的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我公司实行的工资全额浮动方案,是在本人档案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变革。其中,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实行总的全额工资浮动分配,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原月均工资收入的60%,其余40%视单位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半年兑现一次。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最初,实行这样大幅度的工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贵州铝厂范围内第一次实行这样的岗位工资改革,且实行全额浮动,肯定是触及了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作为直接的业务经办人员,我对个别收入受到影响,暂时有抵触情绪的职工,耐心向他们做好细致入微的说明和解释、沟通工作,为公司2003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毕业调查是确定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基础。在企业调研中,共调研广西区内及珠江三角地区的大中型机电类企业50家,其中调研机电产品制造类企业22家,利用机电设备进行生产类企业15家,机电产品服务类企业13家。调研结果表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就业范围较广,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所不同。机电产品制造类企业和利用机电设备生产类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合度较大,其主要就业岗位群是机电产品制造、检测及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现场管理;机电设备使用、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普通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产品服务类企业主要就业岗位群是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保养和维修;楼宇的自动化控制、维护及维修;供用电线路运行和维护。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需求最多的是维修电工证和电工上岗证。此外,机电产品制造类企业对电梯安装维修证、叉车证及电焊工证有一定的需求,利用机电设备生产类企业对电焊工证、钳工证和吊车证有一定的需求,而机电产品服务类企业对电梯安装维修证和电工进网许可证有一定的需求。在调查的108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中,在机电产品制造类企业工作的占44%;在利用机电设备生产类企业工作的占31%;在机电设备、产品服务类企业工作的占25%。毕业生的主要岗位分布为生产线操作岗48.3%,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岗16.7%,楼宇的自动化控制维修岗16.7%,维修电工岗10%。调研结果表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初期主要是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部分毕业生经过2~3年左右的生产培训和管理培训,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再经过3~5年的生产实践锻炼,个别毕业生能进入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根据调研结果,笔者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机电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意识,掌握机电产品生产、管理和机电设备使用、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以工作分析为依据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在企业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邀请熟悉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流程的全国著名课程专家担任主持人,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的深度交流,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认真剖析,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岗位中确定,机电产品生产和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保以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维修和维保为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两个专门化发展方向。通过对两个专门化方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的工作情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工作要素相近性和代表性,将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确定机电产品生产和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保专门化方向的主要岗位群是机电产品生产操作工、机电设备维保与维修工。提炼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得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明确了机电产品生产和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保专门化方向的岗位能力需求。
三、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能力本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对社会数控人才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初级数控技术人才。初级数控技术人才就是在生产岗位上,可以对机床进行常规的维护与操作,是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部分。初级数控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精通各类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工艺,保证可以熟练地对数控机床进行操控,并且能够手工编程,同时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基础维修、维护知识。其次,中级数控技术人才。中级数控技术人才就是在机床生产岗位中可以对数控进行编程,保证能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增强数控机床的操作效果,同时,要掌握设计与制造复杂模具的知识与技能。最后,高级数控技术人才。高级数控技术人才在我国数控企业岗位中的比例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数控技术人才数量稀疏。高级数控技术人才需要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机电一体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设计数控机床整体结构与电气结构。同时要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能,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可以对车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中,教师还不能将人才培养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中,出现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首先,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只能对学生进行日常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统计,不能根据学生的优势设计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无法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数控技术能力,难以根据考核数据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其次,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堂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无法科学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再次,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不能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引导学生养成忠诚、守信与优良的职业道德精神,难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道德素质。最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期间,教师不能与学生较好地沟通与交流,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无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给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内涵
能力本位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较,能力本位要求教师树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教师建立一个契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体系。给予能力本位下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求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学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评价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在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背景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全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客观方面分析,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机制要求教师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将课程评价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发挥评价的优势。
四、能力本位下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保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数控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最后,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根据对能力本位的分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一方面,教师要考核学生数控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灵活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基于能力本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标准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标准,构建满足能力本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师构建课程体系期间,教师必须要树立学科本位教学理念,与企业充分沟通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明确中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群,确定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应该掌握的岗位综合能力要求。教师要与相关专家共同研究,全面分析数控技术岗位工作,科学、合理地设置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六、基于能力本位下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就业为课程体系构建导向,在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能力本位要求,制定素质培养教学方案,将良好的课程体系作为教学依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分析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构建满足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师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数控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出新一代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第三,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利用科学、合理的测验与调查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评价教学体系的优势与作用,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四,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期间,必须要全面分析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技能、基础知识的学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在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符合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增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各个企业岗位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路大勇,张艳杰.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之衔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2]雍照章,冯志军,朱明松,等.中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研究——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
[3]卢文澈,苏宏志,韩伟,等.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培训包》开发与实践探讨[J].继续教育,2014
[4]徐丹.改革课程内容弊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以中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
[5]刘芳.中职数控技术教学法的相关探讨[J].才智,2015
[6]陈太慧.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4
一、学时总数差别大
韩国高职二年制总学时3100,而我国高职电子技术三年制总学时只有2700左右,其中还包括600学时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而毕业设计近几年由于提前就业无时间完成而基本流于形式。最后一个学期韩国还有760学时,其中毕业实训只占了200学时。我国三年制高职第五学期一半、第六学期不安排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效学习时间两年多一点,重要的专业课在第五学期,不但开课学时少,学生听课人数少,提前离校就业司空见惯,教学秩序不稳定,不能真正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落实到实处,实际造成不仅学时有限,学时的效率也不高。学时数量得不到保障,让人很难相信学习质量会高,笔者认为这是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低于外国同类学生能力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专业课程门数差别大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从表1可看出,韩国二年制开课34门,其中非专业技术课4门(职业道德、体育、企业管理、安全生产),非专业技术课程门数占总课程门数12%,非专业课程学时数占总课程学时数6.5%。而国内三年制高职一般开课50门(包括课外学习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左右,其中非专业课10门左右,非专业课占总课程门数20%。非专业课学时数占总课程学时数17%。分析表1可知,韩国高职学生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多,内容丰富,学生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
三、实践课时差别大
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电子元器件、电子绘图与CAD、计算机基础、C语言设计实训、电工技术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结构,教材为一本,而对于模拟电子技术等一些骨干课程仍然按照理论、实践课程单列形式设置且教材独立成篇。为便于比较,将两国高职同类专业骨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列表比较。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韩国骨干课时总数远大于国内课时数,实践课时数也远大于国内实践课时数。同一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大于理论课时,大部分还远远大于。对比之下,国内骨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则显得极为单薄,极为零散。究其原因是与我国具体国情有关系的,虽然是职业教育,但缺乏实习、实训条件,设备陈旧、落后。国家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学校无钱购买新设备,导致想开设的实验、实训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教材上看,该专业韩国五门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其他八门骨干课程仍采用理论、实践课程单列的形式且教材独立成篇,前者的特点是一门课程一本书,实践贯穿于理论之中,这对于诸如计算机基础、电子绘图CAD之类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比较合适的,在国内大家对此基本上都形成共识。但后者骨干课程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原本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好比设计一座桥梁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桥梁施工需要的技能工艺相差很远一样,他们采用两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且实践课时远大于理论课时,这是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的。回想起国内这几年不管什么专业课一窝蜂的推行一体化教学,把理论课与实践课合为一门课、一本书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上蜻蜓点水,牵强附会,其实质仍是淡化职业技能。再者此类教材篇幅过大,牵扯到知识点过广,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操作性也不太好。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大多实行一年一次的年终考核,重点量化考核教师的内容主要为:科研课题,发表的论文、编写教材、和教学工作量,强调教学“亮点”。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考核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水平如何的评价方案,在现行的考核导向作用下,教师要花很大精力为完成上述量化指标而努力,都希望立竿见影的每年出成果完成任务,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一心扑在学生技能训练上做那些又耗时又费力看不出“亮点”工作的时间大大减少。如果照此下去,中韩两国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差别是否会越来越大呢?
四、教学目标差别大
1.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
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放在首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设置教学大纲的时候,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将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而且要以技能学习为主。
2. 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职业教育中,将工学结合,实行校企合作,进行产业学习,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技能,学以致用。这是培养职业学生的新模式,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优化学生课程的设置,因为学生一半的时间可能用来实习,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对于没有多大用的课程,还是能减则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的会计软件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尤其是在中职会计专业中,这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展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魅力。本文论述了如何在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会计课程 应用
中职会计教学传统模式和当前信息技术的运用存在脱节现象,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必须适应时展的步伐。会计专业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主要教学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中职会计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必然要求。
一、传统中职会计教学的弊端
1.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会计课程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中职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实验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只要将会计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必然就会实际操作,因而忽略了会计的实践教学和实验学习。学校中的会计实训基地也只是作为一种摆设象征性地存在着,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教材设置不合理,不利于促进中职学生能力发展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也较差,所以教材的设定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多数中职学校在设定会计教材时,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课程甚至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范围,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比较吃力。长此以往,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热情也被渐渐地消磨掉了,学生学无所获,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的中职会计教学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考后忘的现象,这不利于会计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少,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地将课本上的知识机械地讲给学生,学生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并没有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充其量只是一台记笔记的机器,学生课下对知识的复习也仅限于简单的背诵。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的优势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于信息技术,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和实践操作,使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吸引学生,让会计课更加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多媒体中的图、形、色等形式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某项经济业务,这样能够更加形象和自然,课堂活动会更加生动,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式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感官触动,与此同时,在网络模式中,学生可以借助校园网和有关的设备进行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结合学习内容,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
2.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从自己的专业入手,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讨论问题,把所学到的会计内容进行整理和组织。比如,基础会计课程里就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在教材里,这两章只是采用文字叙述,会计初学者对涉及的概念没有太多的了解,面对这些枯燥的文字的时候就更不好理解。所以,可以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拍摄企业会计核算时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再把有关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发给学生进行实地演练,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才能提高中职会计的课堂效率是一个难题,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并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及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多元化的教学能做到“动、新、快”,学生在游戏活动的学习中,不但学会动手操作、动口讲述,还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可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新”就是要让课堂内容变得新颖,让学生时刻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老师要合理借助多媒体软件,兼顾教学内容的实用和精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到学习知识的氛围中。“快”就是节奏,借助多媒体缩短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记住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基本概念讲解中的应用
中职的会计课程文字叙述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因此学习过程也很枯燥。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打造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自发、主动地学习。老师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个性教学设计,使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引入一些新内容来丰富教学,把原本乏味和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教学更加直观,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学习,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例如,在播放两大知名企业纠纷短片案例的时候,把影响网民的事件作为行业的切入点,对这两家企业的纠纷和发生的过程,还有对网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对法人和股份有限责任等有关的概念有所了解,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冗长的含义,抓重点记录下来,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加深了印象。
2.现代教育技术在凭证、账簿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基础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章节理论性强,可操作性也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只能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了解凭证、账簿的登记步骤,难以直观地掌握。如果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为了讲解好账簿的登记这一章节,运用了Power Point多媒体课件,对账簿上数字的登入做了很多预设的动画效果,有飞入、空投、打字机等,同时,还对每个数字的登记通过设置文本框,设定了先后顺序,目的是把枯燥的账簿登记工作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能在兴趣中学到新知识。在实际上课时,运用这一课件,对总账的登记做了详细的阐述,学生通过演示的多媒体课件,知道了总账登记的具体步骤,即先登记期初余额,然后登记本期发生额,而且对账簿中各个数字的登记顺序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各个数字的出处也一览无余。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趋完善。
3.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学习会计的学生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毕业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应用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地建立一个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会计软件为学生打造一个仿真模拟的会计系统,模拟会计岗位,如费用报销审核岗位、会计凭证填制岗位、记账岗位、工资审核岗位、出纳岗位等,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会计相关的模拟操作,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然后老师可以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
四、中职教学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策略
1.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了解,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内容,讲解知识点要先易后难。要想达到教学目的,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能力、方法、情感和态度这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在教学时可以先温习旧知识,再学习新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提问,建立有目的、有层次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学校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中被广泛使用。老师借助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有关材料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合,学生对这些精彩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实物教学,也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辅教学,利用视频、文字等模式,进行语言设计和情境设计,学生可以在一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交流,进入情境,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小结
伴随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普及,学生已经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已被推广,且发展很快,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现代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只有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中职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申俊玲.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2]张文慧.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优势作用[J].考试周刊,2013(50).
[3]杜怡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的特点
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普遍基础较差,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电流、电压都分不清,对专业课的学习感觉很头疼,学不会,不能理解,久而久之对学习就缺乏了主动性与独立性。老师上课就像是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要慢、要细、要深入浅出、要简单易懂。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专业开设的课程过多,每学期一般开设4门专业课,每周约15――16课时,有些专业课一周就只有3课时,学时有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学期结束时能上完课本内容,教师往往就顾不了讲解的深度与速度,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学精。此外,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大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压缩,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难以把握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没有考虑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3、实践教学未能反应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和应用性
一些学校墨守传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模式,只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实习内容,没有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实际,针对岗位群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导致培养的电子技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4、师资来源相对单一,缺乏实践经验
近年来,中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补充的师资主要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没有或者很少经过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在教学中,只能采用知识授受的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就没有实际操作能力。
二、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1、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一线的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试、销售和检修人员;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人员;即主要面向电子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技术、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与维修技术、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三个职业岗位群。涵盖的职业工种主要有: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等。
2、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严格按照“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进行,突出了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束缚,使专业的业务范围既具有岗位的定向性,又有适度的适应性。同时,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并以整合的观念设计综合课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搭建三个平台即基础平台、专门化平台与提高拓展平台。
(1)基础平台。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由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宽基础专业课程所组成。
(2)专门化平台。依据广泛的市场调研,提供三个专门化方向,学生限选其中某一方向的课程学习。各专门化方向限选课程的开发,源自对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开发“任务引领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
(3)提高拓展平台。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更好适应职业变化的发展性平台,由人文类与专业类任选课程所组成。
3、调整与整合课程内容
改革原有学科型课程内容的“难、繁、旧、偏”的状况。德育课程与文化课程在内容上适当增删,遵循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的原则,把握其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的功能定位。专业课程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注重技能训练与职业实践,强化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开发模块式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电工技术项目教程》采用任务引领型的项目化课程形式,整合了《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工基础》和《电工技能训练》等内容;开发的《电子技术项目教程》采用任务引领型的项目化课程形式,整合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线路》和《电子技能训练》等内容;开发的《家用电器维修项目教程》和《彩电维修项目教程》通过家电生产企业维修中心的维修任务单来引领课程内容,采用家电行业协会与维修企业的技术资料,展现最新的维修技术,并与职业资格考证紧密联系。
三、研究成果
1、项目教材的研发
首先制定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完成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完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完成了五本项目教材的编写任务,制订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先后与熊猫集团、南京市交家电行业协会等专家、同行进行了研讨与交流,这些专家对项目教材的编写开发、项目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2、论文的撰写
在研究过程中,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要求参与课题研究、课改试验的成员及时撰写论文。在课题研究期间,论文《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让学生接受项目化学习》、《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构建项目课程评价体系》、《“电子技术项目教程”实施中的过程评价》、《“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等30余篇分别发表或获省级以上奖项。
3、优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手段,尤其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电子技术教学更趋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教学中所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事情、现象、过程再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就如《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的《转业扇》一节,运用课件,可以让学生对转业扇的结构一目了然,对转业扇的常见类型有了相当的认知,对最新型的转业扇也能有一定的了解。转业扇颜色多样,类型多种,功能多多,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课堂有效利用时间也将大大延长,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项目教学的评价
项目教学突显的是“做、学”合一的学习方式,培养的是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项目教学的评价要能激励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素养的提升,技能水平的发展,知识的自主形成等。项目教学的学习评价较常规教学而言,评价内容发生了变化,评价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根据评价的形式对形成性(过程)评价、阶段性(对一个项目)评价和终结性(鉴定性)评价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根据评价主体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三种评价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根据学生的活动过程对自主性、研究性评价、思想(心智机能形成)评价、团队合作评价、素养形成评价、创新与发明评价、产品与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普遍提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们也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当然,随着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同步进行。总之,作为电子专业老师,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实践、勇于改革、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J].商,2012.
关键词 数字媒体 AE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 AE Courses in Art Teaching
LIU Yang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Technician College, Xuzhou, Jiangsu 22115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new medi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industries begin to us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he demand of talent of 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enterprise also began to gradually warming. AE as a software professional student is also the social approval is higher; the most widely used video post production software.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students,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AE "video creative design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can receive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AE; case teaching
AE(After Effects)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而在新兴的用户群,如网页设计师和图形设计师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AE。
AE作为软件专业学生的课程,也是社会认可度较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影视后期制作软件之一。笔者在AE“视频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感觉到,要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各参数和菜单的意义,否则靠死记硬背很快就会忘记。但是由于AE知识点多,参数设置复杂,教师如果过度加大教学实践力度,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强调,往往会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AE“视频创意设计”的课程中。实践证明,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总结一点教学经验。
1 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灵魂;(2)布置要完成的任务,创造规定场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立体透视案例,体现因材施教;(5)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6)所学知识可操作性强。
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目标明确化,任务规范化,步骤详细化,任务心里化。
3 相关知识准备
(1)一定要把三维软件和合成的软件结合起来,例如maya,或3Dmax建模、材质、灯光、动画、绑定、动画都要结合起来讲,必要时还要复习photoshop。AE是基于层的软件,设计的思路和photoshop同出一辙,因为学生已经有了photoshop的基础,教师要多利用学生熟悉的软件启发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手绘在影视后期的学习中也是必须的,美术功底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很重要,手绘可以随时随地地表现人的创意,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意灵感。教师在给学生上影视后期课程的时候,必要时要让学生手绘一些效果,把创意通过手绘表达出来,不要拘泥于电脑。
(3)要把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计算机图形学、色彩的基础知识、必要的编程知识、影视理论、摄影基础,甚至一些动力学等较难的知识融入到影视后期的教学当中。把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网,为专业化的学习打基础。
(4)加强动手实践,侧重滤镜、插件等容易学、见效快的内容。目前不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如果等待渲染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他们容易转移兴趣。而AE、Premiere的滤镜、插件功能极其强大,学生容易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特效所吸引,自然渴望尝试实现。同时,这些特效往往也是一个视频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师可以侧重演示滤镜等见效较快的内容,并下载专业的特效插件,不断开拓学生的眼光和想象力。
4 课前准备阶段
4.1 教师的课前准备
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第一,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能够深入了解AE教材的实质,透彻领会每一个功能,实例的作用。第二,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重点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知识点,好互相讨论并且能参与到教学案例的实际操作里来。第三,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教师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来确定教学讨论的小组和内容。
4.2 学生的课前准备
第一,学生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何种作用。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找好自己的角色。第二,每个人的自我分析。这节课的案例有何特点,我在里面起到哪些作用,用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能使案例更加生动,活泼。第三,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实施阶段
5.1 案例的引入要有一个吸引点
可以说说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闻,目的都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平时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一些构思独特的片头,精彩的视频效果,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围绕如何用AE来进行特效制作,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让他们产生兴趣,掌握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因而激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5.2 案例的讨论
案例讨论旨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例如:让学生讲解和演示自己的作品,重点比一比谁的特效做的效果好。通过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辅助。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5.3 总结评述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先来总结,再由老师来做总结,讲明案例中的重、难点,不足与长处。最后,教师把主要内容重新概括,加强学生的印象,例如:本节课主要步骤是同学们应该先制作渐变参考层,使用分层燥波特效制作出彩色光线的效果,然后利用粉碎特效做出粉碎效果,将彩光叠加到图像上,最后制作倒放效果。
5.4 课后反思阶段
在课后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顾“案例”,强化技能的巩固。可以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个电视节目或者电视剧的片头。例如: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自己学校的广告宣传片,学生在热情高涨的同时,可以积极去采集素材、处理素材,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还有创造性,使学生对AE“视频创意设计”课程中的“创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案例所吸引,同时充分吸收案例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创意设计中去,这不正是作为教师所最希望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