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09:39: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营医院创建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指导思想
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责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秩序,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使全县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更加到位,监管体制更加科学,城乡监管更加均衡,技术支撑更加高效,应急处置更加得力,公众健康意识更加普及,辖区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零发生,特殊药品零流弊。
三、创建任务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1、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各乡镇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的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安全哨所”的作用,保障监管站做到7个有:有一间办公室、有一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标牌、有一套工作制度上墙、有一套开展工作的文件资料(工作计划、方案、总结、工作档案等)、有一个文件柜、有一台工作用电脑、有一块固定宣传栏(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协管队伍建设。各乡镇要确定1名副科级干部任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站长,并至少推荐2名以上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报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案),具体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的协管工作,掌握安全动态。在各行政村至少聘请1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信息员(由乡镇监管站批准,报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具体负责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搜集、上报、巡查、宣传等工作。监管站每年需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食品药品诚信评价体系建设
1、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追溯。加强食品药品企业安全首责意识教育,督促企业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药品零售企业100%建立并实施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登记制度,实现产品质量追溯(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2、实施食品药品安全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以及餐饮服务单位、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完善信用分类标准,开展动态信用等级评定,建档率和信用等级评定率100%;实施“健康餐桌”工程,实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县城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乡镇以上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其中80%以上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寄宿制学校食堂达到B级以上单位标准(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推行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设施,进一步提高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实现“十个有”规范化管理要求。即:有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质量安全员,有合格的水源,有从业人员培训体检合格登记本,有专用食品储藏仓库,有专用留样冰箱,有专用洗涤池,有索票索证和进货台账,有应急处理机制,有食品安全教育课程(责任单位:县文化教育局)。
4、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结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机制,设立药事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药库、药房100%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5、开展重点单位示范创建工作。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十百千”工程,开展餐饮服务示范店、示范街和规范化管理“小餐饮”单位的创建活动。创建省级以上餐饮服务示范街1条,省级以上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0家,规范化管理“小餐饮”单位10家(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三)技术支撑能力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
1、加强食品药品快速检验能力建设。按照《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县级食品药品快检室项目建设及评估办法》要求,完善食品药品快速检验室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初筛快检能力,有效开展日常监督抽验和便民快速检验工作(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2、加大食品药品抽验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监督抽验任务,药品监督性抽验阳性率、餐饮服务食品抽验合格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健全县级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品滥用)监测机构,在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设立监测点,实施区域负责制,落实专人按月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并做好分析评价工作,及时预防、控制和减少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320份/百万人,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数达到1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70份/百万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四)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
1、加强药品电子监管。积极融入国家、省“数字药监”工程,认真抓好与上级电子监管平台的对接工作,形成涵盖“四品一械”安全领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电子监管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辖区内药品经营环节基药核注核销率100%;药品批发企业“两码合一、数据实时上传”的覆盖率100%;“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登陆使用率达到月均15人次以上;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药品实行计算机管理,并与监管部门实现数据对接,达到乡镇以上药品零售企业、使用单位电子监管覆盖率80%以上(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
2、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有信息平台建设,保证网络运转畅通,电子地图标识全面、清楚、准确,规定的企业数据上传真实、充足、及时,方便公众网上查询(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3、发挥电子政务作用。通过政务网站平台,公布行政许可条件、程序及相关服务信息,实行网上电子审批;对违法失信企业实施的“黄牌警告”、“黑名单”等失信惩戒信息做到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行政执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对食品药品监管设备、装备所需经费给予保障,将食品药品抽验和执法办案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年度监管经费增长率达到当地财政支出增长率;加强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食药监局)。
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治理协作机制。建立公安、工商、质监、卫生、邮政等多部门联合治理协作机制,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增强执法权威,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类案件调查、处理、移送及投诉举报回复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3、加大食品药品日常监管。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原料采购、制作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储藏等全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对卤制品、凉菜等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加强重大会议及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大对国家基本药物、特殊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采购、储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不断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监督检查不留盲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4、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季节变换、特殊时间节点和上级有关要求,适时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重点品种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食品无证经营、非法添加、违法加工、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违规行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内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督查,有力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5、深化药械市场整顿。以规范药械市场秩序,保障药械安全为目标,继续深化药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药械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大基本药物全品种监督抽验力度,保障基本药物使用安全;加强违法药械广告监测,落实违法广告案件移送制度,规范药械广告宣传行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
6、强化食品药品应急处置管理。建立完善突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预警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工作,有效构建以县级指挥中心为支撑,相关监管单位为基础,上下联动、反应快速、指挥通畅、预警有效、处置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相关单位)。
(六)构建饮食用药安全群防群治新机制
1、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示范县创建信息及“六个一”活动,营造“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树立食品药品安全观念和消费方式,增强饮食用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广电局)。
2、加强企业帮扶和从业人员培训。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政策和技术优势,制定实施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展好对重点企业的帮扶服务,促进食品、医药经济持续发展。加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其诚信守法和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从业人员培训率100%(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4、发挥食品药品“两员”协管作用。以整合优化、加强培训为手段,对食品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进行优化、培训和管理,并将其工作业绩考核同“以奖代补”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两员”队伍作用。“两员”年度接受培训比例达到80%(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药监局)。
(七)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全面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和县直创建职能部门、乡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由县政府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职能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关单位)。
四、创建步骤
创建工作结合本县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工作进程,从2013年7月起,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7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落实创建目标和具体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多渠道、广范围宣传创建示范县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月底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将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指标细化,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全面组织实施。县政府办、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自查整改阶段(2014年5月底前):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开展查漏补缺。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局评估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查找并组织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创建成效。
4、迎评迎检阶段(2014年6月底前):完成创建材料的整理、汇编以及现场等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考评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家”幸福工程的有效组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突出工作重点,精心安排部署,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人员经费到位、目标任务到位。
(二)营造舆论氛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报道创建工作的动态和取得的成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一、五年来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安委会、市安委办的的精心指导下,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扎实做好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五年来,全市各卫生计生单位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五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宁国市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卫计委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明确了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二是每年年初及时制定下发了全市卫计系统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做了全面详尽部署。
三是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与各卫生计生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和奖惩措施。
四是定期召开卫生计生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制定了《宁国市卫计系统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突出加强卫计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
六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每年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提出具体考核方法和内容,为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了工作方向。
(二)、强化监管、落实措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一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各卫生计生单位针对水电线路、高压容器、麻毒药品等危险源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填报危险源监控、管理台帐。
二是扎实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我委均召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项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督查,实地查看消防安全、特种设备运行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隐患,督促逐一落实整改。
三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在做好卫生系统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的同时,根据市安委办布署,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暨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卫生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及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关于印发宁国市卫生计生系统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立即开展安全生产“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各项专项检查行动。
四是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为健全医疗机构安全防范体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医患矛盾和纠纷,启动了“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平安医院”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任务、时间和要求。并组织人员从依法执业、病历处方书写、药事管理、院感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安全防范体系、普及法制宣传教育和营造创建氛围等方面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及11家民营医院创建情况进行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落实。既确保卫计系统内部平安,又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卫生保障。
五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五年来,我委重拳出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成立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组,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采取日常监督与集中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是扎实开展其他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市住建委、科技局的要求,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抗震性能普查,上报《宁国市人员密集场所抗震性能普查、隐患排查和抗震加固报表》;根据市安委办的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和对象;督促委机关和各卫生计生单位对到期的消防器材进行维修更换。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制定下发 “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动员,全面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各卫生计生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防范和责任意识。“十二五”期间,各单位悬挂宣传条幅(画)共计200余条(张),张贴宣传单共计600余张,并在公共宣传栏和橱窗开设内容丰富的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日常学习。系统各单位广泛利用职工会、黑板报、网络等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安全生产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组织参加“安康杯”等知识竞赛活动。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十二五”期间,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拟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消防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演练,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虽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力度逐年加强、范围逐年扩大,但受限于传统宣传方式和途径,宣传效果和受众都有一定局限性,仍然有部分单位和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完全了解甚至不关心,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扎实。一些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应付思想,以日常安全检查代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部署不够具体,排查整治不够深入,安全隐患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主要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参加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民政部发起的“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创建活动”,以创建促发展,借势推动整体工作。区红会将创建作为年工作的核心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进行实施,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区政府转发的宝府办[]72号文件的要求,区红会指导、帮助、督促各街镇红会于7月份之前全部完成换届任务,调整、充实了街镇红会理事会成员,明确了分管红会工作的领导和专(兼)职干部。结合居、村委会换届工作,健全了社区基层红会组织。
2.构筑社区服务阵地。在市红会和市、区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本区69位民营企业家捐助的50万元,为新建的100所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统一购置了价值5000元的服务器材。另外,配合新农村建设,区红会会同罗店、罗经两镇红会增建了2所红十字服务站。区红会还为本区204所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统一配置了四块服务宣传版面和五本服务登记簿。
3.形成备灾救灾网络。参照市红会的备灾救灾应急预案,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区红十字会关于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救护、救助预案》。为了能及时把握灾情信息,区红会会同街镇红会进一步健全了社区红十字报灾员队伍,形成了一个由379人组成的三级备灾救灾工作网络。此外,还加强了对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物资募集站的内部管理。
4.开展现场救护培训。通过组织基层人员参加市红会举办的救护培训和区、街镇红会举办救护培训等形式,来加强全区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在广泛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区红会于9月上旬举办了由全区12个街镇红十字救护队参加的现场救护演练竞赛活动,获得全区第一名的庙行镇红十字救护队,以及行知初级中学红十字救护队,代表区参加市红十字会系统的救护比赛,分别荣获区县组二等奖和学校组三等奖。11月下旬,区红会会同区教育局举办了全区中小学校现场初级卫生救护演练比赛活动,40所中小学校的400多名学生展示了他们学到的救护本领。我们还利用“世界急救日”、“5.8”国际红十字纪念日等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现场应急救护技能的演练和知识传播活动。
5.提高红会筹资能力。在广泛听取基层的意见后,对本区的红十字系统社会募捐管理、使用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即按照各地区常住人口每年每人1元的标准,向各街镇红会提出全年的募捐任务,明确指标内的50%捐款上交区红会统筹使用,剩余和超过指标部分全额留在街镇建立人道救助基金,以提高街镇红会开展社会募捐的工作积极性和实施救急帮困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募捐帮困工作,我们对教育系统的“捐压岁钱帮助大病学生、儿童”和卫生系统的“门诊一日捐”等传统项目在宣传发动、募捐方式和慰问金发放方面进行了改进,将以往把两项捐款全部归入区人道救助基金总帐户的做法,改为在大基金中设立两个专项基金,即“大病学生、儿童帮困基金”和“医疗帮困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更好地体现这两项募捐帮困活动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调动、提高教育和卫生部门支持、参与红会做好社会募捐工作的积极性。
6.为民排忧解难。在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同时,积极做好为民排忧解难、救急帮困和人道关爱工作。年初,根据市红会的统一部署,会同各街镇红会开展了“千万人帮万家”迎春帮困活动,为全区650户特困家庭资助了32.5万元的钱和物;“5.8”期间,会同区教育、卫生、计生、文广局和友谊路街道等单位,开展了“红十字关爱进社区”为民服务系列活动;对因灾因病造成不幸的家庭及时做好日常性的帮困救急工作;筹资专款为贫困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通过红十字关爱使他们重见光明;各社区医院遗体捐献志愿者作了免费体检;认真做好少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和医疗保障基金的服务工作,对定点医疗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保障学生、儿童的身体健康,减轻病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成绩与不足
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其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达到了以创建促工作的目的,全区红会工作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区领导要求我们通过创建来进一步推动本区红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要加强街镇及基层的红会工作,从这次总会和市红会对我区创建工作的验收和对红会工作的评估意见看,我区的红会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总会领导认为,红会工作很扎实,思路清、有创新,区红会单列只有一年多时间,工作能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给验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红会领导说,的创建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区红会领导班子精神状态好,工作干劲足,有思路、有作为。在我区年的工作考核中,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对区红会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这次创建的推动,过去一些工作相对落后的街镇红会,经过努力赶了上来,全区的红会工作呈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是红会工作的基础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全区红会工作逐步进入依法办会的运作轨道。在这次创建过程中,区和街镇红会的组织建设跨进了一大步。据统计,目前区红会共有团体会员47个,街镇红会的团体会员共有502个,两级红会会员共有31495人,从事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人员共有1027人。在群众参与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全区已建立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者队伍116支,志愿者共计4655人。另外,在依法办会、经费投入等涉及红会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区红会牵头,各街镇红会依法申办了社团法人登记手续,建立了红会的银行帐户。在街镇红会这一层面实行依法办会,我区在全市开了一个先例;实行“两个一块钱”的工作措施,为街镇红会开展工作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即财政投入、募集捐款数均按其地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一块钱的标准加以落实。年,全区各街镇红会经费投入共计130万元,社会募捐款总额达到近200万元。
三是红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影响力不断提升,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得到了广泛的弘扬。为了扩大红十字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的人对红会的了解、支持、参与,我们在原有建立在区政府门户网站红会工作网页的基础上,又在英特网上建立了区红十字会的独立网站,运用电子计算机这一先进通讯网络技术,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报道红会工作的动态和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所办的好事、善事、实事。在组织开展“5、8”国际红十字纪念日、“千万人帮万家”“少儿基金建立10周年”、“世界急救日”等大型红十字活动中,通过红十字服务和人道关爱,使广大群众对红十字运动宗旨、作用的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和红会工作人员、会员、志愿者对红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实践证明,红会工作正在逐步融入了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之中,红十字运动弘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促进社会文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区红会机关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继续推进红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抓创建、促发展的同时,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对区红会机关的建设与管理加大了力度。机关党政工组织协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引导、激励全体同志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明确职责,增强了大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建立健全了岗位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改进和加强了机关考核工作,形成了激励、压力机制;进一步转变机关的工作作风,贯彻“双在”、“四最”和“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强化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结合机关工作的要求开展业务学习,推荐、支持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学习进修及挂职锻炼。加强红会机关的内部建设、管理,其实效在整个创建工作和实现红会年度目标的实施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区红会机关全体同志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协作精神、办事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比如,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以致红会工作的基础还不扎实,特别是基层红会组织建设中的企业红会组织建设,非常薄弱;因为主观认识上的差距和客观条件上的差异,造成了街镇地区之间红会事业发展程度上的不平衡;面对诸多前所未遇的新情况、新课题、新矛盾,我们的工作理念、履职能力、服务水平受到新的挑战,等等。如何顺应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创红十字工作的新局面,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来加以解决。
三、今后打算
第一,进一步深化对红十字会工作性质、特点、规律的认识。以“五五”普法为契机,组织本区各级红十字会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加强对红十字会法律、法规、条例、章程的学习,提高对红十字运动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做好红会工作现实意义的认识。在正确领会的基础上,充分用好红十字会的法规、条例,通过依法建会、依法办会和依法兴会,从而更好地促进红会事业的发展。要及时总结、推广各级红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以正确的理论推动工作,使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能更好地体现其性质、把握特点、顺应规律。
第二,进一步深化红十字会的基础工作。继续推进本区基层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将这项工作逐步向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拓展;要加大成人会员发展工作的力度,切实做好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登记注册、会费收缴、活动记录等工作;继续巩固、发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者队伍,积极探索红十字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服务载体、运作机制;继续推进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的建设,按照常住人口的建站比例,2007年内,全区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继续健全、完善红十字会的有关工作制度,推进红十字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第三,进一步深化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从社区群众的普遍要求和特殊群体的迫切需求出发,不断拓展红十字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使红十字关爱服务更加贴近社会,更加密切群众。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合作,在社区大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使红十字会工作更好地融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之中。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签订了内容为“六个一”的双向转诊协议。尽管时间不长,活动双方均得到一定实惠,尤其是受援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群众对此也深表赞同。
1、在全市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支援社区活动。工作中,我区总结借鉴了省医院与辖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工作经验,全力促成了1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1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对口支援关系,并签订了内容为“六个一”的双向转诊协议,即:帮助受援单位建立和完善一套规章制度;帮助受援单位相关科室每年开展一项适宜技术;帮助和指导受援单位建立一套家庭病床管理技术规范;每半年为受援单位免费培养一名技术人员;每半年至少到受援单位所在社区开展一次义诊活动;支援单位下派的医务人员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周等,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任务。此项活动将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2、进一步抓好示范点建设。安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五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之一,在今年召开的全省社区工作会议上,被推荐为示范中心的典型,接待了各地的参观学习。年初,大胆探索平价药店进社区,与*医药集团合作,全市首家开展了药房托管试点工作,实现了医药分开管理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托管以来,药品由原来的70余种增加到160种,药品价格总体下浮40%,社区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药品销售额由2000元/月增长到7000元/月,增长了250%。
3、创新开展牙防进社区工作。合区前,原香坊区和原动力区分别是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区。合区后,经过资源整合,牙防工作的基础更为雄厚。年初,我区制定了《香坊区牙病防治进社区活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牙防进社区工作。工作中,两个牙病防治所分工明确,互通有无,以全区4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阵地,以居民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为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的口腔健康教育。今年我区被评为唯一的省级牙防先进区,我区工作经验在全市牙防工作会上进行了大会交流并受到一致好评。
4、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标准》,我区制定了《20*—2010年新建、改建、扩建及设备装备的整体规划》,并上报了20*年新建1个中心、2个站,扩建2个站,改建5个中心、7个站的相关材料,做到“地址、图纸、承办主体、资金、建设标准、项目启动时间、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等“七落实”。
5、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我局组织基妇、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慢病、妇幼相关部门12名业务人员,按照《*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标准》和《*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规定的十七项内容对17个中心22个站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努力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的管理体系。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参合氛围,20*年全区参合人数达到65,694人,参合率达92%以上,超出全市2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农民住院人数2,299人,医药费补偿2,009,965.29元;门诊人数2,846人次,门诊报销104,522.10元;二是对参合农民实行“一站式”服务,采取设立咨询电话、公示报销程序、提供免费复印等措施,为参合农民提供了便利;三是完成了192名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的调查工作。
2、大力开展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按照规划,2010年全省要实现一乡(镇)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所的目标。为尽快转变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后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区将力争在2010年前实现全区52个行政村建设52所标准化卫生所的工作目标。目前,已经完成了40%的建设任务。同时,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上半年各乡镇卫生院自筹资金63万元用于硬件改造。
3、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一是分两期组织126名乡村医生参加市局举办的乡村医生合理用药培训班。二是市六院与乡村医生签订了短期进修协议,目前已有10名乡医完成了进修。
(三)建立健全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1、加强疫情管理。上半年报告发病率150.91/十万,比上年同期下降0.57%;无二代病例发生。上半年在六顺、新城、铁东等办事处及成高子镇抽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120人,五苗覆盖率100%,超过95%全市标准4-5个百分点。
2、结防进社区成效显著。为从根本上扭转结防工作的落后局面,年初我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了《结防工作进社区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社区医生定期进行巡诊、转诊,督导辖区内结核病患者服药。上半年,我区超额完成了结核病防治工作指标,如:初治涂阳病人全年指标326例,现完成169例,完成率达52%;初治涂阴指标完成率66%;重症涂阴指标完成率76%。
3、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联动机制,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制定了《香坊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4个配套预案,使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有效防范了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侵袭。完成了食品生产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监测3244家次,发现异常单位(人)556例。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1、严格医疗准入工作。完成了5家医疗机构的审批验收和36家医疗机构66人的首次变更注册工作,探索开展*纺织印染厂医院、电碳厂卫生所转型试点工作。
2、开展二级医院“医院管理年”专项督导检查。采取了上级医院指导下级医院的方式,抽调*省医院、*省森工总医院、*市五院共8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对6家二级医院进行督导。通过检查,各单位均对去年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3、开展了民营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辖区内的9家民营医院、1家医疗美容门诊部、98家个体诊所进行了监督检查,共评出A级医疗机构11家、B级67家、C级4家。
4、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医疗市场的跟踪问效和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了医疗广告日常监管,对刊登违规医疗广告的6家医院院长进行了告诫谈话。二是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公布了各级各类医疗名册,进一步完善了投诉举报的接报、登记、批办、交办、反馈等程序,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建立了完善的举报投诉制度,制定了《香坊区受理举报和投诉暂行办法》设专人接待举报、投诉工作,印制了群众上访登记表、受理投诉举报登记及处理表,20*年上半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6件,全部予以解决,完成率达100%。
5、高质量完成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全国性卫生服务调查工作每隔5年开展一次,这次我区代表*市迎接了省卫生厅督查组的检查指导,省厅领导对我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6、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上半年共接待纠纷12起,向市医学会移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3份,省医学会1份。鉴定结论下达后按照条例要求认真审核、及时送达至鉴定双方。
7、医疗机构管理信息核对工作。按照省、市对医疗机构管理信息核对工作的要求,于年初进行了驻区134家医疗机构基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整理核对,并报市卫生局进行审核,现已进入补报材料阶段。
(五)进一步提高卫生执法工作质量
上半年,我局加强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工作力度,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各类企业65*家次,在全市爱卫会春季卫生评比检查中,我区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获得全市第一。同时,加大了对医疗市场的监管,1—5月份对198家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立案查处93家,发出整改意见书20份。在各项执法检查中,警告并责令改正764家次,责令停业42家,取缔48家,立案439起,罚款217,180元。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1、加强节假日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针对节日期间家宴等大型集餐活动增多的特点,对有能力承办大型集餐的餐饮单位,采取事先登记与到场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监督餐饮单位196家次,检查节日订餐276桌,特别对餐饮单位的牛羊肉来源进行了监督检查,监督员到达现场指导餐饮单位的卫生达到要求。节假日期间对全区大型餐饮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处理,保障了百姓的饮食卫生安全。
2、加大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监督力度。对73家公共场所,46家游泳、洗浴场所,41家集中供水机构,149家二次供水机构,87家美容美法机构,24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卫生管理方面的专项监督检查。我局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在今年5月份全市爱卫会春季卫生评比检查工作中,我区取得了公共场所卫生组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3、打击非法行医行动成绩斐然。我局一是对打击非法行医小分队成员进行了行政执法专项培训。二是建立了举报受理督办制度,将举报电话公布于众。三是继续进行“拉网式”清查和整顿,严格执法,绝不漏过一家“黑诊所”。五是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建立起长效机制。
4、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是召开了香坊区防控食物中毒工作会议,特别邀请了市卫生监督所流通一科科长高铁夫到会讲课,辖区内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医院食堂的负责人共计206家餐饮业230人参加了会议,下发了300余张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材料。二是继续开展小型餐饮业专项整治,率先制定台帐,强化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强力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目前城区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己达100%,农村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完成率己达76%。三是利用召开哈洽会的有利时机,我局与行政执法局采取联合行动,对赣水路附近非法卖盒饮的钉子户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执法,坚决取缔,对非法卖盒饭业户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进一步净化了我区的食品卫生市场。四是聘任了9名乡镇卫生监督员,充实了我区农村卫生监督力量,共出动了乡镇卫生监督员72人次,监督检查企业家数253家次,净化了农村食品卫生市场。经过努力,上半年我区未发生食物中毒。
(六)开展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工作
上半年,我区重新调整了香坊区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区长亲自主持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工作方案,进行了任务分解。具体工作有:一是加强宣传学习。二是以重点人群、重点科室为突破口,分别对各医院药局、药剂科、药品采购人员以及财务人员进行了自检自查,重点查四个方面:一查服务态度,二查工作效率,三查依法行政,四查组织纪律。三是走下去了解情况。我们印发200余张征求意见表,多次走访企业,广泛向企业征求意见。截止目前,先后出台优惠政策17条、服务措施23条,让利患者金额达5余万元,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1次,接到企业和群众锦旗2面、表扬信3封。
(七)其它工作
1、成功建设了香坊区卫生系统网站“健康直通车”,网站设有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卫生新闻、政务公开等18个文字栏目和1个图片栏目,在同级别的网站处于领先水平。实现了网上行政办公、健康咨询、求医问药、信息公示、法规宣传等,极大地提高了我区卫生工作效率和水平。
2、开展纪念“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一是组织驻区一、二级医疗机构的200余名护士进行了知识竞赛。二是开展了以“练技能、强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三是评选了“十佳护理集体”、“十佳护士”,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十个护理集体及十名一线护士进行了表彰奖励。
3、“三、八”节期间,我局投入5万余元为全区工作在一线的573名女机关干部免费筛查了常见妇女病、多发乳腺疾病等,共检出患子宫肌瘤26人、宫颈炎138人、慢性阴道炎48人、乳腺小叶增生263人,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切实保障了妇女权益。
4、红十字工作。在汶川发生地震后,我局迅速行动,一是号召全卫生系统的干部进行捐款捐物,募集资金42万余元、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52万余元。二是立刻组织两支救援小分队,随时准备往灾区救援。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我区城区总人口为64.3万人,人口趋于老龄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而政府对卫生投入相对滞后,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缓慢。此外,区级财政属吃饭财政,无法保证各项配套经费的投入。
二是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几经调整,但大多数项目仍未能达到包含工资的成本收费。区级医院亏损经营,职工工资经常不能及时兑现,更无力发展事业。
三是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价格应市场化。目前,我市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偏高,使二级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丧失价格竞争力。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执法手段简单,执法难度大。建议全市形成一个至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制,使公安局、执法局、工商局等部门能够直接配合卫生执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社区工作
1、按照市编委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区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工作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
2、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标准,完成进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香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同时,做好1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新、改、扩建工作。
3、实行动态俱乐部成员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动态俱乐部管理制,建立电子档案。目前,我区已建成了4个俱乐部,其中2个肾病俱乐部、2个糖尿病俱乐部。
4、大力开展“家庭医生”进社区巡诊工作,采取社区医生包片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
5、积极协调落实*年社区卫生服务配套经费。
(二)农村卫生工作
1、加大村卫生所(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年底前完成70%的建设任务,力争200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52个行政村建设52所标准化卫生所的工作目标。
2、制定实施《香坊区农村卫生所(室)建设考核标准》,对村卫生所工作按基础设施、人员配备、业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对不合格的村卫生所进行整顿。
(三)公共卫生工作
1、继续做好以防治手足口病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2、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一是组织专家对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验收。二是继续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下半年开展一次集中检查。
3、组织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综合演练。
4、我区食品卫生网络化管理工作处于筹备阶段,现正在采集业户的电子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软件即将开发完毕。
(四)医疗管理工作
1、针对驻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制定出台《香坊区综合医院管理评估标准》,建立医疗机构改进自律的权威标准。
2、举办一次由驻区一、二级医院的内、外、妇、儿四大专业住院医师参加的病历书写比赛,进一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五)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