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3:49: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金融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入WTO后,外资商业银行以经济区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对国有银行传统的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了冲击,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我国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金融机构跨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但目前行政区划地方利益国有银行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对建立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制约,亟需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来实现区域金融服务协调与互动,适应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认真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地区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问题,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决策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职能,由市场未决定利益分配办法未决定资金流动,通过税收本地化或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促进跨区域合作政府应减少对生产要素正常流动的阻碍性干预,营造与强化生产要素流动对地方长远利益的正面效应
1、未能有效融合区域经济金融政策现阶段,我国金融体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并不相适应,二者并不协调,未能有效融合区域经济金融政策,甚至是背离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别的目标。随着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就要重视并运用金融政策,调整并创新区域金融政策。
2、资金供需存在制度性矛盾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实体资金的注入,但不能保证足够的供给是金融机构的现状,所以供需矛盾非常明显。主要包括:落后的营销观念;弱化了区域金融的服务功能;不对称的激励和责任机制;未有效匹配的信贷资金供需条件;落后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为一种调整方法,主要用来调整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的差额,我们可以从欧文费雪《利息理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更容易去理解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计算和内涵,在计算实际利率的时候,我们是基于《利息理论》里关于资产本质的定义,虽然我们称其为实际利率,但这个利率只是一种理论值,而这个理论值我们认为它就是反应实际情况和资产本质的,所以冠名“实际”利率,但是在实务中,对方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投资者折价或者溢价购买债券,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在非平价发行的情况下,都是不相等的。而投资者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是按照票面值和票面利息计算的,这个是投资者根据债权债务契约得到的,但是我们的会计准则要以理论值为基准,反映出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000元)与到期日金额(1250元)之间的差额(250元)。这样对于我们理解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比价清晰和可靠的逻辑基础,希望笔者的分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对大家的理解和实务工作的进行有所帮助。
3、区域经济缺乏有效需求正是因为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而使中小企业出现了贷款保证与抵押等担保难的情况,也就加大了贷款的难度;与生产、销售与技术创新相比,企业在科技开发与技术进步方面的资源配置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投入;而微观经济主体也缺乏借贷能力,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亟需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现阶段,我国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与保障体系并不健全。尽管部分信贷担保机构在我国各区域内都有成立,却都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且经验不足,也都欠缺规范的运行。金融机构一般并不关注区域内部的优质企业,亟需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从优质企业出发,使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得以加强。
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金融的措施
1、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运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重要前提,很好的连动了经济良性发展和金融良性发展。将思想彻底解放,实事求是,追求卓越,创新奋进,经济金融工作的开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金融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深化改革与风险防范的关系、金融发展与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支持的关系进行正确解读,有机统一社会发展实际、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目标与区域经济金融,将经济金融的互动促进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推进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机制的构建,对政策进行传导与协调对发展区域经济金融进行探究,以实现区域整体化为核心,推进金融协作机制的稳步构建,金融部门积极沟通政府及经济部门,进一步推进协商机制的构建,使金融合作受制于行政区划的局面得以打破,营造好的氛围从而对区域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基于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推进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合作机制的构建。区域发展战略协商制定,使金融和区域产业政策得以有效融合;推进区域发展协调与磋商机制的建立完善,化解矛盾与问题。共享信息和各种资源,协同合作,有效融合地区金融组织与区域经济服务体系,将金融资源利用壁垒打破,一体化发展经济金融。
3、促进区域金融服务工作的完善以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为依据,适时制定资金额度、利率浮动幅度或金融服务等的政策。推进区域性金融市场的建立健全,通过直接融资的扩充,加大扶持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对区域性信贷政策进行制定,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以促进并调整经济结构,重点引导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扶持的经济类型和产业。推进金融营销模式的创新,对信贷管理机制与手续进行优化,促进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服务品种与功能得以强化,对信贷投向投量进行合理调控,合理优化使用有限的资金,使难贷款、贷款难等问题得以切实解决。推进各种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银企合作信息、支持中小企业与个私企业发展金融服务等平台,强化银企沟通渠道。
4、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实现金融资本的吸附与聚集遵循市场规律,对经济结构与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彻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调整经济、社会组织与所有制结构,推进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机制的构建。鼓励新兴产业的招商与开发,对高附加值产业要高度关注,逐步升级产业链,实现数量增长到竞争力增长的过渡。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健康稳定的发展区域经济,使金融资本的吸纳能力得以增强。大力建设生态金融,对区域投融资环境进行优化大力建设生态金融:对金融政策与经营环境进行优化,对金融规律进行正确把握和运用,通过政府主导,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营造。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对本外地社会资金进行吸纳,以推动发展区域经济。对企业改制做出规范,使之更加透明与协调,使金融部门维权得以加强,使风险资产损失得以降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信贷担保机构实力的提升,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推进新型担保机构与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的成立,针对农村和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要进行尝试,使区域信用能力得以提升。推进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大力建设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体系、农村信用区、村(镇)、户,使经济金融活动的环境得以净化。
三、总结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非均衡性;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我国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别,使得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出现非均衡性,农村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不管在区域金融发展的效率上还是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各个地域之间,区域内部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因素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同时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一、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发展制度上的弊端、发展环境方面的弊端以及扶持力度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制度上存在弊端
在我国农村金融区域的发展制度具有非常浓重的政府色彩,各农村金融区域在各地政府的统一强制安排下正在进行金融改革。这是一种垄断性的做法,对地区在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上的差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造成各地区金融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非平衡性。这种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是由政府执导的,脱离了以微观经济主体金融需求为基本点的原则,是一种为政府利益而制定的金融制度,
(二)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环境的影响
虽然当前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整体环境来看,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自身的农村信用体系,贫困地区人们的诚信意识也较为薄弱,再加上信息的获取成本较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较为落后,导致了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环境得不到完善和进化;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较低,且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比较单乏,落后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时间一久,这样的发展环境会对农村金融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区域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从我国区域整体结构来看,也可以看到地域差异也是较大的,可以看到东部沿海的金融区域发展环境相较于西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
(三)政府扶持力度方面的影响
在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对其差异性的形成有着关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在对各个区域的扶持过程中,因为东部地区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优势,所以扶持作用较为明显。政府也在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相应的扶持,但是扶持力度较弱,这是中西部农村金融区域至今仍然还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化不断加大。
二、平衡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
我国普遍存在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状况,为了能使区域和内部的发展差异尽量缩小,政府应该将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对各地区金融性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为了能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应该进行金融中心的培养,并提升其引导性作用,然后以金融中心作为基础,向四周进行引导性辐射,实现完善金融机构的目标。
(二)实施差别化调控政策
因为有地域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条件较为丰富,发展水平也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国家对各个差异化区域实施了统一金融政策,造成一些地区的发展条件受到限制,这并不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据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先对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再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能满足各地方区域发展需求的经济金融政策,使政府的市场经济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金融调控的弹性化,最大限度缩小金融发展差异。
(三)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
造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市场化程度差异。所以,应该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通过对中西部资源优势的利用进行市场开拓,以此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市场观念意识。另外,为了使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应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并鼓励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个人私有制经济、基金经济等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同时,为了能使各群体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应该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合作金融思想观,使农村信用社对金融发展的正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总结
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出现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各地区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对各个区域进行相应金融体系的构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机构,使周边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得到带动,以此来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使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得到减小,并促使农村金融区域而得到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郭栋 张雨佳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梁富华,陈业海.农村金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
[2]谢玉梅,徐玮.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实证研究——基于2006-2011年的经验数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胡敏,刘益民,刘绍均等.当前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弱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亟待关注[J].武汉金融,2016.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金融程度在不断深化,规模日益扩大,机制逐步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的经济增长也遭遇了一定的瓶颈,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因而,通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在明晰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后,运用区域金融发展来调控和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它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外经济研究的永恒主题,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但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还不是很完善。金融发展理论根据思想流派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①金融结构论。Goldsmith(1969)开创性地用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金融结构发展程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认为金融规模与结构的差异是解释各国金融发展和经济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的基本功能在于合理安排储蓄和投资、有效地配置资金,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并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相关率不断提高但有限度,经济发展至一定程度,产业发展重心改变,速度更替。②金融抑制论。Mckinnon和Shaw(1973)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投资的利率弹性为正值。金融发展可以提高实际利率,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以此促进经济增长。③金融功能论。Merton(1995)和Levine(1997)从金融功能入手,依据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选取4个金融中介指标和4个经济增长指标,通过实证手段研究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系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储蓄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施加公司控制、促进风险管理、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加速资本积累的速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结构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研究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希望找到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有效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范方志、张立军(2003)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具体实证分析了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认为各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的拉动作用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差距是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1]。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特点,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东部、中部和全国范围内人均金融资源的增长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在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稳定的关系[2]。在微观层面上,蔡红艳、阎庆民(2004)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的影响,计算出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成长性指标,研究了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着重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只是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被简单提及,没有进行详细而深刻的论证,同时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界定还不明晰,因此,本文将重点剖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途径,并以上海市为例,引用明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寻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3]。
三、上海市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上海进入了金融业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日益健全的金融机构和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吸纳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并按照经济原则使储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高效流动,调整资源配置状态,提高投资效益和要素生产率,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从萎缩部门向新兴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Goldsmith认为金融的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直被视作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其定义为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总量与实物资产价值总额(即国民财富)之比,如果将存款资金存量及其变化看作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果,那么贷款资金的配置就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贷款存量也是各地区的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而在区域层面,如果不计流通中现金的影响,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相关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在95%以上[4],这与我国的金融资产绝大部分以银行存款和贷款形式存在的事实相符,所以本文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王子明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表示金融资产总量的方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L+S)/GDP,其中L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S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为区域生产总值)代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5]。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存贷款余额的数值越大,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其金融相关比率越高,反之亦然。图1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金融相关率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自2005年以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2005年的4.3826上升至2013年的5.2594,且从2008年至今,这种上升的幅度更为明显,说明上海市的金融活动较为活跃,区域金融蓬勃发展[6]。同时上海市每年的存贷款余额均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上海市的金融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表明上海市的金融机构吸纳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在逐步提升,金融结构合理,环境相对安全,整个金融体系正在稳步健康发展[7]。
四、上海市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分析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备受瞩目。上海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进行了三次工业改组,使产业结构逐步从重化工业到轻工业再向服务业调整,率先实现以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化,1990年以来的浦东开发又加快了这一进程的推进,在开发开放的重要契机下,制造业开始经历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迅速转型,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扩展,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服务能力强化,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199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大关,意味着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开始以服务经济为主,2012年,比重首次超过60%,基本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开始到基本形成,上海用了12年时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8]。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是三次产业的产值均在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在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之和相应上升,但由于地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各区域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并未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采用产业结构优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在GDP中的比重)来衡量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来衡量各个产业的优化程度[5]。图2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近年来,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且在逐步下降,由2005年的0.8776降至2013年的0.5985,降幅高达31.80%;第二产业比重除在2009-2010年有小幅上升外,其他年份均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在近年内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比重迅猛增加,2013年达到62.24%,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趋势大致相符。同时在日益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撑下,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在完成“工业化”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五、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用Eviews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回归,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一)样本数据及模型设定本文选取2005-2013年上海市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表示其金融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该区域GDP的比重(CY)来衡量其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分别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CY1、CY2、CY3)来表示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化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2005-2013年)。由于时间序列模型一般是不平稳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设定了以下相关模型:①利用单位根(ADF)检验单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②分析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得出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回归方程;③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为了避免由于存在变量的非平稳性而出现虚假回归,需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时间序列一般是不平稳的,但可以通过差分形式将其变为平稳,仅当回归的两个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整序列,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为防止伪回归,先确定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IR)、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1)、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2)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3)的平稳性。本文采用Eviews中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FIR、CY、CY1、CY2和CY3的水平值在三种形式下和10%的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它们的水平值是不平稳序列,而它们一阶差分形式则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即它们是一阶单整的,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三)协整检验由于FIR、CY、CY1、CY2和CY3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如果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协整的,则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为了验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采用Engle-Granger二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1)首先对FIR和CY、CY1、CY2、CY3序列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2)然后运用ADF检验对以上回归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整性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拒绝了是不平稳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即FIR和CY、CY1、CY2和CY3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其总体产业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明晰,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此问题进行说明。由上可知,在1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是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优化的原因,接受了上海市总体产业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不是影响其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的原假设,表明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是其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总体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会不断调整和优化,即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由以上回归结果和因果检验可知,从总体上来说,上海市高度发展的金融水平,通过影响资金流向的变化,调整区域生产要素的分配,使得上海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高级化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基于产业划分的三个层次,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一、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9]。结合回归方程可得,每当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单位,上海市的总体产业结构会有0.002491个单位的优化,对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会产生0.002491单位的负效应,同时,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也会遭受0.087332单位的负面影响,只有第三产业能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受益,能够得到0.089818单位的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因为目前上海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现代服务业,所以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支持,因而难免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
地方范围内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活动,必须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这一点没有成为也不应该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管理哪些事项,并应该由谁管理。在我国,与金融有关的工作事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二是货币政策,三是金融改革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金融发展甚至比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更加重要并更具有根本意义,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从层次分布来看,货币政策主要任务分布在中央一级,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与发展在中央与地方的分布则基本是均衡的。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是既是货币政策当局也是金融监管当局的中央银行及其分支行的主要职能,与金融监管关系比较密切的金融体制改革也理所当然地进入其职能范围、由其管理和协调,但金融发展问题究竟由哪个机构负责,实际上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
与金融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分支行和各级政府负责发展计划的部门。中央银行明确的职能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金融发展虽然应该是份内工作,客观地讲,上上下下的确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重要性排位显然比较靠后,加上金融发展牵扯的面比较广,比金融监管等更加具有宏观性和综合性,中央银行也难以全部承担,因此,既不是中央银行的重要工作更不是主要工作。各级政府的发展计划管理部门,作为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计划和规划方面负有全面责任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综合管理部门,有能力也有责任对金融发展负有部分重要责任,但鉴于金融工作的特殊性,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以致无论是在国家的十五计划还是中央银行的十五计划都没有关于金融发展规划的论述,金融发展尤其是地方金融发展实际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金融发展没有明确负责机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金融改革与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向,一方面全国全面的金融发展处于不自觉状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各自为“战”,自行发展,甚至背离整体发展的理想方向和目标。由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缺乏金融发展整体规划的严重性,而在四大银行相继撤并“淡出”的地方尤其是县市一级,金融发展规划的缺乏导致了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融资难不可避免。可以说,地方金融发展尤其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县域金融发展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中最被遗忘的角点,重视金融发展尤其是包括县域范围的地方金融发展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鉴于地方尤其是县域范围内货币政策的任务比较轻,金融监管已有明确负责机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地方金融管理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金融发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金融改革。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还应该在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归纳起来,地方金融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1、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金融发展规划应该是地方金融管理的首要职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规模、特征以及增长趋势的分析预测,参照千人和千企业平均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结构及其与全国和当地平均水平的比较,制定地方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5年和10年发展计划。
2、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根据全国金融改革的精神和方向,负责地方范围内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问题。包括以政府和所有者双重身份,负责地方政府全资或部分出资的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方面的重大决策,负责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组建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
3、推动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辅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理所当然是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能。包括地方范围内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健全,都应该纳入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
4、配合、协调中央驻地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为了搞好金融监管并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要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作好与中央驻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配合金融监管机构作好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一方金融安全。
二、地方金融办公室的定位与走向
地方金融办公室的成立实际上早已铸就于垂直化金融管理体制的建立,对垂直体制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导致新问题出现的这种按下葫芦漂起勺现象的逐步发现和认识,促使一些地方政府从一两年前开始设立自己的金融管理机构,近来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巨大示范效应的直辖市金融办公室的设立,使得地方金融管理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可能引起或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被揭示,而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下一步走向的推测更使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关键词】经济区域划分
一、引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划分经济区域,无论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决断,还是对经济的更好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对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弗(Edgar.M.Hoover)指出:“把区域视为一个聚合体,可以减少所掌握和处理的事件,这有助于描述区域。”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区划方法主要是聚类分析法。国内学者对于经济区划的研究主要有:遵循全国生产力分工的区划模式。刘再兴(1985)把全国划分为六大一级经济区;胡序威(1994)将全国组合成六大经济区;邹家华(1996)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划分;厉以宁(2000)给出了现行的中国经济区域打破省、市、自治区的界限,以专区或县为单位的区域划分结果;在《中国发展研究报告》(2003)一书中,作者将中国大陆划分为经济区。顾朝林(1991)提出了九大城市经济区;杨建荣(1996)中国分为“都市圈”;王建(1996)提出到2010年在我国建设“九大都市圈”的设想。总的来看,在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在对经济区域划分时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分值,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划分,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二、经济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省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需设置相应的具体指标来反映各方面的具体效果,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2)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方法为依据,这样才能证明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相应指标量化的计算与合成、体系结构的建立应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数据资源要便于获取,准确可靠,尽量利用现存数据和已有的规范标准,以便于计算。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构建原则,主要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优势四个方面,通过12个单项指标构建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基本框架。
(注:①交通便利指数=(运输线路总长度/地区土地面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②资源综合优势度=(资源数-地区数-资源排名之和)/(资源数?鄢地区数-地区数);资源包括:水、煤、石油、天然气。)
三、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方案设计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国内地区间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沿海省市在全国所占比重过半,并且增长速率也比较大;中部六省所占比重约为1/5;西部省市所占比重不足1/5。
2、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则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中国的区域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地域相邻。在空间上应互相毗邻,自然条件相近。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同时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积聚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2)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各成员在经济上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3)中心城市。城市具有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每个经济区至少应给有一个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4)规模适度。每个区域的成员个数不宜过多,规模过大则不利于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具体方案设计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为:先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各省市每个层次的因子得分,然后采用距离聚类的方法遵循以上划分的原则得出经济区域划分的结果。之所以没有采用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出综合得分的方法是因为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分的时候,由于像GDP这样的因子在诸成分分析计算时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计算方式会忽略所占比重较小的因子如:自然资源的对衡量省市实力的影响,但是这个因子在衡量省市实力的时候又是不可忽略的,因而,本文采用分层次计算因子得分的方式得出各省市在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得分。
本部分共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收集了2000-2004年各省市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最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平均数法,一是中位数法。这里就截面数据而言,采用平均数法,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表二所描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评价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每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由若干因素决定的。对照该表,我们建立了由两个层次的因素所构成的综合评价因素集,即第一层次的因素集为U={U1,U2,U3,U4},第二层次共有4个子因素集,它们分别为U1={x1,x2,x3,x4,x5,x6,x7,x8,},U2={x9,x10,x11,x12},U3={x13,x14,x15,x16},U4={x17}。
对上述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14.0分析,可依次获得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共同度、方差贡献率和正交因子旋转矩阵(详见附录),样本数据全部有效,最后算出各层次因子的得分。
然后采用距离聚类方法,根据以上划分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弊端,我将中国大陆分为如下七个区域:
第一组:新疆,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西,青海,宁夏
第二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
第三组:北京,天津,河北
第四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第五组:广东,福建,海南
第六组:山东,江苏,浙江,上海
第七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
以上各组的中心城市分别为:西安、重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沈阳。这里有如下几点说明:一是由于内蒙古省东西绵延距离较远,结果把该省分划为东西二部分,分别与地理位置接近的省份合并为一组;二是传统观念上认为的中部不再包括山西省,而是将该省与西北部的省份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三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河北省理论上的结果应与湖南、湖北等省份划分在一个区域,但考虑在现实发展中,中部地区的区域面积过大,不利于其发展且河北省本身就与北京、天津二个直辖市地理位置上包容在一起,故在确定最后结果时将该省与北京、天津组合成一个新的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城市。
四、结论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了解西方和我国经济区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金融角度,对我国经济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模型,并经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区域的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2]安虎森:《区域经济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3]侯景新:尹卫洪《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4.12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蝴蝶效应”进一步显现。珠江三角洲(即珠三角)地区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蝴蝶效应”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珠三角共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珠三角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1)珠三角、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概念界定。“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本文中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而泛珠三角即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2009年1月8,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提出:到2012年,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
(2)珠三角的自然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2.珠三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珠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15.45亿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了16.2%。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200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540.85亿美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了22%;实际利用外资151.88亿美元,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3)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的机械电子项目中,约半数以上为劳动密集型。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难以消化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关的生产要素成本,导致珠三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渐消弱。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广东省近日宣布,全省08年1-9月企业关闭总数为7148家,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关闭企业数包括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其中关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1464家、中山市956家、珠海市709家、深圳市704家、汕尾市587家、佛山市526家以及潮州市432家。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并影响到珠三角整体经济的增长
金融危机恶化了全球经济,作为拉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进出口方面增长明显放缓,2007年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2.3%,2008年前三季度却只有1.2%。珠三角地区对出口的严重依赖使得出口下滑必将带动整体经济下滑,2008年上半年广东地区GDP增速只有10.7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较2007年低约4个百分点,这是广东省多年来的最低增长,不再继续多年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历史趋势。
2.大量企业倒闭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压力凸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压力。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型企业,靠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来获取微薄利润,但缺乏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些加工贸易企业依靠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又在不断上升,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海外企业给予加工贸易企业的代工费用的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利润微薄难以为继。很多外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而破产倒闭,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的破产无疑将伴随大量劳动力的失业。
受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影响,关闭的企业绝大多数因规模不大、技术不高和经济实力不强,没办法适应形势的变化,导致企业停产关闭。此外,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提升产业档次的需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有意识地将原有企业进行转移升级。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必要性
在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匮乏和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这个时期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中心—理论等出发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原因如下:
第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珠三角地区具有市场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其他省区拥有资源优势但工业化进程相对较低。那么优势互补的原理是以珠三角的市场优势再结合其他省区的资源优势,以珠三角的经济带动能力促进其他省区的发展,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在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其他省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二,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布局出发,泛珠三角区域要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而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线。目前珠三角地区要加强核心层的整合和提升,就必须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因此要以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且合作水平较高的珠三角经济为基础,加大其他省区与珠三角产业的对接力度,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目的。
第三,根据“中心—”理论,由于“珠三角”缺少天然的内陆腹地,建立中心区域与内陆腹地的经济联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固定的“中心-”的关系,就是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澳门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地域,以广东其他地区和加入(9+2)合作的八个省区为地区,在社会发展、产业合作、环境治理、人员流动、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形成固定的联系,实现共赢,缩小差距,树立合作典范。
而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政府的政策导向中,我们也看到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看到了政府在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中所给出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苏生: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8(11).
[2]刘梅生: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及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
[3]万哨凯、夏斌.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因素及一体化发展方向研究[J].改革与发展战略.2007(12).
[4]尹科彭晓春:构建珠三角区域循环经济圈[J].循环经济.
[5]赵艳丽.解读珠三角区域一体化[J].大经贸.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