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16:52: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林业技师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涉及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各个因素,且这些因素之间处于相互有联系的状态,进而组成一个经济系统,该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其结构相对复杂。换而言之,各因素涉及范围广,包括文化、政治等,他们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的。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故而各个因素产生的效应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1.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模式属于一个大的总体系,其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如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等。具体来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综合考虑地域发展特色和前景,结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实际的社会状况、林业发展状况等,制定出可以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据大量实践发现,正确的发展模式对林区发展方向、速度均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时,需要考虑自然状况、国家政策、文化等因素。
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其分类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从围绕核心角度分类
从该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两种。1)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以林业部门为中心,并由其统领社会各利益主体,在此基础上开展林业工作。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木材,认为人类与森林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单方面强调林业砍伐,且将林业与公众割裂开来,林业权的归属者是政府。因此,这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大众远离森林,较为独立。2)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林业发展模式,目前已被广泛采用。在工作开展方面,其将林业部门与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联系起来,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林业工作;在林业管理方面,其与其他动植物的管理密切关联,主张人与树林是伙伴;在林业权归属方面,存在多样化特点,其中包括集体林、国有林和私有林等,其与公众建立良好的联系。与此同时,林业机构的角色也发生较大转变,即从被林业政策决定向参与对话、利益交换的仲裁人,与此同时,还扮演着促进者、调节者等多种角色,可以有效避免滥用林业资源,促使林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2.2从开放程度角度分类
从林业的开放程度划分,可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2种。1)封闭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与理论观点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追求区域经济的自我健全和完善为指导方针,从其生产和流通体系来看,主要是以“内循环”为基础前提。在其观点中,认为林业是独立的,所以发展要依靠自身,不具备整体观念,没有意识到林业只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开放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要求,以与外部经济广泛联系为前提,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层面来看待林业的发展,即林业与社会各个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在看待林业经济发展时,需要上升到一个社会林业的高度,加强推广,促使全民关注林业,进而有效推动林业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
2.3从发展速度角度分类
从林业的发展速度角度分类,可将其分为2类。1)跨越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先行者的某个发展阶段,相对落后者出现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从其实质来看,其理论指导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途径为重点工程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将传统林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加快林业经济发展,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据实践证明,采用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2)渐进式林业发展模式,指的是在发展林业经济时,按照一般规律来进行。其发展速度相对来讲比较缓慢,没有意识到林业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其效果不甚理想。
2.4从绿色程度角度分类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在发展经济时主张绿色、环保。从林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为:1)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是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情况下的一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该模式造成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危机,目前已逐渐被弃用;2)浅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在其环境观念中,认为环境与发展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下,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环境问题的消极描述上,在讨论问题方面,侧重于技术层面,其虽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但是没有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甚至有时还会以反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林业发展,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3)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是第2次环境运动的主题,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张将环境与发展二者结合起来,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等,同时强调全方位、多学科研究林业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因此,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做到三大效益的统一,从而可以为资源节约、人类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贡献。
2.5从发展阶段角度分类
从发展阶段角度划分,可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2种。1)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的认知较为局限,过分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高于一切,采取“统治”的态度,没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林业资源进行大肆掠夺。2)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出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主张采取和平相处的理念。在发展林业经济时,强调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3结语
林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林业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地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对于近几年出现的林业经济“市场失灵”的现象一定要认真分析其具体现象,以及出现的原因,然后再探讨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有效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主要是指林业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将林业的相关商品与林业的劳务情况合理地分配起来,最后导致整个林业市场不能和谐平衡的发展,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阻滞作用。所以,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分析。
一、林业经济中“市场失灵”问题的造成原因分析
“市场失灵”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认真仔细地分析,进而探索出相应的缓解策略,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进而推导出造成该类现象的原因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缓解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以下就林业经济“市场失灵”问题的造成原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林业经济的产权问题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的森林、树木等都没有严格的界定,许多都没有相应的所属者,这些林木相对于有所属者的林木来说是公共物品与私有物品的区别。公共的林木所有人都可以无条件使用,而不需要付费或者其他类型的报酬,而私有林木只属于单个人,其他人对该类林木的使用必须是有偿的,而不是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林木的使用频率无疑会增高,这样无条件的使用会影响到私有林木的售出,对私有林木的市场会有阻碍作用,从而导致林业经济“市场失灵”问题的出现。
(二)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活动,外部条件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林业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具体的互惠互利、平衡交易的市场经济活动。所以,林业经济活动大多数是金钱与利益并存的,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林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其他的外部条件(如:经济、个人利益),也是导致林业经济“市场失灵”的关键。例如,当甲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砍伐林木时,很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别人的利益,也可能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也会是“市场失灵”的形成因素之一。
(三)林业经济的相关信息不够完善
在林业生产的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调配也会与信息资源息息相关,有时候,某些不法分子会把信息资源的优势利用起来,然后在林业市场中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交易,最后会影响到整个林业市场经济失衡,也会促成许多不正当交易的产生,最后导致整个林业市场不能正常运转,进而出现“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二、解决林业经济中“市场失灵”问题的对应策略
我们已经了解到“市场失灵”对林业经济的危害性,因此,缓解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探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落实到林业建设的实践工作中,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从具体的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方面对缓解林业经“市场失灵”
(一)通过政府的介入进行缓解
为了缓解林业经济中“市场失灵”的现象,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介入来解决。首先,政府可以严查林业市场中的不正当交易,然后通过一些必要的经济手段来阻止、杜绝,尽可能地将不正当的因素清除。其次,对于林木所有权的分配要科学合理,在使用公共林木时也需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制,从而有效避免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也能有效推动“市场失灵”现象的缓解。再者,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推进林业市场的不断成熟、完善,才能有效缓解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的问题。
(二)通过市场的合理调配进行缓解
要缓解“市场失灵”的问题,除了国家及相关政府的介入处理,还需要林业市场本身的合理调配。首先,要严格遵循林业市场的市场秩序,确保整个市场的公平和谐地发展。其次,市场需要宏观地调控经济水平的增减,让林业市场的经济活动顺应时展的需要。再者,对于公共林业的共享也要科学合理,并且要适度,让林木的供给与市场的需要成正比。
三、结束语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3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3.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4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4.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6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6.1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6.2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6.3造林多样化。
以国际博览会为例,为了获取现有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集中展示产品、新技术和创新,国际博览会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参与者聚集在一起。通过展会期间大量的正式会议和非正式会面,参展商、竞争对手可从中审查其他企业的展品并监视其营销策略[5]。与其他行为主体的面对面交流使得企业系统地获取有关竞争者、供应商、现有和潜在客户、以及未来技术开发和市场行情的信息[6]。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博览会被视为较短时间内密集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循环的重要场所,学者Maskell,Bathelt和Malmberg等人看到它具有类似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知识交换机制,就首次将这种临时性的人类集聚、社会经济的周期、具有组织邻近性的国际博览会称为“临时性产业集群”(temporaryclus-ter),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虽然这种集群存在的方式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但其所展现出来的特性与永久性产业集群却高度的相似,这类临时性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传递、企业结网并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同时,更重要的是这将为那些原本没有包括在永久性产业集群内的参展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使得企业参与到临时性产业集群中的热情高涨。博览会上的网络包括商业、研究机构以及生产者等众多方面,涉及价值链中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参与博览会能够冲破企业原有关系网络中的地域障碍,为企业拓展其他地域市场提供了帮助,也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在这种情景下,临时性产业集群(如国际贸易博览会)也被视为关系空间,它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并促成了远距离行为主体间的临时性邻近[7]。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临时性产业集群是指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从事相同或相似行业、拥有不同规模的企业,为谋求自身企业网络延伸及扩展行业认知度,在特定机构的组织下在某一区域所产生的短时间信息传递、知识交换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在这种短暂的企业集聚中,企业不只看重销售协议的达成,更加注重维持或建立现有或潜在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换以解决现有问题、搜寻创新思想以及总结行业发展趋势等。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相似,临时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这种特有的“全球蜂鸣”氛围下,通过纵向和横向层面所展开的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形成了关系邻近和空间邻近的产业群体。
2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本文对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文献及观点进行了汇总。并从地理临近与面对面交流、知识流动与关系平台、区位选择、临时性产业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
2.1地理邻近与面对面交流临时性产业集群内所发生的临时性地理邻近促进了面对面交流的频繁发生,这种面对面交流同时发生于各种尺度上———垂直联系、情境性、刻意和非刻意的。参与主体可以从交流对象的语言、肢体、动作、神情等方面来获取重要信息,在传输复杂信息、获得直接反馈和进一步回应方面也极为重要。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市场趋势的探索以及感受或检查产品成为可能,也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以及问题解决和想法的潜力[8]。相比于其他跨区域交流的形式(诸如企业网络、企业间项目合作等),参与临时性产业集群能够自动地涉及面对面交流,这会筛选、分类和解释一系列信息和知识,为经济主体扩散知识并促进学习提供了重要机会[9]。而且,临时性产业集群中知识创造的目标导向性不强,因而存在大量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有助于灵感激发和知识创造。以国际博览会为例,多样性关系和私人接触在展会期间的发展和认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流动的紧密网络。学者Bathelt和Nina关于交流结构特征的分析表明商业伙伴、联盟团体、竞争者或社区成员会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点会面。比如,在咖啡厅、旅店大厅或走廊的预定或偶然会面。这种多样性对全球蜂鸣的创造和扩散极为必要。而且,国际博览会变得复杂社会化,它包括诸如晚间活动、艺术展等休闲活动。这不会与技术或产业直接联系,但是会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为不同行为主体获知彼此提供机会。不论是现有联系、新的联系还是随机相识,这都可以开启行为主体间的对话。商业旅行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地理死亡”,相反它创造了另一种地理共存形式[10]。然而在临时性产业集群中,各行为主体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也可以通过系统地观察同行竞争者来掌握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而明确自身技术的创新方向,还可以通过模仿学习实现渐进式创新,而后两者在永久性产业集群中都是不曾有的创新形式。此外,有别于永久性产业集群内日复一日的常规联系,频繁和周期性地加入临时性产业集群的“全球蜂鸣”能够产生具有共同理解方式和愿景的认知社区,这种共同的知识基础或者认知临近确保了有效率的信息和知识传输;另一方面,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为主体所代表的知识库存在差异,而这种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也为企业发现新鲜事物创造了机会。由于类似、重叠和互补知识的混合,重要的学习过程在博览会期间被促进。
2.2知识流动与关系平台临时性产业集群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主体聚集到某一特定空间内,共存于这一特定空间内的主体间实现了临时性的地理邻近,这种地理邻近有助于参与主体了解行业信息、展示企业形象、监视观察和模仿学习。这些信息和优势的获取不需要具体的投资而只需“存在于此”就能简单获得,而且参与“蜂鸣”的主体来自世界各地却不根植于本地情境中,因此具有“全球蜂鸣”的特点。它整合和延伸了“本地蜂鸣-全球管道”的知识获取形式,扩展了知识创造的内涵和范围。然而,单纯的地理邻近所创造出来的附加价值是远远不够的,邻近性可以使得集体学习和知识创造变得更加顺利,但是它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不是必要的,因为其他形式的邻近性可以替代它来解决协调的问题;它也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集体学习和知识创造过程不仅需要地理邻近也需要关系邻近,将地理邻近脱离于关系邻近来考虑其作用并不明智[11]。主体参与的临时性产业集群不仅是单纯的地理邻近,更是一个关系的空间。以展会为例,展会的参展商会系统地联系潜在和现存的新客户并告知其本企业的现状,同时邀请他们参与展览[12]。企业在展会上会见他们熟知的客户,加深主体间的联系并商谈合作事宜。在这种关系网络中可以传递更加明确和有用的知识,而且在展会结束的长期时间内,通过这一基于信任基础上的网络,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取世界其他地区的知识。当然,在临时性产业集群内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可以是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也可以是与同类企业的合作。虽然它不如永久性产业集群稳定,它的建立只具有初始联系的性质,但是展会上大量主体的聚集给企业选择潜在伙伴、建立关系网络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企业可以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伙伴。这种初始的关系网络会在临时性产业集群结束后通过企业间的反复交流而逐渐稳固,最终形成伙伴关系(图1)。
2.3区位选择学者们基于微观视角,对临时性产业集群内知识流动、技术搜寻、关系建立等活动进行了研究。国际博览会将世界各地的创新主体聚集起来以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同时通过观察和交流学习以保持现有网络,因此学者们将其理论化为关系的空间。但是,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视角实际上不只局限于经济和社会关系范畴,这些关系会以一种自反的方式受物质实体的塑造,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产业基础等。在全球化进程逐渐加深、信息和知识流动加速的背景下,国际博览会也不再是一个交易和营销的场所,把握行业趋势、展示企业形象、建立关系网络成为企业参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人们更加注重规模大、影响力范围广的国际博览会,而这些国际博览会通常也会选择交通便捷、知名度较高的全球城市。如果画出当今国际博览会的世界分布图,可以看到重要的世界城市也是重要的临时性产业集群举办的场所。它们具有极大的便利中心和展会场地。但是,国际博览会中心和城市区域的全球等级并不完全重叠[13]。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博览会的发展将呈现出合并和扩大的趋势,一些主导大都市地区和具有大型国际机场的交通枢纽将在未来成为举办国际博览会中心的主导地区。按照这一思路,预计这些中心城市将吸引来自其他城市的国际博览会,由此向国际博览会等级体系中更高一级攀升。这也会增强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而小型和边缘城市将越发落后[14]。相比于单个国际博览会上的空间重叠,学者Power和Jansson更加重视其所营造的循环性集群现象。他们认为这些临时性国际博览会不应该被看成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同时存在于持续的全球循环中。国际博览会的开幕和闭幕不能作为集群的开始和结束,企业需要为下一次国际博览会的举办尽快着手准备,这只是全球临时性产业集群循环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以维持企业在这种集群中的活力[15]。从循环的视角出发,临时性产业集群也会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这使得一些重要的国际博览会拥有突出的地位。这些国际主导博览会为达到最大的影响力,通常也会选择城市体系中占据高层的世界中心城市,而这些中心城市就成为了顶级国际博览会选择的集聚地。
2.4临时性产业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临时性产业集群和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要认清两者相互补充的关系,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淤为什么临时性产业集群可以对永久性产业集群形成有效的补充?于为什么临时性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不可以超越补充关系,进而实现对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完全取代?临时性产业集群内的行为主体会因为面对面交流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误会误解的发生,由于直接反馈机制,复杂的内容会被传递[16]。另一方面,面对面交流使得行为主体评估其他参与者并检查他们的诚信。这会影响接下来的信息运用并影响未来交流模式。临时性产业集群为企业间的初始联系创造了大量的可能性,这种初始联系会在短暂的几天内通过密集的交流而深化,这比通过企业间项目合作、企业网络等方式形成的长距离联系更加发散,也更具弹性化[17]。在参展的较短时间内,来自同一价值链或技术领域的企业密集会见并讨论市场、产品、技术创新和产业信息方面的发展,进而建立起一个产业的微观世界[18],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为主体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产生密集的面对面交流、系统观察和模仿学习等一系列知识创造活动,它超越了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固有边界。处于临时性产业集群这种“全球蜂鸣”的氛围中,企业可以不需要花费大量投资和管理就能轻松获取有用、信任和牢固的全球通道。那么,既然临时性产业集群的外部信息获取和知识创造效应如此显著,为什么不可能实现对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完全超越进而取代呢?随着知识管道的不断延伸,一些重要的信息在临时性产业集群消失或起初的知识来源被关闭之后会丢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限制,再次面对面交流并核对缺乏的信息将变得困难,信息管道的恢复也将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这不会发生在永久性产业集群中[19]。由于全球蜂鸣的优势与国际博览会上面对面交流的质量密切相关,某些人会质疑企业为什么不定位于展会城市周边以获取永久性的优势。事实上,全球蜂鸣具有不同背景的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具有不同和部分重叠的知识库,这反应了产业的全球状态。经常参与国际博览会满足了企业对于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需求,这在展会之前的时间段内被转化为实践。企业间的弱联系可以传递知识和信息,而强联系则可以传递影响力和信任感[20]。来自之前分散的永久性产业集群的企业,重定位于一个接近展会的共同集聚的空间,这一行为可被解释为弱联系转变为强联系,而弱联系对于更加激进的创新特别重要。基于此,企业若离开其初始区位,而重定位于展会城市周边以再次获取永久性的优势,可能会失去它们初始区位的熟知知识,最终再次走向过度根植性和锁定[21]。综合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临时性产业集群只能是永久性产业集群的补充,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3研究评述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
1.产学研互动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在于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即是导师的科研项目,有具体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互促进,教学质量有保证,又能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生产第一线,创造实际效益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为:该模式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具有前沿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型,有利于保证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先进性。在教学经费上相对充足,有利于安排学生到工程实际现场进行调研实习,以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实际科研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比较充分。实施该模式的导师大多有立项的科研项目,一般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层次较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布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和内容时,使学生了解科研项目全貌的同时,将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独立的研究小组,使每个学生承担各自毕业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分工协作。对于理论基础好、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2.面向市场的短、平、快课题教学模式
此种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题目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强,一般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选择一些小的、较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计项目,寻求与中小型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将其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完成,并取得有效成果。
该模式可以从企业处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需要指导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好学生与公司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沟通。由于要求产生实用性成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设计更要严格把关,甚至亲自参与研究设计,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实习调研充分,项目全过程参与和具体研究成果的取得,会促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该模式通常工作量饱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较高。
3.“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参与,采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只有一名教师单独指导的情况,可以弥补单个指导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足,尤其是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优势互补,对学生的指导更为有利,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这种模式不局限于同一学科、同一专业有助于形成一个很好的互动局面,客观上每位学生更容易随时随地得到不同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为有利。此外,该模式还有利于学校指导教师水平的提高,也确保了每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4.学生自选课题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专业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这些年来学生自选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想法比以往更加强烈,人数逐年增多,目前已成为主流趋势。该模式的特点是:
学生自选课题,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与实习工作相结合,兴趣高,投入精力大,容易出成果。但是学生自选的课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筛选。教师与学生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学生自选课题模式更应注重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但也正是由于学生自选课题,指导教师缺乏一定的准备,因此,指导教师除指导学生拓宽工作思路和提供方法引导外,也应该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充分掌握学生研究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增值税;营业税;营改增;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营改增”是将营业税应税项目改为缴纳企业增值税,即对产品及服务增值部分进行纳税,避免重复纳税环节,以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加企业发展能力,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这次税制改革而言,建筑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应对“营改增”后给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新税制改革不但不能够减少企业税负,而且会使企业税收负担大幅上升。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变化
(一)应纳税税种的变化。营业税属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税款将由销售款来承担并从中扣除。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用公式表达为:价内税的税款=含税价格×税率;价外税的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 ×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建筑企业由缴纳营业税改为计征增值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抵扣将成为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较以前征收营业税来讲,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
(二)税率的变化。建筑企业“营改增”前按税率3%计征营业税;“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按11%的税率计征增值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通知形式下发了财税[2011]110号文件,文件明确规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一起,适用11%税率,对于当期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三)纳税期限有所变化,“营改增”税制改革前,建筑企业是以实际结算款或索取营业额当天为纳税义务时间;“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建筑企业由税务机关按应纳税大小核定缴税时限。
(四)会计的核算科目和核算内容变化。“营改增”税制改革前,建筑企业依据营业收入计算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当期实际结算收入计算缴纳当期应交税费,通过“应交税金—营业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营改增”税制改革后按增值税计税原理,以增值额为计征对象,施工按当期全部结算收入及价外费用确定企业销售额,计算当期销项税额;对于购进的建筑企业物资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税务认证,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根据建筑企业上述内容计算应缴增值税,要使用“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五)财会人员素质变化。“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增加了许多操作环节,对建筑业的财会人员是个新的挑战。在日常工作中,要进行增值税的抄税、报税、认证工作,还要进行附加税费和个税的申报缴纳,既涉及国税又涉及地税,加大了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应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增值税”知识加强培训,准确核算税额,加强纳税策划,以降低建筑企业税负。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由于税收与经营环境的现状,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既定建筑企业11%税率,从理论上讲,由于材料、设备抵扣等原因,计算建筑企业税负略有减轻,但实际计算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超过了90%。
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后,从建筑的人工费成本进行分析,人工费成本占总工程成本35%左右,是主要的成本费用,由于现阶段人工费用高速上涨,人工费又不能抵扣,给建筑企业税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反映“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直接影响,现举例分析:某建筑企业年营业收入额11000万元,实际成本为10000万元,按《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11》中,对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来看,2010年建筑行业的工程结算成本,原材料成本约占55%,人工成本费用约占35%,其他费用成本比例不超过1O%,按此计算,“营改增”前,年应交营业税330万元(11000*3%);“营改增”后,在没有新购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能够抵扣建筑项目进项税额661.11万元[(5500+1000) *17%/(1+17%)]*70%(按照现行的税收规定人工成本费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其余费用假设都能参与抵扣;理论上建筑企业可获得进项税发票的占比是70%);年销项税额1090.09万元[11000*11%/(1+11%)],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428.98万元(1090.09-661.11),比“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时要高98.98万元。如果当年新购施工设备1000万元,这样能够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便增加145.30万元,即:[1000*17%/(1+17%)],企业税负才比原来交营业税时减少45.32万元,但企业不可能在年产值11000万元,毛利1000万元的情况下,每年新购1000万的施工设备,何况按一般十年的折旧来算,进入成本的折旧已占10%,企业也不可能除了人工成本(35%)、材料成本(55%)、机械折旧(10%)之外而没有别的成本发生,在产值一定和生产周期一定的情况下,新购设备的折旧也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挤占利润空间。
依照上例,针对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总价款与购进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如建筑企业的合同总价款为X,所耗用的全部材料占合同总价款的比例为55%,该建筑企业的销项税额则为X*11%/(1+11%)=0.099X,当建筑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等于营业税时(暂不考虑附加税费的影响),该建筑企业的进项税额应为:0.099X -0.03X=0.069X,设取得进项税发票所占的比率为Y,则建筑企业购入材料可抵进项税额为X*55%*17%/(1+17%)*Y=0.069X,Y=86.25%,也就是说,当购进的材料占合同总价的55%时,建筑企业在无固定资产购入的情况下,购进的含税材料取得的发票能抵扣的比率达到86.25%,才能与原营业税税负持平,而经过反推可知,如果抵扣率达到百分之百,购进材料需占合同总价的47.50%,可获得进项发票的占比与材料总额占合同总额比例成负相关,而购进的商品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很难达到86.25%的比例,理论上建筑企业可获得进项税发票的占比是70%,但企业测算后发现,其中只有不到50%能在实际中获得,即便购入固定资产可以增加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在合同总价款和施工周期确定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收问题。在实际情况中,除主材外,其他材料如配件、低值易耗品等多半为小规模纳税人所售,只能取得普通发票而无法抵扣,成为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后在税款抵扣中无可避免的硬伤,而一些购进商品中抵扣率低的材料和项目,如商品砼、运费等,更是使企业的税负雪上加霜。
根据上述例题,我们明显的看到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后,不但没有减少,相反的还相应增加了。在商品材料采购占合同总额一定比例的情况下,进项税发票的占比直接影响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是否会高于税制改革前的营业税,而在实际情况中,施工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水、电、风、气等动力耗费以及设备租金、贷款费用等都无法取得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使得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实际税负增加,至少在这些对应的行业(如供电所、银行等)都实行“营改增”后,在普及和完善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行业都需要承受由此而带来的阵痛。
三、建筑企业对“营改增”后税负影响的应对措施
建筑企业获取增值税发票困难无法按理论扣除等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建筑业面临刚性税制改革是国家政策的大势所趋,无可避免。所以,建筑企业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营改增”做好无条件承接的准备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实行精细化管理,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尽可能抵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引进新进的先进机械设备、流水线,减少施工人员作业,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
(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费用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较大,如在上例中,人工成本占成本总额的35%,具体来看,其中除了本企业自身发生的人工成本费用外,很大一部分还包含着劳务分包成本,我国对劳务公司能否实行营改增税改还没有确切定论,建筑企业在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对涉税部分如何商定无疑是项重要因素。
(四)建筑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对业主方的招标文件里有关涉税内容的条款,如甲供材、代购系统设备等方面,应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归属问题在合同谈判中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明确,避免出现企业税款无法抵扣的情况。
(五)建筑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要积极转变旧观念,加强源头控管,从材料采购环节抓起,在比质比价和洽谈合同时,就要树立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和抵扣的观念,提高抵扣率,减轻企业的税负。
结合建筑企业“营改增”税制改革实施对税负及操作方面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总而言之,建筑企业的“营改增”要适应经济环境,优化内部管理,提高核算水平,认真学习相关税法知识,重视增值税的核算,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策划平台,把“营改增”作为促进企业加强内控的契机,加强纳税策划,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财税[2011]11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之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力度,是我国环境工程开展重要推动力的来源。也只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迅速发展,才能使我国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落实,使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然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受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笔者选择林业生态工程发展中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1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1.1 林业生态工程质量不足 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开发,许多地方的退耕速度太快,大面积的田地在短期内完成退耕,使得良好的树种不能正常供应。为了完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很多没有达到标准的劣质种苗被利用有,树苗种类的单一性成为影响林业生态质量的问题。另外,劣质种苗在种植之后,其生存率不高,这就使得后期补植工作量较大。与此同时,林业生态工程的成本也会提高,造成林业生态工程的性价比下降。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的粗入性的施工方法,使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下降。
1.2 林业生态建设意识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具有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林业部门一直被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来看待,这就使得过多的森林资源被开发,我国的森林规模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另外,社会大众的生态意识不足,使得林业工程出现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现象。一些个人以及单位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社会上没有形成全民投身生态建设的氛围,造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1.3 林业生态工程科技不足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科技力度不足,缺少科学技术成果的支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当中,科研成果作用于现实工作的力度不高,效率不高。许多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快速推广,造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缺乏科学性,设备的落后阻碍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4 林业生态工程保护不足 政府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保护力度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政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投入不足,没有进行保护政策的制定,林业生态工程结果没有得到巩固。另外,林业生态工程面临着较大的税务费用压力,对于生态工程开展的积极性有不昨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与补偿相关制度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两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
2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加强对策分析
2.1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创新体制的建立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需要以市场发展作为正确的向导,将林业相关企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利用科学技术带动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促进林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体制创新,可以将数字化管理方法融入到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现代化的远程信息技术应当被大力引入到林业的科技创新体制当中,利用科学的进步来促进林业管理与发展的数字化,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精准度。科技一个民族进行的灵魂,更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者,应当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创新机制的建设,利用创新的管理思想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快速发展。
2.2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支持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扩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汇集力度是当前的重要工作。首先,政府的投入应当是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多渠道与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收集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调动企业事业单位与社会大众个人的闲置资金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国家的相关服务部门要为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提供福利,利用信贷政策的推出以及税收政策的实行,来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充足。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特别是大规模的生态工程,金融部门要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与贷款优化政策。除此之外,林业部门要加强公益林的发展力度,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使更多的社会稳定资金进行到林业建设中。
2.3 加强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应用 生态系统建设在林业发展中应用,对于林业生态系统有很大意义。因此,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生态工程相关的科学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打破传统的木材加工模式与利用模式,以创新因素来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发展,使木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林业专业人士更应该对林业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更多的实用性软件与技术,使之服务于林业生态工程的监督与管理。种苗的质量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林业工作者要认识到种苗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优化良种壮苗的结构,提高种苗的培育水平,使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得到保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者还要就种苗的选择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幼林的抚育以及速丰林的建设与利用问题进行探析,使有利于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策略融入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质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也有积极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发展中存在问题,使得林业生态环境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这对于社会利益与社会大众的个人利益都有所损害。笔者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中现存问题出发,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以此来引起相关人士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重视,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立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3,23:289.
[2] 毕琼仙.林业生态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3,12:23-25.
[3] 谭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20:270.
[4] 胡莽,胡文杰,王刚.试论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3,04:30-31.
【关键词】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产学研结合
一、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概述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早在19世纪初现代大学之父、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科技产业便应允而生。
我国高校创办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80年代,发展与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50年代初,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即于五十年代初建立了专供学生实习之用的机工厂。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建立的,大部分随着结束而结束。改革开放以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1992年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北京大学“推倒南墙”开建南街企业工程为象征,我国校办产业也全面、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规模,出现了复旦大学复华实业公司、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上市科技产业集团,也创造了“中国大学新现象”。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一批有着较高科技含量、经营思路先进的校办企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有一批科技含量低、资源型的企业由于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思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二、目前我国校办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校办产业存在定位不明的现象
高校校办产业定位问题是创办发展校办产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校办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基础性和前瞻性问题。虽然高校校办产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认识,但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具体到高校的情况下的定位则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问题。
1.存在虚化校办产业的错误认识定位
一些观点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没有必要发展校办企业,因为办企业不应该是教育家的事,而应该是企业家的事。这种观点在认识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学校就是象牙塔,作用就在于保存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真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具有了社会服务功能,“实践证明,校办产业既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更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2.存在校办产业功能定位错位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举办校办企业的过程中不是把企业视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而仅仅视为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保障或者说是学校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这种落后狭隘的意识,导致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进程缓慢,对高校校办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
3.存在校办产业管理角色定位错位的问题
事企不分是目前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重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政企分开,但是在校办产业领域则存在明显的“慢拍”现象。因为当上世纪九十年初期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企分开的时候,校办企业则是凭借着事企合一或事企捆绑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当政企分开基本完成,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候,才逐步发展的事企分开问题。正是由于这一问题起步晚,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形成了企业角色错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发展。
(二)产权关系不明晰
“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主要表现为投资行为不规范和注册资本不实。”[2]高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企业是向学院借款或银行贷款出资,也有用科研经费垫付的,在工商部门验资注册后就返还给学校或银行,实际可供企业支配的资金并不多。用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的存在未经法定登记和评估确定的问题,资产的归属缺乏合法手续。由于在出资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使得对这些资产的归属难以界定清楚。如这些实物资产是投入还是租赁,手续不清;现金资本作为借款还是学校出资也不明确;无形资产未被评估,会被企业无偿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校办企业注册资本不实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校办企业成立于《公司法》出台之前,学校作为企业惟一投资主体,其注册资金大多不到位,虚假注册现象十分普遍,从法律角度讲,高校必须为企业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将承担无限责任,造成十分被动局面。
(三)产学研结合逐渐弱化
校办产业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也即产学研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企业初创时期,就如前面所提到的,企业与学校是捆绑在一起的,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学校也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各种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这是一个“蜜月期”。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企业慢慢在心理上脱离了所属高校,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文化生态。而另一方面,学校在心理上也认为企业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至慢慢渐行渐远,再加上没有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最终发展成为目前的“收租”与“交租”的租赁关系,产学研的光芒已经不是二者的联系纽带。
(四)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会优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是发展科研,最后才会去办企业。因此,大部分高校如何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等问题始终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目前产业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具有学校编制、在九十年代初校办产业初创时期进入校办企业的教职工。他们参与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了解企业,也是高校其他教职工最信任的团队。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再加上或多或少的大锅饭思想,如今这个骨干团队已经出现了数量上的萎缩、质量上的老化等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企业规范化建设形式重于实质
加强规范化建设是教育部为保障校办产业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门的“中层干部”,甚至是校级领导,所以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官僚化”色彩,这样校办企业徒具现代企业的外壳,而无现代企业的灵魂。
三、发展校办企业的基本思路
(一)理顺产权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改革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目的和途径都在于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规避风险的市场主体,同时担负起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根据高校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逐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目前之所以会出现有“外壳”没“灵魂”的三会制度,实质在于学主要内容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清高校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关系,核心是各高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对经营性资产的所有者权利,也形成校办企业与高校自身之间的“防火墙”;二是推进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代表的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要求,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通过新建或“借壳”改建等方式组建了资产管理类公司,也进行了资产划转,基本理清了高校经营性资与非经营性资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防火墙”。但规范化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没有很好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企业治理结构没有实质改变,所谓的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都是由学校任命,都是学校行政部校始终没有放弃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意识,始终踏不开股份制的心里门槛。在教育部关于促进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文件中,明确了股权长期激励的可行性,但在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则在有关表述中退了回去。这说明,股份制改革仍是校办企业发展难以踏进的区域。但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改变目前事企不分、校企不分的必然要求,需要各高校打破思想的局限,大胆改革,实行关、停、并、转,对那些有一定效益的科技型企业,全部实行股份制。入股的方式可以是合资也可以是独资,也可以采取职工集资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有些企业校方可以控股,也可以是外方控股。通过股份制改造这个途径,依法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二)依托专业优势,通过产学研发展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产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实体;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在现有科技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规范、有制约、有激励、有保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将更多的知识成果通过校办企业进行转化,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平台等途径,全面促进校办企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优化校办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校办产业的核心问题,破除人这一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有进有出、合理流动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一支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的企业管理团队。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各高校给予校办产业系统相对独立的用人权限,按照经营规模实行事业编制人员的定编管理,以吸引优秀人才;二是各高校要建立一个平台或机制,鼓励产业系统内的人员与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双向流动,或进行制度化的经常流流动;三是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政策的时充分考虑校办企业的特殊性,鼓励教师在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双向任职,为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扫清政策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育琨.发展校办产业的方针不能动摇[J].小学管理,1995(5):20-22.
关键词:林业公路水毁原因防治措施
TheAnalysisofWaterDamageReasonandPreventionMeasureofForestryRoadofFujianProvince
XuMingfeng(GeneralStationofForestryRoadMaintenanceofFujianProvince)
Abstract:ThispaperisaboutthepositionandfanctioninthesocietyofforestryroadofFujianProvince,analyingthewaterdamagereasonofforestyroadfromlowcongenitalstandarddesing,somepreventionandcuremeasureareadvancedinoveralltechnologicaltransformsoastoencouragetoraiseamewlevelinfrightingcalamitiesabilityofforestryroadofFujianProvinceKeywords:forestryroadthereasonofwaterdamagepreventionmeasure
1、林业公路的地位作用福建省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在大规模开发闽西北林区森林资源的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在林区道路建设,建成林区道路12969公里,其中专业养护等级公路3688公里(基本上是泥结碎石路面),分布在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四个地市30个县市,勾通了142个乡镇,676个村的社会交通运输。林业公路不仅为林业运材服务,还大量地为社会运输服务,起到了勾通城乡之间的桥梁作用,对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质交流,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山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2、林业公路发生水毁的原因分析保证林业公路的畅通对我省的林业生产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林业公路而言,妨碍车辆畅通的主要原因是水毁,水毁是林业道路的一大病害,轻者冲刷水沟、路面,降低林业公路的使用效益,重者冲毁桥涵、路基,阻断木材线路的正常运输,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历年来全省林业公路的水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林业公路自身条件约束。
2.1.1林业公路设计标准大部分采用乙类地区三级线标准(相当地方道路四级标准)设计的,对线路的平面、纵坡、路面、桥涵等标准的要求较低。特别是为降低成本和方便木材生产,一般通过溪流时线位都比较低,有些地段压缩河道,设计时没有考虑道路汇水面积内木材采伐后,植被的调节作用减少,暴雨时道路汇水面积内大部份雨水流入溪河中,造成溪流洪水暴涨,超过设计流量、流速,直接冲刷路面,毁坏桥梁、涵洞、路基等人工构造物。而且,林业公路一般在沿河段采取半填半挖横断面设计,当河溪暴涨时,沿河路段受淘刷,半填挖的填方部分极容易冲坍。
2.1.2林业公路基础设施差,由于缺乏资金与投入,对排水系统的改善和必要防护设施的设置与维护,特别是溪流的疏导设施往往被忽视。
2.1.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更加繁荣昌盛,社会商品运输量日趋增加,公路社会化现象严重,大吨位车辆增多,对公路等级要求越来越高,林三线路面强度不够,难以适应要求,造成破坏现象特别严重,路基路面在雨季经常出现翻浆、压跨等现象。
2.2林业公路养护不善。
在养护中对排水重视不够,不注意横向排水,泥结碎石路面渗透率低,雨季极易形成路面径流,路面冲刷的泥砂淤塞涵洞、边沟或者积水横溢路面,以致冲走整段路面,进而冲毁路基和人工构造物。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养护人员对道路的人工构造物检查不够,一部分被水冲刷的涵洞、挡墙、桥梁等构造物没有及时修复,导致再次洪水来临时冲毁涵洞挡墙等。
2.3气候的因素也是造成道路发生水毁的重要原因。
我省地处南方多雨地带,路基路面经常处于过湿状态,在行车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公路翻浆等水害,尤其是在每年的五月到六月份这段时间内,降雨量是全年的50-60%,当线路中存在设计、施工问题或养护等人为因素时均会引起水毁发生,或是降雨形成的洪水量超过设计流量时也会造成水毁的发生,而泥结碎石路面更是极易受山洪、暴雨冲刷而成坑槽、冲沟。
3、林业公路水毁的防治针对林业公路绪多的水毁原因,应加强林业公路水毁的防治。林业公路水毁防治应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起符合林区交通现状、有效防治公路水毁的技术措施,根据相应公路技术等级标准要求,在满足设计洪水频率条件下,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做到安全渲泄设计洪水,对现有公路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工作,使现有公路的抗洪灾能力提高30%,对水毁遗留工程做到修复一处治理一处,使水毁路段的重复发生率降到20%以下。
3.1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抗灾能力。
搞好公路基础设施,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通过技术改造将泥结碎石路面改造为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与此同时充分注意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配套,以满足排水需要,保证公路及沿线设施稳定。
按建养并重、强化管理的方针,要通过养护,有计划地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将老林业三级线扩养为交通部四级山岭重丘区单车道,路面由3.0m扩养成3.5m,以提高线路的通行能力,达到保畅通目的。
3.2完善公路排水系统,增加公路抗灾能力。
完善林区公路的排水设施是防治公路水毁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排水设施、路基边坡面的防护、沿河路段的冲刷防护与加固措施。
搞好横向排水,在陡坡地段每隔20m左右,在路肩两侧错位斜挖碎石填铺的截水明槽、或有计划的改造成硬路肩,以利渲泄并减缓流水冲刷。要增加排水设施的设置,一般300-500m设置一涵洞为宜,同时实地适当加深加宽傍山水沟,既搞好排水,又做到路容路貌美观。同时在汇水面积较大的边坡,为了拦截边坡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迳流,防止山坡漫流危害公路,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要在路基边坡上方设置排水沟与截水沟及与之相应的急流槽,总之要因地制宜地设置才能收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为了防止地面水及河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结合地质条件、坡度的陡缓和溪水流速的大小来决定砌石护坡护面墙,以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边坡的滑坍和泥石流等水毁危害。沿溪线对可能遭受溪水冲刷的半填挖、填方路段坡脚,要进行防护加固,对迎水段为了防止水流直接淘刷路基边坡和坡脚,应根据水深、流速,采用挡水(土)墙、护岸等防护设施,并综合考虑改变流向、改善流态、消除或减缓水流对路堤直接破坏作用而设置丁坝、顺坝等的导流构造物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由于沿线岩层土质不稳定而造成年年塌方地段要砌上护坡。
在公路沿线边坡大力造林绿化。公路绿化能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并防止水土流失,对水毁防治起一定作用。
3.3查清隐患,全面养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毁防治工作。
全面养护,旨在对林业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经常性保养、维护与加固,使其各部分都处于完好状态。要对现有公路抗洪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工作,确定所管养的危险路段,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分步治理实施计划。道班每日养护做到灾情及时发现及早抢修,加强路况检查,特别重视对公路排水设施及其防护工程安全质量检查。路面排水是否良好,路基排水设施有无损坏。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是否顺畅。桥涵是否淤塞,挡土墙等防护工程有否裂缝并及时维护完好。对一些薄弱环节,如取土炸石地段,应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林业公路泥结碎石路面的特点,关键要做到:A.养路取土炸石在指定地点进行,施工完成后及时清干净坡脚边沟余泥,修顺边坡,取走松动石快;B.溜木地段尽量挖天沟;C.对沿溪线的林区公路还要在雨季前后对河道冲刷情况进行检查,应检查桥址上下游有无导致河床冲刷因素(采砂、挖土等),检查桥址上下游河岸的变化,并适当采取措施以免溪洪水淘刷河岸,引起河道变迁,直接威胁桥涵锥坡及桥头引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