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测绘研究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05 22:41: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测绘研究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测绘研究生论文

第1篇

摘要:就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着手分析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汇制对贸易的影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积极面,消极面,以及对我国汇率政策未来走向的启示。

关键词:汇率制度;汇制改革;影响;贸易;未来走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其中,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我国根据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揽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允许人民币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在指定范围内浮动。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如今时隔2年,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产生的效果已逐渐清晰。本文将分析这次汇率改革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其影响下有关汇率政策的选择。

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适用于外汇指定银行(中资与外资)进行的所有外汇与人民币的结算与兑换,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适用于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往来;适用于居民与非居民的交往活动。总之是适用于所有交易范围的一切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探

2.1改革必要性

汇率制度是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调整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的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在经济增长如此迅猛的今天,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的汇率制度进行一次改革。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这样的经济格局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市场决定汇率水平的内在压力又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更有弹性。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一次改革。

2.2改革积极面

(1)截止到2007年7月23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人民币7.56420元,以累计升值7.22%。首先,民币升值将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此时国外产品的国内价格相对下降,此时手中的人民币变得更“值钱”了。这样一来,我国对国外高质量的消费品的进口量将增加,从而刺激国内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使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购买先进生产设备的成本降低,这会推动企业的技术经营革新,也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得到提高。其次,人民币升值能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投资能力。国内企业去国外投资的成本将降低,会促使大量企业走出去,尤其是饱受反倾销之苦的行业,也许到国外去建场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样的话,可以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它们的地位和形象。

(2)采用更为灵活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有较大的根据市场供求和经济融形势需要主动灵活调整汇率定价基础,从而使汇率制度更富有弹性,但是又保留了央行对调节汇率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这样,我国应对投机压力的能力是显著增强了。另外,一篮子货币中的货币的相互波动可能部分被抵消,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实际上较之原来是下降了。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环境下,中国正好可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规范金融法规,为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作好准备。

(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来中国外商投资的日益增多,中国与世界更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国际化、多元的趋势,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日趋与国际接轨。

2.3改革消极面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韧剑,要是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弊端:

(1)人民币升值应该把握一个度。由于国外不少人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因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认为现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远远不够。如今的小幅升值显然不能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所体现的货币汇率低估程度,必然导致进一步的升值预期。这种升值预期的强化会带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这些流入的热钱大都涌往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中国股市屡创新高,房价不断上涨,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就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的步伐,以降低国外投资者的升值预期,并缓解央行的压力。而且,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出口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其应对外汇风险的规避能力还有限,贸然加快升值速度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因此,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兼顾好上述两方面。

(2)人民币升值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人民币的升值将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必将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今后继续保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再加上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设置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滥用反倾销手段对进口实施限制。因此人民币升值后我国的出口形势会变得严峻。

3升值压力下的汇制对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与商品进出口密切相关,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而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将直接导致一国实际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反映货币比价的汇率变动会对贸易条件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可以把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分为对进口的影响和对出口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讲,如果本币升值,将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但本币升值后,用外币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反之,如果本币贬值,用外币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小,则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宏观经济学角度告诉我们本币升值和由此引起的本币汇率高估会起到促进进口和抑制出口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导致产品进口价格下跌和出口价格上涨,,它对出口产品的负面影响是无法回避的,比如说一些对出口依存度较高且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行业会面临收入下降的冲击。但一方面,海外原材料等进口价格将更便宜,我们老百姓也可以从中受益,比如说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的进口汽车和其他进口产品

4对我国汇率政策未来走向的启示

4.1汇率政策选择

(1)继续采用盯住汇率的方法,但转而盯住一揽子的世界主要货币。优点在于可以避免美元同世界其它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给人民币的冲击,并且能够为日后最终的自由浮动奠定制度基础。缺点在于盯住一揽子货币的选择意味着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要根据全球市场的汇率变动进行频繁调整,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投资的进行。

(2)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央行调控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可以逐步由管理浮动汇率制转向单独浮动汇率制。为了在长期内尽快过渡到人民币单独浮动汇率制度,在中短期内我国应不断完善人民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1)首先可以逐步扩大汇率的可浮动空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使央行有更大的汇率预警空间,有利于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有利于积极地发挥市场的价格信号作用,逐渐达到均衡汇率水平,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竞争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鉴于浮动汇率面临的技术难题及入世后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应首先将目前较为“固定”的汇率制改为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即将汇率浮动设定上限和下限,并逐步增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汇率的走势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使人民币汇率将可以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央行的操作也会更加灵活,可动用各种公开市场业务工具来干预外汇市场,而不是简单地宣布升值或贬值。

(2)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关于亚洲货币合作最重要最早的构想是日本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构想,该构想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是目前阶段较为现实的考虑。对中国来说,推进亚洲内部的区域货币合作可促进与其他成员间的贸易进一步增长,稳定区域内货币间的汇率。

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国家的是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体现,但从本质上看,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人民币汇率汇率改革应该坚持渐进性的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情况,逐步地进行改革。就近几年的改革目标来看,我国的汇率制度还是应该坚持以市场供求为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它只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的取向,从长远来看,待到国内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尤其是外汇市场的不断完善后,以及国内企业基本能够自由应对汇率风险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终究会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方向转变的,以渐进的方式改革,这也是保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德·M·列维奇.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冯用富.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汇率制度选择方向[J].金融研究,2000,(7).

[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2篇

>> 关于加强“强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联合培养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关于“机电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我校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几点看法 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 提高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质量的几点思考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遴选的几点思考 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 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 安全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思考 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硕士研究生英语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思考 关于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的思考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现状的反思 关于骨科关节镜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1-20.

[2]平洪.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开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

局面――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11年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1,(3):31-33.

[3]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R].学位办(2007)78号.

[4]文军.论翻译课程研究[J].外国语,2004,(3):64-70.

[5]穆雷,邹兵,杨冬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6]陈琳,章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

究[J].中国翻译,2011,(6):46-48.

[7]何瑞清.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

国外和台湾笔译硕士课程为参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37-41.

[8]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化教育的新起点[J].中国翻译,

2007,(4):12-13.

[9]李昌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J].上

海翻译,2013,(2):51-53.

[10]王京平.浅谈硕士翻译专业的课程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2):28-33.

[11]Christiane 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

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12]郭玲义.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土地管理

在社会的发展中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中,离不开对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也就是说土地是我国的一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信息化测绘技术和土地管理方面的结合,突破了传统的管理理念,让测绘技术变得更强大、更实用。比如在测量控制点,或者是测量界址的时候,其会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和传统方式相比较,测量的精度高,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因此其功能非常强大。

一、测绘技术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就我国目前而言,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建设都比较迅速,在此期间,会需要对城市项目做大规模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因此信息化技术在这方面就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当前形势下,人们对测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使用这种新方法是必然的选择,而且有关的技术人员,也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测量土地的技术与方法,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和技术才会良好的连接,最终提高整体的测量质量和效率。经过研究表明,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土地的利用率和使用率,而且所使用的时间还非常短,因此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其在其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再接再励,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测量的技术,升级测量的设备,真正让测量技术走道世界的前列。

二、信息化测量技术的特点

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通过信息技术和测绘技术的结合,催生了信息化的测量技术,而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其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起来。通过实践的证明,这种技术正朝着自动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测绘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整体测量行业的发展。而归根结底其得到推广和普及主要有一下四点原因。第一点,这种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原来的测绘技术有强化和支撑作用,同时还推动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向前发展,进而提高了测绘的服务,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也呈现快速的上升趋势,进而保证了测绘的质量。第二点,这种信息化的测绘模式,因为服务方法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服务的模式,进而从之前的被动服务模式变为了现在的主动服务模式,第三点,这种新科技的测绘技术,无论是在土地的管理上,还是在土地的测绘上,都有很好的应用,而且因为其测量精度和质量的保证,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而且还提高了我国土地的利用率。第四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进而提升了整体的服务质量。

三、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3.1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GPS定位系统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因为其有很好的测量精度和质量,而且可以进行动态的测量,而且测量的效率非常高,除此之外,如果使用了RTK技术,还可以控制定位结果,对各个级层都有一个精准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有关技术人员的青睐。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使用RTK技术对土地进行测量,其测得的实际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的级别,这是其他测绘技术无法达到了精度。其不仅拥有高精度的优点,而且使用的范围非常广,这种技术通常还应用在对地形的测量,以及对省界和国界的测绘,因此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3.2RS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当下各个行业也都使用了遥感技术,但是RS遥感技术和普通的遥感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就目前而言,其不仅在土地的概查,还有土地的调查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在监测和其他的领域得到普及。比如在对土地的利用类型上,能够通过遥感技术对其进行判别,不仅如此,其还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进行准确而科学的辨别,辨别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土地的资源类型,以及土地的分布特点进行辨别,通过借助地图和影像的功能,对测绘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还有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定级,效果表现的非常好。

3.33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从根本上而言,3S技术使用的数据来源是GPS,3S技术的操作原理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在野外测绘中得到了数据,这些数据有遥感影像,还有其他的数据对最终的评估作为参考,除此之外,再借助电子计算机的绘图功能,在参考数据绘制完图片后,把相关的重要信息在图片中标注出来。当然,最好做好对土地资源的勘察工作。在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测绘到的遥感资料,通过数字化的处理之后,把信息导进有关的数据库中。综上所述,这种技术就是把GPS技术,还有RS技术结合起来,而且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优点,高效而快速的得到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土地的实时变化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一些动态信息,最终可以绘制出一个动态的信息网。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如果应用了3S技术,业内人士就会发现其优点还不止上述的情况,其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让国土资源变得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快了对国土资源的开发效率,同时把这项技术推向了统一化和精确化,不仅加快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中的准确度,其作用在这方面是无可替代的。

3.4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土资源也建立了数据库,其在不断的发展和使用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该项数据库的使用价值很高,其包含的信息是多方位的,比如会涉及到土地的规划,还有土地的利用和征地,除此之外,也还涉及到了土地的储备情况和地籍权属问题。在有些比较发达的地区,数据库中还记录了当地的土地市场情况,土地的矿产,还有土地的开况,甚至更细致的划分,还包含了土地的复垦问题,以及人民的基本农田问题,地质灾害等诸多的土地内容。所以信息数据库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其对信息的储备量也是巨大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分利用信息数据库这一优异的特点,在整体上提高我国对资源全面管理的效率,提高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水平。

总结

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中,应用信息化的测绘方法是最有效的。通过多年的实践证实,其不仅在信息收集上非常高效,而且还能形成动态的数据库,给以后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创建了一个数据化的信息平台,各个部门可以方便的调取这些资料,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可以对这些信息做更新处理,因此其实际的使用价值非常大,目前这项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很高的权威性,精准性以及公益性。

参考文献

[1]马惠萍.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2,(5):42―43.

第4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磊(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科技学院吉林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王雅莉(1953-),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市经济。

一、引言

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全域旅游一方面可以解决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问题,另一方面促进旅游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空间开发保护性模式。

区位理论的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法则[1],研究内容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与网络理论、公共设施区位论,几乎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2]。虽然它们所寻求的目标不同,但假设前提、研究方法、表达形式等却基本类似,即均质区和孤立国假设。而旅游产业的资源分布是异质性的,旅游个人偏好多样性又使得旅游者对各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因人而异,均质区的假设不符合旅游区位理论的研究。同时,传统区位理论研究假设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但旅游的过程是人们的空间移动的过程,是旅游流的集聚与外向扩散的交互式的空间移动[3]。因此,应用传统区位理论来阐述旅游产业缺乏解释力。

在我国从区位视角研究旅游产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规范式研究,包括以某地区或某旅游企业为案例的区位开发的可行性分析[4-6]、旅游企业的选址问题[7-9]、旅游流空间结构[10-13],但只是从现象入手的规范性分析,缺乏实证性检验并未形成理论突破和模型构建。第二个阶段是实证研究,表现为开始建立旅游区位的理论模型,如吴必虎(1999)[14]借助中心地理论的相关概念,首次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王瑛和王铮(2000)[3]以把农业区位论和旅游产业结合,以云南为案例构建了杜能环型旅游区位模型;李华辰(2008)[15]利用边缘结构理论,对旅游景区的边缘旅游结构、功能等进行理论体系构建。于婷婷(2009)[16]以重庆为例对城市商业游憩区进行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环城区游憩带(ReBAM)理论、杜能环型旅游区位模型、景区边缘结构理论、城市商业游憩区等分析了旅游活动的空间规律,但在本质上没有脱离第一个特征,即是以城市或某一地区为例的对旅游部分空间现象的解释。

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提出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从旅游产业的性质来看,首先,它是一个跨地区的产业,其空间结构体系表现为旅游者在物理空间上的移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空间现象和空间组织;其次,它是一个具有融合性的产业,与之相关联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娱乐业、休闲农业、工业旅游等都和旅游产业相互交叉与渗透。第二,从宏观区位视角看,是利用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传统区位理论进行了扩展,利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的重点由部门的区位选择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位的总体空间模型[17]。因此,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代表了经济空间场中所承载的各种生产关系的空间表征,它不是单个部门或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而是综合多种生产关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而这正符合旅游产业的跨地区和产业融合性特征[18]。

传统的区位理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理解为微观区位理论,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或效用的最佳或福利最大化的区位选择;它很少研究区位、区域和空间三者的关系,结果常常会带来一些靠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解决的区域问题,如区域差异,而这正是宏观区位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宏观区位理论引入均衡理论与方法,形成以社会团体(省市或国家)为主体的区位理论,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点线面均衡布局以及区域差异的专业化协作和综合发展[19](见表1)。概括来说,微观区位表明企业或部门配置在一定的区域之内的原因,带有战术性质;而宏观区位反映一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生产力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属于战略性问题。

本文研究以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为主线,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生成旅游区位宏观化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局Moran’I、Moran散点图考察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在空间相互作用即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来探索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解释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与空间地理位置的异同,实现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统计的判断,以达到有限的空间资源最佳利用目标,对宏观区位理论创新进行实证分析,更期能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差异化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科学合理的构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是研究宏观区位影响下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即要考虑不同要素结合带来的溢出效果,又要考虑要素在空间上的互补效果,两者构成了宏观区位指数的存在基础。为此,在一级指标的选取时,本文通过与微观(传统)区位选择的对比,构建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因子:地区资源禀赋与吸引力、地区贸易量、地区交通条件、制度化因素。在二级指标的选取时,考虑到微观区位分析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极大等个人行为模型,与此相对应的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分析不是直接分析每个人或每个企业的经济行为状态,而是把社会集团(省市或是国家)的经济行为结果作为分析的对象,追求区域发展的一般均衡,用来分析构成社会集团要素的数个部门间的经济投入、产出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持续的关系来掌握,才能看到其均衡[20]。所以,本文二级指标选取过程中经济投入用城市公园面积、星级饭店房间数、公路客运量、铁路客运量来衡量;产出量用国内和入境旅游总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来衡量;宏观区位中社会团体(省市或国家)的作用通过市场分配经济比重、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外资来衡量①(见图1)。

三、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研究的测度方法

本研究融合主成分分析、箱形统计、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多种方法于一体,对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分区和内在规律进行全面分析。

(一)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测度方法

本文在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测度上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它主要用来处理多指标数据,原理是将复杂指标转化为若干个不相关的主成分因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始数据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量纲影响。

(2)对标准化后的数据,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计算出旋转后的载荷矩阵,选出贡献率大于80%的旋转后的特征值λ与特征向量Iij。

(3)求主成分贡献率: Pj=λj/∑ni=1λj。

(4)求各省份在主成分上的得分值:

Zij=Ij1×Yj1+Ij2×Yj2+…+Ijp×Yjp

(5)旅游产业区位宏观化综合得分:

Qi=∑nj=1Pj×Zij

其中P为主成分贡献率,Z为各省区的主因子得分值。

(二)经济空间分区的测度方法

假设观测点的样本观测值X为具有分布函数F(X)的样本,它们的观测值x1,x2,…,xn为随机变量X的n个独立的观测值。首先,求解四分位数,即(累积)概率分别为25%、50%和75%时的分位数(或点),这里将它们分别记为Q25、Q50、Q75,其中Q50也称为中位数,Q25也称为下四位数,Q75也称为上四位数;其次,计算异常值。异常值是指那些大于Q75+1.5d,或小于Q25-1.5d,其中,d=Q75-Q25。通过GeoDa空间分析软件,选取分界线为Hinge=1.5(表示按一般异常值标准确定异常值划定界限),即将Q25-1.5d或Q75+1.5d作为一般异常值的下(或上)分界线,生成箱形地图。

中位数计算公式如下:

(三)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用来反映空间邻近区域单元是否存在聚集特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I全局=n×∑ni=1∑nj≠iWij(xi-)(xi-)(∑ni=1∑nj=1Wij)×∑ni=1(xi-)2 (4)

其中,I代表全局Moran值,n代表地域单元的数量,xi、xj分别代表旅游宏观区位化在空间地域单元i和j的观测值, 表示旅游宏观区位化的平均值,Wij为空间连结权重矩阵,表示空间地域i和i的相互作用的力量,通常由空间邻接和距离来确定,本研究选择基于Rook的空间链接方式,即若区域i和j属于邻接关系,则Wij=1;反之,Wij=0,并规定区域i与其自身不属于邻居关系,即Wii=0。Moran’I的统计量指数在[-1,1]之间,通常利用对其标准化进行显著性检验[21]。

根据Moran’s I指数计算结果,还需要对其结果进行z检验:

(四)局部空间自相关

为了研究空间集聚的程度和相互作用形式,需要通过局部Moran’s I ,其计算公式如下:

I局部=zi∑ni≠jw*ijzj(6)

其中,zi为地区i的旅游宏观区位化指数的标准值;w*ij为对行进行标准化后得到的空间权重矩阵,即地区i与j之间的空间权重值。根据局部Moran’s I,将其绘制于一个卡迪尔坐标系统中,横坐标对应zi,纵坐标对应空间滞后变量∑ni≠jw*ijzj,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语与其邻近单元之间的四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一象限为高高集聚区域(HH),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二象限为低高集聚区域(LH),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三象限为低低集聚区域(LL),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四象限为(HL),代表了搞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四、结果分析

(一)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

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分析在静态上体现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状态,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辨认区域发展状态和区域社会经济有机的罗盘;同时,在动态上可理解为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空间状态,可以解析为是历史发展的函数,是旅游经济水平逐步演变和提高的过程。为此本文以2000年和2014年各观测区域的旅游宏观区位化指数②,通过求解分位数和异常值,并利用GeoDa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箱形地图(Box Map),研究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结构的变化。

根据公式(1)-(3),并从Box Map地图的生成结果(见图2),把地图上Q75的部分称为宏观区位影响力中高能效地区,>Upper outlier(异常值的上分界线)的部分称为宏观区位影响力高能效地区。在宏观区位的影响下,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1.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已经形成,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形成了明显的空间结构极化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滞后区域。首先,极化发展空间集聚于高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主要是我国的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一直是我国宏观区位影响力高等能效和中等能效地带,形成了空间集聚作用。从演化历程来看,2000年极化发展空间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呈现点状空间布局形态,2014年扩散到了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苏州、浙江、福建、广东,极化发展空间呈现线状空间布局形态,这表明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效果加强,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其次,协调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辽宁)、黄河中游地区(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从2000年至2014年的空间结构图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中西部地区旅游宏观区位布局空间结构中低等能效区域开始减少,中等能效发展区面积扩大,协调发展空间呈现面状空间布局形态;最后,从滞后发展空间来看,2000年宏观区位影响力低等能效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贵州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地区。2014年地区发展地区数量减少,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云南和贵州等西南部地区。其中,甘肃地区由2000年的低等能效发展地区到2014年发展成为中等能效地区,内蒙古和陕西两省份也由2000年的低等能效发展地区发展到2014年的中等能效发展地区,属于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边缘地区。

2.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结构等级-规模体系开始形成。2000年宏观区位影响高等能效地区呈现点状分布特征,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主,核心区域对于地域产生的扩散效应较弱,对周边地区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区位势能较低,此时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等级规模体系还未形成,区域旅游产业以极化效应为主,极化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到了2014年宏观区位影响高等能效地区呈现线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核心地域拥有较高的区位势能,在空间梯度力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由集聚效应开始转变为扩散效应,各种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从核心区域流出,进入地域,引起区域结构的变动以及区域规模范围的扩大,此时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等级-规模体系初具雏形。

3.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区域带动效应较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从2000年至2014年,西部地区的四川旅游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速和中高速状态,但是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对周边邻近省份青海、、云南、贵州、重庆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区域联动发展的效应较弱,仍然处在单体发展模式,一方面由于四川尚未进入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内部产业化结构和组织效能消较弱,没有形成对邻近区域的扩展;另一方面周围邻近省份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弱、起步晚,新疆、青海、等地处于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便利度较差,也是导致中西部仍处于单体发展式的原因之一。

(二)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统计分析

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是对总体空间分布的初步判定,表明在一定的空间规律的作用下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是否出现。通过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可以对空间集聚进行判断,并解释其空间组织的模式及空间分布特征。本文运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和GeoDa分别计算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全局Moran’s I、辅以Moran散点图,研究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全局和局部空间上的集聚、异常及其相互作用[22]。

1.全局空间自相关。通过2000年与2014年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利用上述公式(4)和(6),计算出2000年至2014年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的Moran’s I值及其标准化Z值和显著性水平值P(见表2),表2中的2000-2014年的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 值均为正,且P值通过了小于5%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在宏观区位影响下空间上旅游产业集聚经济开始出现。同时,Moran’s I值呈波动扩大态势,表明在宏观区位作用下的空间布局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具有明显的集聚趋势,即优质区域倾向于和其他优质区域邻近,低质区域同样在空间上与邻近低质区域集聚。从动态演进上看,Moran’s I值呈现波动式扩大态势,说明我国旅游产业空间上一直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阶段。其中,2008年集聚经济影响力达到最高能效(Moran’s I值为0.4137),2009年以后集聚能效开始减弱,Moran’s I值有所降低,但仍然为显著。这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结构仍然以不平衡态势为主,随着时间推移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趋于弱化。

2.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值只是对区域集聚现象进行整体的描述,不能衡量区域内空间结构的状态及分布,为进一步衡量每个区域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作用的相互模式,本文通过Moran散点图分析宏观区位空间结构(见图3)。由图3所示,从这2年的对比情况来看,位于第一象限(HH)和第三象限(LL)的省域2000年分别有8个和11个,2014年分别有7个和13个,占省域总数的61.29%和64.52%,一方面表明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出现了HH和LL空间集聚特征,与上文中全局自相关的分析结果相符合;另一方说明我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的空间布局存在“两极化”空间,其中位于HH区的省域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位于LL区的省域在西部和东北部,且2000年和2014年LL区比HH区分别多出3个和6个,表明宏观区位影响下的低等能效发展区域形成的低低集聚分布空间在扩大。其中,选取2014年指标来做进一步深入分析,第一象限(HH)中,北部区域包括山东和河南,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区域为上海、苏州、浙江、安徽和福建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较高,旅游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上不断地集中集聚,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第二象限(LH)中,天津、河北、江西、广西、湖南、海南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不高,与周边邻近区域宏观区位化水平相比处于弱势地区,高能效区域的涓滴效应也不明显;第三象限(HH)中,包含新疆、、甘肃、吉林等13个省份,这些省份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不高,虽然区域内的资源要素禀赋很高,但是没能形成有效地聚集,未能形成相应的经济功能区;第四象限(HL)中,包含北京、辽宁、四川、广东、湖北,这些地区的旅游宏观区位引发的集聚水平较高,但对周边的联动发展效应不明显,没有通过分工与专业化的再深化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传统区位理论注重经济主体行为的研究,很难跳出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往往导致研究结论并不能真实地解释具有融合性、空间性和配置性的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问题。本文认为旅游产业宏观区位代表了一定的空间承载的各种空间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生产关系空间总和的概念表征,符合旅游产业的跨地区和配置产业的特点。为此本文引入了宏观区位的概念,分析宏观区位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很好地刻画宏观区位与旅游空间结构的关系,本文构造了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采用箱形统计和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的方法,使用我国31个省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对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布局的空间结构进行总体分析,并对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效率进行判定。研究结果表明:

(1)首先,空间结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即以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为主的极化区域;以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为主的协调发展区域;以西南和西北为主的滞后区域;其次,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布局的等级-规模已具雏形,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开始出现。宏观区位影响力高能效地区由点状分布特征开始呈现线状分布特征,核心地域拥有较高的区位势能,在空间梯度力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由集聚效应开始转变为扩散效应;最后,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单体发展模式,区域带动效应弱,联动发展态势不强;西部地区的四川旅游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速和中高速状态,但是没有形成涓滴效应,对周边邻近省份青海、、云南、贵州、重庆没有产生辐射作用,区域联动发展的效应较弱。

(2)通过全局自相关的分析得出,我国在宏观区位的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说明中国旅游产业一直处于相对集聚的发展状态,但是集聚区域是优质区域与优质区域集聚,低质区域与低质区域集聚。同时,利用局部自相关的分析结果对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描述(HH集聚、LH集聚、LL集聚和HL集聚),表明同一自相关类型区的各省(市/区)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联互动,推动着中国旅游产业宏观区位空间结构的继续演变。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应以宏观区位理论为指导将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化到了空间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区位政策,规定区位条件的利用方式和发展途径,具体包括功能区利用政策、沿海和内陆发展政策、城市和乡村发展政策,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注释:

① 市场分配经济比重=(各地GDP-各地财政支出)/GDP;对外开放程度=各地区出口额/GDP;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② 旅游产业宏观区位化指数使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其中,2000-2014年的相关数值的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都通过了检验,如需了解详细计算过程,可向作者索要。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9.

[2] 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3] 王瑛,王铮.旅游区位分析――以云南为例[J].地理研究,2000,55(3):346.

[4] 牛亚菲.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性[J].人文地理,1998(1):47-50.

[5] 马继刚,李飞,周彬学,等.旅游集散地:区位合理性与功能提升[J].经济地理,2014,34(2):174-179

[6] 陈永红.区位因素制约下的贵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崛起障碍及突破[J].贵州民族,2014,35(3):137-140.

[7]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13(3):83-89.

[8] 郑朝洪,陈文成.基于GIS的旅游度假区区位选址分析[J].测绘科学,2010,35(2):180-182.

[9] 卞显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边缘区发展影响研究:基于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视角[J].科研管理,2015,36(6):60-67.

[10]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9-194.

[11]邓祖涛,尹贻梅.我国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分析[J].旅游科学,2009,23(3):6-10.

[12]翁钢民,陈琳娜.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4):90-94.

[13]田广增.基于区位商理论的河南省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带空间组织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3):54-56.

[14]Wu,B.Form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ReBAM: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ity[A].A present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Tourism.Zhuhai[C].Zhuhai,Guangdong Province,China.July,1999.

[15]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16]于婷婷.城市RBD选址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sard,W.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MIT Press,Boston,1956.

[18]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19]禚振坤.基于空间均衡理念的生产力布局研究――以无锡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19-22.

[20]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

[21]孙盼盼.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旅游科学,2014,28(2):35-48.

[22]薛华菊.基于ESDA-GIS中国入境旅游流质时空演进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9):1860-186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