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3 21:53: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积分兑换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促进驾校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和巩固其服务水平,让学员学得满意,考得顺利,从而达到提升驾校知名度,形成广而告之、学员不断的良好局面。现制定驾校安全员积分兑换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规则
1积分等于1元人民币,根据安全员日常工作制定相应分值。以下为积分累积内容:
①、根据购买训练项目获取积分。安全员所属学员购买灯光练习累积2分,购买单次联系累积3分,购买模拟考试累积4分,购买套票累积20分,鼓励安全员根据学员熟练度推荐相应训练项目。
②、根据推荐新学员获取积分。安全员及其所属学员每推荐一名新学员成功缴纳学费,获取积分200分(可根据学员所学习的驾照缴纳学费多少作相应的分值提高)。
③、根据学员打分按阶段获取相应积分。为每位安全员制定评分表,以周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单位,如半月、一月),让学员为安全员的服务打分。(服务态度:1—5分、训练效果〔安全员日常教学服务评比〕:1—5分〔安全员日常教学水平评比〕,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选项和调整分值。)例:安全员有10名学员,每周/月为学员发放评分表,对其进行打分,学员所打出的分值可作为积分兑换相应物品,也可为驾校年底评选优秀安全员提供评判标准。
四、安全员活动积分累计表
安全员活动积分表
序号
员工姓名
当前累计积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五、兑换活动物品清单表
兑换活动物品清单表
物品
价格(元)
所需积分
采购数量
价格总计
六、积分兑换详情①.公司为每位安全员制作相应的积分卡/册,由专门记录员进行统计并记录,每周在钉钉工作群进行公布,安全员也可在工作时间向记录员进行查询。②.安全员根据自己的积分值填写「安全员活动积分礼品兑换清单表,确认礼品内容签字后,由负责部门将发放对应礼品。③.通过「安全员活动积分礼品兑换清单表确认领取后,记录员即时消除相应积分。
④.由公司采购日用品、数码产品等物品作为兑换礼品。如:相机、手机、热水壶、电饭盒、电饭煲、水杯、纸巾、毛巾等可长期存放的物品。
七、注意事项
①.无论兑换与否,当年积分全部清零。
②.积分不得转赠他人;
③.本方案从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根据需要逐步修编完善;
④.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八、安全员活动积分礼品兑换清单表
安全员活动积分礼品兑换清单表
姓 名
部门
联系电话
兑换日期
物品详情
价格(元)
兑换礼品
数量
所需积分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承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还要面对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现将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做如下总结: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手术室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严重影响到了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以及新的医疗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也有所加大, 护士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将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安全,易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混淆手术患者及部位,清点手术器械时出现差错,用药时未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
1.4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布置有与病房不同, 从色调到布局,以及麻醉机、吸引器等手术设备都给患者带来了陌生感,加之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疗设备带来的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 而且使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2]。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术前访视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手术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质控小组监管护理人员的行为,并配套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使每位护士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3],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护理安全。
2.2 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面对手术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护理任务,保证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操作大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对新进的护士要重视岗前专科培训工作,以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组织有潜力的护士去高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室管理理念。
2.3 强化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因此,责任心对手术是护士而言尤为重要。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谨慎,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时对患者也要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以亲切的口吻和患者交谈,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术后的担忧,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改善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 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4]。首先,应对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降低噪声,消除患者患者的焦躁心理。其次,改变手术室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并张贴温馨标语,增加患者安全感。再次,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5]。手术室管理者需以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护理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 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0-361.
[2]黄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0-81.
[3]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8-270.
[4]葛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38-139.
[关键词] 痴呆;居家;安全隐患;防护对策;MMSE量表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c)-0157-03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为确保老年痴呆症患者居家安全,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本研究对9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总医院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随访情况,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9~79岁,平均(69.89±11.02)岁;临床分期:早期30例,中期40例,晚期28例;居家时曾经发生误食或食物梗阻18例,占18.37%,坠床20例,占20.41%,跌倒18例,占18.37%,烫伤15例,占15.31%,有自伤倾向15例,占15.31%,走失12例,占12.24%。
1.2 研究方法
居家安全隐患包括跌倒、坠床、伤人或自伤、误食或食物梗阻、走失、烫伤。首先,对本组98例痴呆患者居家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问卷调查,然后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最后对比分析了安全措施实施前后MMSE量表评分、生存质量及危险发生率。
安全防护对策包括:①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衣、裤、鞋,鞋底最好为防滑的软底;外出时不穿拖鞋,并有人陪同,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在行动前应先站稳,起身时不能过快,站稳后再迈腿。②对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尽量避免起夜,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并放于床旁;对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头晕等症状。③对在家里也找不到自己床或卫生间的重度痴呆患者,应当尽量避免改变其生活环境的布置[2]。居室内的设施要便于老人活动,利于通风和采光,厕所选用坐式马桶,并设有扶手架,地面要平坦干燥,地砖要防滑,防止患者跌倒[3-4]。床的高、宽度应合适,方便上下床,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应尽量使用硬床垫,避免患者在翻身时失去重心发生坠床。床上解小便后应及时倒便壶,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独自下床。④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关心、关爱患者,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时不要与其争辩,可采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对于患者的暴力、攻击等伤人行为,要采用疏导、解释、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不要责怪、指责患者,以免增强患者的逆反心理,暴力行为更为严重。⑤日常用品应选用不易打碎的物品并定点放置,移开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严禁放置危险物品,如热水瓶、刀、剪等,要避免选用玻璃或镜面玻璃家具,从而避免碰撞或划伤患者[5]。发现患者有可疑行为应及时排除并阻止,以确保并患者的安全。⑥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及饮水时是否有呛咳。痴呆患者思维混乱,因此,进食时环境要安静,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吃饭时不要讲话或者做其他事情。食物要软烂而易消化,防止阻塞气道,进食时尽量取坐或半卧位。吃药时家属要检查患者的口中、手上无药,确定患者已将药服下,以免造成藏药、错服、漏服。对吞咽困难患者必要时应给予鼻饲,缓慢进食,进食后不宜立即翻身,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 min以上,以防反流及呛咳。⑦避免患者单独外出,身边必须有家属陪伴,防止患者独自外出时走失。患者衣袋中放置联系卡片,上面写有患者姓名、联系电话等,或佩戴写有相同内容的识别腕带,以便走失后可以得到帮助。⑧避免患者使用暖水袋,进食、水前先将食物放置适宜温度后,再让患者进食,洗澡时水温适宜后再让患者进入,并有家属陪同,防止患者私自调整水温。
1.3 MMSE量表[6]
MMSE量表共计30分,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短程记忆、注意计算等10个项目,每项目的分值为3分,分数在27~30分范围内为正常,
1.4 生存质量评价
本研究使用的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标准总分为144分,主要包括:患者的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躯体生理功能状态项目,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MMSE量表评分比较
除物体命名外,患者干预前后MMSE量表其他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干预后优于干预前。见表1。
2.2 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干预前后患者近期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总得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干预后优于干预前。见表2。
2.3 干预前后患者居家安全隐患发生率比较
实施安全防护对策后患者居家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安全防护对策前(P < 0.05或P < 0.01)。见表3。
3 讨论
老年痴呆患者居家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分析: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7]。而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更容易发生跌倒。有报道,我国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4%~34%[8]。痴呆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较正常老年人明显增加,4%的跌倒老人发生骨折,11%导致软组织损伤。也有调查显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为60%~80%。老年人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关节灵活性能减弱、头晕等均易发生跌倒;多数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相关疾病,服用各种药物易导致低血糖、性低血压等,均可致跌倒。痴呆患者平衡感觉减低、睡眠质量差、纠正失衡能力下降、睡眠期间翻身幅度过大或者身材高大患者,均易发生坠床。部分痴呆患者容易被幻听等精神症状支配或影响而造成自己或者他人危险,存在潜在的冲动,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部分患者有偏执行为,脾气暴躁,一意孤行,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从而发生伤人行为;患者有时觉得自己会给家人造成负担,成为家人的累赘,心情沮丧、抑郁,会产生自杀倾向,也会有自残、自伤行为[9]。老年痴呆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常有拒食、贪食以及乱吃东西情况,易发生误食及呛咳或食物中毒。部分患者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会有拒服药物、藏药、吐药、吃错药物等行为,经常会误食家人的药物,导致低血糖等症状发生,还会因饮食结构不当、进食急促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导致窒息。走失多发生在肢体活动能力较好而定向力障碍的患者,会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常认为自己不需要家人陪同,由于定向力、记忆障碍,在离开后找不到回去的路;同时,由于痴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不懂得求助于他人,语言及社交能力下降,说不出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因此,经常会走错路或者进入危险区域,更容易迷路走失。老年人感觉迟钝,痛觉灵敏度下降,反应慢,皮肤温敏感下降,末梢循环变差,在使用热水时容易烫伤,进食较烫的食物时反应迟钝,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及时与家人沟通,容易发生烫伤[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安全防护对策后患者居家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安全防护对策前(P < 0.05或P < 0.01);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居家中应注意老年痴呆患者安全隐患,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避免患者高危行为,使老年痴呆患者居家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家属应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居家安全知识及增强安全意识, 有效预防各种危险的发生, 从而提高患者居家期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华丽,于欣.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现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6):358-360.
[2] 王海荣,彭锡铃,张永莉,等.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45-46.
[3] Elaine S,Joan RC,Roger DW. Dementia in the new millennium [J]. Medsurg Nurs,2003,11(2):61.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port on falls prevention in older age [R].2007:1-47.
[5] 张振馨,陈霞,刘协和,等.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四地区痴呆患者卫生保健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20):116-121.
[6] 潘永惠,段淑荣,赵庆杰.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相关检查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 161-163.
[7] 王鲁宁.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4):251-253.
[8] 梁平,翁雪玲,陈燕.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心理行为症状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6):2373-2374.
[9] 陈妍,陈石伙.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65.
【关键词】 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1 前 言
医院脑外科所收治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绝大多数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正是因为脑外科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和危机,再加上手术类型较为复杂,手术部位非常特殊,因而对患者的机体有着较大的创伤,手术后患者普遍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脑外科患者的意外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手术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将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降低,这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 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诸多安全隐患
2.1 患者方面的安全隐患 通常脑外科患者均意识不清、病情危重且长期卧床,因而极易导致压疮的出现;由于对躁动不安患者缺乏有力的防护,极易导致非计划性的坠床和拔管;患者脑外伤后出现感知障碍,增加了擅自出走的可能性;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常识不熟悉,未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对护理和治疗不配合。这些因素的存在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进而出现护患纠纷。
2.2 护理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 ①执行制度不严,责任心不强。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没有对核心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没有根据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加以执行,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不到位,对病房的巡视不及时;危重患者的交接内容不全面,交接不详细,重点不突出,未将病情的变化及时的发现;在具体的护理操作当中,简化操作程序或者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查对制度有待严谨,出现配错液和加错药等不当状况等,进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②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不足。通常护理人员仅仅注重的是患者的健康,而对患者的权益造成了极大的忽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时,未对告知义务加以及时的履行,对患者的知情权造成忽视;在护理在操作中,随意的对患者的躯体进行暴露,没有注意对患者的隐私进行切实的保护,并且工作中解释不到位,谈话的语气及口气不当,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3 防范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医院应当积极的促使护理脑外科护理人员参与到继续教育的活动当中,并且为护理人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将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提高。要结合脑外科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技能的培训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对护理人员的读书笔记加以建立。同时,还应当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及理论考试,促使护理人员对常见的脑外科护理掌柜、常见的仪器操作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流程熟练掌握。
3.2 健全各项基础性设施 众所周知,医疗环境的优劣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往往舒适安逸的治疗环境能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时刻对病房内部的良好通风加以保持,使病房始终处于氛围安静和光线柔和的环境中。医院的卫生间和走廊都要设置扶手,及时的清洁地面上的积水,夜晚必须配备必要的照明灯,为脑外科患者创设优质的康复环境。要定期保养各种医疗设备,全面地对安全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医院安全系统的性能良好,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消除。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应当定点摆放,及时补充和检查,并且要尽早地构建快速的急救机制,以便于防止将最佳的急救时间错过。
3.3 正确的评估及记录病情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病情的进展进行准确、真实、连续、完整的记录。脑外科应当尽快地成立质控小组,以便于对护理笔记进行随时的检查,及时整改和讨论检查中所发现的错误及问题,对PDCA循环法加以认真的执行,对书写护理笔记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脑外科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自身的条件如性别、年龄等对潜在的诸多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及全面的评价,将各项临床护理工作和患者生命指征监测加强,适时的对预见性措施加以采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脑外科护理人员应当切实的立足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情况,对临床护理措施加以熟练的掌握,针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具体的临床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价及分析,全面提升自身的护理评估技术、专科技能水平和护理规范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实现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的目的,从而为脑外科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万海霞.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3).
[2] 鞠雪英.脑外科护理常见纠纷及护患沟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葫芦岛 12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及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该院对儿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阶段的护理措施安排,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其中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为第一护理阶段,该护理阶段使用常规护理措施;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为第二护理阶段,该护理阶段使用优质护理措施)该院两个阶段儿科由于护理工作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安全隐患问题探讨出相关防范对策。结果 第一护理阶段出现了90例儿科安全隐患事件,90例儿科安全隐患事件中有40例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而引发的,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44.44%;因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25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27.77%;由于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12例,占据13.33%;由于护理人员素质能力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4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4.44%;由于环境管理不完善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3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3.33%;其他相关因素而导致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的为6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6.66%。第二护理阶段中出现了30例安全隐患事件。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该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责任意识欠缺是导致儿科出现安全隐患事件的首要原因,将服务态度、责任意识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患者而言,应当加强全面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此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应当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改善工作态度,提高责任意识与业务能力,从而减少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护理工作;防范对策;服务态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149-03
儿科的患者均是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无法准确的描述自身病情,且病情变化较快,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相比于其他科室,儿科更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当前,儿科的护理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改善措施,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确保儿科护理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治疗与护理满意度,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儿科所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对儿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阶段的护理措施安排,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其中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为第一护理阶段,该护理阶段使用常规护理措施;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为第二护理阶段,该护理阶段使用优质护理措施)该院两个阶段儿科由于护理工作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安全隐患问题探讨出相关防范对策。
1.2 护理措施
1.2.1 第一护理阶段组 第一护理阶段组给予常规儿科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遵从医嘱给予相关处理[1]。
1.2.2 第二护理阶段组 第二护理阶段组在给予常规儿科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以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热情的为患者展开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所有合理要求,并且以温和态度为其解答疾病相关疑惑,从而改善护患关系[2-3]。
1.3 统计方法
该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4-5]。
2 结果
在第一护理阶段中由于护理人员态度恶劣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其他因素所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其次则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不够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第二护理阶段组中,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有所降低,与第一护理阶段组进行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也呈现出日渐激烈的发展趋势,患者对于自身就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这便是对医护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考量一个科室质量工作的优劣与否,最为关键的参考数据便是该科室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这也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参考依据[6-7]。通过翻阅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得知,近年来医院儿科的护患纠纷事件越来越多,例如说患儿滑到、坠床、烫伤,甚至是窒息等事件在临床中屡见不鲜,而护理则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义务[8-9]。儿科与其他科室略有不同,患者的年龄与疾病均具有特殊性,这便导致该科室的工作性质是具有高风险性的[10-11]。所以,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至关重要[12-13]。针对于各种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因素应当制定规范、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从而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缓和医患关系。经该组调查研究报告也可得知,国家在为护理人员给予丰厚福利待遇的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改变服务态度,强化业务能力,为患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儿科的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的临床护理,其年龄具有特殊性,所以抵触情绪也要强于其他科室的患者[14-15]。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人性化护理服务更能发挥其作用,减少其心理负担,增强其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参与一些提升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水平的相关培训,只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才能够取得患者及其家长的信任,改善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通常来说,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含众多方面,如若将其总结分析,医院可以通过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其一,加强护理人员护理相关文书的书写能力,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讨论分析,定期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其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其二,增强法律观念意识。护理人员应当完全做到知法律、懂法律、会用法律。以此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其三,加强护理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非常丰富的业务知识,熟练操作相关技能,这些都是在患者危急时刻能够抢救生命的关键手段;其四,加强护理人员的礼仪态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如若护理人员出现任何失误都应当主动对患者辨识歉意,充分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理解与人文关怀,以此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经该组实验研究可知,第一护理阶段出现了90例儿科安全隐患事件,90例儿科安全隐患事件中有40例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而引发的,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44.44%;因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25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27.77%;由于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12例,占据13.33%;由于护理人员素质能力欠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4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4.44%;由于环境管理不完善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事件为3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3.33%;其他相关因素而导致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的为6例,占据安全隐患事件总例数的6.66%。第二护理阶段中出现了30例安全隐患事件。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该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责任意识欠缺是导致儿科出现安全隐患事件的首要原因,将服务态度、责任意识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责任意识问题均是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基于此探讨出有效的防范解决措施,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关键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患者而言,应当加强全面系统化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此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问题是直觉决定护理质量的重大问题,更是每一名护理人员都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相较于其他科室,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几率更大,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所以,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应当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改善工作态度,提高责任意识与业务能力,从而减少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Wang Jiao. Pediatric nursing error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J]. nursing,2011,12(9):3363-3364.
[2] Shizhen Jing, Cui Jinmei, Zhao Xinge. The pediatric nursing security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J].Journal of nursing,2010,16(14):109-110. [3] 黄蔚,周青,陈艳碧,等.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7):74-76.
[4] di Jianqin, Wang Hongying.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ediatric nursing dispute reason to study[J].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2012,5(1):141-142.
[5] 徐敬芬.儿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护士,2011,17(3):88-89.
[6] Zhang Jun. The nursing dispute reason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ediatric [J].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2011,24(6):1043-1044.
[7] 张慧敏.护患沟通技巧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95-1996.
[8] 冯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5(9):230-231.
[9] Zhang Xiuping, Zhang Maoyun.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ediatric nursing security 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nursing,2011,32(11): 113-114.
[10] 张伟勤.儿科11起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48-50.
[11] Lv Aihui, of nurse patient dispute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primary medical forum,2006,10(4):375.
[12] 唐良春,王华珍,梁兰萍,等.116例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2003,3(9):634.
[13] 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7.
[14] Li Yanlin, Zheng Yanmei, Leng Lihua, et al.The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and nursing dispute prevention of [J].in contemporary medicine (Academic Edition), 2009,12 (3):123-124.
[15] Bai Cuiyun, Xiao Fengying.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ldren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successful analysis of[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06,11(10):45-46.
(收稿日期:2014-08-16)
关键词:护理安全 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32-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提供一流技术与服务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1 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患者常见症状造成的安全隐患
神经内外科收住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瘫痪、抽搐、烦躁、智能障碍等,甚至精神异常,就有可能会发生误吸、窒息、烫伤、压疮,坠床、外伤、走失等,精神异常者还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
1.2 护理技术与护士个体方面的因素
1.2.1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影响护理安全 [1]。
1.2.2 护士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精湛。个别护士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如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仔细,各种处置不及时,延误病情。还有一些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或不熟练都会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
1.2.3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护士为病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但由于工作繁忙,忽略了记录或回忆式记录,出现大概、可能的情况与医疗记录不吻合,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提不出真实有力的证据;有的甚至是护理管理者为应付考核,要求护士重新抄写护理记录,以至于破坏了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这些现象都反应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更重要的是对因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3 管理因素
主要是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质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因素,这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2]。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仅在医院做治疗后就离院,使某些按护理常规应该完成的工作无法进行,还有一些患者因经济或其它原因不愿接受某些治疗,致使护士左右为难,而出现不遵医行为,这些都将成为不安全隐患。
1.4 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如手术时使用的电切刀、电极板灼伤病人;呼叫系统突然故障而延误病人抢救;地面湿滑致病人跌倒等。
2 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2.1 强化制度管理[3]
完善各项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等)和专科护理常规,培养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并认真落实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每一工作流程。管理者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抽查,确定是否落实并不断强化。
加强对年轻护士业务技能的培训,对本病区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并重点讲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求护士认识住院病人管理的重要性,患者入院时作好安全指导[2],住院过程中不断强化,积极防范并排除安全隐患。
2.2 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
建立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为主体,全体护士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落实各级检查,是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贯彻的关键所在。护理部成员每月不定期抽查护理安全落实情况;护士长每周1次检查护理安全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在科内讨论讲评;科室安全员由高年资护理组长担任,对本组在班护士的安全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各级检查者及时将工作中查出的安全隐患逐级上报,完善防范措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层层把关,每个环节不疏漏,从组织形式上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高效运行。
2.2.1 对儿童、躁动不合作的病人设床栏以防坠床,根据病情需要备1~2条约束带,做好交接班。对情绪低落、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严禁将锐器用物带入病房,做好心理疏导,并给予24小时贴身陪护,防止自杀。
2.2.2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护理中做到勤翻身、勤抹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护理人员及陪护不留长指甲,患者周围不放锋利物品,防止病人发生皮肤破损及压疮。
2.2.3 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向家属及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每班交接测量长度,防止导管脱落。
2.2.4 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防止病人跌倒;冬天尽量不使用热水袋,如使用者水温低于50℃,并用包布包裹,定时更换位置。病房内严禁使用电器。经常检查水、电、气及病区的各项设施,无漏水、漏电、漏气现象。对常用医疗器械应及时检查、维修,确保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2.3 倡导人文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观察病情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得当,常常导致医疗差错。
2.3.1 提高护士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对工作中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从主观上找出自身原因并加以改正,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2.3.2 每一项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新护理用具在临床使用前,均应制定护理操作程序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安全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工作的落实。
2.3.3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做到谁管病人谁书写,谁当班谁书写,做什么写什么,使护理记录成为病人病情、接受治疗护理全过程的真实体现。同时加强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要求记录人员自查、自评,进行自我完善控制;护士长或科室质控员严格把握记录审签标准;终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把病案入库关。
总之,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只有认真抓好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增强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及时排除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消除护理不安全性,才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筱慧,叶文琴.举证责任倒置与护理管理新思维[J].护理杂志,2003,20(3):71.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55-0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普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选取2012年度实施陈旧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而2013年度实施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为观察组,两组各抽取10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特点以及其他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
1.2.1.1完善服务流程,建立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内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保障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各项操作流程,并将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下发到每位护士手里,加强各项护理常规的学习。
1.2.1.2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制定培训计划将护理法律法规、法制意识、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护理核心制度等内容进行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护理文书书写》、《紧急封存病历调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进行熟知。
1.2.1.3保证护理人员合理数量建立合理的病床与护士之间比例,一般达到l:0.4。根据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需求,实施弹性排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员不足而造成的工作忙乱得以缓解,保证临床工作中的护理安全,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并提高护理质量。
1.2.1.4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正确评估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做到强弱搭配针对科内重点防护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更加护理次数。科内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促进护理安全,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1.2.1.5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看护针对患者进行发生意外伤害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在病人一览表上做出醒目的标示。每班进行交班时要重点观察病人并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增设防滑垫。对意识障碍、烦躁、不合作的患者使用有栏杆的床以及约束带。注意观察约束带的松紧是否适宜,肢体的血运情况是否良好。夜间加强巡视病房,主动给予患者帮助。
1.2.1.6意外事件的加强看护①跌倒与坠床:神经内科的患者因脑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可造成生理性姿势的控制能力减低与减弱。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步态改变、脚抬不起、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大脑的反应能力减慢。对自身处在危险中不易发现,在快速转身等复杂动作过程中常失去平衡,容易发生跌倒。如地面有障碍物、地面湿滑、坐凳不稳、使用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容易发生跌倒。对于麻醉未醒、昏迷、躁动、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未使用保护措施或使用保护方法不正确。家属对跌倒和坠床的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会将约束带松解,而发生坠床。②意外拔管:为了治疗与康复有部分患者需要留置胃管、留置尿管以及中心静脉进行治疗。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看护不到时,患者意识不清楚,不能配合操作,长期留置管会引起鼻腔、尿道、胸颈等出现不适刺激的现象[3],因此会出现意外将胃管、尿管或中心静脉管拔出,因此要加强看护。
1.3效果评定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护理安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
结论:妇科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意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2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55-01
妇科患者由于生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临床护理较其他患者难度更大,风险更高,需要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本研究以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管理对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的防范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2岁;住院时间7~35d,平均14.8d。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管理,内容包括:
1.2.1 安全隐患分析。
(1)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操作水平不高、护理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在对患者实施实施护理时不能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部分护理人员缺少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必要沟通,造成紧张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医师方面:妇科医师由于手术较多,工作较忙,日常主要时间都集中在手术上,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不能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值班医师的治疗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如主治医师,在应对患者病情变化时处理不够妥善,存在诸多风险 [2]。
(3)患者方面:部分患者未能严格遵医嘱,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甚至擅自出院等造成摔伤、胎膜破裂、胎盘早剥等的发生,引发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从而引起纠纷的发生。在患者分娩过程中,对实施抢救治疗时,患者及其家属未能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1.2.2 防范对策分析。
(1)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服务热情等,并定期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妇科护理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服务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发生误解和纠纷 [3]。
(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减少护理风险。加强对人员和药品的管理,特别是急救人员、药品、设备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一旦需要抢救可即时进行。对妇科护理人员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于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和护理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4]。对照组患者不作特殊处理,仅给予常规护理。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9例,发生率为2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关键词:华法林;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安全性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是心房颤动威胁性最高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较为多发,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如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和相关检查予以确诊。把6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1例患者。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3±3.4)岁;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3.5±4.2)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予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每天顿服75mg阿司匹林片,用药量按照患者凝血酶时间予以增减,每隔一周调整一次用药量。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治疗前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检测,首次剂量为1.5mg/d,按照INR值对华法林用量进行调节,一个调节单位是0.5mg,持续服用,平均用量大约是(2.6±1.1)mg。用药后每隔三天要检测患者的INR,如果出现异常则对INR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予以核查。
(三)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外周动脉栓塞、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死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借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计数资料使用率(%)显示,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x±s)显示,组间率对比使用x2或是t检验;P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31例患者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是6.46%,对照组31例患者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是29.03%,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x2=5.415,P=0.020),具有统计学差异。详细分析见表1。
(二)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出血现象,均是轻微出血,出血发生率是6.46%,其中口腔黏膜出血1例,鼻粘膜出血1例。对照组31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出血发生率是3.23%。组间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老年非瓣膜房病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脑卒中与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房颤,患者心律失常,导致心房收缩作用减弱,血液积聚在右心房,就有可能出现血栓或是中风。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进行抗凝治疗,利用抗凝药物将血液稀释,保证心房波动平稳,维持正常功能。有效的抗凝治疗不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残和致死率。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抗凝药物,有众多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非瓣膜病房颤具有显著疗效。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抗凝剂之一,属于间接生效的抗凝药物,自身并没有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维生素K产生抑制,不让其参与肝脏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实现抗凝效果。该药物相比于普通的阿司匹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抗凝效果要更为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是6.46%,对照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是29.03%,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x2=5.415,P=0.020);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能够明显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给予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只能预防并发症以及控制症状,而无法治愈房颤,通常需要长时间用药,从而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肝脏功能,所以治疗时必须准确调整抗凝强度。
综上所述,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但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准确调整抗凝强度,来加强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唐关敏,银杏叶及蒺藜制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