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级会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04 03:51: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级会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级会计论文

第1篇

(一)教材编制不科学,并未进行改进与完善

教材内容大部分是理论知识,这样是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枯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另外,中职生应用的教材依然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两本书,而教材并未在教学方案改变下进行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给教师备课造成一定难度,也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习。

(二)财务会计部分内容穿插与基础会计知识点不容易掌握

以往讲授财务过程中利用的基础会计重要知识点,而目前在讲解时,中职生会感到茫然,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有关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动笔写,让中职生记录在笔记本上,此种方式就可以把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进行认为打断,然后进行接续。

(三)中职生处理有关业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怎样讲解、中职生怎样做。中职生学习比较认真,可以使教师对部分知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重新进行思考。例如中职生在学习现实成本完成原材料获取和发出核算过程中,某个原材料入库,可是发票的账单并未到的业务,一定要在月末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在下月初完成该笔业务的冲减,而借方关系到原材料账户,因此在月末完成加权平均计算出有关存货企业成本过程中不必考虑该部分。中职生有些迷茫,登帐时记录和计算过程中不将其算在内。

二、强化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教学的措施

(一)注重侧重点,强化财务会计教学

现实教学过程中,关于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方面的教材内容不足,因此,在备课中,讲义内容无法结合实际应用。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教学虽然形成了总体框架,但是尚存在明显不足,知识点的连接存在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对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加以会。因此,需要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直观教学上来。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方面对错账进行更正,传统教材当中方法中,不需要使学生对账簿登记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清晰。因此,在对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学生首先掌握货币资金内容,以此,才能实现对企业当中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资金进行处理,具备相关能力。在中职生实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相关原始资料,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银行的存款日记账等,并要求中职生依据审核没有错误的原始凭证认真填写有关写记账的凭证,同时及时、有效登记账簿。而在此过程总有可能发生登帐错误和填制凭证的错误问题,这就需要依据中职生发生错误的具体知识点,认真进行修改,并且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错账更正的有效方法。

(二)加强业务训练

中职生在理解财务会计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在大篇幅理论的叙述理解方面,对知识理解存在相对较大难度,不可急于先讲解理论,而是要经过现实业务的有关处理讲解,组织中职生进行动手训练,然后教师依据中职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内容讲解,此种教学顺序不会使中职生感觉到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长时间的大量理论讲解,就会影响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组织中职生进行业务训练,可是提升中职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革与创新

财务会计教学对教师在讲解内容的熟练程度方面有着较高要求,而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分课程教学方面至少要进行三个循环教学。可以随时解答中职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并且认真对基础会计的有关知识点进行补充。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完成课程改革,主要目的就是引领中职生走上就业岗位时能够得心应手,熟练的适应现实工作岗位对工作的需求。

三、结束语

第2篇

1.企业管理层人员的不够重视国内某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小型的企业,管理层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着对会计工作关注度不够的情况,会计基础工作的进行有赖于管理者和各岗位工作者的积极监督,相互间配合好,才能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节约企业开支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某些企业的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可能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或是专业技能不过硬,像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坏账,降低核算质量。甚至有些会计基础工作的从业人员连会计资格证书都没有,企业应该在挑选会计师时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更是需要熟练而细心的会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企业在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培训上也大有提高之处,企业有责任培训其员工的职业技能。

3.企业某些会计工作权责不明确想要工作高效快捷就必须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权责,分工明确,达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负到底的原则进行。企业中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还有所欠缺,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明确会计工作的岗位职责。

二、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方法

1.加强管理者的重视度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如何很大一部分因素可以归功于管理人员的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要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最主要在于财政的控制,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只有企业的高管人才足够的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整个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实现最终的转型。

2.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企业应该多组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者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例如在《规范》中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学习《规范》是切实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的有效途径,会计基础从业人员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是促进企业快速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

3.明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权责一个企业运行的好坏与它自身的权责分工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更是如此,在会计工作中更是应分清工作的权利和责任,任人唯贤,挑选德才兼备的人才从事会计基础工作。比如在《规范》第十六条中明文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企业应当实行责任负责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该岗位负责,这样该企业才能有序运作,提高企业效益。

三、小结

第3篇

由于企业对会计资料的保密要求较高,学生顶岗实习时都是安排比较简单的工作,学生难于从校外实习中学到相应专业岗位技能,所以校内的模拟教学就比较重要。会计专业的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很多民办高校,会计类的专业学生是最多的,但专业性的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少。导致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验设备跟不上。目前部分高校的会计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满足不了基础会计教学的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比较多,但实验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实验软件也不能根据行业需要及时升级更新。二是案例模拟实践教学的条件不足,有效的实施案例模拟教学必须有合适的教学案例,但目前会计模拟实训仿真性不高,脱离企业的实际操作,此外课时有限,案例教学也难以深入开展,案例教学成了一种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三是师资水平有待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专业实践经验,很多年轻教师都是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由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会给会计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2《基础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面的探索

2.1《基础会计》的教学手段改革

(l)教学内容形式多变。容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以弥补学生感性知识不足之缺欠。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严把课件内容关。通过大量实物展示、图表列示、FLASH动画、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如会计基本理论讲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会计方法讲授可以通过FLASH动画,会计技能培养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等。(2)重视教学资源的收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如会计准则的变化,知识更新比较快,教材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账务处理有一样的差异等情况下,任课教师应及时充电,从多方面收集教学资源,如深入企业实践、进行市场调研、参加研讨班学习等形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和授课内容,让课堂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最实用的操作方法。(3)有效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基础会计教学信息网、实行网上答疑、交流,网上作业与批改,网上模拟实训等。还可以建立学科或任课教师的QQ群、邮箱、微信、微博等,学生可随时随地提问、老师也能及时地解答,这样更有效进行沟通。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非课室时间教学。(4)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实习和见习问题。在一个阶段的理论后,带学生到实习基地去见习,通过参观企业的实际财务处理流程,向学生解释每一个流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且分析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差异等问题。这样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并且能与实际操作结合。

2.2《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第4篇

(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断强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控制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为了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则需要切实做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控制。其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恰当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同时,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设置合理的维护会计数据审查等岗位,并且根据所有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企业财务处理和核算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各个在岗人员应该始终坚持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的原则,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电子数据审查人员不能够同时担任职务。在会计信息系统授权控制方面,应该注重对企业的操作密码严格进行管理,其密码更换也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在没有经过相关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会计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会计信息化软件;其二是应该不断强化会计核算控制内容。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审查会计原始资料,以及整个会计核算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执行,切实避免财务信息在导入中出现错误,从而为企业今后的会计审核工作造成严重性的影响[2]。同时,由于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中,会计账簿和财务结算报表都是同时形成的,所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认真审核;其三是应该不断强化会计信息资料的保管。在会计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会计工作者更加方面的查询相关数据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当前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数据资料并没有进行完整的保存,这样直接导致企业会计财务信息准确度较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定期整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数据资料。同时,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应该安排企业非审核和非复核的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凭证打印工作。在将这些资料打印出来之后,还需要会计专业人员对会计资料认真进行审查,通过认真检查去发现会计账簿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然而,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对此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有效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保管制度。

(二)准确评估企业内部风险,切实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始终伴随其中。风险评估主要是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控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会计基础工作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因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人员因为出现误报会计信息而违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二是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企业股东、债权人等发生公共危机;三是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账务不实而导致企业资金出现流失的现象,这样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树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针对企业发展中各种会计风险控制点,有效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最后再通过采取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措施、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分析和报告等措施,来有效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

(三)加强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增设会计基础考核规定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点。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应该构建的与实际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措施,以此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这样一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整理措施。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措施来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强化当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高校监督。最后采取高效的监督措施来解决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企业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性监督检查;二是专项监督检查。除此之外,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便需要将会计基础工作较好的纳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财务部便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一旦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伪造、变造和违法销毁会计信息凭证、会计账簿等行为,应该给与非常严厉的惩罚。甚至对于一些情节非常严重的,还应该追求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结论

第5篇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会计基础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示范,在日常工作中参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努力的方向,会计基础工作日趋规范。另一方面,会计基础规范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考核提供了政策依据以及考核标准,有利于进行更加深入的改进。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

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标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不高、会计人员素质有待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制约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顺利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无序的现象还少量存在。因此,积极探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

在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发挥量化考核的优越性,加强量化考核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为此,下文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量化考核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

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开展,采取量化考核的形式,为会计工作提供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有利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会计人员提供行动指南,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保证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从量化考核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上看,它不仅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事前标准,而且是具体标准细化考核目标的过程,也为日后会计工作的监督评定提供了有利依据。因此,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必不可少。

(二)量化考核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应用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的考核项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其中不同的考核项目,所对应的标准分和扣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行量化考核的过程中,采用百分制的量化考核,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考核体系。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应本着客观公正、据实评分的原则,“以考核为手段,以促进管理、强化服务为目的”的宗旨,严格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切实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量化考核。

三、结语

第6篇

1、项目教学法

例如,在中职学生初学会计课程时,笔者会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基础会计是做什么的?”学生说:“想!”于是,笔者给了学生两张单据。第一张是“收料单”,让学生根据笔者所给的资料大胆地填写。然后,笔者宣读正确答案,并请合格的同学举手。结果,大约98%的同学合格了。笔者说:“你们看,老师还没有教,你们自己就都会了!”笔者观察到,此时学生的信心十足。这时,笔者又安排学生:根据第一张“收料单”,自己填第二张“记账凭证”。结果,同学们都不会填,强烈要求老师教给大家。于是,笔者笑了:“这就是我们在今后的‘基础会计’课要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了!”通过以上直观、具体而不单调地讲大道理式的教学和教育,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甚至下课后还在问笔者:“老师,‘借’、‘贷’是什么?可不可以马上告诉我?”其迫切的心情让笔者非常高兴和感动。

2、体验教学法

在体验教学法中,教师是体验式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环境氛围,引导、组织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训环节。例如,在模拟业务人员预借差旅费2000元的业务中,教师应先物色在模拟实验中需要的角色,如业务员、出纳人员、会计人员等,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按照设计的角色进行相关业务操作,如业务员首先应说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张款项为2000元的借据,经有关领导审批后,交给出纳员,出纳员审核无误后,方可将款项预支给业务员,并在借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的戳记。会计人员据此编制会计凭证如下,借:其他应收款——××业务员2000元;贷:库存现金2000元,并将此会计凭证登记人账。学生亲自参与不同的角色,自己去发现预借差旅费的结算关系是企业与职工的往来结算,明白它的实质是企业将要发生、但又尚未发生的费用;在费用尚未发生前,不能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必须先作为企业的应收债权核算,计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待业务员出差回来报销时再转入“管理费用”账户。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实验教学,学生很容易掌握这类经济业务的操作过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电脑对教学资料进行处理,增强学生的好奇感,激发中职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助于分散难点,便于学生比较分析。例如,在“会计凭证”一节的学习中,通过电脑,把各种原始凭证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某一种原始凭证(如发票)的演示中,具体用箭头标明原始凭证的名称、日期、编号、经济业务内容、金额、单价、相关经手人员的签章、接受原始凭证单位名称等具体内容的位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七项内容;对于记账凭证,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电脑中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记账凭证,要求学生指明记账凭证的七项内容分别指什么,具体在哪些位置。教师结合具体的经济业务,在课件中演示记账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通过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论

第7篇

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落后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行业已实现了由手工记账向电算化操作的转变。但是“基础会计”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教材内容滞后于会计实际工作,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电算化操作内容,但学生学到的只是基本理论和方法,上机操作的机会不多,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2.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

近年来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进入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则是成绩较差学生的无奈选择。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端正的态度,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知识的专业性太强,所以学生对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改善“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事情的最大动力,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中职教师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一是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科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减少学生对教师的隔阂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结合教学技巧的运用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二是合理设计课程导入。课程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把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引入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质量相对较差,并且水平不一,因此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是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案演示和图表对比,把抽象的概念、复杂的会计程序变得更加直观和简单,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二是多开展实践教学。由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中职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室和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保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此外,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亲身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了解“基础会计”在实际会计事务工作中的应用,为学生以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三是科学布置作业。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布置要难度适中,通过学生的努力能独立完成,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8篇

1、教学力求体现知识的具体化,通俗化

某些知识是否具体化和通俗化是相对和辩证的,并没有一处绝对的标准。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同,同样的知识,一些人认为是很具体通俗的,而另一些人可能觉得很抽象很深奥。但对于学习基础接近的中专生而言,从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较好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角度出发,教学中力求使知识具体化、通俗化是值得重视,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在教学中对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尽量把它具体化,使之通俗易懂。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会计科目时,我就给学生讲了两个事例(1)同学家里订阅的报纸,大多在下半年或年底。而报纸将在下年度才发放,即从1月1日到12月31日通过这件事得出结论你付款在先而享受报纸在后。“待摊费用”就是款项先支付,在以后期间摊销。(2)父母发完工资,总是拿出一部分单独提出后以备支出。如支付一些基本支出,如:水费、电费等。这就是“预提费用”预先要在以后会计期间摊销。这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会计概念,使学生感到它不是抽象和难于理解的,是可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2、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突出其中的部分,重点分析,理解深刻。便于学生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运用会计等式进行复式记账,学生对于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科目用哪个,是在借方还是在贷方,总是混淆。我就采取针对性的讲解:先讲“银行存款”这个科目,学生能理解。这时就可以把其相近的其他资产类科目进行替换:“现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等。当学生掌握其要领后,就可以把规律相同的成本、费用类科目掌握,从而把经济业务中所涉及到会计分录的处理迎刃而解。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接受知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针对知识点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启发式谈话法”。我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面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借用学生已有知识,一步步学习新知识,问题的逻辑性很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部分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学生有可能回答出来,但必须动动脑筋,努力思考。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问问题,学生不停的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齐回答,有时找个走神的学生回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谈话式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要注意总结,一节课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每一章讲完,总结本章的内容;一本书讲完,总结全书的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很难忘记,这样做也符合遗忘的规律。

4、运用会计模拟提高动手能力

在系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实践课程。它集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更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我是一名会计人员”的身份按照规范的会计实务处理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仿真的操作演练,在建帐、填票、制证、登帐、编制报表等操作,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在“实践”演练中应注重规范训练,编号要连续,签名要齐全,摘要简明扼要,会计分录准确。账簿的设置、登记、结算、核对要符合制度要求。按规定的方法更正错帐,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档案分类装订和保管等相关内容,符合会计循环业务的流程。通过学习学生们的相互协作,一本本整齐规范的凭证、账簿、报表的完成,提高了学生写、算、报、用的能力,更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扩大学生学习领域,得以开拓思路和眼界。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5、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观点

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不断出现,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教师,即使在大学里学会计专业,那时所学的知识,已经落后,也需要更新,因此任何教师都必须不断的学习,别无他路。

《基础会计》教材,教师要非常熟悉,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每一本教材都有一总的线索,《基础会计》这门课,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原始单据———记账凭证———结账———报表”,这就好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具体各部分还需要详细解释,那就是树枝和树叶。有树干和树叶的大树才能够茁壮成长。另外,这门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记账凭证,即所说的会计分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该部分内容,其余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9篇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工具从手工记账、模拟手工记账的电算化系统发展到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不同,会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与企业产、供、销及其他内部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且逐步融合。企业各业务系统数据经过数据接口的转换、汇总可直接推送至财务系统,财务系统利用业务系统流转的原始数据按照既定的规则即可生成记账凭证并记账。业务直接驱动会计记账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凭证的生成从手工录入到数据导入、传输后生成的半自动化到业务系统、财务系统数据流转自动化,极大的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负担。二是提高了会计核算及时性,企业会计系统可以按需以每日甚至实时记录业务系统发生的经济事项。三是为企业细化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支持,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逐渐融合使得财务人员可以更便捷的获得更多维度的业务信息,以细化会计核算,为企业业绩分析、绩效管理等提供支持。四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工差错及舞弊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原始凭证的影响

传统会计原始凭证均为纸质原始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由信息系统直接生成,电子数据可以妥善归档、保存,并可随时自信息系统查询、输出,所有会计资料必须纸质话也严重制约着整个经济体系交易环节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会计资料的电子化也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1.内部生成的会计资料。《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明确,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会计资料,满足所记在事项为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查询和输出;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防止数据被篡改的有效机制;企业对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影响;企业对电子和纸质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等六项条件的,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2.外部取得的会计资料。目前,普及电子发票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目前电子发票仍处于试点阶段,不能作为企业报销凭证,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将会不断完备。《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规定,企业获得的需要外部单位或个人证明的原始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在附有外部单位或个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可靠电子签名且电子经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第三方认证,符合为企业日常业务、可查询输出、建立了电子备份和索引体系等条件下,可不输出纸面资料。

三、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会计档案的保管、移交等工作,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有所增大,主要包括:1.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财务软件及其运行环境、数据库的保管与移交。2.会计共享中心条件下各种影像资料及相关日志、索引等资料的保管与移交。3.单位内部、外部取得的电子化会计资料的保管与移交。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给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电子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移交等工作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电子化会计档案通过小型存储介质即可能携带大量会计信息,对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提出挑战。

四、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影响

1.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信息化发展使得企业经济事项的审批、信用政策的选择、供应商的甄别乃至不相容岗位控制等控制措施均可嵌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甚至企业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使财务监督措施得以前置,会计管理、监督职能得以更好的实施。2.对于外部会计监督。加快信息化检查辅助软件的开发进程,提高检查手段科技含量,逐步实现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已列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配合外部监督检查工作,也将从提供纸质会计资料为主向主要提供电子化会计资料为主。

五、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