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复习提纲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9 08:27: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理复习提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理复习提纲

第1篇

期末复习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无从下手,都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一定要学会列复习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 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气运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课本P54)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水循环类型(课本P55图3.3)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参看课本P57图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课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2.

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 斜: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5.火山(课本P75)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9)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2~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课本P94~95图6.11)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

第2篇

一、地球仪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学案P8例1)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拉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会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第3篇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第4篇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总复习 思维导图 图片 灵活教法

高中复习是高考前知识系统归纳、能力总体提高、应试技巧得以提升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是教师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高中地理,是公认的难学、难以掌握的学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浓,不论是平时的学习、大考、小考,地里都是学生的拉分学科,尤其是高考,地理优分率不高、低分率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总成绩,影响学生的升学。高中地理复习的探讨,也引起同仁们的关注。下面,以《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的复习为例,谈谈高中地理总复习的主要策略。

一、注重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复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以“纲”的形式罗列出来,利于复习时“提纲挈领”,并且不易遗漏,同时也体现重点、突破难点。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的复习,教师给出复习提纲,或者学生自主根据教材,整理和编写复习提纲: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影响的优越性:纬度位置的影响、海陆位置的影响。

2.中国的疆域

面积:____;四至点:______;陆上疆界:_____

3.濒临海洋

东临四海一洋;临海和内海;海岸线以及岛屿;

4.邻国

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如果是教师给出提纲要领,可以设计为如“中国的疆域的形式”,教师在呈现给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纲,细化这些知识,形成知识脉络,牢记知识点。学生自己整理单元知识点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先从整体上形成“纲要”,在逐渐将纲要丰富和完善,以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山,掌握基础知识,为知识的具体运用埋下伏笔。

二、利用思维导图,清晰知识层次

如果说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提纲的形式,整理出知识点,利于学生全面复习、系统掌握的话,“思维导图”的运用,更能使章节的知识,重点突出。

“思维导图”是大脑先生、头脑基金会的总裁――东尼巴赞创建。思维导图作为思维的模式,也叫“思维地图”,最初是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发明和使用,帮助学困生的一种学习方法。目前,500强企业也在学习和使用,并且,在中国的运用也有近30年的时间。在向课堂要质量、在创建有效n堂的今天,“思维导图 ”更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和使用,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思维导图”可以使知识的教学与学习事半功倍,且形成“知识地图”的形式,给学生的大脑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因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对于知识的学习,如果仅仅以文字的形式而讲解,学生按要点背诵,一周后,大脑中仅仅储存5%-10%,而以图片、图例等生动、直观的方式,记忆较之于纯文本的记忆,效果要提高2-3倍。因此,复习时,应重视思维导图的使用。

三、灵活变换方法,活跃课堂

地理,枯燥乏味,知识难以掌握和理解。将乏味、艰涩的知识,以巧妙的方法技术处理,可以使知识增强生动性和直观感。如图片的使用、brainstorming(大脑风暴)法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为有效课堂增值。

(一)运用图片,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图片法,是适用于各科、各课型的主要教学方法,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能视而不见的“工具”,对于这个工具的使用,也可以创新,日复一日的看图、读图、填图,学生也会产生倦怠感。

在使用地图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方法的灵活,让每一次读图,都“耳目一新”、“百读不厌”。如“中国的湖泊”的复习,对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教师可以剪辑出这些湖泊的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形状,想象一下,这些湖泊的形状,和生活中的哪些东西相似。通过形象记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找规律竞赛激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高中学生虽然不像中小学生那样,争强好胜,但对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同校备受他们的欢迎,尤其是地理这门比较乏味的学科,他们学习起来吃力,颇感费劲。而如果采用想象、抢答的方式而复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复习效率。

如“中国行政区划”的复习,对于省级单位的简称的记忆,教师不妨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根据简称和省的全称,而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再以互问互答、提问抢答的形式,可强化学生对省级的简称的记忆。这个活动迫使学生找到巧妙的方法而记忆。如取全名的一个字的有: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台、新、港等;用本省的历史名称的,如冀、豫、鲁、粤、粤等,此外,归纳出采用河流、湖泊而命名的,还有一省两简的,这样,将省份的简称分门别类而记忆,本身效果较好,再加上竞赛性质的游戏而开展,课堂效果会更好自不待言。

高中地理复习课高效与否,关键是学生的兴趣、复习方法的运用,也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与否,教师对复习课的有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凸显等,教师应瞄准高考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科特点,创新复习课堂,注重思维导图、地图的运用等,活跃课堂,让复习课充实、有效,也趣味横生。

参考文献:

[1]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07).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考;备考策略

近年来,我校在地理会考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对于我校来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完成八下地理这一册书的新课教学,同时复习前三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之紧迫、内容之繁多、难度之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会考备考策略的制定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们在备考方面的几个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大力配合

学校领导把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与毕业班教学工作一同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校领导非常重视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的工作。一般在八年级下学期会考复习阶段,都会安排第八节进行生物、地理会考复习,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还有其他各个部门都给了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总之,领导高度重视和班主任大力配合是我们做好会考复习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集体备课,明确教学方向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地理组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考试的方向。对新课标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寻。

其次,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会确定好本周的教学内容p教学重难点,学进度,交流上一周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法等。

再次,我们还深入研究了考试说明、近两年的会考命题方向及题型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递一些与会考有关的信息,并注重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会考相链接。

三、合理计划,高效复习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授课和七年级上、下册以及八年级上册三本书的复习,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六月份的地理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们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与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地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据我们学生的情况,制定了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我们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章节梳理,重拾旧知(第6周~第10周)

第五周结束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从第六周起,充分结合课本和复习提纲,按章节梳理与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画出来,重点的做好记号,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帮助理解和记忆。目的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第11周~第13周)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针对会考各题型展开的,其中读图题在会考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重点加强读图、用图的专题训练。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此外,遵循“精讲精练”的原则,我们对《会考通关》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有取舍地练习,坚持“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第三阶段:模拟强化,查漏补缺(第14周~会考)

以会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再进行训练、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临考强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总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四、重合作,促进步

1.“生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挖掘地理优等生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中“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带动班级的整体提高。在每个班级里,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优等生,也有潜能生,每个小组有两个组长,由每位组长分管各自的下属,形成“一对一帮扶”的模式。

2.“师生之间”的合作

我们己习惯于“威慑天下”,习惯于以智者的身份去“喂养”我们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让师生合作,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接近老师。所以,平时我们科任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外,课间也积极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让学生更亲近老师,努力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合作关系。

3.“师师之间”的合作

一方面,地理组老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各班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建立合伙人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复习。

五、建立和完善会考复习资料库

第7篇

关键词: 政治学科主体性学习评价

所谓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应该包括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评价和课程学习过程的学习评价。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评价被理解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但是,在许多政治教师的思维中,学习评价仍然被习惯地理解为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判断,在这些教师的教学行动中,学习评价被简化成以升学选拔为基础的各种测验和考试组成的甄别性、诊断性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的这种学习评价思维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这种比较客观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在这种学习评价机制下,学生们逐渐放弃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记忆孤立的教材知识信息上,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开始通过大量的解题练习,熟悉和记忆标准化的学科逻辑思维方式,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创造力的发挥被压抑了,面对考试中呈现的结构化情景,机械地再现自己学得的解题方法,以致评价只能考查学生较低水平的思维能力,而不能考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面对相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的重组和再造,动态地解决问题?可能种种评价最大的缺憾,就是让学生面对分数,所体验到的是学习的缺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少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也让教师,看到的只是学生学习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计划着怎样补缺补差,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开发。

在政治学科新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广以后,为了解学校新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位教育学院从事教研工作的教师开始到一所学校承担一个班级的政治教学,由于对学科课程教学的认识理解与学校一线教师存在着差异,这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并未对教材的知识点的记忆做过多的关注,而是把精力用在学科知识的运用分析方面。期中时,学校决定对政治学科进行统一测验,为此还专门准备了复习提纲和资料,对于这样的测验,这位教师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用了很少的时间来整理知识结构,考试的结果是这个班的成绩未达到及格的标准。虽然如此,这位教师仍然还是维持了原有的教学风格,只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事先为学生准备了复习提纲,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按照提纲的内容进行了复习提示。这种做法,明显让学生感受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考试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平均分比期中提高了35分,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成果的取得,最终是学习主体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支持和促进的作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只是通过短时期内教学行为的改变,向学生传递了重视考试的信息,引导学生树立起了重视期末考试的态度。同时,教师通过复习提纲的提供和解说,支持学生的考试复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2.学生是具备学习潜能的,而这种学习潜能的开发,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上述案例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应付以知识记忆为基础的简单考试要求,之所以会有期中考试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学生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学习的动力,而当学生一旦意识到复习相关知识对通过重要的期末考试的意义后,学习潜能就能得以发挥,期末考试巨大的进步证明了这一点。

3.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评价活动,会促使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待期中、期末考试复习的行动,影响着学生对期中、期末考试的价值评价和行动决策,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获得的信息,通过学生在自身学习经验基础上的分析评价,变成了学生前后截然不同的行动,获得了不同的结果。

第8篇

1、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2、2009-2013年中考分值分布对照表:

各模块分值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我们在社会中成长 4 2 4 6 6

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17 16 10 12 17

我们生活的区域 16 23 28 22 24

中国历史与文化 40 39 37 36 32

世界历史与文化 23 20 21 24 21

结论:五大模块的分值比例不同,对比以前,2013年中考历史部分分数有所下降,从往年的60分下降为50分左右,不过仍然是中考复习的重点,政治与社会的分数在2013年有所增加。

3、试题具有较高的知识覆盖率。2008-2011年《深圳市中考考试说明》所列考点约161个,这四年中考试题考查的考点约为117个,考点的覆盖率高达73%左右, 2012年新增的7个考点中6个考点都考到了,2013年新增5个考点中3个考点都考到。

4、试题呈现形式相对稳定,25道选择题(50分),4道材料分析题(50分),并且注重图文结合。

5、中考试题结合社会热点,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6、中考改卷中反映出的六大问题:

(1)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

(2)历史阶段特征不明确、以偏概全。

(3)不善于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提取、加工信息能力差。

(4)错别字严重。

(5)回答片面,表述不到位,不能做到一语中的。

(6)答题不规范,只会使用词组,不能表达成句。

二、解读中考《考试说明》,关注新增考点

2012年新增6个考点,2013新增5个考点。从近两年新增加的考点来看,考点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事热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时时关注时代热点,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尽可能联系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

三、备考策略

1、总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考点复习(2013年12月―2014年3月)

主要针对考纲中的考点内容,解析考点、综合运用,重在抓基础,初步形成知识体系。即“精解、活用、抓基础”。

时间 内容、课时 主要措施

12.2~12.27

4周16个课时 模块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1、获取和整理社会信息的工具、技术与方法(1课时)

4、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考点1---10 (13课时)

2、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则与制度(1课时)

3、基本的现代经济意识(1课时) 侧重点:

为落实夯实基础的目标:

1.填图过关(课堂、课后作业形式,重要地图每人印2份,以备不过关同学反复填图)

2.出中考复习提纲(考点版)

3.每周滚动练习注重对错题的归纳和整理

12.29~1.12

2周8课时 期末复习考试 1.课堂知识点梳理

2.期末复习提纲(背诵版、填空版)

3.期末模拟试卷4套

4.目标生抽背过关

5、引导学生重点复一次滚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题目

2.10~4. 4

1-8周

40个课时 模块二:我们传承的文明

1、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点1-3(4课时)

2、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考点1-10(13课时)

3、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考点1-5(5课时)

4、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

考点1-2 (4课时)

考点6-8 (4课时) 侧重点:

为落实夯实基础的目标:

1、课堂考点过关(以一问一答形式呈现)

2.每周滚动练习注重对错题的归纳和整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4-5月)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整理知识,系统归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即“分专题、多联系、成体系”。

时间 内容、课时及分工 主要措施

4.7~5.9

9-13周20个课时 初步确定如下常规专题:

1.中国史线索梳理

(3课时)

2.世界史线索梳理

(3课时)

3.政治(3课时)

期中考试(4月16―17日)

4.经济与科技(2课时)

5.思想解放(2课时)

6.改革开放(2课时)

7图说社会(地图、人物、事件)(3课时) 课堂:学案分层

提升版:模式为中考考点――线索梳理――学科联系――典型例题――综合题训练

落实版:以专题串基础(填空或选择)

作业:综合套卷训练10套

滚动练习训练

课后:错题归档

目标生抽背、辅导

出中考复习提纲(专题版)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5-6月)

本阶段结合社会热点和深圳的社会生活出热点专题,做套卷训练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应考能力。即“盯热点,勤训练,查漏缺,应中考”。

时间 内容 主要措施

5.12~6.20

14-18周20个课时 1.结合2013-2014年时事热点出5个左右热点专题。

2.中考模拟题训练

3.查缺补漏 侧重点:

1.中考模拟10套卷训练

2.出中考热点专题,与传统专题相结合,具体热点及分工待当时情况而定

3.滚动练习

2、备考措施

(1)树立课标意识,依据课标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充分利用备课组智慧,敢于删除低频考点,加大高频考点复习力度。

(2)加强集体备课,及时交流总结。科组长与备课组长从课堂教学到作业落实进行监控。特别是后期复习的节奏全组保持一致,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备课组集体合作,把各个知识点挖掘到位。

(3)重视中考信息研究,积极参加中考教学研讨,积极和各区、各校联系,吸收有效信息和宝贵经验。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历社学科虽然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分出层次班,但我们在教学和备考中要有分层意识。每次考试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跟踪管理,研究数据,分析学生成绩发展轨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策略和时间安排。

第9篇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该门学科理论性较强,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教学思维。

1.注意教学过程的方法设计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结合我班学生实际状况,分为三种类型学生并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思想品德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看新闻、演讲比赛、开展学习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第一老师。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课中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比较法、归纳法、关键字记忆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坚强意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现在中学生意志状况如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2)我们中学生怎样培养坚强意志?(3)对意志较弱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培养坚强意志"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及培养坚强意志品质。

讲课时,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诚信价值"这个知识时,我首先点出了诚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诚信可以创造财富;诚信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诚信可以融洽人际关系。现实生活确实存在不诚信的现象,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不诚信的例子的危害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这样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练习和讲评,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练习过程中,有关的练习要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应:讲授教材与大纲对应;讲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应;巩固练习尽量与中考试题题型对应。

临近考试复习时,要出好一定量的复习提纲,进行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复习提纲应该是教材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不要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要采取相关措施(老师、学生)对学生复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抽背、测试复习提纲题里的一些题目,帮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使压力变动力。一定量的专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与记忆,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2.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后进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后进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尊重。对后进生,决不歧视他们,而是偏爱后进生,重视后进生,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后进生谈心、谈学习,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培养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人所知而感到委屈。有位学生李锋,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可是他是画画的小天才,一到课余时间便画画,画各种各样的动物,连他坐的桌面仿佛也画成了一个"花花世界",遭到许多教师的批评。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多次与之交谈,肯定了他的心灵手巧的一面和在绘画有天赋,如果在学习上也像这么努力专注的话,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并指出学习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信心,讲究学习方法,一定能够补上来的。此后,这位学生学习上有了变化。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到学期期末考试时,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3.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