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外经贸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07 08:58: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外经贸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外经贸

第1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7-1217/F

邮发代号:24-1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半岛新生活》(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半岛都市报社主办,是山东半岛影响力最大的时尚生活杂志,封面为铜版纸、内页主要采用轻涂纸、双胶纸全彩色印刷。作为山东半岛传媒市场上一份强势上升的杂志,本刊在大众消费金字塔的黄金档位――25岁至45岁中青年白领人群中,媒体影响力居山东第一位。

第2篇

两所学校各有千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对外经贸大学,贸大,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论文摘要] 古英语词(archaic word)在现代英语中虽已不再广泛应用,且正在逐渐消亡,但在法律英语、合同英语中却仍较常见,如副词here, there, where加上一个或几个介词构成的副词,这类古词语的运用可使合同简练、严密、庄重,且具有很强的文体效果,但同时也为初次接触英语合同者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将对这些词进行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的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如贸易、金融、投资、经济合作等都离不开合同。但我们也发现,在经贸活动中出现了不少涉外经济纠纷,这些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不少纠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合同文字引起的,要避免这些纠纷的发生,首先就需要读懂合同原文。合同文件枯燥、乏味,句子长、术语多,另外一个难点是这些英文合同中包含大量的旧体词,这些旧体词在现代英语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合同文本中却很常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避免误解、避免歧义,使行文准确、简洁,这些词各有各的含义,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只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一、以here开头的词

1.hereby

该词意为by means of , by reason of this, by this agreement,“特此”,“因此”,“兹”,“在此”。此词常用作法律、经贸文件、合同、协议书等正式文件的开头语,在合同条款中需特别强调时也可用,表示当事人借此合约,要宣示某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如保证、同意、放弃权利等,一般放于主语后,紧邻主语。如:The Company hereb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 意为:By this agreement the Compan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即:公司在此保证……再如:Both parties hereby agree that……意为:By this agreement both parties agree that……即:双方当事人在此同意……

2.hereof

该词意为:of this agreement,“关于此点”;“在本文件中”,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hereof 意为: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of this agreement 即:于本合约之日期生效。再如: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hereof 意为: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of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各条款之标题。

3.hereto

该词意为:to this agreement,“至此”,“在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both parties hereto 意为both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之当事人双方;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and hereto 意为: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to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之附件I所列之各项。

4.herein

该词意为:in this agreement,“此中”,“于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中)的……,本法(中)的……”等,一般置于所修饰词后,紧邻所修饰词。如: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herein 意为: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in this agreement 即:向当事人于本合约中同意管辖的法院提起诉讼;再如: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in 意为: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is agreement,即:遵守本合约所规定的条件。

5.hereinafter

该词意为:later in the same Contract,“以下”,“在下文”,一般与to be referred to as, referred to as, called 等词组连用,以避免重复。

6.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is agreement,“在本合约内”、“依据本合约”。如:obligations hereunder,意为obligations under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内的义务”。再如:rights granted hereunder,意为rights granted under this agreement,即“依本合约所赋予的权利”。

二、以there开头的词

1.thereof

以”there”为前缀加上介词构成的词,如thereafter, thereby, therein, thereinafter, thereinbefore, thereon, thereof, thereunder, thereupon, therewith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需要读者依照合同的上下文来判断,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复杂,请看下例:

This Agreement is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 the English text shall govern. 句中”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从上下文判断意为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即thereof一词代替of the English version。与以here开头的词如hereof的理解方法类似。

2.therein

该词意为in that, in that particular

context, in that respect,“在那里”,“在那点上”,“在那方面”,表示上文已提及的“合同中的”“工程中的”。如: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thereof意为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of the contract,合同或合同的任何部分。

3.thereto

该词意为:to that,“随附”,“附之”,如:“Contract Products” means the products specified in Appendix 2 to this Contract, together with all improvements and modifications thereof 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句中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意为: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ments。

4.t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at, “在其下”,“依照”,如:The Borrower fails to pay 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 as and when such amount shall become payable. 句中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意为any amount payable under the contract。

三、以where开头的词

1.Whereas

该词意为:considering that, “鉴于”,“就(而论”,常用于合同协议书的开头段落以引出合同双方订立合同的理由或依据。如:Whereas Party A desires to use the Patented Technology of Party B to manufacture and sell the Contract Products……鉴于甲方希望利用乙方的专利技术制造并销售合同产品。

2.Whereby

该词意为:by the agreement, by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s,“凭此协议”,“凭此条款”,常用于合同协议书中以引出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主要合同义务。如:

第4篇

    [论文摘要] 古英语词(archaic word)在现代英语中虽已不再广泛应用,且正在逐渐消亡,但在法律英语、合同英语中却仍较常见,如副词here, there, where加上一个或几个介词构成的副词,这类古词语的运用可使合同简练、严密、庄重,且具有很强的文体效果,但同时也为初次接触英语合同者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将对这些词进行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的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如贸易、金融、投资、经济合作等都离不开合同。但我们也发现,在经贸活动中出现了不少涉外经济纠纷,这些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不少纠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合同文字引起的,要避免这些纠纷的发生,首先就需要读懂合同原文。合同文件枯燥、乏味,句子长、术语多,另外一个难点是这些英文合同中包含大量的旧体词,这些旧体词在现代英语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合同文本中却很常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避免误解、避免歧义,使行文准确、简洁,这些词各有各的含义,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只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初学者初步了解对外经贸合同的英语用词特点。

    一、以here开头的词

    1.hereby

    该词意为by means of , by reason of this, by this agreement,“特此”,“因此”,“兹”,“在此”。此词常用作法律、经贸文件、合同、协议书等正式文件的开头语,在合同条款中需特别强调时也可用,表示当事人借此合约,要宣示某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如保证、同意、放弃权利等,一般放于主语后,紧邻主语。如:The Company hereb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 意为:By this agreement the Company covenants and warrants that……即:公司在此保证……再如:Both parties hereby agree that……意为:By this agreement both parties agree that……即:双方当事人在此同意……

    2.hereof

    该词意为:of this agreement,“关于此点”;“在本文件中”,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hereof 意为:to take effect on the date of this agreement 即:于本合约之日期生效。再如: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hereof 意为:the headings of the sections of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各条款之标题。

    3.hereto

    该词意为:to this agreement,“至此”,“在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的……本文件的……”,一般置于要修饰的名词的后面,与之紧邻。如:both parties hereto 意为both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之当事人双方;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and hereto 意为:items specified in Attachment I to this agreement 即:本合约之附件I所列之各项。

    4.herein

    该词意为:in this agreement,“此中”,“于此”,表示上文已提及的“本合同(中)的……,本法(中)的……”等,一般置于所修饰词后,紧邻所修饰词。如: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herein 意为:to file a suit in the court agreed to in this agreement 即:向当事人于本合约中同意管辖的法院提起诉讼;再如: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in 意为:to foll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is agreement,即:遵守本合约所规定的条件。

    5.hereinafter

    该词意为:later in the same Contract,“以下”,“在下文”,一般与to be referred to as, referred to as, called 等词组连用,以避免重复。

    6.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is agreement,“在本合约内”、“依据本合约”。如:obligations hereunder,意为obligations under this agreement,即“本合约内的义务”。再如:rights granted hereunder,意为rights granted under this agreement,即“依本合约所赋予的权利”。

    二、以there开头的词

    1.thereof

    以”there”为前缀加上介词构成的词,如thereafter, thereby, therein, thereinafter, thereinbefore, thereon, thereof, thereunder, thereupon, therewith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需要读者依照合同的上下文来判断,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复杂,请看下例:

    This Agreement is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 the English text shall govern. 句中”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thereof”从上下文判断意为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any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即thereof一词代替of the English version。与以here开头的词如hereof的理解方法类似。

    2.therein

    该词意为in that, in that particular

    context, in that respect,“在那里”,“在那点上”,“在那方面”,表示上文已提及的“合同中的”“工程中的”。如: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thereof意为the contract or any part of the contract,合同或合同的任何部分。

    3.thereto

    该词意为:to that,“随附”,“附之”,如:“Contract Products” means the products specified in Appendix 2 to this Contract, together with all improvements and modifications thereof 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句中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hereto 意为:or develop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ments。

    4.thereunder

    该词意为:under that, “在其下”,“依照”,如:The Borrower fails to pay 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 as and when such amount shall become payable. 句中any amount payable thereunder意为any amount payable under the contract。

    三、以where开头的词

    1.Whereas

    该词意为:considering that, “鉴于”,“就(而论”,常用于合同协议书的开头段落以引出合同双方订立合同的理由或依据。如:Whereas Party A desires to use the Patented Technology of Party B to manufacture and sell the Contract Products……鉴于甲方希望利用乙方的专利技术制造并销售合同产品。

    2.Whereby

    该词意为:by the agreement, by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s,“凭此协议”,“凭此条款”,常用于合同协议书中以引出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主要合同义务。如:

第5篇

困难复杂的2012年外经贸形势

石广生

(原外经贸部部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名誉会长)

总的来说,2012年外经贸的形势,就四个字:困难,复杂。

1.世界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正在继续

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急风暴雨式的影响可能过去了,但是其深度影响正在继续。金融危机产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带出了债权危机,债权危机目前只是在欧洲,如果有一天美国的债权危机爆发了,这对世界将是一个灾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外经贸所面临的形势是何等严峻,大家可以深思。

2.单级世界以来,美国把世界带入了一个新的困境

马克思和列宁早就对垄断资产阶级说得非常清楚,今天印证得也非常清楚。美国政权归根到底是由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利益集团所主导,奥巴马只不过是一个总经理而已。因此连年打仗,一开始是科威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现在又要酝酿着叙利亚和伊朗。其实就是为了维护石油集团和军火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产油国拿到石油。仗一打起来,陈武器卖掉,试验新武器。美国的武器生产集团和军事集团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研发、制造、钢铁产业等,甚至飞机、坦克都包括。发动这么大的战争,最终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经济上,美国垄断着金融码头,利用美元的强势,利用金融体系的优势,把世界的钱装到自己的腰包。创造了很多金融衍生品,都是捞钱的手段,看不见的手段,都为了金融寡头的利益。最后实在掩盖不住了,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然后经济危机,这是美国大搞虚拟经济造成的结果。很遗憾,至今没有任何遏制,还在延续、还在掩盖。

所以,今天世界是非常困难的,必然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外经贸的发展。这个形势在新的一年,或者未来几年会怎么发展,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3.相对公平、相对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没有建立起来

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后,新兴经济体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却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的经济秩序。在不平等、不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肯定是受害者。虽然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但是距离根本改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将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反倾销肯定不会减少,这也是对我们外经贸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影响。

4.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甚至不排除下降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等等,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甚至是下降。失业大量出现,购买力相对地减弱,怎么可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大发展?这都是我们忧虑重重的事情。这必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外贸好不好,基础在国内

沈觉人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名誉会长)

2012年,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是复杂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但是联合国的估计是不到2%。因此,市场情况不好,欧洲现在萎缩得最厉害,然后是美国。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大概增长22%,2012年可能为10%,或者多一点,能够到15%就相当好了。根据这样一种情况和我走基层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的外贸好不好,基础在国内,所以我们要对国内的问题非常重视,我想讲三个问题。

1.保外贸的增长和扩大内需的关系

内需非常重要,但外贸企业不会做。外贸企业确实是觉得国内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国内贸易并不是很好做。更重要的是,2012年国际市场是一个萎缩的趋势,我们要保持10%,或者多一点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央提出内需、出口、投资三架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我觉得还是应该这样。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要在保出口、维持出口正常的情况下来考虑2012年的工作。扩大内需是非常重要的,但扩大内需也不能代替出口,因为扩大内需也不是很容易的。

2.关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

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好,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好,是一种渐进的模式。结构调整是谁在干的?是企业。政府是推动,政府是帮助,政府是促进。归根到底,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都是要靠企业去努力。

3.企业是国家经济体的细胞,国家经济靠他们支撑

现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很多。生产成本不断地上升,原材料、劳动工资都在上升,资金、贷款比较困难,市场是萎缩的,人民币是升值的,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企业真是很困难的。我们建议请国家发改委专门来关心中等企业以下的这些企业的生存条件。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的民营企业贡献很大,GDP当中60%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国家的就业人口70%~80%是在民营企业劳动的,贡献很大,但困难很多。国际市场不管好坏,我们很难左右它,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企业,要让他充分地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终端或放缓

张向晨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上争论经济全球化是不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人说,经济全球化的链条由于经济危机断了;有的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全球经济治理,对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都有很大影响。当时,讨论很热烈,但是没有一个结论。

我的观察是,从投资贸易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到终端或者放缓。因为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改变,基本趋势也没有改变,但是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确实是放缓了,可以说是停滞了。

多哈谈判陷入僵局具有代表性,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他们控制世界贸易的50%、投资的90%,他们对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推动的动力不足。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格局正处在调整当中。

上一轮全球化的过程中,以跨国公司为推动力,把全球的产业链和布局基本完成,在国际分工中,跨国公司处在高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低端。但是,2011年这个利益分配开始调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也不永远处在价值链的低端,我们在一些中端的,甚至高端里面也有了一定的位置,但还没有形成竞争,这样国际摩擦就会增加。

另外,在低端产业里面,发展中国家虽然有规模和市场优势,但发达国家从政治上考虑,为了保护夕阳工业,也不会放弃。所以在这些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还会和发达国家发生摩擦,一个主要是从经济的、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一个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这两方面的摩擦就会增加,就会给我们产生影响。

新兴经济体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和势头,但是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内,金砖国家之间还有很多分歧,很难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形成一个与美国抗衡的做法。

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现在面临一个责任难题。我的观点是要有一个积极参与的态度。面临中国责任的压力,可以采取搁置争议的态度,在多边区域里面去平衡。可以从全球经济治理中进行逐点的交换。比如说环境问题,我们有付出、有给予。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无谓的争论。我国贸易发展正处在上升时期,全球性的规则对中国更加有利。从多边和区域的角度看,应以多边为主、区域为辅的方针。

正确理解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央提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当前在学术界、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两种认识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理解成转变外贸增长速度。2010—2011年进口增长快了,出口贸易增长慢了,贸易顺差减少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这两年的进口增长快,主要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我们的进口结构35%左右是资源性产品,这几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资源性产品大涨价。

第二个误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要把劳动密集型出口转成高精技术产品出口。中国区域差距很大,经济发展要素禀赋差异很大,各地产业转型不可能都通过一种模式、一条路径。

中国的产业升级将走产业系列扩张的道路、产业转移和专业分工的道路,而不应、也不可能是以此代彼的替代型路径。

1.转变升级的路径从实践中来:加工贸易的案例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带动下,加工贸易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主要贸易形式。实际上加工贸易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本身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直以来,加工贸易转型的最主要表现是大量来料加工装配生产线转为企业法人,即由前者转为进料加工贸易,从而带动了境内产业配套和增值活动。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许多进料加工贸易企业开始探寻加工贸易产品转内销的途径。2010年,广东加工贸易转内销已达11000亿元人民币。

随着内销的增加和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加工贸易企业更加适应内外贸一体化的商业环境后,成为与国际通行的加工贸易形式基本一致。加工贸易的升级有多种形式:

第一种是通过产业系列扩张,即从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加工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方向拓展中实现的升级,技术、设备和经营能力增强。

第二种是企业内部从简单的委托加工(OEM)升级为设计加工(ODM),这在广东已经大量发生。前两种升级已经使进料加工贸易的境内增值率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的1.62提高到2010年的1.97。

第三种是贸易企业升级为品牌加工(OBM)供应商,这种升级现象虽然很少,但也已经发生。

2.加速产业转移,实现沿海与内地企业双赢

根据广东的经验,我认为应该加速产业转移。实际上,最好的方式是生产外包型的转移:沿海一些企业把自己需要劳动力比较多的、要素比较贵的生产环节转到内地去,它自己转型成服务型的制造企业,到上游、下游两端去扩展,搞运输、搞物流,或者搞设计,形成以沿海接单或者部分加上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变成沿海和内地的分工、专业分工合作的方式。这是正确的产业转移的途径。目前,这种现象在广东已经发生。

另外,还需要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专业分工、生产外包的形式来实现企业的转型。服务型制造企业,就是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的一种趋势。这种企业既可以是技术型,也可以是品牌型,甚至可以是营销型,其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技术,可以是品牌,可以是营销,可以做龙头,也可以进行生产外包。

3.以商品市场为基础,建设国际商务新平台

商品市场可以成为国际商务交易的新平台,而从单个企业经营外贸到整个商品市场经营外贸,则是一种经营方式和竞争方式的转变。最典型的就是义乌,义乌这种方式确实是我们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一个框架,本来搞内贸,现在也搞外贸,内外贸在商品市场结构里面都实现了。

4.引导更多流通型贸易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

贸易企业以增加服务内容形成供应链机制,将创造出口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因素。各类平台要建设商业渠道,特别是在内地省区要搭建这样的平台,探索物流和商业的模式,使这些外销产品更顺畅地进入国内市场。这也是国家进口贸易的切入点。

许多贸易型企业在过去外贸制的基础上对生产企业增加了服务内容,有的还形成了包括物流、商业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多项生产内容的供应链机制,不仅提高了流通效率,而且降低了原来的隐型成本。

5.发展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创新贸易方式

目前,全国共有34个省市共同参与了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一个全国范围、互联互通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体系正在形成。建议商务部加强对全国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领导,早日实现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

6.扩大加工贸易产品转内销 ,为培育国际竞争力寻找新途径

加工贸易曾使扩大出口获得成功,应把这种政策复制到进口上来,探索进口贸易优惠、便利的措施,寻找扩大进口贸易的新途径。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以资源品、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为主,非资本品的最终产品比重较低,这既有我国生产结构和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产品信息、流通渠道和消费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加工贸易具有较快进入国内市场的优势。

7.加快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指导和推进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一种举世公认的新标志,而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应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最醒目的新标志。

作为贸易强国,不仅要强调贸易质量,而且也要强调贸易数量,特别是人均数量;没有人均数量就没有话语权。从生产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应该是在继续保持低端产品竞争力优势的基础上,以高端产品的增量来优化结构,是产业系谱和产品结构的扩展型优化;反映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也应当是这种结构优化的反映。

要培育外贸新的竞争优势

王受文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

我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

1.国际市场的形势

大家都有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

我给大家一些企业的反映:第一个,出口订单指数下降。2011年10月份和11月份出口订单指数都是小于50(10月份是48.6,11月份是45.6)。企业还反映,现在这个时候和2010年的现在这个时候有着鲜明的对比,2010年企业这个时候工厂订单接不完,现在工厂到处找订单。订单大量减少,企业很困难,现在有些企业已经放春节假了,让工人正月十五以后再返回。这是国际市场的第一个反映。第二个,是出口企业要求给予信贷支持非常多,现在国外银行的流动性在减少。第三个,是国际市场风险越来越大,中国出口信保公司2011年的保险的报审率比2010年同期增长70%以上。总之,2012年国际市场需求极为紧张。

2.国内综合出口成本在上升

2011年11月份同2008年11月份(金融危机正在开始的时候)相比,工业用地的价格涨了7%,劳动力成本、工资成本涨了26.4%,资金成本涨了1.5个百分点。大量需要进口的原材料价格增长了64%(英国CRB商品研究所的数字),人民币汇率上涨了8%。这些就是体现了出口综合成本在上涨。

3. 要培育外贸新的竞争优势

在外需这样的成本情况下,我们认为要抓外贸新的竞争优势。再靠劳动力、土地、政策优惠不行了,要培育外贸新的竞争优势。靠什么呢?

第一要特别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确实要形成一个全民的意识、全国的战略,所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在重要的交易会场所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

第二要为企业减负。工资、汇率、土地成本上升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其他一些费用能不能减下去?广东省最近提交一个材料,现在外贸企业面临的各种收费161项,企业苦不堪言。所以要想办法为企业减负。

第三要政策稳定。不能把出口退税当作政策调节外贸的手段。出口退税一定要坚持中性原则。凡税必法,税要的是法律。法律应该是人大通过,而不是由某一个部门调上调下。这对外贸发展是不利的。

美国经济仍然低迷,面临下行风险

肖 炼

(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2012年,美国经济大概是温和复苏,但仍然低迷,面临下行风险。2011年GDP增长可能小于2%,就业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12个区中间有11个区实现了增长,但非常缓慢和温和。房地产尽管有所复苏,但复苏非常疲软。2012年美国GDP增长可能在1.3%~3.1%之间。

美国国债制约经济的发展。国债提高上限之后,每购买500亿国债相当于降低利率0.5个百分点,实际上美国的利率现在是-2.1%。美国银行购买财政部2.3万亿国债,压低了美国的利率。美国搞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普京说这是流氓行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贸和出口。现在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这必然对中国2012年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2012年美国的国债将会超过1.5万亿美元。根据美国国会办公室的统计,2012年以前美国国债将以年均1万亿美元的规模在增长。目前,美国没有偿还的债务是5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是15万亿美元。

如果欧债出现危机,就要逼美元升值,美国对欧洲出口会减少,美国在欧洲投资股价会下跌,美国就会加大对中国的贸易摩擦。

当前中美经贸交锋的主要问题是汇率问题、贸易保护问题、市场准入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美国通过外交手段、法律手段、国际手段和经济手段逼人民币升值。美国制衡中国,从经济上来讲,有单边、双边、区域、多边四个层次,而且这四个层次交叉使用。TTP实际上就是架空了APEC或者“10+3”,关键强调三点,劳工、人权,环保和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的交锋就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进出口发展模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以及建立和谐社会构成挑战。

怎么办?我觉得我们的经贸对策必须要结合国际经济形势和政治格局,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层次来讨论对策,而不是就贸易本身来谈贸易。要服从于中国的对外战略,要贯彻十二字方针。在“10+3”和APEC中间要团结大多数。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利用外贸来提高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怎么利用外贸来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保持多大的外贸顺差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怎么化解中国投资美国国债这个存量的危险等。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处理好扩大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我们产品要差异化解决问题,不能靠量来解决问题。我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债转股。第二,美国在反向操作,他卖短买长,我可以卖长买短。第三,增加黄金的储量。第四,增加战略资源储备。第五,要引进留美高级人才。第六,要在美国走地方包围中央的道路。仅仅和华盛顿方面打交道不行,要发展我们同美国州和地方的关系,取代官方贸易的不足。第七,收购美国的智库,游说美国的智库,美国的传统基金。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经贸关系有重大影响

王俊文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

俄罗斯是我们的大邻国,国际地位也不轻。要注意以下问题:

1.普京提出建立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联盟

2011年10月2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莫斯科发表了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宣言,签署了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章程。这标志着三国一体化从过去的关税同盟进入到经济的新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最终是建立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海关和热门空间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劳动力、商品、服务、资金的自由流动。三国的经济体未来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都在增加。我们和这一个地区现在已经有了两条石油管道,一条是哈萨克斯坦,另一条是我们东北和俄罗斯的这一条管道,南边还有一条,已经通气。长远来讲,欧亚经济体联盟的建立对我国在经济、政治、战略,能源战略方面意义非常重要。

2. 俄罗斯正式加入WTO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走过了18年的道路,现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俄罗斯一直讲开放市场,意味着很多企业面临外来商品的进入,面临极端不利的竞争力,不管怎么说这个事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包括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俄罗斯的大门逐渐开放,逐步转轨。俄罗斯认为它是一个亚洲国家,乌拉尔山以东全部是亚洲的版图。据最近得到的消息,2012年APEC会议将在俄罗斯举行。俄罗斯有一些机遇。俄罗斯经济的开放有赖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这符合俄罗斯整个的经济战略。俄罗斯不同层面的人都竞相到中国访问。有一位据称是普京智囊团成员的人来中国调研,想在二战后一块废地建立俄罗斯欧洲金融中心,完全按照香港的模式来规划。俄罗斯政府的高管到中国来商谈,希望中国为俄罗斯建立一个类似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工业园区。俄罗斯的海关方面到中国来,要在满洲里建立出口区,希望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在伏尔加河流域增加商品的运输。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开放市场,经济能够更多地开放,这对中俄双边经贸关系会产生新的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政府贸易到边贸,经历了不平凡的道路。所以,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是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的一个转轨的机会。俄罗斯希望在它的领土上搞一些加工项目,长远来讲,可以搞一些矿产、商业木材加工。

普京如果在未来的选举中胜任以后,他一定要改变现在的政策,走改革开放,不管路有多长,一定要选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可避免。所以这个也就给我们未来和俄罗斯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怎么样和俄罗斯合作。据统计,俄罗斯现在每年有50万人离开西伯利亚,条件艰苦,要想直接开发需要留住人,留住人就要物质保障,物质保障从哪里来?所以普京如果上台,会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这个对中俄双边经贸关系也会产生一个新的影响。

全面深化中国同欧盟的战略合作关系

夏友富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欧债危机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欧债危机有三大根源:第一个是高福利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一直在下滑,创新能力在下降;第二个原因是政治危机,无限扩张,整个欧盟是有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第三个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包括高盛对希腊做假账造成的。美国向欧盟转嫁危机,抢夺剩余资本。

2011年,欧盟对华投资非常少;中国对欧盟出口也急剧下降,增长率是个位数,2012年上半年可能也是个位数字。欧盟贸易占我们进出口贸易的20%,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建议,要全面深化对欧盟的战略合作,帮助化解欧债危机。不是救,人家不希望你救,我们也没有实力救它。为什么要全面深化合作呢,因为欧盟跟我们没有根本的冲突。

欧盟是我们第一贸易伙伴,我们要支持欧盟,支持欧元。欧元的稳定对我们有好处。建议:

1. 全面深化对欧盟的投资

应该搞基金的形式,跟欧洲大的基金公司全面合作。我们和比利时政府合作搞的基金,效果不错。他们好的品牌、技术、销售渠道,我们国内也有需要。要加大对欧盟的投资。

2.加大科技合作

欧盟很多大型研究机构缺乏资金,高科技合作的前景很大。以前老是向跨国公司买,而跨国公司不给你最先进的,给你也是要高价。欧洲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有好多高科技,可以搞合作,可以开放我们的863、973计划。

3.加大对欧盟的进口力度

进口是我们需要的,贸易平衡不是搞采购,需要研究欧盟国家,加大进口的力度。

4.全面深化中欧绿色经济合作

第6篇

经贸英语经贸知识衔接目前,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经贸英语有两类,国贸专业的经贸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的经贸英语。两类经贸英语课程中的英语教学各有特点,但培养方向无疑是一直的,即是外语与国际商务知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贸英语知识的学习角度探讨经贸英语教学中的英语与对外经贸专业知识关系的问题。

一、对外商贸英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指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完善对外经贸体制。国家规划为我国近期的对外经贸发展事业绘制了宏伟蓝图。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际的较量。中国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败关键是看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各地区各部门对外经济贸易业务的频繁,这就需要大量的懂外语的外贸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的经贸英语课程。开设的课程多为一学年的商贸英语,且多在大三或大四等高年级开设,内容多涉及基本的商贸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英语术语等。由于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为学生的就业常创造更多的选择,故课程颇受学生的欢迎。

二、商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笔者考查,商贸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首先学生感觉学的不多,学的不深,毕业后很难派上用场,学生毕业后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问题的现状和学校设置商贸英语课程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开设对商贸英语课程认识不够,普遍认为课程的开始是为了开拓一下学生知识背景,无需专和精的学习。多数开设商贸英语课程的学校都为了学生就业而设置该课程,并不把商贸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这一战略地位上来规划和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首先在师资配备上并不专业,商贸英语课程的教师多数就是普通的英语教师,并没有很强的经贸知识背景,认为英语教师备备课就能教授商贸英语课程,结果必然导致教学内容肤浅,教学效果欠佳。其次在教材选择上多选择简易的商贸英语素材,多是原则和规则之类的叙述而并非实践的案例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总之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商贸英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

2.经贸英语教学内容、资源和教学手段脱离实际。翻阅英语专业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多数教材为10年前甚至更早的教材,而我国的对外经贸发展迅速,经贸的理论的实践和案例年年更新。有些新理论和新学说很难在学生的教材中得以体现。受制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商贸英语课堂也出现了老师在台上一章一章的讲,学生在课下半信半疑的听的机械教学模式。老师讲解单词然后讲解课文和练习,孰不知商贸领域的知识是实践的知识,商贸知识又是一个复合型的知识体系,不仅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要有营销、交际谈判、物流服务、金融知识等放放面面的知识,它和一般的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的学习区别还是很大的。

3.经贸英语的教学重点上,很多经贸英语仅仅偏重于读写译的训练而忽略听说的训练,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商贸领域的商事活动很多首先是通过电话或面谈沟通开始的,而后在再做一些合同起草等文字性的工作。如果从业者不能在初次接触中很好的理解对方的发盘询盘等要点,后面的合作也很难进行的顺利。

4.商贸英语课堂缺少对学生进行不同国家商务惯例和商务文化的教学和讲解,造成学生对将来从业的适应和过渡期漫长。尽管国际上关于国家贸易有统一的规范,比如UPC500等,但各个国家由于宗教、民族文化等的差别,表现出了多样的商事惯例和文化。比如在南美的客户很少有接受远期信用证结算的;中东地区不接受货物秸秆包装的传统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经贸英语教学中的英语与对外经贸专业知识的衔接探索

改革和完善传统商贸英语教学弊端,应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等形式讲解经贸英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除涉及经贸英语文体风格和语句特点及专业词汇的学习之外,应该更多地系统学习经贸专业知识,并加大对外经贸实务知识的引入和讲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之,要做好知识性和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结合。

第一,增强和加深对外经贸专业知识的学习。经贸英语只是经贸知识的表达符号和工具,没有准确扎实的专业知识必然导致经贸英语变成脆弱的花瓶,“中看不中用”。这方面应该探讨引入经贸专业教师的必要性。虽然商贸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自然无法和经贸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但商贸专业的教师以其系统性和宏观性的专业背景在讲授商贸英语课程时就能更好的做到高屋建瓴,更贴近现实和实务,也更加符合学校设置经贸英语课程初衷和目的,即是为学生的就业增加竞争力。即使有些学校受制于师资的匮乏,也应该在商贸英语师资配备上多考虑具有商业背景英语教师担任,唯此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第二,加强国际上商贸惯例和国家间商业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以使商贸英语的学习更加使用和得体。对外经贸活动和商事活动是人们交际活动的一种,交易活动的过程必须符合普通交际活动的基本基本原则。比如,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和互相尊重批次的文化和传统,等等。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才能把握商机真正多好对外经贸。比如,英语学生都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Merry Christmas是所有学过英语的学生都知道的西方基督教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但圣诞节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意义也许体会并不深。举个例子,中国广东某外贸加工企业接单为位于美国的采购商加工一批圣诞树,但该批圣诞树由于厂方组织生产不及时,导致该批次圣诞树在来年的一月份才到达美国西雅图海港。由于圣诞节已过,圣诞树被采购商退回。该例说明,了解目标国的商事管理和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注意改进商贸英语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采用案例教学。分专题和模块,考究语言精确性的学习。模拟商事活动的现场,进行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如何处理好经贸英语教学中的英语与对外经贸专业知识的关系,是一个很具现实性的课题,有效衔接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是高等学校商贸英语课堂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

2019年2月16日18:00考生可登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查询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我校将不再寄发成绩单,如考生需调剂其它学校,可在教育部下达分数线后向研究生院索取书面成绩单。

2019年研究生统考成绩复核工作采用网上登记方式。如对统考科目(包括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科目)考试成绩有异议,考生可于2019年2月18、19日两天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shmeea.edu.cn)申请成绩复核。

专业课成绩到我校研究生院申请复核,时间:2019年2月18日9:00-11:30,12:30-16:00;地点:古北路620号行政楼502室;电话:021-52067316。申请成绩复核请携带考生准考证、身份证。如需委托查询还请携带考生本人所写的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第8篇

一、三观教育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在“三观”问题上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个人价值取向上,主要侧重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但是仍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明显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在问及思想追求时,23.54%的学生选择了功利主义;21.95%的学生选择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而选择为国家作贡献的仅占10.76%。可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仍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主流导向。

在“对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人”的调查中,56.96%的学生选择了父母或抚养人;排在第二位的是朋友或同学,占15.2%;而教师的影响排在第三,仅占14.79%。这说明在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形成方面,父母或抚养人的影响较大,学生对家长的认可度高,而朋友或同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当代学生比较张扬个性,同龄人之间的行为易相互模仿,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影响力不高,可能是所谓的师道尊严等观念,使学生觉得与教师有距离感;教育手段相对单一和落后也大大降低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缺乏人格魅力也是原因之一。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36.19%的学生认为管理工作切合实际,效果好;37.3%的学生认为不太切合实际,效果一般;16.79%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9.63%学生认为脱离实际,效果不好。在教育手段上,0.01%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的方式;39.82%的学生选择了演讲、辩论、看电影教育片的方式;其他的几种教育方式的选择中,专题报告占4.44%、传统授课占3.17%、主题班会占2.36%。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目前的思想教育方式还是相对单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太少,导致了思想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明显。

二、思想意识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但仍有部分学生轻视学校规章制度,更有5.09%的学生认为“校纪、校规在心目中轻于鸿毛”。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适当加强法治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校纪校规的学习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在政治理论方面,80.2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高自身修养,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政治修养上还是追求上进的。从获取时事信息的渠道上看,26.96%的学生通过电视广播,14.2%的学生通过报纸,31.98%的学生通过网络,10.32%的学生通过课堂,17.35%的学生通过别人的谈论,这说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课堂传授。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下降,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往往先是考虑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但同时也存在选择和判断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学生和周围同学所关心和经常谈论的问题看,45.89%的学生选择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14.23%的学生选择恋爱问题,30.11%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工作问题。学生所选择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容易迷失方向。选择信息自主性的增强与选择能力偏弱之间存在着矛盾,解决这种矛盾更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方面的调查主要是从诚信和对待违背社会公德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的。

从诚信方面看,46.24%的学生认为现在大多数人是讲究诚信的;22.01%的学生认为别人诚信与我无关,但是本人要讲诚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诚信规范,但仍有29.67%的学生认为现在人们普遍不讲诚信。在金钱、名誉、地位、信誉哪个对人比较重要的调查中,41.8%的学生选择信誉最重要,24.26%的学生选择金钱,19.6%的学生选择名誉,14.2%的学生选择地位。

从这些数据看,学生希望自己以及他人都能够遵守诚信的道德的信条,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内心产生困惑甚至迷茫。在调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中,14.01%的学生认为受到了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72.76%的学生选择了受到了社会大环境不诚信的影响。

这说明了诚信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从诚信教育的方式和效果来看,6.5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育很有效,15.1%的学生认为比较有效,66.1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从教育方式看,学生普遍主张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诚信档案,开设诚信必修课,长辈以身作则等。说明了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更要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提高诚信的道德软约束。

四、心理状况在心理方面,13.63%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压力,心理状况良好;71.02%的学生觉得自己有点压力,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8.78%的学生觉得有压力,需要通过心理帮助维持良好;4.93%的学生有压力,不知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这些数据说明了我院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太令人乐观,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加以调节。今后,学院要在学生的心理压力调适方面加大力度,如开设相关的讲座、板报知识宣传等。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依次排序为:

1.经济条件。这说明了我院困难学生人数较多,学院的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院有关部门加强引导;

2.就业压力。17.05%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内容,说明加强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3.学习压力。

16.89%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内容。学习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造成学生学习困扰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困难导致考试焦虑、失眠、抑郁等,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加强学生学习方面的正确引导;4.感情问题。表现为学生情绪情感的困扰,12.30%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内容。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学习的变化等等引起了很多心理矛盾和冲突,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水平有限,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真正独立、正确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产生内心的不安,从社会角度看,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对大学生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内心充满了竞争意识和紧迫感,这使得他们容易大悲大喜,情绪很不稳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5.成长经历中的阴影。10.74%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内容。6.人际关系不和谐。5.60%的学生选择了此项内容。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问卷反映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有46.68%的同学认为自己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十分和谐,42.27%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较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在问及与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时,有50.26%的同学选择了亲密无间,36.84%的同学选择客客气气,但也有11.20%的同学认为与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1.5%的同学与宿舍关系势同水火。从以上一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等。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成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五、校园生活校园生活项目的问卷调查主要从对学院的评价、校园生活的目的性、日常生活表现等方面展开。

学生对学院的评价,主要从学生对学院的认可度、整体印象、对学院的教学管理、服务“三育人”等方面进行评价。从对学院的认可度看,4.56%选择了非常喜欢;35.8%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喜欢;51.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喜欢;8.2%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这说明了学生普遍比较认可我们学院,具有一定的校园凝聚力,而这种校园凝聚力是我们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从学院的“三育人”方面看,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但是在服务育人方面,有15.36%的学生认为不好或很差。校园生活的目的性,主要是从学习的目的性和社会活动的目的性两方面来调查。从学习的目的性看,28.97%的学生想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45.77%的学生想得到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20.30%的学生想多一种人生历练,而认为无所谓、重要的是感受大学气氛的占4.96%。从社会活动的目的性看,51.55%的学生选择了增加见识、经验,22.51%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仅9.32%的学生选择献身公益,6.96%的学生认为对仕途有利,9.6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通过以上两方面对校园生活的调查,大部分学生目的明确并且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在目标确立方面缺乏指导。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时间用于学习上,并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但仍有19.16%的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游玩上。

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外语仍然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一部分学生重视学习课外知识,把部分时间用于专业外的学习,有5.62%的学生存在着不学习的现象。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或有学习的热情,但是把学习局限于课程的学习,对学习缺乏选择性,需要老师更好地指导。

第9篇

关键词:英语;粤音借词;清末;广州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2-0049-03

自清代中叶之后,伴随着西方经济、文化势力的渗透,中国作为“老大帝国”的地位受到动摇并开始逐渐融入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当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定数量的中文词汇被英语吸收而成为其外来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1]其中,由于广州是内地最早对外通商的城市,中西交流的时间跨度较长,英语中的粤音借词出现时间较早,数量相对较多。不仅如此,这些粤音借词透露出了清末广东对外商贸活动的种种实绩,有助于拓宽我们观照历史的视野。

一、天朝风物:进入英语的广东特产

在满清统治者看来,天朝物华天宝,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因此不需要与来自远方的“蛮夷”打交道。出于“天朝上国”对番邦的恩典,清政府将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对外有限度开放。从1757年开始直到1842年《》签订的80多年里,广州的商业地位得到了稳步而迅速的提升,国内外物资的集中、销售、转运以及交融流通都在这座城市里开展。到了1839年前后,广州人口已达到50万上下。“小贩、艺人、店主摩肩接踵。被每天可挣两先令工资所吸引而来的广州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卸下和搬运各种各样的涌入广州的货物:用潮州船运来的广东沿海乡镇所产的盐、鱼、大米和糖;广西来的大米、肉桂;云南来的铜、铅、宝石和黄金;福建来的陶器、烟草、蓑衣、糖、樟脑、红茶、雨伞;浙江来的丝绸、扇子和上好刺绣品;安徽来的绿茶;湖南、湖北及河南来的大黄和

各种药材。广州则输出燕窝、檀香和外国奢侈品……这个城市像块磁石,它吸进原料和人力,然后再把它们释放出来。”[2]

其中,国内茶叶的出口属于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大宗。据《清史稿?志九十九》记载,当时全国的茶叶市场大者有三个:汉口、上海、福州。“汉口之茶,来自湖南、江西、安徽,合本省所产,溯汉水以运于河南、陕西、青海、新疆。上海之茶尤盛,自本省所产外,多有湖广、江西、安徽、浙江、福建诸茶。江西、安徽红绿茶多售于欧、美各国。浙江绍兴茶输至美利坚。福州红茶多输至美洲及南洋群岛。”[3]536上述三地的茶叶出海,都需要经过广州。为了从茶叶交易中获利,洋商“麕集”广州。为了沟通上的便利,各类茶叶的英文名称一律采用广东的本地发音。

首先,“茶”被统称为Cha。在此基础上,根据茶叶自身的加工手法、出产地点来加以区分,又创造了Campoi(拣焙茶)、Hyson(熙春茶)等词汇。Chow(炒)、Wok(镬)分别作为制作茶叶的方式、主要工具也被收入英文词汇之中。有意思的是,由于国人对海外世界的了解极其有限,洋人采购中国茶叶的行为被理解为蛮夷以肉食为主,离不开有助消化的茶叶、大黄。[4]同时,中国又是茶叶的最佳出产地,洋人的茶叶供应不得不依赖于中国的供应:

盖茶之性喜燠恶寒,喜湿恶燥,又必避慓烈之风,最适于中国。泰西商务虽盛,然非其土所宜,不能不仰给于我国,用此骎骎遍及全球矣。[3]538

诚然,西方人喜爱中国茶叶,但远远未达到“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程度。不仅如此,为了达到茶叶的自给,英国从19世纪初便开始在印度广泛种植茶叶以期打破中国对这一饮品的垄断局面并试图开拓属于本国的茶叶销售市场。对于清政府而言,盲目的狂妄自大加上国内转运程序的繁琐低效,中国茶叶的外销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并在之后走向萎缩[5],这一情势反过来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或许,这正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主导者最为始料未及的。

除了茶叶以外,Galangal(高良姜)、Lingchi(灵芝)、Paktong(白铜)也属于贸易的一部分。它们通过Sampan(舢舨)被装载上船,运输至遥远的国度。在贸易活动的间隙,居留在在广州的西方人除了安心等待货物安全抵达之外还能够做的便是领略“食在广州”的含义。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的主食、零食至少有Chop suey(杂碎)、Chowmein(炒面)、Dim sum(点心)、Subgum ([炒]杂锦)、Won ton(云吞)诸多种类;水果则有Kumquat(金橘)、Litchi(或Lychee)(荔枝)、 Longan(龙眼)、Loquat(芦橘)。而Pakchoi(白菜)、Samshu(“三烧”[酒])也是日常餐饮所不可或缺的。事实上,洋人如何评价它们的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特产能够出现在异域文化的体系中而被认识、接受,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二、华夷博弈:官府?行商?鸦片

华洋之间的商业活动需要中介的参与和平衡。为了满足这样的现实需要,Hong(“行”)与行商(Taipan,或曰大班)应运而生。康熙二十五年,经两广总督吴兴祚、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广东巡抚李士祯共同商议,广州建立了准行商制度。从此之后,中外商贸往来集中在“十三行”地区(今广州荔湾区十三行路附近),由以伍秉鉴、卢继光为代表的行商负责接洽海外的商业团队和个人,并为其代办经营手续、协助调解中外纠纷。在“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思想指导下,行商成了政府与洋商之间的缓冲层,西方商人、中国行商、政府由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明治”结构。[6]

为了防止洋人“以夷变夏”,官员是不许与洋人直接见面的。洋人需要呈交的文件、资料、请示都由十三行的华商代为转递。此外,清政府严禁夷人自由进入中国内地。针对来华洋商必须频繁进出广州城的现实状况,只有在行商充当担保的前提得到满足之后,政府才会发放通行许可。此外,洋人还需要遵守的硬性规定至少还包括:不得与中国居民交往、攀谈;不得直接与商品生产者接洽业务;洋货(舶来品)出售之后不得折换为现银而是就地采购中国商品再运出中国国境;女性(家眷)不得随行来华;不得乘坐和使用中国的轿子;不得在华划船;每月的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可以在行商的陪同下,参观公共花园,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是,为洋人提供服务的华人(行商之外的仆人、翻译、马夫、厨师)会受到政府的严密监控和社会舆论的严重歧视。

可以说,在广州的外国人“被限制在号称十三行的老区长达八百英尺的滨江地段以内,那里有约四英亩空地。想到别处去租赁房屋的尝试,通常总是要碰钉子的”。[7]252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商只跟广州的行商往来,彼此的联系越发密切,情谊也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有证据表明,洋商与行商之间的信用度非常高。口头合同的份额远远大于文字合同。有的行商甚至会在洋商破产之后毅然免除其债务并提供其返乡的盘缠[8],这样的举动不但没有丝毫市侩气,反倒不乏豪侠的慷慨仗义。

然而,华洋商人的良好私交并不能左右国家之间的恩怨。随着英国国力的快速提升,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要求更加广阔的市场来消化它的强大生产力。从1793年开始,它陆续向清政府派遣正式的外交代表团赴京觐见最高统治者。然而,英国人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通商口岸或优惠的经商待遇,清朝皇帝仅将他们视作渴望归化的进贡者,根本没有考虑彼此平等相处的可能。天朝的傲慢无知看上去是可笑颟顸的,但事实证明,天朝有骄傲的本钱——在十九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二千六百万元——英国的白银滚滚流向中国[7]183,而中国的大门却丝毫未向远道而来的英国人敞开。对此而言,巨大的贸易逆差需要及时而妥善的解决。为此,他们选择了最卑鄙的武器:鸦片。

通过向中国内地非法运输、销售鸦片,从1828年到1836年,中国将三千八百万元拱手送与英国。这笔资金反过来资助了英国加速使印度殖民化的大部分活动。1830年,东印度公司的总稽查宣布,每年至少有四百万收入得从印度运回英国。印度的这笔盈余的大部分首先要变成鸦片在广州卖掉,然后购买茶叶运到国内,这又为英国政府增加了三百三十万镑关税。[7]184

鸦片的流入,使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大受其害,毕竟人一旦吸食鸦片便会上瘾。对于经销这种特殊商品的洋人来说,华人的Yen(瘾)和Yen-hok(吸食鸦片烟所用的针杓,简称“烟杓”)中散发出的薄雾烟霞就是他们的财富之源。就这样,丢弃了道德、廉耻的英国将中国拖入的泥潭;就这样,中国在仓促、茫然中迎来了使自己饱受羞辱的1840年。

三、一斑窥豹:洋人眼中的华人生活

重温晚清,我们看到,历史的演进有时候会呈现出荒谬、吊诡的色彩,中、英两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冲突便是如此。和现代国家为资源、土地而大动干戈不同的是,引发中英之间首次矛盾的导火索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动作:叩头。

这个在英语中被译作Kowtow的单词仅仅被解释为肢体活动的一种,但对清王朝的统治者来说,这个动作意味着“面子”。为了顺利实现两国贸易的正常化,取消不必要的限制等目的,马戛尔尼受乔治三世之命率团觐见乾隆皇帝。在“面圣”之前,马戛尔尼使团与淸廷官员之间为了是否行叩头礼而多次发生争执。最终,马戛尔尼选择以单腿下跪的方式向乾隆皇帝表示敬意。面见的结果是乾隆皇帝对英国人的请求全盘拒绝。[9]尽管没有证据表明马氏的表现与皇帝龙颜不悦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中国向外部世界敞开大门的可能性却在该不该叩头的辩论中烟消云散了。和马戛尔尼不同,在广州的洋人对中国礼节的复杂繁冗从不习惯慢慢转为熟视无睹。时间一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也开始学习中国式的寒暄与行商交往,当然,向对方鞠躬可以,下跪不行。[10]

除了经商之外,洋人认真地观察着中国社会。有别于蛰居一地的洋商,肩负传教使命的基督教、天主教教士“非法”深入岭南腹地,和当地的客家人进行接触。通过交往,他们发现客家(Hakka)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面貌:爱好自由、勇敢自主、乐于冒险。[11]相比之下,城市居民更亲睐安逸的生活,闲暇时节,这些“城里人”会穿着Cheongsam(长衫)、Samfu(衫裤)一类宽松休闲的服饰,使用Fan-tan(番摊)、Paikau(排九)等一干工具聚众赌博,“赌注的大小则是不一定的——钱财、老婆、孩子都算”。虽然这一类活动被法律明令禁止,赌博行为仍旧司空见惯,连地方上的官员“都很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甚至亲自参与”。[12]——正是借助着这样的观察,这些高鼻梁、蓝眼珠、黄头发的“鬼佬”(Kwailo)对晚清时代的广州及周边地区建立了最初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帝国统治下的种种弊端也将会被他们捕捉、汇集、分析和利用——中国这扇古老沉重的大门正在时间的推移下徐徐开启,而中华民族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梁慧敏.英语词典中的汉语音译借词[EB/OL].[2012-02-10]. 省略/content/10/0718/08/1768607_397 73986.shtml.

[2]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M].王小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

[3]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8.

[5]李华云.闽茶的广州港外销(1757-1842)[D].广州:暨南大学,2004:13.

[6]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86-89.

[7]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祝春亭,辛磊.大清商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21-33.

[9]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M].刘半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03-120.

[10]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M].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社,2006:6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