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学影像学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1 11:46: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影像学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学影像学教学

第1篇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实行院外医教结合。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教师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较长期地实行院外医教结合。一位担任超声技术课的老师一直在附属医院连续上班11年,一位担任放射技术课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本市中医院上班,数名老师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医院上班。

1.2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医学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统一排班值班,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通过临床“大练兵”,提高了处理临床病人的能力,丰富了临床案例,为突出技能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师们讲课生动,设计实验、实训更切合实际,达到教学与实际的“零距离”,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教研活动,针对临床需求剖析教材实践性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

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现阶段专业岗位现状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业务活动中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节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性知识点。此时,在制定教案、书写讲稿、制作课件及实时授课等教学各环节活动中以此为中心来进行,明确教学重点。这样,彻底改革旧时课前准备模式,保证了课前准备突出技能,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文件,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要联系所指导的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紧紧相扣,保证了所授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该课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训练特征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多样且与国家上岗证统一考试接轨,内容切合目前医院发展实际需要。

3.突出临床实训,提高学生技能。

3.1多手段设计训练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手段训练方案。大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分别采取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小组配对(医生与病人)训练等方式,实验实训时间分为课堂训练、课间训练和周末节假日训练,实验实训场所分为校内实验室和附属医院临床实训场所。在执行大纲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增设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如“普通摄影”一章,设计了一百多个摄影位置,印制了书面的操作考核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补训练计划,学生单人进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节地过关,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

3.2拓展实训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校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医学影像教研室整体实施医教结合以后,为安排学生到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协调安排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实时操作,效果好。

4.岗前培训,与毕业实习接轨

数年来,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对检测不过关者须补操作训练,合格后方可安排实习。此举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岗位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市内三家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富含实践成分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促进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了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的实践性教学;外聘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体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同进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二、创新点:该成果的创新点:凸显实践技能特征,教学活动过程各具特色。

1.教师提高技能的医教结合手段有特色:整体医教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而该团队教师则重点采取医教结合“大练兵”手段。部分教师先期、分散到市医院及市中医院进行院外医教结合,从2007年下半年起全体教研室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系统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参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紧扣临床剖析教材知识点有特色: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临床指导作用。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专业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设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节知识点,保证了解析出的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层次知识点的剖析,保证了课前准备的突出技能,为授课、实验实训提供了重点。作为设计教案、制定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调整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多方法授课,突出技能知识的讲授与操作训练。

3.设计技能考核及岗前训练有特色:促进学生进入临床尽快上岗。数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对重点章节都增设了课间的实践技能考核,单独制表,有技能操作标准,有考核评分标准,有补训练计划,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数年来,在该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4.拓展实训场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后者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学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医院医技师任教,实践生教学效果显著。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实践性强,教学身临其境,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对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教学提供了弥补措施;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三、应用情况:该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正在不断深化之中

1.已应用情况

该成果已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个年级八个班级434人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经突出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实习后进入角色快,处理病人能力强。去年以来省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区县医院工作近30人,该专业连年就业率均接近100%。通过医教结合,教师们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丰富了实践性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名教师主持进行了“整体结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获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通过将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教学联系,撰写的《大型医疗设备MRI、CT、DSA、DR等检查影像技师诊断意识的培养》一文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上大会发言交流。多年来常年外聘教师,利用外部医院资源参与教学,教学实践性强,学生热情高;弥补了我院目前无校内实训条件科目(如MRI、DSA)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学生到外院实验实训的条件,拓展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数年来利用外院资源教学,取得了经验,一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常年外聘医院影像科人员任教的管理体会》于2008年8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大会发言,并获一等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汇集实践教学成果,建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省级精品课程,并已将该成果运用于本专业各班的教学中。从网站上阅读比较及同行专家评价,与国内同课精品课程相比,我院该精品课程在教案设计、课后练习、多媒体授课等方面均突出技能,从内容到形式显现特色。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10月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第2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比较影像学;重要性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也从传统X线诊断逐渐发展成为当今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B型超声波、磁共振(MRI)以及核医学影像四大影像技术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综合学科。在该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影响专业教学需求,比较影像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临床教学中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该种背景,从比较影像学的相关理论入手,仔细对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二、比较影像学的相关理论

1.比较影像学概念。比较影像学是近些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影像诊断模式,其临床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医学影像学基础上,在临床应用的角度之下,将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各个学科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学等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使多种学科以医学影像学为中心组成一个有机的“生物链”进行综合教学的方法。

2.比较影像学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B型超声波、磁共振(MRI)以及核医学影像一起组成了当今医学四大影像手段,它们在功能性成像以及形态学检查方面的应用相对已经十分成熟,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目前各类新的医学功能分子影像层出不穷,如各类组合型一体化设备SPECT/CT、PET/CT、CAT等广泛应用,逐渐体现出了生物医学影像开始出现由分散逐渐走向融合的主流趋势。在该种背景下,比较影像学的出现及其发展开始成为了必然。

3.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的必要性。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在讲授某种影像学技术时,总是放大该种技术的优势而忽视其他技术的特长,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或者造成学生的片面之感。因此,教师在讲授医学影像学课程时,需要注意对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向学生讲清各种诊治方法的不足和优势,这也是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应用的必然和必要性。

4.比较影像学的应用模式。在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中,首先应该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真正明白和理解比较影像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然后以多组病例为切入点对具体的方法进行讲授,最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尽量多和学生一起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

三、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1.满足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对各个组织系统的成像原理、成像方法、正常和异常影像的表现等进行讲解,而对于其他影像学的表现很少涉及,显然学生很难从整体上对疾病的认识进行把握,同时对各种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手法也缺乏系统的认知。目前,随着各种成像设备的横空出世,比如三维后处理软件工作站等,使得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范围不断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需求。因此,在授课中加入其它医学影像学的表现,并对图像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显著提升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需求。

2.疾病的全面、多角度分析。应用比较影像学可以向学生更加全面以及多角度地对疾病进行了解,一般情况下在对某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时,适当地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展现,能够通过比较来找出该种疾病在不同影像表现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从而在各种影像表现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析为什么会出现该种影像,比较适合于学生在本质上对疾病的成因、发展和预后进行了解。可以说,每种医学影像学在疾病的诊断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同,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下的图像特征,有利于从全面和多角度下对疾病进行分析。

3.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随着现代化医学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在实习时面对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非常多的,其往往在面对CT、MRI、普通X射线以及超声等各种影像学诊断手段时显得无从下手,即使当时掌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被遗忘,从而不得不回到岗位后再重新学习。而比较影像学将从根本上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思路,学生在比较影像学的教学手段之下,可以对各种不同医学影像手段进行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有效提升了临床教学的效果,从而建立起了影像专业整体框架,能够认识到影像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其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4.比较影像学的具体应用内容。一般情况喜爱,比较影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各种医学影像学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1)影像设备的进步、更新和与之相联系的新技术的采用,这些进步给临床带来的益处;(2)显像剂的发展史及与之相联系的新技术的采用;(3)介入显像的发展史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的临床问题;(4)从各影像学各自的纵向发展史中找出共性和规律,以预测今后的发展。

其二是对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横向比较:(1)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原理、方法、适应疾病、诊断效能以及优缺点等;(2)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3)同一患者各病程的影像学比较;(4)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性能及成本比较;(5)创伤性及其不良反应;(6)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疾病决策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提出对某一疾病检查的优选方案。

四、结语

总之,医学影像学作为当今发展迅速的一门医学学科,分散和融合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这也是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应用的必然性,从而为未来培养出高素质医学影像综合人才的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芳,王志强,罗红缨,李涛,张盛甫,刘晨. 比较影像学结合CTM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01:71-73.

[2]王少雁,王辉,李佳宁,冯方,陈素芸,吴书其,傅宏亮. 比较影像学与PBL教学模式改革在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04:294-297.

[3]杨欣,孙鹏,李丹,潘宁,王薇,卢晓潇,郑春梅,曹霞. 比较影像学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05:20.

第3篇

1.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主要是按照课本的顺序介绍各成像技术的成像理论、原理、影像操作技术、正常影像的表现。讲授过程中穿插示教典型的影像图片,很少涉及相对应的其他影像技术图像的表现优势。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影像检查技术的整体认识,对不同影像手段诊断该疾病的优缺点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医学生即未来的临床影像技师来说,这关系到他们日后是否能正确选择应用对疾病诊断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与课时有限有关,教师授课很少延伸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去比较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特点;另一方面比较影像内容不是考试考核内容,学生对这方面关注不多,没有引起师生对这方面的重视。因此,正确转变认识,授课过程中适当地添加其他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对被检部位显示特点,并进行各种图像间的比较,这对提高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非常必要。

2.比较影像教学插入的时机和度

在讲解一些影像检查方法的适应症时插入比较影像教学法,讲授完本检查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后,要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一些检查项目在讲解临床应用时详细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灵敏度和特异性等。如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对急性脑血管病变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急性脑梗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 对脑外伤急性期的敏感性也高于CT 、MRI, 而对后期随访中敏感性低于MRI 。而CT 和MRI 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则很高, 阳性率高于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

3.比较影像教学法插入的方式

比较影像学教学的方式很多,根据比较的内容可分为新旧知识比较、正误比较;按照知识点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根据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可分为实物比较、图形比较和列表比较。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常常需要多种比较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方式, 将各种影像检查技术操作图片及影像照片一起显示, 结合图片介绍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和诊断价值,被检部位技术及影像显示异同。在讲解CT扫描时,将其与X线平片摄影相比较,如讲述CT胸部平扫可与X线胸部后前位摄影相比较,可以知道CT胸部平扫为了防止肩部组织及双上肢产生线束硬化伪影,需要被检者双臂上举,而胸部后前位摄影为了减少肩胛骨对肺组织的重叠,要求被检者双臂内旋,手背放于髋部,两肘尽量内旋,双肩下垂;除此外还有中心线不同,其他要点均相同。通过各种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突出各项影像技术能早期、灵敏、功能性特点, 同时指出它们各自优势和应用限度, 使学生对各种影像检查方法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4.体会

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课堂提问发现,学生普遍认同比较影像学教学法,认为比较影像教学可以“温故而知新”。此外通过比较教学,学生实践技能考核的成绩也明显提高。比较影像教学具有如下优点:

1)比较影像学有助于帮助学生知识的横向对比

介绍疾病的某种影像检查技术时,同时适当介绍该疾病的其他影像检查手段,运用这种影像比较方法可以找出该疾病不同影像成像技术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找出影像表现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各种影像表现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间的联系,然后有针对性的剖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影像表现,促使学生知识横向间的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综合能力,同时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和教师探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比较影像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第4篇

祖国山河如此多娇、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学习医学影像何不从山水草木、地理人文、动物静物等天然画卷“身上”吸收养分以获启示呢?生活犹如一面画板,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分享自然风光的美丽并从中领悟画意。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医学影像中的艺术灵感,在临床影像和绘画艺术间建立起一种互为有趣的联想,从而使教学富有生气,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医学影像学的魅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谈到: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笔者也因此认为在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的时候,应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形象的画面,除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外,更为重要的是启迪他们常思考、多联想。正如当今社会渴望学科交叉,“交叉、交叉再交叉,由此才能孕育出新的学科、新的专业、新的方向”。我们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多样化,让他们在思考和想象的天空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跃然纸上—长此以往,这种思维模式将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人才培养以学生为本、确保学生受益的理念。

2把绘画艺术带入医学影像学进行讲解的具体方法和示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绘画艺术带入医学影像学进行讲解呢?笔者认为具体方法就是:一是教师在讲授影像学图像时,可采用日常生活中大家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打比方”和“形象联想”;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图。笔者在从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为例,如下讲解,深有体会:

①在讲授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若胰腺坏死范围>30%且累及深在,笔者将胰腺坏死区域比作“燃烧后的灰烬”,即“黑胰”(如图1所示)。强调这种像表现常继发感染、预后很差,提示临床医师需密切监护并注意后期感染并发症;若胰腺坏死累及范围<30%,呈点灶性分布,笔者将其比作“胡椒面征”(如图2所示)。②胰周蜂窝组织炎是胰腺炎后感染并发症的一种类型,有很高的致死率,笔者以“蜂窝”(如图3、图4所示)作比,形容病灶内部有残留的胰腺和胰周脂肪的碎片伴分房性的坏死、脓液,有别于单纯的脓肿。③急性胰腺炎随着胰液的外渗,其中的各种胰酶将腐蚀周围的腹膜后脂肪组织并溶解消化,但在形成急性液体积聚和假性囊肿之前,胰腺本身与周围组织间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将其比作“莲藕的拉丝”(如图5所示)。若富含胰酶的渗出液侵蚀了胰周的血管,将会出现腹膜后的出血,这提示病人的死亡率增高,在MRIT1WI上出血特异性的高信号特征,笔者将其比喻为“火焰征”(如图6所示)。

④一旦胰周渗液过多难以吸收,病灶周围就可以逐渐形成假性囊肿,有时一个巨大的假性囊肿可以把残留的胰腺包裹其内,笔者将其形容为“一条鱼儿”(胰腺)游弋在“池塘”(液性囊肿)中(如图7、图8所示)。⑤当胰液侵及了某些大血管后,可能形成假性动脉瘤。此时,在增强的影像图像上,可以见到形似中国“太极图”的表现(如图9、图10所示),太极的“阳”即为明显强化、有造影剂充填的瘤腔;而太极的“阴”即为瘤内壁的附壁血栓。这种将绘画艺术引入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方式也适合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教学。如:讲授脑底动脉环的时候,将其比作“海星”(如图11所示),告之学生每一个角代表什么。

第5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趋势

一、创新教学内容

良好的设备是学好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普通X线设备为基础,不仅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基本是以X线为主。[1]现今由于医学技术的普及,医学设备种类越来越多,CT、MRI等影像设备相关内容被搬进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但由于医学影像学随着发展所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所传递出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教科书上的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仍存留着传统的X线为主的内容,另外,用于医学影像学的课时也越来越少,教师无法向学生完成大量信息的传递。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相同的困惑,在实习或者正式参加工作后,可以运用于临床的影像学知识严重缺失,导致临床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正确的解决,最终使得浪费医疗资源,患者治疗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除了课时不足导致这个问题出现,另外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定位不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目前大部分医学院影像学专业已经转向于侧重临床,但是设置的课程仍为传统的医学影像学专业的课程,这种教学内容培养出的一般都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医生,但是只有少数学生毕业后会真正成为医学影像学专科医生。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导致了学生无法掌握全面的影像学知识,教学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宝鸡职院探讨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整个授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在学生见习时向其讲解多种影像方法成像的原理以及每种方法在临床中如何运用,机体各个系统如果正常会有怎样的影像表现,如果发生病变影像表现又会有什么不同;第二阶段以专题讲座为主,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根据学生实习的不同内容选择重点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知道如何应用影像学来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进行不同诊断时如何正确选择影像技术,每一种影像方法对于每一种诊断的意义。[2]该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可避免会增加教学课时,因此比较适用于学年制较长的医学生。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教授-学生记录-学生背诵是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工具,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得到发挥,长期下来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医学必须保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医务人员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宝鸡职院通过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了一种以问题为切入点,利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3]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这种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不断的探索,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进行完美结合。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显著,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方法,对于习惯了传统方法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挑战,还需要一段实践去适应和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诱导和启发的方法来讲解课本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讲课内容中插入不同的图片、案例、模型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能有更深入的了解。[4]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后一部分教师收集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的讲解。[5]学院在应用这类新型教学方法时,设置了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师通过前期的理论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维后,在实践课程期间给学生几个实际病例资料,并根据资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最终形成一份影像学分析实验报告,实际上学生在这个期间利用影像学知识对病例资料进行了检查与诊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三、教学工具的革新

影像学实践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它对提高学生的阅片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现今,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方式依然采用的灯箱-胶片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极高的普及率,并且操作更加方便与简单。但是因为胶片很容易被损坏与老化,在保存之时很费空间与精力,因此在以往的以胶片为主的时代,对于典型病例的更新速度相当之慢。胶片不能够让学生对医学图像的整个处理过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例如窗宽窗位、三维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在影像学技术的展示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并且以往灯箱-胶片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照度、阅片灯亮度、胶片质量、阅片距离以及个人视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够对影响进行正确的认识与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积极性与整个课程效果。现阶段,影像临床工作主要以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影像工作站为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远离了实践课堂。如果在医学影像实践课程之中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PACS是一个新型的图像综合管理系统,它能够将不同的影像设备进行连接,将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存贮、处理进行高效率与无胶片化的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工作效率,还为医学影像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先进与科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指导学生对医学影像的灰暗度以及大小进行调节,对CT图像的窗位与窗宽进行调节,对CT值进行测量,进而达到观片灯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对学生进行PACS教学,能够节约很多的时间,可以将大量的图像调集过来进行阅看,还能够将医疗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各个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借鉴其他国家和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最终形成有自己学校特色的适应于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也将是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邓晓娟,张伟国,等.网络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2(8)1026-1028.

[2] 唐光健,刘文亚,秦乃姗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4)542-544.

[3] 周永霞,胡良波,张翱等.PBL结合CBS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3(35)4348-4349.

第6篇

1.1数字化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发

可以直接从核医学影像科的临床资料中,筛选出具有科研价值以及教学价值的ECT(核医学影像)图像,并且针对每一份ECT(核医学影像)图像,撰写出相应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结果,将这些整理好的ECT(核医学影像)资料存档于SQI服务器当中,并建立起一个数字化核医学影像试验教学平台,学生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客户端调阅相关的医学影像资料。该实验教学平台应该具备有图像上传、管理、检索、浏览以及实验报告提交和教师批阅的功能,满足教师的试验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1.2平台应用

1.2.1基础实验

核医学的基础实验部分,首先应该让学生准确的抓准医学图像的基本信息,例如器官组织、显像类型(静态/动态、平面/断层、阴性/阳性、局部/全身、)以及显像仪器(PET/SPELT)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握核医学影像的显像原理。教师应该围绕核医学图像的重点进行分析,例如器官组织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显像剂分布等等,尤其是显像剂分布这一点。教师在为学生分析核医学影像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辨别正常核医学影像与非正常核医学影像,使学生掌握各类组织器官的核医学影像显像特征;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非正常核医学影像的表现,使学生时刻记住“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的判断规则。教师分析完核医学影像后,再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该核医学影像的表现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再对该影像进行诊断(注:非病因诊断)。最后,把自己书写的实验报告和教学平台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判断自己的诊断是否存在错误或偏差。

1.2.2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核医学影像进行比较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时候,首先先让学生从数字化医学影响实验教学平台的数据库中,调取某类疾病的核医学影像图像,并针对对该图像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核医学影像检查的原理、应用以及适应症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将某类疾病的核医学影像,与该疾病器官的其它医学影像图像(例如:B超影像)进行分析对比,以此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鉴别和诊断能力。

1.2.3设计性实验

教师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临床病例资料,设计出医学检查的最佳项目和最佳方式,再针对相应的检查项目、方式,做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分析,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高综合分析能力。

2应用结果

将数字化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平台应用于核医学实验教学,实现了核医学实验教学方法、方式以及手段上的变革。核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手段,由人工教学转变成数字化教学,核医学影像教学方式,由临床科室现场教学转变成计算机网络化教学,核医学实验教学方法,由教师讲解教学模式转化成学生自主探究式靴子。将数字化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平台应用于核医学实验教学,使得核医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化,目前,在本院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平台中,已经归档了近万份医学影像数字化资料,其中,核医学图像类资料就占了30%,完全能够满足本院的实验教学需求。核医学影像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即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原来比例是10:0:0,将数字化医学影像实验教学平台应用于核医学实验教学,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变成了5:3:2,由此可见,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开展率得到提升。之前,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规范程度至达到了75%,现在,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规范程度竟达到了96%。

3讨论

第7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1教学现状

1.1课时少,内容多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较以前涉及的知识面、信息量增广,内容增多,而教学课时数却在锐减[1],使得实践教学出现了“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感到抓不住重点”等问题。传统的X线、CT、MRI等方面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影像专业的教学学习。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制定难以达成一致性,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间冲突时有发生。医学影像学既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样也是联系解剖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科目。培养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建立一套自己的实用、灵活的影像检查手段,逐步建立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逐渐达到医学影像学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2]。

1.2教学方法老化,重点难以突出

医学影像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图像相结合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大量阅片才能对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观片灯方法是最初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采取的主要带教方式,即带教老师从众多的胶片中整理出典型的教学片,使用观片灯向学员解读疾病的表现。教学片的质量和数量由于使用过程的损坏及数量的限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授课老师在众多储存片中查阅出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片非常费时费力;最初的感光胶片需要显、定影进行冲洗,其中含有重金属的定影液会对污染环境。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带教的学生受到限制,无法详细解惑学生的疑问,使得学生掌握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变得非常困难。

2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

2.1创新教育内容

如今医学设备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开发而显得更智能化、自动化,医学影像学亦需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目前,临床实际经验与医学影像理论知识存在不一致,故需要教学内容改革。将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依据大纲要求进行整改,结合具体病例的临床症状与理论相结合来进一步阐释,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扩充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进展,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够做到理论最大程度联系临床工作。

2.2教学方法革新

医学影像的检查方法之多、原理之复杂,学生难以掌握。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就需要在理论课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影像的检查原理、检查方法及实践技能。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医学影像的授课及学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仍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未得到根本的改革,学生仍旧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的节奏,按照教师提供的PPT课件进行走马观花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少,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得不到充分的解答,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问题依然是问题,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整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大胆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配合讲义、课件、图片,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临床经验融入问题解答中,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掌握,将在影像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临床实践经验表现出来,更深入的去思考、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能力。

2.3教学工具改革

以下三方面是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特点:第一,内容丰富的影像学资料。不同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目前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全面了解病理状态下的影像学改变。第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如今大部分医院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并结合影像实物片,让学生认识到荧光屏上的影像和实物片的影像是有差异性的。第三,学生医学影像检查的操作、原理的培养。目前,随着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e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的出现,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水平和诊疗水平亦明显改善。PACS是通过各种接口把平时扫描的不同医学影像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全部储存起来,以后需要出具医学报告或拷贝相关典型图片时,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准确、迅速调出使用,并伴有辅助诊断管理的一些功能。PACS应用于影像学的实践教学之后,激光胶片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影像资料完整性和丰富性明显增高,影像学资料的解读工作更加容易掌握。PACS具有以下优点:(1)病例资料的收集较便利,课程质量和数量得到了提高[3-5]。(2)患者的隐私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医疗官司明显下降。(3)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4)影像学实践的考试不需要传统的胶片及试卷,既减轻环境的污染又保证教学质量。医学影像的实践教学方法随着影像学教育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利用电子信息学技术构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医学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既简便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也灵活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在临床的技能。为培养应用型影像人才学生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58-01

近20年来,医学影像学从普通的X线迅速发展到CT、MRI、ECT、PT、PET、DSA等集诊治兼备的综合性性学科。无论是医学影像的成像技术,对疾病的反应,还是PACS数字信息化的应用都在不断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与临床症状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影像诊断思维。由于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笔者从多年的五年制本科和七年制研究生的教学中体会到,学员对影像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合理的教学方式、影像学与解剖等相关基础学科的逻辑联系、理解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以及重点病例影像特征的归纳总结是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几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毫无经验的医学生而言,医学影像学对他们今后工作有多大的需要,并不十分清楚,更认识不到影像学在临床诊治的重要性。我们选择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病例,从患者就诊,基本的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的生化检验结果提供给学生,同时把前期学过的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可能相关的理论知识提供给学生,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根据以前所学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应如何分析,何种影像学表现提示何种肿瘤性疾病展开讨论和分析,病变的定位和诊断等,逐步介绍给学生,使其切实感受影像学在临床病例诊治中运用重要性,在课程学习之前使之形成如下意识:影像学是基础医学的延伸,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需要决定推荐或者选取最合理的检查方法,需要综合分析来自临床和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资料,才能作出合理的诊断;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前没有相关专业的影像学知识就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专科医师。

使学员认识到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和维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PACS教学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以三维功能处理图像,让教学活动显得更生动形象,图像信息信息更显丰富,有利于形象演示病变的定位和多角度的形态。同时PACS系统利于学生的自习和复习,学生可自行在每个端口查阅图像资料,提出问题,结合每位学员的不同情况和要求,予以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对影像学产生兴趣,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症状的联系纽带,它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的基础上,研究活体组织器官形态功能的临床医学,是一种特殊的视诊手段,需要在正确掌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完成立体活体组织到平面图像的认识,由人体解剖到影像解剖的认识。认识正常结构的影像表现,形成较深刻的认识,是识别病理改变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遵循从活体组织到平面图像、从人体解剖到影像解剖、从正常组织影像到病变组织影像的授课逻辑顺序,贯彻从感觉到感知、再到认知、最后掌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对医学影像学良好掌握的有效方法。

医学影像学涉及多种影像技术,X线、CT 、MRI等,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同。对同一组织结构和器官,无论是正常还是病变状态,在X线、CT 、MRI上成像的表现是不同的。要掌握影像背后所反映的本质,推测其组织性质,就必须了解不同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及其图像特点。学生对设备的主要功能及成像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对各脏器在各种影像技术下的影像表现有所分辨,认识并理解在不同的影像检查下表现各异,是因各种仪器的成像不同、组织表现各异所致,明白某些伪影的产生是目前的技术无法避免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第9篇

关键词:医学 影像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08-02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的应用中不仅能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还能有效地医治疾病,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中影像学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虽然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开设了影像学学科,但影像学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为此,该文分析了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为提高临床影像学教学效率,培养大量的影像学人才提供科学借鉴。

1 医学影像学教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传统的x线诊断学到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等都属于影像学范畴,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主要利用断层成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形成一门医学课程,从单纯的解剖图像逐渐呈现定向定量的发展趋势,目前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将影像学应用在微创手术以及外科手术方面已经成为医疗发展的必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医学的发展,影像学对医学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医学影像学学科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影像学专业人才[1]。

2 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形势来看,部分医学院校的影像学教学发展比较落后,一些医学院校影像学学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影像学教师,大部分的影像学教师都由其他医学学科教师担任,这部分学科教师对医学影像学的了解大都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掌握学科中具体内容,更无法将影像学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学生在影像学学科教学中也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对影像学的实际操作与应用掌握能力无法提高,学生在医学临床中的影像学操作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其次,影像学学科教学课本与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跟上时展的脚步,部分医学院延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学科内容不能满足医学临床需求,导致影像学学习缺乏实用性,影像学中包含放射性诊断内容,是辅助医生诊断病人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科学准确的通过影像学得到检测结果,会误导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陈旧落后的影像学教学内容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2]。

最后,在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影像设备以及设备作业原理进行深入了解与记忆,教师简单的演示影像操作步骤,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直接影响了影像学的教学效果。部分医学院虽然为学生设置了影像学实践场地,但实践设备为各大医院淘汰的陈旧设备,由于设备过于陈旧,与医院的新型设备差别较大,学生虽然在学校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术,但在新设备面前仍然不会动手操作,实践失去了现实意义。此外,医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影像学学科,还有更多的实践等待学生去做,因此,学生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记住更多的影像学知识,使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疾病的X线特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压力,机械的记忆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影像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 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的应用

3.1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影像学教学中重点知识比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也比较繁杂,知识规律性不明显,如果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点,会严重影响影像学学习效果,因此,影像学教师应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有效的启发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胆囊X线与CT检查中,教师应用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将胆囊与X线的关系比喻为乘车安检时包裹与传送带的关系,生动有趣的比喻,使学生充分了解了X线检测胆囊病变的原理。此外,教师可以将自己日常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总结出来,用自己的错误案例启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影像学操作的具体步骤,在启发下使学生总结经验,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在教师科学的启发下,学生对影像学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对枯燥繁杂的影像W的看法,对影像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对培养学生影像学自主学习意识非常重要[3]。

3.2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法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枯燥繁杂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等感官感受影像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多媒体设备操作技术,能够做好课件的设计,例如,教师在网络资源中搜集各种病变的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视频进行剪辑,使学生直观地观看病灶病变的整个过程,之后教师再将各种病变在影像学中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学生对真实的病情变化有了直观地了解,又通过影像学的检测图片观察病灶的变化结果,对影像学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对影像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内容全部播放给学生观看,每观看完一定的内容之后,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使多媒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3 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

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是指,教师一边讲解疾病一边播放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资料,将疾病与影像学资料相结合,之后以其他疾病为例,先为学生播放疾病相应的影像学资料,使学生观察影像学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与判断疾病,做出诊断,学生在诊断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与讨论,各抒己见,说出自己诊断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指导。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教学需要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和复习,了解每一种疾病的影像学照片特征,教师要做好课堂总结,用具有科学性与逻辑性的言语和专业知识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加以肯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教学是医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影像学教学中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实践为主,不断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操作水平得到提高,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王会玲,赵联伟.几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23(3):322-323.

[2] 王亚蓉,贺延莉,殷茜,等.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影像学自主学习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52-5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