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16:50: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三农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
博士生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值得有关各方花大力气探讨的问题。数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在专著《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集中提出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深度分析,以至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则表示,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1]
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是患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但在体制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有博士点的学院以及博导们是否可以认真做些什么,以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推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与理工农医等所涵括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但无疑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提高培养质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一点上,可说是毫无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考核、平时研习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与写作、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如果在课程阶段除了授课就别无相应的安排,博士生教学就很容易流为“放羊”或“放养”。而无论是“放羊”还是“放养”,均与疏于指导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异甚大。我国无资格考试一说,博士生培养中一般不讲淘汰率。在没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平时疏于指导,博士生的质量实在无法保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导及授权点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这不能说没有效果(此举的震慑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鼓励和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及博导们在人才培养的“前端”增加投入,围绕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探讨如下问题:确立哪些理念,通过何种路径,如何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使这一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以自己的授权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起步较晚。客观地说,尚缺乏积淀和经验。但近期学院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某些创新之举,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视。
自2013年10月始,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具有沙龙性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已举办25期。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以201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为核心志愿者”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则是其25期内容精髓的集成。
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纷纷做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他们的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心得――以〈蜜蜂华报〉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程教授从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蜜蜂华报》而不是别的报纸’为由头,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这里面既有导师方汉奇老先生的钦点和期许,也有自己补白新闻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负。选题确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资料搜集中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写作过程中曾因领域较新而无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导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才最终完成了这一论文生产过程。”
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张志安教授,作了题为《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的寻找和确认,提出要有辨别真问题和假问题的能力,并从否定性视角出发,从资料搜集、对象、概念、理论和对策等方面去辨析伪问题的种种表现。他强调博士论文写作要注意四个研究层次,即描述、阐释、应用和追问”“在研究方法上,他谈到了田野观察时的入场身份确认、信任关系建立、观察范围选定等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副教授,作了题为《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的学术报告。他从“一般的‘宣传’的观念在什么语境下产生?中国的宣传观念如何产生及发展?宣传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当化?宣传是否会消失?”等四个问题出发,开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发现,宣传的话语分为日常话语、操作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四个层次;而话语本身又具有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等三个维度;关于宣传有两种知识存在着,一是宣传技术的知识,二是将宣传正当化的知识。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夏雨禾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议程设置研究》的学术报告。他谈及“‘阿卡普尔科(Acapulco)模型’对议程设置研究的四种总结”,而他“尤为关注竞争模式、自然史模式,自发模式和认知图像模式因针对个人议程而未做涉猎。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三农’议程在《人民日报》总体议程中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人民日报》‘三农’的议程构造如何?《人民日报》‘三农’议程中各议题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
关键词:涉农高校;基层农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5-04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所设计的某种培养人才的标准样式,通常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五个要素。显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成效的决定因素。不言而喻,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根本保证。本文将立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低重心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从我国现实看,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要坚持“低重心”的原则。所谓“低重心”,简而言之,即指面向基层。此处的“基层”,特指农村基层,即县和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包括县级管理和服务三农的部门、乡(镇)和村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主要包括在农村基层从事“三农”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各类企业到基层进行多种服务以及其他与“三农”相关的从业人员。为论述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下面将从人才培养规格的层面来进行阐明。所谓人才培养规格,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与其自身的磨炼,在毕业时可向社会承诺并达到的某些基本质量标准。从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笔者认为,涉农高校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规格应该达到以下水平。
(一)思想层面
1 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基层,热爱新农村,具有较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础。
3 具有较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热爱基层事业,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
(二)知识层面
1 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主要包括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三农”相关的知识,如“三农”发展的历史、知名农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农村基层典型人物事迹等。
2 具有较整合的专业知识。学生最终形成的应该是打破相关学科界限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3 具有较全面的农村基层知识。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熟悉农村基本情况。
(三)能力层面
1 具有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口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心理层面
1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五)体魄层面
具有健全的体魄、结实的体质、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以便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因各地、各校乃至各专业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二、培养内容:宽口径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立足“三农”,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培养农科人才,其培养内容的口径应该宽。从培养模式的角度看,培养内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限于篇幅,下文仅着重阐述培养内容的主体部分一课程设置。
根据基层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实际,笔者认为,涉农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增后劲”原则,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农学、生物学、管理学、农业工程等交叉融合,构建通识、核心、实践、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现“宽、专、交”结合的课程特色。具体来说,涉农高校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可设置以下四种课程。
(一)通识课程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以及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在更高层次接受教育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等相关课程组成。
(二)核心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种独特的专业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也为能获一技之长是供良好铺垫。例如,农学专业主要是农学、生物类课程,同时,注重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将课程知识与基层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三)实践课程
主要目的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时间和空间建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农业工程类等课程。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自学或讨论课程、创业训练课程、企业实践课程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做讲座,培养创业能力。
(四)发展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今后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见图1)。
三、教学方式:实践型
从当下“三农”的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应该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着力提升农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涉农高校理当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尝试在一些课程教学中采用诸如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自由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此外,还要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从事社会实践,直接参与科研,与导师一起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等。
(二)教学方法: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开放性,其核心是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变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打破传统的“一本书”的方式和“一言堂”的形式,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课堂教科书之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开放式教学方法也能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充分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让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因而,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要积极鼓励开放式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主动式
与其他学科类大学生相比,培养面向基层的农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处处体现主动实践必要性。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诸多能力,如质疑能力、观察能力、协同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教师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设计了若干课外综合作业,综合作业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步入田间地头现场,主动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生产现场的需求,自拟选题,进行生产方案的设计,对于优秀作品可以依托创新大赛和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给予支持。通过营造这样的主动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对作物栽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和提升;再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对原农学专业“种三田”(试验田、丰产田和种子田)进行了改革优化,规定农科专业实践学时比例必须达到35%,实验学时不少于课内总学时的20%,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并逐渐拓展到植物生产类专业。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鉴于当代农科知识的现代性、前沿性、实践性等特征,涉农高校应该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运用电子课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农学专业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基地、示范园、农业高新区等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全面提升和整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突破传统的作物概念,把专业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植物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上,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植物生产和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学手段上要大胆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农作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试验基地,通过自制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农学、植物保护等农科专业一些作物的栽培特点和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
四、管理制度:实用性
管理制度是整个人才培养成效的监督与保障。为了培养实用性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修业制度
修业制度也称学业制度或学习制度,包括基本修业制度和权宜修业制度两大类。其中,基本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最好实行完全学分制。因为完全学分制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选择课程的自,有较大的自由度;修业年限灵活、教学计划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权宜修业制度方面,基于农科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一现实,最好实行主辅修制度,即让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整合科学知识、能力与技能。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为维护日常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体系。从涉农高校的办学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所涉农高校中的某个院(系)所能办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为提高涉农专业的教学成效,学校应该专门配备分管农科类学科专业的校长(院长),同时,出台有关教学的优惠政策,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制定多项有效考核农科类教师的灵活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建立这种具有综合特色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的成效。
(三)招生与就业制度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和自主就业以来,涉农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便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既影响了涉农高校自身的发展,又影响了基层农科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当下高校的实际看,农科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比较困难,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便成为这些学生及家庭的一大负担,许多学生因此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此外,由于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待遇过低,导致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到那工作。这样的现实,使得我国“三农”基层领域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与推广人才十分短缺。为此,千方百计地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实属当务之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政策及我国国情,笔者认为,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从招生制度看:(1)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规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举措,该计划于2004年启动。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和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人才需求问题,它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进一步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规模,实当必要。(2)健全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含高职)招收中职生的途径有很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单独招生、单独对口招生考试、“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免试直接/保送升学等,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制度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基层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还要进一步扩大、坚持、完善面向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计划,改革招收方式,开展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生考试,吸收实践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到高校学习。(3)建立面向农村自主招生的制度。从我国农村基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出发,制定面向农村的自主录取、择优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政策十分必要。比如,对热爱农业,有一技之长,愿意继续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社会人员实行择优录取或破格录取;对于农村基层骨干、种养大户实行定向录取。(4)广泛开展各类农科基层人员培训。涉农高校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迫切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以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大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者和农村女性劳动者为重点,着力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
2 从就业制度看:(1)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面对农村基层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乡村干部和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实,“三支一扶”计划无疑是一项实现双赢的伟大创举。基层和农村是当代青年人重要的成才之路,这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念和途径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理解、接受和选择,继续实施和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大有可为。(2)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国家对“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的政策方面要给予更多支持,比如:给予“大学生村官”减免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对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本科生减免所有在校学习的费用;同时规定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一定年限。这样既有利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就读“村官专业”。(3)搞好选调生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调生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选调生培养机制,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本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单位要求与选调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选调生培养的相关法规文件和机构建设,对选调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更需要加大对农科学生选调的力度,关心和解决选调生实际遇到的困难,以求营造出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政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基层工作能力与经验的品学兼优、注重实践、能力出众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评价体系:科学化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某种要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及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整个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很好的监督、反馈、调解与促进的作用。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关键词: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4]卢毅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和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论文摘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发挥教育对农业的内部和外溢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寻电大远程教育与农民获取教育资源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试图对农民平等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做初步分析和解释。
一、电大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民平等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
我国经过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浇铸和建国以后的二元制经济结构,长期以来,农业为弱势产业,农村为弱势地区,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农民不能或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过着水平较低的、维持生存的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穷人。
电大远程教育是改变农民占有资源贫乏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农民占有资源的贫乏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制约着山西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山西电大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空间。山西电大以县级电大为主体、市级电大为支持、省级电大为主导的三级办学(教学)组织系统,将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广大农村,2004年秋山西电大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直接为农村基层干部和乡村农民输送适合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农村科技实用技能培训资源。Www.133229.COM山西电大与农广校合作办学,建立了开放教育农科专业的省、市、县、乡四级办学网络,为乡村农民提供接受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的机会。山西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实践,开拓了农民接触和占有教育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提高了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成为改善农民福利、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有效措施,电大远程教育是改变农民占有资源贫乏的重要途径。
电大远程教育使农民学习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农业的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政策有了,科技投人水平提高了,突出的问题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增强技术到户率,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潜力。电大远程教育延伸到乡镇,可以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各村各户,可以根据农民群体实际需求和差异性组织教学,可以经济而又便捷地运用不同形式举办多种层次的教学。山西电大农学院从农民不能学、不愿学、不会学、不懂学、不能坚持学的特点,规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生集中培训和形成性考核成绩流程与内容,教学过程以学习方法为保证、学习技术为重点、学习课程为核心、提升能力为宗旨,根据农民因区域经济和文化底蕴差异而表现出的需求的层次性,针对性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服务支持体系。如山西晋南农民为适应农村产业化、工业化要求需更多学习经营管理和自主创业致富的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而吕梁和雁北地区需更多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学习条件上,有条件的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远程教育的条件,而落后贫穷地区则还是以文字媒体、音像媒体甚至函授学习为主。对不同区域和需求的农民群体,一方面需要引导和创设他们的教育需求,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诱发其参与,另一方面,采取不同于普通开放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如实行松散型管理与集中式培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农忙时自学、小组学习采取松散型管理,集中培训、集中实践、集中面授、集中网络学习、期末复习练兵等采取集中式培训和辅导,因地制宜地采取农民能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并形成特色,指导农民的学习目标,激励学习积极性,训练学习习惯,强化学习意志,鼓励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促成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三个要素的组合,提高广大农民群体的学习能力。
电大远程教育是实现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为“弱势群体”服务是电大远程教育的共识。广大农村是我国弱势人群最多、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也是电大远程教育最需要关注和延伸的地方。山西电大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建设了覆盖全省三级电大的cde宽带地域专网工程,打造和优化全省电大系统的技术环境,初步形成了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伸向乡镇及广大农村的网络辐射体系和远程学习平台,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为山西农、林、牧、副、渔农业系统培养了大批专科层次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科技致富带头人才,提升和改善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了农民的知识和信息结构,为提升山西农村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服务农村弱势教育群体的实践中,山西电大采取引进与开发相结合、多种媒体形式互为补充等措施,针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满足各地“三农”教育的实际需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乡镇,主要使用音像媒体资源。灵丘、方山、繁峙县的一些乡镇,多年来坚持走村串户播放录像带,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向下延伸。省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处将大批“三农”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为视频点播,培训和提高县级电大教师、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和运用能力,复制下发农村实用技术录像带,为镇(乡)学习中心开展培训提供服务;农学院制作了专门网页,构筑了农林医药科课程开放专业电大在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农”远程教育、农业书城、农业、农药信息网、农业科技与投资网、农业大学科研网等大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平台,在网上开展各类层次的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市场供求信息等。资源中心数字图书馆开发了“农业电子资源信息库”,为“三农”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为镇(乡)学习中心开展培训提供服务。电大远程教育的网络与组织优势,与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和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的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电大远程教育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功能,成为实现社会教育公平的有效的重要举措。
二、电大远程教育实现社会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变农民占有资源的贫乏,实现教育公平,是电大远程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领域,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项创新工程,是新时期的农民教育运动,必然存在许多新的困难和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的新问题。
电大远程教育的运作方式有简单的市场化现象。广大农村在科教兴县、科教兴乡活动中,涌现出三教统筹型、综合学校型、项目开发型、专业协会型、综合开发型、基地建设型等不同运作形式、各具特色的农村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村庄。如:柳林县前元庄村创办的“村校结合、三教统筹、教科劳兼顾”的学习化村庄,襄汾县南辛店乡的文化治村方略等。与此相比,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运作方式就显得简单而市场化,没有很好地采用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文化补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项目试验和示范辐射等多种运作形式,未能与各级农技校合作并引领县乡统筹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继续教育,满足不了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表5“各县市成职教基础条件统计”结果分析发现:电大远程教育并未实际真正纳人各县市农村成人教育评估体系,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作用机制还没有深人人心;单纯市场运作的形式使得电大远程教育整体上游离于政府行为评价作为之外,在广大农村涌现出的多种模式的农村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村庄的过程中,电大远程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为“三农”服务、实现教育公平的功能,从而常常被广大村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所忽视,减弱了农村教育在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电大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环境资源不丰富。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发挥重大的作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三农”问题,是农民素质的有待提升和占有资源的不平等。山西电大为“三农’服务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证,实现农民的教育公平与宏观决策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存在政出多门、行政垄断、行业壁垒等对教育资源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政策不配套、经费支持不到位,对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成效缺乏积极的评价。这说明,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环境资源还不丰富,实现社会教育公平还受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制约。
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说,目前开展远程教育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尚不配套。以山西为例,尽管县级电大已初具规模,网络环境建设及各种媒体设备较为完善,具备了开展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在城市所辖县或大城市边缘的县的大多数乡镇的学习者基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在城市边远一些的广大农村还缺乏网络学习的基本条件,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使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优势和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表6调查统计结果: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电视和网络,其中电视和报刊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用得最多的获得信息的渠道;47.8%的学生不喜欢使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原因是缺失上网设备;50.5%的同学认为在掌握信息技术方面最缺的是硬件条件;39.2%的同学认为没有计算机是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26.3%的同学认为所在教学点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较缺乏或相当缺乏。数据分析显示: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和学生信息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广大农村还缺乏网络学习的基本条件,基层电大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不配套影响了电大远程教育服务“三农”优势的发挥。
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支持服务机制不健全。学习支持服务是确保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远程教育服务“三农”,需要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来保障其质量和效果。但是,由于在观念上优质服务的意识还不够明确,以及师资力量、技术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目前,从中央电大到省、市、县级电大还没有实现“一村一”各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对接,教学信息互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远程教育网上支持服务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做到能为每一个上网学习的人提供必要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效果。
三、电大远程教育为农民平等获取教育资源服务的对策
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要求政府成为农民教育投资的主体,加快提升农民素质的进程。各级政府对于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支持力度大为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阳光培训工程”等,就是政府为农民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环境资源。各级电大要借势有规划地积极作为: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统筹和对各类为农村服务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强化电大为“三农”服务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行政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村民文化技术学校或农村成人教育学校站点作用,积极利用各级农业职业学校等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建立以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满足“三农”的教育需求,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实现教育重心下移,提高农民共享教育资源的程度。处于增加收人的迫切愿望,不少农民希望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但他们更希望有组织、有保障的培训方式,很多农民还是把教育培训寄托在政府投人上。由于各种原因,接受培训的农民还只是很少数,很多农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找到他们的所需,许多农民不知道电大,不知道电大远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方式。电大远程教育应该实现教育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重心的进一步下移,通过建立面向农村的教育体系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把电大远程教育延伸到更多的乡镇和村庄,使远程教育功能向广大的农村和全体农民全方位覆盖,为农民群体提供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和学习的平等机会;针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开辟“三农”远程教育中心网站,构建“三农”服务平台,以县级电大网络平台为基点,链接各乡镇学习中心,把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建设成开展学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新信息输送的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中心,使教育资源走向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共享教育资源的程度。
重视农民自我发展需求,为区域特色产业经营服务。在对六县一市的科教兴县评估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民对提高产业经营和增收项目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训表示欢迎。如:屯留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的蔬菜、核桃和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技术的培训,10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优质核桃基地、3万亩药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和生产的积极性,全县普遍实行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60%的农户走上了订单生产之路。阳城县围绕“建设十万亩优质蚕桑基地”项目,采用培育标准化养蚕示范户的办法,教育培训农民利用科技养蚕不断增加收人,引导农民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益。襄汾县赵康镇开展的三樱椒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项目的培训,三樱椒是赵康镇的支柱产业,赵康镇的三樱椒已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农民走人了市场;贾罕村进行的蔬菜种植技术、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等很受欢迎,贾罕村有蔬菜大棚300多个,西瓜拱棚300余亩,蔬菜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仅此一项人均收人达2800元以上。柳林县围绕最大的优质洗精煤生产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红枣加工销售基地、建成黄河中游沿岸生态大县项目进行的针对性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要充分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实需要,制定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开发策略。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村和农业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培训项目的选择,要做到“选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在资源形式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学习习惯,以实用有效、方便易用、直观易懂为原则,选用最适宜的媒体形式;在资源开发机制上,要特别重视与乡镇、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发,建立共同开发机制。
这次公选,满3年才能参加,我刚满。我对这次考试的感觉是,不惟书、重实干、人性化、很公平,所以我才能考上,还是邳州市总分第一名。
我实绩是31分,具体情况是:
任职情况8分(党支部副书记)
创业5分(有项目,但未获省市表彰)
聘期考核12分(满分)
获奖情况6分(省表彰)
笔试要求写论文,我心中有数,预先我们去实地调研过,重要的是平时我有实践、有积累。
第三关面试,谭明林下养鹅带民致富与我做的银杏种植相通,办法都应是抱团创业。我给他的建议,一是成立合作社,二是加大品牌效应,三是重视广告宣传,四是建立资金、技术互助机制,五是建立网站,实行网销。这都是我平时管理银杏合作社做过的事。
我们的银杏合作社有10位大学生村官和2000多位村民社员,我在操作、技术方面起主导作用,比如:团体购种子、种植、销售等,我甚至建议村里拿出大片空地建立银杏苗交易市场,并配套道路、车位等简单设施。以前,村民卖银杏树,要到50里外的市场,现在呢,商家亲自到我村的交易市场收购。村民卖一棵银杏树,最高价格能卖到1万元。闲时,我发动大学生村官村干部、退休老干部和教师组成讲师团,带村民外出考察、引进新项目、宣传国家政策、讲授种植管理技术……要做的事太多了,那些建议都来自这个过程。
我真心做好这些事,没时间学习书面上的东西,但我练就了口才、思考、组织、行动等方面的本领,超越了读死书的人。但说实话,如果先笔试,不管我怎样自信,都很悬一虽然我的第一关实绩考试和第三关面试成绩都是第一,可笔试成绩在邳州市排到第三四名。如果笔试放在第一关,我不一定能闯进面试关。
该书学承人类学民族志的写法,势接社会调查的做法。浓墨重彩中,田园牧歌式民族志个案的渐隐和系统工程式社会学调研共性的凸显所记录的,正是变革中的中国农村
时隔十年,如果说当年融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调查和中国农村研究《黄河边的中国》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不久前出版的集曹锦清历年讲座、访谈、论文和报告的《如何研究中国》就是“深描浅绘”的工笔画。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对“典型”的寻求,以及从学术到政策两个层面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关怀。
“深描”的是方法论(该书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和政策建言(第三部分“中国转型向何方”)。因为主要是在与农村研究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机构的讲座、学术期刊的访谈和研究报告,单篇中点睛的穿透力和整组文章铺陈开来的张力交织在一起,印刻出的是作为论域的农村研究的沟壑,以及中国研究共时性研究的底色。
“浅绘”的是中国研究的基本功(该书第二部分“重新发现传统”)。相比前后两部分的洞见,这一部分虽然只是对传统文献和知识的梳理,却铺陈了很多人和很多事情的观念、行动,以及话语的底色。转型中的中国的确与这个世界越发形似。但在认识中国、研究中国和解说中国的时候,更值得注意历史性的经历如何影响了现今的中国。
关键词 大学生 农业创业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作者赵立,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杭州 310036)
一、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开始经历着从温饱农业向富裕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从原料农业向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业的转变过程。现代农业生产已不再是追求产量、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追求效益、创新升级的问题。这无疑对从事现代农业的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本问题正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黄祖辉,2009)。要缓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紧缺现状,除了重视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之外,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志于农业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引进现代农业也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优化大学生从事农业之环境,搭建其农业创业平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培养和塑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不仅可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浙江省为例,考察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意愿,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剖析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迫切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扶持政策提供一些科学和现实的依据。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农业创业”的界定
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创业”是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通过努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从而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崔健,2008)。“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人类运用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思维,开创事业的过程(朱丽翔,2007)。考虑到现代农业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应从广义、动态的视角来理解农业创业。一方面,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种养殖业,还包括生产资料、食品加工、保鲜贮运、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服务等内容,农业创业可选择的领域很大,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内的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使得农业创业可选择的形式也很多。另一方面,大学生农业创业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可以毕业后直接创办农业企业,也可以先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工作,时机成熟再行创业。事实上,现代化农业不单需要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大学生,也需要能够融入现有农业组织并发挥自身所学,为组织发展壮大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农业创业”,既包括在涉农生产、加工、流通、社会化服务以及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领域的自主创业活动(狭义“创业”),也包括直接在这些农业领域的就业行为(广义“创业”)。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个别访谈与小组座谈)、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整个研究进程分三大步。首先,针对浙江省农业厅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在内的部分农业组织的管理者,以及大学生代表这三类人员分别组织专题访谈,初步把握我省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趋势和政策情况,并为下一步调查问卷的设计打下基础。然后,对省内部分有代表性大专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部分农业组织或单位的管理者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分别从供给主体(潜在主体和现实主体)和需求主体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认知、意愿、存在问题和主观需求。最后,组织部分有农业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就农业创业问题进行深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急需帮扶的环节;与此同时,选取个别成功案例进行深度访谈,从现实典型的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2.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文对农业创业的界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大学生是农业创业的潜在供给主体,已毕业并在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为农业创业的现实供给主体。结合访谈结果,研究者针对这两类主体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
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问卷I: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在校生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农业创业环境、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意愿等五部分。对已创业大学生(问卷Ⅱ: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已创业版),除上述五部分外,还增加了农业创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在问卷I和Ⅱ的主体内容中,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户籍、专业、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及家庭承包土地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情况主要涉及当前(或在校期间)参与创业类社团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涉农实习或兼职经历、接受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农业创业环境涉及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核心为自编的社会支持量表,包含16个条目,每一条目均是有关个体感受到的来自某一方面环境支持的具体内容的陈述,如“在校期间,学校有支持学生农业创业的相关激励(如允许兼职创业等)”。要求作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每一条目的赞同程度进行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等级评定。农业创业认知的核心部分为农业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结果预期两个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简称“创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的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相关任务的信心程度,创业结果预期(简称“创业预期”)则是个体对创业行为结果的相关信念(Scherer,1989)。农业创业效能感量表依据国外Lucas与Cooper(2005)开发的创业效能感量表,参照国内学者陆昌勤等人(2001)与汤明(2009)针对管理者和大学生创业效能量的测量思路,在小范围初测的基础上修编而成。包含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关系协调和组织承诺等五个维度、共18个项目,按照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进行等级评定。农业创业预期量表是参考Super(1970)与高山川(2005)等人的研究编制,包括16个与农业创业有关的工作价值观条目,如“兴趣爱好的满足”、“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请作答者分别就每种价值观对其的重要性(权重),以及通过农业创业实现这种价值的可能性进行1到5分的等级评定,然后计算16个条目的加权平均值①,作为农业创业的预期水平。农业创业意愿的核心部分包含两方面,首先,从定性角度询问作答者“是否会选择(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然后,从定量角度考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即请作答者就5项陈述(如“我打算从事农业创业”)对自己从事(或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的倾向作出1到5分的等级评定。
以上问卷在正式施测前均经过农业经济管理和心理测量学领域专家的严格把关与审定。
3.问卷调查样本构成
在校大学生样本(n1=667)。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选取浙江大学(综合型)、浙江农林大学(多科)、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这四所不同类型的省内知名院校,各校按照年级、专业②以一定的比例分别抽取150-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Ⅰ)。累计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67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其中,男生占37.8%,女生62.2%,样本平均年龄为22.0岁;大三年级学生(指四年制本科的三年级和三年制专科的二年级)人数最多,占72.4%,毕业班学生占总体的16.3%。③
已创业大学生样本(n2=318)。在浙江省范围内,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中、低水平,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嘉兴、台州、衢州、丽水等9个地级市,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对大学生工作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Ⅱ)。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88.3%。其中,男性占62.6%,女性占37.4%,平均年龄为27.3岁。85.5%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53.9%的人参加工作年限不足3年,工作5年以上者占11.0%。在所涉行业方面,41.2%从事种植业,34.4%从事养殖业,16.1%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其余8.3%为兼业;在创业形态方面,29.6%为自主创业,70.4%为农业组织就业;在具体岗位方面,39.7%主要从事一线劳动(即普通员工),28.1%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从事管理与营销者分别占15.9%与14.3%。以上两类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参见表1。
三、主要结果与分析
根据社会认知观,个体创业能力的实现是由创业认知、创业环境和创业行为三者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知、有关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农业创业环境的认识和评估,及农业创业意愿等方面分别进行现状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农业创业认知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包括在校和已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效能感量表和创业预期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效能感共抽取出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机会识别效能(F1,与个人对在农业创业中寻找机会的信心程度有关)、关系协调效能(F2,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各种关系的建立与协调的信心程度有关)、组织承诺效能感(F3,与个人对农业创业的持续程度、组织承诺的信心程度有关)、创新效能(F4,与个人在农业创业中的创造力有关)、风险承担效能(F5,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承受特殊风险、压力等的信心程度有关),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0.24%。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2。由表可见,所得因子结构与原构思一致。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五个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同时,对农业创业结果预期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16个价值观项目不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对农业创业的可能性方面均只抽取出一个公因子,解释变异率分别为74.68%和78.92%。信度分析显示,上述两个方面16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0.93和0.92,说明该量表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确保上述量表信效度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两类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效能感和创业预期得分,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在农业创业效能感的各维度及总分、创业结果预期总分上,已创业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在校大学生,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差异均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
另外,研究者还重点考察当前在校生的择业观状况。农业创业预期量表中的一项内容是要求大学生对各种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作出评定。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分析表明,其普遍较为看重的价值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认可、优厚经济报酬及良好工作环境,而挑战性、有益于社会等因素却相对并不太受重视(参见表4)。这与在访谈中所了解到的,“大多数大学生希望今后从事轻松或难度适中的工作,而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感兴趣的大学生相对很少”这一事实非常一致。可以推断,在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中,仍然认为农业是属于地位较低的行业,选择农业意味着选择更少的舒适、更多的困难。
(二)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分析
首先,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情况进行考察和比较。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经历方面,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中,有49.8%的人表示参加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农村实践活动,这一比例在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分别为43.9%和64.6%。占总体29.6%的大学生表示具备在涉农组织实习或兼职的经历,这一比例在在校生和已创业者中分别为18.3%和56.1%;上述农村实践和涉农实习经历在两类大学生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即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涉农经验较在校大学生更为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涉农经验是促成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动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接受创业教育方面,64.5%的在校大学生和45.0%的已创业大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分别有9.7%(在校生)和40.6%(已创业者)明确表示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这反映了随着社会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阶段的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表5进一步显示了两类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差异情况。由表可见,已创业大学生所受创业教育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大学生,统计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达到相当显著的水平(X2=35.46,df=4,X2>X20.005)。这说明创业教育确实在促进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就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村社会环境的了解程度的分析发现,有67.6%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而对农村生活环境、农经管理知识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比例分别为35.4%和2.7%,如表6所示。总体上看,就农业创业准备而言,大学生相对更缺乏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尽管目前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和假期实践活动,但是针对农业领域开展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锻炼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还不足。而本次抽样调查的在校生中,92.2%都是农林或经管类专业的,其了解农业、农村方面知识的机会和途径均较其它专业更多,依此推断,在现实的大学生总体中,具备上述涉农实践和实习经历的实际比例将更低。大学生受限于狭小的实践锻炼空间,难以较有效地做好创业所需的基本准备。换言之,采取积极措施,多方位拓展大学生了解农业、接触农村的空间,可以帮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创业所需知识,从而为他们创造在农业农村范围内发挥所长的契机。
(三)农业创业环境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对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对16个支持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出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政府支持(F1,5个项目,分别涉及政府对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的财政、税收、信贷、社保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消极支持(F2,涉及农业创业可能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的障碍)、学校支持(F3,4个项目,涉及学校及师长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在教育、经验、实践机会等方面的支持)、家庭支持(F4,2个项目,涉及家人及亲朋好友对农业创业的资金、人脉、精神等的支持),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1.35%。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7。相关分析表明,四个维度支持与支持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除消极支持与各维度及总分相关均为负外,其它各维度及总分间均为正相关。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在此基础上,对两类大学生就农业创业环境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表8列出了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分及总分。由表可见,在总体社会支持以及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维度,已创业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均高于在校生,且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0.05)。这一方面表明,社会环境中来自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支持确实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随着大学生迈入农业实践工作领域,以及农业创业经验的积累与丰富而日益加强和深入。另一方面,不论对已创业者还是在校生而言,农业创业确实存在着诸如自然风险、信用风险及社会认可风险等方面的环境障碍,当务之急更应该从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大学生抗风险能力入手,帮助改善和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四)农业创业意愿分析
分别考察在校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意愿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从事农业创业的意愿。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在校大学生中,66.5%表示可能选择从事农业创业,其中12.1%表示毕业后将马上从事农业创业,54.4%则表示毕业后不马上从事,但未来会从事农业创业。就从事农业创业可能选择的行业和形态而言,根据受调查者的多项选择情况,到农业企业工作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农业创业形态(73.0%),其次分别为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66.5%),以及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66.1%);也有个别(34位)大学生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其它形式的农业创业,如创办农业科研公司等。而对于最可能选择的农业创业形态,17.7%选择直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创业,20.4%选择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而分别有29.7%、20.7%和10.8%表示想先到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其比例合计为61.9%。
在已创业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87.4%)表示未来会继续从事农业创业,也有12.6%表示考虑中止农业创业。究其原因,多数人(41.5%)是出于“农业创业效益较低,甚至亏损导致创业失败”,也有许多人表示是由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30.5%)或是“土地流转价格太高承受不了”(10.7%)所致,即创业效益、更好的工作机会、土地流转价格是大学生中止农业创业的主要原因。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比较两类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由于因子分析(N=985)显示,农业创业意向量表的5个项目共抽取出1个公因子,该因子的解释变异率为87.79%;同时信度分析(N=985)表明,5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将5个项目的均值作为农业创业意愿的得分。统计表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n2=318,M2=3.85,SD2=0.94)高于在校大学生(n1=667,M1=2.48,SD1=0.84),且方差分析显示,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ΔM=-1.37,t=-22.93,p=0.000)。这说明实际的农业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
(五)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之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为更好地把握上述不同方面因素对大学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变量为农业创业意愿,预测变量分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环境四类。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涉及性别、实际年龄、户籍(农村“1”/城镇“2”)、专业(农林/经管/其它)、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一般/较差)、家庭承包土地(有“1”/无“2”)、父母职业(至少一方涉农“1”/双方均非农“2”);农业创业准备涉及接受创业教育情况、参加涉农社团/组织或实践活动情况(有“1”/无“2”)、涉农实习经历(有“1”/无“2”);农业创业认知变量包括农业创业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关系协调效能、组织承诺效能、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效能)和创业预期;农业创业环境变量即社会支持,包括政府支持、消极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四类变量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为第一层变量,创业准备变量和环境变量为第二层变量,创业认知变量为第三层变量。
分别就两类大学生总体、在校生群体和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9。结果表明,对于总体而言,人口统计特征中的性别、年龄、父母职业对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p
分别考察和比较不同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的影响后,可以发现:(1)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的上述作用仅针对已创业的大学生(p
上述结果,有一点是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即社会支持除了家庭支持维度,均未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家庭支持的影响也只存在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当中。对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Lent et al.,1994),环境变量通过职业效能感对个体的择业意向和职业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Lent et al.,1994;Bandura,2000)。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很可能是通过增强或削弱个体的农业创业效能感,进而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效能感成为了社会支持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变量,正是因为此,社会支持在上述回归方程的各个层次均未表现出显著效应。对于这一解释,研究者将作后续的考察和检验。
四、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农业创业,对于优化农业人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述对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个案分析所获一手资料,本研究就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的促进机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激励机制
大学生农业创业,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也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支持。虽然上述实证分析中政府支持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凸现,但实践早已表明,政策扶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农业创业认知度、吸纳、稳定和激励大学生进行农业创业起到关键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当前的核心和重点是针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诉求,如从事农业收入低下不愿创业、风险较大不敢创业、能力有限不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配套缺失不便创业等问题,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施策加以破解。如,健全财政直补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报酬低下、不愿创业问题;完善信贷融资政策,破解农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问题;加强税费减免政策,破解农业投资回收较慢、不利创业问题;改善培训支持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技能欠缺、不善创业问题;以及建立创业管理政策,破解创业人员配套不足、不便创业问题,等等。
(二)创新和完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创业大学生培养体制
大学生要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必须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环节来抓。调查和个案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是否产生在农业领域创业的意向及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鉴于当前大学生农业创业教育以及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的客观实际,很有必要从高校、农业部门、经营主体资源整合的角度,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教学改革步伐,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机统一的农业创业大学生人才储备培养机制。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注重专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创业知识和“三农”形势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知水平,增进其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感情,夯实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创业就业的素质准备。尤其是农林类院校更应立足于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办学定位,研究把握农业人才供求形势和规律,及时调整学科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速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有技术、会营销、能管理的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类的通识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类型和专业设置实际,增设与农业创业有关的课程或讲座,邀请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研究人员、农业创业成功人士分别从指导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视角讲授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做法经验。
另一方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农业组织也应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大学生的联动培养机制。农业部门应积极协助高校为培养农字类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整合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资源,设立一批课外实践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或兼职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并积累课堂教学无法传授的经验。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则可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实际,联合相关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实验班,进行订单式定向培养。院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要主动加强与现代农业组织的联系,选聘一批愿意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管理骨干人员,担任大学生农业创业导师,利用他们的资金和经验,采用师带徒的方式,言传身教,开展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三)改善和浓厚创业氛围,着力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社会环境
调查显示,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不强,一方面受农业比较效益低、工作辛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上从事农业“没地位”、“读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后者的制约更大。具体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改进宣传和营造氛围。一是加强对农业发展成就和前景的宣传;二是加强对农业创业典型和案例的宣传;三是营造农业创业光荣的荣誉关爱体系,如参照劳动模范等评选表彰模式,各级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模范评比表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农业创业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等等;四是预留农业创业人员发展空间。引进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能留得下、干得好、富得起固然是本义所在,但另一方面也要为其退出、到其他领域创业就业预留空间,尤其是要结合当前普遍向往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客观实际,将到农村一线从事农业创业的大学生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情形,在考录中给予享受村官大学生同等待遇。这既是增强大学生农业创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优化创业环境、保障就业自主选择权的重要体现。
注释:
①即16个工作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可能性的乘积之和,再除以16得到。
②考虑到研究的实际针对性,样本的选取以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专业以农林、经管类为优先。
③由于少数问卷存在个别题项的信息缺失,考虑到全文的统一性,因此文中所报告的百分比例均为有效百分比,下同。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载《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
2.崔剑:《宁波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与研究》,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载《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4.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载《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9期。
5.汤明:《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高山川:《中国企业管理者职业选择的社会认知模型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Bandura, A.,“Exercise of human agency through collective effic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9(3),75-78.
8.Lent, R. W.,Brown, S. D., & Hackett, G.,“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1),7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