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文化建设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7 01:44: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文化建设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第2篇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第3篇

所谓的建筑设计模块化就是对我们要进行设计的建筑物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以往相同地形地貌、相同的设计用途、相同的建筑理念进行归纳总结。对再建造同等条件建筑物的时候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即借用以前的经验和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形成结构体系、建筑形态、整体空间的功能。所谓的模块也是对一个整体进行详细的分解工作,将所要设计的每一个功能形成一个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进行具体使用功能的细化处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这些模块进行使用和拼接,用模块重新可以组成一个建筑的整体。在进行模块化的时候不仅仅要参考原有的建筑设计跟重要的是做到以下方面。如果能够进行建筑设计的模式化那么在节约土地资源方面将会有一个突出的贡献。但是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建筑也不能保证其使用的功能性完全相同。所以应该在拿来的同时进行仔细的设计,将模式化和具体化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这种建筑设计的模块化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程的整体进度。

2建筑设计的模块化的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上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土地资源的大量使用和物质生活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量变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平衡正被我们逐渐打破,我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由于我们对于土地资源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破坏使得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进行建筑设计的模式化,来对空间、结构、能耗进行统一的规划,使得建筑设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样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也可以很好的优化室内的设计。在我们长期的建筑发展研究中发现,要实现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并不是非常容易,不仅仅要进行大量的资料研究,更加重要的还与政治、经济、技术、地理、气候材料、预算等种种因素有关。

3建筑设计的模块化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当今我国的发展政策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解决我们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在建筑行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是建筑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之下模块化设计被推上了建筑发展的历史舞台,它不仅仅能够解决结构体系、建筑形态、整体空间之间的问题,还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审美观念和生理需求。

(2)研究的意义。建筑设计模块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建筑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也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作用。①空间灵活性高。在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进行“拿来”,即根据这一区域其余的建筑设计进行有效利用,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这种“拿来”可以对空间进行固定,确定设计空间内柱距、设备条件、层高等设计因素,对于不同的空间设计可以进行不同的模块化设计,因此也具有多样性。②节省空间。建筑设计的模块化可以对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进行有效地利用,借助原有的模块设计进行具体的细部设计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多余空间结构的浪费。③简化施工。在进行建筑设计模块化施工的时候,由于有先前经验和设计进行参考,并且由于模块化设计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对整体空间内的模块进行细化工作。小到螺丝钉大到此模块内的住房,层高等都可以进行施工的简化,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降低造价成本。④有利于扩建和增长。建筑模块化设计最适合是对工程进行分期建设,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资金的筹集并实现逐步投入,使阶段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4影响建筑设计模块化的因素

(1)功能因素。我们所有的建筑的出发点都是以实用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遵循三个要素即坚固、实用和美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量所要设计的建筑物的用途,如果是居民住宅则需要具备家居功能,如果是商业用途则要考虑的是整体的营业需求或者办公需求。如果是医院则应该考虑其生活和商业的双重需求性。

(2)结构因素。建筑结构也是影响模块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通过模块化进行有效地参考以此来进行局部的优化,而且应该就所要建造的建筑的用途进行改进工作,不能够一味的照搬照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划分空间,表明通道、空间隔断等。在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各模块之间的连接性,这对于一栋建筑的好坏将会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3)环境的影响。建筑的环境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设计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进行参考,同类建筑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的考察、测量,所谓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地形地貌的考察,还是对周围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有效地考察,在进行外部设计的时候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统一,不能随性而为。

5模块建筑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1)空间集约原则主要是对土地资源和空间的节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追求量大,而是应该追求实用、美观、其次是要提高整体空间的利用率,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区域内的功能完善。最后是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要进行园林化设计实现绿色生活和营业。

(2)功能灵活性原则就是对模块内的功能进行具体的优化工作。让居住人员或者商业用途更加合理实用。

(3)结构合理原则表现在结构设计的功效合理、经济合理、雅观合理。只有做到这三个合理才能够说是做到了结构合理。

第4篇

教学方案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柔性建设中,教学方案设计应根据课程柔性化建设目标,结合建设思路、课程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为柔性化课程建设服务。同时,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对实践性尤为强调,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具体设计中,可按照多项目串行模式,按照由浅到深的步骤多重循环实训项目,实现实践的多元化。首先,开展课内教师示范,然后由学生模仿,完成由教学项目任务确定的n项目。其次,教师课内提示,然后开展学生讨论,通过谈论完成n+1个项目,且项目均由教学方式、教学进程确定。最后,教师提出要求,提出综合性项目,包括综合训练、综合技能操作等,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多项目串行模式中,各项目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各个项目层层递进,通过多次循环操作,学生熟悉电算技能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柔性化建设措施

1.合理设置课程柔性教育的思想是个性培养、因人而异,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因此,在具体的柔性教育中,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求职目标、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体系,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事业目标选定学习课程。在企业电算化会计中,多设置有财务报告、财务处理、销售核算等岗位。例如,对于一般会计岗位而言,需要岗位人员的office能力,需要配置办公自动化柔性课程,而主管会计岗位需要岗位人员的电子报税、财务ERP等电算技能,需要配置会计电算化柔性课程,根据专业设置课程,确保柔性课程的可选性、可组性。

2.建设教材建设会计电算化柔性课程,需要配套的课程教材,传统的课程教材无法满足课程需求。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制定适合课程,教材内容为课程服务,合理教材理论、实际操作内容,以实际应用操作为主、以以理论够用为度,以会计岗位电算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教材框架进行合理构建。建设使用的教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依据,可使学生具有更加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工具。同时,教材应适度兼顾会计电算化初级合格证、ERP认证考试需求,突出软件应用实际操作能力[3]。例如,《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便以软件操作能力培养为主,适合学生的会计认证考试,分为会计ERP认证篇、财务软件应用篇等,满足柔性课程需求。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会计电算化柔性化课程建设,需要多样的教学方式为途径。在同一课程教学目标下,柔性课程使课程内容具有较大的发展余地,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整理资源、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运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式,整体设计课程,满足课程需求,提高课程效率。例如,在多项目串行教学模式中,了,可利用探讨法、演示法、自主式网络学习法、理论实践融合法等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同时,这些教学方式是相互联系的,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如可在课前进行自主式网络学习法,在新课讲解时应用演示法,然后通过探讨法使学生相互讨论,提问,最后通过实践、课后自主式网络学习进行课程练习、技能操作培养等。

三、结束语

第5篇

通过对我国当前众多企业中审计工作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的就是,虽然在当前,我国众多企业的内部有很多审计软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与发展,但是从各个细节与细小的方面来说,以我国当前的审计能力以及审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来说,仍然不具备一定的完善程度与水平,当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尚不能实现对审计工作更高程度上的支持与配合。因此,这样一来,就需要审计工作中的相关工作者们在今后相关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务必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对当前众多各个企业中审计工作的一些具体步骤的分析与研究,做到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审计工作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审计工作得到较之前来说,更加快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有效促进我国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1.有效的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化的辅助功能。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审计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其信息化建设,就应当在更高的程度上,在对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分析与整合的过程中,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合理使用与利用。只有成功的借助于计算机这种辅助功能进行审计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实现企业中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审计工作中计算机的使用与利用作用。有效的借助于计算机系统,便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关工作人员们在审计工作中的计算工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将他们从之前十分枯燥无味的计算过程中解放出来。一旦实现了对计算机系统的借助工作,便可以将审计人员们之前所进行的计算工作有效的进行减少,从而使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企业审计工作方面中的另一些方面。

2.加强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完善。作为企业审计工作中所借助的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基础性内容,审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正在不断的集成化发展。与此同时,它也是由许多种审计模块所构成的,同样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而在众多独特的特点之中,其自身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更好的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完善和补充,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在更高的程度上有效的发展自身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起到的积极作用与促进意义。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经常提到的一种ERP的审计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企业ERP这个系统不断发展并完善成当前的企业审计系统。与此同时,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当前企业中所存在的、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与审核的数据和内容,进行更加详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3.实现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当前审计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有待完善的工作,在当前众多企业中进行工作的相关工作者们,应当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加强自身对审计信息系统的了解与掌握,更好的在日后的审计工作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加强对相关数据的熟悉程度。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们应当在借助计算机信息化审计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更多的分析与研究,旨在更高的程度上认识到计算机系统无法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系统漏洞的修复工作。另外,还需要相关的技术工作不断的对企业内部的审计信息和数据进行较之前来说,更加严密、严格的保密工作。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会制度;会计信息化建设

一、绪论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所以目前的医院建设方向趋向于信息化,每一个医院只有树立现代化、财务化的工作观念,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形式,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以财务信息为主体,以电气化为中心,带动其他数据管理模块的信息化的发展。

二、着重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新医院财会制度解释了会计信息建设的具体作用,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化在医院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不断完善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医院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机会;因此,加强对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对医院建设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满足医院管理的发展要求

对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要求需要在医院材料管理和经济预算两个方面进行,使得会计的项目分类更加的明确;进一步完善会计报表体系,金融防范的标准必须提高,使其能够符合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能够使医院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新医院财会制度为会计的工作以及工作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理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数量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能够符合新财会制度的稳定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医院会计工作的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使医院财务及财务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得到完善;同时,联合数据集成技术,会让医院会计信息得到分享,进一步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从这个角度看,要想让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2.可以让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的方式得到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资源会计信息化工作一直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由于目前的各个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都处于各自管理的状态,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并且各个数据之间还有重复数据的情况出现,因此,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材料、人力浪费的情况多次出现;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进,之前所有的会计工作方法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着重于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管理工作转变的更加完美;因此在新制度的管理下,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提高,促进医院财会制度的转变。目前,医院会计信息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整体性,使软件的配置重复的建设;故按照新医院的财会制度要求,加快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的工作发展,最终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转变。

三、财会制度下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建设平台的安全指数

在很多方面可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新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巨大并且又操作困难的工作,所以就需要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新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状况,加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保护,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标准化。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化建设速度得到提高。例如:可以运用网络提高安全防御能力,从病毒、黑客等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与此同时,储存和备份会计的信息也可以运用网络,使会计的个人信息得到安全保障;通过网络的平台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保护,从整体上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此外,保护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工作、制造更好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是当前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各个业务处于标准化,并且逐渐实现资源共享。

2.完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想要使得新医院财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有所增加,就不得不与医院的现实状况联系一起;想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变的更加可靠,就应该从医院的自身出发,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在进行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技术来为医院的会计工作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也需要进行完善,使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的进行。对现代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根据有效的会计制度,并且不断的扩大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看,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的程度可以充分说明医院会计工作整体的管理水平,所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性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反,会计信息化属于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它,并且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结合医院的目前状况使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要结合现实社会的金融化理念,才能使医院的会计工作变得统一性、全面性,并且使它能够与其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

3.加大对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实现内部控制管理在会计的工作中,提高对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会计信息化管理也使会计工作难度有所提高。针对于这种情况,医院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医院会计工作岗位的责任制度,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更明确地认可;并且通过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来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此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要不断加强,使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业务水平有所进步,带领会计工作人员在提高个人工作水平的同时适应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鼓励会计工作人员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渐渐的被会计化管理技术所覆盖,所以必须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的内部机制;同时,医院也要结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对医院财会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和利用,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促进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医院的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尤其是整体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方面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以,医疗保障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颁布新医院财会制度则是改革医疗结构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对医疗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化医院财务工作已大势所趋,而财务信息化却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概率;同时,能够提高财会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医院管理人员应该看清现实状况,做到主动出击,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保障其能够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孙冰 单位: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参考文献:

[1]许祝愉,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2012,16(5):32-33.

第7篇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质上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想框架。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虽然都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会计业务,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两者的内涵大相径庭。

(一)历史背景不同

会计电算化产生于工业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业务的处理量日渐增大,会计工作的处理方法日渐落后,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加强信息处理力度,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

会计信息化则产生于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有一个公式:”企业的财富=经营+信息“,可见信息之重要性。信息社会要求社会信息化,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化。

(二)目标不同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系统发展而来,其业务流程与手工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为了减轻手工操作系统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效率;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设计的,能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三)技术手段不同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开始设立时的环境束缚,主要是对单功能的计算机设立的,后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改善;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设计的,其实现的主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及现代通讯等新的信息技术。

(四)功能范围和会计程序不同

会计电算化是对手工会计系统的改进,是在手工的基础上产生的,故其会计程序也模仿手工会计程序而进行,也是以记账凭证为开始,最后实现用计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转账和提供报表等功能;而会计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现代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实时性的特点而产生的,它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业务核算、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功能,其会计程序是根据会计目标,按照信息管理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五)信息输入、输出的对象不同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财务部门设立的,设计时只考虑了财务部门的需要,由财务部门输入会计信息,输出时也只能由财务部门打印后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大量数据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输出也是依靠网络,由企业内外的各机构、部门根据授权直接在系统中获取。

(六)系统的层次不同

会计电算化以事务处理层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

/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一)简化流程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网络会计系统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同时,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网络会计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

(二)集成信息

会计信息化集成所有数据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连接,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三)数据共享

数出一门,共同使用,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支持决策,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也由微观逐步转变为宏观数据运作。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基于信息化的网络财务软件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远程报账、远程审计和集中资金调配等处理。集团企业总部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业务智能化,并能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四)动态反馈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省却了手工方式下将业务资料输入到会计账簿的过程,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动态化也使得财务信息的和使用实现了动态化。信息生成后将通过财务软件实时反映到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

三、影响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一)硬件方面

硬件技术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平台,离开了硬件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化将无法开展。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平台。通过网络,将企业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货款结算等项业务处理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软件方面

随着会计准则的标准化,企业间会计系统的差异逐步缩小,会计软件也逐步从单纯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知识型软件方向发展。管理型、知识型会计软件除了注重本身的技术特征外,更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侧重于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会计信息的先进性带来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拉动或开拓用户的需求。如今,软件设计更成熟、更先进,性能更稳定,版本更新速度更快,功能扩充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质量更好。

(三)人员方面

将会计、财务、营销、管理等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融入到会计信息系统后,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需熟悉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第8篇

会计信息化起源于1954年,美国通用公司最先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一些简单的财务工作,在这一时期,会计信息化正处于开端的、以电算化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而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开端则比较落后,在1978年才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而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比较迅速,从财务软件的自主开发、内部共享发展为商品化,从单纯的记录型软件到多元化的管理型软件,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正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发展的速度也正不断加快。在我国,未来的会计信息化趋势也向着成熟化、多元化、智能化不断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企业只注重会计信息化的结果,而忽视了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即高素质的、能够匹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现今的大部分企业当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在一些素质方面存在着欠缺。现今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在拥有高超的会计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其拥有对于现代化设备及技术的掌握。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进行调研即可得知,许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都无法同时达到以上两种要求,会计业务能力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往往年龄也相对较大,对于会计信息化所要求掌握的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均比较落后;而对于网络信息技术掌握度较高的年轻的会计人员来说,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较短,相关经验欠缺,也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化所提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管理制度较为滞后

由于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发展速度较快,许多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同时,都忽视了对于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简单的更新软件、设备,它对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有相对应的要求,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特点。但观察现今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所相适应的制度大多不够完善,甚至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和混乱。具体表现如,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模糊,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没有相关规范,而大多数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并不能与先进的会计信息化技术相匹配;在软件技术方面,系统维护、软件的使用与管理等等都存在着欠缺,而在软件的安全性方面,相关的管理制度更存在着很大的缺失。

(三)会计信息保密性较低

会计信息化改革了原本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对于会计信息的拷贝、复制都非常方便,而先进轻便的电子传输储存设备也代替了传统厚重的纸笔,携带方便轻巧。而这些特点在为现今的企业会计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大大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同时为会计工作信息的安全形成了威胁。并且,由于会计信息化对于网络技术的利用,加之现今一直没有被解决和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许多财务软件并没有足够安全的程序和措施保护信息安全,很容易被黑客所破解袭击,进而造成重要的财务数据被盗取、修改或抹失,最终为企业造成重大的、无法挽回和估量的损失。

(四)会计信息共享性低

会计信息化的一大优点即为信息传递、共享十分方便快捷,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效率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但现今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都并没有实现会计信息的高度共享,会计只是作为独立在企业中的一部门,其相关信息无法通过网络与相关金融机构如税务部门、银行、财政部门等共享,也无法在企业内部便捷共享。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环境背景有关,也与我国现今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相对落后有关。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来说,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沟通,对于会计信息的交流形成了阻碍,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

加强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相关高素质人才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吸收高素质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加强投入,使得企业能够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以推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在相关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投入,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中,要注重规范性、针对性,结合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重点培训,为企业储备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

(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企业要针对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缺失,并针对所出现的缺失进行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制度的完善工作中,要着重注意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契合,相关制度要全面具体,注重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如对于会计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整体的企业管理体系方面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相适应,使得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参与度增加;而在软件使用、维护和管理方面,要有的放矢的对于相关工作流程规范进行具体规定,减少在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漏洞和误差的机会。

(三)加强会计信息安全措施

在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只从企业角度单方面做出努力还是不够的,要经过社会各界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在国家的角度,要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给试图窃取、破坏相关会计信息的不法分子以震慑,使他们的犯罪成本增加,从而不敢轻易妄为;在社会的角度,也要大力宣传诚信诚实,公平竞争的良好风气,在道德层面对侵犯会计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谴责,减少类似犯罪;而在企业的角度,加强会计相关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规范性管理则是相当有必要的,能够有效的增加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加强研发会计信息化技术

会计信息化若想实现相关信息的全面共享,就要从企业内外两部分因素着手开始建设。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方面来说,要着重加强财务软件的相关功能建设和设计,通过网络便捷的信息传输、共享技术,实现与各财务部门如银行、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的交流,做到及时沟通适当的财务信息;而从企业的内部角度来说,要打破会计部门独立于整个管理系统的状态,将相关的财务信息共享到各类企业生产运行所需共享的环节,使得企业在生产管理时,能够及时、方便的做到信息共享、查询和提取,在整个管理系统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林业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由以木材利用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现代林业转变的过渡时期。林业的地位特殊,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居首要地位,其性质特殊既是基础性产业,但又是公益事业,生产活动的公益性突出;生产过程特殊,如林木生产期比较长;资产性质特殊,如林木资产属于生物性资产;资金构成及运转方式特殊,除了企业资本金、社会公共财政资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企业经营目标特殊,即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

林业会计区别于农业和其他行业,有着特殊核算内容的会计核算。需要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制定一个专门的会计核算办法,即林业会计核算办法。目前林业会计核算的范围相对较窄,林业经营单位四套会计核算制度并存在仅适用于特殊林业经营单位和特定的经济业务,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完整也不够充分。

一、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林业部门会计信息化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林业会计信息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林业部门的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目前,林业部门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领导的决策和林业效益的评定。

1.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日渐突出。当前,林业会计还沿袭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林业会计模式上,会计的管理目标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反映营林生产单位的行政绿化任务和森林覆盖率目标的完成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所定的报表和数据,既不考虑经济效益,更不重视生态和社会效益。会计部门核算的营林资金耗费的数据与营林部门的营林数据互不交流,造成内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从而失去了对营林生产全过程的反映和控制职能。营林生产周期长,每年不断投入多年后一次产出,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品,成本得不到及时补偿,林业会计信息系统与林业部门外部信息系统隔离,林业部门不能主动、直接从外部系统获取信息,林业部门以外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信息,影响林业企业的市场化建设。

2.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成本核算信息准确度较低。从实践看,现行林业会计未能将资源与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林业成本核算体系,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资源与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这集中反映在未能用会计计量反映、监控、控制环境资源及耗费与补偿问题。因此,现行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的信息充分披露提供的客观要求。即以成本为定价基础的木材价格中,作为原材料消耗掉的森林资源价值缺位和森林资源的消耗不能计入木材成本。信息的短缺使林业部门无法实时了解和预测资金需求,不能适时地管理,不可能实现落实到每一环节的成本核算,以有效控制成本。

3.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并行的多种会计制度制约着林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分别实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国有林区中的森工企业与国有林场和苗圃也实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强调部门特点和经营方式的不同,这就造成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和会计报告体系在不同林业企业之间不统一、不可比,使同一笔经济核算业务出现不同的会计规定、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度和方法,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各林业会计新使用者不能了解完整的林业会计信息。

4.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不同信息化程度制约林业会计信息的交流。当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林业单位很少,而且分布极不均衡,主要是大中型林业企业采用,经济好、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在县级林业局普遍推开,县级日常财务核算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财务软件的开发、使用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各单位所用软件比较混乱,导致同行业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不一样,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很不方便。这不仅难以适应财政改革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网络化财务监管发展的趋势,更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职能的履行和效益的发挥。因此,信息的迅速传递对林业显得尤为重要,以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对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实施会计信息化成为林业财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林业部门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

目前,由于林业部门下属单位较多(如有林场、苗圃场、木材公司、胶合板厂、林业站等),业务流程各异,所实施的会计制度各不相同,同时,各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也差别较大,信息化应分阶段实施,不能一蹴而就。

1.会计核算信息化。在省、市、县林业局和部分基础较好的林业企业,可逐步利用Excel软件、通用财务软件及网络结构建立各自的会计核算信息网络,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财务数据,提供会计信息资源,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仅包含企业单位核算,而且兼容事业单位核算,以及林业专项资金的核算。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填置会计账簿登记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编制,都能逐渐过渡为计算机处理。在林业会计信息提供上尤其应注重对生物资产———各种林木资产的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有利于林木资产价值评估。因林木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发生较高,计算机的核算和高度的数据集成化使林木资产信息更为真实可信。

2.会计管理信息化。上级林业部门将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利用网络联结起来形成单位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林业部门以外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林业部门内部可利用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筹措和运用资金,节约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实施会计的基本职能,即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使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其他系统实现即时的信息互动,不会形成“信息孤岛”。

3.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处理的最高阶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与林业其他管理子系统充分融合后,实现对林业产品的销售、定价、林木资产的成本确定、林木资产的价值评估、营林资金的筹集、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取舍等内容的正确决策,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进行决策。以达到对会计业务信息化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其决策内容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决策。

三、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建议

1.建立基于互联网的web式会计信息模式。web式会计信息模式基于林业单位的内联网和网站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财务软件网络化模式。林业部门下属单位的分散性、边远性决定了需要网络技术来发展会计信息化。林产品的销售使得电子商务功能在财务及管理软件中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成为会计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会计软件相比,网络会计软件需全面采用网络计算技术,网络化管理,实现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监控等功能,网络会计软件还需具网上支付之类的各种网上辅助功能。

2.统一开发行业特色软件,增强财务软件本身功能。目前通用的商业性财务软件满足不了林业部门多种核算制度并存核算的特殊要求。林业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同时,考虑到会计信息化软件下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开发功能强大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软件应最大限度地做到各数据信息的共享,体现出林业的生态效益信息、林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林木资产的蓄积量的信息、营林投资项目信息、退耕还林补贴信息,林业会计软件信息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必须扩展到业务信息,做到与财务业务的协同,满足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如在林木资产核算的会计期间就可设置与林调活动周期一致,3年~4年为一个会计期间。

3.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组织。在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一个精干的信息化实施小组。由林业部门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应包括信息中心、财务、供应、仓库、销售等部门的人员和财务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要进行培训,采取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除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软件操作培训外,还须进行网络技术、理财理念的培训,使相关人员即时掌握工作的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参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4.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外部控制。林业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不应只局限在财会部门范围内,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会计环节的监控上。可以考虑向围绕会计工作或者发挥作用的领域适当拓展,这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如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制度、检查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这才是会计信息化系统顺利运转的保证。对于web式会计信息模式还需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架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证林业单位内部网中敏感数据的安全。

四、总结

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会给林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带来根本性改变,使得财务人员更注重理财、注重三效益的并存;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使会计信息更为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会计工作效率将极大提高;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使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树立良好形象;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使林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可集中精力搞项目、抓落实、出效益;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使林业单位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更为广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